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下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午夜给大家整理的美术《变废为宝》教案【优秀13篇】,欢迎参考阅读。
《变废为宝》教案
教学目标:
1.透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废物还能够变废为宝。
2.明白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愿意做到正确地处理废弃物,唤起他们初步的废物利用的生态环保意识。
养成教育训练点:
透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潜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
教学方法:
调查、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教具准备:有关课件
课时安排:2~3个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透过网络下载、查图书等方式搜集一些垃圾危害及回收处理的资料。
2.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卖一次废品,了解哪些废弃物能够再回收再利用。
3.让学生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生活垃圾”。)
师:大家看到这个图片的场景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一周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下面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调查的状况,看我们是不是能从中得到收获。(过渡)
【讲授新课】
一、调查交流(板书)
1.让同学们针对调查状况,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2.大家透过讨论交流,都有什么想法啊?给同学们说一说。
3.学生说说。
师:透过一周的调查记录,我们能够看出,日常生活中家庭每一天都会产生超多的垃圾,有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食物垃圾;有旧的书、本、报纸等旧物品;还有包装袋、杂物等垃圾,一个家庭都产生这么多,一个城市大家就可想而知了。
4.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垃圾”、“垃圾山”;欣赏视频“固体垃圾增多”。
师:一个城市每一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都是十分巨大的,那么超多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过渡)
二、说一说:垃圾的危害(板书)
1.下面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说到了很多方面,那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给同学们介绍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
.师:可见垃圾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啊!那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废弃物才能减少对我们的危害呢?
4.我们一齐来读一首儿歌,大家就会明白一些。
师:这回大家明白,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废弃物了吧!那就是分类处理,我们来具体学一下。(过渡)
三、废物巧处理(板书)
1.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五页,来看一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处理废弃物的。
2.学生说说。
师:垃圾能够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分类投放,这样就能够进行回收利用了。
3.(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垃圾处理”、“回收资源”、“垃圾分类回收”。)
4.大家看课本第四十六页,从图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废物也能够变宝,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该分类处理垃圾啊!
【课堂小结】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明白生活垃圾的严峻形势和危害性,懂得了减少了垃圾就是在保护环境,了解了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到了在生活中应分类处理垃圾,提高了学生适应生活的潜力,增强了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0.变废为宝
一、调查交流
二、垃圾的危害
三、废物巧处理
教学反思: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了解了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了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明白了一些废物还能够变废为宝,提高了学生适应生活的潜力。本节课很有实际教育好处。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综合活动《变废为宝》,这是"漂亮的海底世界"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一次性的物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这些物品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身边的物品或废旧资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一次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最近,我们班搞的主题是海底世界,针对以上问题以及结合本班的主题活动,我特设计本活动。其主要是引导幼儿在欣赏废旧物变宝发明出来的美后,自己动手利用平常经常丢弃的废旧物也来发明一种美,在从中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我认为,选择这一活动就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爱好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制作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2、尝试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体验发明的乐趣。
3、增进幼儿的创新意识与环保意识。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用多种废旧资料制作海底世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活动难点:
如何有效地合适地选用各种废旧资料制作漂亮的海底世界。总之,我们建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标运作程式。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制作活动之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收集制作玩具的废旧资料,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资料制作的有关海底世界的成品和图片。
2、经验预备:幼儿对海洋的水生动物有肯定的经验。
3、空间预备:幼儿座位呈框字型摆放,展示台呈半弧形放置于幼儿视线前面。
