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以下是勤劳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电动小车的基本构造。

2、运用已有的知识,根据提供的材料尝试设计和制作小车的开关。

3、鼓励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养成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材料选择合适的组装方法进行组装。

教学准备:

剪刀、尖嘴钳、螺丝刀等。

四驱赛车玩具

剪刀、尖嘴钳、螺丝刀等。

电动小车装配材料、导线、铝片、回形针、铁丝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导入

1、观察四驱赛车。

2、观察,使赛车动起来的主要零件有哪些?

1、教师出示玩具四驱赛车。

2、指导学生了解使赛车动起来的主要零件有哪些?

通过对四驱车的观察,激发学生制作电动小车的兴趣。

活动二、观察分析尝试设计

1、观察电动小车的材料包,小组讨论这些材料分别可以做电动小车的哪些部分?

2、动手摆一摆,看看这些零件分别放在什么部位,并在设计图中画下来。

3、交流设计图。主要交流各个零件安装的部位和作用、导线的连接。

1、出示电动小车材料包。

2、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材料包中的材料分别可以做电动小车的哪些部位?

3、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看看这些零件大概可以放在什么部位,并把它画在设计图纸上。

4、指导学生交流设计图。(主要交流解决两片金属片有什么作用,金属片上的洞与木车身上的洞有什么联系,前后轮的装配,两片铜片有什么用,怎样安装电池盒,导线的连接等)

1、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增强学生互帮互学、热爱科学的能力。

3、能表达自己的设想,,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活动三、制作电动小车

1、根据画好的设计图进行按图施工。

2、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指导学生根据安装设计图进行电动小车的组装。

2、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相关问题。

3、引导学生观看汽车生产流水线,知道真正的汽车也有一等的安装顺序。

1、自己的需求设计改进小车。

2、鼓励学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活动四、比赛

1、将自己制作好的赛车进行比赛,要求看谁的跑得快又直。

2、在比赛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1、组织学生进行赛车比赛,看谁的小车跑得快、跑得直。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能互帮互助,解决问题。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2

认识矿物的性质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并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矿物的一些性质。

2.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矿物分类。

3.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 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2.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重点难点 1.知道岩石和矿物的关系。

2.知道矿物在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3.了解常见矿物的各种用途。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矿物标本、放大镜。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分发几个矿物给学生,让他们观察,这几个石头跟前面所研究的岩石有什么不一样的?

2、教师讲解矿物的定义。

探索和调查

1、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然后在记录本上画下所观察到的矿物。

2、要想对矿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认识他们的特征。

3、请同学分小组阅读课文,将从课文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写在记录本上。

4、交流信息,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

5、分发矿物标本,让学生参照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信息,再观察这些矿物标本。

1、 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非常仔细的观察物体。

2、也是验证。

回顾和解释

1、关于矿物,你还有哪些疑问?还想进行哪些后续研究?

当堂检测

课题

第四单元、3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参与讨论小学生能为保护矿产资源做些什么。

2. 能够调查家庭、学校、班级消耗资源的情况。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2.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人类在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

2. 愿意为减少资源浪费做出贡献。

重点难点 知道可利用的`矿物资源随着人类的开采和利用正在逐渐减少。

知道矿物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1、回忆前面几课中接触过哪些矿物。

2、这些矿物有什么用?

从生活入手、复习。

探索和调查

1、然而人们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了利用矿物资源,而经历了这么长时间之后,矿物资源逐渐减少。

2、出示中国现在矿物资源的情况。

3、当这些矿物资源被开采完之后,人们的生活、工作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

4、讲解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5、为了保护资源,我们作为小学生可以做到什么呢?

6、讨论、交流。

7、如果你是家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8、讨论、交流。

9、如果你是南京市的市长,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0、讨论、交流。

11、如果你是中国的中央领导人,你可以为保护资源做什么呢?

12、讨论、交流。

1、让学生感到危机。

2、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也是问今后他们的发展在小学阶段奠定这方面的基础。

回顾和解释

1、调查家庭一次性用品,如铝箔、奶瓶盖等,估算一下你家、你们班级、你们学校以及你所在的城市一年大约需要用掉多少这些资源。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四季循环的现象提出问题。

·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四季循环的变化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会想办法做四季循环的模拟实验。

科学知识:

·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

·知道气象部门对四季的判别标准。

·知道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为一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大胆想象。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

·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它,如科学小诗等。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这是教学重难点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如果教师画一幅太阳直射、斜射活动图,就能形象地说明阳光直射、斜射时,地面受到的热量不同,气温也随着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地球仪、电灯。1.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2.挂图或投影片──地球的。自转(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课时安排:1

