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最新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以下是漂亮的编辑帮助大家收集的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教案最新7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理解转化策略的价值,丰富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交流,明确转化的策略

出示图片,让学生比一比两个图形面积大小。

学生观察,讨论,猜测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在电子白板上出示相应操作。

(剪切、平移、对于图2加xy原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旋转,平移至相应位置)

将两个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学生非常明显可以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

白板:同时出示两个图形的转化过程,要学生小结比较特殊图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课题: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师生小结:为什么要把原来的图形转化成长方形?(原来的复杂,转化后简单便于比较)

二、回顾转化实例,感受转化的价值

师引导: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学生列举: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分数小数计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要求回答这些图形是转化成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拖动原始图形,转变成新的图形。

白板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回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都是先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加减。

师:这些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师小结:转化是一种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了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尝试用什么方法?

应用白板进行新课教学,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进行操作,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得到结论,教师在课前的'课件制作中也可以尽量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层练习,运用转化的策略

第一次:空间与图形的领域

1、练一练1

白板在方格纸上出示题目,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比较简单。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方法。师在白板上根据回答移动边,最后拼成规则图形。

明确:可以把这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周长

提问: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计算的,有没有简便方法?

学生计算后,再让学生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什么?(把精确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

2、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让学生各自看图填空,学生解决问题后,指名学生到讲台上说说是怎样想到转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别是怎么转化的。边说边用笔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题的图形要先旋转,再移动,让图形与方格纸重合。

3、练习十四第三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让学生到白板前进行操作,其他学生进行点评,进一步指出转化策略在解题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数与代数的领域

1、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提问: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

2、指名学生回答后,出示正方形图,提出要求:你能说说图中哪一部分表示这几数的和吗?

3、引导看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一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能不能根据空白部分求出涂色部分?

4、师生小结: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我们想到合理的转化方法。

5、练习十四第一题

出示问题,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白板出示分析图,帮助学生理解。

让学生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明确数的时候可以根据图一层一层地数。

启发:如果不画图,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在白板上指图提示学生,产生冠军,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队?

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有64支球队,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四、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本课练习大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共同探索,达到教学目的。由于简单,可操作性强,学生可以到白板上进行实际演示,非常直观。

五、拓展练习,巩固转化的策略

1、立体图形中,我们有没有用到过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怎样求圆柱的体积?

2、你能不能求出灯泡的容积?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2

教材说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这些内容过去是安排在小学最后阶段进行教学。由于比与分数有密切联系,把比的最基础知识提前安排在分数除法单元中教学,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传统的算术教材在讲比的意义时,只强调比的一种情况,即两个同类量的倍数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要用到比的另一种情况,即不同类量的比,所以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这样,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便于理解物理等学科中经常出现的不同类量的比。如路程和时间的比,质量和体积的比等。当然,不同类的量相比,有关联的才行。这时,比的结果产生了新的量,例如,路程和时间的比就形成速度,质量和体积的比就形成密度。

本节教材分成三段。

(1)教学比的意义。

教材选取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的有关内容作为引入比的载体,通过这一富有时代性的情节内容,引出同类量的比、非同类量的比。在此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介绍比的读、写及其各部分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2)教学比的基本性质。

教材联系比和除法、分数关系,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然后概括比的基本性质。接着,应用这个性质,通过例1学习比的化简。例1有两道题。第(1)题,化简整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第(2)题,化简分数、小数比。常用的方法是前、后项同时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或者把前、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位数,把分数比、小数比转化为整数比再化简。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化简方法,由于化简的目的都是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前后项都是整数,公约数只有1.所以,转化为整数比的方法,思路比较统一,也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里,教材安排了练习十一,主要练习怎样根据要求写出比,怎样求比值,怎样化简比。

(3)教学比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比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比例尺和按比例分配。由于比例尺与比例的联系更多一些,且《标准》把比例尺归入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内容中,因此留在后面教学,这里只教学怎样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所谓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例如,把12张画片分给甲、乙两个小朋友,如果按1∶1分,习惯上称平均分。如果按2∶1分,就是通常所说的按比分配。显然,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按比例分配还有按正比例和反比例分配两种,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并不广泛,而且可以转化为按正比例分配来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学按正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不同解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乘法来解答;三是用比例知识来解答。较早的算术课本通常采用第三种方法,按比例分配的名称由此而来。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在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掌握分数乘法实际应用的基础上,比较容易接受这种方法,而且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考虑到学生尚未学习比例,且教材避开了比例方法,所以教学中不必出现“按比例分配”这一名称。

