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最新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的教学是以“以学生自读自学、合作探究为主线”的指导思想而设计教学的,注重教师引导的过程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为目标,注重为学生的理解、感悟,积累搭好桥梁,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道阅读的兴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扎扎实实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有一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同学的感人故事,文章虽然语言比较平实,但描写具体,情感真挚。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而真正理解父子之间的真情,是有一定难度的。
三、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以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父亲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为主线,写出了父与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学。
但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学本课的一个关键,好在四年级的学生正是自我意识强烈,而且感情比较丰富的年龄,这篇课文课文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我感觉只要方法得当,这篇课文的教学是对他们尽行感恩教育的好选择。
四、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五、教法学法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文中的情感资源,设计有感情的导语,把学生带入到课文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丰富想象后的语言训练为主线,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抓住课文中的两条线,一是在父亲挖掘过程中的表现和其他父母进行对比,二是夫妻的挖掘表现与儿子在黑暗的废墟底下的对照。让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中体会父亲的伟大、了不起以及儿子的了不起。
六、媒体选择
幻灯片、地震录像片段
七、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地震带来的巨大灾难。教师安排了汶川地震中的一段视频录像,学生观看。观看后,提问:“你们想对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说些什么?”接着提问“假如你在黑暗的废墟中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再次默读课文,说说对课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话?
(三)再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学习。
1、学生很快就会找到父亲挖掘的那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就用导语引导:突如其来的地震,把很多孩子都埋在废墟地下,哪有父母不心痛孩子的,他们都无比悲痛,看到这样的废墟,他们都怎样啦?(读第5自然段)而这位父亲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在学生回答后,我让学生对过去的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后的父亲的想法、儿子的想法进行想象。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父亲的意志受到了考验,儿子的生命也受到了考验。引导学生思考:儿子在这个过程中,为什么能这样顽强的坚持下来,从而引导学生说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是儿子生存下去的精神力量,也是父与子相互信任基础。教学中,不是穿插学生的朗读,更好体会父亲的伟大父爱父与子之间的相互信任。
3、在理解父亲挖掘过程中那种坚定的信念时,让学生对“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常了”进行讨论。这时候的父亲到底有没有精神失常。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父亲心中坚定的信念。
(四)总结课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延伸、这对父子不仅感动了我们,更感动了周围的人,想象周围的人看了后会怎么说?
八、教学评价设计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交流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能够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梳理出父亲的爱与执着。在交流“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段落时,我采用了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不直接用挖了36小时这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亲的了不起。
在交流“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这一段落时,我采取了我叙述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的环节,然后说出在废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初步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舍身处地的思考问题,初步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又能使学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实现了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这一目标要求,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再次质疑完毕后,我主动引出有父爱老师想到了母爱,并配乐朗读我搜集的一篇文章,然后联想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的日常琐事,并布置把其写成文章,最后向学生推荐书目。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的积累,让学生见识各种方式的爱;二是《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描述的父爱是必较外显的,而且是用地震这一特殊情况来展现的,可以说比较惊天动地,学生可能误以为只有那样才能称的上爱,我讲述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平实中也能见真情,让学生懂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事虽然平凡,并且他们认为是很平常、很应该的事,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简单、平凡中蕴含着父对他们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从而使他们受到更加深的感恩父母的教育。
总之,无论是教学的总体设计,还是某一问题的确定。我都始终注意力争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与落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更高年级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讲述了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生死面前的一个感人故事。课文编写的意图是使学生受到父子情的感染,学会爱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父亲对儿子无私而真诚的爱;感悟儿子对父亲的信任。
2、从读中感悟,从读中体会地震中父与子的伟大。
3、引导学生与主人公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制作有关地震的录相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上课前先观看一段录相片,请大家认真看并说一说看过后你有什么感受?如果你正处其中又会怎样呢?(生谈感受)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大地震的情景,给人的感觉确实是惊心动魄,地震中也会发生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发生在一次大地震中的一对父子身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感人的故事?生:想。(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
二、想象画面,引读悟情
1、自由读文,要求:
(1)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句子认识本课生字和新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的是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同伴的故事,谱写了一首父子情深的颂歌。)
2、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想象。
3、生汇报,指导朗读。
生:我看到父亲满身都是灰尘,可他什么都不顾了。
生:我看到父亲的手指抠破了,手上全是鲜血。
生:父亲的眼睛肿了,布满了血丝,他也没有停止。
师:同学们说的多感人啊﹗把你们想象到的融入到朗读中,自己试着练一练。(指名读,评读,齐读)
三、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默读课文,要求:
画出使你深受感动地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默读课文,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3、除了刚才学习的,文中的哪些描写还使你感动?
