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人美心善的小编午夜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一元一次方程教案(优秀7篇),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积累活动经验。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训练一
(1)如果 || = 9,则= ;如果2 = 9,则=
(2)在数轴上距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为
(3)下列关于相反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并且它们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B、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0的相反数是0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字母表示为、互为相反数则)
E、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4)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如:
(5)如果,则(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都是0
D、至少有一个为0
2、由课本P149卡通图画引入新课
3、分组讨论P149两个练习
4、P150:某长方形的足球场的周长为310米,长与宽的差为25米,求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各是多少米?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米,那么长为(+25)米,依题意可列得方程为:( )
A、+25=310 B、+(+25)=310 C、2 [+(+25)]=310 D、[+(+25)]2=310
课本的宽为3厘米,长比宽多4厘米,则课本的面积为 平方厘米。
5、小芳买了2个笔记本和5个练习本,她递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找回0.8元。已知每个笔记本比练习本贵1.2元,求每个练习本多少元?
解:设每个练习本要元,则每个笔记本要 元,依题意可列得方程:
6、归纳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7、随堂练习PO151
四、课外作业
P151习题5.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解的概念。
2.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思考等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体会方程模型的重要性,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方程。
【教学说明】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请你表示出下面两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1)如图,甲、乙两站的高速铁路长1068,“和谐号”高速列车从甲站开出2.5h后,离乙站还有318,该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形的包装盒,长为1.2 ,高为1 ,表面积为6.8 2,这个包装盒的底面宽是多少?
问题(1)的等量关系是:已行驶的路程+剩余的`路程=全长。设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x /h,我们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上述等量关系,即2.5x+318=1 068.
问题(2)的等量关系是: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若设包装盒的底面宽是 ,则等量关系可表示为:1.2××2+×1×2+1.2×1×2=6.8,即:2.4+2+2.4=6.8.
【教学说明】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用文字表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式子。
2.观察所列出的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结论】 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像上面这样,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表示,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一过程叫做建立方程。
3.思考:对于2.5x+318=1 068,2.4+2+2.4=6.8方程,有几个未知数,每个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
【教学说明】 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得出以上方程的特点是:(1)方程中不含分母或分母中不含未知数;(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
【归纳结论】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4.方程的解。
在方程x+5=8中,当x=3时,方程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就说x=3是方程x+5=8的解。
【归纳结论】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教学说明】 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判断是否为方程的解的方法:将解带入原方程,分别计算左边和右边,看是否相等,相等则为原方程的解。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教材P84例1.
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B )
A.x2-4x=3 B.x=0
C.x+2= D.x-1=
3.下列方程中解是x=1的方程是( C )
A.2x-2=3xB.x+5=2x-4
C.3x-6=4x-7D.5x+2=4x-3
4.下列各数中是方程4x-5=7的解的是( B )
A.1 B.3 C.-3 D.4
5.某品牌电饭煲成本价为x元,销售商对其定价为350元,若按8折销售仍可获利15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
A.350×0.8-x=15B.350×8-x=15
C.350×0.8=x-15D.350×8=x-15
6.以x=-3为解的方程是( D )
A.3x-7=2B.5x-2=-x
C.6x+8=-26D.x+7=4x+16
7.在下列方程中:①x+2=3,② -3x=9,③ =+ ,④ x=0,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③④ (只填序号).
8.已知方程(-2)x||-1+3=-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2 .
9.若方程(2-1)x2-x+8=x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代数式2 006-∣-1∣的值。
解:由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知:
2-1=0
=±1
当=1时,2 006-∣-1∣=2 006;
当=-1时,2 006-∣-1∣=-2 008.
10.检验下面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这个方程的解。
2(x+2)-5(1-2x)=-13,{x= -1,1}
解: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1+2)-5[1-2×(-1)]=-13
右边=-13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是方程的解。
将x=1代入方程的两边得
左边=2(1+2)-5(1-2×1)=11
右边=-13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不是方程的解。
11.建立下列各问题中的方程模型。
(1)小明去商店买练习册,回来后告诉同学:“店主告诉我,如果多买些就可以享受8折优惠,我就买了20本,结果总共便宜了1.6元,你猜原来每本练习册的价格是多少元?”