教材通过例2,以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为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两部分。进而通过“做一做”的第2题,教学把一个数量按照已知的比分成三部分的问题。

教学建议

1. 联系相关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这部分内容中,因为比与除法、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础知识与除法、分数的相关知识,具有明显的、可供利用的内在联系。比如,比的后项不能为0与除数分母不能为0,比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求比值与求商,化简比与约分,按比例分配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等。因此,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学习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相关的已学知识,进行类比和推理,尽可能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结论,解决新问题。

2. 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在本节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不仅有利于生成新知识,也能加深对旧知识的理解,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为此,教学时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看清并理解相关知识的联系,知道它们的区别。同时也应注意,揭示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宜求全、深究。因为在小学阶段,很多知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讲深讲透。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比的意义。

编写意图

(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人民引以为豪的内容作为载体,这一内容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比较自然地引出比的两种应用情况。教材先介绍飞船里的两面长方形小旗,给出真实数据,引导学生讨论长与宽的倍数关系,得到长度相除的两个算式,由此引出同类量的比。然后再介绍飞船的运行路程与时间,让学生用除法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的速度,由此引出非同类量的比。进而通过这两种情况的实例,概括比的意义。接着以这几个比为例,说明比的读、写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并由比值计算的实例,引出“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具体说明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最后,由小精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2)“做一做”,安排了两道练习。一道是根据条件和要求写出比并求比值的练习,用以巩固比的概念;另一道是求未知的前项或后项的练习,旨在通过求比的未知项,从另一侧面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建议

(1)教学比的意义前,可以先复习一些除法的应用,如:

①某班统计会骑车的人数,男生有18人,女生有12人。会骑自行车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多少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②路程÷时间=()

总价÷数量=()

教学比的意义时,可以先扼要介绍中国首次载人航天成功的大致情况,然后出示航天员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里展示联合国旗和我国国旗的照片,引出两面旗,给出它们的长和宽,让学生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关系。

15÷10=1.5,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

10÷15=2/3,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由此引出: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教师还可以说明,不论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接着,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的运行数据: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 km。让学生用算式表示飞船的速度。由此引出: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也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来表示,如“神舟五号”运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然后通过提问:路程和时间,是不是同类的量?使学生知道两个不同类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教师还可以指出,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又表示速度。

进一步就可以概括出比的意义,着重说明这些例子都是通过两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所以“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然后,可以让学生看书自学。通过交流,搞清楚以下几点:

①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仍读作几比几)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比值?

④比值可以怎样表示?(通常用最简分数表示,能除尽时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能整除时就用整数表示)

⑤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这个问题是个难点,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两者的联系在于,比值是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而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比值是一个数,有时可以用小数甚至整数表示,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能用一个小数或一个整数表示。

这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比和比值的表示形式完全相同,什么情况下它们的表示形式有区别?

前者如:8∶3=8/3,8/3既可以看作比,又可以看作比值。

后者如:8∶4=2,2是比值。

8∶4=2/1,2/1是比。

接下去,再让学生思考回答课本上小精灵提出的两个问题。关于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回答整理成下表:

或者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即

a∶b=a÷b=a/b(b≠0)

关于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学生只要知道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就行了。

至于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一般学生都能回答。事实上,在用字母表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时,就能捎带解决这个问题。

(2)“做一做”可以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书上。因为还没有学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所以第1题中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写成6∶8就可以了,这里不要求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花的钱数之比也是如此。交流、校对答案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两人买练习本的本数之比和所花钱数之比,它们的比值相等。这是因为单价相同,买的本数越多,花的钱数也越多,所以本数的倍数关系与总价的倍数关系相同。

如果有学生写出的比,前后项互换了位置,可以通过质疑,使学生明白:交换了比的前、后项,比的具体含义就变了,由小敏是小亮的几分之几,变成了小亮是小敏的几倍。(实际上得到了一个新的比,叫做原来的比的反比,这个概念不必教给学生。)

