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整理的《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优秀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篇1

一、课前交流

1、 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若没条件制作课件,可出示一些图文资料),让学生陶醉其中。展示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造成的不同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 引入,解题:同学们,大自然神奇美丽、充满生机。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一个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板书课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自然规律。)大自然的规律给我们人类什么启示?这就是我们要共同探究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文义,整体感知

(一)出示小黑板上的自读要求。

1、 轻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音节,多念几遍,把生字念会了,再往下念。

2、 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应该积累的四字词语(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这些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思。

3、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全文(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默读的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自主思考:海龟是怎样遇难的?小组内相互交流。

(二)学生按要求自读自悟,小组交流。

(三)检查自读情况。

1、 教师对易出错的字形、字音:“穴”、“吁”、“伫”、“肴”进行指导。

2、 学生汇报海龟遇难的经过,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补充、指导。

三、精读课文第1~5段,交流阅读体会

1、 教师给学生介绍资料:加拉巴哥岛。

2、 抽一名学生范读第1、第2段,其余思考:“我们”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幼龟要进入大海所面临的危险是什么?

3、 学生交流汇报。(要从两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幼龟生存所面临的危机:它们除了容易被食肉鸟吃掉外,还有就是它们与成年海龟体重的悬殊—不及1%。)

4、 过渡:那天“我们”上岛的时候,快到黄昏了。“我们”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我们”看到了什么?请大家齐读第3段。(学生齐读。)

5、 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欲出又止”、“踯躅不前”、“突兀”、“企图”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 面对这惊险的一幕,“我们”是什么态度?向导是什么态度?你认为谁的态度是正确的?请大家读一读、找一找、议一议,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

7、 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们”“紧张”、“焦急”、“不能见死不救”和向导“见惯不惊”、“若无其事”、“极不情愿”的不同表情态度及原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8、 分角色读“我们”和向导的话(第4段),齐读第5段。

四、精读课文第6~12段,体会文章情感,获得思想启迪

1、 引读第6段:向导抱走幼龟不久—(生读:“成群的幼龟……愚不可及的蠢事。”)

2、 针对第7段的内容组织讨论: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对于作者的分析,你有疑问吗?(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分析原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能对作者的分析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由产生问题到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

3、 指导朗读,可分组读第6~8段,齐读第9段。要指导学生读出震惊的语气。

4、 过渡:为了弥补“我们”的错误,“我们”是怎样做的?

5、 自读第10段,边读边想象沙滩上惊心动魄的场面:“我们”拼命地救幼龟,数十只食肉鸟争先恐后地抢食这些没有反抗能力的幼龟,幼龟也在拼命地往海里爬。想一想应该怎样读。抽生读,评价后再读。

6、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沙滩上的寂然静止和“我们”心情的不平静。大家都在反思自己关爱小动物的善举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恶果,都不说话,终于,向导忍不住了,发出了他的悲叹。齐读向导发出的悲叹。

7、 如果你们就是作者和旅行的同伴,听到向导发出的悲叹,你们会想些什么?请说说吧。

8、 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自作聪明”、“走向反面”,并联系上文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们”救下第一只出巢的幼龟是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的自作聪明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与“我们”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大多数幼龟葬身鸟腹。这段话是作者从这件事中总结的教训,它告诉我们:人类虽然是自然界中最聪明的生灵,但人类做事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仅从人类自身的主观愿望出发,不遵循客观规律,即使是好心,也会带来恶果。背诵这两句话,记住教训。

五、延伸与拓展

1、 交流自己在生活中因为好心而办的傻事,教师相机指导。

2、 教师介绍资料:动物的相生相克。

3、 师生交流从电视栏目“人与自然”、“动物寻奇”、“探索与发现”看到的一些内容。(如果学生不太了解,教师要推荐学生多看这些电视栏目或相关的书籍。)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篇2

一、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今天,你们将和老师一起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大自然中发生的真实故事──《自然之道》(板书),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得到启示。

2、悬疑读文:

读课文题目,“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意思?带疑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3、自主识字:

⑴ 提示学生利用窍门,读准字音。(如,读“愚”字不能读成yí,“吁”不能读成xī)找出难读难写的字,研究特点。(如,形声字占绝大部分;如,写“啄”字第九笔的“点”不能丢掉,写“帽”右边的。“曰”不能写成“日”等)

⑵ 同桌交流,相互识认。

⑶ 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难认难写的字,并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法,落实识与写)

4、读课文:

⑴ 给足时间让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读中点拨学生在难读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或与同学合作读。

⑵ 交流练读情况。由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读,相互推荐读,老师注意给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机会。学生读的过程中要求其他人认真倾听,读完后由学生自己有重点地点评。对于课文中出现的难读的字词句,教师要让学生读到位。

整体感知。说说初读课文的印象或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先让学生读读课文,再让其组织语言来说。尊重学生自己初步的读书感受和见解。

二、探读课文,读出自我发现

1、自主探读: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读出重点,读出感情,与作者情感共鸣。提示学生联系课后连接语提示的内容读课文。

2、心声吐露:

⑴ 与同桌相互交流;

⑵ 在全班展示自己的读书体会。教师做要点板书。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着眼学生感悟,抓点精读:

“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用课文内容回答后,再做深入探究。(问学生有什么问题)

⑴ 学生提问并品读:为什么说“似乎在侦察”?

(是“我”见到幼龟的动作后的猜测,但并不了解真的是这样)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突然”“啄”“拉”)向导怎么做?

⑵ 学生提问并品读:向导怎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为什么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他为什么不给“我们”解释?(面对的是“焦急”、是责怪──“不能见死不救”、情况十分紧急)

⑶ 理解“自然之道”并导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延迟评价,从学生的讨论中适时导入故事发展的相关内容),那么,“我们”干的是一件什么事?

2、“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理解“愚不可及”)愚在哪儿?那么,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⑴ 学生读书,抓词抓句感受当时的事态。

(适时出示挂图或点击课件)

幼龟:“鱼贯而出”“争先恐后”“结队而出”(要经过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它们可能会想什么?

食肉鸟:“许多”“吃得饱饱的”“发出欢快的叫声”。(可结合先前的“颓丧”体会)它们又会想些什么?

⑵ 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体会向导“悲叹”的这句话表达的意思。

3、着眼学生体验,探微发幽:

回归课题,引发话题。

谈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和感悟。

(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存在的道理,这个生存的法则和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违背“自然之道”的后果。

(自作聪明,只能好心办坏事,聪明反被聪明误)

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和开课导语谈谈:谈候鸟迁徙不能挽留,谈山涧小鱼难在鱼缸生存,谈老虎圈养便失去野性,谈温室难育参天大树,以及尊重大自然,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等等。从而使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共存的道理。同时激发学生主动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二、走出文本,开展实践活动

1、导读课后“综合性学习”提示,明确活动目的及要求。

2、自由组合,分小组讨论确定活动内容及拿出活动安排,全班交流:

(要求选定组长,搞好分工,排好时间,并作好相关记载──可以以日记、活动报告、行动纪实等形式反映)

3、学生分组行动,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也可结合后续的学习内容进行)

《自然之道》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已生存的方式和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自然之道》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谁能说说题目中的“道”是什么意思?(道理、规律) 那么题目的意思就是(自然界有其自身的规律)

二、统读全文,回顾内容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么他们的目的达到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老师就找几名同学分自然节读课文。

指名读文后(选一个C类的学生汇报作者一行人的目的)

说得真好,你们愿意看看可爱的海龟吗?(师点幻灯片,边看边说)看完后,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三、紧抓蠢事,引入探究

1、是啊,如此可爱的小海龟却被我们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齐读“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师出句子)理解:

“愚不可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面对我们的表现,向导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第三到第八自然节,边读边画边思考,并标注你的感受。

四、默读课文,深入研读

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重点了解C类学生掌握情况:

(出示幻灯片)

