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参加主题班会吧?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更有利于班级集体的建设。敲定一个主题班会,都需要做哪些准备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设计意图
将古代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改编为小话剧《刘兰芝与焦仲卿》并在课内演出。对这首诗歌的教学,通常的做法是:从词句的理解到层次分析;从人物形象把握到主题的提炼以至于艺术手段的分析。本设计拟突破这一传统程式,将靠抽象思维来理解的诗歌改编为直观性很强的舞台艺术,着眼于诗歌与话剧的特点,在不同艺术形式的转换中,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艺术特征,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设计提要
1、基于这首诗歌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关系,可以改编为戏剧冲突激烈的剧本。
2、导学生对话剧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编演的能力。
设计实施
1、改编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进行改编,然后分组讨论,各组选出组内的优秀剧本,并集思广益加以修改,作为演出的底本。
(2)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除了把握词句意义外,对诗歌涉及到的偏义复词、文化礼俗、赋比兴手法等也需透彻了解。
(3)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改编时要准确把握原诗的矛盾关系来构成戏剧冲突,改编后的戏剧语言要有个性化特征,符合原诗中人物的身份。对场景等的交代可用舞台说明。
(4)剧本的改编要忠于原作,而且在剧本的布局谋篇。人物语言的润色上,都对写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而改编是写作能力的检阅。
2、表演安排。
演出前对欣赏表演的同学提出要求,不能光看“热闹”,而应看出“门道”,进一步对原诗进行思考,同时对诗歌、话剧这两种不同艺术手段在表现同一内容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
(1)演出设主持人一人,负责演出进程的主持;由一名同学负责朗读舞台说明。
(2)剧本分为两幕四场。兰芝在焦府为第一幕,回到刘家为第二幕。按剧情分组表演。
(3)结尾部分的处理;配乐朗诵。诗歌原作中兰芝举身赴清池和仲卿自挂东南枝的情节,以及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由于舞台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做惟妙惟肖的表演,而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又不能草率,因而采用二胡演奏《化蝶》乐曲为背景音乐,殉情的刘、焦二人采用虚拟的表演动作来象征。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部分,由一位朗读富有感情的同学在背景音乐中用低缓、压抑的语调来朗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飞天去不回,诚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用《化蝶》乐曲来移花木,使这首诗很难在舞台上表现的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结尾,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朗诵的`最后四句是借用歌曲《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既吻合原诗开头的佳禽失偶,又表达出人们的美好愿望。朗诵时应尽量放慢节奏,配合好音乐的速度。如泣如诉的配乐朗诵,自然地将剧情推向高潮,让学生沉浸在音乐里,忘情于故事中,收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艺术效果。
演出结束后,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
提问:刚才演出的小话剧中,主要人物有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那么,同是感情深厚、爱情专一、敢于反抗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有何不同?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焦母和刘兄的思想性格有何差别?
明确:刘兰芝对封建家长制有清醒的认识,不抱任何幻想;而焦仲卿对封建家长制抱有一定幻想,性格比较软弱。焦母体现的是封建家长的冷酷自私、专制暴戾和不讲道理;刘兄贪财慕势,是一个势利小人,体现了封建家长的庸俗和丑恶。
点拨:人物是主题的载体。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深入思考、准确把握,随之深入理解主题: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造成的。对这各同类型的艺术形象,作者在塑造时注意了个性上的差异,这正是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说明:该问引导学生进行同中有异的比较,以养成其细微之处留心的习惯,并进而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征。
提问:从诗歌中看,焦母“遣归”刘兰芝的理由是“无礼节”和“自专由”,但刘兰芝的表现并不是这样的,可见这只是焦母的借口,你能推测一下焦母“遣归”的根本原因吗?
明确:诗中说焦、刘二人“共事二三年”,可是尚无孩子,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时代,“无后”可能是“遣归”的最根本的原因。
点拨:焦母为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她的立身行事,显然以封建礼教为准则,这样就能更深刻地认识封建制度的罪恶。
说明:这一问的社会意义似较深广,即使在当今,这样的封建观念仍然存在,这在思想教育上很有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理解作者在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3、学习本文在对比映衬中突出景物特点的手法。
学习重点:
目标1、3。
学习难点:
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旷达情怀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大自然给予个体生命的深刻感悟。
学习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书: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检查预习
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纠正断句。
三、教师范读
四、学生两两组合互读。
五、明确本节课目标:疏通文意。
六、解题
师问:本文的标题如何断句?又如何解释呢?
