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优秀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拿到这篇文章,我读了十遍。
前两遍我站在普通读者的立场,读这篇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观察随笔,感受到文章结构的紧凑鲜明、语言的生动形象、描写的细致入微;感受到蟋蟀的住宅的确是“伟大的工程”;感受到蟋蟀这一小昆虫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还感受到作者通过拟人手法传达出的对蟋蟀的无限喜爱之情。可以说,这篇文章就是一首人类对小昆虫、小生命的赞美诗。
第三四遍,我站在学生的立场读,读后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对蟋蟀熟悉吗?他们理解什么叫“随遇而安”吗?学生能从拟人写法中感受到什么呢?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呢?因为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总是喜欢拿着木棍在地上挖坑挖洞,挖这么小的一个洞穴对他们来说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第五六遍,我站在教师的立场读,我找了我和学生在阅读之后共通的一些感受和疑惑:作者为什么说蟋蟀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作者是怎样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这一伟大工程的?这之后的四遍,我在阅读中积极地思考:怎样构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怎样组织一个和谐的绿色的对话的课堂。思索再三,我将目光锁定在建构主义理论,锁定在其下的“抛锚式教学法”并作了教学设计。
据上述对教材、学生及教学理论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作了如下安排:
1.学会本课生字词,会认“宅、蔽、弃、慎”等7个生字,会写“弃、毫 、遇 、择”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住宅、选择”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蟋蟀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
3.体会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热爱小生命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设计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是第二点,教学难点是第三点。
本课教学安排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对话交流达成1、2两个教学目标,第二课时则在第一课时学习基础上继续对话交流以达成教学目标三。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流程安排作一说明。
第一课时我根据“抛锚式教学法”,安排了“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大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理解“随遇而安”,对比引出课文,用时5分钟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自己建构的过程。所以产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度。而教师帮助创设一定的情境是提高相关度的重要方法。所以在这第一个环节中,我让学生从“说自己的家或小房间”入手,创设一种“用心创造生活”的情境,进而引入昆虫世界,理解一般昆虫的“随遇而安”和蟋蟀的不“随遇而安”,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理解了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的“随遇而安”一词,为后面感受蟋蟀的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精神和其住宅的“伟大”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确定问题,学生二度读文,交流阅读感受,用时10分钟
在此环节主要完成两件事情,一是学习生字词,字词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环节注重将字词学习与课文语句、课文内涵结合起来进行,帮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其住宅的“伟大”,这就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共同关注,真正实现两者的统一,使学生取得扎实的学习成效。第二件事是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教学一定要尊重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学生的阅读体验,所以用“作者最想告诉大家的是什么”和“你获得的最深感受是什么”两个问题来启发,并最终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但是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每个认识世界的个体来说是共通的,这就为确定相同的研究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能。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学生默读课文,深入体会“伟大”,用时5分钟
默读的好处是能够促进人的自主思考,使阅读实现个性化,同时实现新信息与学生背景知识的联系和建立。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确定的问题与文本进行独立对话,采用在相应语句旁作标记和批注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第二大环节的“概括”性阅读到本环节的“具体化”研读,符合阅读规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我提醒学生在默读中,关注课文中的“鱼泡泡”、插图、生字、思考题、资料袋等材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的概念。
第四环节:协作学习,反馈交流感受,提升“伟大”原因,用时15分钟
这一环节是课堂之所以为课堂,区别于完全独立阅读的特点。建构主义认为,自主的阅读促使了学生情感的变化,而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与其他学生和教师的不断交流与沟通,就能更好地实现意义建构和情感变化。所以此环节,我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或图片)等各种材料佐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因此构建了绿色和谐的课堂。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学生未能提升的时候给予提升、学生朗读不到位的时候给予指导。因此,本环节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对“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等具体语句的品析,感受蟋蟀住宅的科学、精致、舒服和浩大壮观,感受蟋蟀在建筑住宅时表现出的智慧和不辞辛苦。对于学生疑惑的“这么一个‘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的洞穴怎么谈得上伟大”这一问题,则采用对照方式,以相当于一个人在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下挖掘300米的隧道帮助学生感受,并抓住“工具的柔弱与简单”和“工程的浩大与壮观”的极大反差,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真切的感受。同时,在品析之后及时进行朗读指导,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第五环节:效果评价,自由表述思想,再激阅读热情,用时10分钟
语文学习成效的最好评价内涵是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是否得到了提升,该环节通过“你看,它的住宅是多么科学、多么精致、多么舒服;你看,蟋蟀用它柔弱的、简单的工具建造了如此浩大壮观的工程。此时,你想对蟋蟀说点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的“我手写我心”形式,表达自己对蟋蟀热爱生活的敬佩之情,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就,对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是一个很好的检验。最后用“文章的作者法布尔是怎样写出这篇文章的?他为什么要用拟人的方法来写?”的“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因此,该课文的学习,我积极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遵循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抛锚式教学法”,实现学生在三维目标上的共同提高,并激发了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蟋蟀的住宅
热爱生活:科学 精致 舒服
伟大的工程
不辞辛劳:柔弱简单——浩大壮观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审题。
《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
(“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正确书写。
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如:“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zhou”,不能读“ju”或“zou”。
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学生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出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第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第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四)作业 。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 。
蟋蟀这种小动物很多同学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蟋蟀的住宅,也就是蟋蟀的巢就不是人人皆知了。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很小就很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对蟋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采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有条理地介绍了蟋蟀的巢穴,用他的话讲就是蟋蟀的住宅。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布尔很喜欢蟋蟀,并把蟋蟀当作他的朋友对待。那么,蟋蟀是以什么而出名的呢?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主要是以住宅出名。)
板书:住宅
(二)学习第二段。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默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讲蟋蟀住宅的特点,每个方面写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点?
