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国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作者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2.掌握率、厥、弥、判、速、洎、殆等字的意义。

3.品味文中的句子。

4.能结合现实对国家大事进行评论。

教学重点

熟悉全文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简介相关知识,熟读课文,翻译课文第一段。

一、导入新课: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篇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朗,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长“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来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2.背景材料: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来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已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3.解题:

“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者播放录音,学生对照书本划出自己仍不会的地方。

2.学生自由阅读,力求不犯错误并试着理解读出感情。

3.学生试读,师生共同订正错误。

四、翻译课文

1.学生试译第一段:

2.提名翻译重点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继续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一、文言知识点:

1.一词多义

非兵不利(兵器,武器,名词)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名词)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旧,形容词)

故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所以,因此,连词)此言得之(对,说得对,动词)

得诚不得已(能够,动词)较秦之所得(得到、获得,动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丢失,动词)

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暴秦之欲无厌(凶暴,凶恶残酷的,形容词)

暴暴霜露(暴露,动词,读pù)终继五国迁灭(终于,副词)

终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用到底,坚持到底,动词)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为”意为“治理”,动词;后“为”是“被”,介词)

为以荆卿为计(作为,动词)邯郸为郡(成为,动词)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副词)

始始速祸焉(才,副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

向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动词)

2.古今异义

率赂秦耶(古义:一概,全都。今义:率领;不慎重)

至于颠覆(古义:终究,到……结局,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连词)

其实百倍(古义:那实际情况。今义:实在的,事实上)

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表示又一次)

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理解事物的能力)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3.词类活用

李牧连却之(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始速祸焉(速:形容词用作动词,招致)

早割月削(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②被动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洎牧以谗诛。

③倒装句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

5.通假字:厌、当

二、参考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分析文章论点论证。

一、课文分析:

1.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2.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3.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4.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文的大致内容,文章抓住那一个中心内容论证六国破灭的原因的?作者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讨论、交流)明确:课文围绕一个“赂”字展开论证。

开篇一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好一个“赂”字!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也开门见山道出了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作者先以秦受赂所得土地与侵占所得土地的事实和六国赂秦割地的事实作了鲜明比较对照,让读者进—步明白,六国因赂秦而力亏。又由于六国赂秦频繁无度,使秦变成了一只饿虎,所以“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对于野心勃勃的侵略者来说,“以土地换和平”只是—种海市蜃楼式的美景。有趣的是,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在这些问题上纠缠,笔峰一转,重点剖析“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这个问题。很显然,六国并没有都在“用土地换和平”。比如齐国“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这恐怕更令读者感兴趣。作者首先肯定,齐、燕、赵的灭亡固然是由于用武不终”,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楚、韩、魏永无休止的割地,而使齐、燕、赵失去强有力的外援,致使其势单力孤而亡,这种祸根仍然是由于‘赂秦’所致。作者接着进—步假定,“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真是发人深思。可是历史没有照着这个假定去走,却上演了一出悲剧。所以作者叹道,“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所以作者在反复说明—个“赂”字是六国灭亡的道理之后,联系现实,“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读者不难理解作者发自肺腑的警示:若不以六国灭亡为训,历史还将重演—出悲剧。可是苏洵哪里知道,一篇文章怎能唤醒根探蒂固、堕落成性的统治阶级呢?事隔几十年后,宋王朝不但贿赂了半壁河山,连东京也贿赂给了金人。历史真是给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二、品味句子。

1.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问:这几句话是怎样形象地说明割地赂秦是自欺欺人的?明确:模拟状貌、意图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时间(数字)的对比]

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问:句中“苟”相当于“如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的对象?明确:要结合背景,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

三、拓展思维

你赞同作者对六国破亡原因的看法吗?你还有补充意见吗?

明确:战国时代,七雄争霸。为了独占天下,各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最后六国被秦国逐个击破而灭亡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根本原因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确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军事实力超过了六国。同时,秦灭六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走向统一的大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但苏洵仅从斗争策略方面论六国之过,未从政治、经济、历史的发展等方面考察,结论是偏颇的。

但我们知道作者写此文,并非旨在全面探求六国破灭的原因,而是为了“讽今”,因此便从某一角度着眼分析历史,总结教训,告诫北宋统治者。作者这种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前途的精神应予肯定。

四、相关资料

1.有关兴亡治国的言论:《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阿房宫赋》:戒奢以俭《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

2.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五、作业:

1.本文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试着写或者改编一篇历史小故事,反映出社会现实。

2.熟读成诵

国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篇3

吉林省柳河县第八中学

【教学目标 设计】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 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 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

【教学难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自主分析文章第二、三段,归纳作者的思路,联想所学过的文章

【教学过程 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  新课 (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课内情感迁移设计】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10分钟)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 (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 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 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 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 );曾无虚岁( );向使( ) 视秦也无异也( )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 b.(1)(3)(6)

c.(1)(2)(3) 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 ,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

作者邮箱:

国论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习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习,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 篇6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高逋生平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2、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赏析。

教时设置

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所谓边塞诗,朗读,理解

一、导入(关于所谓边塞诗)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三、整体了解

原诗在前面有个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张守珪部下幽州将赵堪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旧乐府同题诗作那种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开拓了歌辞的内容。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平的祈愿等等,俱熔为一炉。诗中骈散相间的句式和平仄互换的用韵,以及援声律入古体的写法,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并无二致,但局势的动荡排阖却非前人可比。诗人的笔触并不固定在某种单纯的情思上,而是在复杂的内心波澜间跌宕回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时变换着场景,形成规格整炼而又一气斡旋,淘洗藻饰而又意象鲜明的特色。《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四、朗读

五、理解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交流

(燕歌行:汉魏乐府诗旧题。

汉家烟尘:汉家,代指唐朝。既可以借汉代的强大自夸,也可以因为批评避讳。烟尘,战争。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用典于《史记》。

非常: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平常。“非常”即不平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

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

摐金伐鼓下榆关: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金属乐器。伐:敲打。鼓:战鼓。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去、到。

旌旆逶迤碣石间: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校尉羽书飞瀚海:军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

单于猎火照狼山: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这里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这里就用狼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

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胡骑凭陵杂风雨: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

塞草腓: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

恩遇:皇帝的恩惠。

轻敌:轻敌,不怕流血牺牲。

未解围: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围攻。

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这里实际上是借代修辞,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边庭飘摇那可度:边庭,边境。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

杀气三时作阵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

寒声一夜传刁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

死节从来岂顾勋:死节,为节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想到。勋,功勋。

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匈奴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六、朗读、作业

(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

六国论教案 篇7

1.导语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能够正衣冠;以史为镜,能够知兴替;以人为镜,能够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到达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2.作者介绍:

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①“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

②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③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此刻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v集》,本文选自《嘉�v集笺注》。2.学生3.阅读课文

3.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4.疏通字词

重要字词:

率:副词,全都,一概。

厥:代词,其,他们的。

弥:副词,更加。

与:结交,亲附,亲近。

判:动词,分清。

速:①招致;②加速

洎:及,等到。

殆:副词,将要,差不多。

5.词类活用:

小/大则……:形容词名物化。

义不赂秦:名词状语,坚持正义

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礼:名词动用,礼遇。

西向:名词状语,表方位,向西。

日削月割:名词状语,表频率,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6.古今异义:

其实:古:那实际上。现:副词,承上文含转折

祖父:古:祖辈父辈。现:爷爷

至于:古:到了……地步。现:说完一事,另提一事。

智力:古:智慧力量。现:一种潜力。

不行:古:不前往。现:有五个义项。

故事:古:旧事,前例。现:一种事情,或情节

7.通假字:

厌:餍,满足。

当:倘,倘使。

8.特殊句式: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

至丹以荆卿为计:省略句(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对抗秦之)计)

9.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用心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①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②史论:透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带给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史论。

10.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之后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此刻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1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shuài)赂(lù)秦耶

思厥(jué)先祖父,暴(pù)霜露

与(yǔ)嬴

洎(jì)牧以谗诛

为(wéi)国者无使为(wéi)积威之所劫

12.文本研读

板书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13.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兵器)

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

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

率(全,都)赂秦耶

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文段分析: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14.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用)攻取之外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

固(本来)不在战

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

暴(冒着)霜露,斩荆棘,以(才)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看待)之不甚惜,举(全)以(把)予人

然后(这之后)得一夕安寝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奉之(代词,代土地)弥繁,侵之(代词,代赂秦的国家)愈急

至于(到了)颠覆(的地步),理(按理)固(本来)宜(就应)然(是这样)

以地事(事奉)秦

此言得(适宜,得当)之(上文说的道理)

终继(跟着)五国迁灭(灭亡)

与(结交)嬴而不助五国

义(坚守正义,名作作状语,按照正义)不赂秦

始(才)速(招致,动词)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李牧连却(使动)之

洎(等到)牧以(因为)谗诛(被杀)

