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句子都很熟悉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该页是漂亮的编辑给大家找到的小学三年级语文《瀑布》教案(最新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瀑”、“叠”、“喻”、“衬”,理解、积累“千丈青山”、“仰望”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预习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读中感受瀑布的壮美和如烟如雾如尘的特点,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 检查预习,初读诗歌
1、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
指名读生字,齐读,引导学生注意 “瀑”、“叠”的字形。
(2)出示词语:瀑布 叠叠的浪 比喻 衬着
组词:叠( ) 衬( )
再次出示词语:岸滩 松林 景象 仰望 珍珠 千丈青山
学习“仰望”,做做动作,什么叫“仰望”?说说还有那些表示看的词语。
2、自读课文
(1)把生字、词语放到课文里,自己把课文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学会生字、词语,读熟课文,甚至提出问题,这就叫预习课文。(板书:预习课文)
二、 学习诗歌,读中体验
(一)比较句子,感受声音之壮
1、通过预习,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作家笔下的瀑布。
(根据学生交流板书:壮观、气势雄伟……)
2、出示课文第一节,这一个小节从哪里看出瀑布的壮观?(声音)
这一节中有两个词语写了瀑布的声音,比较句子: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好像浪涌上岸滩,又像风吹过松林。
3、去掉了“叠叠的”和“阵阵的”,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
“叠叠的”、“阵阵的”声音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为瀑布配音好吗?(引导学生学瀑布的响声。)
真好,一起读,把瀑布的那种气势念出来。再读第一节。
(二)图文结合,体会气势之雄
1、出示第二节。
这一节中哪句话是写瀑布的?
理解“衬”字的意思。出示卡纸,师演示。
2、怎样的景象叫“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呢?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
出示瀑布的图片,指导朗读:强调带数字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第二节。
(三)声像统一,领悟神韵之美
1、出示第三节,引读: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出示:屏(图片)屏是一种比较讲究的装饰品。
2、风来了,那些珍珠也吹散了,吹成了——烟、雾、尘
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像烟、像雾、像尘。
播放视频。
3、这情景真有些诗情画意呢!谁会读,读出这样的诗情画意呢?
指名读,齐读。
三、 总结全文,读读练练
1、读了《瀑布》,就好像跟着作家一起游览了大瀑布,这首小诗的作者叫叶圣陶,他写的这个瀑布是位于我国贵州省的黄果树大瀑布。
2、出示练习:
黄果树大瀑布真壮观啊!我们先听见 , ;然后站在远处望见 , 最后在近处仰望 。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3、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写法的好处。
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5、帮助学生会认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掌握瀑布、重叠、涌上、岸滩、衬着等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优美的音乐、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解题、读文,理清写作顺序,提出不懂问题。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歌语言之美,韵律之美。
教学重点:
读出诗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瀑布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课
1、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瀑布?你们在哪儿见过瀑布,是什么样的?
2、书中描写的瀑布又是什么样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2)提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好结构复杂的字。
(4)检查学生读写情况并随机纠正问题。
2、自读诗歌,画出新词并把新词带到句子中去读一读。
3、解释词语意思。
4、小结: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要更牢固地掌握新字,理解新词。并把好词语记下来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三、读文质疑,理清顺序
教师范读
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瀑布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解主要内容。
(先写声音,后写样子)
四、练习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诗。(随机指导)
3、小结:把诗读熟,试着背一背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新词放入词语花篮中。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
3、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我的采集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诗句表达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4、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5、帮助学生按照课后提示说出瀑布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瀑布录象、音乐、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引入:
1、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交流抄写的语句。
3、小结:同学们认真地背诵、抄写诗句,可见大家喜欢这首诗,这节课我们通过深入学习,相信你们会更加喜欢这首诗的。
二、自学思考:
1、出示要求:
(1)默读全诗,思考:哪些诗句是写瀑布声音的?哪些诗句是描写瀑布样子的?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去欣赏瀑布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自学讨论:
3、班内交流:
(1)思考问题明确:
第1节:瀑布的声音;第2-3节:瀑布的样子。
写作顺序:由远及近
(2)质疑问题
教师将学生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明确:哪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通过读书或查阅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重点研读问题:
1、瀑布声音的特点。
(1)指名读这一节诗。
(2)出示文字片:
瀑布的声音,好像,又像。
思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要点:突出瀑布声音响亮,气势雄伟;把抽象的声音形象化,使人觉得生动、真切。)
(3)瀑布声势浩大,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齐读。
2、远望瀑布的样子
(1)自由读有关诗句
(2)从忽然一转这几个字中,你能想到作者刚才是在瀑布的哪一面听到声音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从背面听声音大,现在转到正面声音就更大了,感受到瀑布的声势巨大,一定雄伟壮观。)
(3)啊字该怎么读呢?为什么这么读,或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让学生品出读时的惊与喜,品出惊什么,喜什么?)