(这一段主要是从选址、工具和洞内外三方面讲述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板书:选址 工具 洞内外
这是蟋蟀住宅很明显的特点。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分析蟋蟀住宅的这些特点。
板书:特点
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了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课文中讲到蟋蟀慎重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板书: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蟋蟀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可是人们为什么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
(蟋蟀盖房子的工具,非常柔弱。正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了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的住宅,所以令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板书:柔弱
这也是蟋蟀吸引作者关注的地方,所以作者决定要研究它,请同学继续读书,看一看住宅内外的情况怎样?
板书:
为什么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因为蟋蟀盖房的工具,只是简单的四只脚和钳子,所以说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
又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建造出那么平坦、清洁、干燥、卫生的住宅,所以可以算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了。)
“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这句话出现在这一段的最后,起什么作用呢?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体会蟋蟀辛勤劳动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学习第三段。
请同学默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的,课文是怎样写的?
板书:住宅建造
(这一段从建造时间、怎样建造和整修三个方面介绍了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板书:时间 建造 整修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这是蟋蟀盖房子的时间。)
板书:十月
蟋蟀工作很辛苦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小声读第8、9自然段,找出写蟋蟀盖房动作的句子,并划出动词,体会蟋蟀盖房的艰难与辛苦。
板书:扒 搬 踏 推 铺
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没有满足,它又做了什么?
(整修)。
对,蟋蟀是怎样整修的呢?
板书:长时间 加深加阔
学习了蟋蟀建造住宅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吗?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体会蟋蟀持之以恒,认真工作的精神。
(四)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这篇课文是写小动物的,作者并没有蟋蟀盖房子的体验,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形象、具体、逼真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书。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通过对蟋蟀盖房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才把文章写得这样好。)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我们应该学习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作业 。
1.朗读课文。
2.观察一种小动物。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
《蟋蟀的住宅》主要讲的是什么?
(《蟋蟀的住宅》主要描写了蟋蟀挖掘、建造巢穴的事。)
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巢穴比喻为住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很形象,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师:这篇课文说明了什么?
师: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这么详细具体呢?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5、6、7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观察有什么好处?
(二)朗读全文,体会拟人句。
课文中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请同学朗读全文,找出以上词语,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三)巩固练习,写一篇小动物的作文。
这种练习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注意它是什么样的,它的眼睛、嘴巴、爪子等有什么特点。然后再把这些特点生动、形象地描述下来,也要写它的活动情况。
教师指导这种练习时,可以先请同学读一篇习作例文,然后再进行习作指导,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一、教材解读
《蟋蟀的住宅》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属于科学小品文。科学小品的文体特点是短小精悍、生动活泼、文情并茂,大量采用了拟人手法,寓科学知识于趣味之中,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这也是与前一课《爬山虎的脚》所不同之处。
