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有趣的动物》教案【最新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教学设想】
通过有层次的训练,达到交际的目的。从个人训练到两人合作,再到多向交流。
【教学过程】
一、巧入情境,快乐投入交际实践。
1.文明用语,自己介绍。
(1)个别介绍。
(2)教师示范。
(3)前后桌交流。
(4)集体交流。
明确交际的基本礼仪(文明用语,声音洪亮,态度大方,介绍内容要清楚,听的同学插话也要有礼貌)和基本方法(介绍名称,让对方认识你),激发积极主动展现自己的欲望。
2.两人合作,双向交际。
(1)示范交际,明确方法。(师生示范-----生生示范)
(2)找朋友,对话交际。
(3)交际展示,点评提高。
师生示范这一设计意在为生生示范做铺垫,而双向交际是为学生发表见解,解疑、请教创造更大的空间,同时更是对学生倾听的检测,促进学生认真倾听,听有所感,有感而发。通过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培养他们发表见解,倾听发言、收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3.重组小组,多向交际。
(1)自愿组合,开展活动。重组学习小组--自编自演,开展活动。
(2)选派代表,活动展示。
(3)评比总结,鼓励优胜
重组小组,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宽松环境,比赛式的多向交际,让课堂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交流,每一组同学在交际中享受了无穷的快乐,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了动物的有关知识,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变得能言善变。并通过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内化为口语交际能力。
精彩片段
师: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想大家都希望交到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小白兔(老师)也不例外哦!(走到一位扮演公鸡的学生跟前)
师:公鸡,你好!我是小白兔,能和你交朋友吗?让我们拥抱一下吧!
生:做拥抱动作。
师:(小白兔):我爱在野外奔跑,爱吃青草、萝卜,我特别怕孤独,请问你呢?
生:(公鸡):我天刚蒙蒙亮,就起床打鸣,白天,忙着为一家找食物,没了虫子,孩子们可不答应呢。
师:(小白兔):我知道你既守时,又勤劳,令人佩服;你英俊潇洒,令人羡慕。你真了不起!我们已是朋友,你还可以去找更多的朋友,快去找吧!再见!
师生示范这一设计意在为生生示范做铺垫,也是为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师生互动交际活动中,老师做普通的一员,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坦诚发表自己的看法,才能使学生畅所欲言。
生:公鸡找朋友,继续双向交际。
师:小朋友,你想和大家交朋友吗?那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呢?
生:说话有礼貌,态度要大方……。
师:小朋友的好建议真多,快快离开座位去找吧!
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自由寻找朋友,进行对话交际。
师:你和谁成为了好朋友呀?
生:和小狗、小鸭……
师: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上来再说给大家听,好吗?
生:两位学生上台展示找朋友的交际过程。
生:集体评议
生生互动是给学生发表见解、解疑、请教创造更大的自由空间。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它既是一个人智慧的反映,也是一个人随身携带的永不过时的魅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境界。
一.教学效果: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双向互动。我在这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首先是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这次口语课中,我以动植物的一员——大象阿姨的身份参加这次聚会,从一开始和孩子们的相互问好,活动中大象的示范介绍,课堂中对学生发言的评价,老师与学生互交朋友,无不体现了老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
二.成功之处:本着这样的理念,我设计了这次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愿意与别人交流,并能认真听别人说,然后作出评价。这堂课也让我收获了很多,原来我很怕上口语交际课,通过这次的实践,我觉得口语交际不再那么遥远、那么神秘,其实也能让老师喜欢教,让孩子们喜欢上。综合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情境的创设。
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动物园,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起参加在动物园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我则扮演大象阿姨受狮子大王之托来当这次聚会的主持人和评委,准备评选有趣的动物。大象阿姨主动向动物精灵大声打招呼,孩子们很快进入情境,大方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向身边的“小动物”打招呼问好。通过大象阿姨的自己介绍,引导动物从名字、样子、特点等方面进行自己风采展示。然后进入快乐的交朋友活动,最后评选、颁奖。通过这些有意思的活动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节课上,我特别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在老师示范自己介绍和猪笼草介绍的时候,我都先对学生的听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听,边听边记;如果有问题可以礼貌插话。”聚会结束还会评选出几名“最佳听众”。孩子们很认真地倾听,并礼貌地质疑,比如:只有“手指”大的“绒猴”喜欢捉“虱子”吃,这“虱子”是什么东西呀?这么小的“绒猴”怎么敢吃那么大的狮子呢?孩子你一言,我一语地问开了,把课堂引向高潮。孩子们都听得很认真,在评价他人时也能从语言和介绍的内容有趣在哪儿进行评价,并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补充。
三.不足之处:有一部分学生交流水平有待提高,还不能比较详细地介绍“自己”。在今后的口语交际中还要注重从字到词,从词到句子,从连贯的句子到一段话的练习,这样孩子们就会循序渐进,步步跟上,为今后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改进措施:发挥多媒体课件与课堂的整合作用,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同时感受到了图、文、音、动、色等多种信息的综合刺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整个课堂形成了充满活力、愉快而有成效的交流氛围。
一、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能说出它的有趣之处。
2、能认真听别人介绍有趣的动物,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二、教学重难点
1、能清楚地介绍一种动物有趣的地方,吐字要清晰。
2、倾听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出示动物图片或者猜动物谜语,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师: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的自己介绍。(课件播放录音)
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嘴里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哟!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回答,师板书:名字、外形、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课件出示鸭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本领和习性。
3、师:小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
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做自己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
(三)人人参与,自主评价
1、学生在小组内练习介绍,从倾听与表达两个方面作出评价。鼓励学生在讲的时候做到吐字清楚,音量适中。其他同学在表达时要认真倾听,了解内容,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
2、小组推荐介绍。每组推荐1名学生,在全班面前介绍有趣的动物,其他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介绍者或所在的小组同学都可以回答。
3、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地向大家进行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住老鼠。哈哈!猫是不是很有趣呢?