引导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得知儿子有危险。“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的情况。)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父亲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是去,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发自心底的痛苦声,该怎样读呢?(绝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3) “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向起!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来,并向废墟走去。那么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评议,齐读)
(4)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在一起,”(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接(“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心中即有千言万语,而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是通过言语来表现,请你试一试怎样读才能把父子重逢后的激动与喜悦之感读出来呢?(小组分角色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5)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真切的语言——生接“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是会跟我在一起的。“
是呀,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话牵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四、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想对文中的父亲和儿子说些什么吗?
2、学生讲
3、感受多么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记在你们的日记本中。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一)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将让我们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第17课(师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三)检查生词
(四)整体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儿呢?
(五)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了不起父子)
二、披文入情,感悟语言
(一)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文中的父亲为什么了不起。请大家默读课文1-12自然段,看看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感到了父亲的了不起?用波浪线把它们画出来,在旁边用一两个词简单地写下你的感受。
(二)重点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以下重点句段
1.第3自然段:
(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从哪看出痛苦?为什么?痛苦到什么程度?用一个词来概括父亲此时的心情。
(3)尽管痛苦,但他还是坚定地站了起来,透过“坚定”这个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4)朗读,读出父亲的痛苦与坚定
2.第5—11自然段:
(1)谁阻挡过他?是怎样阻挡的?
(2)为什么父亲反复只说这一句?
(3)分角色读课文。
3.第12自然段:第一句:“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3)为什么说没人再来阻挡他?(引导学生学习5-11自然段)
4.第12自然段:第二句:“他满脸灰尘……到处都是血迹。”
(1)从哪里体会到了父亲的了不起?
(2)体会外貌描写的作用。
(3)你觉得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父亲?(师板书:坚强执著)
(4)联系生活,出示地震灾害图片。
(5)用一句或者几句话写下你的感受。
(6)小结全课
(7)这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为什么说他的儿子也同样了不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三、布置作业:
(一)写生字
(二)摘抄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
教学目的: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父爱的伟大的。
3、体会文中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父亲不顾一切抢救儿子的经过,感受父爱的伟大。
2、让学生明白这对父子为什么了不起。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明确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注明自己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读文,交流学习收获及不懂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坚定”“颤抖”等词语。
三、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1)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有哪些变化?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试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体会。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进行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父亲救助儿子心理变化的句子。
2、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体现父亲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并体会父亲当时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悟伟大的父爱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3、师生交流后,引导学生重点感悟以下语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了什么?(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
4、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
二、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 导入
1. 师:昨天回家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生: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希望非常渺茫的情况下救出自己的儿子及其同伴的故事。
在一次大地震中,靠着相互间坚定的信念,一位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及其同伴的事。(板书)
3. 在这次地震中,父亲和儿子都抱着同样坚定的信念,这个坚定的信念是什么?(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二、 讨论课文
1. 四人小组一边读一边讨论:从课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父亲在拯救儿子的过程中一直抱着这个信念的?(板书:责任、爱)
2. 指导朗读。(抓重点句子,及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体会)
3. 父亲带着对儿子的爱和责任感,信守自己的诺言,无论儿子是生是死都要和他在一起,而儿子也对父亲充满了信心,我们一起来找找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4. 指导对话分角色朗读。(板书:信心)
5. 在饱受煎熬了38小时又50分钟以后,一条生命的通道终于打通了,这对父子终于可以相见了,父亲的表现是怎样的?(颤抖的说:“出来吧!阿曼达。”)
那么儿子呢?为什么他要这么做?(板书:责任)
6. 你觉得他们是一对怎样的父子?课文里用了一个词语,是什么?指导读最后一句话。(板书:了不起)
三、 扩展练习
1. 假设阿曼达的父亲也像其他人一样望着废墟哭喊一阵子离开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2. 如果所以孩子的父母都像阿曼达的父亲一样有信心的话,情况又是怎样的?
