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透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潜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六年级语文教案教科版上册实用案例【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唯一的听众》
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激思,以读促悟;在读中感悟体验,在读中培养语感,学习语言,在读中受到熏陶。
2、长文短教。作为第一课时,紧紧围绕老教授的言行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沮丧、蹑手蹑脚、抱歉、溜走、羞愧、兴奋、尽心尽力、割舍”等词语。
2、学习老教授的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和鼓励,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3、继续学习写人物通过抓住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品味描写老教授真诚的语言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其心理及其对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而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明白老教授说自己是耳聋,体会她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检查字词。
1、直接揭示,理解“唯一”。(只有一个,与众不同,对故事的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检查字词。
词语:沮丧 蹑手蹑脚 抱歉 溜走 羞愧 兴奋 尽心尽力 割舍
(1)读准词语,特别是多音字“兴”“尽”;
(2)正确书写“沮丧”“抱歉”“羞愧”等常用难写的词。
二、再读课文,提炼主线。
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从“唯一的听众”切入,提炼主线。
出示: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1)“那时”是什么时候? (2)再读句子,你有什么问题?
三、抓住语言和眼神,感受人物
1、再次走入课文,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人?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3、重点品读老妇人的语言。出示: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读句子,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2)老妇人为什么要说自己耳朵聋?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3)从“每天早晨”你体会到什么?
a、这是老妇人委婉地给我提出要求,要求我每天早晨去练琴,激励我要持之以恒,与此同时,老妇人也要每天早晨来听。
b、老夫人为什么要每天早晨都来当我的听众?是我的琴声好听吗?
(4)指导读好这三句话:你能相像出老教授说话时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
4、比较感悟,体会后置式表达的。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思路:
1、课文叙述的语言很平白,但语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学术语,要让学生很好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理解术语与难理解的词,教学时再适当检查或指导理解。
2、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是顺序进行叙述的,从而掌握作者说明事理的方法。
3、这篇文章的内容告诉我们,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可是人类却在随意毁坏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课文所写内容,结合课外了解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学简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讲读课文。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许多人对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文章就告诉我们:这个地球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两个问题。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类活动的范围就更小了。地球的资可是人类却在随意毁坏资源,希望我们爱护地球,精心保护地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项目是“按一定的顺序写”,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文在叙述上先写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然后写地球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球之外,人类没有其它星球可住;最后写我们要爱护这个地球,要精心保护这个地球。在学习上要注意体会课文的这个叙述顺序。 课文叙述的语言很平白,但语言准确简练,其中不少科学术语,要让学生很好领会。教学时可以先弄清术语与难理解的词,然学过的读书自学方法,自学课文,理解内容,有不懂的问题可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或问老师,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教学重难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题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应该保护地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通过自学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从而理解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
能自学本课生字:并掌握“渺小、矿物、恩赐、慷慨、贡献、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等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受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媒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课所讲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学生难以得到具体的感本课运用CAI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内容,形成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观念,并付诸行动。
教学要点:采用梦中遨游太空与地球妈妈对话的形式引入课题,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类居住的陆地更小;资源是有限的,可人类却随意毁坏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知道要好好保护地球。