解:设原来每本练习册的价格为x元
20(1-80%)x=1.6
(2)张强与刘伟参加植树活动,两人共植树75棵,其中张强比刘伟多植了15棵树。那么刘伟植了多少棵树?
解:设刘伟植了x棵,则可列方程
x+15+x=75
(3)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现在从乙队抽调一些人到甲队,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问应该从乙队抽调多少人?
解:设应该从乙队抽调x人。则可列方程
32+x=2×(28-x)
(4)某车间原计划用13小时生产一批零件,后来每小时多生产10件,用了12小时,不但完成任务,而且还多生产60件,问原计划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解:设原计划每小时生产x个零件,则所列方程为
12(x+10)=13x+60
【教学说明】 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教材“习题3.1”中第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会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并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潜力以及准确而迅速的运算潜力
教学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
教学难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2.方程的同解原理
3.解方程中常见的变形有哪些?(以上问题口答)
4.(幻灯片)某数的4倍减去9等于3,列出方程、解方程、并检验
(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本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幻灯片)观察方程:44x+64=328;13+x=(45+x);=+1请找出它们具有的特点:(①只内含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含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
二、在学生回答完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我们将具备上述特点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请学生回答: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教师强调:“元”是指未知数的个数;“次”是指方程中内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
学生练习并反馈矫正(课堂练习一)
三、师生共同探索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与步骤:
解方程:例43(x-2)+1=x-(2x-1)
例5-=1
例4:
分析:解这个方程用到哪些变形?(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一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解:去括号,得3x-6+1=x-2x+1
移项,得3x+2x-x=6-1+1
合并同类项,得4x=6
化系数为1,得x=
)(让学生自己小结本题的解题步骤
师强调注意问题:①去括号时,括号前“―”要变号;
②移项时,改变符号
(练习并反馈矫正,一生板演其余练习,课堂练习2)
例5(让学生类比例4先请三名学生板演,师生共同讲评)
引导学生观察例4、例5的解题过程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⑴去分母⑵去括号⑶移项⑷合并同类项⑸化系数为1
四课堂练习(幻灯片)
1.如果x3n+1-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______
2.已知(m-1)x-(m+1)x-8=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代数式199(2m+3)(1-m)+10m+1的值为__________
3.解方程:⑴(x+1)-2(x-1)=1-3x
⑵2(x-2)-(4x-1)=3(1-x)
⑶
=
-122
4.列方程求解:当y取何值时,2(3y+4)的值比5(2y-7)的值大3(学生独立完成,并针对存在问题加以矫正
)
五、学生自我小结:1.学生自己针对本堂课谈收获和体会
2.师生共同补充完善六布置作业:p121②2②③
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方程5x=11x的解是________
2.当x=_____时,代数式2(x-1)-3的值等于-9
3.当k=______时,关于x的`方程1-=的解是0
4.当m=______时,代数式与互为相反数
23x-52x-325.-mn与nm是同类项,则x=__________6.(m+2)x|m|-1-5=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_______
7.3x∶2=4.5∶0.8则x=________
8.x=1是方程2x-a=7的解,则a=_________
9.如果2kx-5=7x-k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________
10.若(a-6)2+|a-b+2|=0,则a-2b=_____________
二解下列方程:
1.2(x-2)-3(4x-1)=9(1-x)
2.
3.(x-2)-3=(x+3)-(2x-5)
4.[x-(x-1)]=(x-1)
-4=-=1.05
5.
-
6.|x-2|-1=1
四解关于的方程:
ax+b-
=1.
2.m(n+3x)-n=(m+1)x+mn
五已知关于x的方程xm+2+3=0是一元一次方程求的值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会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诱导
同学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重124t,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t,你能计算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吗?
