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教案优秀9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灯笼》教案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灯笼》教案 篇1

内容与要求:

1.理解加法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口算5以内加法试题。

活动准备:

1.课件《节日的灯笼》。

2.得数为5的加法算式题卡(含得数)4+1=5、1+4=5、2+3=5、3+2=5,若干张5以内加法算式题卡(无得数)以及相应的得数卡。

指导要点:

一、忆一忆:我做的花灯

1.教师:前面我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花灯,想想看,什么时候要挂花灯呢?

2.老师今天又带来一些花灯,请小朋友一起欣赏。

二、看一看,节日的灯笼

1.教师播放课件【片头】,请幼儿说说看:5个灯笼各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节日里挂起来的这些灯笼,不但告诉我们节日到了,也让我们找到了它们的不一样。今天我们

还能用它们来学习加法的本领。

三、算一算:灯笼里的数学

1.认一认、读一读、找一找。

教师出示加法算式题卡,如下:

4+1=5 1+4=5 2+3=5 3+2=5

教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吧?(都有"=""+""都有5"等。)

2.让加法算式题卡和5盏灯笼"做朋友"。

教师:这些都是5的加法题。它们要与5盏灯笼做朋友。我们怎样才能让它们做朋友呢?如:小朋友刚才找到了5盏灯笼里有大小的不同,那么大灯笼有几盏?小灯笼有几盏?它们加起来是几盏?

教师:我们去找找你所认识的数字的加法算式题卡,让算式题卡和灯笼做好朋友。教师操作课件

【大小灯笼】。

如果按照灯笼的颜色不同,我们怎样为算式题卡找朋友?播放【红黄灯笼】。(也可以从灯笼有无图案【有无图案】、灯笼形状【圆形方形】等方面入手。)

3.请幼儿在找到算式题后,说一说哪个算式可以和这些灯笼做朋友?(如4个小灯笼和1个大灯笼可以与1+4=5做朋友;4个圆形灯笼和1个方形灯笼可以与4+1=5做朋友,等等)。教师边说边操作课件(点击),题卡答案会展示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

四、口算5以内的'加法试题

1.提出问题。点击课件【贴一贴】

出示 4 + 1 = 5 ; 1 + 4 = 5 ; 2 + 3 = 5 ; 3 + 2 = 5 。以及 4; 3; 2; 5; 4,让幼儿帮小明找找丢了哪些数字卡。

教师:这里有6道试题,一道试题应该有一个得数,而现在只有5张数字卡。那小明丢了一张数字为几的卡片呢?

2.算一算。

幼儿算一道题,贴上一个得数,并鼓励幼儿说一说是怎么算出来的。教师边根据幼儿的回答,边操作课件,当幼儿回答正确时,点击"答案"按钮,给幼儿以鼓励。

3.等全部数字贴完后看少了哪道题的得数,为小明找出丢了的卡片应该是多少?

4.教师:谢谢大家帮小明解决了问题,告诉他少了数字5的卡片。

延伸活动

为幼儿提供10以内的加法试题卡(无得数)和相应的得数卡,幼儿继续玩计算配对游戏。

《灯笼》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2、运用粘贴的方法制作灯笼,促进双手的协调配合,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购买的红灯笼一个,圆形灯笼(三片纸做的)范样一个,菱形灯笼(四片纸做的)范样一个。教室里预先拉上绳。

2、毛钱做的灯笼穗子,固体胶,剪刀。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红☆☆灯笼,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在哪儿见过灯笼?都见过什么养的灯笼?设么时候挂灯笼?

2、出示圆形灯笼范样,幼儿仔细观察,探索灯笼制作方法。

提问:它们是有什么纸做的?是用几片纸做的?是怎么粘在一起的?

3、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

(1)制作灯笼的彩色纸可以是三张,也可以是四张、五张等。

(2)对折后在彩纸的反面粘上胶,纸片的边角要对齐、粘牢。

(3)粘合最后一篇纸时,先把穗子挂线夹在灯笼中间。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业后热心帮助别人。

(2)帮助能力弱对幼儿掌握对折、粘连的方法。

5、把幼儿制作的灯笼挂起来,共同欣赏。

讨论:说说哪个灯笼做的好,好在那里。

6、出示菱形灯笼范样,引导幼儿探索制作方法,鼓励幼儿回家尝试制作。

《灯笼》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5、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6、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文结合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准备:

相关的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9满山的灯笼火把

1、一起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学生自由说

2、过渡:是呀,课文中描写的山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

2、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4、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5、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6、出示文中的词语:

艰苦坚信渴望喧哗悠长哆嗦

焦急挣扎抽搭援救幸亏盲目

7、指定小组进行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要把“我”送到乡下吗?