3.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信心是精神的支柱,是生命的支柱……)
【教材简析】《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歌颂了父爱的伟大,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父亲因为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坚持了38小时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坚定的信念,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设计理念】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瓦砾、破烂不堪”等词语。
2.从课文的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3.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感悟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用课余时间搜集到的有关地震及其危害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
2.教师导入:是啊,地震是多么地残酷,多么地惊心动魄,它使多少人失去了亲人,它给人类带来多少灾难!但是面对这样的灾难,有一对父子却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要我们来学习17、《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是对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力的训练。在上课时让学生谈自己对地震的认识与感受,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更为口语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初读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字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4)遇到不懂的地方,用“?”标出。
2.学生自由读文,画出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教师巡视辅导。
3.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和不懂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初读中认识生字、读好词语促进学生的再读感受,在小组交流中让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更是深入再读课文的动力。
三、检察反馈,初入情境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汇报: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我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虚、砾、颤”等字形。
(3)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3.讨论交流: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受感动的理由。
(3)练读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以“小组练读、分角色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读懂了课文,而且同学们能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了浓厚的父子之情。
【设计意图】
人们常说“学贵有疑”,而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只有一个字—读,所以在第一课时,重点仍以“读”为主,读会词语,读顺句子,读通课文,读出让你感深感动的地方,读出个人独特的体会,让学生充分与文本交流,为第二课是时打下坚实基础。
四、课后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摘抄课文中感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课后让学生讲故事,能很好地训练学生“说话能力”和“概括能力”。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在父母的关爱中快乐地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亲情有了越来越深切的体会。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刺破夜幕;亲情是冬日里温暖的阳光,驱走严寒。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感爱这种浓浓的爱。(板书,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文中的父与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了不起)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所以这个导语的设计既紧扣单元,又揭示课文中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学生看地震的短片。
2.学生谈各自观片后的感受。
3.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大地震的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面触摸课文,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三、品读感悟,体会亲情。
(一)了不起的父亲
1.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那么你从课文哪里看出父亲的了不起呢?
2.学生汇报: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
重点抓住“冲”这个动作,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担心的心情。
(2)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a.引导体会父亲失去儿子的撕心裂肺的悲痛心情。
b.指导有感情朗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a.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父亲的坚定信念。
b.分小组练读,展示读,评读。
(4)理解重点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引导学生体会:a.时间之漫长 b.过程之艰难c.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d.当时的情况危险。
①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罗列出来,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②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引导学生从人物外貌描写中体会父亲坚定的信念,感受伟大的父爱。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3.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都不能把这位父亲打倒,是什么力量的支撑着他呢?(板书:不论……总……)
加深理解“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体会它是父亲的坚定信念的力量源泉。(板书:爱的诺言)
(二)了不起的儿子
1.过渡:父爱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也成就以一位了不起的儿子。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儿子的了不起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2.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阿曼达呢?