(4)瀑布什么样,作者是怎么打比方的?为什么先说没法比喻?又说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学习方法:
A出示瀑布录象
B想象当时情景(颜色、高度)
C结合录象、课文内容、生活实际谈想法、感受。
(5)读出情感(指名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展示)
3、近看瀑布的样子
(1)指名读这一小节
(2)仰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站在山脚下仰望?(用诗句中的语句回答)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什么?
(3)为什么把瀑布比成珍珠的屏?
(4)为什么说被风吹过的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5)赛读,读出美感。
四、总结全文,体会情感
1、归纳板书,深入体会
(1)配乐读全诗,再次感受瀑布的壮丽奇异的景象。(指名3人读)
(2)为什么作者看到瀑布的样子各不相同、变化多端呢?
(3)归纳板书,理清作者观察地点
2、根据板书提示,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3、布置作业:
(1)选词填空
(2)用好像又像说一句话,再写下来。
(3)背诵全诗,整理《我的采集本》,继续丰富内容。
(4)写一种物品的声音或样子。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借助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词句,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会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明确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的诵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演播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播放课件,让学生领略瀑布之美。
同学们,你们见过瀑布吗?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欣赏世界著名的一些瀑布的景观,请大家看电视屏幕。
2、教师随机导入课题。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壮丽的瀑布,充满了神奇,充满了诱惑。瀑布是一种大自然的现象,它是河流由高处往低处降落,形成的浩浩荡荡的水势,飞花碎玉,风光迷人。正是因为这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它们情有独钟,写下了无数的华章,今天,我们就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去看看他笔下庐山瀑布别样的美姿。
请大家将书打到第113页,我们今天来一起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并引导学生理解诗题(谁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学习生字“庐”、“瀑”。
3、了解作者
你们知道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吗?你还掌握他的什么资料?师生交流关于李白的资料,出示课件补充。(他还被人们称为什么?和被称为“诗圣”的谁齐名)
二、欣赏古诗
1、下面,让我们走进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一起去感受他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出示《望庐山瀑布》的无朗读画面,教师范读。
2、多美的意境啊,请同学们再仔细看画面,再一次领略瀑布壮丽的景色,并小声的朗读。
三、诵读古诗
1、自读。
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打开书,读读看,好吗?
2、听读。
刚才同学们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那么,如何读的更好呢?让咱们听听播音员的朗读。下面老师再读一遍,请同学们划出诗的节奏,并找出重音,在书上标出来。请再听一遍,看看自己标对了没有。
3、跟读。
我们一起跟着读一下,好吗?
4、诵读。
大家读得很好,请你边读边做一些动作,表达出你读诗时的感受,看谁做得更好。
四、理解古诗
1、诗是高度凝练的语言,现在,咱们做一个游戏,请你举起自己的右拳。老师要求你们同桌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每句诗的意思,然后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理解了几句,就用几个手指表示出来。
2、交流汇报。
现在请同学们坐好,共同交流一下你们都理解了哪些诗句。(每句诗的重点词、写法、修辞等都要引导学生理解,同时,教师要对诗句的意思进行总结发言)
3、整体感知诗意。
大家已经理解了每句诗的意思,谁愿意将整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比比看。再读诗。你们觉得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4、出示诗词大意的课件。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观吧。多美的瀑布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美美地去感受作者给我们创造的美感吧!
五、唱诗
1、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这首诗写得多美啊,让我们用歌声将它表达出来,好吧?你听:
2、再播放唱读动画课件。
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边唱边拍手,当然,你可以加上一些适当的动作,把你学了这首诗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六、作业
李白的这首诗,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去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开一次赞美祖国山河的诗歌诵读竞赛会,以此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规范、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瀑布的美丽、壮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比喻的贴切。
教学准备
教师:卡片、瀑布挂图或瀑布的声像资料。
学生:自主搜集有关瀑布的文字、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土地上,有小河、长江、大海。小河的水轻轻地
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奔腾着,大海更是波涛翻滚。有一种水流,不是大海、长江、小河,它从很高的山上一泻而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2、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大瀑布呢?生上台展示搜集的资料,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介绍瀑布的文字。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重庆江津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等等。
教师对学生的介绍作适当的补充。
教师总结:是啊!我国有那么多著名的大瀑布,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爷爷去听一听瀑布的声音,看一看瀑布的样子,领略领略瀑布的神奇与美丽吧!(放瀑布课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同时,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同桌讨论交流。重点理解:叠叠、涌、仰望。
2、再次小声读课文,了解每小节主要写了什么?
