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经历寻找岩石变化痕迹的探索过程。

2、学生在“假设—验证”的实验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力量,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

3、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解释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验证”的实验,了解岩石在变化。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初步描述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搜集岩石。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石灰岩、记录表、铁罐头、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水、湿毛巾等。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过程

1、教师出示一块岩石,问:课前大家都去搜集了岩石,那么你了解它多少呢?

2、出示另一岩石,它和刚才的岩石一样吗?

3、自然界中的岩石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看过之后又有什么新发现?

二、假设过程

4、岩石以前就是这个样子吗?你觉得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出示课题。

5、你能体验到是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了变化了呢?

6、交流汇报,综合整理并板书。

7、根据大家的猜测,你能设计几个实验来验证吗?

三、设计选择过程

1、选择一个假设,讨论讨论如何验证,需要什么材料。

2、汇报实验设计过程。一起确定本堂课可以进行实验的假设。

3、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实验,请材料员来拿需要的材料,并作好实验记录表。

4、教师记下每组实验的方向。

5、在实验中,我们始终要关注的是:岩石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6、实验前,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老师的建议是:使用酒精灯,镊子拿和放都要小心点,眼睛和酒精灯保持点距离。

四、自主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2、交流汇报。

A、交流冷热对岩石的影响。

你们是如何做的?

实验中发现了什么?

比较以后岩石有没有变化?

如何变化?

如果时间长一点,再长一点,达到一千年,一万年,你估计它会变得怎么样?

B、交流水对岩石的影响。

C、交流碰撞对岩石的影响。

3、小结:从各小组的实验情况来看,冷热、水、风沙(碰撞)会使岩石改变模样吗?我们的实验真的验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高兴吗?

4、教师课件出示科学概念: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五、拓展过程

1、你认为还有什么力量使岩石的模样发生变化呢?

2、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自然的力量吧!(植物对岩石的侵蚀图片或录像)

3、其实岩石风化的原因还有很多,大自然还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

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儿童车实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看来运动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那么摩擦力对于我们有害还是有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运动与设计

二、课堂实施:

(1)摩擦力的利与害

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摩擦力在什么时候对我们有害?在什么时候对我们有利?

各小组讨论得出:(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摩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地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力,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2)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3)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三、小结:

通过学习认识了摩擦力的利弊关系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四、板书设计

运动与设计

有利摩擦力: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人站在滑板车上,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力

有害摩擦力:机器运转、小孩蹬滑板车,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的阻碍作用

增大摩擦力:鞋底做花纹、汽车轮胎做花纹、挂铁链

减少摩擦力:旱冰鞋安滚轮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3

简介

本活动的主题是学生观察我们的身体。让学生通过看、听、摸、测量等手段重点对自己的身体外型结构进行研究,激发它们观察和认识自己身体的兴趣。

二、学习者分析

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三年级的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 在生活中,他们已经观察过自己的身体,但这种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向更深层次研究。

2、 学习者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知道身体表面各部分的名称,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3、学习者在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知道在观察前应先制定计划。

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用比较的方法了解事物。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能联想人的身体如果左右不对称,生活中将会怎样,提高想象能力。

知道人体外形的特点和人许多功能有关。

2、 过程与方法

有顺序、有目的、有计划、仔细地观察人的身体。

运用看、听、摸、测量、比较、体验等多种方法感知人身体的特点。

用文字、图画、表格等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和谐之美。

体验身体残障所带来的不方便,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乐于与同学交流分享,相互评价观察结果,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

引起对自己身体的兴趣,激发进一步探究和发现人身体特点的欲望。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有机地整合单元的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他们自觉地建构关于人身体特点的知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发展。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1、 录像

教学活动的引入利用录像的直观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与学生进行谈话,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本课的学习目标上来。

2、实物投影仪

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每个小组的观察记录,便于学生分组汇报。由于每个小组的观察内容、观察方法、记录方式有所不同,利用投影展示促进小组间的相互交流与评价。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 演示材料:人体外形结构图、录像。

2、 观察工具:放大镜、皮尺、记录用纸、带褶皱的饮料管。

(二) 教学活动过程

“观察我们的身体”这一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学生探究有关人体知识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活动,本次活动计划2课时。

采用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方式,每个小组应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便于交流,动手操作等能力上的互补。

第一课时

1、 教学导入

录像演示(或投影):各种肤色不同的人

教师提问:通过观看录像,你发现这些人有什么明显不同?

