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成公主进藏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会认 7 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简要讲述故事,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课前,我们收集了许多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下面谁来谈谈对文成公主的了解?
教师: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取和亲的政策。为了促进唐、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 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初读课文
根据“阅读提示”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
1、指名学生读生字。
大臣 求婚 绢花 豌豆 沼泽地 吉祥 可恶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说说课文的大意。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叙述顺序。
归纳:求婚成功——文成公主进藏——文成公主的贡献。
五、重点交流“进藏”部分
1、课文的题目是“文成公主进藏”,那么课文的哪些部分具体地写了文成公主进藏?(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
2、浏览课文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同桌讨论“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了几件事”?
3、交流汇报。
文成公主在进藏途中发生了四件事
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来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
在沼泽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过去了;
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屋子纪念他;
遇见神鸟天鹅,动身前往拉萨,途中把乃巴山背走。
4、自由读读第五至第十三自然段,想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讲述出来。同桌互相讲,指名讲讲文成公主进藏这部分内容。
六、学习其他几个自然段
1、文成公主进藏前的几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赶快读读,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
2、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思。
七、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
1、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教师进行评价。评价中指导学生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八、布置作业
1、《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回家后请你把故事简单地讲给父母听。
2、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力布》等民间故事阅读。
教学目标
1、会自己列提纲简要复述课文。
2、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3、懂得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要为促进民族团结作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团结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难点:自己列提纲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课件
板书与电教媒体设计: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谈谈对文成公主、松赞干布和西藏的了解
二、查自学:
1、检查生字。
拉萨 大昭寺 松赞干布 吐蕃 仰慕 唐太宗 嫁 遥远 陌生 依恋 书籍 牦牛
2、查词语,质疑解释。
3、读课文。
三、说课文大意,划分段落。
1、指名说说课文大意。
2、学生独立分段,说段意。
3、交流评议。
一(1)为了纪念文成公主进藏的事迹,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二(2、3)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接受松赞干布的求婚,乐意进藏。
三(4—6)文成公主进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四(7)文成公主为建设西藏做出贡献,藏族人民永远怀念她。
四、按课后第1题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五、交流、评议,随即朗读有关课文。
(1) 文成公主为什么愿意嫁到遥远而又陌生的西藏?因为当时西藏首领松赞干布“仰慕唐朝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于是“到长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亲”,文成公主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
(2) 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什么?(理解所带的人、物都是为了促进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是为了个人享用。)
(3) 西藏人民是怎样欢迎文成公主的?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写作顺序——由远到近。
(4) 西藏人民为什么热爱文成公主?(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回答)质疑问难。
六、学生默读课文,列出复述提纲。
七、交流提纲、评议。
1、西藏大昭寺内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进藏。
3、文成公主进西藏受到了热烈欢迎。
4、藏族人民永远怀念文成公主。
八、学生复述。
1、各自准备。
2、指名复述,评议。
3、同桌复述。
【教材分析】
这篇民间故事讲了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姻的事。故事首先讲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原因──吐蕃年轻首领松赞干布爱慕漂亮又聪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顺利通过了唐皇的考验,求亲成功;接着重点讲述文成公主进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移山等;最后点明了文成公主进藏的不朽功绩。
本节课设计采用板块式,从整体感知形成专题、深入研读、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从整体入手(初步整体感受)──部分(抓住重点、难点、特点研读)──整体(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体现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
【教学目的】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技艺、沼泽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绩,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交流资料
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
(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布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
交流汇报阅读收获:
1、汇报朗读:
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
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读“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
2、交流疑问: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
⑴ 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出示句子:使臣看过每一个姑娘,发现有两只蜜蜂总是在一个姑娘的头上飞来飞去。他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姑娘头上戴的是鲜花,其他姑娘戴的是绢花。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
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
鲜花配公主,更显其高雅、美丽。
⑵ 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
出示句子: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挡住了。大家走起来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直到现在,乃巴山下还有公主的脚印。
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
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三、复述故事
1、导语激趣:
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
2、自己练习讲述。
3、指名讲述,进行评价:
评价中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答应求婚──进藏途中──贡献。
要重点讲进藏途中发生的几件小事。
四、课外拓展
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
五、课外作业
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文成公主进藏
乐意进西藏
过河
怎样进西藏 沼泽
听到死讯
背乃巴山
相会在西藏
建设在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