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4、7、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流讨论活动中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运用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提高一位数除法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80÷4?40÷2?6000÷2?90÷3

2。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

(2)学生独立列式,提示:120÷3等于多少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也可以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

(3)反馈学生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三种算法:

①40×3=120,120÷3=40。

②12÷3=4,120÷3=40。

③通过摆小棒看出:把12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0根。

教师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

(2)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①60÷3=20,6÷3=2,20+2=22。

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看出:先把66根小棒分成6捆(每捆10根)和6根,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捆(20根);再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2根,2捆和2根合起来就是22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看能够发现什么。

2。完成练习三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计算,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3。完成练习三第4题。

4。完成练习三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2)

例2:方法一:40×3=120??方法二:12÷3=4

120÷3=40?120÷3=40

例3、66÷3=22

60÷3=20

6÷3=2

20+2=22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握了以下两点:

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对学生后面的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教学时特意对学生说明,计算时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练习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形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

2、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课件)、学具袋〔内装小三角形(直角、锐角、钝角)、小长方形、小正方形、圆形、小平行四边形各四个〕长方形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玩个数学游戏吧!(投影出示P54图)

1、师讲明游戏规则

①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并涂色。

②描出所画图形的边框。

③相同时间内完成多种画法者为胜。

2、学生独自活动、小组交流推选作品。

3、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互评。

4、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面积与周长的含义不同;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

二、整理概括

1、在本单元中,你还学会了面积的哪些知识?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

2、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面积

单位及进率

应用

计算方法

3、生活中哪些方面会用到这些知识?

三、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P55实践活动的情境图。(小明家厨房装饰,如何选用地砖)。

从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能帮助小明解决问题吗?动动脑,动动手,看谁是数学小能手。

(1)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

课件出示解题过程。

四、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用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一个卫生间用长方形地砖铺地,每行铺15块,铺了10行。这个卫生间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如果每块地砖长3分米,宽2分米这个卫生间的面积有多大?

五、思维训练

P55画一画的(1)题。

(1)让学生先动手在课本上画一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亲身体验。

(2)问: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角形和长方形能铺满长方形)

(3)讨论: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铺满长方形?

还有哪些图形能铺满长方形?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动手拼一拼。

(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

2、你能设计一种图案使它铺满这个长方形吗?

课下动手画,小组内选出作品贴在“数学一角”。大家评出咱班的小设计师,好吗?

六、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何感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