第2题则可以让学生说说,未知的前项或后项是怎样求的。

2. 比的基本性质。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进而按照将比与除法、分数类比的思路,举出例子,并先利用比和除法的关系对实例加以研究,再让学生自己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

(2)作为比的基本性质的直接运用,例1教学怎样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例题由两道题组成。第(1)题仍采用“神舟五号”的题材,但讨论的是两面一大一小的联合国旗。题目告诉两面旗的长和宽,要求这两面旗长和宽的最简单的整数比。其中15∶10的化简给出了完整的过程并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化简;180∶120的化简则留空让学生自己完成。这里的两个答案相同,实际上渗透了两面旗按比例缩小的相似变换思想,同时也便于学生感悟化简的必要性,即能使数量关系更加简单明了。从中也可以看出,教材精心选取的这一内容载体,既有思想性和趣味性,又有数学内涵,而且数据真实,适合教学的需要。

第(2)题也有两个比,比中分别出现了分数和小数。教材同样提出了启发思考化简过程的问题,并留有空白让学生自己完成。

(3)第46页上的“做一做”,安排了化简比的练习。其中有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还有一道小数和分数组成的比。通过练习,使学生接触到化简比的各种基本情况,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并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或者通过填空题帮助学生再现这些知识。如:

然后提出课本中的问题: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相应的规律?可以先让学生说出个人的猜想,再自己举例验证,或者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举例验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各种角度(除法与比,分数与比)、各种方式(同乘,同除)的验证情况。

也可以先举例试探,再总结规律。如果学生独立试探有困难,教师可以先给出例子,并加以提示,如:

根据除法和比的关系来研究:

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来研究:

再由学生自己补充举例,然后总结、归纳。

还可以在复习后,给出“6∶8”和“3∶4”,让学生判断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再启发学生依据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不论采用那种教学方法,总结、归纳规律时都应强调,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0除外”,并请学生说明理由。

(2)教学例1前,可以先做一些分数除法与约分的口算练习。

出示例题时,教师可以简要说明课本插图是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左二)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移交“神舟”五号所搭载的联合国旗(大的那一面)的照片。

然后让学生写出一小一大两面联合国旗长和宽的比,15∶10和180∶120。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悬念:这两个比,数据大小悬殊,很难看出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让我们化简后再来看。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两个比,是不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或者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学生只要搞清了最简单整数比的要求(前、后项的公约数只有1),就容易想到化简的方法及其依据。在此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有困难的可以看书,根据例题的提示完成填空。

然后进行交流。通常,会有学生想到把比写成分数形式再约分。特别是新授前复习了约分的口算后,就更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比较各种化简过程。或者将不同的方法与书上例题的化简过程加以比较,使学生明白,书上虚线框内说明了化简的方法与过程,熟练以后可以不写出来。因此,直接同除以前、后项的最大公约数比较简便,它与写成分数形式约分的方法,实际上是一致的。

这里,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比化简的结果,并让学生说说结果相同,说明了什么?初步体会两面旗大小不同,形状相同,从中进一步了解化简比的必要性。

(3)教学例1的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比较第(2)题与第(1)题的区别,看清第(1)题的两个比都是整数,第(2)题的两个比里有分数、小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索,或者组织小组讨论,再交流各自是怎样化简的。也可以启发学生明确化简的基本思路:先化成整数比,再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然后再尝试。

如果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则可以在交流后再小结化简分数比、小数比的思路和方法。可能会有学生想到不同的方法。比如,用分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因为比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所以3/4就是3∶4。如果没有学生想到这样的方法,教师就不必介绍了。因为这种方法只适合化简两个数组成的比,三个数组成的连比就不适用了。

(4)第46页的“做一做”共6小题,可以在完成例1的教学之后进行练习。也可以在完成例1的第(1)题后练习前两小题,学完例1的第(2)题后练习后四小题。最后,在校对、交流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对化简比的方法进行小结。

3. 关于练习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题是学习“比的意义”的练习题。

第1题创设了学校三个兴趣小组比较人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按比较的要求写出人数比。练习时,可以提醒学生看清楚条件,根据要求写出比,前后项不能颠倒。

