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优秀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这里是美丽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难忘的一课优秀10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难忘的一课 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设计

七、作业 

造句。

难忘的一课 篇2

(纠错栏)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我能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这篇课文。

3、我能从这篇课文中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

学习重点: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知识链接:

1、郑成功收复台湾: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战舰近500艘,从福建厦门出发,经澎湖直抵中国台湾西海岸,在中国台湾人民的支持下,经过八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迫使荷兰侵略者挂起了白旗投降,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中国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三百多年来,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备受海峡两岸人民的称颂。

2、中国台湾“光复”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并向中国挑衅引发“中日甲午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而遭到失败,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国台湾被割让给了日本,被日本侵占整整统治了五十年!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他们采取军事占领、经济掠夺、奴化教育等种种手段奴役中国台湾人民,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台湾才归还中国。

预习任务:

1、从文中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收集有关中国台湾的一些资料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从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爱。

自主、合作、探究:

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找出文中出现的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再次朗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我来闯关:

a、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 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 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 zū)葛(gé 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b、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   )地握手   (   )的敬意

(   )地朗读   (   )的情景

(   )的民族精神 (   )的爱国情谊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c、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了: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推荐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2、听一听《鼓浪屿之歌》、《我的中国心》这些歌曲。

难忘的一课 篇3

一、说教材

《难忘的一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三篇课文,本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本单元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且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文语言质朴真挚,感情色彩浓郁,是一篇优秀的爱国题材略读课文。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是新课标对五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些相关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针对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的实际,我安排了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用心感受字里行间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课文中反复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出现都伴随着一段故事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串联内容的主线,又是表达情感的主线。所以,我把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又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和课标要求,把“学习作者抓住生活中最深的事进行具体叙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讲读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感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说学法。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理解—朗读”的方法来读懂课文,并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意。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准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

(一)揭示课题,直奔主题。

首先请学生齐读课题,然后阅读课文提示,寻找这节课的学习信息,明确本课的阅读任务,通过直奔主题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个环节包括初读课文、反馈交流、认识词语三个部分的学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认读生字新词,理解课文脉络,概括出课文大意。

这一步骤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深入课文,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解读文本中,我始终抓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条内容和情感的主线,让学生来各抒己见。

(1)首先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那么它们每次出现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通过交流使学生对于文章层次有个大致的理解。

(2)然后抓重点词句,以读促解。

这部分我抓住学生提出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的不同场景来展开以下教学。第一次是中国台湾老师写在黑板上,第二次是作者跟着中国台湾师生一起来朗读,第三次是作者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得说出。

1、在第一次出现的场景中,我设计如下问题:“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中国台湾老师一笔一划写在黑板上的,在这里你觉得应该怎么读呢?并且说说你这样读的原因。

这个问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自我思考寻找文中关键词和句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并且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态度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接着通过补充背景资料,进一步体会中国台湾师生们的爱国情。

鉴于学生对于中国台湾光复这段历史知识了解还不够清楚的实际情况,我适当地补充了日本在期间对中国台湾文化上采取奴化政策,加深学生感受,体会中国台湾师生对于祖国文字的热爱和对祖国发自肺腑的爱。

3、第二次出现这句话时的情景,我运用同样的“朗读—理解—朗读”指导学生学习。在这一部分学习中,“老师和同学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朗读得更起劲了。”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因此我通过创设如下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假如这时候是你们坐在教室里认真地阅读,此时进来一个陌生人坐在了教室的后面,你会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到是共同的爱国情感,使他们产生共鸣而彼此亲近。

4、自学最后一次出现的场景。因为教是为学服务,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要求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看到中国伟人像,作者为什么眼睛湿润了?

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四)读写结合,深化情感。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已经体会到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语文课堂的人文性已经落实了,那么工具性呢?在这一块儿,我设计了一个课堂小练笔。

我是这样导入的:此时此刻,我也被深深地打动了,千言万语凝聚成我们全体中国人心中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那么你呢?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中国台湾师生和学生中的一个,面对即将告别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现在将你内心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在这里通过小练笔来训练学生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能力,感悟爱国情。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求简洁明了地展示课文灵魂。因此,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板书设计:        23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难忘的一课 篇4

23*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 www.haozuowen.net 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也将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点评:

