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卢沟桥烽火》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逐步”、“万籁俱寂”造句。
2.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狠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1.听歌曲《松花江上》。
请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2.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
3.揭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把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板9课题)
4.解题:指名读“烽”(f6ng),注意读准后鼻音。
“烽火”指什么?比喻什么?“卢沟桥烽火”又是什么意思?
5.设疑。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是怎样的?,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对我有哪些启示?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下列词浯:
kou xiao die
日寇硝烟哭爹喊娘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去掉拼音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指导分段:
①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第6-8自然段):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第9自然段):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魔爪咽喉挑衅
日寇控制号召
2.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同仇敌忾猝不及防
万籁俱寂如火如荼
(1)自由读第一段,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蚕食:像蚕吃桑叫·一样;比喻逐步侵占。
魔爪:比喻日本帝国主义凶恶的势力。
咽喉:形容险要的交通要道:
(3)这一段写了什么?
①“九一lk"事变后的局势,
出示地图,帮助学生理解“东北三省”及“华北”的位置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东部。
华北:我国北部河北,山西、北京市、天津市一带。
通过看地图、朗读,体会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
指导朗读。
②卢沟桥的战略地位:
学生指出人体中“咽喉”的位置。
本文中把什么比作“咽喉”?为什么这样比?
看地图帮助学生理解卢沟桥地理位置的重要。
(4)齐读第一段,小结:
这就是“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2.学习第二段: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读出日寇的蛮横无理,不可一世。指名读评议,齐读。
小结:可见,事变的发生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
第二天凌晨
敌军我军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狈举、冒
理解“震耳欲聋”、“吼叫”、“疯狂”及联系电视、电影、书报上面来体会日寇的残暴。
通过理解“同仇敌忾”、“冒着炮火”来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3、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交流。
①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
联系前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体会形势之危急。
②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指导朗读:“天津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否调换位置?为什么连用三个“!”?
③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自由读,齐读。
重读“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大批”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渎,渎刁;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质疑:
①序幕:本指多幕剧第一幕前的一场戏,用以介绍剧中
(3)我们可以说逐步怎样?
(逐步提高,逐步开展工作)
(4)用“逐步”说一句完整的话。
(1)指名说说“万籁俱寂”的意思。
(2)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万籁俱寂”?
(3)用“万籁俱寂”说一句话。
5、小结
卢沟桥事变完全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历史和剧情发生的原因。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我军将士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侵略者遭到可耻的残败。
一、激情导入:
1.播放录像,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令中国人永世难忘的卢沟桥事变时的战斗片段。
2.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卢沟桥烽火》,重温历史。(板书)
二、品读课文,学习写法。
1.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课文是如何通过有条有理的描写体现了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精神的?找出描写敌我双方的句子,谈感受。
①学生合作学习,老师指导。
②交流,老师板书。
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③指导朗读。
2、我们对日本人充满仇恨,对中国守军充满了钦佩。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呢?
(1)出示句子,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①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②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分析归类,指导朗读。
(2)除了这点,文章中还有许多类似之处,现在就请同学们帮老师找出来吧!出示课件,学生两人合作填表格。
学生交流。
(3)小结:正如巴金老先生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到,他是用作品表达他的情感,作者也是在通过作品表达他的情感,我们以后也应该把这种方法用到写作中。
3、过渡,引读7、8小节:
(1)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2)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3)学习“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位置可调换吗?为什么用3个感叹号?出示地图。
(4)指导朗读。
三、拓展提升,深化中心:
(过渡)……如今,卢沟桥的枪声距离我们已经72年了,老师想问,我们能忘记那时的枪声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渗透爱国情感。(介绍日本过去和现在的一些卑鄙行为)
四、教师总结:
我们不能忘记国耻,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要牢记团结才会发展,发展才能强大。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战胜了日本侵略者,也战胜了08年的大雪、地震,北京奥运会更是让全世界人称赞。所以,我们要牢记——不忘国耻,发奋图强!