五、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段,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一乡下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三、指名朗读课文2~3自然段

1、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

4、当时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从这两段中找出人们关心我的语句。

6、我是怎么附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7、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现哭喊了?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当时坚定的信念。

3、那么我为什么不现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

4、那么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读了这两自然段,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6、为什么呢?你会读出这种语气吗?

7、全班齐读。要读出神气、独特的感觉。

五、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结果是怎样呢?亲人们是否会你我坚信的那样一起来救我呢?

2、“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3、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亲情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是一空人,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灯笼》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灯笼的故事,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3、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形散神聚”的特点。

2、品味丰富有味的语言。

难点:体会作者思乡爱国的情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媒体资源】灯笼的图片,导入新课。

学生谈灯笼的发展历史、风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灯笼》,了解著名作家吴伯箫笔下有关灯笼的往事。

二、整体感知

【精品课件】

1、预习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1)作者作品

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2)重点字词

①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争讼(sòng)斡旋(wò)静穆(mù)怅惘(chàngwǎng)

锵然(qiāng)褪色(tuì)燎原(liáo)熙熙然(xī)

②解释下面词语。

焚身:焚烧身体。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恐吓:威胁人,使害怕;吓唬。

斡旋:调解周旋。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熙熙然:指一副温和欢乐的样子。

不甚了然:不是非常清楚即明白一点,但是不完全。

破落户: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燎原:火延烧原野,比喻气势旺盛。

可参考【知识总汇】

2、初步感知

播放【音频课文】,倾听朗读,感知全文内容。

讲一讲作者与灯笼结缘的往事。

参考

①挑着灯笼,接祖父回家。②挑着灯笼,在村里上下灯学。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跟着龙灯跑半夜。⑤灯笼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⑥灯笼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3、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形散而神不散也叫“形散神聚”,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神不散”,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可参考【知识总汇】

三、局部探究

(一)快速阅读课文,自主思考,交流探究。

【精品课件】

1、文中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乡间习俗?

2、灯笼引起了作者小时候对家乡的哪些回忆?表达了什么情感?

3、作者为什么喜欢灯笼?

4、结合本文,说说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5、本文丰富有味。结合课文,品味下列句子,谈谈你的体会。

(1)“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2)“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3)“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参考

1、岁梢寒夜,***玩灯,除夕燃滴滴金;大人们在神龛里点起烛;村边社戏还愿,唱戏,挂神袍,村头挑红灯;女子出嫁打灯笼等。

2、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4、本文的。“形散”,体现在所选材料较为广泛。既有孩提时代的生活经历,又有稍大一些时夜晚接祖父和作者自己上下灯学的事例;既涉及历史上唐明皇结绘彩为灯楼、汉献帝以灯笼做伴的历史事件,又有作者现实中在延安面对日寇入侵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愿望。取材横跨时空。但全文都表现了明确而集中的中心: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恋,对国家的热爱。文章有这一思想情感统摄全篇材料,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5、(1)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2)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3)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为下文表现家国情怀作铺垫。

(二)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师生交流。

问题预设:结合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的含义?

参考: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作者没有只是沉浸在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而是由追忆历史转而表现国难现实,并大声疾呼,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表达出热爱祖国的情怀。

四、总结拓展

1、总结:学生从内容、写作特点、语言特色几方面谈学习这节课的体会。

2、拓展

灯笼,这个在贫穷年代用以照明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愈来愈被现代化的照明设施所取代:夜晚,开车有车灯,散步有路灯,航海有指明灯……这些“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灯”的指引。

写一段话,谈谈你对灯的认识。

五、作业设计

1、完成【训练测试】“基础训练”。

2、描写小区路灯下人们聊天的一个场面,不少于200字。

可参考【训练测试】“写作训练”