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开始发现宴:《说文解字》“宴”,安也。宴游,即安闲的游览。记:文体名。
七、知识积累,文意疏通。
实词:
僇人、恒惴栗、施施而行、慢慢而游、无远不到、披草而坐、意有所极、觉而起、怪特。
始指异之、缘染溪、斫榛莽、箕踞而遨、若垤若穴、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莫得其涯、引觞满酌、心凝形释、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故为之文以志
教师补充:穷:
趣:
虚词:而、之
句式:以为凡是州山水有异态者(定后)
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
是岁,元和四年也。(判断)
学习方法:教师让学生圈画出词句,然后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八、质疑答疑
九、齐读课文
十、作业: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二课时
一、明确本节课目标:理解情感,学习手法。
二、讨论探究:
1、本文的标题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那么,有“始得”就有“未得”,有“宴(安)”就有“不安”,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吗?
学习方法: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明确:未得(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始指异之、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
2、运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技巧分析文本。
3、掌握作者通过日常生活描写来展现拉丁美洲宏大历史的构思技巧。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运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技巧分析文本。
学习难点:掌握作者通过日常生活描写来展现拉丁美洲宏大历史的构思技巧。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同学们好,拉丁美洲文学做为外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种类,随着近百年来拉丁美洲的沧桑巨变越来越受到了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关注,其中,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著《百年孤独》就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今天,我给大家讲解的内容就是这本名著的节选部分。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20世纪哥伦比亚享有盛誉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和记者,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是拉美小说界的“掌门人”,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2、作品简介
《百年孤独》写的是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和马孔多这个小镇一百多年来从兴建、发展、鼎盛及至消亡的历史。作品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深刻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3、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百年孤独》的主要写作风格。它的特点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通过塑造非常超常的人物形象,描写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运用奇异多彩的表现手法,将现实和非现实融为一体,反映了拉丁美洲地区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使人从审美中获得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荒诞又真实的感觉。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通过学习本文,能够让学生置身于近百年来拉丁美洲大地的社会生活中,感受拉丁美洲各民族的百年沧桑巨变,感受其中千姿百态的民族特点,从而感受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时,能够让学生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和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提升鉴赏外国小说的能力。
三、学习活动
(一)掌握基础、初识文章
详见知识要点。
(二)概述前文、引出后文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表妹乌尔苏拉结婚后,带领一群年轻人离开家乡,长途跋涉来到一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小村庄马孔多。马孔多交通闭塞,只有一群吉卜赛人偶尔来访,带来被村里人看做魔法的磁铁、望远镜、冰块等新鲜事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老人梅尔吉亚德斯结为好友,埋头钻研炼金术,却一无所获。他想寻找通往外部世界的道路,也以失败告终,反而是乌尔苏拉在寻找离家出走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时,无意中发现了邻近的城镇。马孔多自此与繁华世界建立了联系,天翻地覆的变化即将到来。
(三)总结情节、介绍手法
1、借助文眼、理清内容
①新商道的开辟,使得马孔多与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外界的新鲜事物不断进入马孔多。
②丽贝卡带着父母的骨殖从遥远的马纳乌雷辛苦跋涉到来之后出现了各种怪异行为。
③马孔多小镇的居民染上了失眠症。
2、掌握手法、赏析魔幻
本文的“魔幻”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孤僻怪异的神奇人物。
②错综曲折的离奇故事。
③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
④绮丽诡异的语言特征。
总之,在全文中,对话、回忆、梦魇、联想、神话、预言无处不在,时空轮回徘徊,生死界限、人鬼界限全被打破,营造出一股神秘诡异的奇特氛围。
3、抽丝剥茧、剖析现实
①文章的主要情节涉及到哪几个要点?
音乐钟进入了马孔多人的生活。丽贝卡的言语沟通过程。马孔多人忘记了事物的名称。
②情节要点含有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时间和语言。
③音乐钟代替了群鸟报时意味着什么?
标志着现代社会的钟表式的时间能够创造平等、法治和有序,可以带来整齐规训,但也可以带来异化。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更容易成为一种权力。谁控制了时间的体系、时间的象征和时间的解释,谁就控制了社会生活。当钟表式的时间随着外来文明的进驻渗透到马孔多镇人们的生活习惯上时,也意味着这里的人们在慢慢被现代文明生活的权力所控制。
时间加速之后,人们处于“时间饥饿”状态中,只拥有时间没有拥有生活,当客观时间已经很充足时,人们的注意力还在钟表所代表的时间上,在无所事事中听着音乐钟数华尔兹的音符。除了时间,人们已经很少关注其他的事情了。
文中描写音乐钟的那段文字,就是统一、整严、标准化的现代工业文明渗透的痕迹,用“音乐钟”代替“群鸟”便是机械时间(现代时间)代替了自然时间(传统时间)的典型的形象化表现。当地人的时间标准已经被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时间标准殖民化。
④丽贝卡来马孔多后的语言交流情况意味着什么?