思考:

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

向导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2、汇报交流:

⑴ 学习三—四自然节:

① 我们的哪些做法是愚不可及的?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联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看见探头小龟有危险,就焦急起来,让向导想办法。联系上文小龟遇险体会我们因爱护小龟,担心它受到伤害,但不懂它入海的基本规律。相机理解“欲出又止”“踌躇不前”“企图”。

指导朗读,读出危险及焦急的心情。(先找A、B类学生范读,再找C类学生)

② 面对着我们如此焦急的表现,向导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电脑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叨就叨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向导为什么这么说?理解“若无其事”他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向导觉得这是正常的规律,幼龟防护天敌,自然有自我保护的办法,不能人为去改变)

③ 第四自然节中还有哪些句子表明了他们情感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冷淡”“极不情愿”等词语。

④ 指导朗读:

谁的想法正确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

⑵ 学习第五自然节:

① 学生汇报:相机理解“鱼贯而出”(先把机会留给C类学生,再由A、B类学生补充)

② 你明白了吗:为什么说我们干的是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过渡: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⑶ 学习第六、七自然节:

① 自由读6~7自然段思考:这件蠢事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② 学生汇报(结合插图理解)。

③ 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

⑷ 理解“我”和同伴此时的心情:

“天啊!同伴( )地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也( )地说:“( )。”

4、朗读第八自然段,体会中心:

⑴ 我们不顾自然规律,焦急地想救小海龟,而导至海龟受到巨大伤害,令我们震惊,我们极力去救海龟,但我们内心仍是悔恨至极,读第八自然段,从哪儿看出我的心情?

⑵ 我们的内心会想什么?(无知,好心办坏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只能把事办糟,自然现象神秘莫测,不知道就不能乱加修改。)

⑶ 向导由若无其事到不情愿,现在心情又是什么样?(悲叹)把悲叹换成感叹行不行悲(为小龟的惨死)叹(人类的无知,强行改变规律,应受责罚)

⑷ 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⑸ 有感情地读第八自然段。

四、感悟启示

如果你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五、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

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2、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由读文。

3、指名逐段朗读全文,相机正音、评价。

(1)从同学们的表情,郑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岛”。理解“筑巢孵化”)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生。.。.。

(2)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生:。.。.。.

(3)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老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师: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救幼龟”)

(4)第5自然段让谁来读呢?你听得最认真,你来决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生:。.。.。.

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害”幼龟。)

(6)第7、8段连在一起读,这么多同学啊,那这样吧,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轻轻地读,好吗?生读

4、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5、指名汇报。生: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旅游、幼龟、嘲鸫、沙滩、侦查、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离巢而出、稍不留心、踌躇不前、极不情愿、结伴而出、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颓丧、震惊、悲叹。

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正音。小组齐读。(强调“踌躇、嘲鸫、愚蠢、气喘吁吁”等的读音。)

2、理解难点词语。

在这么多的词,哪几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探讨。

3、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记忆生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

4、提醒易错字的写法:

幼(与“幻”比较)、啄、帽;指导书写:愚、滩。

板书:我和同伴: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若无其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1)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2)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9、自然之道

遵循 人 违背

保护↘↙伤害

海龟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一群旅游者出于同情心,从食肉鸟口中救下一只幼龟,却使龟巢里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倾巢而出,导致成百上千的幼龟受到伤害。揭示了“自然之道不可违”的自然规

律。

【学情分析】

同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大自然的奥妙,对自然现象有着关注的热情。所以对于这篇课文,同学是有学习欲望的。但是,同学的关注可能仅仅停留在外表。学习本课,除了引导同学热爱大自然,更重要的是启发同学学会理性地考虑,进而引导同学

维护大自然,探究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因此,要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训练和语文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同学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

培养同学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设计理念】

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让同学在自主学习中与文中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协助同学形成正确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

么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读几遍,不懂的问题,请在书上做好记号。2、指名分节朗读,注意正音。重点朗读难读的句子。

三、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1、小组合作学习1~4自然段。

⑴ 读明白了什么请说说?

