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优秀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介绍健康小常识。了解一些健康小常识。

2、通过查找资料,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水平,通过介绍可以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时,学会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习作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都可以,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口语交际和习作。

2、难点是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通过学习,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对于文章内容来讲有一定的难度,应在多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教学时间: 六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背古诗《夜书所见》和阅读《邯郸学步》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古诗,了解诗意。

2、阅读《邯郸学步》,明白成语含意。

教学重点:阅读短文《邯郸学步》。

教学过程 :

一、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试读通全诗。不明白的查。

2、抽读,集体读。

3、了解含意:叶绍翁的《夜书所见》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想想:

A:作者描写了秋天的哪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B:你读后明白了什么?

4、精析:菊花围绕着茅舍,好像晋朝陶渊明的家,我绕遍篱笆边的菊花,一直到日渐西斜,不是在百花中偏爱菊花,而是菊花开过之后没有其他花开了。

补充:

菊花(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二、阅读《邯郸学步》

1、学生自读,扫清字词障碍。

2、通读短文。抽读,小组内读。

3、思考问题:(1)燕国的那个年轻人学来学去,连路都不会走了?

(2)作者借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燕国的那个年轻人今天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明天跟那个人后面走几步,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又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丢掉了,所以他最后连路都不会走了。作者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盲目,不能机械、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4、说说你的体会。由学生自由讲解,教师引导。

三、练习:

1、读背古诗。

2、讲故事《邯郸学步》,说清成语含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介绍健康小常识,知道一些健康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有关的健康小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揭示课题,引入。

二、分组介绍:

1、以四人小组介绍,并记一记笔记。

2、小组搜集整理。

三、交流:

代表向全班介绍。

提示要求:

1、自己向别人介绍时要注意口齿清楚、简明扼要。

2、听别人介绍时要认真、有礼,如有不同意见可作适当的补充。

3、因为每一种小毛病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法,但注意说话要谦虚,不能引起争吵。

四、练习:

整理你本课了解的健康小常识。

补充资料:

①剧烈运动后,不能马上坐下休息,实在走不动,也应请同学扶着走一段。

②烈日下突然晕倒,要赶快到阴凉通风处,在太阳穴上涂风油精等。

③上体育课时扭伤了,应先立即用冷水敷,让血凝固,24小时后再用热水敷。

④课间不小心擦伤了,要及时用碘酒或双氧水消毒,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⑤要注意保护视力,课间一定要走出教室向远处看看,让眼睛作适当的调节。

⑥流鼻血时,不能仰头,而应把相反方向的手高高举起。

⑦春天的时候不能到外面小摊上乱吃东西,因为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

⑧咳嗽时,可用冰糖、贝母炖梨子汤喝;⑨黄瓜和西红柿都很有营养,但两样东西不可以放一起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写你想写的内容。

教学要求:

1、写自己想写的内容,可以是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写读后感。

2、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3、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教学过程 :

一、读题目明要求,研讨习作提示。

最近,你有特别想和别人说的话吗?这次作文,就请你写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比如,一件有趣的事,自己喜欢或讨厌的人,想对别人诉说的愿望、委屈,一次旅游见到的景物,自己一个奇特的想像总之,写人、记事、写景、写物,编故事(神话、童话、科幻故事),写读后感、观后感都可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

问:1、写什么内容?

2、要求是什么?

二、习作准备:教师介绍。

介绍本次习作在命题上没有任何要求,同学们可以任意写自己想写的人、事、物等。因此,同学们可以各展其能,写自己特有的想法,写与众不同的经历,写对你产生很大影响的人或事关键是选材要新,角度要新,要让人有新鲜感,或出乎意料之感。

三、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四、写好后认真读一读,修改。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评讲习作。

教学要求:

1、通过评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内容要具体。

2、培养学生修改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提问导入 。

教师介绍:

1、有趣就是有趣味。写到有趣的地方,要把自己深藏于内心的高兴、激动反映出来,做到乐在其中。

2.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既要把事情的全过程,即事情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怎么样,一一写清楚,还要把有意义、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3.要认真修改。文成于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从小要养成认真修改的好习惯,文章是否表现出有意义、有趣,事情经过是否具体,语句是否通顺,都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二、抽生读习作,全班评议。

1、是否通顺?完整?

2、内容具体吗?