4.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板书:信任的源泉)
5.让我们一起分享它们劫后重生、亲人团聚的喜悦。
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6.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同桌交流,谈感受。(板书:父爱)
【设计意图】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扣住文中的重点词,关键句,反复读,细细品味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熏陶。同时让学读懂作者用来表感情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过渡:从这对父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朴实却又伟大、深沉的父爱,让我们一起看看一些孩子们对父亲爱的宣言。
1.观看课件,听朗诵,感悟父爱。
2.让我们把心中对父亲的感激化为一句简单的话语,写下来。
【设计意图】听感人的朗诵,与温馨的画面相互配合,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将文本的主题延伸到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时“写话练习”让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练习表达,情动而辞发。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让我们体会到深深的父爱,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把爱传递,让世界充满爱。
2.阅读有关父爱的文章,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等。
【设计意图】“父爱”不仅在文本中、课堂中,更应在生活让它不断延伸下去,让“父爱”在学生心中不断回荡。
板书: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一、概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这篇课文主要从具体描写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从而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第二课时以读为主,以读促悟,详细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从课文中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生离死别的痛苦学生很少有体验。文章值得推敲的句段很多,人物的心理变化较复杂。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入情入境,情有所动,理有所悟,我选择了“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2个句子来解读文本,择取文章精华,删繁就简,引领学生潜心会文,透视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坚定信念,提升人物饱满形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借助精心的设计,精妙的点拨,精彩的回应,牵引学生灵动于字里行间。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巧妙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冒着危险,奋不顾身,坚定信念……)但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就更好了;他说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再简练点就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2、这对父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课文中是怎么说的?谁能快速找到并给大家读一读。
你真了不起!为了奖励你,请你把了不起这三个字写在黑板上。
(二)、品读课文,感悟父爱
1、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别忙,我们先来一起回顾一下,单元导语提出了一个训练重点,谁还记得?对,(出示阅读提示)
2、学生交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你是从哪儿看出这位父亲了不起的?
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生: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这真是个了不起的父亲!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
出示课件:“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自由读,说感受。(2名同学)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哭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还有谁被这句话感动了?举手。看来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我们再来读一读。
“没人再来阻挡他”。同学们把这句话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有人曾经来劝阻过他)你怎么知道的?(生:从“再”字知道了。课件点红 “再”字)都有哪些人劝阻过?(生: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我请三个同学分别来读一读他们的话(读完一个就问学生,为什么要劝阻这位父亲)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是父亲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我再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分角色朗读)面对所有人的劝阻,父亲只回答: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课件点击)你听出了什么?(生:……)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生:失常了)他是真的失常了吗?(生:……)而是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生:儿子在等着我)而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字—爱!(板书)
所以,他挖了8小时……(生:12小时,24小时……)为了找到儿子,他不顾别人的劝阻,8小时过去了,就在挖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第5段,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别人不挖他要挖。难道别的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吗?(生:因为他答应过自己的孩子……)就为了这个承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12小时过去了,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生:手指破了,大石头搬不动……)父亲会想什么呢?(生:……)没有人帮助他,反而认为他精神失常了,此时的父亲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是父亲有没有停止?(没有)为什么?(生:……)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24小时过去了,24小时是多长时间?(一天一夜)又可能发生什么事情?(生:爆炸,余震,受重伤……)不但这样,孩子的生还机会非常渺茫,可是父亲有没有放弃呢?(生:没有)为什么?(生:……)哪怕有一丝丝的希望,父亲也要去找,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36小时过去了,父亲已经挖了多久?(一天一夜,再加一整个白天)儿子生还的机会更加渺茫了。此时的父亲心情会怎样?(生:灰心、绝望,生怕找不到儿子…)是啊,都已经36小时了,我想这个时候父亲已经忘记了身体的疲惫,心情越发紧张,但他有没有被压跨?(生:没有)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生:……)哪怕他的承诺被这残酷的现实所击破,但是他还是要履行这个承诺, 所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生:24小时……)
漫长的36小时过去了,此时父亲的外貌已经变成什么样了?(生:……)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生:……)是的,此时年轻的父亲好象一夜间苍老了许多,他已经面目全非,伤痕累累,衣服破烂不堪。是啊,任凭衣服破得让人不能忍受,任凭自己伤痕累累,任凭自己心力憔悴,但是他没有停止因为他曾经对儿子说过(生:……)引导学生观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而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父亲用行动谱写了爱的诗篇,我们再来深情地读一读吧!(课件)
父亲的爱创造了奇迹!当他挖到38小时的时候,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生:……)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生:……)爸爸,真的是你吗?(生:……)我想这激动人心的一刻,将深深地烙在这对父子的心中!烙在所有人心中!
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生接)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课文读到这儿,你想说些什么?(这位父亲可真了不起!)(做他的儿子一定很自豪!)(我相信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也一定有一位了不起的儿子!)
(三)、自读探究,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你们分析的真有道理,那你觉得儿子哪些方面了不起?
