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教案最新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分享的12篇版画教案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版画教案 篇1

古彩瓷起源于明代,成熟于清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出现是由许多社会因素决定的,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促成。明代时中国的几大著名瓷窑都开始逐渐走向没落,只有景德镇的瓷器独树一帜。到了明代中期,景德镇陶瓷几乎占据了全国大多数的瓷器市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记载:“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自古及今为烧器地……”这种巨大的需求量极大地刺激了景德镇瓷器制造业的规模迅速壮大,使一个小小的昌南小镇成了“天下窑器所聚”的天下瓷都,可谓“天时”;景德镇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制瓷原料丰富,燃料供给源源不断,昌江各支流交通便利,可谓“地利”;同时,受明代北方战乱不停、各个著名瓷窑的衰落、需求量增加等各种原因的影响,全国各地身怀绝技的制瓷工匠都不约而同地汇集到景德镇,与本地的工匠互相交流,切磋制瓷技法,将南北的审美意识融合,使瓷器的艺术表达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就是指当时的盛况,可谓“人和”。明朝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御窑厂,不惜人力物力,大量烧制宫廷需用的瓷器。《明史•食货志》记载:“成化时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在经济复苏的明代,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播加速,推进了瓷器制造技艺的发展。其中,彩瓷的发展更是脱颖而出,从而使得古彩瓷这种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釉上彩绘画艺术逐渐走向成熟,并稳步向前发展。从审美角度来看,各朝各代的审美理念均有不同。明朝中期,商业发展空前繁荣,审美观“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新思想迅速萌生,陈旧的传统受到怀疑和冲击,人文主义抬头。文人们追求独立人格、憧憬人伦世俗生活情趣的作风影响到了文化艺术,体现在了瓷器装饰上。”尤其是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19-1667年),徽商的崛起促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以徽籍画家为主的新安画派产生,具有新安画派风格的绘画图案在社会各个阶层流行开来,对明代古彩瓷绘画图案的设计构思提供了参考借鉴价值,为其绘画装饰语言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所以,古彩瓷绘画装饰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潜移默化。

二、宗教背景

西汉末年,佛教文化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悠久的中华文化完美结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以意识形态渗透的方式,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审美理念,同时也融入古彩瓷的发展历程中,使得成为古彩瓷绘画中不可或缺的艺术表现内容。到明代古彩瓷发展时,以佛教文化为表现题材的装饰绘画已然形成了一种特有的风格,工匠们受耳濡目染的宗教影响,塑造出活灵活现的艺术形象,并赋予这类艺术题材一种具有历史特质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被信众奉为“佛门圣花”的莲花,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是古彩瓷的绘画图案中宗教题材的宠儿。它出淤泥而不染的纯净品质恰恰是佛教思想的象征,它是从尘世间的烦恼中解脱出来,降生于佛界净土之上的圣人化身。而修佛参道者,应该净化自身,超凡脱俗,如同莲花一般不受尘世间的污染,努力追寻清净如水的境界。几百年来佛教文化历久不衰,人们崇尚莲花的神圣品格,莲花自然而然地成为盛行不衰的艺术题材(如图1)。工匠们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将莲花化为具有美感的绘画图案,绘制在古彩瓷上,而图案的装饰语言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或拘谨或轻松,或工整或写意,以此来适应当朝当代的审美观。、梵贝、宝伞、华盖、莲花、宝瓶、金鱼、幸运结这八项物件是佛教的象征,常被供奉在庙宇中佛祖和菩萨的供台上,被人们称为“佛教八宝”,也叫“八吉祥”。在清代,朝廷把宣扬忍苦受难、信奉生死轮回的佛教文化,作为笼络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的一种愚民手段,在全国各地建造了规模庞大的佛教庙宇。这种“八吉祥”法器绘画图案寓意吉祥如意,因而在古彩瓷中经常出现,并得以大批量烧制。另外,在古彩瓷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表现道教文化的内容。在封建社会,上层社会的喜好常常影响民间的审美喜好,明代中末期,朝廷倡行道教,尤其是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更是道教的忠实信奉者,此时期道教的神话故事题材非常盛行,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八仙图便是其中最为生动的表现内容之一,“八仙祝寿”、“八仙过海”以及八仙各自手持的器物所组合而成的“暗八仙”等绘画图案流行于大街小巷,同时也在古彩瓷的装饰中广泛运用。此外,八卦纹也是上层社会所青睐的表现题材,在古彩瓷的绘画图案中也十分常见。总之,上至进贡朝廷的官窑瓷器,下至老百姓使用的民窑日用瓷,我们都能在其器面上看到栩栩如生的道教题材绘画图案。

三、其他门类艺术形式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古彩瓷的绘画图案作为一种立足于瓷器载体所形成的绘画艺术,是既与国画、诗词、戏曲、哲学、书法等息息相关而又自成体系的艺术形式。社会风尚和人民的主流喜好逐年沉淀的各种中国古典艺术形式,赋予古彩瓷画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同时,那些富有生机的传统艺术元素被画师接纳吸收,并且自发地进行联想或理想化的提炼、改革、升华、创造,最终具体化地实践在作品之中,形成古彩瓷特有的绘画装饰语言。这个过程,是古彩瓷的美学内涵之于瓷器这个载体空间的超越,也是之于各朝各代审美意趣精神空间的超越。

(一)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精神内核差异巨大,两者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艺术基因天差地别,西洋画是依靠透视学、解剖学和色彩原理等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绘画形式,而中国画“主张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追求一种“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物象化体现。中国画的创作受画家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认知情感等主观要素所决定。故而,中国画这一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绘画形式无不渗透着写心传情、笔墨抒放的韵律,其写意技法对古彩瓷绘画装饰语言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古彩瓷出现之始,在笔韵技法方面沿袭自中国画,同时,效仿中国画中对描绘对象的归纳技法,不刻意注重表现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和透视解剖关系等外在因素,而是透过表象直指人心,以变化和统一、节奏和韵律、均衡和对称等绘画形式法则组成,我们可以在具体实例中轻而易举地找出这一内在规律。图2是明朝杰出画家徐渭的《榴实图》和一幅古彩瓷上的石榴图,出自明代无名的画师之手,两图对比可看出古代古彩瓷画师在摹写对象时明显地借鉴、效仿中国画中归纳物象的绘画技法,虽然表现力度远远没有徐渭来的大气恢弘,但却捕捉到了国画绘画技法的基本规律,并且没有生硬僵死地模仿,而是随着材质和载体等制约因素适当转变了处理方式。国画以笔墨浓淡来表现阴阳向背和明暗转折,古彩瓷的彩料颜色屈指可数,自然也没有彩料浓淡之说,画师只能在需要细致描绘的地方,点以反复排列或错落排列的“点”来表现层次,烧成后的成品比国画更具有鲜明且浓重的装饰意味。