学生议论、交流。

教师谈话:这些人肤色、眼睛的颜色……不同,从外型看,人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今天我们就来具体研究研究,怎么研究呢,就来观察观察我们自己吧。(板书课题)

2、观察身体外形的特点

① 观察身体的基本组成。

教师提问:我们先来从人体的外部研究人的共同特点,人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相互观察、汇报观察结果。

对于人体外形结构的组成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如有的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有的分为头、颈、躯干、上肢和下肢。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不必强求一致。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张贴人身体各部分分解图片,组成一个完整的人体图形,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② 观察身体各部分外形的共同特点。

制定观察计划。

谈话: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观察观察人体每一部分外形的共同特点,每组选择身体的一个部分进行观察。观察前先商量商量你们小组打算观察哪些方面,怎样进行观察。

学生分组讨论。

汇报、交流。(为了避免课上探究时学生只是简单的重复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教师要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启发学生从形状、位置、构造、比例、和身体怎样连接的、能够怎样运动等方面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谈话:小组观察时既要观察自己,又要相互观察,找找人共同的外形特点。有了发现就要及时做好记录,记录可采用你们自己擅长的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记录最清楚。

学生分组观察。

给学生提供观察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镜、软尺等。

在学生自行探究的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研究的,了解研究情况,把握研究时间,及时调整进程,不时以自己的神态、动作、语言给学生以进一步发现的动力。

汇报观察结果。

谈话:每个组推选一个同学先来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其他组如果有不同的发现或者研究方法不一样也可以进行补充。

大组汇报、交流。

归纳研讨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具体观察了人的每一部分的特点。我们再来从整体分析一下人体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议论、汇报。

教师在人体外形结构图上画一条中线,把身体分成左右两个部分,便于学生归纳总结人体左右对称的特点。

3、巩固、拓展

教师小结:今天的观察活动,同学们非常认真,每个小组都有很多新的收获,还发现人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许多部位非常灵活。

课下思考“人有许多的本领,这些本领和人体的特点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第二课时

1、了解人体外形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① 初步了褶皱的作用。

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观察上肢的同学还发现手上有许多褶皱,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人为什么要长这些褶皱呀,它有什么作用呀?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做出猜测。

教师启发学生注意观察手活动时褶皱的变化。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褶皱有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教师引导学生预测出褶皱可能和手的运动有关。

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方案。

教师提问: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如果没有这些褶皱,手就不容易活动了呢?分组研究研究。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给每组发放胶带和带褶。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的研究中,学生已经认识到材料有着丰富的特性。本课的研究是以学生们常见的布料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衣服制作材料的防水性、吸水性以及透气性方面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了解不同功能的衣服选用不同的布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特征。通过对布料的研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不同的布料在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可以用来制作不同的物品。

2、科学探究:设计、完善简单的模拟实验,探究不同布料的防水性;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能科学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布料不同特征的研究,能够对物品的细微差异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布料的吸水性、渗水性、防水性。能根据布料的特征做出合适的选择。

四、教学准备

1、每组装有棉布、丝绸、毛料、雨伞布的信封一个

2、小喷壶12个、透明的一次性杯子12个

3、雨伞架一把。

4、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雨天打伞的图片

2、出示一个伞的骨架,问:下雨天能用它打伞吗?如果你是修伞工,你会选择什么布料做伞面呢?是否所有的布料都适合做雨伞的面料?

3、揭示课题

看来,这里面还有许多奥秘值得我们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雨天中的布料”

为后面的研究做准备

学生好奇地进行猜测

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二、活动一:观察布料

1、老师给每组带来了四块布料,供大家研究。(四块布料固定在黑板上。)你们打算怎样研究它们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他们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谁最适合做雨伞的布料?