生: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学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生: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给了他无尽的力量。
师小结: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生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四)、情感升华 总结课文
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父亲的爱深深地影响了儿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每天生活在父亲的身边。也许,你从没有感受到父亲的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也许你会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孩子们,现在,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亲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父爱的事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父爱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滋润着我们,在困难时给我们鼓励与希望。这使我想到了一首诗,和老师一起读读吧!(课件小诗)
(五)、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作业:课后选择一项做一做,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①和爸爸的目光对视一分钟,你看到了什么?②观察爸爸的背影,你想到了什么?
③帮爸爸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你体会到什么?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与学生随着这对了不起的父子一起经历了磨难,经历了痛苦与喜悦,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我们陶醉于父子深深的情意中。我们,成长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发现也思考着以下几个问题:
1、 如何更好的体现对比阅读的层次性?
2、因为灾难的不可体验性,如何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八、帮助和总结
我想:课堂教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是有预设的。然而,课堂教学又是动态的,生成的,是有意外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捕捉住节外生枝的亮点,课堂就会随时呈现出生成的美丽、意外的精彩。
陈红艳
预案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制教材第七册课文,人教版六年制教材第九册课文。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小朋友。
下面,我将自己设计该课教学时的若干个想法,按顺序原原本本加以呈现,我希望我的这种“原生态”呈现,能最大限度地表明我的设计理念:
1、让学生感动。
让学生感动,于是有了学生为可怜的《小珊迪》掬一把同情的泪;让学生感动,于是有
了学生为用生命铸就《丰碑》的军需处长荡气回肠;让学生感动,于是有了学生《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情深意长。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她是以精神获得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知识获得为主要目标。没有情感的碰撞、人文的熏陶、文化的积淀,语文课将苍白无力。
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我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感动,是上好这篇课文的前提。
2、让学生清楚自己为什么感动。
我忽然想,让学生感动,难道就够了吗?事实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不长,只有3个生字,也没晦涩的词句,即使没有老师小心翼翼的精心的引领,学生也完全可以自己把这篇课文读懂,并且心甘情愿地被感动,感动于“这位父亲”的超乎常人的坚强、坚持、信念与爱。因为正是由于这位父亲异于常人的行为,才使结局那么圆满、皆大欢喜,然而这样的接近于奇迹的结局毕竟太具有偶然性。于是,一个念头就盘恒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假如,假如事情没有那么圆满,这位不顾其他父亲以及警察的劝阻,坚持在地震后的废墟中徒手挖掘38小时后,最终找到的只是儿子血肉模糊的尸体,甚至引起爆炸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学生还会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还会吗?
我觉得我有责任让学生思考甚至选择,自己是为事情的结局感动,还是在事情的过程中感动。
3、让学生思考为谁感动?
我习惯在备课时,邀请个别学生先谈谈他自学课文之后的感想,在采访与倾听的过程中,
我感觉到一种倾向,那就是学生会认为,那14位孩子的父亲过早地放弃了拯救自己儿子的努力,他们对自己儿子爱得还不够深,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那些父亲是胆小懦弱的。特殊时刻正常的理性被误解为“贪生怕死”,这让我感到害怕,因为这种误解将会衍生出一种在我看来是畸形的价值观。
我们有理由相信,普天之下,父母舐犊之情都是一样的,那14位父亲对儿女的无与伦比的爱以及丧子之痛,是被文学处理中的“详略得当”中的“略”略去了,被语言文字天然所具有的“形而上”的倾向蒙蔽了……我总觉得我应该站出来,发挥我的主导作用,让这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父亲的爱去感动学生。
基于上面意识流般的思考,我有了如下教学:
案例
一、续写文章结局,建构对父亲的初步印象。
【教学预想:让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初步感受“这位父亲”的了不起,并让学生以续写结局的方式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上语文课,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是吗?今天,蒋老师也决不放弃这个权利,我也要提问题,但不多,就一个,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想)但我不告诉你们,我让你们猜。(学生疑惑的样子)但猜不是胡猜,猜要有根据,要有所准备,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
生:(安静)
师:第一,我请你们再次认真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蒋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
会在哪里提问,如果在这里提问,我该怎么回答。第二,读书的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你可以放声朗读,你可以默读,你也可以一边划一边读,听明白了吗?(明白了)开始吧!