教学流程:

授课有五个步骤:

1.关于四季变化的教学,教师也可以先请学生想一想:四季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学生可能作出许多不同的回答,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气温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昼夜长短变化也影响气温变化,因此,四季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气温变化的因素中去找。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集中从气温这一点上来研究四季成因。

2.先启发学生回忆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太阳高度大时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气温低。教师可以用电简直射在黑板上和斜射在黑板上,让学生比较黑板上的光斑。直射时光斑面积小,斜射时光斑面积大。直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大,斜射意味着太阳高度小。电筒发出的光和热是相同的,直射时分布在较小的面积上,斜射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从而使学生明白:太阳高度大时,阳光直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多,因此气温高;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同样大小的地面受到的光、热量少,因此气温低。如果教师画一幅太阳直射、斜射活动图,就能形象地说明阳光直射、斜射时,地面受到的热量不同,气温也随着不同。

3.学生明白了气温高低的原因以后,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四季变化的成因。先请学生指出地球仪上的赤道、北半球和南半球。将一只太阳光支架放在讲台中央代表太阳。太阳光支架的制法是用木板和木杆做一只支架,支架高度要根据地球仪的高度来定。支架的柱子上贴一张画有5对箭头的卡纸,表示太阳射出的光线。五对箭头的距离可根据地球仪上的赤道、南北回归线和南极北极极圈来画。卡纸的两边剪成凹弧形,使地球仪的地球部分恰好镶嵌在里面。演示时,把地球仪绕太阳光支架转动,转动时,要注意地轴始终指着一个方向不变。当地球仪转到甲的位置时,请学生观察支架纸面上的箭头,有三个指向北半球,一个指向赤道,一个指向南半球,表明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受到的光热多,气候炎热,昼长夜短,这时北半球是夏至。地球仪转到乙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阳光箭头相等,表明南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相同,这时气候温和,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分。地球仪转到丙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的阳光箭头有三个,北半球是一个,这时北半球得到的光、热量少,气候寒冷,昼短夜长,这时是冬至。地球仪转到丁的位置时,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得到的热量相等,气候温和.这时候北半球是春分,昼夜一样长。

4.关于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引导学生从“一年循环一次”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方向,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相对运动原理,从星座逐渐西移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关于地轴是倾斜的,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直接告诉学生;关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除利用图示说明,还可结合北极星在一年中总是固定的方向来说明。

在研究太阳高度的周期变化与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的关系时,除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试一试,如果地轴是直立的(把小地球仪的轴改成与桌面垂直),或倾斜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再推着地球仪围绕蜡烛转圈,一年中的太阳高度还会不会发生如我们平常所观察到的那样的变化,以便从反面更深入地证明这个问题。

5.想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可以做一个四季盒,用纸板和胶带将塑料盒隔成四格,把每格分别标上春、夏、秋、冬。接下来到室外,看一看,你周围的事物,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会使你想到某个季节,然后把那个东西放在那个季节的格子里。例如一片落叶或许让你想到秋天,而一片花瓣会让你想到春天,如果那个东西太大了,不能放在格子里(如头戴羊毛帽子的玩具使你想到冬天),那么可以把它记在一张纸条上,再把纸条放入四季盒的一个小格里,结果哪一格子最先填满,表示现在很可能就是那个季节。

总结

(1)什么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什么现象?

(2)什么是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

(3)一天24小时是根据什么定的?

(4)在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同时自转多少周?

(5)为什么一年有365天?

观察与思考: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南天的星座(猎户座或其他任意一个星座)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随着日期的推移,自东向西移动。)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这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周围星座相互运动的现象。)

板书设计:

14、四季更替

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一天24小时

地球公转一年,一年有365天

四季循环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的历史过程,本课向学生简述了这个漫长的故事:从“天圆地方”的猜想到古希腊人的假设、从亚里士多德的推测到麦哲伦的验证。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过“问题——猜想——验证”的过程,深刻的认识到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历无数次的假象和验证、科学结论是可以反复验证的,体会到正是因为人类不断地对自身的探索结果提出质疑,才有了现阶段对地球形状的最终认识。

按照历史的进程,遵循认识的规律,本课设计了“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观察进出港的帆船”、“推测与验证”、“在太空中看地球”和“我的科学小报”等活动。本单元中唯一的试验活动“观察进出港的帆船”也是未验证古希腊人的猜想而设计的。

【设计理念】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它有多大;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这是本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而本课重点要使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能对“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提出假设,并能通过生活中看到的现象验证自己的假设从而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基于上述考虑,为了更好凸现科技史即人的探索史,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把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与探索、观察进港的帆船、推测与验证整合为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状星体,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学习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

3.学会分组实验和填写实验记录单。

【教学重点】

认识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

学习用简单实验来验证前人的猜想并做出结论,认识到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经过无数次的假想和验证。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篮球、小船、地球仪、课件,纸质实验记录单10份。

学生准备:教材,钢笔。

【教学流程】

一、谈话情境导入。

1、谈话质疑: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而做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你们知道自己的“家”是什么形状的吗?