2、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的结果,提出汇报要求,并板书。

学生分组观察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

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三、活动二:设计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方案。在科学上单凭这些猜想可以吗?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你会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2、小组交流讨论实验方案。老师提出具体要求。

(1)怎样模拟大自然中下雨的情景?如何模拟出毛毛雨、中雨或大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2)如何让布料淋到相同的雨?

(3)怎样观察比较四块不同布料的透水性和吸水性?

3、小组汇报设计方案

4、师生共同总结出实验的方法,师问:如何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思考问题

小组共同探讨,得出方案

再次明析实验的方法和目的

让学生明白科学必须经得起实验检验。

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目的。体现以生为本。

四、活动三:模拟实验—毛毛雨下的布料和中雨下的布料

1、提出实验的具体要求

2、学生分组活动并进行观察记录(师安排学生一半做毛毛雨一半做中雨实验)

3、小组汇报

4、比较毛毛雨和中雨下布料的不同,及同种雨量时各种布料的特点,总结适合做雨伞的布料是哪种。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试验

学生通过过实验观察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

提出实验要求,可以节省时间,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五、拓展研究

说说其他的布料适合做什么?

学生根据所学探讨其他布料的用处

让研究延续,体现科学课的开放性。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节课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第二个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只安排学生研究隔着非铁质材料的物体;第三个是让学生运用新学的知识──磁铁能吸住铁制成的物体来辨别一些物体是不是铁制成的。

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虽然他们对磁铁能吸铁深信不疑,但往往认为磁铁能隔着所有物体吸铁。所以教材设计的两个实验从操作上分析是简单的,从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层面看,却能强化学生的认识,修正错误的看法。因此把本节课的实验活动做深挖透,对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性质,掌握科学概念,培养科学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目标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一些物体能不能吸铁。

3、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2、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科学学习中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力:能从曲线图中分析出人在生长过程中各时期变化的特点,并利用问卷进行调查和统计。

2、知识: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体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举例说明“青春期”自己应注意的生理问题及和异性同学交往时要注意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能与同学交流有关青春期健康的信息。

教学重点:

结合自身体验,通过数据、资料的分析和交流,逐渐养成科学地认识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变化,用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身高、体重、肺活量的统计图表、多媒体课件

学生:四年来的身体外形轮廓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老师: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着一系列奇妙的变化,有的阶段变化非常明显,有的阶段变化又不太明显,你注意到了吗?

活动: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观察身高、体重和肺活量的统计图表,分析身体在不同时期发生的变化。

老师:知道学生正确识读曲线图。

学生:将分析出的结果填写在表中。

学生:讨论:我们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方面的明显增长发上在人体发育的哪个时期?

老师: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还发生着哪些变化?

学生:汇报交流。

老师:祝贺你们已经进入青春期了。这是人生长河中最关键、最宝贵、最美好的时期,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我们可要珍惜哦!

老师: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除了身体的变化外,心理上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你意识到了吗?

学生:交流心理上的变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学会健康生活

老师: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讨论:青春期,我们需要怎样做呢?

老师:喜欢与同龄人交往是件好事,当你和异性同学交往时,需要学会掌握分寸。

学生:阅读男女生交往要注意的问题。

拓展:我所欣赏的品质与气质

老师:知道学生完成调查问卷。

学生:统计本组的调查问卷。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搜集、整理有关细菌和病毒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科学知识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描述细菌的特点。

2、能说出细菌和病毒的异同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每组4个)、报纸(每组2张)、资料(每人一份、书每组一本)。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填写问题卡。

教学重点: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教学难点:细菌的繁殖速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形成问题

简述虎克故事。(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玩出了名堂)

师:虎克的这种执着、创新、求实、求真的态度就是科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他发现的“小居民”叫做细菌,细菌究竟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大小、形状、繁殖方式是怎样的?同学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细菌和病毒》。

二、阅读资料,认识细菌

1.检查资料,准备阅读。

师: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课前作业,搜集有关细菌的资料。同学们都搜集到了吗?今天的课堂就同学们展示的平台,请把课前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同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资料放在一起。这节课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资料,获取关于细菌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从资料中找出有关“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细菌的生活”、“细菌的繁殖”这些信息。