这一点要结合着马孔多人得了失眠症忘记了事物的名称这个现象一起分析。
结构主义语言学把人类的语言定义为一个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分为“能指”和“所指”,语音和字形就是能指,意义是所指。举一个例子,gou这个声音是能指,gou这个读音所代表的动物就是所指。在“能指”和“所指”中,“所指”即意义更加重要,可是当“能指”都被马孔多人遗忘掉的话,“所指”代表的意义就更无从说起。
萨丕尔—沃尔夫语言假说认为,语言不仅仅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它还会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最后决定我们的文化,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同的语言,就会有不同的世界观,就会有不同的社会。
马孔多人忘记的名称所代表的事物都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最基础性的事物,这样的事物的能指都可以遗忘,足以证明失眠症的危害极大。而语言被遗忘后,语言所代表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意义就会消亡。丽贝卡的焦虑和抗拒也隐含着这层意义。
⑤文中情节所涉及的语言问题还说明了什么?
这一点主要通过丽贝卡的语言沟通的过程来体现。丽贝卡一开始不与人交流,意味着不愿意跟别人有语言的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融合。这就是语言缺失造成的。所以丽贝卡一直用吃土的怪癖来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并以此来缓解自己不合群的孤独的焦虑感。
但是丽贝卡最后还是跟家人交流沟通了,但是过程繁复,手段骇人。经过这场语言同化的过程,丽贝卡之所以说殖民地语言说得跟印第安土语一样流利,我们都清楚,是毒打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这段描写事实上表现的是拉丁美洲人民是如何被外来语言殖民的具体过程。
福柯提出,群体的话语实践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权力实践的方式,话语的实现同时也是权力的实现,因为权力与欲望始终围绕着言语的合法性展开斗争。
拉丁美洲是一个混合文化的地域,在“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尚未成长为稳定文化系统的情况下,已经发展成熟的欧洲天主教信仰以改头换面的施予者姿态强行成为当地的主流文化,截断了土著文化正常的对自己身份确定性的过程。
在推行主流价值观的时候,殖民者的语言对殖民地文化和语言进行的播撒和渗透,这使得被殖民地的土著不得不以殖民者的话语方式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在一种扭曲的文化氛围中,完成了心理精神和现实世界的被殖民过程。
在丽贝卡来之前,课文中提到“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顽固地不肯说卡斯蒂利亚语,而只说瓜希拉土语。”所谓的“顽固”,其实是当地人的原始心态和语言表征尚没有外来文明侵袭的保留,但是在乌尔苏拉的心目中,“顽固”地说本地方言并不是一种让她安心的现象。所以,乌尔苏拉会通过希望儿女们都说卡斯蒂利亚语来获得某种安全感,而不说这种语言的。丽贝卡先是被认为是疯掉,后来直接被毒打。在这个事件中,拉丁美洲的原始语言如何被侵略并且以什么样的方式消亡,由此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文中还有一个细节,照看阿尔卡蒂奥和阿玛兰妲的保姆是只说古印第安语的比西塔西翁。她的哥哥卡塔乌雷看见丽贝卡语言被同化即罹患失眠症的表现后,第二天跑得无影无踪,他们是印第安古老王国的王子和公主,离乡背井,屈居人下就是为了保有自己的语言和背后仅存的对已消亡的历史的回忆,当失眠症在闭塞落后的马孔多蔓延时,意味着外来文明入侵的触角已经布满了拉丁美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
4、深入赏析、评价反馈
马尔克斯通过描写统一使用音乐钟和遗忘语言这样的生活细节是想表现拉丁美洲什么样的宏大历史呢?