全方位的预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以参观者的身份引导孩子,是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取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取的教法有:启发提问法、直观法、自主探索法、分享交流法
1、启发提问法:本次活动最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引起幼儿的思考,启发他们的发明思维,让他们在老师的提问帮助下,更好地完成作品的制作。
2、直观法:本次活动的开头,老师就采取了这个方法,让幼儿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引起幼儿创作的爱好,初步感受艺术中的美。
3、自主探索法: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废旧物的创作,并在制作过程中学习合作,并进步幼儿的协商能力。
4、分享交流法:本次活动的结尾部分,我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与同伴一同交流分享,这让小朋友学会互相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取了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废旧物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发明条件让幼儿参加发明活动,不仅进步了熟悉,锤炼了能力,亦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取的学法有:
1、多感官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废旧物变宝发生了爱好。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创作活动中我就鼓励幼儿自己寻找资料进行创作。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通过商量、合作、尝试用各种废旧资料进行创作。通过交流分享,又把大家的经验作一汇合,学会了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3、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进步"。为了让幼儿对废旧物有更深的印象,我们就采取了直接参与创作的过程,在创作活动中,体验废旧物变宝的创作乐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幼儿间的合作创做,交流分享。表达着各自的丰富、多样性的熟悉,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取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爱好→自由选材→分工合作→动手制作→交流分享→审美延伸
(一)激发爱好(2分钟)
"爱好是最好的教师"。活动一开始就让幼儿欣赏由废旧物制作的作品,引起幼儿制作的憧憬和爱好。
(二)自由选材,合作创作(3分钟)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轻音乐播放的轻松氛围中,亦让幼儿自己选择资料,并和同伴一起商讨如何创作漂亮的作品。然后共同制作。
(三)动手制作作品(2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开始制作作品,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以及合作者。我始终以参观者的身份,利用提问引导、启发幼儿更好地发明作品。
(四)交流分享(10分钟)
在最后幼儿作品的展示中,我让每组派一位小朋友上来交流自己小组利用什么来制作作品。然后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欣赏、相互交流,进步了他们对废旧物变成宝的爱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表示美和发明美的乐趣。相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废旧物他们会持着如何利用的想法,环保的意识也增加了。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以后也可以自己动手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来制作其他的物品。
五、资源利用:
让家长帮忙收集各种废旧物。
六、活动预期成果:
1、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进步同伴间的合作意识以及协商能力。并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尝试运用废旧物品发明新的艺术作品,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并让他们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的美,体验发明的乐趣。
3、学会和同伴一起分享交流,进步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学习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4、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示美和发明美的情趣,并初步具有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懂的废物利用的好处,乐于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
2、能积极利用各种废旧物展开合理创造,自制玩具。
活动准备
1、各色彩笔、剪刀、胶水、蜡笔等。
2、收集各种废旧物品:大小不同的纸盒、瓶子、布、黏纸、彩带、绒线、泡沫等。
3、各种材料制作的自制玩具2~3件。
4、《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自制玩具范例引导幼儿欣赏,请幼儿交流玩具的制作材料、方法等。
2、鼓励幼儿进行废旧物品制作活动。
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准备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有创造性的进行制作。
引导幼儿用绘画、粘贴等方法将玩具装饰漂亮。
3、组织幼儿相互欣赏完成的自己玩具,说说自己把废物变成玩具的感受,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
一、活动背景
玉米是北方农村的主要农作物,“玉米皮”更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废弃物,多数人家把玉米皮当柴烧或做肥料,其实玉米皮还有一种特殊的用途,那就是可以将它做成精美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这一用途,更不要提掌握这种技术的人数了。为了将这些宝贵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唤醒孩子们绿色环保的意识,并传承和发扬家乡的这门民间艺术,决定以“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为主题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尽量就地取材,根据社区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并可以与地方课程结合起来考虑内容。我校所在镇周围是广大农村,玉米皮资源丰富且易得,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活动容易开展。
二、活动目标
(一)设计思路