第2题,要求学生利用方格纸找出三面长方形红旗中哪面红旗的长宽之比是3∶2。可以让学生看图口答。

第3题是求比值的练习题。四小题的数据各异,有整数、小数、分数,也有小数与分数混合,通过练习,既巩固了比值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又练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除法。

第4题共3小题,要求把各比化成后项是100的比。练习时,可以先观察后项乘上或除以多少才是100,然后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项也乘上或除以这个数。其中前两小题很容易观察找出这个数,第(3)小题稍难些,如有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提示,先去掉相同的单位“万”,也就是同时除以10000,再观察寻找。本题可要求学生书写化简的过程,如:

275万∶250万=275∶250=(275÷2.5)∶(250÷2.5)=110: 100

第6题以比较身高为题材,通过对话形式引出质疑,启发学生思考:前后项是带有不同单位的比,应该怎样化简。可要求学生写出化简的过程:

150 cm∶1 m=150∶100=3∶2

第7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解答时可以这样想: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之比是2∶3,说明它们相差“1份”,由第二个已知条件可知,这两个数相差2。所以1份是2,2份是4,3份是6,这个两位数是46。

最后一题是思考题,解法多样。可以这样想:重叠部分占大长方形面积的1/6,说明大长方形面积含6个重叠部分;同理,小长方形面积含4个重叠部分,所以大、小长方形面积的比是6∶4=3∶2。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画图依靠直观进行比较,如右图,教师可以肯定。

4. 比的应用。

编写意图

(1)例2创设了一个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稀释清洁剂浓缩液的问题情境。教材首先通过一段文字说明稀释瓶上用不同颜色条形标明的比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按比配制的实际意义。然后通过三个人物的对话插图,由阿姨说明稀释的配制要求,并提出问题,再由两个同学讨论算法,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例题设计,较传统形式的应用题,更具可读性与启发性。例2介绍了两种解法。一种是先求出每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即转化为整数的除法、乘法来解决。另一种是转化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分数乘法来解决。例题的解答过程,作了一些留白处理。

(2)第49页上的“做一做”,安排了两道练习题。第1题与例2相仿,要求把303按51∶50分成两部分。第2题略有变化,一是把70棵树按要求分成三部分,二是要求“按3个班的人数分配”,已知的'是三个班的人数,而不是三个班人数的比。由于情节内容贴近学校生活,题意明显,所以这些变化一般不会构成练习时的困难。

教学建议

(1)教学例2前,可以先练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如六(1)班40名学生参加大扫除,其中3/8的同学打扫教室,5/8的同学打扫操场。

①打扫教室、操场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②写出打扫教室、操场的人数比。

练习后可作出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由此引出课题“比的应用”。

教学例2时,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如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制?通过同学或老师的补充,使大家明白家庭使用的清洁剂稀释液是用浓缩液和水配制而成。现在的要求是按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1∶4配制500 ml的稀释液。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可以放手让学生试着解决问题。然后看看课本是怎样解决的。并把例题解答过程中留出的空白填补完整。

这里,还应引导学生对得数进行检验。完整的检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把浓缩剂与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量500 ml,二是把两种液体的比化简,看是不是等于1∶4。

小结时,应当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出每一份;也可以把各部分数的比转化为总数的几分之几,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前一种方法用整数除法、乘法解决问题,后一种方法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2)完成第49页上的“做一做”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允许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解法。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得数进行检验,做完后交流各自的解法与检验方式。

5. 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练习十二的第1~6题都是配合例2的练习题。

第1~4题是比较基本的问题,第5、6题则稍有变化和综合。

第1题涉及空气的成分。为了简化问题,题目只给出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对此,如有学生提出疑问,如:空气中还有一氧化碳等。教师可做解释: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很复杂,但由于自然界各种变化的相互补偿,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使得空气中比较固定的成分是氧气和氮气,其他成分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第2题的特点是用份数代替了比作为已知条件。

