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4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整编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4篇】,欢迎参考。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类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ì àn dià iàn xíng 5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知道诗歌的大致意思。

4、能够体会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态度。

教学重点: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2、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所谓“一年之季在于春”,唐朝大诗人贺知章通过咏柳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却是一首深藏诗人对春天的留恋而作的一首惜春之作——《送春》

(出示古诗)

二、解题

关于诗人王令,你都了解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大致有以下这些内容:

王令, 北宋诗人,字逢源。他的高祖父、曾祖父都曾在朝廷任要职,而他父亲只当过几年郑州管城县主簿。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至和二年(1053),王安石由舒州通判被召进京, 路过高邮,他赋《南山之田》诗求见。王安石大喜,誉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于天下",并将其妻妹嫁给他。28岁卒。王安石在《思逢源》中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未得重用表示惋惜。王令的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构思新奇,造语精辟,气势磅礴,意境奥衍。

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时下了很多功夫,不知道预习时诗读得怎么样?[都背下来了(大多数同学)]那好,就背一下,不能背的看着前面读(课件出示诗)

三、学习生字

1、正音

老师听到大多数同学已经背下来了,真了不起,在你预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你能帮大家找出来吗?

A、我想告诉大家第一句中“落更开”中的“更”应读gèng。

B、第三句“犹啼血”中的“啼”应读tí不能读成dī;“血”应读xuè不能读成xuě。

C、第四句“唤不回”中的“唤”应读huàn。

(同时课件出示这几个字及字音,让这几名同学带大家读一读)

这几个字音还真是容易读错,谢谢你们的提醒,那就让我们试一试,看看这回读得怎么样。(齐读古诗)

2、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刚才同学们找出的这几个读音易错的字中有几个也是本课中的生字,课件出示“犹”、“啼”、“唤”

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工具书自学这几个字,看看谁记得最扎实。

3、汇报

“犹”

A、我是用音序查字法认识了生字“犹”,我查的音序是“Y”再查音节yóu,可以组词:犹豫、~如、过~不及。

B、我用部首查字法,先查“犭”旁,再查4画,组词~且、~自、困兽~斗。

C、犹的意思是(1)相似,如同(2)还、仍然(3)如同、好比。在本课中是还的意思。

“啼”

A、《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从中我认识了“啼”是啼叫的意思。

B、组词:啼哭、悲啼。

“唤”

A、我用换偏旁的方法记住这个字,我以前认识交换的换,我把“扌”去掉换成“口”就是呼唤的唤了。

B、组词:唤起、~醒、叫~、召~

同学们说得比较全面了,那么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呢?

A、犹字要注意右边是尤不是

B、啼字要注意右边帝的第6笔和第8笔。

(在写字本上练写几遍,老师下去巡视。)

同学们掌握的识字方法很多,有换偏旁、加一加、形近字比较,多音字识字等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识字方法:拆字法识字又叫减一减。

“啼”和“犹”用减一减的方法就能变成两个新的字,你们认识吗?查查字典自学这两个字。

四、解诗意

1、再读古诗,提出问题

(1)名同学读诗,其他同学评议,说说他们读得怎么样。

(2)自已读一读,看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残花” 是什么花 “落更开”是什么意思?

小檐是什么? 子规为什么啼出血来?

(课件出示以上问题)

2小组学习研讨问题

下面请小组合作解决以上的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

3.解决问题、理解诗意

(1)前两句

题目既然是送春,说明春天已经开始悄悄逝去,第一句中的三月指的就是“暮春”即春天要结束的时候,那么这句话中的其余部分是什么意思?

(残花就是晚春撒落在地上的开败的花,更是又,更开就是又开了。)

解释的不错,那么你能用自已的话说说这一句吗?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

看来,同学们合作学习很有成效,你们还解决了哪些问题。

(我们知道“檐”是屋檐是意思,第二句就是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

(三月暮春时节,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2)后两句

“子规”别名杜鹃鸟,它常在暮春季节啼鸣。刚才同学们的问题中有“子规为什么啼出血来?”哪个小组研究出答案了。

(夜半就是半夜,犹是还的意思,啼是啼叫,犹啼血指的是杜鹃鸟不停地叫,叫的声音很凄切就像要啼出血了一样,是个夸张的写法,并不是真的啼出血来了。)

这个解释你们满意吗?那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杜鹃鸟为什么这样啼叫呢?

(第四句就是答案:它不信呼唤不回来春风)

哦,看来连杜鹃鸟也在为即将逝去的春光感到惋惜。送春的方式各有不同,诗人却以杜鹃鸟留春的方式来送春,叫人感受到了杜鹃鸟在半夜里苦苦啼叫的悲切,别有一番意境。除了感伤,你还能体会到什么吗?

(一种顽强进取、执着追求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说的太好了,其实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也应有杜鹃鸟那种为了追求美好事物,而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巩固诗意,感受意境

1、同桌合作,结合“作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说说诗意。

2、学生汇报

(看到早春的花落了,现在又开了花朵,屋檐下天天有燕子飞回来。

听到杜鹃鸟在半夜里不停的叫。

想到了杜鹃鸟不信呼唤不回来春风)

[通过学生汇报,加强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六、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书后填空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书后积累的古诗

使学生达到会背,简要理解诗意的程度。

七、总结

自古以来诗人们便用大量诗文来咏叹春天,今天我们学习了王令的这首《送春》,你觉得你收获了什么呢?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情感目标: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幻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九个生字和新词,认识八个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了解我的小小愿望。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了解“我”的小小的愿望。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美丽景色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说:当同学们看到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蓝天白云这些美丽的景色时,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的作品中,去品味生活。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纠正读音,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应注意,提醒大家注意。

4.老师简要介绍作者。

高洪波:195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开鲁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出版有儿童诗集《大象法官》《我喜欢你,狐狸》等。儿童诗《我像》获全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5.指名读课文第一至四节。

三、理解内容。

1.从第一至第四节中选择你喜欢的一节分组学习。

自学提示:

(1)我想变成什么?为什么?

(2)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小组讨论。

(3)用读或演的形式汇报。

2.交流汇报。

(1)交流第一、二节内容。

(2) 学习第三节。

指名读第三节。启发学生想象:“我把眼睛装在风筝上,飞上高高的蓝天,望啊望——作者能望到什么?

鼓励学生充分说。

解决疑难: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3)学习第四节。

齐读第四节。请学生说说对蒲公英、柳絮的了解。

启发学生想象: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作者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习第五节。

(1)指名读第五节。分组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2)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

1.配乐,同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互相评议。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2.推荐读得好的同学向大家汇报。

3.配乐齐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

1.读完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充分说。

教师总结。

大自然是这样美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美好!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