重庆九龙坡区是我社第一批参加实验的实验区,它们从XX年参加课改以来,通过抓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以上就是该区在暑假期间组织教师备课的全部成果。看了之后,我有一些话要说:

一、感动。这些教案是九龙坡区教师在区教研室的带领的帮助下,经过一个暑假的辛勤工作研究出来的,是冒着重庆的酷暑做出来的,这种团结、协作、奋斗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更令人感动的人,他们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给全国的实验老师提供备课的思路。所以,我想老师们在看到这些教案时,不应该窃喜又有了应付检查的材料,不应该产生偷懒的想法,因为这是彼时彼地的教案,不一定都适合你。老师们要感谢他们的最好方式是,对他们的教案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提出自己的教案,这样才能形成共同研究的良好氛围。

二、感想。九龙坡区探索出来的集体备课、网络备课曾经在天津的经验交流会上介绍过,当时我就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教研形式。它发动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准备出一份水准较高的教案,同时还省去了老师大量的无谓劳动,老师完全可以把这个时间用在学习提高上。面对这样一份相对“标准化”的教案,老师需要做什么呢?第一需要做的是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教案;第二更需要做的是记好“教学反思”,看看自己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到整个的设计思路,小到某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都可以重新思考,虽然本课时不能重复,但长期经过这样反思,将对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感慨。小学语文课改已经进入了第五年,第一批参加课改的老师和学生也用到了五年级上册教材。课程改革对老师观念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师生在此过程中的收获也是有目共睹的。但综观近一年多的课程改革的进展,使人不禁有“慢”下来,甚至是“走老路”的感觉。个中原因自然是很复杂的,但我以为大致有三:第一是经过课改初期的“激情燃烧”,这时已经有些疲塌了;第二越来越到小学毕业之时了,对如何考评尚不清楚;第三受某些专家的影响,加之一些 瓶颈问题无法突破。而重庆九龙坡区的这些教案给我强烈感受是,老师的探索热情并没有衰减,改革的动力并没有消失,他们为自己前几年取得的成果而自豪,也为自己以后将取得的成果而充满信心。所以,参考、学习这些教案的老师,不光得到了某些备课上的便利,更应该为他们的精神而感动。

难忘的一课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

2、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

2、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中国台湾的课文吗?对中国台湾你有哪些了解?

在谈话中,让学生谈出有关中国台湾的美丽风光以及中国台湾人民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烈愿望,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中国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

板书:《难忘的一课》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

二、合作交流: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

2、小组合作: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三、品读体验

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

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学,交流体会。

(依照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预设:

⑴ 课件出示: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① 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

(因为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② 课前搜集了有关中国台湾的资料,“中国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

③ 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

(他们企图“奴化”中国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

④ 日本人的阴谋诡计能够得逞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能,因为中国台湾人民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的文字;从“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有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和真挚的心。”感受到的)

请同学们也那么严肃认真,也那么富有感情,读中国台湾老师一笔一画书写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指名读,齐读。

领悟中国台湾老师书写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很吃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

⑵ 课件出示: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① 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

(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

② 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③ 这里连用了三个“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更表现出学习祖国文字的认真、严肃与虔诚。)

④ 为什么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老师、孩子们以及作者,都有共同的爱国之心,是共同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所以没感到意外反而读得更起劲了。)

请同学们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这间充满着浓浓爱国情感的教师,跟中国台湾的孩子们一齐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读、评读。

品读语句,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到中国台湾人民浓浓的爱国情谊。

⑶ 课件出示:

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①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怎样理解?

(这是一个反问句,“这句最简单的话”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意思是说:没有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了。用反问句,更加强调了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能表达作者此时的全部感情。)

② 为什么我此时有如此强烈的感情?作者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位老师一定要带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有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作者被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浓厚的爱国情意震撼了。)

③ “一定要领我去”、“中国人自己的伟人”表达了什么?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为祖国历史上有这么多伟人感到无比自豪的思想感情。)

④ 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我”一次次被中国台湾的老师和学生所打动,请同学们一起读屏幕上的语句,引读。

四、拓展延伸:激情朗读,感情升华

1、学习了这篇课文,我想你一定被中国台湾老师和孩子们那真挚而火热的心打动了。请再次朗读课文,抒发我们内心那强烈的民族精神与浓厚的爱国情意。

自由读课文。

2、出示课件:

中国台湾风光、中国地图。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这美丽而富饶的小岛,这游离母亲怀抱的一叶扁舟!大家展开想象,此时的中国台湾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是否也在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延伸训练

(1)“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三次出现,请反复读一读当时的动人情景。把最能打动你的一个画面记录下来。

(2)请给中国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你此刻的心情。

课文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在中国台湾一家航业公司的轮船上工作。

有一次,我们的船停泊在高雄港口。我上了岸,穿过市区,向郊外走去。不记得走了多远,看见前面有一所乡村小学,白色的围墙,门外栽着一排树。

校园里很静。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了我,但是,好像谁也没有感到意外。从那一双双眼睛里,可以看出对我是表示欢迎的。教学继续进行着,大家朗读地更起劲了。

下课了,孩子们把我围了起来。

老师也走了过来。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的不好,是初学的。你知道,在日本统治时期,我们上的都是日本人办的学校,讲国语是不准许的。”

“我觉得,你今天这一课上得好极了!你教得很有感情,孩子们学得也很有感情。”

他知道我是在船上工作的,一定要领我去看一看他们的小礼堂。

说是礼堂,不过是一间比较宽敞的屋子。

他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生字:闽、诸

课后练习:

1、用心读一读下边的句子,注意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出来。

⑴ 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chóng zhòng)新学习祖国的文字。

⑵ 接着,他先用闽(mǐng mǐn)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大熟悉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

⑶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zhū zū)葛(gé g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

2、课文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情”,有些短语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补充完整:

(   )地握手   (   )的敬意

(   )地朗读   (   )的情景

(   )的民族精神 (   )的爱国情谊

课文中这样的短语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

3、礼堂两面墙上新画了孔子、诸葛亮、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的画像,如果再画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你会想到谁呢?

难忘的一课 篇6

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但不是唯一的凭借,即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教材而又不唯教材,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去延伸和拓展教学内容,真正达到“课堂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境界。若把课本看作教学的唯一内容,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么,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必然就会凝固和僵化。现以教学《难忘的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拓展教学内容方面的一点经验和做法。

一、丰富学生词汇,感受语言魅力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中国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学生读到这句话时纷纷停下来问:“老师,‘光复’是什么意思?”我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句话“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既而又问:“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我们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祖国宝岛台湾,那么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什么?”

(学生此时感到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纷纷回答。)

生1: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解放。

生2:中国台湾人民获得了自由。

(很显然学生从“战争胜利”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我接着引导:还有哪些词可以替代?)

生3:中国台湾被我国“收复”了。

生4:中国台湾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了。

师:对,同学们现在知道“光复”的意思了吧。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了“光复”的意思就是“解放”、“收复”、“回归”之意。这一教学内容的拓展,丰富了学生的词汇,提高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并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二、学科之间互相渗透,融会贯通

课前,我让学生听过一首台语歌《爱拼才会赢》,学生听了以后,要求我把歌词抄下来。上课时,学生在理解“闽南语”一词时容易多了。我进一步告诉学生: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有自己的方言。“闽南语”就是八大方言的其中一个,是福建省南部一带的方言。中国台湾的方言也是闽南语。

师:“国语”通常指的是什么语?

生1:普通话。

生2:就是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被称作国语。

师:广东一带的方言叫什么?

生3:叫广话。

(显然学生是从广东省的简称中推断出来的。)

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的简称分别是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了答案:粤、桂、滇、黔、川。

“粤语!”有个学生大声回答。

师:谁会讲几句简单的粤语?谁会唱粤语歌?

(学生兴趣高涨。)

生1:“零钱”叫“散极”。

生2:“我没零钱”叫“我某散极”。

生3:我能从一数到十。……

师:课后我跟你们学粤语,我教你们粤语歌,好吗?

(学生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语文课怎么想起了唱歌?咋一看,似乎有些跑题。但是看到学生兴趣盎然,这不正是我所追求的学习兴趣吗?这一点深刻说明,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应该使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形式向生活开放

讲到“参观伟人画像”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结合历史,自由谈孔子、诸葛亮、郑成功、孙中山。

生1:孔子:名丘,字仲尼,山东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生2:诸葛亮:字孔明,也是山东人,三国时的政治家,曾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生3:郑成功:福建人,明末清初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中国台湾的名将。

生4:孙中山:广东中山人,近代伟大的革命家,领导辛亥革命。

生5:我知道他的夫人是宋庆龄,妹妹宋美龄却嫁给了蒋介石。

师:同学们收集的信息很多,很好!那么我再问你们,中国台湾现在的总统是谁?