第3题则用每个橡皮艇上两种人员的人数代替比。学生如用整数乘除法分步列式,要注意56÷8得到的是橡皮艇的个数,而不是人数。

第4题中出现了由3个数组成的比2∶3∶5,叫做连比(不必对学生讲这个名词),读作2比3比5。练习时不必刻意去教、去讲,让学生读一读题目,说一说比中三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读和理解了。

第5题综合了长方体的棱的知识。根据题意,120 cm是长方体12条棱的总长。为了求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把12条棱平均分成4组,每组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高组成。即120÷4 得到一组长、宽、高的总和,再按比分。

第6题综合了分数乘法的问题,根据题意是800 m2菜地种了一些西红柿,剩下的面积按2∶1分,所以要先求出剩下的面积,再按比分。

第7*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选做,试探解决。学生可能有多种解法。

如:假设甲数是20,则根据甲、乙两数的比2∶3推算出乙数是30,再根据乙、丙两数的比4∶5,推算出丙数是30÷4×5=37.5,然后写出甲、丙两数的比是20∶37.5=200∶375=8∶15。

又如:注意到前一个比中乙数是3,后一个比中乙数是4,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把前一个比改写成2∶3=8∶12,把后一个比改写成4∶5=12∶15。同样可得甲、丙两数的比是8∶15。教师可让个别想到这种解法的学生说说其中的算理。浅显地说,把乙数看作12份,作为标准,则甲数相当于这样的8份,丙数相当于这样的15份,这时的12份、8份、15份,每一份都是相等的。

第51页上的“你知道吗?”介绍了“黄金比”的小知识,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课外自己去收集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共享。

整理和复习

(第52~54页)

这部分内容是对分数除法这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通过整理和复习,把前面分散学习的知识加以梳理,整出头绪,加以归纳,提出要点。因此,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

教材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问题,把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归纳为概念、计算和应用三方面。第1题复习概念,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比的意义,第2题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第3题复习比的有关知识,第4题复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这四个问题,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而且非常清晰地沟通了有关内容间的联系。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两个数的比(第1题),分数的应用问题与比的应用问题(第4题)。这就为复习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整理思路和复习素材。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 复习概念。

第1题,复习本单元学习的主要概念。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比的意义,再完成第1题的填空。然后由学生说说四个算式的含义,教师可以加以板书:

使学生更清晰地感悟乘法与除法,分数与比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复习计算。

第2题,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可以先由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0除外)还是分数,都可以把除转化为乘,即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然后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三道计算,再说一说根据以往的计算经验,计算时还要注意什么。如除转化为乘以后再约分,能约分的尽量约分,等等。当然也可以先完成计算,再来总结。

第3题,复习比的化简。可以先让学生说出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化简比的依据,然后化简第3题的三个比。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对常用的化简方法加以总结。

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求比值用除法,结果是一个数;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结果是一个比,可以写成分数,但不能写成小数或整数。例如:

18÷3=6/1或18∶3= 6∶1,写成18∶3=6,就不是化简比,而是求比值了。

3. 复习应用。

第4题复习运用分数除法与比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第(1)题用两条线段表示鸭、鹅的只数:

再列出三题的方程或算式,然后说出它们的数量关系加以比较:

(1)鸭的只数×2/5 =鹅的只数

(2)鸭的只数-鹅比鸭少的只数=鹅的只数

(3)鸭与鹅的总只数×5/7=鸭的只数

鸭与鹅的总只数×2/7=鹅的只数

使学生看清这三题都反映了鸭、鹅只数5∶2的关系,区别只是5∶2的表示方式有所不同,已知数与未知数有所交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上面的数据编出其他的分数乘、除法问题。如:

①张大爷养了500只鸭,200只鹅。

a. 鸭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

b. 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

c. 写出鸭与鹅的只数比。

d.写出鸭与总只数的比。

e. 写出鹅与总只数的比。

②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鹅的只数是鸭的2/5,养了多少只鹅?

③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鹅的只数比鸭少3/5,养了多少只鹅?

④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是鹅的5/2,养了多少只鸭?

⑤张大爷养了200只鹅,鸭的只数比鹅多3/2,养了多少只鸭?

⑥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鸭的只数是鹅的5/2,养了多少只鹅?

⑦张大爷养了500只鸭,鸭的只数比鹅多3/2,养了多少只鹅?