⑵ 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讨论交流。

⑶ 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俺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文中有关词句,完成下表。(见大屏幕)

神态 语言

俺们

向导

2、向导和“俺们”为什么有完全不同的态度呢?

3、最终向导在什么情况下救那只幼龟?

4、扮演读3、4自然段,着重全体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

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5、感悟启示:

假如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

事中受到了教育,得到了启示。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大家。 这是一篇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课文。自然万物,有着它自身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俺们人类该做些什么呢?课文通过具体事例告诉俺们:假如不依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发生与俺们

的愿望相反的结果。这就是自然之道。

请大家再次用心读课文,细细体味吧。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见过或听说过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而最终受到

自然的惩办的事例?

例举一、两件,在班上说一说,议一议。

【板书设计】

9、自然之道

“俺们”救一只幼龟 误导众幼龟 →众幼龟被海鸟啄食

(违反自然之道──→事与愿违)

《自然之道》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拯救了一只被嘲鹰咬啄的海龟“侦察兵”,结果成群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而成为食肉鸟的口中之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课文叙事严谨,故事性强。第一自然段交待了事情的起因:“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还特别强调“在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的陪同下。”从而点明了“我和同伴”及“向导”的不同身份,也暗示了两者对太平洋绿龟生活习性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层次是不同的。

第二自然段插入对幼龟生活习性的介绍,为后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稍不留心”“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意在强调危险随时可能发生。

第三到十一自然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叙述了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其间,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先是因好心而“紧张”、“焦急”,要求向导想办法,接着,看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后感到“震惊”与后悔;“向导”本来是“若无其事”,由于同行人的“不满”,“极不情愿”地将绿龟引入大海,最后只能难过地发出“一声长叹”。

课文中向导的一句“叼就叼去吧,自然界就是这样的。”意在说明,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自然面前,人类不能凭主观好恶做事。同时,也点明了课文的主旨:自然之道,即自然的规律。课文最后写到向导的一声长叹:“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这不仅仅是在说海龟,更是在呼吁:人类呀,要遵循自然规律,千万不要人为地干预。再一次点明“自然之道”。

课文主题突出,并且学生易于在读中感悟。一方面是因为选材典型,另一方面文章内容在多方面形成强烈反差,读起来扣人心弦,例如:“我”和同伴与向导在对自然规律认识上的反差,“我”和同伴的好心与所造成结果的反差,海龟入海前的平静与入海时遭到食肉鸟捕食的惨烈情景的反差等。学文时,引导学生从故事的发展中悟出“自然之道”是重点。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海鸥、争先恐后、若无其事、鱼贯而出、气喘吁吁”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方法与过程

通过初读、再读、细读这三个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体会逐步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任务、制作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解释课题:自然之道。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一下自然之道的意思。

2.检查对课文内容了解了多少:说一说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谁?(生物学向导、我们、绿龟、嘲鹰和海鸥)学生答,教师板书。

3.检查生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注意思考,根据黑板上已经有的词语,把生词写在恰当的位置上。(巢穴、侦察兵、食肉鸟、饱餐、若无其事、棒球帽、气喘吁吁)

4.检查对错,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写在这个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即考察了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也了解了在初读课文中学生是否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理清文章脉络。

1.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要想学好课文,首先就要读好课文。读课文不能盲目的读,每次读了课文,我们都要有收获才行。你们看昨天的预习大家就都有收获,昨天的课文就读的有意义。通过初读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今天再读课文,就要有更高的要求——理清文章脉络。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就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等。现在就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怎样的。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通过理顺故事的过程进行分段。指名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给学生渗透阅读方法,给叙事性的文章分层,可以按着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展开来进行。

3.引导理解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属于故事情节的内容吗?那写的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读一遍。看看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读课文,交流文章内容。)在这里写这一段有没有用?