如果设大象的体重为xt,蓝鲸的体重应如何表示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们把这个式子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14页-115页练习前的内容,对照课本找出自学提纲里问题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请你帮帮没有完成的同学,不会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同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并完成自学提纲。老师可以先进行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是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未知数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
3、在课本“例1”中,你知道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个是方程x+3=2的解?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归纳
1、请有问题的同学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生说师写;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题口答,要求说理由;其它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请同学评价、完善,然后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附:变式练习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5x=0;
(2)1+3x;
(3)x2=4+x;
(4)x+y=5;
(5)3m+2=1-m;
(6)x+2>1
2、请你说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解是x=-2的一元一次方程:
3、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4、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数比它的2倍小3;
(2)某数与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数增加它的10%后恰为80.
5、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则k=。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六、布置作业
课本83页习题3.1第1题。
教学目标:
1、能说出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2、知道“元”和“次”的含义;
3、熟练掌握最简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理论依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解方程的 教学,了 解化归的数学思想.
德育目标:
1、 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通过对方程的解进行检验的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习 惯和责任感;
3、在学习和探索知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最简方程 的'解法;
难点:正确地解最简方程 。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 旧知识的复习:
1.什么叫等式?等式具有哪些性质?
2.什么叫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
二、新知识的教学:
观察下列方程: …
想一想: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特点: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
(板书课题,学生总结定义)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 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强调:“元”指什么?(未知数的个数)
“次”指什么?(方程中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
想一想:
(1)你认为最简单 的一元一次方程是什么样的?
(学生举例说明后总结出最简方 程)
最简方程:我们把形如 (其中 是未知数)的方
程称为最简方程。
强调:为什么 ?
(2)怎样求最简方程 (其中 是未知数)的解?
三、解下列方程
① ②
③ ④
(学生探讨求解过程及理论依据后板 书解题过程)
解:①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两边同除以3,
未知数系数化 为1,得
②③④解法略
强调:检验解的方法。
想一想:
解最简方程 (其中 是未知数)时的主要思路是什么?解题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
主要思路:把最简方程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变形为 的形 式;
解题的关键步骤: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或两边都乘以未知数的系数的倒数),使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得到最简方程的解 。
强调:①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的步骤可以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
②最简方程一定有唯一的一个解。
四、巩固练习
1. 通过练习,请你总结一下,解方程 ( 是未知数)把系数化为1时,怎样运用等式的性质2,使计算比较简单。
2.检测:
3.课堂小结:
五、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1、一元一次方程定义;
2、最简方程 (其中 是未知数);
3、解最简方程的主要思路和解题的关键步骤及依据。
六、课堂作业
A、解下列方程:
(1) (2)
(3) (4)
B、如果关于 的方程 是一元一次方程,求 的值;
C、解关于 的方程:
(1) (2)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问题,使同学们学会用解方程和用方程解决具体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本内容和实际问题来使同学们形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同学们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同学们探索新知的勇气和信心。
一、回顾与交流。
1.复习方程概念。
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判断下面是不是方程:
3x+5
6+8=14
6x=15
7x+315
1.两道解方程的题目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解的。
通过这里的两道练习复习小学所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即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
2.解简易方程。
复习61页第二题
首先让学生找出这三个题的等量关系,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找的等量关系。然后请学生在班内汇报一下。再请三位同学演板,并请演板的同学解释自己的做法。
(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首先学会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去列方程,使学生养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懂得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的。)
集体订正:解(1)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2)方程与(1)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小结解方程的一般步骤(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增加找数量关系练习。
1.六一班有50人,其中男生有28人,女生有多少人?
2.六一班有22名女生,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6人,男生有多少人?
首先让学生独立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然后让同桌2人互相说一说,然后再解答。
二、巩固与应用。
引导学生做课本巩固练习题
1.解方程。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上去讲一讲解题的方法。
2.看图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解决的方法,再请学生汇报交流。
3.看图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请学生演板,演板后组织学生讨论。
4.理解文字题,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请学生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再让学生完成。
三、总结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解决了那些问题,还有那些困惑?