2.出示提示,讲述要求。

(1)筛选从资料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章节和篇目;(2)浏览快速的浏览找出与问题有关的段落;(3)勾画勾画出段落中与问题有关的中心词句;(4)解释用勾画的中心词句,试着解释问题,如果能够解释清楚,就进入下一环节,如果不能解释就返回到开始,重新筛选资料。(5)整理将阅读到的有关词句、数据、图片等进行分类记录在卡片上;(6)交流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比一比,哪个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的信息最多,最准确。

3.分组阅读,整理资料。

4.分析综合,形成知识。

(1)汇报交流,初步认识。

1)细菌的大小。

2)细菌的形态。

3)细菌的生活。

4)细菌的繁殖。

采用一名学生汇报完毕,其他学生补充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板书。

(2)播放课件,加深认识。

师:细菌到底有多小?细菌的三种形态分别是什么模样?细菌如何生活?细菌的繁殖速度到底有多快?请带着问题观看课件。

指导学生阅读课件内容,加深对细菌的特点的认识。

1)细菌的大小——用头发丝与细菌进行比较。

2)细菌的形态——各种菌图及细菌的鞭毛。

3)细菌的生活——衣食住行四方面。

4)细菌的繁殖——用连续对折报纸的方法模拟细菌的繁殖,让学生知道计算方法,并想象出细菌繁殖之快。

(3)抽象概括,形成知识。

学生说说自己对细菌的哪一个特点感受最深,具体说一说。

小结:通过大家汇报的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细菌极其微小,有三种形态,这是细菌的外形特点;细菌需要衣食住行,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极快,这是细菌的生命特点。

三、分析比较,认识病毒

师:常常与细菌结伴的是病毒,它和细菌有什么区别呢?老师请同学们阅读资料,看完以后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的区别。播放课件。

学生汇报。

教师归纳: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四、知识拓展,深化认识

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细菌与动植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和人类、动植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它们也是生物界的成员,属于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阅读课件内容,说一说细菌病毒与人有怎样的关系。

1.细菌和病毒对人、动物、植物的危害。

播放课件,学生阅读课件内容,汇报。

2.细菌和病毒的益处。

师:其实,危害人类健康的细菌或病毒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无害,有些细菌或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

请同学们看图片(腐烂的苹果与动物的尸体),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没有了细菌和病毒,会变成什么样子?

学生回答。

师:细菌能分解腐烂的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除此之外还有那些益处呢?请同学继续阅读。

播放课件,阅读细菌和病毒的益处,汇报。

五、运用知识,实践创新

(一)布置作业一,丰富细菌和病毒知识。

根据细菌和病毒的特点以及细菌病毒的危害和益处,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讲究个人卫生。

(二)布置作业二,设计“控制H1N1流感”的方案

要求:1.搜集有关“埃博拉病毒生存的条件”。

2.展开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控制埃博拉病毒”的方案。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摆》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五课,旨在通过做摆,探究摆得快慢与什么有关,带领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控制变量,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十足,已基本具备了观察、思考和整理数据的能力,也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分类,但探究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

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自己制作的摆,推测影响摆摆动次数的因素。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无关,只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9

活动目的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型的太阳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活动内容

实验太阳灶

活动准备

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

活动设计

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90°,各留5厘米,减去多余部分。

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拿一根细竹签,削尖两头,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装置放在太阳下,调节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竹签长度要耐心调节,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后记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太阳灶的初步原来,学生的探究热情十分高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能力:能比较、区别几种常见建筑物的结构,并根据结构对它们进行分类;能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能大胆想象进行仿生建筑设计。

2、知识:认识几种常见建筑物的结构;认识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仿生建筑中领悟到细细观察各种生物,他们的特点、技能都将是我们创作的源泉。

教学重点难点

设计实验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建筑结构的的资料(图片),制作成课件;记录表;直尺、塑料棒、橡皮筋。

学生:搜集有关建筑形状和结构的资料;每组白卡纸若干张、象棋若干枚、记录表一份。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常见建筑物的结构。

老师:课件出示有关建筑物结构的图片。

观察图片中建筑物的形状和结构,想办法将观察到的形状和结构形象的记录下来。

学生:将教师所示图片尽快的记录在一张白纸上。

老师:请学生上台展示,比一比谁的观察仔细,谁的描述形象。

老师:这些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不同?你们能不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分类?