六、板书设计

灯笼

吴伯箫

内容与情感:回忆和灯笼有关的往事,表达思想爱国情怀

写作特点:选材广泛,结构自由,主题突出。

语言特点:丰富,有味。

《灯笼》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从作者童年这件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要求认识的生字有:婆、骤、坠、亏、瘦、恰、盲、援;要求掌握的生字有:婆、杂、幕、溜、亏、瘦、恰、卡、盲、肢;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外婆、杂活、雨幕、滑溜溜、幸亏、瘦弱、恰恰、卡住、杂草、盲目、四肢。

教学重点:

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从作者童年难忘的事情中得到成长的启示。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语,导入新课。

大家见过灯笼吗?为什么会有满山的灯笼火把呢?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1):讲我小时候在农村外婆家生活。

第二段(2—5):讲我在大雨中一个人从田里回家,坠入一口土井卡在井口,自己勇敢地坚持着,并坚信亲人会来救援。

第三段(6—8):讲全村男女老少一百多人打着灯笼火把,找到并救助了我。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文中的“我”从小是在农村长大的。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遭遇挫折和意外。那么在遭遇意外的情况下,应该怎样去应对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满山的'灯笼火把》。

二、勾画批注学习课文的2—5自然段

1、师出示课件,提出自学要求勾画出文中可以表现出“我”心理活动的词句作批注,思考“我”产生这种心理活动的原因。

例:天上下着大雨,身下浸着净水,我哭着、喊着、挣扎着,两手抠着井沿上的泥土和杂草,希望能爬上来。从“抠”这个词可以看出“我”坠井后紧张,慌乱的心情。因为当时在那茫茫雨幕中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2、学生反馈并指导朗读,板书心理活动:害怕。

3、学生再反馈并指导朗读,板书心理活动:镇静

4、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坚信着,坚信着?(出示课件,学生联系前文的理解补充)

指导学生读出这心中的信念,板书心理活动:坚信。

三、讲解6—8自然段

听:

1、亲人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给予我们力量的,“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听见?(接读)

夜好黑,“我”的四肢已经发麻直哆嗦,但我会坚持下去,直到听见?(接读)

2、我听到了呼唤,多么渴望的声音啊。结合课文内容用“渴望”说一句话看:

3、看到了,“我”看到了火把,瞧————————(出示课件第6自然段三,四句读)

一线,一片,一大片,漫山遍野这些加点词,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完成课件填空,理解这灯笼火把里蕴含的爱,再读第6自然段三,四句说:

5、寒雨之夜,当泪落下时,“我”分明感觉它是热的,同桌互读7和8自然段说说你从这热泪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6、反馈、指导读

四、评点概说

说一说你认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并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五、拓展,回归文本

1、师配乐朗诵《小小的巢》,生谈感受

2、齐读课文,整体情感的回归

《灯笼》教学设计 篇6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有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五、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9.我想他们共同做的灯笼,肯定会是班级中最亮的一个,想想看: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六、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灯笼》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晶”,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节律美。

3、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超级联想

孩子们,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课件出示:【超级联想】老师给大家带来3组词语,你能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吗?

1.课件出示:【第一题:绿色条纹、椭圆、甜味,你能联想到什么? 】

带声音(出示西瓜的图片) 师点评:真棒,你很有想象力。

2.课件出示:【第二题:粉红色、毛茸茸、甜味、孙悟空】你又能联想到什么?

(出示桃子的图片)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我是看了西游记的书。师点评:爱悦读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想象力也特棒。

3.课件出示:【第三题:黄色、月牙、软软的,你想到谁?】

(出示香蕉图片)追问:你又是怎么想到的呢?

生:因为我觉得香蕉的外衣是黄色的,它长得又像月牙一样,吃起来软软的。

师点评:是的,努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能比别人想的多,想的好。

一、读准题目

1、刚才我们通过词语认识了3种水果,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新水果。

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她的名字吧!师在田字格里写题目:灯笼果。师:笼在这里读轻声,显得更可爱。谁来喊喊它? 2-3名学生读。齐读课题。

2、看到这个名字,猜一猜,灯笼果会是什么样的?(像灯笼)指名回答2个。

3、孩子们,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书中的灯笼果吧!听好要求哦!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一想:灯笼果是什么样子的?