2、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球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对地球认识的猜想和探究。

活动(一):地球“天圆地方”的猜想与探究。

师介绍远古时代,人们最初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课件展示)

学生阅读,汇报。

小结:古代的人们因为只能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等猜想。板书(猜想)

2:故事导入实验,(板书验证)

全班交流:你们猜想一下,如果大地是平的,远处有一艘船使进港口,你在港口看见能观察到什么?

交流汇报

(2)实验验证“天圆地方”说。

①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师小结。如果地球是方的',那么船进出港时既能看到船帆也能看到船身。可是古希腊人看到的不是这样的,说明大地不是方的。

活动(二)古希腊人的“大圆球”说。

1、实验验证“大圆球”说。

(1)小组长拿出实验记录单,其他组员准备实验材料。

(2)师介绍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出示PPT)。

2、小结:通过同学们的实验得到结论:船进港时先看见船帆,出港时先不见船身。看来大地是个大圆球。

3、补充介绍:

其实,早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根据月球上地球的影子是一个圆形的事实,做出了地球是个球体的猜测。亚里士多德的“球体”说和希腊人的“大圆球”说都是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

活动(三):观看图片,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1、师简介麦哲伦环球航行。

2、展示太空中拍摄到的地球图片。

3、简介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飞天资料

4、小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不断深入。通过卫星对地球的精确计算,也发现地球是一个两端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并且模拟地球制成了地球仪。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371千米,地球赤道的周长有大约4万千米,需要4000多万个同学手拉手才能围住。这相当于飞机飞行30个小时的航程,或者成人一刻不停地步行大约1年的路程。

三、课堂总结,课外拓展。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球体。)

2、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孩子们关于地球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正等待着你们去探索,去发现,有兴趣的同学课余时间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制成科学小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

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

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引导语:因此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利的时候我们要适当增大摩擦力,当摩擦力对我们有害的时候需要减小摩擦力。

4、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6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PPT课件教学反思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平底烧瓶,玻璃管,橡皮塞; 冷水,热水,温度计、红墨水、滴管。

为全班准备:多种瓶装和盒装的液体。

【教学过程】

活动一: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

观察:冷水变成热水后水面的变化

教师演示:把气球皮包口的'装满水的大试管放进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现象进行描述)

再出示同样的两套实验装置,把它们放进温度不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应该可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进行描述)

请两位同学上来看一下,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现象描述)

师:换过来看一下,你们能不能从看到的现象判断出哪个烧杯的水热呢?

(预设:通过实验学生不能清楚进行表述,从而引出如何清楚地观察到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研究:清楚地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

1、师:通过气球皮的鼓起程度,我们无法判断这两杯水的冷热了,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的材料(一一出示):杯子、试管、瓶塞、细管、红墨水、滴管。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看看水受热会发生变化吗?等会请小组讨论一下,并思考这两个问题: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红墨水有什么作用?用一根细管子有什么好处?

2、小组讨论、完善实验方案。

师:那在做实验时,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小组要分工合作。②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③做好记录。④注意安全,小心热水。)

3、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知道了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师: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水受热,体积发生了变化,会膨胀。那么水遇冷后又会怎样呢?你们想怎样做?实验时我们观察什么?(学生简单说明)

5、学生实验。

6、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小结:我们把水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的这种性质叫做水的热胀冷缩(板书:热胀冷缩)。

活动二:观察其他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1、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其他液体有没有这种性质呢?除了水,你还知道有哪些液体?

2、老师这里给大家提供了红茶、果汁、牛奶(出示)小组可以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来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来实验,观察和水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学生选择液体来实验。

4、小组汇报实验情况你们组是用什么液体来实验?实验看到什么现象?说明这种液体有什么性质?

(有了水热胀冷缩实验的基础,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让学生自主提出实验观察点,理清实验的思路。)

5、归纳总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液体受热和受冷后有什么共同的性质?

小结:像醋、饮料、酱油等等,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液体的热胀冷缩)

拓展:出示一瓶水、饮料。去超市买饮料,本想挑选一瓶装满的饮料。但是却发现货架上的瓶装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什么原因呢?