生:(各自读课文)
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
生:对!
师:你能回答吗?
生:能!
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
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
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是父子心中不变的信念,恒久的承诺,那就是——
生:(齐读)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看来,问题提得很好,能够激发大家的思维。谁再来提?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是一个涵盖量很大的问题,提得好,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
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别人都劝阻他放弃努力时,他还坚持不懈地挖,这是父爱的力量在支撑。
生:这位父亲那种“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很震撼人。
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
生:是。
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
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
生:对。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
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
…………
师:同学们,其实我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猜中了,我是根据课文最后一句来提问的,请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生齐读地过程中,师在黑板上板书“父亲了不起”]
师:刚才有同学问: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我把问题在缩小一点儿,就研究这位父亲了不起在哪儿?
师:“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伟大。
生:超过一般人。
生:超出常人。
师:你们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吗?
生:(异口同声)了不起。
师:是的,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哪些四周围的人们,那14个孩子的父亲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是吗?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
学生写5—6分钟。
[学生写的过程中,教师强调速度要快,允许字写得潦草一点,允许用拼音替代,同时轻轻地读出各个学生文中出现地关键词,经验分享,开发写作思路:信念、骄傲、感激、坚持、了不起……]
师:谁愿意上来读?
生1:其他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如果不是你坚持自己的信念,我想我们的孩子肯定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生2:曾经劝说他放弃努力的一位父亲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父亲心里在想,我还误会他精神失常了呢,其实是他对孩子爱得太深了……
生3:……
二、改变结局,“诗化”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
【教学预想:改变文章结局,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简单讨论这个结局出现的可能性,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引领学生反复品读父亲解救儿子的过程,在“过程”中深入解读“这位父亲”。】
师:是啊,由于这位父亲的坚持不懈、矢志不渝及必定能成功的信念,这件事有了一个喜剧的结局,一个圆满的结局,一个在我看来简直事奇迹的结局,但是,蒋老师要改变这个结局。
[多媒体出示教师改变的结局]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
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衣服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次来到学校,准备清理废墟。突然,他们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无力地坐在一堆破碎的瓦砾边,手里抱着一个血肉模糊的孩子,嘴里不断地在喃喃自语:“阿曼达,我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听了这个结局,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难受。
生:很伤心。
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但是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
生(齐):有可能。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课文第二段有一句话:那个昔日充满了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
已变成一片废墟,“废墟”说明了学校被破坏得非常严重了,学生生还得希望很少了。
生:我从“有的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句话感觉到事情的确很糟糕,因为作为父
亲,如果还有希望,一般都不会放弃。
生:……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还认为他了不起吗?
生:(沉默)了不起。
师:他没有救活自己的儿子,他有什么了不起。
生1:因为这位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永远和儿子在一起,不管任何情况,也不管死活。
生2:我们不能只看事情的结果,而要看事情的过程,这位父亲坚持不懈救自己儿子的过程让我们敬佩。
生3:我看到了父亲那种坚信自己儿子还活着的信念。
师:我听明白了,你们认为这位这位父亲了不起不是从事情的结果中看出的,而是从父亲努力救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的,是吗?”
生:是。
师:那课文中那一段话集中描写了父亲拯救儿子的过程。
生:他挖了8小时……到处是血迹。
师:是啊。在我眼里,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一段话,而是一首饱含父爱的诗,轻你们各自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
他挖了8小时
12小时
24小时
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
双眼布满血丝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到处是血迹……
生:(读)
师:谁愿意为我们读一读?刚才你说我们像你父亲,我请你读,好吗?
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我不情其它同学评价了,我想请你自己说一说,你读的时候,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哪几个地方特别注意了,努力了?
生:我在时间上特别强调,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个数字比一个数字令人难以置信。
师:是啊,再过两个小时,就是整整两天两夜啊!