革灭(消灭)殆(差不多,将要)尽

智力(智慧力量)孤危

诚(的确)不得已

向使(假使当初)三国名爱其地

刺客不行(不前往)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命运)

当(倘使)与秦相较(较量),或未易量(衡量)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理解韩、魏、楚献地的状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比较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资料,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状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封赏)天下之谋臣

礼(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进攻)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咽喉)也

日(一天天)削月(一月月)割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而犹(还)有可(能够)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这么)大

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下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此刻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最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证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状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应对北方的威胁,放下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齐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比较、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课课练

1、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2.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3.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C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4.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内含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能够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B.②④⑦

C.⑥⑦⑧D.①⑤⑨

5.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轼《六国论》(原文以及译文)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

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各国的诸侯卿相,都为自己打算,争着收养人才。

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

那些谋士、说客和谈天说地的、修饰文词的,辩论“坚白同异”的等等,往下到击剑行刺的、力能扛鼎的、会学鸡鸣狗盗的等等,没有不以宾客的礼节去款待他们的。

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他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吃着珍贵的食品,被招待在官府里的人,不能数得清有多少。

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

越王勾践有“君子军”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等,都有宾客三千人;田文并且还在薛地招聚了侠客和犯罪的六万人;齐国稷下这地方聚谈的学者也有千人之多;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等,也都招致了宾客无数。

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

以后到了秦汉更替的时候,张耳、陈余号称手下人才很多,宾客和供他们役使的人等,都是天下的俊杰;田横也有五百士人。

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

这是些见于传记的,估计不见传记的养士应当是官员的一倍,农夫的一半。

此皆役人以自养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这些都是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人,人民怎能吃得消,国家又怎能受得了呢?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

苏先生说:这是古先帝王不能避免的事。国家有坏人,就像鸟兽中有猛鸷,昆虫中有毒螫一样。

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

把他们分别加于处理安置,使他们都能各安本位,这些人便都有用了;把他们尽数铲除掉,是没有这种道理的。

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我曾就世代的兴废考察过,明白六国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似乎都出在那里,不能不引起注意啊。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

那些有智谋、有勇气、有辩才、有气力的人,都是天下人中的优秀份子,大多不能自己穿坏的吃坏的而肯奉养他人的,都是要役使他人来奉养自己的一些人。

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

所以从前的帝王把天下的富贵分出一部分来,和这四种人共同享有。

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

这种人不失业,人民便安定了。

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这四种人虽然各有不同,但是从前的帝王却根据习俗来制定法律制度,使他们都从同一途径出身:夏、商、周三代以前是从学校中出身,战国到秦代是从宾客中出身,汉以后是由郡县的选拔中出身,魏晋以来是由“九品中正”制中出身,隋唐以至此刻是由科举考试中出身。

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

虽然不完全是这样,但就大多数而言是这样的。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

六国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亚于秦始皇与二世,然而当时百姓并没有一个人起来反叛。

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

这是因为所有老百姓中优秀杰出的人才,多数都被当作宾客奉养起来,没有失其职分。

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吏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这是六国能够稍稍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推荐才没有这样做。

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能够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

等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于是便信任法律而不信任人才;说人民能够靠法律来统治,说官吏不必有才能,只要能够遵守我的法律便够了。

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

所以毁掉了名城,杀死了豪杰。人民中的优秀而有特殊才干的份子,把他们遣散还乡。

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

这样一来,从前就食于四公子和吕不韦的那些人,都回到哪里去呢?

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

不明白他们能带着瘦长的脖子,黄黄的面孔,忍饥挨饿,老死在贫苦生活中呢?还是停止耕作,叹息着等待时机呢?

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秦代的变乱,虽然是在秦二世的时候所造成的,然而,假使秦始皇当初明白这四种人的可怕,设法安置他们,使他们不失业,秦代的灭亡还不至于像这样快吧。

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任由百万只虎狼回归到山林里去,却让它们饿着渴着,不明白它们将来要吃人。世人认为秦始皇聪明,我是不信的。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g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楚汉战争的灾祸,老百姓几乎完了,所谓豪杰也就应没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陈�g经过代国时,跟从的车辆仍然上千,萧何与曹参这两位相国先后当政,没有加以禁止。

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

到了汉文帝、景帝、武帝的时代,法令已经十分严密,但是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那些人,都还争着招致宾客。

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这难道是由于秦代祸乱的教训,以为单靠爵位官职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或许能够从宾客中出头吗?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其秦汉之所及也哉!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这样,孔子以前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哎,这是秦朝和汉朝能够做得到的啊!

