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汇编2篇)

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感受文化影响》是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课第一框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感受文化影响》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汤阴一中的周艳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感受文化影响》。我准备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一课时的理解和把握。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题是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内容。是继第一课从社会角度来看文化后,又从个体角度来感受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课的讲授既运用巩固了上节课所学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文化塑造人生》奠定了基础,所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第一单元的重点,又是高考的考点。

2.说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及确定依据:

以《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为依据,结合教材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理解记忆文化对人产生影响的表现以及特点。能力目标—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概括出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内容及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心”感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从而树立对待文化影响的正确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优秀文化的情感,并由此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难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于各种文化现象也有所感受和体验,所以具备学习本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学生通过第一课从社会角度对文化进行了解后,在本课的学习中能够结合自身体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探究学习。

三、说教法及确立依据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进行教学。鉴于本课特点,对此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搜集大量学生熟悉古今中外的图片资料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案例教学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创设问题案例时注意搜集他们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启发诱导法:在讲授本课重点“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集体讨论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教师先举例提出问题,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5、教师讲授法:在讲到本课难点“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时,由于理论性较强,还需要教师用严谨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吃透理论知识点

四、说学法及确立依据

依据:俗话说:“授予鱼不如授之于渔,教是为了不教”根据新课标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应把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此我采用的学习方法有:

1、阅读教材法 针对比较浅显或不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针对性地阅读教材,并从中找到准确答案。通过学生对教材、教学课件、实际案例等内容的学习与探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

2、合作探究法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推行“兵教兵”的方法,即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去带能力差的学生,即补差又培优,不同层次学 1生都有提高。这样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即解决问题,又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分析归纳法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听教师讲,另一方面是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将自己的理解反馈给教师,使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总结反思法 及时对听课内容进行复习,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总体理解,并能对知识举一反三,增强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当堂练习、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1、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2005年春节晚会《千手观音》的一段精彩视频(利用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提出问题,这一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属于文化范畴吗?大家看后又有什么感受?既温故又知新。学生:属于文化范畴,看后震撼、激动、流泪。教师: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都感受着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比如安阳的让学生说(殷墟文化、周易文化、岳文化)还有我们居住的小区文化、家庭文化、校园文化、寝室文化、班级文化、食堂文化、企业文化、等。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感受古今中外不同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分析这些文化对我们影响是如何实现的;及影响的表现和影响的特点。

2、新课教学:(多媒体展示)

多媒体展示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图片及文字说明、展示关于中西方庆祝节日文化活动的图片(如中国人闹春节、西方人迎圣诞)等同时让学生举类似的例子。

多媒体展示问题:这些事例告诉我们文化影响的来源是什么?从而让学生思考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一:文化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下面涉及到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所以我对这个问题的整体思路是:多媒体展示两种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举类似的事例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二:文化影响的表现。

情境一:通过展示古今中外以及不同民族不同交往方式的图片及文字(清代见面打躬作揖,现代见面握手微笑;欧美见面拥抱亲吻;泰国见面行“合十礼”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再加入课文“元妃省亲”的故事进行讨论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情境二:通过展示“毛泽东和孙中山在探索民主革命的不同点(从怎么想、怎么看、怎么做等方面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和“面对断臂的爱神维纳斯的雕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来讨论、引导、总结,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注意喔:思维方式与认识、实践活动的关系:思维方式是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并且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看过文化影响的表现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特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举例、诱导、直接讲授、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首先多媒体展示耳熟能详——“孟母三迁” 的故事(图片及说明)。通过分析在三迁中出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这一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说明了文化对我们影响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一个特点——潜移默化:为了加深对这个特点的理解我再让学生查词典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潜移默化中“潜”是暗中的,不见形迹的即无形的。默:没有声音、不说话即默默地,所以可以得出潜移默化的第一个理解即: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即无形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让学生用一句诗、词来表示对潜移默化的理解(“不知不觉的”“润物细无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耳濡目染)再设问(多媒体展示):有的同学就想了:既然我们都处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文化又都在默默的影响着我们,所以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人一定能自觉高尚起来?学生:不一定,理由: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但也不等于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我们周围有积极向上的健康文化,也有消极萎靡的腐朽文化,所以我们要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而这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只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才会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最后让学生思考再结合课本学生登上泰山所发感慨来进一步学习。这样,既不抛弃课文资源,也增添了课外资源。