生:后面每一个短句我也很注意,因为这些句子写出了父亲解救儿子过程中的艰难。
师:是的,有了理解,我们才能读好课文,请你们带着这样的理解读一读这首诗。
生:尽情读。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争取自己的朗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生:读(有感情,但都是一种节奏,一个调子)
师:你入情入境地读了,如果要讲一点朗读技巧的话,再富有一点变化就好了。
生:读(读得很好)
师:同学们,这就是入情入境的富有变化的读。
师:蒋老师也想读一读,看看蒋老师的朗读能否让你联想到这位父亲在挖掘废墟时候的种种艰辛,联想——
师: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1:是因为他挖了很多地方,挖遍了角角落落。。
生2:我想到这位父亲连续38小时不休不眠、不吃不喝,整个人快要虚脱了……
生3:这位父亲在搬一块大石头时,不小心被石头压伤了。许许多多得碎石把这位父亲得衣服和皮肤划破了。
生4:……
师:是啊,同学们,带着你们的联想,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生:(声情并茂读)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联想到这位父亲身体上所受的种种痛苦,实际上,他精神上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请你联系上文,看看他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生:(生默读,找,思。)
师:
生1: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是别人都觉得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所以没有人上来帮助他,甚至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生2:课文中说,这位父亲放下受伤的需要照顾的妻子,匆匆赶来救自己的儿子,他的心既牵挂自己的妻子,又担心自己的儿子,心力憔悴……
生3:其实这么多人劝他,他也知道情况很危险,万一,他们有什么以外,那么这个世界上就只剩下他妻子一个人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感悟,再次一起读读这首诗。
师生:(读)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教师喊停)
三、再改结局,体会细节,全面辨证解读“所有父亲”。
【教学预想:再次改变结局,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鼓励表达真实想法,允许适度辩论。辩论之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真诚发表观点,在适当的时机,建议学生找出容易被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从细节中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师:今天,蒋老师残酷地改变了事情地结局,但蒋老师还要残酷地改变第二次。(大屏幕出示)
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
刚走开不久,只听得“嘭”一声巨响,爆炸真的发生了,这位父亲真的永远和他的儿子在一起了。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
师:同学们,我看有些人看了这个结局之后,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但是这样的结局有没有可能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1:有可能,一位救火队长曾经阻拦过过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
生2:一位警察也跟他说过,如果坚持挖的话,不但不利于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
师:如果事情是这样的结局,你们还坚持认为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不要急于说,先静静地思考1分钟。
生:(静静地思考)
师:有改变主意的同学吗?请站到台上来。
生:(有6位同学陆续站到台上)
师:现在你们的意见不一致,请你们各自结合课文辩论。
[学生与学生互动辩论]
生甲1:这位父亲我看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
生甲2:我觉得这位父亲有点自私,如果发生什么意外的话,那他的妻子该怎么面对这个世界……
生甲3:我觉得这位父亲太冒险了,这位父亲应该让专业的救护人员来救孩子。我想身边的救护人员不会置之不管的,让他们来救,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
生乙1:这位父亲是非常爱孩子的,这份爱足以说明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2:当孩子们遇到危险时,有的父亲走开了,而这位父亲却坚持挖,所以我觉得这位父
亲是了不起的。、
生乙3:这位父亲得知自己得孩子有危险以后,心里觉得一定要兑现自己的诺言,活要见人,
死要见尸,一定要和自己的儿子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
…………
师: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下面蒋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这位父亲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过于悲痛,以致于精神和行为异于常人,这都是缘于他对孩子深沉的强烈的爱。我想,同学们都能理解这位父亲。但是其他的父亲,保持着一点点理智的父亲,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是不爱自己的父亲的。下面我请同学们找出我觉得最不应该遗忘的描写其他父亲的段落,一边读一边体会蕴涵在其中的爱。
生:(读)
生:我从“急匆匆”看出……
生:我从“大喊”这个词看出……
生:我从“绝望”这个词看出……
……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这节课我们基本上到这儿,同学们可能有些感动,但不要感伤了,下课后,大家去做做游戏。
一、课前环节1、【分析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有讲述了人们对总理的爱戴,怀念之情;有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那高尚、圣洁、无私的母爱的怀念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2、【分析学生】本班学生共有53人,其中有男生31人,女生有22人,从总体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习热情高涨,接受能力也比较好。但有30%左右的学生是外来工子女,这类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而且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3、【教学目标的确定】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关注人文,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自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给孩子的真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在品读文本中,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儿子与父亲之间的相互信任,体会人间自有真情在。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5、【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从中领悟文中的感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6、【教具准备】本课教学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丰富教材内容,同时也让教材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二、课堂环节1、【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自学生字词,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2、【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语:我们刚刚读过《秋天的怀念》,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谱写了父爱的赞歌。