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优秀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2 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 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 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也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
狰 狞 炒伺蚯蚓
2)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 翡翠似的菜园。
三、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 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
○1 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
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4、 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1)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 上。
四、总结。
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五、 作业: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板书:
8*、 父亲的菜园
不怕困难
贫瘠的荒地 翡翠似的菜园
坚持不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父亲的菜园这一课通过写父亲克服各种困难在山地上修建菜园的事,体现父亲执着、顽强,遇到困难不言退,不服输的品质。而这也是需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领悟学习的教学重点。教案中,我设计了:走近菜园——看到诱人的翠绿;走向父亲——看到父亲的菜园;走进菜园——看到父亲的。精神,这样循序渐进的三个教学环节,从对文字的理解,逐步深化提炼,引申出其中蕴涵的可贵精神。
“使学生理解‘父亲的菜园’来之不易和其象征意义”,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重点”还比较容易把握,而“难点”就不是那么容易突破了,刚上课时我有点没底,但是上完后,我却像文中的父亲“望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一样,笑了。
教学时,通过重点解读和感悟三个句子“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的说:“当然会!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的。”“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块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大黄瓜了。这一季豌豆是专用来肥土的。”
将一个个场景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劳作在黎明前的父亲;站在豌豆前的父亲。通过品读词句将一个勤劳、坚毅、有远见的父亲形象树立起来。
学生在课堂上妙语连珠,“这一翻,翻掉了这么多天的劳动心血,翻掉了我吃豌豆的美梦,却为我们家翻出了以后的美好生活和希望”孩子们细腻的触觉却吸引了我和我们的孩子们在这一片“菜园地”前驻足不前,细细地欣赏这一道由“责任”,“辛劳”,“坚毅”,“热爱”筑成的风景,这一道同风景可欣赏可品尝,如翡翠般美丽,更如翡翠般珍贵。于是,我想一道曾经的风景,换一种心境,换一个角度,带给我们的也是别有一番洞天。一篇文章,一节课,换一个角度,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份从未感受过的欣喜。
●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课题:父亲的菜园)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为家人开出了一块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出示自读提纲
①自由轻声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②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小组内交流自读提纲中的2、3题
●全班交流,体会人物精神
①师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动的语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a.第三自然段,通过每天就直到才写父亲通过一个星期起早贪黑地劳动,才开出广三四分的黄土地。
b.第五自然段,从山脚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为了填上,父亲累得双肩红肿,双脚起泡,靠自己的身体,在岩石上创造了一块菜园。
c.第八自然段,育肥时父亲的一段话,表明了父亲对土地的了解和热爱,目光长远,不贪图眼前利益。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从父亲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执著的`精神,坚忍不拨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勤劳,为了理想竭尽全力地付出等)
●积累语言
选择你最受感动的语段摘抄下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悟的过程,在朗读、想象中感受父亲为菜园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到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使学生懂得劳动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为这块地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
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父亲两次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以及父亲坚毅、勤劳、有远见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能读懂一些内容,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家有菜园吗?是什么样的?一片翠绿的菜园,给予了我们一家人多少新新鲜鲜的蔬菜。我们在品味美味的同时,是否感受到了劳动的美好呢?一位父亲也为自己的家人开垦了一片菜园,但子女收获的绝不仅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种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父亲的菜园》。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看看我们读了文章后能不能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文,出示自读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准每个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试着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交流。
1)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
3)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语?
4)检查读文情况。
三、抓住重点,精读探究
1、父亲为什么要开垦菜园?
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父亲的菜园最初是什么样的?后来变得怎样了?
板书:贫瘠碧绿的翡翠
3、出示问题,合作探究。
是什么力量使父亲的菜园由贫瘠变得像一块碧绿的翡翠?
1)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
2)在父亲开垦菜园的过程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
“每天天色未明——直到傍晚——”从早忙到晚,工作时间长,说明父亲为了这块地付出了许多辛苦的劳动。指导朗读。
“四处拾粪,精心伺候”说明父亲非常热爱这片土地。还有哪些语句也说明父亲对土地的精心伺候。
3)体会父亲两次说话的含义。
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一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父亲的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土地不仅了解,而且热爱,用“难为”和“拼了命”,说出了这块菜地的贫瘠与荒凉,所以父亲才不顾眼前利益,决定把这一季豌豆翻进土里,育肥土地。
当然会,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的。
告诉我一个人生哲理,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这块菜地经过父亲的精心伺候后,由原来的贫瘠变得土质肥沃,菜蔬茁壮,与周围荒凉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这正是父亲坚持不懈的成果。也正是父亲的劳动才使我家一年四季果蔬不断。(板书:坚持不懈勤劳)
经历了这样一番曲折和艰辛,当我们一家面对这一片四季翠绿的菜园时,我们是怎样的快乐与自豪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思考:如果最后一段不写,写到第7自然段就结束了,可以吗?