采用设计问卷,采访居民;上网、查阅书籍资料进行对比;实地考查中,了解实情等多种有效手段、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了解玉米皮编织品的发展,搜集有关玉米皮编织的历史知识、编织工艺及技术传承的现状等,激发学生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对玉米皮编织品交易市场、手工艺厂等地的实地参观走访、调查问卷,采访等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手工编织的魅力,了解手工编织这一技术的现状,提升学生对编织技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本镇手工编织的传统文化。
(二)活动总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亲近生活,走进生活。
(3)在亲自编织中,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子课题,并能针对自己研究的主题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调查,实地考查等方法,多渠道地了解玉米皮草编的发展史、制作工艺方法、分类及特点,以培养学生准确快速地搜集信息与处理资料的能力。
(2)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研究玉米皮编织的发展现状。并通过亲自制作实践,掌握简单的编织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关注身边生活、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增强学生自豪感。
(2)使学生懂得欣赏家乡传统的玉米皮编织技术,并培养他们热爱、继承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唤起学生对玉米皮编织产业及文化保护的重视,树立保护意识。
(3)使学生获得多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能自
主解决困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通过小组分工,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活动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
1、就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向六年级的学生做宣传。
2、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及要求做介绍,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落实教学内容,做好;布置一个手工艺品展览区,准备一些必备工具,如玉米皮若干、剪刀、纸篓等。
4、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为学生外出走访的安全提供保障。
5、与联系参观农家,做好沟通,取得他们的配合,确定参观点。
(二)学生的准备
1、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内容——玉米皮的编织。
2、让学生明确活动的具体要求。
3、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家长等渠道初步了解编织。
四、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子课题,并能针对自己研究的主题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书籍、采访等方法,自主探究,多渠道地了解玉米皮编织的现状和基本知识,最终掌握简单的编织技巧。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主体参与意识和群体合作精神,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对家乡的热爱,形成资源有效利用的意识。
五、活动时长:
一个月
六、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学生
七、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的生成与小组的确立
阶段目标
1、通过图片、视频等观赏,激发学生对玉米皮编织的探索兴趣,感受传统编织文化的魅力。
2、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子课题。
3、了解调查与实践是科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学生实践和老师的指导,初步学会做问卷调查、访问等基本的研究方法。
4、在老师指导下,学会制定活动方案,可以自主合适的小组活动方案。
活动时长:2个课时+1周课外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课,确立主题(第一课时)
1、出示课件,欣赏玉米皮编织成的手工艺品的图片
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漂亮的艺术品你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
2、引入板书课题:变废为宝——玉米皮的编织
(二)归纳问题,确立子课题
1、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
(1)课件播放玉米皮编织的视频。
师提问:“通过视频,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探究‘玉米皮编织’这个主题?”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提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利用生活中的废物制作,体验活动的乐趣。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儿童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有一定的手工技能
材料准备:纸盘、纸杯、纸卷芯、肥皂包装纸盒、果冻盒、饮料瓶盖、CD、一次性筷子、酸奶纸盒、烟盒、吸管、手工纸、卡纸、工字钉、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引入手影游戏,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创造力,愿意动手制作。
手影儿歌:两把大剪刀,八把小尖刀,背个大书包,总爱横着跑。
(两个手指分开,手掌面向自己,两个手掌重叠交错,拇指向上,拇指是钳子,手掌是壳,其他手指是腿)
二、一、教师逐一展示自制成品,孩子们欣赏和观察。
(如:纸杯卷发娃娃、肥皂盒、工字钉、饮料瓶盖相机、饮料瓶盖和卡纸蛇、果冻盒和卡纸青蛙、烟盒和吸管机器人、一次性筷子和卡纸蜻蜓、酸奶盒和气球、吸管吹鱼等)
2、老师引导孩子讨论制作的材料,通过介绍一些作品提问。
3、教师讲述特殊材料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a.使用双面胶:先将一面粘在材料上,再将另一面拉开粘合
b.使用工字钉:抓住帽子的一端,防止握住手
c.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甚至研究成品的生产方法
d.培养孩子的常规意识,把物品整齐地放在一起
4、分组投放材料,教师巡回指导孩子完成,鼓励孩子做出与教师不同的作品。
三、展示儿童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教师对儿童新颖创造性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推广。
活动反思:
本次艺术教学活动相对成功,整个课堂环节思路清晰流畅,形式新颖,真正体现了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主体,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优点
1、改变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的传统模式,充分体现儿童为主体,让儿童自主创造,教师不安排、不替代,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