生1:他叫。

生2:这个名字有点难听!

(显然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可以自由以表个人见解的。)

生3:中国台湾人民叫他“阿扁”。

生4:这个阿扁还想搞呢,早点下台吧你!

师:是啊,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谁想要搞,分裂祖国,那么他就是人民的敌人,我们是不会答应他的!

我从形势入手,使学生爱到思想教育,使学生对现实加深了解。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今鉴古,拉近了时空距离,让学生在心灵的碰撞中升华感情。

总之,无论是上成语言课也好,上成音乐课也好,上成政治课也好,上成地理课也好,只要让学生对中国台湾、对中国台湾人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渴望,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课文,效果就不会差。从另一个角度说,它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使学生所得甚多,由此看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拓宽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实在不多余。

总而言之,课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而并非唯一凭借,教学内容不应囿于一篇课文,只有把教材用“活”,语文教学才富有生机。

难忘的一课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到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每一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时,“我”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 1945年中国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怎么学?【--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 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三、引导学习:第一次出现

导: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四、引导理解: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感动)

5、感情朗读。

五、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4、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感受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六、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4、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七、作业布置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难忘的一课 篇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难忘的一课》

学习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积累部分常用词语。

2、了解课文中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2、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录音机、课文朗读磁带、歌曲《我的中国心》。

2、将文中部分重点句子写在小黑板上。

3、让学生提前搜集与本文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时间: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知文意:

1、板书课题“难忘的一课”,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老师将有价值的问题出示在黑板上。)

2、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同时思考上面所提出的问题。

3、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然后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自悟,交流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1)小声读课文,思考:“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请在读文过程中将其划出来。

(2)再读课文,想一想:“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学生自学,交流体会:(依照学生回答,老师适时点拨)

(1)探究、理解第一次出现这句话的情节:

引导学生重点透过“一笔一画、认真、吃力、重新学习、不太熟练”等词语来理解,谈谈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结合课前收集到的历史资料辅助理解)

(2)品读、感悟第二次出现这句话的情节:

你从“悄悄地、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没有感到意外、起劲”等词组中体会到了什么?

(3)交流、体会第三次出现这句话的情节:

①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②我们学校有伟人像吗?

③从礼堂里换伟人像你体会出了什么?

④小黑板出示“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呢?”这句话。此时的全部感情指什么?(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⑤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比较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

(1)同桌两个人互相读,然后相互评价;

(2)将自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老师及时进行鼓励、评价;

(3)听录音再次把握感情基调,挑选部分段落赛读。

(4)再次朗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学完了本文,你觉得这一课为什么使作者难忘?

2、小结:作者难忘的是一颗颗深厚的爱国心,一片片对祖国无比赤诚的爱!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的是你的母亲、你的祖国。一个人无论走多远,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相信我们都会牢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五、拓展延伸:

1、课下阅读诗歌《乡愁》、《七子之歌》等。

2、了解中国台湾目前的局势,尝试写一写自己的一些看法。

难忘的一课 篇9

课文线索清晰,叙事生动,感情充沛。“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反复出现,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都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体现了中国台湾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阅读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一、我能看拼音写句子

yí wèi chuán yuán zài yì suǒ pǔ tōng de xiāng cūn xiǎo xué shàng le yì jié lìng t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zhōng shēng nán wàng de yǔ wén 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年轻的(   )  真挚的(   )  浓厚的(   )

祖国的(   )  崇高的(   )  强烈的(   )

熟练的(   )  宽敞的(   )  简单的(   )

热情地(   )  激动地(   )  大声的(   )

一遍一遍地(   )  一笔一画地(   )

三、我会缩写

1、礼堂两面的墙上挂着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的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我会用词造句

真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能按顺序排列句子

(  ) 我走近一间教室,站在窗外,见一位年轻的中国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  ) 校园里很静。

(  )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  )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六、瞧瞧我的阅读天地

珍贵的礼物

①妈妈从国外访问演出回来了,我去机场把她接回家。一回到家里我就叫着要她把给我的礼物拿出来,因为妈妈在信里告诉我,她给我买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