(二)中国版画的影响

中国版画艺术是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绘画形式,从唐朝时期版雕印刷术成熟开始,版画便作为刻书业的一部分兴旺地传承下来。到明清时期,徽派版画开启了版画的新阶段,其艺术作品闻名全国,民间艺术家人才济济,作品众多。同一时期,与徽州毗邻的景德镇正是古彩瓷蓬勃盛行的时期,两地商贸来往紧密,文化交流频繁,版画艺术家和古彩瓷画师在艺术思潮和审美理念方面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水融。古彩瓷的绘画虽然与徽州版画不是表现在同一载体上,绘画技法也大相径庭,但徽州版画给古彩瓷的绘画图案带来了一定的启蒙和指导作用。徽州版画对古彩瓷绘画图案中的线描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在版画的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工序是艺人用刻刀在质地坚硬的木板上刻绘图案,在这个过程中艺人的腕力是关键,必须使足力气才能雕刻出来,故而版画的线条刚劲果断,多为钉头鼠尾描和铁线描,遇到木板的节疤处以刻刀有力转折迂回,皴擦处则采用错综复杂的横刀纹线条表达,有时会留下刀锋停滞的痕迹。古彩瓷画师借鉴了这种线描方式,用柔软的毛笔在光滑的瓷器表面勾勒出这类刚硬的线条,以线条疏密和粗细来表达虚实轻重,没有版画画面上的刀痕和停顿,根根线条犹如粗细不同的铁丝,干脆地“镶嵌”于剔透雪白的瓷器面上,形成鲜明的反差,线条在白瓷的衬托下越发显得挺拔苍劲。随着古彩瓷线描风格的定型,刀刻般刚柔并济的线条成为古彩瓷绘画装饰语言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任何彩绘形式不具备的绘画特点。同时,与这种始终如一的线描特征相互辉映的器皿应运而生,如四方瓶、棒槌瓶和花觚之类有棱有角的刚直器皿成了古彩瓷装饰专用且最佳的器型。

另外,随着版画不断发展进步,取材于戏曲、小说、话本评传等体裁的插画日益丰富,而人们却不再满足于黑白画面,促使版画的制作技术不断提高,彩色套印印刷术的进步和普及解决了这一难题。在明清时期文化传播高度繁荣发达的基础上,版画艺术又达到一个新的飞跃,出现了形式多样的彩色版画,其中木板年画作为彩色版画的一种门类,吸取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精髓,经由无数年画艺术家先辈呕心沥血传承发展而来,其色彩构成独具一格,视觉效果雅俗共赏,从古至今都绽放着民族异彩。古彩瓷的绘画图案在色彩构成方面受到年画艺术的影响,如图3,年画艺术的装饰色彩并不丰富,一般也是只有五种色,上色手法多为平涂,这一点与古彩瓷的绘画十分相似,而年画中大量敷色的矾红、古黄和古绿,也是古彩瓷中使用最为频繁的颜色。年画的设色法则显示出冷暖色、互补色合理对比应用的艺术效果,对古彩瓷画师的创作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然而,二者的不同在于,古彩瓷的彩料是矿物质原料,经过窑火烧成后,色彩呈玻璃质感,比年画色彩提亮几个色度,虽然无法获得年画色彩的暗沉厚重感,却意外地显现出另一种风格:白瓷本身具备的亮度和纯度衬托了彩料面,大面积白地④承担了空间递进的作用,使彩料面多了明,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了绘画图案浮出于瓷器表面的错觉。

版画教案 篇2

一、美术教学导入设计的几项原则

1.时间不宜过长原则:初中美术课一节课时长45分钟,根据课型特征,一般来讲主要用时应该分配在学生练习和实践操作阶段,用在导入的时间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时间太长影响后面的教学用时,也有喧宾夺主之嫌。

2.适合性原则:导入的目的性与针对性要强,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当针对某一课有很多好的导入设计时,我们应该选取最方便、最容易表达的方案。

3.趣味性原则:导入应别致、生动有趣、吸引人,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语言生动、情感丰富,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

4.启发性原则:导入要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应该尽量以具体的情景为基础,引入新的知识。

5.关联性原则:导入要具有关联性,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重点紧密相关,能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不能牵强附会,要求是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

二、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举隅

(一)结合生活,从学生的经历出发

[案例]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7课《重复的魔力》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播放无锡灵山大佛景区梵宫多彩穹顶视频,请学生欣赏。提出问题:欣赏的视频中图案有怎样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揭示本课的学习主题并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

教学前两周我刚好带领学生到无锡灵山大佛景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当进入梵宫之后,大家发现梵宫的穹顶是用莲花花瓣状的带有雕塑感的图案来装饰的,从底座到穹顶依次缩小构成了完美的渐变重复,再加上声光电的效果,显得美轮美奂。当时大家都感到十分震撼,我用手机摄像记录了下来,觉得很美,回来后当设计《重复的魔力》这节课时,我立刻想到了这个素材。学生对此亲自体验过,记忆犹新,所以用它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非常合适。让学生知道这就是重复构成,重复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么广泛,装饰后的视觉效果是这么完美。

(二)结合时事,从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或事物导入

[案例]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7课《张贴的画》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课件出示巴西世界杯宣传招贴画(构成:由巴西传统图案和巴西风情图案构成的两条踢球的腿和足球巧妙围成的巴西版图,中间是主题,左下为时间要素、右下为大力神杯形的巴西世界杯标志),同时出示问题:从这张宣传画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招贴画的概念,强调宣传作用,并揭示本课学习主题。

[设计说明]

本课教学时间为5月中旬,巴西世界杯即将召开之际,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此比较感兴趣,在很多媒体上都见过这张宣传画。再加上这张宣传画设计相当有创意,画面布局富有动感、主题鲜明、图案丰满、色彩和谐、基本信息完备,用它来进行导入最适合不过了。用这张宣传画导入,我想到的是它具有较强的启发性、针对性,而且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这就显得比较自然。学生在接触正式教学内容之前,通过这一张招贴实际上就已经对招贴画的样式、构成、作用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这有助于后期的教学开展,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创意设计和绘制上面。

(三)实践操作,激趣导入

[案例]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3课《笔情墨意抒胸臆》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设计]

师:老师现在要用较短的时间来完成一幅兰花图,现场创作,而且会送给今天上课学习最认真的同学,请同学们认真欣赏老师创作大作。(完成后)师:上一课我们学习了工笔画,知道画一幅工笔画的时间会比较长,今天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画了一幅国画,请问老师今天用的这种绘画方式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顺此展开写意花鸟画的教学。

[设计说明]

版画教案 篇3

[关键词]

学前师范教育;学前师范美术教育;水粉画教学

一、水粉画的多元表现形式与创作方法

(一)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1、水粉彩墨画。

彩墨画技法中的“彩”指水粉色彩,“墨”指传统的中国水墨,所谓水粉彩墨画即是融和水粉画与水墨画的技法而成的一种水粉画。传统的中国水墨画通常以墨代色,略施淡彩。把现代装饰色彩与传统的墨色、线描相结合,即可形成装饰感很强的彩墨画。此方法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并形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云南画派”,其代表画家蒋铁峰、丁绍光采用勾线平涂的手法,强调画面构成,色彩强烈,富有装饰美感,在悠长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块中交织出具有时代特色和浪漫气息的童话世界。