2、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动兴趣强,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一开始,我用了一个有趣的手影游戏,激发了孩子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创作兴趣。兴趣是第一个老师,是活动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没有兴趣的活动不能把目的落实到位。充其量只是教学载体,不是孩子的真实需求。
3、创作效果远强于预期。儿童作品新颖独特,富有想象力,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
二、缺点
1、分组时不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要把能力强、能力弱的组合起来,这样才能互相带动,共同发展。
2、教师在手工创作中不应该有太多的指导语言。孩子们应该多观察,多探索,在创作中寻找方法,与同龄人合作。
教学内容: 变废为宝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愿意做到正确的处理废弃物,唤起他们初步的废物利用的生态环保意识,责任教育教案。
[智育目标]:了解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提高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
[素质发展目标]:
1.知道一些废物还可以变废为宝。
2.知道垃圾危害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减少垃圾就是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垃圾的危害,学会在生活中分类处理垃圾。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正确处理废弃物,树立初步的生态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
1.通过网络下载、查图书等方式搜集一些垃圾危害及回收处理的资料。
2.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卖一次废品,了解哪些废弃物可以再回收再利用。
3.让学生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生活垃圾”。)
1.大家看到这个图片的场景感觉是不是很熟悉呢?
2.同学们,一周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作业:调查一个星期内全家人扔垃圾的次数,并大致估计一周内自己家扔掉垃圾的总量有多少,并做简单记录。大家都做了吗?
3.下面大家就来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看我们是不是能从中得到收获
二、讲授新课(调查交流。让同学们针对调查情况,分成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1.同学们,大家通过讨论交流,都有什么想法啊?给同学们说一说。
2.通过一周的调查记录,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家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有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食物垃圾;有旧的书、本、报纸等旧物品;还有包装袋、杂物等垃圾,一个家庭都产生这么多,一个城市大家就可想而知了。(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垃圾”、“垃圾山”;欣赏视频“固体垃圾增多”。)
3.一个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都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大量的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哪些影响呢?
4.说一说:垃圾的危害
5.下面大家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把你们讨论的结果,给大家说一说。
6.同学们说到了很多方面,那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给同学们介绍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详见文本资源“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和防治”和“垃圾的危害”。还可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垃圾污染(一)”“垃圾污染(二)”“垃圾焚烧”。)
7.可见垃圾的危害是多么的大啊!那我们该怎样处理这些废弃物才能减少对我们的危害呢?我们一起来读一首儿歌,大家就会明白一些。(带领同学们一起读课本第四十四页的儿歌。)
8.这回大家知道知道,用什么方法处理这些废弃物了吧!那就是分类处理,我们来具体学一下。
三、废物巧处理
1.大家打开课本第四十五页,来看一下图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处理废弃物的。然后说一说。
2.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分类投放,这样就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了。(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垃圾处理(一)”、“垃圾处理(二)”、“回收资源”、“垃圾分类回收”;欣赏图片“变废为宝”系列、“垃圾回收”系列、“回收旧电池”、“回收加工”、“变废为宝扎花”。)
3.大家看课本第四十六页,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废物也可以变宝,我们以后是不是也该分类处理垃圾啊!结合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动员大家将家里的废旧电池放入学校电池回收箱,并在六一前夕各班进行了表彰与奖励。号召大家随有随带来,努力减少生活垃圾,保护环境。
4.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生活垃圾的严峻形势和危害性,懂得了减少了垃圾就是在保护环境,了解了一些废物处理的巧妙办法,学到了在生活中应分类处理垃圾,提高了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增强了环保意识。
教学版本:
选自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多元能力实践课程》中班下册《生活真奇妙》主题。
教学思路:
在这学期的“三、八”妇女节我们幼儿园举行了幼儿“爽歪歪”牛奶瓶制作大赛。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第一次和家长亲手用牛奶瓶制作了作品
许多孩子对展示出的作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为了鼓励、激励孩子进行废物再利用,更好地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因此我进行了此次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提问法、观察法、表演法
教学手段:
制作生动、形象的幻灯图片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理解故事。
2、通过故事感受环保的重要性。
3、挖掘孩子变废为宝的创意。
教学重点:
增强孩子的环保意识,进行废旧再利用。
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物品、塑料袋制作的服装、时装表演的音乐、故事图片(幻灯片)、故事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爆竹声)师:咦,哪里这么热闹?原来是山羊爷爷的“奇妙商店”开业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带孩子进入活动室)
师:这就是山羊爷爷的“奇妙商店”,还有两行大字“奇妙商店真奇妙,能把废物变成宝”我们来听听山羊爷爷《变废为宝》的故事吧!