(通过学生的汇报,查漏补缺,找出这节课可能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加以解决。)
四、习题设计。
1.课本62页第5题。这里的两个小题,第1小题是用字母表示,学生要想用字母表示出来,必须先找出题目的等量关系。第2小题是用方程解决问题,除了要找出等量关系外还要列出方程并解答。
2.课本62页第6题。这是一道拓展性的习题,是数与形的结合,通过这道题的练习,除了锻炼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复习了有关几何的知识。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1.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数字型”问题;
2、能熟练的通过合并,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进一步学习、体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
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讨,体验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并加以解决,同时进一步渗透化归思想。
情感
态度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
难点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
牵线搭桥,解下列方程:
(1)-5x+5=-6x;(2);
(3)0.5x+0.7=1.9x;
总结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方法。
引出问题即课本例3
问:你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数列的问题吗?教师:出示题目,提出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根据讲评核对、自我评价,了解掌握情况。
探究一:数字问题
例3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
①数值变化规律?②符号变化规律?
结论: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
2、怎样求出这三个数?
①设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那么其它两个数怎么表示?
②列出方程:根据三个数的和是-1701列出方程。
③解略
变式:你能设其它的数列方程解出吗?试一试。比比较哪种设法简单。
探究二:百分比问题(习题3.2第8题)
【问题】某乡改种玉米为种优质杂粮后,今年农民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多少元?
【分析】①若设这个乡去年农民人均收入是x元,今年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20%,那么今年的收入是_________元;
②因为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的1.5倍少1200元,所以今年的收入又可以表示为_________元。
③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式子相等”可以列出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2、本例是有关数列的数学问题,题要求出三个未知数,这需要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规律类型的问题。
学生:观察、讨论、阐述自己的发现,并互相交流。
根据分析列出方程并解出,求出所求三个数。
备注:寻找数的排列规律是难点,可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发现、解决。
变换设法,列出方程,比较优劣、阐述发现和体会。
教师:出示题目,引导学生,让学生尝试分析,多鼓励。
学生:根据引导思考、回答、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根据共同的分析,列出方程并解出,
(说明:此题目数以百分比、增长率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若没时间,可在习题课上处理)
尝试应用
1、填空
(1)有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a,十位上的数字是b,百位上的数字是c,则这个三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2)有一数列,按一定规律排成1,-2,3,2,-4,6,3,-6,9,接下来的三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连续偶数,设第一个为2x,那么第二个为_______,第三个为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__;若设中间的一个为x,那么第一个为_____,第三个为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__.
2、一个三位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为17,百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7,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你能求出这个三位数吗?这是最经常出现的一类数字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已知各位上的数字,怎么表示这个数,理解为什么不能表示成cba?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通过(3)题理解连续数的表示法,并感受怎么表示最简单。
通过2题让学生理解怎么设?以及怎么设简单(舍都有联系的一个),并感受用未知数表示多个未知量,顺藤摸瓜,从而列出方程的顺向思维方式。
教师:结合完成题目,汇总讲解,重点在于解法。
成果展示
1、通过本节所学你有哪些收获?
2、谈谈你掌握的方法和学习的感受,以及你对应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体会。学生自我阐述,教师评价鼓励、补充总结。
补偿提高
1、有一数列,按一定规律排成0,2,6,12,20,30,…,则第8个数为______,第n个数为_____.
2、下面给出的是2010年3月份的日历表,任意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请你运用方程思想来研究,圈出的三个数的和不可能是()。
A.69B.54C.27D.40
通过练习,掌握数字问题的分类及不同解法,巩固、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学会用方程解决问题。
题目设置是对前面学生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和补充,也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提高。
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灵活设置问题。
作业
设计作业:
必做题:课本4、5、第94页6题。
选做题:同步探究。教师布置作业,并提出要求。
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延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