学生:分类,填写“建筑物结构分类卡”。

汇报:我们是按照**标准进行分类的,属于这一类的建筑物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探究建筑物结构与力的关系

老师:关于建筑物的结构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提问。

老师:板书问题,提出要求。

你们可以选择一个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书上P10的实验项目中选择项目进行研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再实验。

学生:实验

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案和实验结果。

老师:怎样使自己实验的物体既稳固而且承受力大?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某种建筑物的选材和结构有什么科学道理。

拓展活动各具特色的形状和结构

老师:出示各种物体的结构图片,请学生说说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学生:小组讨论:这些结构有哪些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

老师: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结构?

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仿生建筑”。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1

一、教材分析

学生们认识了电、电流、电路之后,渐渐地他们就不满足于只点亮一个小灯泡,于是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中,由于用几根电线连接好几个灯泡和灯座,一个地方的连接或一个器材出了问题,灯泡就不会亮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分2个部分: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些电路出故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查明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2.做个电路检测器:指导学生对电路进行检测,学生将学习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经历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的分析活动过程。

〔2〕经历用电器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的活动过程。

2.能力目标

〔1〕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3.情感目标

〔1〕愿意自主、合作研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教学难点:分析、思考电路出故障的各种原因。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信封1:小灯泡2-3个、电线若干、灯座一个、电池一节、电池盒一个;坏的灯泡3组、没有剥皮的电线2组、废电池3组、形成断路的电池盒2组,共12组。

〔2〕信封2:每个小组一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教师事先测试会亮。小灯泡、电池、电池盒、灯座各一,电线三根)

2.教师准备:课件;科学文件夹;电路故障分析表和检测电路故障方案设计表;一组会亮的电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了解电路

1.展示一个能使小灯泡发光的串联电路。

2.课件展示电流在电路的流动情况。

1.说出电流在这个电路是怎样流动的。

要求学生能简单地口述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电线、电灯,又回到电池的负极。

二、探究活动: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1. 为每组的提供了一个有故障的电路。

2.引导

〔1〕分组试一试本组的灯泡能不能亮?

电路中,连接一个灯泡也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就不会亮;

电路中,连接两个灯泡会亮,但是连接三个灯泡就不亮了;

〔2〕展示台出示灯泡不会亮的电路,:灯泡为什么不亮了?

3.投影出示故障的六种可能:1、电池2、电线3、电灯4、灯座5、电池盒6、电路连接

1. 学生自己找出来故障。

2.分析故障原因。

3.分析猜想:电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4.整理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记录分析和猜想。

问题的出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讨论。

三、探究活动:做个电路检测器

1.讨论:有什么办法知道电路中哪里出了故障?

板书:检测法 替换法

2.引导:如何检测电路连接是否有问题呢?

3.提示:检测器必须保证有用,即小灯泡会亮。

4. 深入各组指导

5. 课件提示: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1.思考讨论

2.根据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电路检测器。

3.全班交流制作方法

4.做一个电路检测器。

5. 小组讨论检测的方法及步骤。

6. 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7. 排除故障,使小灯泡亮起来。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方法由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后形成。

安全用电教育。

总结

1.电路可能会出现哪些故障?

2.怎样检测电路中的故障?

思考讨论。

巩固运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2、想知道,爱提问;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知道土壤的种类。

二、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项准备工作,请你们到大自然中去采集样品,不知道你们的收获怎么样?谁想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了的土壤?你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自由回答。

(二)制定方案,探究新知

活动一:研究各种土壤由什么不同的特点?

师:同学们,这些土壤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吧!