二、在观察、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一)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变废为宝》。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山羊爷爷开了个什么商店?
3、你觉得山羊爷爷的商店为什么会取名为“奇妙商店”呢?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表述)
(二)听故事录音,边观看故事图片。
(三)分段讲述故事,观看故事图片。
1、第一副图,提问:
山羊爷爷在店门口写了什么字?
2、第二副图,提问:
谁去了奇妙商店?
小白兔拿了什么?
山羊爷爷想把饮料瓶做成什么呢?(让孩子学学小兔和山羊爷爷的对话,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你能用饮料瓶做什么?
3、第三副图,提问:
小鹿拿了什么去“奇妙商店”?
山羊爷爷想把塑料袋做成什么?(学说小鹿和山羊爷爷的`对话)
你能用塑料袋做什么?
4、第四副图,提问:
小马在想什么?
山羊爷爷的做法好吗?为什么?(鼓励孩子自由表述,并说出理由)
教师小结:
山羊爷爷在为大家做好事!不仅让森林里的环境更卫生,还进行了废物再利用,节约了资源,我们要向山羊爷爷学习!
要讲卫生,不乱扔垃圾,要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卫生,还要有变废为宝的创新意识!
三、鼓励孩子进行废物再利用
1、观看塑料袋服装展示。
师:为了庆祝“奇妙商店”开业,山羊爷爷还准备来了一场特殊的服装展示,我们看看吧!(由几名幼儿穿着用各种塑料袋制作的服装配上音乐进行表演,)
师:这些服装漂亮吗?你知道这些服装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孩子回答略)
师:真没想到装了衣服、鞋子的塑料袋也能做成这么漂亮的服装宝贝,山羊爷爷真是了不起!