3、怎样改,提出方法。

三、学生修改习作。

四、抽读优秀习作,共同欣赏。

第五六课时

教学内容:

单元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本单元测试题。

佳作引路:

一天晚饭后

程方

上个星期六晚饭过后,我们一家三口在院子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呼拉圈比赛。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比赛开始前,我们先开始抽签。爸爸第1号,妈妈2号,我第3号。别看爸爸已到中年,性子可急啦。一上场,他就匆匆忙忙地拿起呼拉圈往身上套。准备工作还未做妥,就见他把手用劲一甩,呼拉圈转动起来,爸爸腆着肚子,弯着腰,越急越转不下去,越急呼拉圈越不听使唤。三次,总共只转了9下。我和妈妈笑得前仰后合,爸爸不服气地冲着妈妈说:你比我好不了多少。(爸爸在呼拉圈比赛中的表现。腆弯越越越越笑得前仰后合,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轮到妈妈了。妈妈虽然不像爸爸那样急,但也没有找准窍门,前后左右乱扭身子,呼拉圈一下子快,一下子慢。结果比爸爸稍好一点,共转了14下。爸爸还取笑妈妈:我说你不行就不行吧!妈妈说:呼拉圈这玩艺儿看起来简单,实际上不容易,这回我算领教了。(领教了点明妈妈受到教育,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该我上场了。因为我平时在学校练过,掌握一定的技巧,就是腰转动的速度要与呼啦圈的速度同步,所以我不紧张,信心十足。呼拉圈在我身上唰唰地飞转起来,十分有节奏,而且姿势十分优美,不时赢得爸、妈的叫好声。爸、妈在一旁数着数,一直数到421。这时,妈妈说:行了,行了,别转了,你已经赢了。我听了妈妈的话,停了下来,欢快地跳到爸、妈中间,一边一个吻。(我在比赛中的表现。因为所以再次表现了比赛的意义。)

一家人在欢笑中结束了这次有趣的比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再次写出了比赛的情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点、难点:

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文章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总结全文,指导学生带着理解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奇)

4.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1.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2、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相应地点拨:

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关于这个大拐弯还有一个传说呢,默读,谁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将这个传说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长、深、窄。

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可不可以换成“非常”?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点拨需要注意的重点词语。

六、作业布置:

A类:抄写生字词,并为文章写一个提纲。

B类:抄写生字词,并将雅鲁藏布大峡谷介绍给父母亲人听。

C类:抄写生字词,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位置——强烈反差

形状——鬼斧神工

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大峡谷

景观——景色奇异

展望——世界关注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漱、萨、腊、逻、辑”。

2、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能对文章记叙事情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学难点:

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感悟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见解。

教具准备:

小黑板、地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感知课文。

1、你们独自一个人出过门吗?最远的到过哪?看样去的?

2、有个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岁就一个人周游欧洲。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2、检查词语的理解。

3、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⑴分组通读课文,教师发现错误,及时引导学生纠正。

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出示地图,介绍欧洲,让学生对乌塔油然而生敬意。

三、深入学习课文,集会文章思想。

(一)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归纳,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再次自读课文。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路线。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哪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

(二)学生带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三)反馈学习情况,教师点拨,加深理解。

四、联系生活实际、讨论。

1、提出讨论的论题: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该一个人远行。

2、初步了解学生的看法后,根据该和不该将学生分为两部分,在班级反馈。

3、教师根据情况行当评价。

五、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打工挣钱

乌塔

周游欧洲

2.阅读书籍,了解各国

3.懂得自保、自救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类生字9个,二类生字12个,并在准确书写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写好、写快、写规范的目的。

2.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词语或成语的意义。联系生活,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阅读,感受马所体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激趣欣赏,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马的幻灯片,并由此提出问题。欣赏了这些关于马的精彩图片,结合平日你对马的了解,能说一说你眼中的马吗?可以用一个词语或成语概括一下你心目中马的形象或特点吗?那么,课文又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马的世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马》吧!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画出9个一类字和12个二类字。

(二)检查一、二类生字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读、齐读。

2.学生领读课后词语。

(三)学习一类字。

1.学习生字。

畜先查田字旁再查5画 上下结构

ch 字义:禽兽,有时专指家养的兽类。

组词:六畜(文中)、畜牲、家畜、幼畜、畜力

x 字义:饲养组词:畜产、畜牧业

素s 先查绞丝旁再查4画 上下结构

字义:本色,白色;本来的;蔬菜类的食品(对荤菜说);平素,向来;古代指洁白的生绢。

文中突出了马的朴实、朴素。

组词:素丝、色素、毒素、因素、素菜、素来、素质、平素、素食、素日、素不相识、尺素

扎先查扌旁再查1画左右结构

zhā 字义:刺;驻扎;钻;基础牢固。

组词:扎针、扎花、扎营、扎猛子、扎实、扎根、扎扎实实

zh 字义:勉强支持组词:挣扎

zā 字义:捆,缠束;把儿,捆儿。

组词:扎辫子、扎腿、一扎线

纵 zng 先查纟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字义:放;放任,不加拘束;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连词,即使;竖,直,南北的方向,跟横相反;〈方〉起皱纹。

组词:纵虎归山、纵目四望、纵情歌唱、纵马、纵横驰骋、纵横交错、纵队、纵线

演 yǎn 先查氵旁再查11画

字义: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根据一件事理推广、发挥;演习,依照一定程式练习;不断变化。

组词:演剧、演说、演义、演绎、演变、演进、眼花、演武、表演、演员、演出、演奏、演唱

堂 tng 先查小字头再查8画 上下结构

字义:正房,高大的屋子;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组词:堂屋、礼堂、令堂、殿堂、课堂、堂堂正正、大堂、过堂、堂兄弟、堂姐妹、堂皇、冠冕堂皇、富丽堂皇、相貌堂堂