让学生在讨论中体会到这段起到了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更是对劳动的深情和赞美。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现在你知道父亲身上这股神奇的力量是什么?
看板书总结。
此时,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在本上写一写。
怀着对父亲的爱和对劳动的赞美,再来读一读课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识记生字,书写生字,明白文题为什么叫父亲的菜园,而不叫我家的菜园。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题。
把文章的题目改为我家的菜园,可不可以?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二、识记生字
你都记住了文中的哪些生字,是怎么记住的?
三、指导写字。
说说文中哪些字比较难写,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四、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1、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的精神。
2、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3、所选的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
五、积累语言。
把令你感动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六、积累名言警句。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有总是从无开始的;是靠两只手和一个聪明的脑袋变出来的。——松苏内吉
做事,不止是人家要我做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谢觉哉
七、读写结合,进行练笔。
写一件能表现爸爸某种精神的事。
板书设计
父亲的菜园
坚持不懈
贫瘠 碧绿的翡翠
勤劳
[案例描述]
我想,在这一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是重点引导孩子关注文中父亲的一些言行表现体会他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吧。
课开始了,我们在通读的基础上,开始交流。孩子们随意地开始畅谈自己的学习所得,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勤快的人;还有的说,父亲是一个很爱家的人;有的则说,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看得远。
这时生1站起来说:我重点研究了课文的第一段,课文中说“一条新修的公路,使我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我们都知道对于一个婴儿来讲,奶是最美味的食物,断奶时一定是很痛苦的。
生2紧跟其上,说:对,我也这样想,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这一个四季翠绿的菜园就如同是婴儿每天要喝的奶一样,非常重要。
生3说:我是从下一段中联想到的,‘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了这一块菜地,意味着我们一家人再也难以吃到足量的蔬菜了。在孩子们的启迪下,我突然发现了一条有意思的通道,眼前如同出现了一片新的天地,毅然收回原有的一些设想,引领孩子们奔向一片新的天空。
师:没有了菜地,可以再开辟一片呀,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现应承担起这一份责任啊!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你能读懂这一句话吗?
生4:我读懂了,终于有一天,说明父亲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的。
师:为什么要想了又想才作出决定呢?父亲做事是不是有点不够果断哪?
生5:不,因为‘在我们这里要找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困难的。’
生6:虽然很困难,但父亲说这一句话的神情是非常‘坚毅’的。
生7:我是从我们的神情当中了解到开辟新菜园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当时的神情是“诧异”,是“疑惑”。
师:那么开辟这样一块菜园究竟将面临那些困难,父亲又是怎样面对的呢?请大家细细研读课文,向大家展示你的研究成果。
师(结课):经历了这样一番曲折和艰辛,当我们一家面对这一片四季翠绿的菜园时,我们是怎样的快乐与自豪啊!让我们一齐读。
生齐读: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直到现在,那一块坡地,仍是我家的菜园。春有菠菜,莴笋,夏有黄瓜,茄子,秋有辣椒,南瓜,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案例反思]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
就在我几乎决定在《父亲的菜园》前匆匆走过的时候,孩子们细腻的触觉却吸引了我和我们的孩子们在这一片“菜园地”前驻足不前,细细地欣赏这一道由“责任”,“辛劳”,“坚毅”,“热爱”筑成的风景,这一道同风景可欣赏可品尝,如翡翠般美丽,更如翡翠般珍贵。于是,我想一道曾经的风景,换一种心境,换一个角度,带给我们的也是别有一番洞天。一篇文章,一节课,换一个角度,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份从未感受过的欣喜。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材解读: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父亲通过艰辛的努力,在荒凉贫瘠的山坡上为家人开辟出了一处菜园。赞扬了父亲执著、勤劳的品质。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我家因新修公路失去菜园,父亲毅然要开一块新的菜园,重点描写了父亲开荒、翻土和施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言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敬佩和感激之情。《父亲的菜园》一课语言质朴,父亲的话语充满了人生哲理,对学生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文章的主题。在阅读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化解难点。根据本课的特点,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解决问题;精读课文,悟出道理。让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感受父亲为这块菜地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进而懂得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父亲的两次话语,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懂得劳动创造了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土地能从贫瘠变得肥沃,是由于父亲的劳动,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教学难点:
从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感受父亲的勤劳、坚强。
课时划分: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菜园的图片,师:仔细看图,你想说些什么?