水粉彩墨画的绘制步骤包括起稿、勾线、施彩、染墨、整理等环节。其中起稿指用毛笔、淡墨直接在高丽纸上起稿,也可以先用自纸画好底稿,然后拷贝到正稿上。勾线指用水粉笔或毛笔浓墨勾出线条。根据画面艺术处理的需要,有时也可以不勾线而直接施色。施彩指在勾线的基础上用水粉色平涂或是有笔触变化地填色。用干笔画显粗犷、见力度,湿笔画显柔和、有韵味。涂色的厚薄可依艺术处理需要而定。薄彩法便有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厚彩法则装饰感较强。填厚彩时,色彩应适当压线、切线,以使线条有粗、细和顿挫感。染墨指待色干后,在画的背面涂染墨色。墨通过渗透,对画面正面起衬托作用,这是体现水粉彩墨画特点的重要一步。所染的墨色应浓淡合适,如果过浓会“吃色”而渗损正面的画面,过淡则会使正面的画“灰”或“花”。可以采用正面画与背面画的方法调整画面,即过浓时干后正面补色;过淡时干后背面追加墨再染。整理指根据画面整体效果的需要收拾画面,若觉色薄,可继续添加厚涂;如果色彩不够丰富,还可以重新选色叠加,以求丰富。

2、水粉版画。

版画是融绘画制版、印刷为一体的绘画艺术种类,以板为媒介,画家运用刀和笔及其他工具,在不同材料上通过刻、画等工序,制作成可以印刷的版画。传统版画如木刻版画以木板为版材,运用木刻刀等工具,在木板上表现刻制形象,制成可供印刷的凸版,再运用油墨或水性颜料拓印。版画制作工具主要有木刻刀、橡胶磙、调墨铲、调墨台、水粉笔或油画笔、调色盒、磨托、平板机、铜板机等。版画制作用的材料可根据不同的版画表现形式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版材有梨木板、黄杨木板和相应的三合板、五合板及纸版(纸版画用)、铜板、锌板、专用石板等。拓印用纸包括铜版纸、皮纸、宣纸等。拓印用颜料可以是油墨、油画颜料、水粉、水彩颜料等。

创作水粉版画时,可用硬笔或圆珠笔代刀,以吹塑纸或kt版作版材,用水粉颜料印刷。它吸收了传统版画的绘制方法,基本保持了版画强烈、洗练的独特艺术魅力与个性之美,色彩浑厚,装饰感强。由于水粉版画的印制时间较短、创作过程较轻松,因此很适应学前师范美术课堂教学的需要。具体来说,水粉版画的制作首先需要制版,即需要把图样用硬笔(如3H铅笔或是圆珠笔)刻在吹塑纸或kt版上。若要创作实物版画,则用实物直接作版,巧妙地利用实物的肌理效果,然后在裁好的宣纸或铅画纸上用板刷蘸墨汁刷黑,晾干备用即可。接着,要把制好的版和准备好的黑色印纸用夹子固定在一起,然后喷潮,用画笔蘸水粉色在版上局部着色。颜色里可加点洗衣粉或洁净液,以增强水粉色的附着力。印制时则应注意在吹塑纸版面上涂好色后,把印纸轻轻地覆在版上,用小胶磙在纸背上轻轻滚动,版上的颜色才会均匀地吸附到印纸上。在上色印刷中,着色不宜过多,可以画完一个局部就印制这一局部,画面分若干次印完为好,以始终保持印纸的湿度。全部印完后,再调整大的色彩关系,最后揭下印纸待干即成。

(二)水粉画的基本画法

1、点彩法。

点彩法即是用普通平头羊毫毛笔,采用点状的小笔触色点绘画面,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形成色彩的空间混合效果。它不用画轮廓线条划分形象,就是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又称“空间混合法”。例如绿色是用黄色和蓝色调成的,但如果把黄色和绿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通过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会有“蓝色”的感觉。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可以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

2、勾线法。

此方法是在色块平涂的基础上,用色线勾勒纹样的轮廓结构,使画面更加协调统一,纹样更清晰、精致。线条可以有各种形式的变化,如粗细、软硬、滑涩等。上色时,既可以不破坏线形,也可以有意地对线条进行似留非留、似盖非盖的顿挫处理,从而使线形更加富有变化。勾勒的线形依据艺术立意可粗、可细,勾勒线条的工具可为毛笔、钢笔和蜡笔。在装饰画中用不同特点的线进行勾勒,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协调画面的色彩关系。

3、平涂法。

平涂法是将调好的色彩,均匀地、平整地涂在已画好的图形里。调色时应注意颜料的浓度,太干涂不开,太湿又涂不匀,这就要求颜料要浓淡均匀,否则会影响画面的效果。这种画法的特点是把一切自然现象浓缩为象征图案,并排除模仿性,强调图案造型的纯粹性和创造性,抛弃透视法与气氛的束缚,从而以一种稳定、均衡、富有节奏感的造像效果塑造出新的视觉形象。此法是图案造型中最基本也最常用的表现技巧,平、板、洁是其鲜明的艺术特征。

4、渐变法。

此法是在匀细的平涂中由一个色向另一个色推移过渡,即色彩按一定秩序等差排列,也被称为秩序调和。通过渐变构成富有节奏与韵律感的调和关系,色彩间的等差数越小,所构成的色彩秩序调和的差别越大;色彩之间的等差数越大,所构成的色彩秩序调和的差别越小。渐变色彩调和处理方法有三种:一是色相秩序的调和,即按一定的秩序排列红、橙、黄、绿、青、紫等颜色,无论纯度、明度的高低都能构成以色相为主的秩序调和;二是纯度秩序的调和,即在色彩中任选一种颜色,再选一种同明度(或不同明度)的灰色,形成纯度间的秩序排列;三是明度秩序的调和,即将纯色加入不同的白色或同时加入白、黑二色,形成明度间的秩序排列,构成以明度秩序为主的调和。

二、学前师范美术教育改革建议

作为学前师范美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水粉画教学对提高学生们的美术素养和创作技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水粉画具有多种形式,也存在诸多画法,如果将这些形式和画法分开教授,往往很难帮学生打好美术基础。基于此,学前师范教育有必要充分利用水粉画的多种形式,整合美术课程,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版画教案 篇4

1 抓好纸版画课堂教学

1)纸版画的课堂教学,必须指导学生全面学习纸版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技法,使之能掌握纸版画的创作方法,从而创作出有一定水准的纸版画作品。纸版画是以纸作为版材的版画品种,是通过对纸进行剪切、拼贴、拓印构成的一种独特艺术语言,它具有艺术趣味性、广泛的实用性。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纸版画的工具和材料。刀具主要用剪刀或卡子刀,有时为了追求特殊艺术效果,用手撕纸也行。纸要用纤维拉力和密度好的,常用的有马粪纸、白卡纸、铜版纸、吹塑纸,也可采用纸盒、旧挂历等;拓印纸要用薄而有韧性的皮纸、棉纸、宣纸等。纸版的粘合一般用乳胶,拓印用版画油墨,水印颜色可用国画色、水粉、水彩色,擦压用圆木或橡胶棒。