创 先查刂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

chung 字义:开始,开始做。

组词:创办、创造、首创、创举、原创、创业

chuāng字义:伤。组词:创伤、刀创、予以重创

忠 zhōng 先查心字底再查4画上下结构

字义:赤诚无私,诚心尽力。

组词:忠诚、忠厚、忠贞不渝、忠实

弦 xin 先查弓字旁再查5画左右结构

字义:弓箭上发箭的绳状物;月亮半圆;数学名词;乐器上发声的线;钟表等的发条。

组词:上弦、下弦、三弦、离弦、弦乐、弦切角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畜、素、演(注意不要少写演字中由上的一横)、创(注意人下的横折勾、竖弯钩的写法)的字形。

作业:

1.熟读课文。

2.查找关于马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文章,感悟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马》,让我们跟着作者,深入到文中去读、去感、去想,看看他眼中的马又是怎样的呢?

理解课文:

(一)整体感知。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些什么?

按部分讲读。

1.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齐读,讲读。

(2)生活中,你还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人与马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2.第二部分(3自然段)

小组学习,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向全班汇报,内容以马的诗、马的歌、马的传说为主。

3.第三部分(4自然段)

以读为主,注意读出歌颂、赞扬的语气。

作业:

1.书写生字。

2.预习下一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读一读。

2、写一写。

3、写一写六畜。

4、填词语游戏。

5、联系生活。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课外拓展。

阅读课外有关动物的文章。

例:冯骥才《珍珠鸟》;老舍《猫》、《麻雀》等。

三、板书设计:

省略

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二)能力训练点乌塔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二)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三)解决办法

1.可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

2.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幻灯片1)。

(1) 再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2) 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难的地方再多读几遍,并尝试着自己解决。

(3) 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

2、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弄清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利用科学家几次进行科学实验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重点)

2、弄清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难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图片设计。

教学过程:

一、设悬念,激趣导入

1、请两位同学做走路比赛的游戏,其中一位同学蒙上眼睛,赛后各自谈感受。

2、(出示蝙蝠图片)认识它吗?关于它你们知道些什么?

3、(出示雷达图片)这是什么?知道雷达有什么作用吗?

过渡:同学们,蝙蝠是一种动物,(贴蝙蝠图片)而雷达则是人类发明的一种探测仪器(贴雷达图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课题中为什么用“和”(板书“和”)把它们连起来,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呢?

二、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6三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4个人组成一小组,边讨论边完成实验表格。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试验情况。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

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疑问。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

2、读懂了吗?请同桌边讨论边画出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探路的

3、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4、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5、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七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八自然段

1、自读第八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无线电波,障碍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学生自画自说。

导语:同学们:根据以上的两幅示意图,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

4、出示小黑板。

A、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C、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七、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

设问句的运用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在教学“词句段运用”这个板块时应着重讲解,除了用读来感受语气之外,还应创设更多的情境来训练。

教学建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阅读时从题目入手,通过审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解决问题。这样的阅读思路,可以收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2.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同伴交流的方式读词语,并对词语进行理解和运用。

3.学习古诗《别董大》,领会诗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词语训练,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积累成语和古诗,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难点

学会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描写人的成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朗读对话。

2.分角色朗读。

3.圈点批画出讲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的句子。

4.出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齐读。

5.出示例文,学生试概括主要内容。

二、词句段运用

(一)读一读,想想这些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哪些人。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1)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然后教师抽查学生认读情况。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谁能说说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哪些人的?

5.赛一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二)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然后想想在后面的两个情境中你要怎么说,写下来读一读。

1.复习学过的修辞方法。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我们学了不少修辞方法,谁能举例说一说。(比喻、拟人、夸张等)

2.修辞的好处。

(1)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文字更优美,表达更清楚,语气不同)

(2)自由读文中两组话,思考:每组的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之处?

(3)体会不同(语气不同,表达意思相同)。

(4)反问句的特点。

无疑而问,只问不答。把一个确定了的意思用疑问形式表达出来叫反问。

(5)出示情境,讨论交流打算怎么说?

(6)交流评价。

三、日积月累

1.自由读诗句,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讨论,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然后全班交流。

3.配乐齐读,练习背诵。

4.拓展延伸:回家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查漏补缺、巩固,再加上适当的拓展,针对这些目标,我制定了这次的教学方案,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当然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来说。相对来说,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还不够,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以后要在这一方面有所加强。

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能正确读写“抚摸、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

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狮子的习性、分布等知识。

教学时,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讨论小狮子生长过程,了解它的生活习性,重点了解“我”怎样关爱小狮子以及把它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学准备

让学生课前搜集、了解有关狮子的习性、外形、产地等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养过小动物吗?谁能给大家讲讲自己喂养小动物的趣事。(学生自由回答,体会动物与人类之间亲密的关系。)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喂养一只小狮子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激发兴趣,引导质疑。

大家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课文的题目,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大体了解记叙顺序。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发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检查生字的读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