3、请生找出课文中表示听见看见的词,用画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勾出山峰、瀑布和山路的简笔画。
(1)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游客听见望见仰望瀑布分别在什么地方?同桌讨论,抽生上台贴卡片听见望见仰望,并说出这样贴的理由。
(2)教师总结:作者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瀑布景色的。
三、品读诗句,感悟瀑布的神奇、壮美
1、品读第一小节。
(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讨论,想象朗读,并背诵。
重点理解: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森林。
(3)自由读,背第一小节,边背边想象。
(4)师生合作,齐背第一小节。
2、品读第二小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评议,在评议中加深理解。
①你最喜欢哪一句?(指名读)
②在评议中,重点理解: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啊表示作者非常惊讶)
教师相机引导:一开始,我们只听到瀑布的声音,这下,我们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请同学们看图(课件或挂图),面对如此美丽、壮观的瀑布,你会说些什么?抽生回答。
此时此刻,作者简直惊呆了,这般景象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理解一道白银千丈青山衬各是什么意思?
(3)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点评男女生比赛读。
(4)自由背第二节。
(5)齐背第二节。
3、品读第三小节。
(1)自由读第三小节,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问难。
(3)引导学生讨论释疑,相机指导朗读。
①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指导学生理解屏,字典上的屏是什么意思?(屏是用来遮挡视线或挡风的用具)
你在哪里见过屏?(绣屏、冰雕成的屏,玻璃屏)
这句诗中的屏是什么屏?珍珠的屏指的什么呀?那为什么说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仰望瀑布时壮观的景象。
②为什么说瀑布如烟如雾如尘?
当有风吹来的时候,水珠如烟飘飘悠悠
如雾朦朦胧胧
如尘四处飞散
教师总结:这是何等的轻柔,何等的美丽呀!能把作者此时的感情用声音表现出来吗?指导
朗读并背诵。
四、总结全文,背诵全诗
1、读全文,思考:三节中作者观察瀑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2、背诵全文,你的记忆方法是什么?同桌交流。(询问记忆方法,引出理解记忆的方法根据观察点不同来背诵课文)
3、准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特别提醒尘是会意字,即小小的土粒)
五、课外延伸
1、假如你是某瀑布景点的小导游,请你为游客作介绍。
2、假如你是刚从某瀑布景点回来的游客,为自己的同学或亲朋好友做介绍。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诗文,结合《望庐山瀑布》感受瀑布之美。
3、引导学生感受瀑布雄伟壮丽的画面,获得美的熏陶,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抓住瀑布的声、色、形,体会瀑布的壮丽、奇异,增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法:
主题教学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
学法:
自主探究法,读思结合法,联想比较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我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猜脑筋急转弯,我来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假花)什么池不能有水?(电池)什么布不能做衣服?(瀑布)
2、让我们一起来写“瀑布”,注意“瀑”字的右下方不是“水”。
(师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联想比较,以诗会文
1、说起瀑布,我们一定会想起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同学们知道是哪首诗吗?(出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配上瀑布图)
2、谁来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3、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今天,王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写瀑布的诗,但不是古诗是现代诗,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想听老师朗诵这首诗吗?(老师配乐朗诵《瀑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道这首现代诗写的是什么瀑布吗?(是我国最大的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2、同学们想读这首诗吗?打开书,自由大声朗读一遍。
3、谁来把你的朗读展示给大家?(每人读一小节诗)
四、品读课文,交流感受
1、同学们读书已经达到正确、流利了,但要想读得有感情,读得入情入境,还需细细品读。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首诗,找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诗,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节诗,在旁边做上批注。做批注时,可以从诗歌的语言,也可以从诗歌的内容来写。
(生默读、思考,师巡视,与生交流)
2、准备好了吗?先不回答,请你把你最喜欢的这节诗读出感情来,用朗读表达出你的喜欢。
3、现在我们来交流,谁来第一个发言,第一个发言是需要勇气的。
(根据生发言,相继出示三小节诗交流感受、感情诵读)
①生:我喜欢第一节诗(生读)
(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的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节诗写的是瀑布的声音。
师:诗中怎么写瀑布的声音的?