3)纸版画的制作步骤。

①刻纸版。指导学生在平面的纸上画上草图,依据草图要求,用刀把不要的部分刻掉。刻纸版完成后,即可打上油墨印,这种形式底版是一个整块。

②压纸板。指导学生认真在厚纸板、吹塑纸上面设计画出图案,然后用硬的器具在厚纸、吹塑纸、软性厚纸上顺图案压出线板,在纸板上打上油墨即可制作版画。

③拼贴版。拼贴版的版面不是平面,而是浮雕式的图形,这种形式的画面带有高低层次的变化,很适合学生学习思考和创作。下面介绍具体步骤。

起稿。在平面纸上充分考虑,画出图案,同时要考虑到拼贴和最后效果。

剪刻。根据画面,用力分别剪刻,剪刻时要注意留有余地,特别是叠压部分。

拼贴,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接法,就是把剪刻下来的纸块,按线对接起来,在一个平面上拼贴,版面的底层多用此贴法。二是重叠法,就是拼贴版贴到3~4层,才能出效果,才能表现对象。

版面拓印。先把贴好的版面放在桌面上,用胶滚施墨,由浅入深,然后用拓印纸盖上,用手指按住版面和拓印纸,用圆木棒在表面上滚压后,取出拓印纸便得到一张纸版画作品。

通过以上必修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纸版画基础创作,能创作出纸版画,但要创作出优秀的纸版画作品,必须通过更多时间选修学习和课外活动训练、教育实践应用,才能真正地达到既能创作,又能运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之中。

2 抓好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它的内容选择侧重于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实际创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课外活动组织灵活,形式多种多样。纸版画的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并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技能训练与展示,提高学生纸版画的创作水平、欣赏和运用能力。

首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纸版画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设计创作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发挥特长、体现个性、共同进步,创作出优秀作品。

其次,通过活动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与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同时评出一定等次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最后,收藏部分优秀纸版画作品陈列,特别是有个性、有特色的作品,为今后学习的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样版。

3 抓好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体验学生美术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实践中提供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文化宣传、美术展览、校园文化建设、办黑板报、美化环境中去,让学生的学习得到锻炼,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效果。

版画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了解幽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漫画的主要特点、功用及种类,学习人物肖像漫画的意义及创作方法。

2.

让学生在人物肖像漫画的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概括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漫画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康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人物肖像漫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学难点

形象特征的概括与夸张。

教学准备

教师教具:漫画作品、、纸、笔等。

学生学具:纸、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朋友,但在见之前老师给这两位朋友略作了下容状,看看同学是否能认出他们(出示冯小刚、周润发的漫画形象)生回答,师:同学们可真历害,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漫画像,同学们看到了都很开心,漫画总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喜欢漫画吗?(生:喜欢)漫画是具有强烈幽默性的绘画,漫画在中国其实并不久,不到百年的历史,在清末明初以漫画报刊的形式出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名人肖像漫画。

2、同学们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漫画?(播放漫画的制作过程)师:除了上面提到的,漫画还具有评议功能、审美功能、和传播功能。师:现在老师请出一位看看同学们是否能认出他?(潘长江)哪位同学能说说他是干什么的的呢?(生:潘长江他是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经常给我们带来欢乐)师:同学们在看看相片和漫画哪里的变化最大?(生:回答)

3、师:名人不仅仅是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大众所熟知的公众人物,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名人。接下来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想想。如果让你画一幅人物漫画作品。你会想画谁呢?(你的爸爸、妈妈、同学、在座的的各位老师)你想怎么画呢?又是怎么样进行夸张和变形的呢?下面小组进行讨论。

4、动手实践。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设计也新颖独特。有句话说得好:“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有没有信心让大家一眼就认出你画的是谁?生:有。开始动笔。(巡视指导绘画步骤绘画突出的同学可以适当让其加上装饰环境)

三、评价交流

1、师:同学们是不是已画好,哇!好紧张呀,你们都画的是谁呢?学生出示作品展示评价,评价内容以绘画的构图、线条的运用及创作的表现手法夸张与变形进行评价。(请学生猜画的是哪位名人的漫画,在由创作者讲述夸张了哪里?是如何夸张的)

版画教案 篇6

第四课:刮出来的画

预计(

1

)课时

第(

1

)课时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比较,了解刮画的特点和画面的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增强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新型刮画纸带来的意外效果,享受制作中的新奇感和快乐,提高绘画兴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刮画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好粗细线条的排列及画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各种刮画小工具、刮画纸、范画、刮画工具、实物投影、

一、链接目标:

出示刮画纸:你们仔细看看,这张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用刮的方法来把它变成有趣的画。

二、明确目标:

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挑战目标:

1、学生欣赏有趣的刮画作品与黑笔直接画的作品,请大家边欣赏边思考:刮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何不同?

2、学生探究材料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生分组尝试使用工具,谈体会。

4、学生思考:不同工具刮出的线条不同,怎样才能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呢?

四、检测目标:

1、学生欣赏作品:说出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2、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及线条、块面的处理方面加以总结。

3、学生自由创作一幅刮画作品。

4、各组推选优秀作品,展示于黑板上。

5、请小画家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

五、回归目标: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制作,体验到了刮画艺术的装饰趣味与独特美感,希望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好这一小技法,创作出更多富有新意的美术作品。

教师示范用牙签刮画,让学生说说感受。

刮出课题。

课件展示。

学生欣赏作品、讨论不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小结刮画的特点:刮蜡画因为表面一层是黑色的而里面一层底色是鲜艳的色彩所以色彩对比很强烈。

实物投影。

发现能创造性使用工具的学生大力表扬。

及时表扬构图完整、点、线、面处理比较好的作品。

作业

刮出一个人物。

刮出来的画

目标: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上课时间:

版画教案 篇7

“秋色”,是丰收的景色之意。“佛山秋色”是佛山古代民间艺术活动的称谓,也作佛山传统民间艺术的总称。秋色又名“秋宵”“秋景”,是佛山独有的大型民间文化娱乐活动。 过去秋色多在秋收时节的晚上举行,表现形式上分为灯色、车色、马色、 地色、水色、飘色、景色七大类。明永乐年间发展起来,各种精美的工艺品,通过游行 的形式来展出,并表演舞龙、舞狮、十番、锣鼓柜等助兴,让群众观赏评议。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佛山秋色”大巡游活动中,了解佛山传统民间艺术,学习吹塑单色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及表现技巧,并结合自己对秋色活动的感受用版画语言表现出来,将刻版技巧与情感主题的艺术表现有机结合。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7-9岁的儿童,他们在这一阶段,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对周围事物有了自己的见解。作品大多能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常用夸张性的手法表达自我情感。由于少儿版画表现形式可在原有的绘画基础上转换这样不同形式的点线面及组合方式,促进少儿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转化,另外吹塑版画操作简便,孩子容易接受。据所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喜欢玩电脑,喜欢看日本动漫,但对家乡本土的传统文化艺术还了解甚少。面对这种现象,希望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也来关注我们的民间艺术文化。

三、教学目的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吹塑单色版画的相关知识。

(二)情感目标:感知生活,唤起学生对本土民间艺术的关注,发扬我国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对家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和版画表现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吹塑单色版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将自己对秋色的感受用版画语言表现出来。