苏辙《六国论》(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刃母械狡婀郑喝�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ド轿鞅呙婊�只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能够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必须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思考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国境;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也不在于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在韩、魏的土地。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ド蕉�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e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得韩、魏的人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怕的。

然则秦之所忌者能够见矣。

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讳的事情,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在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而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趁机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事啊。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但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r,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那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冉�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抛弃小小的韩、魏两国,(让他们)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M的秦国,他��怎能不屈服而归顺秦国呢?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韩、魏因屈服而归顺秦国,从这以后秦国人就能够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全天下的诸侯,务必靠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这样)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而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能够在他们的疆域�缺4孀约旱墓�家了。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能够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能够永远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诸侯们不明白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是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他们的国家,这怎不令人悲哀啊!

李桢《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宋朝苏洵和苏辙认为六国只会割地贿赂秦国,(六国的割地)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他们)不明白坚守合纵盟约的重要;齐国、楚国、燕国、赵国不明白帮忙韩国、魏国来(一齐)抵抗秦国:认为务必像这样(割地贿赂秦国)之后,秦国的威胁(就)能够消除。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未必只是因为秦国有罪。

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

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啊。

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

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

假使以前拥有的地理形势如秦国那样有利,并且又得到上天的帮忙,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能够成为像秦国一样的国家。

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当苏秦之始出也,固尝欲用秦,而教之吞天下矣。诚知其易也。

当苏秦才出来(游说)时,本来曾想得到秦国所用,而期望秦国统一天下。(苏秦)的确明白那是容易(的事)。

使秦过用之,彼其所以为秦谋者,一忧夫张仪也。

(他)要求秦王重用自己,他那时要为秦国谋划的原因是只怕张仪。

惟其不用,而转而说六国以纵亲,彼岂不逆知天纵约之不可保哉

只因他不被秦国所用,就转而游说六国合纵,他难道没有预料到纵散约败之后不能保护(自己)吗?

其心特苟以弋一时之富贵,幸终吾身而约不败。

他只是想暂且用这种方法获取一时的富贵,期望自己在世时合纵不散。

其激怒张仪而入之于秦,意可见也,洹水之盟,曾未逾年,而齐、魏之师已为秦出矣。

他用计激怒张仪使张仪来到秦国,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洹水之盟,还但是一年,齐国、魏国的军队已经替秦国出征了。

夫张仪之辨说,虽欲以散纵而就衡,顾其言曰,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欲恃诈伪反覆,所以状衰世人之情,非甚谬也。

张仪的辩说,虽说是只想使合纵离散而连横成功,但从他说的话来看,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而想凭借着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来陈述衰微时代人们的情形,并没有什么错。

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非有昆弟骨肉之亲,其事又非特财用之细也。

那六国相互图谋互相攻打,相互欺诈互相威胁,(他们)没有兄弟骨肉之亲,他们的事又不只是财物用度的小事。

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而(主张)连横的人正在一天天地用强秦的威势,张嘴威胁六国,即使贤明(而有)智慧如燕昭王那样的,还只得俯首听命(于秦),不停地道歉谢罪。你想要求长保合纵如亲,相互辅助,怎样可能啊!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

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错在想做秦国所做的事。

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

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而秦国独做了,而且成功了,这就是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帮忙啊。

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

唉!自春秋以来,战祸一天天的严重;到战国,老百姓被残害的状况,有的(已经)到了不忍说的地步了。

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于虐乎

上天很爱人民啊!难道它能使六七个君王,临驾于人民之上,天天驱赶无辜的人民,使他们手足长满老茧、小腿暴露在外,而最终被虐杀吗?

其必不尔矣!

它必须不想这样啊!

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

因此秦国不极强盛,就不能灭六国而称帝,不称帝,那么它的罪恶(就)不能到达极点,秦国没有恶贯满盈,也就不会迅速灭亡。

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

这一切,都是天意,也是秦国和六国自己造成的结果啊。

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后人的评论,为什么偏重六国,而必须要他们存在呢!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

(有人)说:“如果这样,那么六国就没有办法来保存自己了吗?”

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回答说:哪里是他们没有办法啊!岂止是保存下来,即使称王(也)能够。孟子(就)以前用仁义游说梁国、齐国的君王,而他们都不采纳,这真可叹啊!

《六国论》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习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习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 篇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