多媒体展示【唐】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乡音无改?最后,学生思考总结归纳:说明 2经年累月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从而得出文化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深远持久。利用课本第16页最下面方框的探究:华盛顿唐人街华裔们在建筑文化、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表现出我们民族文化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文化对我们影响的第二个特点—持久深远(也可举我自身的事例,老家商丘来到汤阴8年了,生活中仍然说一口商丘话。学生举例还有海外游子听到一些爱国歌曲都很激动等等)从而得出深远持久的第一点理解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最后通过学生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让学生感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并且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树立培养自己正确的三观的意识。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旦形成就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变化,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人们的“三观”会发生变化。) 总之“潜移默化”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过程来看的。“深远持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结果上说的。

3.课堂总结:

首先启动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把握知识主线,建构知识体系,先由学生进行总结,然后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文化影响人们实践活动、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3)感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赏格优秀文化产品,领悟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1) 能结合材料或举例分析,客观对各种文化社会现象说明文化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在对文化特点和差异的讨论、探究中,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结合文化塑造人生,积极体验优秀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认识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对人成长的意义,自觉学习、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接受优秀文化,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与学生体验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有一种以地域民族和家庭为核心的文化。

蒙古人生活在地域辽阔的草原,出行骑马,他们将“马文化”深深印入了民族和家庭文化之中。

维吾尔族、哈萨克人喜爱唱歌跳舞,日常生活和节日庆典少不了载歌载舞。

春节又是汉族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每个家庭都很重视。

即使相同的汉族家庭,各自家庭教育也有不同,“书香门第”、“文艺世家”是我们常听到的词语。

以上材料你能概括出什么信息呢?

生:感受到中国文化多姿多彩,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活动。相同的民族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会有不同。

想一想这些的不同文化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导致文化各具特色的原因是这些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自然风光,蒙古族同胞地处草原,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出行离不开骏马。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因此马文化渗透在他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疆各民族歌舞艺术历史悠久,哈萨克谚语说:“歌和马是哈萨克的翅膀。而哈萨克族舞蹈动律性极强,表演风格粗犷,动作多用“动肩”,步法上采用“马步”。

优美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深刻反映了西北边陲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

相同汉族家庭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家庭追求不同,对人的影响也存在不同。

那么你能说一说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哪里吗?

学生: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这就是我们要总结的文化影响的来源。

板书:1.文化影响的来源──特定的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礼仪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所以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最直接地体现在礼仪文化上。

◆问: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我国一些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礼仪形式,你知道少数民族的礼节吗?

学生讨论交流。

少数民族的礼节:

新疆维吾尔族男子在见面时,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身体向前倾侧三十度,然后说:“萨拉木来坤”(“祝福”之意)。如果遇到尊贵的客人或是长辈,则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鞠躬,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礼貌。妇女见面时,要互相拥抱,右脸面要挨一下,并说:“萨拉木”。

藏族人迎送客人时要向尊贵的客人献哈达,哈达多为白色,这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此外他们会长辈、觐见佛像、送别朋友远行,也有献哈达的习惯。

其他国家的礼仪与中国更是不同,比如书上插图:欧美国家见面的礼节是拥抱,泰国则是合十礼节。日本人见面是90度的鞠躬。

结论:各民族社会交往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受不同文化 影响,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差异,见诸于交往时使用的语言、器物、符号等,也见诸于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文化差异的?

文化的差异有的取决于风俗习惯、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有的取决于文化程度,终其根源还是源于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不同。所以交往方式与交往行为也体现了人们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反过来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与交往方式。

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物的看法:

在送礼和受礼时,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礼品所表现出的兴趣是一样的:送礼者都希望对方能喜欢自己送的礼品,而受礼者也都因为接受了对方的礼品而高兴。

然而,中国人往往表现出来的是过于自谦,在送礼时常常故意贬低自己所送礼物的价值。即使送给对方的礼品价格昂贵,也要说一声“区区薄礼,不值一提”。这种以否定的形式来肯定自己所送礼品的价值,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他们不懂得这种绕圈子的说法,或者说,无法悟出否定中隐藏的肯定意义。