(二)注意把握不同刻法组织的韵律和节奏,借助单色黑白处理的技巧,把秋色的魅力生动地表现出来。

五、教学用具

各种秋色相关图片和视频、吹塑板、铅笔或圆珠笔、水粉颜料、剪刀、硬卡纸、排刷、调色板、水桶。

六、教学方法

(一)课题分为两个课时(1课时为90分钟)第一课时以欣赏·评述·构思为主。第二课时以造型·表现为主。

(二)采用演示说教法,引导发现法,观察法、 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和创造作业法。以“启发——引导”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环境,结合课前学生亲身参与秋色巡游的感受,引导其进行自主观察、探究评价和实践创作。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由于课前让学生到现场感受体验大型秋色巡游活动,开始上课时,教师出示灯笼等与秋色相关的道具,播放秋色巡游的视频,唤起学生对活动的回忆。并通过提问引出课题。

(二)了解秋色,感受文化

1.让学生说说秋色巡游留下的印象,谈谈其中各色环节里的特点(灯色或人物的造型、动作、色彩上给你的感受),进一步考查学生看秋色的收获。

2.欣赏分析,掌握特点

(1)演示相关图片资料

(2)讲故事,讲解秋色的历史渊源及秋色表现形态里“七色”的分类和各自特点(飘色、水色、车色、马色、灯色、地色、景色)

(注释:七色介绍——佛山灯色,品类丰富,材料独特,造工精巧,剔透玲珑,华丽夺目。灯的种类有传统明纱灯、秋色特艺灯、仿古灯、雕刻灯、竹织灯笼、剪纸彩灯、大型组灯等。“水色”,以水为意境,融扎作艺术、化装表演、音乐舞蹈于一体。有舞龙、“彩莲船”、“艇仔粥”、“紫洞花舫”、“陆地行舟”,以及水族动物化装表演等等。车色,又叫“车心”,是扎作艺术与化装表演巧妙的结合。秋色艺人以竹芴扎成花车、轿子、庭园,绘上诗画图案,配以彩灯腊盏,精巧华丽,中间留一个空洞仅可容身一人立洞中缓步而行,以英俊男子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故事,如“孔雀公主”“惜春作画”“华山圣母”等等。地色,亦称“地套”,指出秋景时表演的杂剧、化装表演和音乐舞蹈。秋色中的马色,可分为“飞报马”和“色马”两种。传统秋色赛会的飞报马,以壮汉扮演女将,自穿女大扣,背插令旗,乘坐精悍良马,威风凛凛,走在游行队伍前部,起着“报信”作用,其意义在于加强秋色赛会气氛,故又特称为“马务”。飘色,亦称“挑色”,是佛山秋色中的一朵奇葩。顾名思义,其意在“飘”或“挑”,形式独特,既“险”又“玄”。表演者在数米之上表演各种故事人物,而观者竟无从看出演员站于何物。“景色”大体包括像生艺术和仿古艺术,其艺术品丰富多彩,表现以无限的想象力,与巧夺天工的技能,主要有纸塑、腊制、雕批、粘砌等几大类。)

(3)从美术的角度出发(线条造型和色彩的美感),通过提问,引导发现的教学,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讨论、挖掘出秋色在表现内容、色彩、形式上的艺术美感,激发学生灵感,为之后的创作打下基础。(如:观察灯色上的图案和色彩有什么特别之处和美在哪里)

(三)欣赏版画作品,掌握表现技巧

1.简单介绍关于版画的各种知识 (版画的起源、现存最早的版画作品,种类等 )

版画:是以“版”作为媒介来制作的一种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运用刀、笔或其他工具,在不同板材上,进行绘制、雕刻、腐蚀等方法进行制版,再通过直接拓印而完成。

分类:根据版面材料与印刷方法的不可分为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版画、麻胶版画、纸版画等。

2.展示名家套色版画和单色版画两类作品进行欣赏和引导学生自主评析,简单介绍吹塑版画的基础知识

提问学生分析两类作品有何区别?(一种单色、一种多色)

教师总结:一种颜色的版画叫单色版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色版画。

3.演示制版方法,掌握用吹塑板制版技巧,提供不同刻法所表现出的多样性效果作参考,加强构成画面线条疏密关系的意识。

绘刻技巧分为(结合范图讲解):

阴刻——画面上以凹线为主,黑底刻白线。

阳刻——画面上以凸线为主,白底黑线。

阴阳混合刻——很多作品是有阴刻,也有阳刻的混合刻制。

八、构思立意,表现与创造

(一)教师进行创作指导,明确要求。

以角色游戏情景代入,分组想象自己是秋色活动的一个巡游队伍,现在要为自己的队伍来设计出巡节目构思画面。

(二)构思——画稿刻版

1.设计画稿,用铅笔或圆珠笔刻画版,注意画面的布局,创作时适当播放相关的广东传统音乐,营造气氛,激发创作欲望。

2.抓住不同种类的“色”的艺术特点。在形象的观察和文化感悟中,表现秋色魅力。

3.在传统造型上可结合创新元素图案来创作画面。注意强化笔法所刻的不同的点线面之间的对比关系。

(三)印版

在版上涂上水粉后盖上印纸,用硬物在纸背上磨印。

1.印刷时用单色水粉进行上色印刷,注意水分的控制,水不能多。

2.印时先均匀的用力,然后在重要的部位加重。

九、总结归纳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从构图、造型、黑白关系、印制的方法上看学生是否基本达到要求。

十、拓展延伸

(一)鼓励学生课后通过书籍或网络等其他渠道,收集不同种类的优秀版画作品和资料,了解版画在生活中的实用性。

版画教案 篇8

3、用线画画

总第5课时

二年级

备课人

学习

目标

1、理解线条的丰富变化,让学生在设计思维上有突破、有跨越,创造性地进行线条表现;

2、初步掌握线条的变化,认识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线等线条的基本形态;

3、能够运用线条对所表现的景物、人物进行描绘、装饰,尝试运用线条表达自己情感体验。

学习

重点

重点:线条的基本变化形式在画面中的合理应用,学习运用线条进行画面布局;

难点:线条的丰富变化及精细表现,运用不同形式的线条表现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课件,范画,相关绘画工具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整与反思

一、课题导入:

1、欣赏由线条制作的动画短片,引出画面构成元素的问题。

提问:画面中的小人是由什么来造型的?

2、提问:你知道的线条都有什么形状的?

3、利用课间出示线条的多种形式。表现方式方法。

4、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第三课,《用线画画》的第一课时吧。

二、讲授新课:

1、观看教学课件,让学生来总结概括线条的形式,直线,曲线,浪线,虚线,折线,粗细线,断续

线……

2、启发学生:

如果由你来创新一组新的线条,你有这个胆量吗?学生分组上黑板来演示。

3、课堂提问:线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你是怎么自由的运用这些线条呢?

4、欣赏教学课件,师生一起观看优秀的线描、白描的绘画作品。分析其中的各种线条类型。

5、课堂示范:

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向同学们示范一幅线描作品的绘画过程。

6、质疑问难。

7、提出作业的要求:

1、作业要求中强调画面的绝对独立性;

2、创作材质上多种多样,黑纸白线,白纸黑线,……

3、线条的使用量要大。疏密得当。

三、学生作业:

1、学生开始观看教师的范画,进行临摹。

2、教师进行巡视、辅导学生的创作。

3、好的作业要展示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自我进行评价,老师提出修改建议。

2、学生讲解画面表现形式、画面内容,寻找他人的画面优点。找出新的线条、新的结构。交流绘画时的想法,心情,画面故事内容。

3、布置下次课的学习用具:

铅笔、勾线

1、欣赏教学课件,回答老师的提问。

2、学生概括线条的各种形状和线条的类型。

3、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参与课堂上的互动。

4、学生进行创作。

5、评价自己的作品。

6、用笔记本记下老师的要求。

板书设计:

3、用线画画

绘画过程:

版画教案范文 篇9

当“杨柳青“对上“裱花”,当传统木刻年面对上先进的裱花装饰。当东方文化对上西方。艺术,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这样的碰擅令人期待!