生读“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师:你觉得瀑布声音怎样。(板书:声音美)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导朗读,带上动作读)
师:这节诗写还没看到瀑布,先听到瀑布的声音,真是未见其形先闻其声,谁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听到瀑布的声音,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
师:听到了吗?瀑布直泻而下,冲击岩石,跌进潭中,声音如浪涛翻涌,又像松涛阵阵,带着我们的体会一起来读读这节诗。
②师:继续交流,说说你最喜欢哪小节诗。
生:我最喜欢第二小节(生读)
(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生:这里把瀑布比作白银。
师:是啊,瀑布不仅像白银一样有颜色,更是光亮无比,再来读读这句话。(板书:色彩美)
师:这节诗中第二行运用了两个什么标点符号?(感叹号)
师:用上感叹号表达一种感情,此时作者忽然看到瀑布,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生:作者突然看到瀑布非常激动、兴奋、惊讶。
(把不同的心情分别送到诗歌的文字里练读)
男同学一起读这一节诗,读出瀑布雄伟的气势,色彩之美。
③师:喜欢第三节诗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读一读(师出示这节诗,并配上相应图片)
师: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生:作者把瀑布写得很美,比作珍珠的屏。
师:屏是什么?珍珠的屏又是怎样的?
师:是的,瀑布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美丽迷人。(板书:形态美)
师:还有喜欢这节诗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水珠轻柔飘逸,像烟;白茫茫朦朦胧胧,像雾;纷纷扬扬又像尘。
师:谁来读读这节诗,让我们进入仙境之中,女生一齐来读一读。
4、叶圣陶先生的《瀑布》,写出了瀑布的声音美、色彩美、形态美,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背诵,配乐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带上动作每人背一小节)
五、比较异同,学习表达方法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叶圣陶的《瀑布》,还联系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请同学们看看这两首写瀑布的诗,作者观察瀑布的顺序一样吗?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何以见得?(课件出示两首诗)
2、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诗人是在哪里观察瀑布的?(远处)
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远处观察瀑布的?(遥看)
3、请同学们再看这两首诗,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看叶圣陶的《瀑布》,作者为了把瀑布写得形象、生动,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他大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把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
请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比喻吗?这不仅仅是比喻,还是夸张,瀑布哪有天上的银河那么大,但正是李白这一奇特想象,使得这首诗气势雄伟,难怪人们称李白是(诗仙)。
让我们一起背诵《望庐山瀑布》。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庐山瀑布气势雄伟,黄果树瀑布灵动飘逸。同学们,这么美的瀑布,给你什么感受?(喜爱瀑布,真想去看一看)
人们说,湖是大地的眼睛。老师认为,瀑布是大自然馈赠我们人类的美丽奇观,不管谁看到之后都会为之心动。你们还想看一看更为壮观的瀑布吗?(师播放视频欣赏)
怎么样?美不美?此时心中有何感想?(我们为祖国有这么雄伟壮丽的黄果树瀑布感到骄傲和自豪)
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再一次深情地吟诵《瀑布》。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即将结束这节课,愿叶圣陶笔下那壮美的黄果树瀑布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2.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词语积累;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欣赏事物内在美的能力;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珍惜时光的情感,鞭策努力学习,创造美化生活的热情。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用心体会,你从中会获得许多启示。即使面对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作者的所见所想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领略一下作者独特的心理体验。
预习反馈:
朗读下列词语,并给加点词语注音。
迸溅(bèng jiàn) 伶仃(líng dīng) 盘虬卧龙(qiú) 仙露琼浆(qióng) 酒酿(niàng)
整体感知:
1、 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问题:
a、本文主要从赏花、想花和忆花三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瀑布的,试给课文划分层次;
b、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C、这篇文章单纯地是描绘紫藤萝瀑布吗?试找出文中最能表现课文中心的句子。
思考品味
1、本文第一自然段独句成段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讨论后归纳:“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然后思考
1)本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绘紫藤萝的?其特点是什么? 本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本段主要是从花形来描写紫藤萝的。其特点是“像一条瀑布”。其中有总写:“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也有细写:“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在语言上,本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尤其是最后“每一条紫色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的拟人手法,将贬词褒用,更是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可爱,顽皮,和阳光相映成趣。另外,文章还使用了夸张、排比和借代的修辞手法,细腻生动有趣。)
3、学习第三至七段
齐读第3-7自然段,思考本段又写了紫藤萝的哪方面?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段中由花的热闹写到自己精神的写作思路?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紫藤萝的花色。其特点是热闹、却又沉静。作者在本段中由花色的热闹的描绘转入到花色的沉淀,沉淀的花在眼前,更在心上流动,流动的花荡涤了自己的焦虑与悲痛,留给自己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此作者已经由花写到自己的心,并引入了“生死谜,手中情”的思考。表现出作者对死去的弟弟的怀念,自己的情感还沉浸在思念中。其中作者把花色写得越热闹越繁盛,就越体现出生命的可爱,就如“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样就把生命的沉淀变成了对人生生与死的思考,更写出自己内心对深层次的兄弟情的思考,显得越发感人。)
4、学习课文八、九自然段
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本段从紫藤萝的哪方面进行了描写?其特征是什么?其中作者为何
要提到紫藤萝的被与重生,其目的是什么?