2、检查词语和难读的句子。(读一遍,如果有人读错再读)

(1)出示第一行词语:纱衣 外壳 棱角(出示拼音,强调 “棱”是后鼻音)

那三个词都藏在这个句子中,你能把这个句子读好吗?出示长句子: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纱衣有几个棱角,灯笼果藏在棱角后面,和我捉迷藏。2位孩子,读一读,读准字音。齐读。

(2)出示第二行词语:花瓣 珍珠 玛瑙

仔细瞧:“珍珠”“玛瑙”看见过吗?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珍珠图和玛瑙图,看,它们圆圆的,亮亮的,可漂亮啦!一起美美地读读这两个词语:珍珠、玛瑙。

(3)出示第三行词语:晶莹 透明 细碎(强调“碎”的声母是s)

指点:小朋友们看,这个晶是生字,有3个日组成,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亮亮的)那晶莹是什么意思?(亮亮的,透明的)比如晶莹的露珠(图片)

(4)齐读词串

3、孩子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灯笼果的什么?

预设学情:生1:灯笼果的有金黄色的纱衣。师:是的,那是它的外壳。

生2:灯笼果是滚圆晶莹的。师:那是它的果实。

生3:灯笼果好吃极了。师:那是灯笼果的味道。

三、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看灯笼果的样子。(出示:金黄色的灯笼果,穿着一件夏姑姑给的纱衣,轻轻地跳到了我的手心里。)

2、先听老师读一读,师范读, 你觉得这个灯笼果怎么样?

预设学情:

生1:我觉得灯笼果很美,我从“金黄色”知道的。

师:是的呀,金黄金黄的颜色,多美呀!

师:你呢?

生2:我从纱衣也看出她很美。

师:什么是纱衣?你见过纱衣吗?

生:纱衣就是公主的裙子,新娘的婚纱。

师:是的,纱衣就是这样薄薄的,轻盈的。多美呀!

生3:我觉得灯笼果像个小孩子很可爱,我从“跳”这个字读到的。

师:你太会读书了。是啊,多么可爱的灯笼果啊!你能来读一读吗?

小结:你看,作者把灯笼果当成了什么来写?(小朋友)它穿了一件纱衣跳到了我的手心里,(点红:穿、跳)真可爱呀!谁再来读一读。

生抓住“穿” “跳”读出灯笼果的美丽和可爱。读的好的孩子,老师就立即奖励一颗真的灯笼果。(师:哇,你读得真好,小朋友,伸出你的手来,灯笼果要轻轻地跳到你的手心啦!你喜欢吗?)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灯笼果轻轻地来了,跳到了你的手心里,摸摸纱衣有什么感觉? 2-3位学生交流。

生:软

师:它不是光溜溜的,再摸摸,还有什么?(棱角)

2、瞧,课文是这样写的,(出示:纱衣是软的,真像是灯笼的外壳。纱衣有几个棱角,灯笼果藏在棱角后面,和我捉迷藏。)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点红:软、棱角。是的,灯笼果的纱衣不仅软还有棱角呢!板书:软、棱角

3、师出示对比图。小朋友们看,这是灯笼果的纱衣,这是灯笼,他们像不像?难怪人们把它叫做灯笼果呢!(2-3人指读第一句)

什么是棱角呢?看,语文书两面交接的地方就是棱,粉笔盒指一指。灯笼果的纱衣也有几个棱角,他的棱角在哪里呢?师拿出手中的灯笼果,谁来指指看?生上前找。(评价:你一下子就找准了)

4、调皮的灯笼果正藏在棱角后面呢!相机显红抓住“藏”“捉迷藏”等词。谁来把它的可爱读出来。读得好的小朋友就奖励灯笼果。

5、这么可爱的'灯笼果,你喜欢吗?齐读1、2自然段,点红:穿、跳、藏、捉迷藏。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它的果实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喜欢呢?捧起书,轻轻地读读第三自然段

2、出示第三自然段,学生交流。

要点一:(课件出示:一朵野菊展开可爱的花瓣和剥开纱衣的灯笼果。)你觉得哪里像?