2、请你进行废物再利用。
师:小朋友看了山羊爷爷这么多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漂亮宝贝,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废旧物品,你能用它来做什么?(鼓励大胆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3、结束活动,带孩子出活动室
师:孩子们的想法和创意都不错,我们现在就去动手实现吧!等我们做好了就送到山羊爷爷的“奇妙商店”去。
[教学提示]
统计知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涉及到,学生应该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的分析,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处理后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达出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组织学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使学生明确:如何应用我们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既于生活。同时使学生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此,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条型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
2、通过对废品回收相关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3、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准备]
1、让学生提前一周开始在家里收集各种废品,从周一到周五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数据并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备用;
2、学生提前自学课本内容;
[主要教学情景]
一、情景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制造的垃圾很多,其实这里面也有许多有用的“废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尝试一下,如何使这些“废品”变“废”为“宝”大家说好不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上周所收集的废品资料。并分小组交流,谈一谈自己收集这些资料的过程,以及通过这些数据自己有什么想法和看法。推荐部分学生全班交流。
[[点评]: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吸引过来了,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
二、探究思考。
1、投影显示书中的资料一。学生独立回答书中的两个问题。并让学生简单说一说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适时的评价。
2、试一试。投影显示书中的统计图并提出以下问题:
⑴小红回收的'易拉罐哪个月多,哪个月少?你能解释吗
⑵说一说小红回收的易拉罐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给予解释。
⑶如果回收10个易拉罐可制成2个新易拉罐,分别计算每个月回收的易拉罐可制成的新易拉灌的数量,并填入表中(表见书第9 页)。
⑷小红回收的易拉罐一共可以制成多少个新易拉罐?在全斑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积极参与学生各小组的讨论,收集相关信息,并帮助学生纠正思维上的偏差。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斑交流,对那些语言准确,思路清晰的发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对那些表述还完整的发言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同时鼓励他们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见分歧,既一部分学生可能只是把自己现有的旧易拉罐拿去换新易拉罐,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把自己换剩下的一部分与他人合作再去换取新的易拉罐。无论学生采用那种方法,只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结论,切符合生活实际,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红回收易拉罐这件事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中的这些“废品”?
[点评]: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特点,灵活的使用教材。教师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和讲解,放下老师的权威意识,把学习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交流、去探究,从而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以“教”为“学”的服务意识。
三、练一练(书第9页的1、2题)。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学生出现的思维障碍和计算错误给予帮助,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点评]:两道练习题的数量关系并不复杂,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属于应知应会内容, 因此教师并没有去组织学生讨论,也没有讲解,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去做,当然,教师也没有忽略对学困生的指导,让学生去充分的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想一想: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我们收集的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将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点评]:数学于时候,因此要回归于时候。教学通过“想一想”这个坏节,使学生能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数学化”的实现成为可能。
[总评]: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特点,创设有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废品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而且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节约资源、美化环境做出我们的贡献。
活动目标:
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
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的废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3)教师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按废品材料进行分类。如幼儿说:可以把纸做的东西放一起。找找还有哪些是纸做的?看看还有的废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说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等,并找找相关的废品有哪些?商讨分别放哪更合适?
幼儿按材料再次对废品进行分类。师生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对摆放不合适的废品,请幼儿帮忙送到该类废品材料中。
4、说说废品的利用。
(1)提问:收集来的废品怎样利用?(有的废品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的废品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2)废品的作用真大。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学着大象伯伯用废品做了很多有趣的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的商店”有哪些玩具?看看他们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礼物?
5、活动延伸:
(1)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动手、动脑试一试,把我们收集来的这些废品变成各种有用的东西送到大象伯伯的商店呢?
(2)幼儿手工,教师巡回指导,幼儿互相交流制作中的经验、协商遇到的难题想办法解决。
(3)互相欣赏作品,将幼儿作品展示在kt板上,互相交流,体验制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创新思维活动,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激发幼儿发明创造的欲望和探索精神,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
3、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玩具,感受到废旧物品组合创新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能用多种形式的废旧物品组合创新出各种物体和玩具。
活动准备
故事挂图:废旧物品若干、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若干、课件、制作玩具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
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个玩具是用什么做成的?还能做成什么?
(二)欣赏故事《由废纸到吸水纸》
1、结合挂图讲故事:
第一幅:画面上的人在干什么?写在纸上的`字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二幅:这么多的纸成了一堆什么?人们会怎样?
第三幅:人们发现了纸吸收水的原因?人们用这种纸做了什么?
第四幅:技术人员进行了什么实验?发明了什么?