(本段主要是描绘了花香。其特征是朦胧与长久。在此作者写到紫藤萝的被毁与重生,其目的是承接上段的生死谜而来的。花树的生死、荣衰暗示着人生的哲理。这就是花和人都会遇
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都会面对生与死的痛苦,但同样也显示出生命的无止境。)
5、学习十、十一自然段
齐读10—11自然段。
(本段阐明作者从花中领悟人生意义,对花形、花色、花香进行总体提炼和归纳,由观花
而生情,由情而生志。所以作者说:“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
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从这里,作者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就是无论是人生的热烈,还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对于万物来说都有着顽强与美好,它是永恒的!所以作者“不觉加快了脚步”。这里和文章开头相呼应,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到“不觉加快了脚步”,其实是写出作者思想的一个变化过程,对人生的思索过程,从迷惘、惆怅、痛苦到领悟、宁静、喜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一种对生命的新的认识已进入到他内心深处,他将为这新的生命观去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教师总结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们今天的学生,更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努力学习,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拓展延伸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5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烈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课时
教师导学: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对文章的内容与写作手法进行了探究。今天,我们在从写作手法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学习本文在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写景状物:是托物言志的基础。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景物,细腻地描绘景物。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1、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按照什么顺序对盛开的紫藤萝瀑布进行描写的?
2、 举例说明本文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 从哪些内容上,可以看出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含蓄而深沉的?
4、 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景中有情?请具体分析。
5、 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的怎样的功力?这对你又怎样的启示?
体验反思
怎样理解:
1、“那时的说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关系。”?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堂反馈
1、 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
2、 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课后记: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讲清楚本文的时代背景,否则,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第十一单元的主题是“清清的水”,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朗读、背诵时体会诗的意境,强调学生独立识一部分生字。《瀑布》是本单元的开篇文,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全诗以描写景物而见长,比喻手法的运用尤具特色。全诗共三节,分别描写听见瀑布的声音、远看瀑布及近看瀑布的情景。这首诗语言简练,韵味十足,比喻生动,词句贴切,描绘了瀑布的雄伟壮丽,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以描写的对象为题,突出主体,简洁醒目。诗句使用叠句、对偶和排比,十分富于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
学情分析:
由于诗词在表达上极其凝练、丰厚,加之二年级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可以利用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它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整合语文教学, 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悟语言文字,升华情感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熏陶,背诵这首诗。
3、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中体会瀑布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示单元主题,并出示水的不同图片。
2、出示瀑布图片,进行比较,引出课题。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的生字、新词。
3、同桌互相检查生字。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齐读。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齐读。
4、指生分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想一想瀑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第一小节
(1)自读第一小节,想想这一小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2)从“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了解到瀑布的声音很大。指读。
(3)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抓住“叠”字理解叠叠的浪是什么样子,借助画面加深理解。感悟朗读。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风吹过松林
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比较: 哪句更好?为什么?感悟画面,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
(4)播放瀑布录音,想一想,你觉得这声音还像什么?展开交流。
(5)学了第一小节,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齐读第一小节,读中感受瀑布的壮观。
2、第二小节
(1)“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抓住感叹号,体会作者心情,感情朗读。
齐读。
(2)“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借助图片,理解为什么将瀑布比喻成白银。
引入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抓住“衬”、“丈”字,理解青山从哪些方面衬托了瀑布?
创设情境,朗读诗句。
此时瀑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第三小节
(1)“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抓住“仰望”,释义,了解反义词。
抓住“屏”理解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喻成珍珠屏呢?这两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感情朗读。
(2)“时时吹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识记“尘”字,引导学生结合字形记字义。
抓住“烟 雾 尘”,交流它们什么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播放视频,启发想象。如果你置身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这是怎样的瀑布?个性化体会读。
(3)男女生合作朗读第三节
四、回归整体,学习写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的?(从远到近)
2、结合板书,回顾全文。
3、配乐齐读全文。
五、丰富积累,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其他有名的瀑布图片,感受大自然的美。
六、课后搜集,完成作业
1、出示家乡水的图片,感受家乡的美。
2、课下游览家乡的水,完成语文天地的习题“说说家乡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