在接受礼物时,中国人常常推辞一番,并且说“哎呀,还带礼物干什么”,在对方再次坚持后才收下,表明即使接受也是出于无奈,并伴以“怎么能让你破费”或“下次可不能这么客气”或“下不为例”的客套话,然后将礼品放在一旁,显出对礼品漠不关心的态度,生怕对方认为自己是冲着别人的礼品来的。然而,就客人走后便悄悄打开礼品这一行为来说,足以证明中国人对受礼也是在乎的,只是不当面表现出来罢了。

而西方人的表现形式却相反,他们总是对自己准备的礼品采取赞赏的态度。他们会告诉你这是从哪儿买的,经过了多少周折,或者制作工艺多么复杂,多么不容易,总之是希望你能喜欢。在接受礼品时,尽量表现得对你的礼品很感兴趣,对你的送礼行为表示感激。(思维方式与交往方式不同)

实例分析:

某小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我们物业经常接到中国业主的投诉,反映有外国人在深夜里喝醉酒喊叫,或者聚会时喧闹扰民。一些人夏天还喜欢在小区里搞露天烧烤,或者在草坪上睡觉,这些都容易引起社区内中国居民的反感。为此,我们也与一些外国人进行过沟通,但他们的理由是自己交了物业费就是这里的主人,应该有享有这些权利。中国业主在共同场所晒被子,在阳台晒衣服,都曾经被外国业主投拆过,他们认为公开晒被子是十分不雅观的事情。而中国人恰恰认为这是卫生和环保的好习惯。

讨论:你怎么看待中外文化差异在生活上带来的新问题。

学生归纳: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教师: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的文明系统。它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载体可以是书,可以是民族节日,可以是风俗习惯,这些都是文化的影响。

◆讨论: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北京人的生活影响很大,你了解北京的胡同文化吗?胡同文化对老北京人休闲方式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北京的传统建筑胡同把北京城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方正的建筑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中规中矩,循规蹈矩。

北京胡同中的建筑四合院是一个“盒子”,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胡同里的老北京市民生活气息浓,生活安逸,悠闲,满足于现状。

胡同生活方式:胡同中的街坊有的是棋友,没事就“杀”一盘;或是鸟友,一起“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现在有些胡同里的老人依然有下棋、会鸟、溜狗的习惯。这些习惯是耳濡目染行成的。

胡同文化对老北京人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根深蒂固的。

2.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潜移默化的?

答: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总结: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北京胡同里特有的生活方式对老北京人的影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表现出文化氛围的无形影响。

“孟母三迁”的典故也向我们揭示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道理。

◆提问:既然文化能影响我们的行为与思维,我们应当接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

答:我们要自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从参加文化活动的过程来看,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我们应当主动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结果。

事实上,改变老北京人尚玩形象的是当代胡同中的北京年轻人,他们的文化活动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他们使古城老胡同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提问:古城新貌的原因何在?

北京新一代年轻人接受了现代教育,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眼光与视角带有世界的前瞻性。他们不会像老一代北京人那样安于现状,有些年轻人更关注胡同的文化价值,倡导保护胡同,合理开发胡同资源。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老北京人有所不同,生活在胡同中的年轻人的爱好与习俗与老一辈的北京人明显不同。他们更崇尚健康与科技,他们更珍视时间与更愿意追逐未来。看来,文化素养不同,对社会的发展影响就大不同。

所以我们要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文化素养。做有世界影响力的、有修养的北京公民。

据说,老北京人好玩的习俗可以追朔到清末以前,北京是个以帝王贵族为主的游手好闲、玩乐消费城市,其生活景象种种,大多集中于胡同中。经过几代人的变迁,现在老北京人还保留着当年好玩的习俗。可以说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我国古诗文中也可以看出文化对人的影响。

学生思考:诗中的乡音难改说明了什么?教师归纳:说明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1.深远持久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之二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例如,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终生难以抹去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两代北京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他们的发展路径就不同。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逐步完善。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我们了解了文化的影响来源。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与思维方式。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跨国界、跨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不管是外事活动,还是出国考察、旅游、经商和探亲访友,都免不了要和外国人打交道。鉴于不同的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中外文化差异被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在这种跨文化交往中,为了避免因不了解彼此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尴尬,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国外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并尊重。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