实际复习时,应适当控制编题数量,不要求全,否则基础较差的学生会适得其反。部分同学有兴趣,可以课后继续改编。

4. 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 题,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的一些基本概念作出判断。练习后,应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如:

第(1)题可以举出相反的例子来说明结论是错的。

第(2)题已知a÷b=1/3,那么b÷a=3a,所以是对的。

第(3)题3∶5是a与b的份数关系,每一份不一定是1,所以是错的。

第(4)题可以这样思考,走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而不是相反,所以是错的。

事实上,从学校走到电影院,小明用了8分钟,每分钟走全程的18;小红用了10分钟,每分钟走全程的1/10,小明和小红的速度比是1/8∶1/10=5∶4 。这一速度比的正确答案,不是一般要求,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第2题,可以先计算出得数再连线,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连线。

第3题,应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然后通过交流了解其他算法。其中乘除和连除运算,可以统一转化为乘法,再一起约分。两个分数的和(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分配律计算。如:

第4题,可以把冰的体积看作单位“1”,设为x dm3,列方程得(10/11)x=30。也可以把分数看成比,即水与冰的体积比是10∶11,已知10份是30 dm3,求11份,算式是30÷10×11.

第5题,同第4题类似。

第 6题,是分数乘除法的综合应用问题。可以分步列式,也可列出一个方程。如:设猫每分钟跳x次,依题意得方程16x=500×(2/25)。

第7题,是有关比的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第(1)题综合了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第(2)题综合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以及两个数的比。第(3)题综合了质量单位的改写与比的化简。

练习后,应酌情作出针对性的分析讲评。

第8题,是把24小时按5∶3分,其中24小时是一个隐蔽条件。

第9题,要求学生写出3个吨数的比并化简。化简时,可以把每个数都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15,答案是10∶4∶1.

第10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写出比。如:我和爸爸岁数的比;爸爸和妈妈年工资的比;爸爸和妈妈月工资的比。这里交换前后项也是可以的,只要写清楚是什么和什么的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可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信息。教师可从学生的作业中选择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比在全班交流,共享信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反比例”是在学生学习了“比和比例”和“正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1.借助定义、实例,渗透函数思想。

教学伊始,借助正比例的意义和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思想,充分理解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的比值不变的特点,为学生探究成反比例关系的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和特点奠定良好的基础。

2.借助具体情境,在观察、讨论中发现规律。

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中,水面的高度不同”及“杯子的底面积×水的高度=水的体积”这一规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归纳、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及特点。

3.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反比例关系式。

因为正、反比例体现的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且正比例关系表达式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在总结反比例关系表达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总结出反比例关系表达式,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玻璃杯 直尺 水 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复习。

课件出示:一个圆柱形水箱,底面积是0.78平方米,高是1.2米,这个水箱能装水多少立方米?

(1)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提问:你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计算的?

预设

生: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3)师追问: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呢?在什么情况下其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预设

生1:底面积=圆柱的体积÷高,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生2:如果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与高就成正比例;如果高一定,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就成正比例。

2.引入课题。

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那么底面积与高又成怎样的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反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有关圆柱的体积问题以及列举圆柱的体积、底面积和高之间的关系,在培养学生思维完整性的同时,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知成反比例关系的量。

(1)课件出示教材47页例2,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观察。

师:观察情境图,理解图意后,观察下表,先一行一行地观察,再一列一列地观察,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2

六年级下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

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X千克。

x-x=15

2、教学例2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3)学生试画出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5)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6)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三、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考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按照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当堂测评

练习十第4、12、14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请教优秀学生,做到“一帮一、兵强兵”。

设计意图:

继续发挥线段图的作用,以方便学生理解,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难点名称

理解本金、利息、利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整年度的利率,只要根据利率表,把整年度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相乘、再乘本金即可求出整年度的利息。但是求半年的利息,学生往往容易出现本金×半年的利息×6。看见根据公式的有问题,学生的利率和存期的关系一一对应起来。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对什么是利息,概念抽象、理解困难,六年级学生的心理上一看套公式解决问题,心理的松了,机械的带公式解决问题。学生没有理解半年的年利率的含义,年利率的和存期没有一一对应起来,导致错误。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错例对比分析,发现利率和存期是一一对应关系,

2.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学生理解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即可增加收入,又支援了国家建设。

2.出示存单,介绍利息,思考利息与什么有关系?