一、碰撞、融合形成创新性的裱花版画-

“纸版画”是我园近年来一直致力开展的美术活动,与此同时,幼儿园也开展了《幼儿纸版画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市级课题研究。我们曾先后开展过拓印、油墨、折纸、粉印、漏印等多种形式的纸版画教学。为了拓展研究的层面,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积极探索新的版画模式。在摸索阶段,正逢临近春节,大班的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欣赏了年画《莲年有鱼》,而前期在大班幼儿的生活体验活动中,尝试过制作裱花蛋糕,因此我们突发奇想,开启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创造性地将裱花技术与版画相结合,用裱花的形式来创作版画,让东、西方艺术发生碰撞,擦出新的艺术火花,至此开创了“裱花版画”这一极具特色的版画模式先河。

二、裱花版画体现《指南》目标

在《3-6岁幼儿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特别指出了:“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那么如何在“裱花版画”中体现这两点呢?我以《裱花版画――杨柳青》教学活动为例,作以下详尽阐述。

1.感受和欣赏

杨柳青年画中的娃娃体态丰腴、活泼可爱。他们或手持莲花,或怀抱鲤鱼,都象征吉祥美好。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裱花蛋糕是糕点制作和绘画、造型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线条、布局,强烈的装饰性都给人难以忘怀的感觉。虽然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给人以美的感受。那么怎样让幼儿来感受两种不同的美呢?

片段一:

(1)教师展示杨柳青年画并作简单介绍

师:杨柳青年画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汉族民间木版年画之一,它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的独特风格。

(2)出示传统年画《莲年有鱼》供幼儿欣赏

师:《莲年有鱼》中有什么?(鱼、莲花、小孩)整幅画中什么颜色最多?这些颜色让你有什么感觉?(明亮、喜庆)你们知道这些图案代表了什么意思吗?你们喜欢年画吗?为什么?

此片段中,教师带领幼儿从美术工艺的角度欣赏了传统的年画《莲年有鱼》,从历史背景、色彩、图案及所代表的意义出发,让幼儿深入地了解传统杨柳青年画,从而感受和欣赏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片段二:

(1)《生日快乐》歌导入

(2)出示裱花蛋糕,带领幼儿欣赏

师: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蛋糕上有什么?(各种花朵、水果造型、不同的巧克力图案、文字)整个蛋糕上有哪些颜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3)了解蛋糕的意义

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蛋糕?(爱心形)爱心形表示什么意思呢?蛋糕上的图案又有什么样的寓意呢?你们喜欢吃蛋糕吗?为什么?

对于蛋糕,孩子们有太多的话题,也有自己的认识。教师从蛋糕的外形、图案及寓意等几方面入手,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调动幼儿对蛋糕的进一步认识,从而达到了“感受和欣赏”这一目标。

2,表现与创造

传统的杨柳青年画是木刻制版,而在现实生活中,幼儿不可能利用木头、刻刀来制版。因为大班幼儿前期已经有了制作裱花蛋糕的经历,因此我们让幼儿利用裱花的技能来制版。这也凸显了东方的杨柳青版画与西方的裱花技术的碰撞,直至融合。活动中两者如何碰撞及融合呢?

片段三:

(1)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师: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朋友们想自己来画一幅《莲年有鱼》吗?传统的杨柳青年画是什么做的?你们会吗?(不会)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Ⅱ马?

(2)导入裱花技能

教师出示裱花袋、裱花嘴(里面装好调制好的面糊):看,这是什么?如果用它来制版,行吗?为什么?怎么制版?

(3)通过观看裱花制版视频,了解裱花版画的制版步骤。

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师:视频中的方法你看懂了没有?是怎么做的?(先画出杨柳青年画底稿一导入裱花技术――将面糊沿作品挤出连贯的线条――完成底版)

(4)提出要求,幼儿操作

要求:自由选择两样吉祥的物品组合成《莲年有鱼》

教师重点指导:①用裱花的技能制版。②构图技巧。⑨着色方面:采用喜庆、明亮的颜色。

在这个片段中,貌似两个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形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当教师请幼儿创作版画的时候,幼儿的反应是无从下手,因为他们不会木刻,也没有类似的操作材料。而当教师出示装满面糊的裱花袋时,幼儿不能理解。这时,杨柳青年画与裱花技术发生了根本性的碰撞,让人一度认为两者是矛盾的。当教师展示制作视频的时候,幼儿惊奇地发现:原来两者是可以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以前都没有尝试过的新的制版方法。当视频中,最后的成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幼儿们“哇”的一声,由衷地赞叹裱花版画的神奇,也完美地展现了东方传统艺术与西方先进技术的融合。

幼儿在感受和欣赏过杨柳青年画和裱花蛋糕的基础上,根据从视频中主动习得的裱花制版方法,大胆地进行了相应的创作,表现出了一幅幅属于自己的“莲年有鱼”!

三、裱花版画中的师幼双赢

1.启发教师创作的激情

裱花版画不同于其他形式的版画,而是利用了面糊线条代替了纸线条,在制作材料上有了进一步的革新。在此前,教师们都是沿着前人的脚步,模仿别人的折纸、剪贴等方法制版,在研究中缺少新鲜的血液。此次裱花版画的出现,让教师们耳目一新,帮助教师们建立了求变、求新的创作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教师们会受到类似的启发,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版画制作方法。

2.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裱花版画将手工与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它作为一种独特的美术表现形式,其制作过程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在制作版画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手、眼、脑三者的协调性及创新、实践能力。裱花版画独特的制版形式、特有的着色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深地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裱花版画相对于其他版画来说简单、省力,通过幼儿自画底稿、自制底版、自着颜色等,培养了耐心、细致的劳作观念和态度,锻炼了坚持性、责任心。

版画教案 篇10

【关键词】版画;版画技术;印刷工艺;平面设计;痕迹

在国内艺术设计教学中,总会在一个章节讲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另一个章节会讲到印刷科技的进步及新材料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会有学校会把印刷工艺和设计教学相结合,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在材料选择、设计理念、细节呈现上会有很多艺术表达上的缺陷。只有少数专业艺术院校会把丝网印刷与设计教学结合,但相对于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还远远不够,拿日本、韩国来说,版画教学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之一,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习者对肌理、材质、色彩、黑白灰、印刷手段及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甚至专门研发了针对小学、中学、成人不同使用人群的版画工具和教程。众所周知,印刷术、造纸术都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他们的出现为版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国际上公认现存最早的版画是我国唐代“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直观的说,文字印刷是印刷术的开端,图像印刷是版画的起源,版画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其装饰性、图像性是密不可分的。