实际上,我们不难得出,马尔克斯写这个片段,正是要提醒自己的民族: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正在被大家忘记,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和对历史的反思。
事实上,这些细节象征了拉丁美洲十六世纪以后的文化变迁。无论是时间因素还是语言因素,最后都指向了欧洲殖民者染指拉丁美洲并用特定的技术权力和话语权力促使了拉丁美洲传统民族性的消亡。虽然,他们的到来也带来了现代社会的可量化、可计算的客观化影响,但是同时也在强力推行现代文明和自己的民族文化时摧毁了拉丁美洲本土的多样化文明。拉丁美洲的文化也受到西方殖民者的禁锢,使他们在思想上对西方殖民者绝对服从。整个拉美民族都在孤独的包围中,人们通过掩耳盗铃般的失忆和遗忘避免体会真实彻底的孤独,重复的行为、集体的失眠症和健忘症等是这种孤独的外在表现形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老师借着这篇选文,想帮大家捋清了《百年孤独》这本名著的一个核心思想——摆脱殖民统治,自己掌控自己民族未来的命运十分重要,发生在拉丁美洲土地上的悲剧告诉我们,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必须保有对自己民族语言、思维和文化的主动权,这样,才不会屈居于西方话语中,失去我们东方式的民族特色和韵味。
五、课后作业
(一)思考作业:
1、如果马孔多没有开通商道,是不是就能够解决马孔多百年孤独的问题呢?
2、请同学们复习《齐桓晋文之事》中“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这句话,将两篇文章对照分析,思考一下我们中华民族会不会产生拉丁美洲式的孤独呢?
以上问题请同学们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二)拓展阅读:
《红高粱》(莫言)、《危地马拉传说》(阿斯图里亚斯)、《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闻一多的代表作品、贡献及诗歌特点。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太阳吟》是诗人闻一收录在诗集《红烛》中的代表诗歌。留美期间,身为海外游子,每日见到的太阳同样也照耀着祖国,于是他希望太阳能够带去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诗歌情感真挚,意象奇特,蕴含着浓浓的的爱国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红烛》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学生齐读诗歌由闻一多《红烛》诗集中的诗歌导入,更有针对性。
2、写作背景
《红烛》写于1923年。面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年轻的诗人有像红烛一样的赤子之心。尽管生活中不乏困顿、失望,但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已经找到了生活的方向,准备朝着理想中的光明之路迈进,即使自己被烧成灰也在所不惜。诗人在红烛身上找到了生活方向:实干,探索,坚毅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不计较结果。黑暗中摇曳的红烛,正是有志青年的象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3、作者介绍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4、题目解说
红烛:
红色的蜡烛,多用于喜庆,如寿星像前,洞房内。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墓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原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
第三部分:(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
6、全文分析
1、第一小节: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第四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也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监狱!”
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固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
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3、第八、九节的呼唤,--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对导鼓励的呼唤。
“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7、写作特点
这首诗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色彩。诗歌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在诗歌形式上,诗人极力注意诗歌的形式美和诗歌的节奏,以和诗中要表达的情感相一致,如: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前后照应和每节中诗句相对的齐整等等。诗人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一定的体现。可以说,闻一多融汇古今、化和中外的诗歌形式,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和追求精神开辟了中国一代诗风,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诗人去耕耘和探索。
一、导语设计: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由教师作配乐范读、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译文: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恒
(三)余下十六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
(1)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译文: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
(2)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译文: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凄清婉转。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喟叹、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五、总结
1、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对岁月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得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从表层看,虽然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展现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2、小组合作探讨这首诗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1)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唐刘禹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情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的《卜算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的《临江仙》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3、教师评价总结。
(1)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的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3)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张若虚展示了女主人公迷离梦境的片断:昨夜闲潭梦落花。月夜春江,清景无限,她所等待的人迟迟没有归来。美丽的花瓣无声无息飘谢在寂静深潭,梦中的刹那,折射出漫长守望的苍凉、红颜衰老的恐慌。
附板书:
春江花月夜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远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暂——永恒
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凄清婉转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春江花月夜》全诗;
2、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作业参考答案: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3、从诗歌“花”“月”等意象中任选一个,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张若虚笔下的春之画,江之卷,花之容,月之貌,夜之景,也品味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宇宙人生哲理。诗人认为人生的短暂的,而人类却是绵延久长,可以与江月共存的。同时,我们还赏析了诗中的游子思归和思妇相思之情,学习了诗人巧妙的手法。学习了这么优美的诗篇,今晚,仰望天空,看到那弯清冷的新月时,我们又能生出多少美丽的遐想啊?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欣赏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浅谈苏轼逆境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3、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按平均水平分为若干小组。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收集材料,学会整理材料,养成预习的习惯,初步感知课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
教师明确: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骚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说明:这一步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和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课前所学,得到认可,激发兴趣。
(三)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说明:以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通过读了解文体特点和散文的韵律之美。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检查学生有无动笔勾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说明:此步骤重在倡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同时也让学生体会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在语感上进行强化,促进课文的背诵。从读到理解文意,再从理解文意到背诵,、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再细读,小组讨论)。
(七)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参考:《永遇乐》、《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猫》、《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记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赋》等。
(2)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3)寻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渊明、李白等)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