②妈妈笑着递给我一小包东西,我打开一层又一层的棉纸,才看见一个小小的盒子,我打开了小盒子,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那是什么呀!是一个铜铸的光着身子的撤尿小男孩。

③我笑了半天,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嘟嚷着说:“你不给我买一个金发的洋娃娃,却给我这么一个撒尿小男孩。”我撅着嘴巴,妈妈却笑了,她告诉我: “这可是一件珍贵的礼物呀!”我说:“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我连看都不好意思呢。”妈妈笑得前俯后仰,解开我捂着双眼的手,叫我仔细看看这个小铜人,我仍然不肯看它。

④妈妈严肃了,一把把我拉到了身边,给我讲了这个小男孩的故事:

⑤“这个男孩是比利时的民族小英雄。普鲁士士兵攻打比利时,准备用炸药炸毁整个城市,药线点燃了,嗤嗤直冒烟。大人们都在战场上抗敌。这孩子急中生智,在药线上撒了一泡尿,炸药因此没有,他救下了整座城市。比利时人民感谢这位民族小英雄,为他树了纪念碑,就是这个样子的。”

⑥妈妈举起了她手中的小铜人,我从捂着双眼的手指缝里望去,这两寸高的小铜人闪闪发光,散发出一圈奇异的光彩,我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摸着。

⑦妈妈接着又对我说 直到今天 比利时人民还在怀念他 他们把小孩的形象制成大大小小的雕塑 在主要街道 商店里出售 不仅卖给本国人民 还卖给外国朋友

⑧这一夜,小铜人在我的枕边度过,我好像在和它细细对话:你是一个爱国的民族小英雄,我也是一个热爱祖国的红领巾,我爱我的祖国,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的一切都是属于哺育我长大的祖国。我们两个将成为最亲密的好朋友。

1、给文章第7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把下面的几成语分别填入恰当的解释后面的括号里。

哑然失笑  前俯后仰  急中生智  爱不释手

⑴ 危急的时候,猛然间想出来办法。(    )

⑵ 形容大笑时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    )

⑶ 忍耐不住,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

⑷ 由于特别喜爱而不肯放下。(    )

3、请按照作者对待礼物的态度变化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把段意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始对小铜人的态度是“红着脸把它还给了妈妈”,手“捂着双眼”“不肯看他”,听了妈妈讲的故事后,作者“一把夺过小铜人,轻轻地抚模着”。这时作者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把作者的心理活动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忘的一课 篇10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

我爱中国     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    (很有感情)

原来都是日本伟人

现在都是中国伟人     (眼睛湿润)

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识文意;教学字词;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

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

老师范读,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自学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词语。读课后词语。

2.读通课文,思考:①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四、检查掌握情况

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

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

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

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说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再问: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做标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讲读课文;总结全文。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一)谁来说说“难忘的一课”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注意说明时间、地点。)

那么这节“难忘的一课”是什么内容?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

(二)三次出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划出来。

请同学自己读一读这句话出现的地方?怎样出现的要读出来。

二、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三、读讲第二次出现

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

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四、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

1.指名读。

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

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训练。

五、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

六、总结深化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中国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

2.搜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学校上课,哪一节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说一说是一节什么样的课使你难忘。

◆是的,这些课会让你终身难忘。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也有一堂难忘的课(边说边板书:难忘的一课).今天,我们共同来了解这是一节怎样的课,为什么会使作者终身难忘呢?会不会也让你难忘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之后同桌互查。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不懂的词语,之后小组内交流。

◆读读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细读课文,用“——”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

◆再读,想一想,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三读,结合自己的理解试着在旁边做些批注。

◆全班交流、汇报、体会情感。

第一次,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写得认真吃力,说明什么?(“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之后练读。

第二次,一遍一遍地读,读得严肃认真,说明了什么?(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之后练读。

第三次,“我”激动地说,表明了什么?(表达了我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之后练读。

朗读全文,总结提高

◆你认为课文哪部分最令你感动,就练习读哪一部分。

◆指名读,全班评议,再读。

◆全班齐读,再次体会“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表达的情感。

总结升华。情感延伸

◆“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不久的将来,中国台湾人民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什么?

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中国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中国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开头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和“我”当时的身份,然后叙述了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和感受。写在一所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先写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动人情景,再写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场面,最后写作者在这所学校所见所闻的总的感受。“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寓意深刻。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中国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作者说“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足以表达我这时的全部感情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