我们小学教师异常是六年级的教师肩负着学校领导的厚望,承载着家长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托付着学生对未来的完美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培育的是祖国明天的未来与期望。可谓是众“望”所归。如何让学生在这即将毕业的一年中,尤其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学有所取学有所获呢?下头我谨对参加工作以来在语文方面的教学实际情景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狠抓生字词教学不松手
生字词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六年级虽然是高年级,生字词的教学不像低年级那样繁琐,可是,我们教师应当把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景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来看待。
在平日教学中,每讲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求学生预习课文,预习时学生要将所预习的本课生字每字写五遍上交,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景下,看学生到底能把生字写到什么什么程度,出错错在哪里,这样教师就掌握了学生书写生字的第一手资料,讲新课的时候就能够针对出错多的生字重点指导书写。这样就把对问题的发现提前,为解决问题留足了时间,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生字词教学活动也不例外,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复习的次数及每次复习所间隔的时间的长短,所以我在每教完一课都对学生进行听写,记录学生出错多的生字,每课过关,这次听写没有过关的在此听写,直至所有学生过关为止。单元结束后以每单元为单位进行听写,也是直到所有学生过关为止。单元过关以后再把每一课听写时出错多的生字听写一遍,加强巩固,加深记忆。练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而然也就熟了,考试的时候就会像平时教师听写一样简便应对了。
二、从教材整体出发,扣住重点训练项目,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全册课文分成若干组,并且也体现了一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这样编排对我们掌握教材,把握文章的重点也是十分有利的。一篇课文,要讲的东西往往很多,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做到,学生的收获也是甚微,抓住重点训练项目,从一组教材整体出发,以训练重点为主线,就能够把教学重点凝聚到每篇课文,集中体现重点训练项目,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抓住了教材所要教的精华。
三、实行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
在毕业考试中,语文课外阅读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凭空拿几篇学生从未学过的文章来让学生做,实际上这是对学生平日学习本事的考察。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本事的培养,在平日上课或课后练习时,不只是把一篇文章或某篇阅读讲完了就完事了,()还要教给孩子做某一类题目的方法,比如在讲解一篇课外阅读时,看这篇文章是写人的还是状物的?写人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状物的文章又是抓住了事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这两类文章在考试的时候一般会怎样考?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一类题目怎样做?概括段意要怎样概括?不一样类的文章概括段意又有怎样的区分?……凡是在我们平日上课和做练习时能够遇到的文章或是题目类型,我们教师能够给学生归类整理,把这些学习方法都教给孩子,让学生在阅读和练习中学到好的做题方法,久而久之转变成他们自我的学习方法和本事。相信学习成绩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勤写多练,积累素材,培养学生的作文本事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样,要想让学生在作文本事上有一个好的提升,也并非一日之功。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读书札记,建立课堂小练笔本,把课堂的小练笔写到一本本子上,时间久了,这也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在学习中遇到优美的段落、句子,甚至是一个好的词语,都让学生摘抄下来熟读甚至是到达背诵,我想仅有我们在平日里勤写多练,不断地积累作文材料,才能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固的基础。当然,学生不可能如教师之愿总是把作文写得流畅优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去帮学生一把,就拿今年我所教的班级来讲,全班63名学生,上交上来的作文在一个星期内批改完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学生打好草稿后我先是让他们把作文抄到作文活页纸上,每一天定量批阅,我先把每名学生的作文批阅一遍,写得好的地方大加赞赏,不尽人意的地方委婉提出提议,和学生共同修改后,让学生把修改后的作文抄到作文本上。再次批阅就比较省时省力了,写好的作文让学生熟读,让这相对来讲比较流畅的文章在学生脑海里流下深刻印象,那么日积月累,长时间这样修改下去,学生的作文本事应当会有很大提高的。
《习作1变形记》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激发写作兴趣。
2、结合课本上的示例文字及题目引导,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对象。
3、写作时,要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点,学生间交换习作,互评互改。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变形的经历写得详略得当,要写得形象生动、写出特点。
2、学会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把变形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如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或纸质阅读材料。
学生:读一读关于变形的文章,收获一些写作灵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朗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片段,引出习作的主题。
过渡:同学们应该看到我们这次习作的主题了——变形记。其实,《变形记》是一篇非常有名的小说的名字,作者是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接下来,老师就给你们读读小说开篇的一段文字,它讲述的就是一次不可思议的变形经历。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他的房间,虽是嫌小了些,的确是普普通通人住的房间,仍然安静地躺在四堵熟悉的墙壁当中。在摊放着打开的衣料样品——萨姆沙是个旅行推销员——的桌子上面,还是挂着那幅画,这是他最近从一本画报上剪下来装在漂亮的金色镜框里的。画的是一位戴皮帽子围皮围巾的贵妇人,她挺直身子坐着,把一只套没了整个前臂的厚重的皮手筒递给看画的人。
小说中的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的世界彻底改变了,他经历了哪些事?同学们如果感兴趣,可以课下找来这篇小说看一看。今天,我们也来当当小说家,写一写我们自己的变形记吧!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变形”二字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交流方法。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上的引导、提示文字,分组讨论。
思考:
(1)什么是变形?该怎样选择变形对象呢?