另外这一组单元学习重点之一是认真体会作者怎样观察的方法,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作者在记录“住宅特点”的时候是按照方位顺序来写,描写得比较详尽,而在记录“建筑住宅”按时间顺序,描写相对概括。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是通过认真仔细、长期深入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二、学习目标
1、会读“宅、蔽”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抛”等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随遇而安”等词的意思;
2、通过小标题概括,把握说明要点;
3、通过概括梳理,比较阅读,学习不同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三、设计预设
(一)引入拟人
1、学习题目之拟人写法;
2、明确文体(观察笔记,科普说明文)。
(二)把握主要内容
1、生字词:隐蔽 慎重 搜索 隧道 随遇而安
2、围绕“蟋蟀的住宅”,作者主要记录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小标题概括:选择住宅、住宅特点、建筑住宅
(三)学习活动一:学习“住宅特点”和“选址”部分
1、出示第5—6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写了住宅场所,学生概括理清,填在学习单“观察场所”一栏中,发现点明是按“方位”顺序来观察的;
2、学生概括住宅各场所的特点,相机完成学习单“场所特点”部分(先共同完成,后自主概括,最后交流);
3、找找写的有趣的地方,删去有趣的文字进行比较;
4、过渡:这么一处避风遮雨的好去处,蟋蟀是怎么得来的呢?衔接学习“选址”部分,重点抓拟人写法。
(四)学习活动二:比较学习“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
1、小组合作对比阅读,比较“建筑特点”与“住宅特点”的写法异同点;
2、交流,要求学生能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相同点是两部分都运用拟人手法,写得比较细腻,用词准确,经过长期和细致观察;不同之处是分别是按方位、时间顺序来写的。
(五)互文阅读
1、与《昆虫记》片段观察笔记的比较阅读,侧重引领学生交流“拟人写法”和“观察细致”:
在居民之中,最最勇敢的要数黄蜂了,它竟不经允许地霸占了我的屋子。在我的屋子门口,还居住着白腰蜂。每次当我要走进屋子里的时候,我必须十分小心,不然就会踩到它们,破坏了它们开矿的工作。在关闭的窗户里,泥水匠蜂在软沙石的墙上建筑土巢。我在窗户的木框上一不小心留下的小孔,被它们利用来做门户。在百叶窗的边线上,少数几只迷了路的泥水匠蜂建筑起了蜂巢。午饭时候一到,这些黄蜂就翩然来访,它们的目的,当然是想看看我的葡萄成熟了没有。
这些昆虫全都是我的伙伴,我的亲爱的小动物们,我从前和现在所熟识的朋友们,它们全都住在这里,它们每天打猎,建筑窝巢,以及养活它们的家族。
2、提升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随机简介作者及作品,链接学习“资料袋”。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难点: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1、师: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呢?请各位评委再读课文,用“—”画下有关句子,并能把每一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特点并概括。
3、请学生板书自己概括出来的蟋蟀住宅的特点。
4、讨论、比较住宅特点。
生:小蟋蟀住宅朝着阳光(向阳)
小蟋蟀的住宅隐藏在青草丛中(隐蔽)
师: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也有这么多名堂,但是我的住宅里有电灯、电话、有线电视、电脑等等,它有吗?谁的住宅好?(当然老师的好)
二、了解蟋蟀是怎样建房的
1、我的住宅比它好,为什么没它有名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读后再比。
生:蟋蟀建房子是一点一点挖掘的。
师:我建住宅得请瓦工、木工、电工、水工等等,一个人干不了。
生:蟋蟀不断修整住宅。
师:老师的住宅不常修整,要向它学习。
……
通过比较,让学生认识到建筑专家—蟋蟀住宅的出名,是靠自己长年累月不断修整,认真、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请你找出课文赞扬蟋蟀的语言,读一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投影出示课文中直接称赞蟋蟀住宅的句子:
(1)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2)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体会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
三、换角色,指导说话。
1、下面请蟋蟀工程师介绍一下它是如何建筑住宅的,它建筑的住宅的特点等。
2、学生准备后,发言。(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深入了解,认识蟋蟀。
1、看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
2、谈体会:看了图片、资料你懂得了那些以前你不知道的知识?
五、看文章,做练习。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蟀的童话)
2、以下两题任选一道做:
(1)用以下小动物编个小故事(不要求全用上)
蚂蚁、蜜蜂、蟋蟀、蝗虫、萤火虫、蝴蝶、螳螂、蜈蚣。
(2)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写一篇短文。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宅、蔽、弃、慎、择、穴、搜”7个生字,会写“弃、毫 、择”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毫不可惜、随遇而安、隐蔽、宽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的品读,理解作者笔下的“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的深刻内涵,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辛劳”的品质,激起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蟋蟀的住宅》。“熟悉”的“悉”字加“虫”字旁,就是“蟋”;“率领”的“率”字加“虫”字旁,就是“蟀”。“宅”字是宝盖头,下面不是“毛”字。写完后,同学们读一读!