课文的题目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学生倾听,齐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2分检查预习加强课前预习检查、落实;为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1、多媒体显示生字词语,让学生认读。2、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词语,理解“废墟”的意思。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4分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以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的阅读能力的训练。1、出示挂图,指导看图,提出问题:图上画的是谁?大地震后的景象怎样?书上哪句话形容这对父子?2、过渡语: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父与子?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儿子的了不起又表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1、学生看图,说图意。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探究学习。10分教学步骤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自主阅读,深入感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读中感悟,勇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1、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教师点拨。抓住父子俩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3、展示重点句段,指导朗读,感受父爱的伟大,受到爱的教育。1、学生自读课文,从父亲和儿子的表现中找出使你身手感动的内容。2、生生互动,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父亲的语言、行动;儿子的语言)3、品读体会父子的了不起。16分总结谈感受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说出来,让学生的思想与文中情感发生碰撞,达到交融,得到升华。总结升华:从他们身上似乎让人看到的不仅仅是深切的父子之情,还有更令人感动的人格力量,父亲对儿子的爱及真诚的诺言,为儿子提供了信赖和力量的源泉;儿子充满了对父亲的信任,对生存的希望,对他人的关爱。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父子说一说?1、学生倾听教师总结。2、学生自由畅谈心中的感受。5分拓展知识丰富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多媒体展示避震知识,老师作适当解释。学生看避震的各种自我保护姿势。2分课外作业创设亲子交流氛围,以爱教育。布置学生回去把故事讲给父母听。把故事讲给家人听。1分3、【板书设计】 11﹡地震中的父与子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父亲 儿子
父子情深 创造奇迹 板书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它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在设计本文的板书时,我能紧扣中心,抓住关键词“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在升华文章感情时,用“父子情深,创造奇迹”进行高度概括,整个板书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一目了然。三、课后环节【教学反思】《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单元紧紧围绕“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一主题,有讲述了人们对总理的爱戴,怀念之情;有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那高尚、圣洁、无私的母爱的怀念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1994年,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而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赞扬了“了不起”的父子俩,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教育学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这样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这是一篇表现在特殊环境下父子之情的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既然是感人的故事,我们常常会由情入手来展开我们的教学。我抓住了“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个情感线索来展开教学的。首先由看图、说图意着手,直奔文章的重点:为什么说他们是了不起的父与子?父亲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孩子的了不起又表现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力求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从中体会文中的感情。这样,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读”是学懂本文的关键,也是学习一切文章的主要方法。在探讨阿曼达的父亲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两个语段:1)父亲不顾旁人的劝说,依旧执着地挖着。2)父亲不顾自己的身心俱疲,依旧执着地挖着。而这两部分的教学,我把他们紧紧的整合在一块来展开教学。通过其他孩子的父母与阿曼达的父亲言行举止做比较,让孩子们感受到同样是对孩子的爱,但阿曼达的父亲更多了一份执着。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出父亲的执着,不顾一切。而这一连串的言行举止都源于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正源于父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对阿曼达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个信念让阿曼达在身处险境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关爱同学,确实了不起。最后感情升华:你有什么话想对文中的父与子说?这时,学生的话闸打开了,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理解了父子之间的挚爱与信任,而且深化了主题。纵观以上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好。例如:儿子的表现部分,我让学生探讨对阿曼达这个孩子的看法时,学生只着眼于他对同学的关爱,谦让。但其实这些放在平日里非常正常,然而现在是在极其危险的境地,这个地方随时可能有危险,儿子很有可能因此而受伤,如果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的话,我想可以更升华儿子的了不起,以及他心中的信念——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加强写的训练。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设计写的训练,是学生对人物形象感悟的升华过程,是内化学习文本语言的过程,是学生把情感积累外化为书面语言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