五、板书:
卢沟桥烽火
(1937.7.7)
日 蓄意挑衅 我
(败逃) 七七事变 (胜利)
军 奋力还击 军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5、卢沟桥烽火
学什么
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知道日寇急于吞并我国的狼子野心,激发学生对日寇罪行的痛狠及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英勇行为的尊敬之情
怎么学
一、读拼音写汉字,看谁写得最规范最美观
fēng huǒ wng t wěi jūn hu lng x m
ling chn ěr lng diē ning n hǎn jiān mi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哭爹喊娘(含一对近义词) 、 、
2、人仰马翻(含动物的词) 、 、
3、暴跳如雷(含有比喻成份) 、 、
4、如火如荼(abac式) 、 、
5、生死存亡(含有一对反义词) 、 、
测一测
一、填字成词,并选用两至三个词写一段话。
万(   ; )俱寂 气势( )( ) 恼羞成( ) 众( )悬殊
同仇敌( ) 人( )马( ) 哭( )喊( )( )不及防
鬼( )狼( ) 生( )存( )成( )结( )夜以( )日
如( )如( ) 震耳欲( ) 抱头鼠( ) 狼( )而逃
二、将搭配不当的词语改正过来
指导战斗( ) 扮演节目( ) 俯视天空( ) 拉动序幕( )
改进条件( ) 调集工作( ) 增加体质( ) 树立目标( )
三、在括号里填上象声词
例:我试着轻轻地推了一下卧室的门,它(吱)地一声,开了。
1、屋里的说话声( )的 2、门突然( )响了起来
3、一群鬼子( )地叫 4、爷爷装了一袋烟( )地抽了起来
四、按要求写句子
1、寒风吹在脸上,很痛。(改成夸张句)
2、妈妈高兴地说:“小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改成转述句)
3、她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谁都佩服。(改成双重否定句)
4、他的全身没有一处不具有鲜明的个性(改成肯定句和反问句)
肯定句:
反问句:
再提高
一、查查“卢沟桥事变”的相关资料,将感兴趣的摘录,编成小报,给周围的人看看,让他们一同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
二、综合实践活动
要求:
1、调查周围有多少人了解“卢沟桥事变”;
2、他们如何看待日本侵华战争
3、从你的调查结果来看,说明什么问题,对此你的认识是什么。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阿基米德
一天,希腊著名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正蹲着专心致志地研究画在地上几何图形。忽然,残暴的罗马士兵闯了进来,但是,阿基米德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罗马士兵拔出宝剑,指着阿基米德的鼻子,这时,他才明白眼前的事情。可是他一点儿也不惧怕,坦然地说:“等一下杀我的头,再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道题做完,不能给人留下一道没有做完的题啊!”残暴的罗马士兵狞笑着,举起宝剑向阿基米德砍去。阿基米德大叫一声“我还没做完”,就这样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1、找近义词。
残暴( ) 惧怕( ) 狞笑(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坦然:________ (2)专心致志:__________
3、“不能给人留下一道没有做完的题啊”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把这段分为三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词语复习:
1、指名两生朗读:气势汹汹 严词拒绝
人仰马翻 同仇敌忾
抱头鼠窜 两面夹击
2、分两组学生各读一列,思考:你从这两组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分别写敌军和我军的)
3、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它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4、课文中详细描写“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是(2-5自然段)。
5、“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现在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讲好这个故事。
二、细读课文。
(一)指导学习课文2—5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2-3自然段,看看故事开头,敌我双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划出有关词句,作好批注。
2、交流:
(1)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可恶)
(2)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无理)
(3)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奸诈)
(4)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英勇)
(5)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蛮横)
(6)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狠心)
3、师评:同学们讲得非常到位,故事就因日军“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开始,让我们一起来读好它,读出日军的蛮横无理,奸诈狡猾。(生齐读2-3自然段)
4、听了大家的朗读,让我感觉看到了这帮可恶的日本鬼子!
记住这个事件的开始了吗?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将它牢牢记在心中的。谁来试试讲故事的开头吧!老师将刚才同学们交流的词出示在大屏幕上,也许对你有用。(师出示)
时间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装 气势汹汹 大声喝问 严词拒绝
恼羞成怒 首先开火…… 立即还击 ……
师评:(1)你能够将这个故事的开头讲得这么完整,真是了不起!
(2)哎,大家有没有发现,他在讲的时候,时而高兴,时而忧愤。肯定是个爱憎分明的好少年!
5、指导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同学们,故事的开头我们在关键词的帮助下,讲得很不错,大家可以按照刚才的方式,学习下面一个自然段。
(2)请同学们边读边划出能帮助你讲好故事的关键词句,可适当作些批注。
(3)交流:
第一处: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
第二处: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第三处: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第四处: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学生交流的时候,可问:你为什么找这些词呢?让学生说说理由。(师评)
6、日寇狼狈而逃的当天晚上,我们的大刀队员们乘胜追击,他们(引读):手握大刀,腰佩手***,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1)对于这一部分,你又会抓住哪些词语来讲?为什么?