①指读,说说你喜欢什么?(生:纱衣剥开的样子很可爱)

②出示图,说说哪里像?点红:像(剥开来形状很像)你能把像的感觉读出来吗?说完后读。

③是啊,作者把灯笼果纱衣分开的样子比作了一朵盛开的野菊,多美呀!谁来读一读?(花瓣要读慢慢的,美美的)齐读。

要点二:(滚圆晶莹的果实)

①板书:滚圆晶莹。晶莹我们刚刚已经了解了意思,就是亮亮的,透明的。滚圆晶莹就是圆圆的,亮亮的,透明的。还有哪里也是讲滚圆晶莹?(那么圆,那么亮)你一下子找到了,你来读一读。

②还有呢?再找找。(出示: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

出示图,指读。珍珠、玛瑙都是漂亮的饰品呢!那为什么说灯笼果果实和他们像呢?点红:像(颜色像,形状像)指读(薄轻而短)

③看,灯笼果的果实就像它们一样漂亮呢!齐读。

3、灯笼果的纱衣是那么美,果实又是那么圆,那么亮,难怪我笑了呢!配乐齐读第三自然段。

4、指着板书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灯笼果的外壳是软软的,还有棱角,果实是晶莹滚圆的。你也能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说一说吗?

灯笼果是那么( ),那么( )。

5、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看来都已经深深喜欢上了灯笼果了。

灯笼果,是什么味道的呢?我们要下节课来学习了。现在,让我们在学习有趣的汉字宝宝。

四、学习生字

出示:晶

(1)谁来给它找朋友?

(2)那怎么写才好看呢?谁来做小老师来提醒一下。

师范写:晶:左边“日”小,右边“日”大,上要居中,左上偏小,右下偏大。看,“晶”就成一个三角形,这叫品字形结构。

(3)你还知道哪些品字形结构的字呢?学生交流后,师补充出示,并读一读,三人众,三木森,三石磊,三金鑫,请小朋友轻轻地在书上留下学习的痕迹。一个家族的字排队写。

(4) 生描红,练写

板书设计

17、灯笼果

外壳 软、棱角

果实 滚圆晶莹

味道

《灯笼》教学设计 篇8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剪出细长条,制作简单的平面灯笼。

2、培养技巧和艺术气质。

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班级内架好相应的`线,悬挂灯笼用、PPT课件。

(2)各种色彩的正方形和圆形纸若干。

(3)记号笔、双面胶每人一份。

(4)各种形状的小灯笼实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小灯笼打扮教室,你们看看,这些灯笼够了吗?不够我们该怎么办?

(二)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告诉幼儿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正方形和圆形的彩纸。

(3)请个别幼儿在纸上大胆作画。画前先请他说说准备画什么样的灯笼,老师提醒幼儿要把图案画大,以便让人清楚地知道这是什么灯笼。

(4)老师示范剪流苏。

先将一个小正方形纸折一个细长条,打开后,用剪刀从下往上剪流苏。直至剪到刚才的折线处。

(5)将剪下的流苏和幼儿讨论后,贴在刚才画好的灯笼的下方中间处。

(三)幼儿操作:

重点:老师提醒幼儿要将图案画在纸的中间,并且画大。

难点:流苏尽量剪细。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四)展示作品:

幼儿将自己做的灯笼悬挂在事先准备好的线上。然后相互介绍,和欣赏。

《灯笼》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固结合作的好处。

重难点:

1、认读14个生字。会书写7个生字。

2、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28课《做灯笼》,齐读课题,读好灯笼的轻声音节。生字“灯”可以用想象法记忆。

2、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附板书:谁做?为什么做?怎么做?结果?)

二、学习课文

1、第一次读课文:带着问题自由读,标出自然段,圈划不懂的词。

2、出示课件读词,你还有哪个词不懂 ?

3、第二次读课文:新字新词学会了,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再读读课文:讨论解决一下黑板上的几个问题。

4、汇报:

①、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板书:王京 李良)生字“良”可以用熟字去偏旁记忆。他们为什么要做灯笼?

②、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板书:小画家手很巧)生字“巧”可以用谜语法记忆。

③、齐读1至3自然段。

5、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这是李良同学做的手工。怎么样,谁来夸夸他俩?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板书:加色彩 扎灯笼)

过渡:由于他们都各展所长,所以做出的灯笼怎样?——读第6自然段。

王京还在灯笼上写了一句话,是什么话?大家齐声答。(板书:合作真快乐)

8、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真诚地与他人合作,就能收到比自己独立努力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是他们的同学,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好处:

1、合作读文,同桌互相纠错。

2、合作钩词,速度真快。

四、总结: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愿意与别人合作,才能站得更高,进步更快!

五、齐读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过渡:其实和别人合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平时有和同学合作吗?和大伙说说吧!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上写了“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2、思考:剩下的生字可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

板书设计:

28、做灯笼

王京(小画家)

做灯笼(合作真快乐)

李良(手很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