2.师:父亲是怎样把一块荒地变成翠绿的菜园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父亲的菜园》。(板书课题)
二、精读感悟
1.出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父亲是怎样对待这块新开的菜园的?试着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
生:精心侍侯。能说说什么是“侍侯”吗?从这个词语中看出父亲对菜园怎样?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找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的精心侍侯?用波浪线画出来。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1:精心翻地。(师板书)(幻灯片出示句子“每天天色未明……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啊,父亲为了这块地起早贪黑,是多么辛劳,你还从哪里看出父亲的`精心侍侯?
生2:用豌豆肥土。(师板书)你理解课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幻灯片出示父亲说的话)父亲的话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能试着读出意味深长的感觉吗?谁愿意读?(指生反复读文,体会。)
师:父亲还为这块地做了哪些事?
生3:四处拾粪为菜园肥土。(师板书)
师:父亲的劳动没有白费,菜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来读一读。
(幻灯片出示句子“在父亲的精心侍侯下……嵌在山坡上。”)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什么?
师:望着荒凉的山坡上那“一片碧绿的翡翠”,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出示:正因为( ),才使父亲的菜园变成一块碧绿的翡翠。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是父亲辛勤的劳动才使一切发生了变化。
4.父亲的劳动改变了菜园的面貌,现在的菜园什么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最后一段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生:不可以。是父亲的劳动使我家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三、情感升华
1.作者从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2.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激励,一个时尚的字眼;激励,会激发学生火一样的热情;激励,会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令人难忘的是上《父亲的菜园》一课,激励擦出的火花至今仍在我脑海闪现。
那是我在上完调研课后,孩子们的表现令我较为满意。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堂课前,我对孩子们给予了热情地表扬与激励:“孩子们,我从你们上一课中看到了你们的活泼,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闪光。我相信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会像钻石一样大放光彩。”孩子们听着,动情了,一张张小脸上洋溢着更高的兴致。
在接下来的学习《父亲的茶园》中,其中有一个学习任务是自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前面四个自然段,同学们反应较好。在给第5自然段加小标题时,火花不时飞溅。
师:孩子们,你认为第5自然段加一个什么样的小标题?
生a:我认为小标题可加为“父亲砌墙”。
生b:老师,我认为“砌上石墙”更合适。
这时,我的心里很高兴,这不就是标准答案吗?正准备表扬,学生c举起手来,我纳闷他还有比这更好的吗?于是我一个“请”字。
学生c:老师,我认为不妥,“砌墙添土”更恰当。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也远远脱离了教案。但一阵惊喜袭上心头,多棒!于是,我马上追问:为什么?
学生c:因为“砌上石墙”只是这一自然段前面的内容,后面还写了父亲挑土来添在荒地上。所以,“砌墙添土”更恰当。
师:理由多棒!比标准答案更完整。(但一念之下,我又觉得“添”恰当吗?)于是又问道:“孩子们,你们联系一下上文,再读一读,你们思考思考添字是否恰当?换成哪个词更合适?
这一下,学生像蜂窝炸了,兴奋了,认真地读起来。一分钟后:
学生d:我认为“砌墙填土”好些。
学生e:“添”字不恰当。“添”是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上文中荒地的泥土已被洪水冲个一干二净,露出光秃秃的岩石。怎么是“添”呢?把以“砌墙填土”更恰当。
学生f:父亲重新挑土上去,应是“砌墙挑土”。
……
好热烈的气氛,多么灿烂的思维火花。这聪明的、活跃的学生就是许多老师眼中死气沉沉的差班吗?这就是平时那胆怯的孩子吗?我激动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然后,在没有另外的意见时,我组织孩子们讨论,你认为哪一个小标题最恰当?