(2)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够抓住刚才交流的词语,把卢沟桥事件的经过讲一讲吗?
同样的,老师将刚才大家交流的词语放在这里,供你选用。
时间 敌军 我军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吼叫 同仇敌忾
疯狂扑来 哭爹喊娘 奋起还击
狼狈而逃 …… 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鬼哭狼嚎 手握 腰佩
抱头鼠窜 …… 悄悄进发 齐声呐喊……
(3)给学生2-3分钟时间准备,然后指名交流。
师评:听了你的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日军狼狈不堪的样子,讲得不错!
我们大刀队员的英勇顽强在你的语言描述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不禁想用掌声送给这些奋战沙场的英雄男儿,更送给你,把故事讲得这么生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
2、指名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学习第二段:
1过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到1937年7月7日那个不平静的夜晚,去亲眼目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默读课文第二-五自然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3、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4、品味读第二、三自然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句子,你从这些句子中懂得了什么?
(1)交流:“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你知道了什么?(企图趁中国守桥士兵不备侵占卢沟桥,入侵宛平城。)为什么要偷偷地摸来?
(2)师:可见日本侵略者干的是见不得人的勾当。如果他们还有一丝良知的话,面对我军的大声喝问,应该有怎样的表现?(做贼心虚、浑身发抖、无地自容等)
(3)师:令人极为愤慨的是,他们居然不知羞耻,课文中是怎么描写的?
可见日本侵略者怎么样?(蛮横无理、恬不知耻、心狠手辣……)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从这些词语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师: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做的呢?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师:请同学们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守桥的中国士兵是怎样“严词拒绝”的?
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守军怎样的精神?(誓死卫国)
(5)同学们能从敌我双方的举动中体会得这么深刻,真不错!文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同学们守桥的中国士兵如何判断的呢?(板书:蓄谋挑衅)“显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我军的足智多谋)
(6)有感情朗读。
过渡:日寇的蓄意肇事,使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谁知日本侵略者竟然认为――从哪儿看出?(发动进攻)
三、学习四—五小节,体会日寇的疯狂,我军的英勇与足智多谋。
过渡:面对敌人的再次进攻,我军是如何应战的呢?日寇又是如何顽抗的呢?
1、自由读4、5两小节,用“--”划出写日寇疯狂、狼狈的句子,用 “~”划出写我军英勇的句子,并简要写写你的收获。
2、学生按要求自学,写体会。
3、交流:
(1)日寇的疯狂:“日寇吃了亏,…………扑来”抓“扑”体会:想像,用词语描述日寇的“扑”:怎么样地扑?体会读。
(2)日寇的狼狈:“在硝烟和火光中……狼狈而逃”,“日寇猝不及防……尸横桥头”,“打得日寇……”。体会读。
(3)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出示描写日寇的词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猝不及防、人头落地、尸横桥头、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师:日本侵略者曾经是那样恶如疯狗,不可一世,但结果是落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的可耻下场的,实在好笑。
师:事实证明:中国守军不是软弱可欺的!
(4)请同学们看文中插图,说说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
(5)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无畏呢?:
a、“早有防备……同仇敌忾、奋起还击”(说明了什么?)
b、“举起” “冒着” “冲出” “砍去”从四个连续动作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耳边好像又听到了什么?
(6)在体会读的基础上归纳描写我军的词语: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两面夹击
4、引读体会: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激烈的夺桥之战,好好地读一读中国守军英勇拼杀的语句:老师引读:
英勇的中国守军:
大刀:
顷刻间:
在硝烟和火光中:
过渡:虽然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里,但是——
四、采用引读法学习6---7小节:
1、师引:日寇……,就在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浪子野心。侵占平津就必然侵占华北,控制了华北就必然妄想吞灭整个中国。)
2、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呢?引: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
3、你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刚才你读中的感悟?出示,面对侵略者,面对共产党的大声疾呼,中国军民( 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4、齐读上述词语,引发卢沟桥事变的意义:
(1)师引: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从此,…………。
(2) “序幕”是什么意思?
(3) “如火如荼”是什么意思?能找及格词语替换一下吗?(红红火火、蓬蓬勃勃)
(4) 总结:抗战之火,由卢沟桥的烽火点燃,卢沟桥上的石狮子见证了这段历史。在同是中国人,同样爱祖国这根红线的连接下,抗战之火很快燃遍祖国各地。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军民才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