引导学生理解,在讲故事中加入适当的补充说明,能让读者看得更明白。不但如此,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作用。出示最后一句,说说写了什么?跟后面有没有联系?这里给后面的故事打下了一个伏笔。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恰当的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完整性和趣味性。

设计意图:写作方法的渗透。

第二课时

一、学生默读课文,独立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细读课文,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要完成这个任务,在细读的时候,就要有自己的感受(板书——有感受)什么感受呢?我给举个例子,比如你从课本中有什么发现,发现字里行间藏着什么意思,还有你对课文上所说的事情有什么体会,又如你有了什么想法等等,都算感受。(板书:发现、体会、想法)要想在读的时候有感受,就要一遍读一遍想,哪里有想法就应该画出来,有什么感受就简单得写下来,就是一边读一遍写写画画,也就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记录感受。教师巡视指导。大约进行十分钟。

设计意图:先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在读书时该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和思考时间,使他们能真正的认真读书,静心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

二、交流感受,深入理解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教师注意结合学生的谈话,引导学生们理解文章的重点段落和句子。

1.在交流中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有感情的朗读(结合四、八自然段进行)体会人物的心情、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2.理解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重点理解向导的话。

3.再次感受文章的结构:发生、发展、高潮。

三、写话练习。

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这是一个( )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大自然是有它自己的道理的,由于我们( ),才使这些海龟受到了伤害。(学生写,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实现读写结合,将学生理解的道理反馈外化。

四、拓展练习

还知道这样的故事吗?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五、总结。

我们人类自称是万物之长,其实真正的万物之长是大自然,不遵守大自然的规律做事,必将使我们受到惩罚。作为人类,该如何才能真正创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自然之道优秀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请大家看课题。(板书:自然之道)齐读课题。

2、师:大家看这个“道”字,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意思?生:

师:看来,这个“道”字的意思还真不少,那它在“自然之道”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师:这个课题的意思很深奥,我们读了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请同学们先自己来读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次,好,开始!

2、学生按初读要求自由读文。

3、指名逐段朗读全文,相机正音、评价。

(1)从同学们的表情,郑老师发现想要读好这篇课文确实有点难度,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谁来?学习的机会是自己把握的。你最积极,我请你读第一自然段。

生:。.。.。.(正音“加拉巴哥岛”。理解“筑巢孵化”)

师:读了第一段你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吗?生。.。.。

(2)第二小节谁来?好,你来!生:。.。.。.

(3)接下来谁读?把难度增加,第3、4小节连起来请一个同学来读!我请你来!同学们,带着你的心跟作者一起上岛,看看一路走来,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生读)

老师: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生:。.。.。.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说说你的理解!

师:这2段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说它的只要内容。(“救幼龟”)

(4)第5自然段让谁来读呢?你听得最认真,你来决定吧。生:。.。.。.

(5)第6自然段,我要请没有举手的同学。生:。.。.。.

这两段你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害”幼龟。)

(6)第7、8段连在一起读,这么多同学啊,那这样吧,想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轻轻地读,好吗?生读

4、师: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叙事味道很浓。现在你能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5、指名汇报。生:

三、学习字词,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语:

旅游、幼龟、嘲鸫、沙滩、侦查、企图、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离巢而出、稍不留心、踌躇不前、极不情愿、结伴而出、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结队而出、饱餐一顿、气喘吁吁、颓丧、震惊、悲叹。

各种形式朗读:指名读,正音。小组齐读。(强调“踌躇、嘲鸫、愚蠢、气喘吁吁”等的读音。)

2、理解难点词语。

在这么多的词,哪几个词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助的呢?生提出来,一起探讨。

3、出示本课生字,小组合作记忆生字。

幼滩侦嘲啄企愚蠢返拦鸥帽吁彻

4、提醒易错字的写法:

幼(与“幻”比较)、啄、帽;指导书写:愚、滩。

板书:我和同伴: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冷淡、若无其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懂得“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2、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回顾整体

1、师:同学们,听老师的提示我们来默写几个词语,请两个同学上黑板默写。

(1)争着向前,惟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争先恐后)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鱼贯而出)