2、引导幼儿简单总结故事内容,让幼儿初步了解吸水纸是怎样发明的?并启发幼儿讲出生活中变废为宝的故事。
(三)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
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让幼儿欣赏,玩弄,了解废旧物品的多种用途,并启发幼儿由单一向多面发散思维,说出幼儿园中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谁说得多。
教师小结:
小朋友,这些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废物变宝。
(四)组合创新和分组操作:
小小设计师《我来变》你们喜欢当一名小小设计师吗?(喜欢)那我们一起动动小手选择不同的废旧材料,设计有趣的作品,比比谁设计的作品新颖独特。(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废旧物品,通过画、剪、粘贴、包装等组合创新出新颖独特的玩具和物品。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结束:
办变废为宝作品展,对孩子的创新设计加以肯定和鼓励。
活动延伸
让幼儿继续在玩玩乐乐中进行创新。
活动反思
通过对幼儿的启发,希望他们能渐渐养成节约环保意识、变废为宝意识,为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做铺垫;教师可以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与幼儿多做互动,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
2、进一步丰富有关可回收利用的东西方面的知识。
3、初步了解变废为宝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参与环境保护。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有一定的经验,认识可回收利用标志。
2、材料准备:可以用于制作手工作品的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书
1、师:上次课我们认识了可回收利用的十六垃圾,小朋友们还记得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有哪些吗?
2、全体幼儿齐读大书《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复习学过知识。
二、熟知图标
1、教师出示可回收利用标志图标,提问:
(1)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标志?你怎么看出来的?
(2)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样的标志?
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
2、教师出示带有可回收利用标志的各类实物,发放给小朋友们找出标志。
3、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标志,提问:有哪些东西是不可回收利用的?
4、出示多张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图片,请小朋友进行分类并贴上标志。
三、废旧物品手工制作展示
1、教师提问:这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以用来做什么?
2、通过视频展示废旧物品改造成品。
四、幼儿自己动手,变废为宝。
1、师:这些玩具可爱吗?你们可别小看这些废旧物品,我们可以用它做出很多好玩的玩具,现在我们也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变废为宝,好吗?
2、幼儿制作玩具。
3、展示表扬优秀作品。
教学反思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哪些可以回收?哪些不可以回收?在经过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这一读本中,我们知道了答案。我上的这一节汇报课是读本的第三课时,主要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哪些垃圾可以回利用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回收,尝试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不乱丢垃圾,争当环保小卫士。
整个活动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制作手工时,我们的家长也一起参与进来,促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回忆读本的内容,读本里面提到哪些垃圾可回收利用,回收利用以后做成什么,大部分幼儿都还是能够回忆起来,但还有少部分幼儿还是不够熟悉,因而在复习阅读大书时部分幼儿读不出来。
第二个环节,我准备了一些垃圾实物给幼儿找可回收利用的图标并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幼儿对这个游戏非常感兴趣,都想上来亲自表现,以至于轮不到的幼儿一直在下面大叫,课堂秩序掌握不够好。
在第三个环节,我收集了很多废旧物品,让幼儿对这些废旧物品进行装饰,之前我还担心他们做不出东西来,但是看到他们的作品时担心没有了,更多的是为他们的想法、创意赞叹不已,有的小朋友用牛奶盒和易拉罐做成一辆大卡车,有的小朋友用食品盒和一次性纸杯做成一个机器人,有的小朋友用卷纸筒做成一只小鸟,有的用纸杯做成一朵漂亮的花和电话……
上这节公开课,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并充分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我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研究。
活动目标
·对利用废旧材料小制作感兴趣·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并加以简单的装饰
·能在创造过程中感知变废为宝
活动重点
·重点:能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购物袋,对利用废旧材料的小制作感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购物袋有初步的了解
·物质准备:各种购物袋;小超市场景;多种广告纸、挂历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的娃娃家超市开张了,我们进去逛逛,看看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吗? (幼儿逛超市以后入座)”
1.你在超市买了东西装在什么地方带回来?
2.你见过什么形状的购物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们想设计一个怎么样的购物袋? (幼儿自由讨论)
二、观察环保购物袋,讲解制作方法
出示购物袋,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购物袋的好方法。
1.“我有一个购物袋,你们看看,要装东西袋子应该有一个什么?”