孩子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最后一个个争相发言,都认为“砌墙填土”更恰当一些。
接下来的课堂更活了,孩子们很好的、自主地完成了学习内容。
下课了,我还未从激动中沉静下来,还沉浸在激励所擦出的绚丽的火花中。
点评:
从这一堂课中,我想起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说的一句话:“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被人重视。”而赞扬,激励是一种满足于人的愿望,强化人的动机的有效方法。
课前对学生的激励,赞赏,结果打开了孩子们禁锢的心灵,给了他们勇气,开启了孩子们的智慧之窗。灿烂的思维火花不时飞溅,在课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极了,是我始料不及的、惊喜的。
从中,我更深刻地意识到:激励、赏识是多么重要。作为教师,我们不要吝啬,多给孩子一些激励,多给孩子一些赏识,我相信灿烂的火花将燃成熊熊的大火,炼出最好的钢材。
《父亲的菜园》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父亲历尽艰难为家人开垦菜园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的父亲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用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他带给子女的,不仅是一个菜园,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子女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这篇课文的重点在学生自读自悟。但讲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课堂艺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是你对新课改理念的综合体现,具体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1.创设情境。这节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观看蔬菜的一些图片,接着引出菜地,到最后点名课题。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逐步走入课文,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出示词语,检查预习情况,为下文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引导学生抓住字形来理解词语,也体现了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的教学技艺。
3.自读感悟。课堂上我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同样的'文本,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让他们做批注,不但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性化的理解,而且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4.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要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来畅谈读后的感受。
5.及时评价。教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及时有效。多元化的评价也会博得学生的致高兴趣。所以,我觉得自身的应变能力及简洁明快的课堂语言很重要,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
一节成功的课,不在于面面俱到,也不在于热热闹闹,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它闪光,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教学目标
1、认识“婴、毅、筐、怖、肿、榨、憋、诱”8个生字。理解“箢箕、铁锨、狰狞、豌豆、莴笋”五个难理解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3、学习并积累动作描写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中写父亲的动作,来感受父亲坚持不懈、勤劳努力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这些蔬菜你们认识吗?(课件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这些新鲜诱人的蔬菜都长在“父亲的菜园”里,今天我们就跟随王树槐先生一起走近《父亲的`菜园》。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要求:
a、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b、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箢箕
铁锨
狰狞
豌豆
莴笋
a、指名学生读、小老师领读。 b、这两行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是同偏旁的词语,同偏旁的词语中的两个字一般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积累同偏旁的词语。引导学生观察第二行都是蔬菜名。 c、哪个词语你难以理解。箢箕、铁锨——出示图片
狰狞——出示字典意思:面目凶恶。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a、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预设: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b、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文章肯定会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能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指名两位学生回答。
我们把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像串糖葫芦一样把它们串联在一起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谁来试试?指名两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动作,体会感情
1、分层意
课文主要讲了父亲开垦菜园的经过,集中在2—10自然段,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并说说每一部分父亲分别在干什么。 2—3:开荒4—5:填土6—10:育肥
2、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部分内容读一读,把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圈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预设:
a、直到才
可以看出父亲非常勤劳、坚持不懈
b、扛、挑、丢、抓、冲
父亲对菜园的关心、开辟菜园的决心之大c、一筐一筐
父亲毫不气馁、执着坚毅
d、红肿、磨起了泡
细节之处可见父亲的不辞辛劳
3、重点理解“丢、抓、冲”三个动词
a、“丢”:平时你会丢什么东西?(垃圾)对你而言,垃圾是重要的东西吗?(不是)所以说“丢”字一般用在不重要的东西身上,那我们来看课文,父亲丢的是什么?(饭碗)饭碗,我们也可以说吃饭对父亲来说是不重要的事,那么在父亲眼里,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拯救暴雨中的菜园)
b、“抓”:如果让你来写,你会用上什么词?(拿)为什么作者没有用你的词呢?“抓”和“拿”有什么区别?(“抓”:紧紧地握住,使之不逃脱;“拿”:轻轻地握,没有体现力量)
做动作比较:抓(拿)着铅笔,再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父亲拯救菜园的迫切之心,牢牢地抓在了父亲的手里。
c、“冲”:我们班有哪些同学在运动会上参加过跑步比赛,请你说说在跑最后一圈是你的感受。(冲刺、全力以赴、拼命)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拿第一名、不要被后面的同学追上来、我要为班级争光)
课文在这里也用了一个“冲”字,想必父亲的感受跟我们跑步冲刺的感受是一样的,父亲拼命地想要干什么,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保护菜园)
这三个几乎是一气呵成的动作,将父亲对菜园的爱护、对开辟菜园的执着表现得淋漓尽致,谁想来试着演一演这一场景。
你刚才用演的方式,现在请你用读的方式将父亲的急切、执着表达出来。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读。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经过开荒、填土、育肥这一道道程序,加上父亲这一个个饱含坚定执着的行动,原本寸草不生的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这一变化。(在父亲的精心伺候下)
2、父亲在一片荒芜中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块肥沃、碧绿的菜园来之不易,课文描写到菜园遇上了暴雨,父亲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会怎么做呢?除了历经暴雨,在烈日下,父亲又是怎么做的?请你发挥想象,用上动词,择其一写一写。
一场暴雨说来就来,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日的午后,毒辣辣的烈日晒得土地滚烫滚烫,晒得树叶都打起了卷儿,可父亲依然劳作在菜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结:父亲让一块荒凉的土地,长出了新鲜可口的蔬菜,你想对父亲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父亲浇灌出的不仅仅是一年四季吃不完的蔬菜,他浇灌的更是一种坚毅执着、不懈奋斗的品质,也让我们深深埋下了这颗种子,慢慢去浇灌它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