(学生把从不同地点采集来的土壤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在一起比较研究)

〔让学生用各种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的土壤,如:对土壤进行捏团、颜色、颗粒大小、气味、加水搅拌后沉淀等比较,〕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学生汇报

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不同环境中的土壤是不一样的。(课件出示)

活动二:我们给土壤分类

师:刚才,各小组同学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了不同土壤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你能按照自己的标准给它们分类吗?

鼓励学生以多种方式给土壤分类:按颜色、数量等

小组交流分类的结果,师生进行评价。

老师在学生汇报结论时进行归纳,在归纳中得出“人们习惯上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沙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壤土。(课件出示)板书

活动三:探究各类土壤的保水性

师:根据含沙量的不同,人们把土壤分为了三类,你猜一猜这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有什么不同?

学生进行猜测,试着说出理由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3种土壤、漏斗、水、杯子等材料。

小组内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其它各组同学评价、补充,并完善实验方案。(在三个漏斗中按顺序装入不同的土壤,再把水缓缓的倒入土壤中)

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停止渗水后,比一比,哪种土下面的杯内水多?(流出来的水多证明这种土壤的保水性就差,流出来的水少证明这种土壤的保水性好)

师:在做实验之前老师要给你们几点提示(出示课件):

1、要做这个实验必须做到四个同样。同样多的三份土壤,同样多的水,同样的倒水速度。并且倒水的时间同时开始。

2、小组合作认真观察,讨论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土壤:

保水性(强、弱)

砂质土:

黏质土:

壤土:

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黏质土的保水性最强,砂质土的保水性最弱。)

师:从实验中我们知道,不同土壤的渗水性不同,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每种他们不同的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师总结:由于砂质土的含砂量多,颗粒大,所以它的渗水性就强,而渗水性强的土壤它的透气性也强。三类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透气性和保水性也不同。(出示课件)

(三)展示交流活动:玩一玩我们自己带来的各种土壤。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你自己带来的土壤,根据含沙量的多少看看它们属于哪一类的?

学生活动。

(四)拓展创新

1、土壤分为哪几类?

2、谈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知道了土壤可分为三类:砂质土、粘质土、壤土。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3

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发展起来一些思想,形成一些观念。让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处理自然与社会、自然与人之关系等活动中能有一种科学的、正确的思想和方法。

1.第一步:把“科学主题”作为认识工具;

什么是科学主题?自然界本身是统一体,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形成了科学,科学常常被看作是对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事实与数据的无尽的描述,或者对实验事实和探索活动的展示,而一些科学的核心概念可以将这些分立的信息片断融入广阔的、有逻辑内聚力的结构中,在这样的结构中,信息片段的关系可以被显现出来,这种核心概念就是科学主题。

自然科学具有6个主题:能量、演化、变化的形式、尺度与结构、稳定性、系统与相互作用。

第二步:把科学主题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中的表现分解为最基础的重要概念(我们称之为核心概念)

在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草案》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主要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四大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前三个领域是自然科学中最重要的领域,是适合于儿童学习的最基本核心概念,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对物质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能量和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特征、过程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人具有一个高级功能的脑。

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球、太阳系的基本情况及运动的规律,认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步:从自己所教的教材中寻找哪些科学事实和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上述核心概念。

建构核心概念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不是简单把核心概念的讲解告知,而应在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上都进行细致的设计,并能巧妙的深入学生心中。小学生学科学需要学习的是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但是,科学家运用科学研究的技能和方法探索的是人类未知领域的问题;而学生学习的内容则是人类已知领域的知识。换言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人类社会已知的一些经验。在学习这些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学生经历科学家当初探索这些经验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具有更多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而有所创造。

课标指出科学的教学活动主要都是以探究活动为主,所以如何在探究过程建构科学核心概念就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探究任务的设置应有非常好的连贯性,并能符合儿童生理和心智的发展规律;探究目标的表述也是直接影响学生认知的主要部份,更有概括的概念目标比事实性的知识性掌握目标对学生更有意义;教师在一个探究活动过程中的众多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引学生建立科学的概念,进而向大概念,核心概念发展;同还得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核心概念建构的关系,谁主谁次、是不是每一个探究过程都有必须引导学生去建构核心概念;另外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应注重考察学生的核心概念的理解并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4

一、平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

1、你对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有何看法?