2.其他三面应该怎么样?
3.粘好了要装上什么东西才可以拎?
三、幼儿制作购物袋
1.鼓励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指做各种有趣的环保购物袋,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重点部分。
3.启发幼儿制作与别人不同的拎环。
四、观赏展评
1.找找谁的袋子有趣又好看。
2.提着自己制作的袋子去“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装在袋子里。
活动延伸
在美工角中放置活动剩余的材料,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制作。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从环保教育出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将幼儿熟悉的接触最多的超市购物袋作为环境教育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购物袋的用途、特征,激发幼儿的制作兴趣,设计各种各样的购物袋,利用废旧的广告纸和幼儿自己家里带来的挂历纸来制作,即体现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有使幼儿有了废物利用的概念。幼儿有能力制作各种各样的购物袋,虽然教师没有直接示范如何粘贴袋子,但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各种粘贴的方法,并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拎环。充分体现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让幼儿自己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购物袋去“超市”购物,实际上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是幼儿在情感上得到成功的满足。最后的环节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可以在“购物”的过程中欣赏同伴的袋子,教师也可以检测制作的完成情况。
二、效果分析
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主体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活动中,幼儿都是按自己的意愿进活动的:自由逛超市,自由讨论袋子的做法,独立地完成作品到最后的提自己的作品去购物。总之,幼儿对本次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情绪一直非常饱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废品再利用的意义,懂得爱护环境。
2、启发幼儿积极思考,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懂得废物利用,节约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道废物利用所带来的社会价值,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固体胶,制作手工的废旧物品材料若干。
2、用废旧物制作的小物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什么是垃圾?(不要的东西,没有用的。东西)
2、垃圾的来源?(生活,工业,农业,商业)
(二)废品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看图片)
(三)垃圾的处理方法(掩埋法,焚烧法),以及它们的弊端。
小朋友又能做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激励幼儿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呢?老师有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废品做成漂亮的礼物送出去,你们觉得呢?
(四)废旧物品用途多
1、小朋友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废旧物品?它们能制作成什么东西?
孩子们回答。
教师总结:有烟盒、药盒、火柴盒、粉笔盒、鞋盒等,纸杯、挂历纸、蛋壳、旧电池、酸奶瓶、VCD片、玉米秸、竹竿等。它们能做成飞机、轮船、汽车、火箭、坦克、企鹅、高楼、大桥等。
2、小朋友,你们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课件:请幼儿观看用废旧物品做的物品图片、玩具。
3、出示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玩具《纸灯笼》,引起幼儿的制作兴趣。
(1)教师:看,这是什么?知道这件宝贝是用什么做的吗?(废旧的宣传单),小朋友想要一个这样的灯笼吗?快动起手来吧!
(2)动手制作。
1、师:现在在小朋友面前的是老师用废旧的纸裁好的各种图形,小朋友可以从中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制作。
2、教师进行示范,幼儿进行操作。(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小灯笼漂亮吗?老师这还有很多这样的玩具不但非常漂亮,而且全是用废旧材料做成的,你们千万不要小看身边任何一件看似没用的东西,说不定用处可大了,所以,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搜集一些废旧材料,准备二次利用。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能变废为宝。
活动反思
作为一堂综合性课程,“变废为宝”活动的开展对老师和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具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要开展好,教师就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和学法来进行教学会取得好的效果;要如何安排活动环节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操作等等。
谈话活动中,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到废旧材料是可以再次被利用的。有的废旧材料是可以收集的,有的废旧材料是不可以收集的,并且激发了幼儿自己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有用的东西的欲望。
幼儿制作前我给幼儿介绍了制作材料,并提出要求。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对幼儿有创新的想法及时给予肯定。
不足之处
活动时,大部分幼儿只是一味的模仿展示的范例来进行制作。我想,如果把主动权还给孩子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尝试,可能会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启发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