(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问题“瓶装的液体为什么不装满?”,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

板书设计:

液体的热胀冷缩

醋 受热 体积膨胀 热胀

果汁

酱油 受冷 体积缩小 冷缩

牛奶

......

液体 热胀冷缩

教学后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1.现代社会中,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生产等等都离不开对时间的准确把握,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时间单位?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2.引导思考回忆: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会发生变化吗?影子的什么和什么会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有没有规律?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课件出示方法: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移动。人们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在中国古代,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四、制作太阳钟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2.太阳钟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交流的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会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收集到的资料。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2.了解一些人出生前后的简单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生命的珍贵。

2.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教学重点:

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的

教学难点:

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回家向父母询问自己刚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制成的毛笔等(如果有的话),还要准备好与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和答案。

3.学生准备“沙袋”等重物。

4.教师准备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亲切地对学生:“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可以繁殖他们的后代。我们人类也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下面就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出生情况。

(二)进行新课

1.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l在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自己刚出生时的情况和妈妈怀孕时的情况,妈妈生下我之后的情况。

如: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少时间?

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

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a.教师展示自己准备的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b.排序。P36页五副图是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

请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个序。

(教师可以指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胎儿的大小、像婴儿的程度以及孕妇腹部隆起的程度进行排序)

讲述:它们分别代表了胎儿在母体内1个月、3个月、5个月、9个月和10个月的发育时期。

(2)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讲述:孕妇临产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公斤,我们来体验一下妈妈怀孕时的负担。(要把重物在身上绑上一天。)

提示:在模拟孕妇的“负重”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认真对待,不要把此活动视为一种游戏,而应把它视作体验母亲怀孕辛劳的科学活动,从而使学生以严肃的态度感受母亲怀孕的身体负担,从而产生珍爱生命,孝敬父母的情感。

3.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话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板书设计:

4.我是怎样出生的

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10个月

(五)后记反思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辨别出常见的金属制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

2.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金属材料是从什么矿物中提炼出来的。

3.能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金属矿石的共同特性。

4.能设计实验研究“铜、铁、铝”等金属有哪些特性。

5.能举3个以上的实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

6.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

生活中各种金属制品,如铁锅、铜钥匙、电线、铁刀、铜币等;分别含有铜、铁、铝、锌、铅、钨等各种金属矿物质的金属矿石,电池、灯泡、小刀、酒精灯等实验工具。金属用途方面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1、谈话:20xx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从矿物中冶炼铜和铁,铸造出铜器和铁器。自从掌握了冶炼技术以来,人们从矿物中提出许多有用的金属,如铜、铁、铝等。现在,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机器等随处可见。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金属制作的各种物品,你知道吗哪些?

3、交流。

4、打开书,80页,图中这些物品分别是由那种金属制成的用直线将矿物、金属及其制品联系起来。

5、汇报结果:

6、交流:从金属矿物中能提炼出哪些金属?这些金属有什么用途?也可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展示一下。

7、提问:你想研究金属的哪些性质?

8、选择问题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提示学生设计对比试验,进行比较分析。

9、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改正。

10、分组活动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11、分析实验结果。

12、讨论:金属的这些性质有哪些用途?

13、总结:金属的共同性质与用途。

附板书:

18.金属的来历(第一课时)有金属光泽

铜导电性能好铁传热性能好

铝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延展性)

金属的来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描述炼铁的基本过程,体验到炼铁的复杂性。

2.能模拟开采矿物的主要过程。

3.将本组的开采方法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为本“公司”的产品设计一段较好的广告词。

5.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处理废矿渣的方法。教学准备:

有关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几种矿物、天平、信封、熟石膏混合物、锤子、棉布、泡沫塑料杯、护目镜。教学过程:

1.谈话:上节课我们研究了金属的共同性质,金属通常是从岩石或矿物中提取出来的。

2.出示人们从铁矿石中提炼铁的资料和图片

3.讲解:钢铁的冶炼过程包括:

⑴传送带将原料送入鼓风炉内,再由下方送进热风,炉里的最高温度为2300摄氏度。

⑵从鼓风炉的出铁口中流出熔化的铁的成分,这就是生铁。其中还有很多杂质。

⑶将生铁转移至炉内制成钢。

⑷将钢压成各种形状。

4.交流:炼铁过程的感受。

5.阅读科学在线

6.提问:什么是冶金工业?

7.讲述:矿产资源一般都埋藏在地层里,开采矿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让我们通过实验模拟开采金属矿产的过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物,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习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习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表

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