(2)写变形,要突出什么?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
(1)变形就是自己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既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这里对变形的对象没有限制,但是在进行写作时,还是要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来写,否则就无法将变形后的内容、细节写得生动。另外,还要突出“趣”,要选择自己觉得能写得轻松有趣的对象来写。
(2)课本上提到“变形后,你生活的世界将随之发生改变”,所以写变形,就要突出这一点。变成什么,就要站在某物的角度去写,要写得“像”,突出特点,而不要还站在人的角度去写,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一点。
3、创设情境,引导“变形”。
过渡:大家想好了吗?如果你也有一次可以变身的机会,你最想变成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想变身的东西,如雨滴、大树、虫子、云朵等。可将大家的想法做一个统计表,一是让学生了解同学们都想变些什么,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二是引导学生不要都写一些常见的内容,避免千篇一律,要有独特的想象。
4、再读课本上所给的题目,借鉴学习。
过渡:同学们,大家看看课本上给出的四个题目,发现了什么?这四个题目都特别生动,单看题目,我们就能想象出一幅幅画面,比如这个题目:“夜晚,一棵大树下的故事”。我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棵大树,一轮月亮,树上有鸟儿在栖息,树下有小花小草,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题目极易引发我们的联想。所以在拟题时,一要明确变形对象,二要生动有趣、能激发人的想象。相信大家现在大致确定了写作的对象,那么就试着给你要写的内容拟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题目吧!
三、发挥想象,完成初稿。
1、学生发挥想象,可先写出一至两个小片段,确定重点内容。
过渡:同学们应该都已经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吧?但现在老师要求你们只写最有意思、最有趣的一个情节,写的时候要留意自己的书写和速度。时间10分钟,开始吧!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其他学生听一听、评一评。
过渡:同学们写完了吗?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他们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我们再来评一评,看他们是否写得形象,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
预设:先让学生写出一个小片段,在课堂上比较可行。而且通过读、评学生所写的小片段,能发现问题,比如有的同学可能根本没有写出变形对象的特点,或者太过平淡,读来没有意思。此时可以及时指出,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改正。
3、根据交流内容,完成初稿写作。
四、点评修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是否发挥了丰富的想象;(2)是否突出了重点;(3)是否写出了变形对象的特点;(4)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用心灵去倾听》: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忙我的真情故事。在西班牙,问讯处的接听员苏珊用自我极好的耐性、一次又一次的心灵倾听以及她那富有诗意的语言使一个孤寂、无助、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男孩变得欢乐、自信,她影响了男孩的一生,成就了男孩的一生。
一、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这是西班牙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时,紧紧抓住心灵和倾听两个词,体会苏珊是怎样用心的,又是怎样有耐心地倾听?这样做给他人带来了什么好处?由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除此之外,还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我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完美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我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齐欢笑、悲痛,有时会有惊喜。
二、教育艺术中的反思。
苏珊在应对一个陌生男孩的倾诉时坚持的是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正是这份亲切、平和、耐心,使小男孩拥有了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的心灵。是啊,倾听就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会倾听更是一种职责,一种追求,一种职业的自觉。可就在这份职责、这种追求之中,我反思自我的工作:当学生触犯纪律时,我是痛心疾首无休止的所谓教导;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是恨铁不成钢的所谓的谆谆教诲;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我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各打五十大板;当学生羞涩地走近我欲言又止时,我是自作聪明的循循善诱……我何曾研究到了学生们当时的感受?我又何曾注视到了他们当时的眼神写满了茫然!失措!厌烦!无畏!心不在焉……
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听听他的解释呢?没有哪个孩子是存心想犯错误的;当学生气喘吁吁的跑进你的办公室,想对你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下手中的活儿,注视着他的眼睛,静静地听他说完呢?当学生在路上兴冲冲地和你打着招呼想和你分享他的欢乐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停住自我匆忙的脚步呢……让我们学会用心灵去倾听!这样,你会听到学生心灵的诉说,你会享受到教育的最大欢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