2、国外科学课程标准对我国科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有何启示? 第二次作业

1、如何实现多种课程资源的合力作用?

2、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三次作业

1、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两种理性假设。

2、阐述小学科学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

具体要求:

(1)字迹清晰,书写认真

(2)要点准确,内容充实

(3)统一用学校大的作业纸,分开写,每次作业单独存档

(4)不做或整篇抄袭的,0分

二、副卷作业

任意选择一个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具体格式见教案模板,先把教案模板打印出来,手填具体内容;“教师意见”不用填。

三、期末考试

题型: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友情提示:所有作业的提交时间截止20xx年1月9日下午5点。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15

【设计思路】

“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一课,意在进一步扩展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观察活动。通过观察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让学生感知到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甚至可以发生在固体与固体、气体与气体之间。

教学通过先回顾上几节所学的内容,复习溶解的概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部分,液体之间的溶解。选择了酒精与水作为观察材料。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无论怎样,酒精和水都是能够相溶的。因为它们的结构很相似,所以可以无限地相互混溶。液体之间的不溶解现象,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与水混合不相溶的现象。通过两组对比实验,让学生总结出如何判断两种液体能够互相溶解,并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是相互的。在进行这部分教学时,还应向学生提供多种不同的液体,如醋、牛奶等,让学生观察、区分更多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第二部分,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气体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的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打开汽水瓶盖,轻轻摇晃,汽水中就会有大量的气泡往外冒。这就是溶解水里的二氧化碳气跑出来了。所以设计的第一项实验活动:轻轻地打开一瓶雪碧,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雪碧里的二氧化碳气大量逸出,跑到注射器管里。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管里的气体又慢慢地溶到雪碧里去了。这里的变化,主要是气压的变化引起的。第二项实验活动:把装冷水的试管稍一加热,试管壁上出现了许多气泡。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知到水中溶解有空气。最后以让学生举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事实,加深理解。再让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使科学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研究一些液体与液体、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2、初步感知、认识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3、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2、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烧杯、滴管、酒精、食用油、清水、牛奶、醋、雪碧、注射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食盐、砂糖、肥皂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其他的液体、气体能不能溶解于水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揭示课题: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

大家先来回忆一下什么是溶解?

我们已经能够判断固体物质是否能溶解在水中,那么再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判断其它的液体是否能溶于水中。

2、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与不溶解。

(1)出示酒精,问:用滴管吸几滴酒精滴在水中,大家观察一下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

学生汇报结果,为什么说酒精在水中溶解了?

再滴几滴水到酒精中,大家观察水在酒精中溶解了吗?为什么?

(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

大家猜测的很好,事实证明我们对了。通过实验我们说酒精和水能够互相溶解。

(2)出示食用油,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油和水能不能互相溶解?

滴几滴油到水中,油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

我们在来看看水能不能溶解到油中,(在油中滴几滴水)

(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油和水是不能够互相溶解的。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更多的液体能不能溶解于水中。

(3)出示醋、牛奶等液体看它们是否能溶解在水中?

(学生先猜测再实验操作)说说为什么?

(4)同学们回家可以继续寻找一些液体做实验,看它们能不能溶解在水中。

观察溶解在液体里的气体。

(1)观察溶解在雪碧里的二氧化碳。

问:气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出示雪碧,打开雪碧瓶盖,观察雪碧液体里析出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从哪里来的?

用注射器吸1/3管雪碧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再慢慢地往回推活塞。大家仔细观察推拉过程中有什么现象?

解释为什么往外拉的时候,注射器里有许多气泡,而往里推气泡就没有了,再往外拉,气泡就又有了呢?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3、出示一试管清水,你们说这水里有没有空气?

说有的同学能不能想个办法证明这水里确实有空气。

在酒精灯上给试管稍稍加热,观察试管里发生的现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谁还能举出一些水中有溶解的空气的例子?

4、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