二、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3.出示利率表,根据利率表解决第一个问题,王奶奶到银行存钱,到期后可以取多少钱?思考问题的同时介绍本金、存期、利息的概念,出示求利息的。计算公式,解决王奶奶本金5000元,存期1年后可取回多少钱的问题。

4.改变存期,本金不变,存期由一年变成两年,两年后王奶奶可取回多少钱?主要考察学生能否把存款的利率和存期一一对应起来,

存款是整年:只要用本金×年利率×存期就能求出相应的利息了。

5.设疑激趣,引发学生思考

改变存期由两年调整到半年,半年后的利率是多少呢?

出示计算方法,5000×1.55%×6=465(元)

发现半年的利息怎么比一年的利息还高呢?问题出在哪里?

6.寻找出错原因

(1)1.55%是半年的利率,6是6个月,6个月是多少年呢?1/2或0.5年,现在计算是多少?

(2)介绍另一种计算方法,突出利率和存期可对应关系,

5000×1.55%÷12×6=38.75(元)

(4)通过两种计算利率的方法,理解利率和存期的对应关系。

存期用多少年表示,就要用年利率;存期用多少月表示,就要用月利率。

三、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7.巩固练习

王奶奶本金不变,存期三个月,到期可得多少利息?(独立完成)

5000×1.35%×?=16.88(元)

5000×1.35%÷12×3=≈16.88(元)

四、小结

8.扩展思考:存款、贷款、理财产品都涉及到利率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预习书18页内容,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

2、找一找其中的变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有怎样的关系?

3、仔细看书,看看哪些关系能够用式子表示?

二、课堂展示

活动一:观察并回答。

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

小结: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体重的增长是随着人的生长规律而确定的。

1、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

活动二: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书上统计图:

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

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

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变化的规律吗?

活动三:某地的。一位学生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

1、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3,所得的结果与当时的气温值差不多。

2、如果用t表示蟋蟀每分叫的次数,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全班展示,交流。

3、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四人小组交流你收集到的信息,选派代表请举例说明

4、你还发现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中有哪些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

三、反馈与检测

1、连一连,把相互变化的量连起来。

路程 正方形周长

边长 购卖数量

总价 行驶时间

2、说一说,一个量怎样随另一个量变化。

(1)一种故事书每本3元,买书的总价与书的本数。

(2)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长与宽。

3、小明到商店买练习簿,每本单价2元,购买的总数x(本)与总金额y(元)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研究的两个量都是相关联的。它们之间在变化的时候都具有一定的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深入研究具有相关联的两个量,在变化时有相同的变化特征,这样的知识在数学上的应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正比例意义的建构过程,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实例,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尝试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义。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能力,同时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并乐于与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回顾。

师:什么是相关联的量?请举例说明。

2、导入新。

师: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肯定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正比例就是表示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关系的,这种关系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进一步理解相关联的量,为在新情境中探究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图表,进一步感知相关联的量。

出示教材41页例题。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问题:

上面是正方形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变化情况,把表格填写完整,并说说你分别发现了什么。

同桌合作填表。

仔细观察表格,讨论:正方形的周长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随着边长的变化而变化的?

比较: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有什么异同?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出示教材41页下面例题。

一辆汽车以9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如下。把下表填写完整,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

把表格填写完整。

汇报填表的结果及依据。

观察表格,汇报发现。

师:观察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像这样,路程和时间两个量,时间变化,所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变化,而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它们的关系叫作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x和表示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

3、判断成正比例的量的关键。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师:成正比例的量必须具备哪些条?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提高

1、解决教材41页的问题。

引导讨论: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吗?学生自由交流后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明原因。

2、判断。

圆的周长和圆的半径成正比例。

圆的面积和圆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

一辆卡车每次运货的`吨数一定,运的总吨数与运的次数成正比例。总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正比例。

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数与应出勤人数成正比例。

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积和高成正比例。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是否成正比例,加深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成正比例的量的显著特征: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再辅以大量的判断题检验学习效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布置作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