一、版画技术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有三大块与版画技术结合紧密,一是海报招贴设计,二是书籍装帧设计,三是包装设计,另外在标志设计及构成训练时也常常有木版画和丝网版画的训练。其优势主要是:

1、版画技术教学讲究工艺美、材料美和肌理美,在木版印刷工艺中,从板材的选择到纸张的选择都有很多讲究,不同的板材有不同的属性,三夹板较松疏,容易上手,木版的自然纹路也能很好的还原,木味较强。硬木质地紧密,适合制作精细的作品。纸张及印刷材料的选择的可能性更强,宣纸、竹纸可以印出细腻、水墨的质感,水彩纸、手工纸可以印刷出凹凸强烈的感觉,在视觉上有立体感。在设计教学中,加入这些课程以后,学生的设计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创意和软件应用阶段,他们会从实际操作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作品呈现出多种可能性。

2、在设计方案选择上,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反馈会带来更多的启发,会更好的筛选方案、材质,在招贴设计中,丝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我们看到美国、日本的大师作品原作时会发现很多都是丝网作品,原始设计完成后,经过丝网印刷后,纸张的质感、颜色之间的叠压关系不同大小形状网点的选择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相当于作品的二次创作,效果上是加分不少的,从这一点上说,是非常接近包豪斯“从干中学”的理念的。另外,设计时会有针对性的去创作,例如很多高档户外滚动式的广告设计就是丝网印刷,国内许多专业学生、教师都不是特别了解其制版及印刷原理。

3、风格化的影响及引导,当下设计中应用最多的是丝网版画技术,真正意义上的丝网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艺术上具有广泛影响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波普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波普艺术本身得益于美国物质文明和实用主义精神,崇尚大胆进取、开放自由的天壤土壤,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形式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进程及技术革新。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艺术。波普艺术来源于流行文化、商业美术,同时又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并且对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灵感。丝网技术介入艺术和设计,其特殊的风格也同时影响着艺术与设计,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常常把明星肖像,政治人物肖像或者超市中名牌产品的图像进行机械的复制,艺术性、绘画性被削弱的同时也呈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对20世纪的艺术界影响深远。《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瓶子》等众多丝网印刷作品的设计风格也一直影响到现在。由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把丝网技术引入版画艺术教学,又牵扯到设备、印刷材料、场地、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国内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相对滞后。

二、版画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单纯把版画纳入教学环节的可能只有少数的公办艺术专业院校才能做到,那些针对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的学生的版画教学,在学科上属于绘画艺术范畴,全盘照搬并不适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作为上海的民办高校,不但要努力解决好经费、设备、场地、师资、技术能力等实际问题及限制,同时,艺术设计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受到诸多制约,也包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书写教学大纲等。还要面对学生绘画基础相对薄弱,艺术理论严重缺乏的现实情况。在这点上,要发挥我们艺术设计教学重创意的优势,降低绘画的难度和深度,从而增强带有设计性、装饰性的版式训练及版画技法训练,又能贴切设计教学的专业课程,例如:设计基础、字体设计、色彩训练及三大构成等专业课程训练,目的主要是要增强他们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及自信心。

版画技术介入教学我们分为三步进行实施。

第一步是筹备阶段,首先在2008年成立版画社团,招收范围涵盖全校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主体,各学院各专业不同年级都可参加,由2名版画专业教师负责教学,招收固定学员20名,采取学分制教学,每周四课时的版画课程学习,由于没有场地最初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版种都是单色手工刻制印刷木版画,形式是平面构成和藏书票设计,由于木版画便于操作,印制后视觉效果强烈,这种实验性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同时邀请沪上知名版画家、学者举办讲座并进行现场技法演示等学术活动,使学生在艺术理论上得到增强与提高,对版画艺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是专业化发展阶段,学院依托社团于2010年成立版画印刷工艺工作室,工作室暂开放60多平米,拥有木版、丝网、铜版、综合版等版种教学实践能力及各类印刷设备,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首先将”木刻版画”有机的导入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主。同时学会一些基础的,入门级的版画基本技法。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讲授什么是版画, 介绍主要的四种版画种类;凸版、凹板、平板和孔版。2、讲授版画的历史、版画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3、怎样欣赏版画艺术。4、版画制作的实验环节, 每位学生必须动手实践,指导老师将一对一的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进一步提高版画技法。 该课程是理论和技能培养,相互结合,同时通过大量创作实践、达到基本具备版画参展的创作能力。

第三步是艺术设计教学应用阶段,首先在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版画课程。在教学课程设计中,考虑到教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我们把新课程更名为《印刷工艺与设计》,名称的更改有去绘画性利设计性的考虑。教学中版画印刷课程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排课安排的研究展开,目的是把艺术设计教学与版画印刷技术相结合,以版画印刷工艺辅助设计教学中的海报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的完成与拓展,并加以材料特征属性和印刷原理知识的讲解,将学生的设计方案更有效的进行后期分析和调整,同时把实训工作及时融入教学,而不是像以往把实训和一般教学分开进行,让教学有更好的延续性。

三、版画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探索

国内艺术设计教学强调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学习,当我们学习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的时候,大概分为创意设计阶段,之后是印前的数字化处理阶段,最后是正式印刷阶段。

在创意设计阶段课程前,我们已经给学学生上过木版手工印刷课程,课程名称和改进前是一样的,都叫平面构成,只不过让学生以刀,学习平面构成的同时,对版材的性能和质感有所认识,另外,相对于以前简单的肌理课程,此次的课程让同学们对痕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油墨的厚度、凹凸的变化、印刷的力量等经历体验,这点非常重要,在现代艺术或现代设计中可触审美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一种古老又先进的艺术理念被重新呈现。

第二阶段数字化处理阶段,课程适合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及相关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照相制版会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应用软件来处理图像),在讲授软件的同时,会把丝网版画制作的课程同时跟进,我们把同学们利用软件或手绘完成的图像进行分色,分色分为两种,一种是四分色,就是四色还原图像或图片,另外一种是多版分色及套色,也就是说你的设计中有多少个颜色就分出多少个版来。这两种都是要出菲林的,和我们在商店看到的商品的工艺、原理是一样的。

第三阶段是印刷阶段,和以往相比相对应的课程是工业印刷原理及工艺,其中主要讲解的印刷原理和版画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都是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重点是胶印印刷。由于价格昂贵,学生一般都是去打印店打印完成作业,对自己作品中的色彩、质感、层次都没有更清晰的概念。我们把制版也放进课程,每个班分为几个小组在版画工作室进行制版,学习调感光胶、涂布感光胶、曝光、冲洗等制版方法。在印刷阶段和制版阶段一样,也是小组作业,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利用工作室。印刷中,不同纸张的质感、颜色都不相同,对油墨的反应也不同,例如宣纸比较薄,容易将油墨化开,印刷力度掌握不好图像就容易模糊。水彩纸相对比较粗糙,纸张有凹凸变化,印刷的时候力量就要加大等。同学们在进行丝网印刷的时候,由于印刷材料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比如说有的颜料比较粘稠,覆盖力较强,有的颜料较稀薄,印刷出的效果就比较透明,容易产生复色,掌握了诸多不同,大家会更好的利用这些偶然性。