(3)我们的做法十分愚蠢,好心反而办坏事。(愚不可及)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

(5)一个劲地责怪自己,特别后悔。(后悔不已)

(6)吃得特别饱。(饱餐一顿)

2、(出示一段内容)选择默写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中。

我和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一个小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愚不可及)要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成群的幼龟以为外面很安全,就从巢中(鱼贯而出),结果让食肉鸟(饱餐一顿)。“我们”(气喘吁吁)地拯救了一些幼龟,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真是令人(后悔不已)。

二、品味语言,感悟“蠢事”。

1、师:在这一段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话中,有一个词语是“愚不可及”。请同学们在课文找到含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指名读。

2、现在我们就是那一群游客,回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哪些行为已经是愚不可及了呢?细细读课文3-5段,不动笔墨不读书,把有关的内容都找出来,细细体会。

3、交流

生:。.。.。.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是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你觉得自己愚蠢在哪里?

(2)朗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说明自己愚不可及的。生。.。.。.

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

(3)你怎么就觉得自己是愚不可及的呢?

(4)老师采访向导: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若无其事呢?可为什么你又极不情愿地抱起小龟扔向大海呢?

师:愚不可及的事还有呢?当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更是认为自己愚不可及了。生:。.。.。.

出示: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的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生:(自由读,齐读)在书旁边写写批注,再交流。

过度: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是可悲的,大家来读一读第七八自然段。

三、明白后果,指导朗读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

老师:我们的愚不可及造成的结果怎么样?生:。.。.。.

2、引读

师:尽管我们来回奔跑,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们带来了很大的伤害。此刻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引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生:(读课文第八节第一句)

师:天啊!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读文)“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师: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生:(继续读文)

师: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这就是我们做的蠢事。

3、一齐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师:别看这小小的绿龟,他们也是有的一套躲避危险、防御危险的办法!可这样的办法却被我们给破坏了。这2个小节里的每个字,每句话,甚至是每个标点,都跳动着作者那难以言说的痛苦!

因为——(再出示):“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四、再读课文,发挥想象。

1、师:我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愚不可及了,向导呢,何尝不自责呢?我们再把书读进心里去。(出示)

向导心里难受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生:。.。.。.

2、指导朗读

师:原本无奈的向导现在多了一份悲伤。读出他无限的悲叹:

生:(读)

五、回归整体,提升文本

1、师: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神秘。现在我们在回过头来,这“自然之道”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2、请学生谈谈人们在生活中违背自然规律的例子。

师:要遵循自然之道,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就会产生与我们愿望相反的结果。你们接触过这样违背自然之道的事吗?生:。.。.。.你认为怎样才会不违背“自然之道”?

生:

3、其实,违背“自然之道”的故事我们学习过不少。如:《我要的是葫芦》、《拔苗助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们讲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自然万物,有着它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规律,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人类要想不犯错误,首先就要了解自然之道,遵循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写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在小黑板上抄写生字新词和两组需要比较的句子。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

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

(从整体入手)

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2、认读生词: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小黑板展示,对于若无其事等词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方式理解)

3、名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

4、初读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注意:要将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地方进行梳理、归纳,并及时解决;若不能马上解决,可以简单板书,在后面的教学中相机处理,在此环节上绝对不能走形式。)

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

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深入研读,对于细节部分要反复推敲,不能读读了事,还要把字词的理解同表演结合起来,如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就要把幼龟当时的神态、眼神体会出来。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⑴ 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

⑵ 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

4、讨论:

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

5、比较句子: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注: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多练习几遍。

四、本课小结

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

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

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⑴ 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⑵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

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

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

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处事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

三、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 筑巢 幼龟 沙滩 侦察 企图

情愿 蠢事 返回 海鸥 补救

争先恐后 欲出又止 若无其事 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 愚不可及 气喘吁吁 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年级下:《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意。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感受。

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明确要求,启动“综合性学习”

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与要求。

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活动。

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

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及时了解情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