什么是住宅?一般来说,我们人类住的地方叫住宅,动物住的地方,叫窝、巢、穴等。而蟋蟀是一种昆虫,为什么这里蟋蟀住的地方也把它叫住宅呢?(作者用了拟人的方法,把蟋蟀住所称作住宅,可见作者非常喜欢蟋蟀。)
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让作者如此喜欢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蟋蟀的住址,一起走进多彩的昆虫的世界。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为了使学生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状况,教师由书写标题直接导入。学生从题目中发现,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是带着一种喜爱的感情来写蟋蟀的家的。这样他们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思维的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并进一步产生了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通读课文。
要求:选择自己习惯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并思考文章从哪几方面来介绍住宅。
2、检查字词认读及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生字语,先同桌互读、互纠,然后全班交流,掌握音、形、义:
隐蔽 隐藏 搜索 选择 住址 洞穴 柔弱 倾斜
平坦 扒土 宽敞 随遇而安 毫不可惜
(2)师生相互强调易错字:蔽、毫、倾,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特点、建造)
理清文章脉络: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住宅的特点?(2-6)哪些自然段写蟋蟀修筑住宅?(7-9)
三、潜心品读,感受伟大
(一)感知特点,初识伟大
1、默读2-6自然段,画出写住宅特点的句子,再用几个词语概括写在旁边。
2、汇报交流
交流一:外部特点
课件出示:▲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 仔细琢磨,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向阳 隐蔽 干燥 )这些特点好在哪里?
①抓住 “骤雨”生发:
知道什么是骤雨吗?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
②抓住“九寸深,一指宽”生发:
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一下子就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朗读句子。
(2)想象引读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别的昆虫因为没有房子而飕飕发抖,你伏在洞门口,抚弄着触角,舒服地晒着太阳——
炎热的夏天来到了,其它昆虫找来找去找不到阴凉的地方,热得直喘气,你呢,躺在自己挖掘的隧道里,那里面就像安装了空调一样凉爽——
课件出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这个句子写法很特别?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2)想象引读
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
交流二:品读“随遇而安”:
过渡:这样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怎么被蟋蟀给找着了呢?联系上下文看看。
(1)谁能说说“随遇而安”这个词语的意思?别的昆虫怎样随遇而安?
指名朗读:“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2)这临时的隐蔽所可能是一些什么样的地方?
这些昆虫只要有一个洞,能隐蔽藏身就感到满足了,不管这个洞穴好还是不好,这就是“随遇而安”的意思了。
(3)我们又从哪里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呢?
教师小结:咱们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学,把蟋蟀和其他昆虫这么一比较,就觉着这小家伙和咱们人一样,很有头脑嘛,它给房子选的地段、环境还真不错!难怪法布尔称这里是住宅!
交流三:内部特点
(1)你感受到内部什么特点?板书:光滑 简朴 干燥 卫生
(2)你觉得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喜爱 佩服”等)
(二)解读修建,再识伟大
过渡:同学们,蟋蟀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它靠的是什么?(足与钳子)在你的想象当中,你觉得这种工具是怎么样的,书本上是怎样描述的呢?(柔弱 简单)如此简单柔弱的工具,蟋蟀是怎样建造出如此浩大的工程的呢?
1、自读7-9,划出建筑时相关动作的句子,加深理解。
2、交流汇报
课件出示:“它用前足扒土,还有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蟋蟀在建筑时的先后动作是怎么样的呢?
(2)同桌间互读,边读边思考,你觉得难度最大的是哪个动作,为什么?并相机进行朗读。
(3)课件出示填空:
“它用前足___土,还有钳子____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止___-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_____到后面,倾斜地______开”。
课件出示:结合“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 这句话哪个词跳入你眼帘?
(2) 自由谈体会并朗读。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读到这里,你还认为蟋蟀的住宅仅仅是一个小洞而已吗?(从住宅特点,从劳动工具等方面来谈)
2、总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我们不禁发出感叹——“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你想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蟋蟀说些什么呢?
四、积累佳句,感悟写法
1、对于蟋蟀如此平常的小昆虫,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如此可爱的小动物呢?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预设:因为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因为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2、找出相关的语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五、拓展延伸,亲近生命
1、感谢法布尔,让我们读到了如此怦然心动的文字。在《昆虫记》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
——(法)法布尔《昆虫记》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各抒己见。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认识“蔽”、“慎”等7个生字,会写“蔽、搜”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慎重、搜索、随遇而安”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蟋蟀住宅的特点,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蟋蟀生活习性、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
2、放大的蟋蟀图片。
3、每生准备一张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
1、(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
(生书空)
2、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
(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3、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范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 边读边想:
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学生试读。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⑵ 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
慎(shèn)重 选择(zé) 洞穴(xué)
隧(suì)道 挖掘(jué) 倾(qīng)斜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2、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3、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第2小节)
⑴ 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⑵ 随遇而安,从字面看什么意思?
(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⑶ 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⑷ 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
(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
(自豪、骄傲)
⑸ 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⑴ 着重指导:
蔽、毫、抛。
⑵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