印刷工艺课程主要讲授的四种印刷方式;凸版、凹板、平板和孔版及它们的印刷原理及四种印刷方式的各自特点与印刷品设计的逻辑关系,这些新课程从理论上和原理上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逐步地理解和基本掌握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和方法,最终能达到正确地利用印刷工艺来完成印刷品设计并将设计表现为最佳视觉效果。

除国内个别印刷专科学校有《印刷工艺与设计》课程外,大部分艺术院校则是把版画印刷课程作为选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没有专门安排课程将版画课程融入课题设计中,这方面没有太多可借鉴之处,笔者在近几年教学探索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认为该课题对于高等艺术设计类院系教学改革体系的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国外相关专业的做法是将版画印刷课作为工作室制进行教学,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工作室来拿学分,专业教师负责教授设计,工作室教师负责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设计方案的版种及印刷方法并完成印制,在这里,我们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提升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版画的技术性、艺术性、趣味性引导并紧密结合设计专业课程,尤其是完善视觉传达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改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 .《简明中华印刷通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版画教案范文 篇11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通过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感受纸版画的形式美,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培养其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粘贴时的前后遮挡关系。

教具准备:

范画数张、白版纸、剪刀、油墨、油滚、胶水

学具准备:

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携带情况。

二、导入新课

出示范画,让学生感受纸版画的形式美感。并回答

问题:

1、这几幅画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往用的表现方法有哪些不同?

2、谁能看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

3、这些画表现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些画是用纸版画的形式表现的各种动物形象。

板书课题:纸版画──动物

三、讲授新课(10)

1、定义:纸版画是用硬一点的各种纸版,通过画、剪、然后把剪下的各部分粘贴在有衬版的纸版上,最后滚油墨印出的伤口即是纸版画。

2、工具材料:硬纸版、手工刀、圆珠笔、剪刀、铅笔、乳胶钢勺、印刷工具

3、纸版画的艺术特点:

提问2-3名学生,教师归纳总结:造型概括。夸张、颜色只有黑白两色,对比强烈,单纯明快。题材广泛,通过绘画、制版、印刷三个基本过程完成。

4、纸版画的制作步骤:(教师演示、以《鱼的一家》为例)

⑴设计画稿

⑵分版

⑶剪板

⑷粘贴(注意遮挡关系)

⑸剪版

⑹拓版

提问3-4名学生回答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学生结合自己要制作的内容回答问题)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24)

1、参考资料

2、辅导要点

(1)对于构思与众不同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教师强调粘贴时的前后遮挡关系

(3)注意粘贴时保持画面整洁,使用剪刀时的安全

(4)着色均匀等

版画教案 篇12

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版画创作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发展和利用版画工作室是版画创作课开展的主要需求之一。版画工作室对创作课程的帮助可以提升创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更多好的创意、更新颖的作品、更精良的制作水准。

一、版画工作室是版画创作课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

在美术学院的版画创作课教学过程中,对利用实践条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所以对建设适合课程要求与时代配套的工作室的需求越来越高,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版画设施配置和工作环境,以利于创作课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作平台的构建。

版画创作课需要的具体条件和培养要素有:建设专业先进的版画工作室,设计合理规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设施配套完整;开放式的版画工作室运转,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全天候地利用工作室进行创作科研活动;管理制度常态化,安全高效、科学合理。要利用版画工作室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欲望。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创作取向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在进行创作活动时,虽然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但往往缺乏持续的信心和耐力,在进行实践时后劲不足,缺少创新的动力。

所以在创作课程里要利用版画工作室的特点和优势,对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主观分析决断能力进行培养。版画工作室的特殊设置和实践设计可以在课程进行中提高学生对事物观察的范围和深度,对创作过程的理解可以脱离抽象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落实教学内容和目的。在版画创作课和工作室的综合学习实践中,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更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判断力、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版画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率

学生进入版画工作室开展创作课程后,实际就进入了实践创新课程阶段。版画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版画创作的过程中,要有大量的新技术和高科技资源提供技术支撑,而版画工作室正好提供和保障了版画创作课的进行,版画创作的技术性、工艺性、程序性具有独特的规律,可以发挥、演变成各种技术效果应用,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更多的空间。[1]

学生充分利用工作室的资源,开始在实践中进行创作,除了进行传统的技法和创作规律学习,还可以根据工作室的条件配置来进行具有实验性和游戏感的创新活动。这些创新活动模式,会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开展,提升创作作业的质量。在版画创作课中利用工作室的工作实践条件,使学生有可能完成计划的创作项目和进行实验创新。在版画工作室进行的教学,在遵循创作规律的同时可以对材料技法进行多方位的实验和尝试。在版画工作室的工作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艺术思维和方向方针的指导,工作室的专职技师承担对技术技法和工作程序的教学,协助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学习的辅导;版画工作室的创作活动不仅仅是具体的实践行为,在那里学生可以体验一个职业艺术家所实施的艺术构思、艺术创作、艺术工作的过程。

三、版画工作室的设备设施可以对版画创作课教学进行有力支撑

在版画工作室进行创作课教学时,实际利用各种设备工具进行创作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进入创作角色,摆脱纸上谈兵的状态,应该突出实验式的创作方法,以摆脱说教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提升学生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在工作室开展集体活动和互助式的创新行为;对创作方案和方法进行讨论和计划;使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和观点在创作中实现,这样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独立创作能力。工作室创作实践的定向发展,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成长,梳理其创作思维发展脉络,辅助个人个性风格的形成。

版画工作室的实践过程,需要辅导教师把创作课程的要求和目的贯彻在实践工作的每一部分,使基础课程和创作阶段有机结合。利用工作室的设备器材,辅导学生熟悉操作程序,鼓励学生探索发现新的工作方法和实践手段,推动学生去实现艺术自由和崇高的真谛,这样学生的创作水准和思考能力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版画工作室的环境体验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创作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因为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比较熟悉,学习就自然会产生懈怠和散漫的情况,而学生在版画工作室新奇的工作环境下学习的印象和体验,会刺激学生提高创作兴趣。

版画工作室不同于传统教学环境的体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创作的兴趣。在版画工作室中可以开展各种与课程有关的创作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和组织,提出想法,实施计划,实现目标。任课教师和工作室技师对学生的创作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并提供技术支持,这样,每一名学生的创作都会表现出其独立和个性的特征,而教学的成果也会丰富多彩。在版画工作室进行的课程,没有太多的抽象理论,更多的是直观而感性的体验,可以找到创作思维发散的各个切入点,学生在新奇而愉悦的环境中,会对自己的创作产生更多的兴趣。指导教师也会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地调整创作课程的作业要求,提出符合每个学生自身特点的创作命题,分析说明版画工作室各种设备仪器的特点特性,以及其在创作表现中的效果优势,以使学生更加合理地利用工作室设备,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版画工作室是美术学院重要的创新精神培养基地,为培养未来的艺术家提供了高标准、高附加值的综合资源。通过版画工作室的锻炼和实训,版画创作课程的培养目标会更加明确和清楚,版画创作课教师的工作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版画工作室的创作课程培养途径需要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重视和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这样就能更加高效地利用工作室的实践资源,真正实施创作课程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学生创新兴趣,激发其创作能动性,从而使版画工作室成为推动版画创作课发展的发动机。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12318)

参考文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