(四)总结收获
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质”,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口语发展实际,我想一堂好的口语交际课,应该达到让学生敢说、会说、乐说的效果。这一堂口语交际课,我为学生的交流创设了情境,把教室变成动物园,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起参加了在动物园举行的“有趣的动物大聚会”,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展开交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大胆尝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喜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而石头是孩子们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的东西,而且《纲要》中也提到“应为大班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工具、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并正确使用它们,进行大胆表现。”由此,我就设计出了今天的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不同材料在石头上作画,体验在石头上作画的乐趣。
2、能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设计不同侧面、动作的常见小动物。
3、逐步养成正确使用美术材料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根据在石头上画出不同的常见小动物。
活动难点:根据石头的形状特点创作出不同造型的小动物。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头若干、棉签、毛笔、排刷、小抹布、PPT、颜料、展台、投影仪等。
经验准备:了解常见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幼儿有使用几种工具材料绘画小动物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有趣的动物石头画》
播放音乐:《动物狂欢节》,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欣赏音乐里的小动物,感受动物在一起的快乐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在听到的音乐中,你都听到了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这些小动物都藏在了石头里,等着我们去发现。
二、欣赏收集的石头画作品,运用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不同形状的石头可以画出不同侧面、不同动作的小动物。
播放PPT欣赏动物石头画。
提问:
这是个什么动物石头画?
石头的结构与小动物有什么相像之处?
这个石头还可以画其它的小动物么?
这块石头画了一个侧面走的小动物,能不能画一个正面的或其它动作的小动物?
三、幼儿对照石头发表自己的创作想法
提问:
你想在这块石头上创作什么小动物?为什么?引导幼儿从石头的。不同侧面去大胆相像。
四、幼儿自由创作,教师进行指导。
1、提出绘画的目的:布置我们班的动物园展区
2、提出要求:
教师:根据石头的形状画出不同侧面、动作的小动物
教师:展示小朋友收集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石头,请小朋友自己选择不同
的石头造型进行创作。
3、教师边指导幼儿作画边给幼儿的作品进行拍照,提醒幼儿把作画的石头画放进动物园展区。
五、欣赏、点评作品。
引导幼儿从石头的结构特点和小动物的外形特征相结合进行介绍。
六、活动延伸。
今天小朋友能够根据石头的形状上画不同的小动物,下次我们会选择其它的材料,如:树叶、小瓶子等,争取画出更多新鲜、漂亮的画面!
活动总结
(一)优点:
1、活动目标制定比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发展,幼儿在大量的欣赏、感知后调动了幼儿作画的积极性,结合自己对小动物已有的形象经验,能够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创作石头画。
2、内容、材料的选择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了幼儿作画的兴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环节设计比较合理,能够抓住作画的难点。首先老师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引出石头画,其次利用欣赏后提问的形式,逐步引出作画的重难点,有效地引导,使幼儿大胆、自由创作。活动中孩子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创作性很强。
4、作画的意境很突出,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的画区、材料、工具,符合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不足:
1.教师在组织幼儿欣赏石头画作品时时间有些过长,孩子在自由创作时时间有些紧张,使课时有些拖延。
2.教师在引导孩子孩子关于石头画的设计时,讲解上稍欠细致,个别幼儿在自己设计动物石头画时有些困难。
(三)对今后活动的启示:
1.开阔自己的思路,努力开发幼儿大胆作画内容和创作思路,更好的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活动延伸:幼儿在石头画上有了一定的创作经验,为了扩展幼儿的创作思路,我们要延伸到其它生活中常见作画材料中来,如:树叶画、瓶子画、相信孩子的创作水平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活动目标:
1、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3、知道运动能使人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四、活动过程:
1、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说:"动物园要开运动会,想让小朋友去参加,你们想不想去?
2、我们去之前活动活动筋骨吧。(做热身运动)手、腿、胳膊、膝盖(左右踵起)腰、腿、跳……孩子们,你活动筋骨时,哪个地方在动?怎样动的,学一学。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出发吧!(带幼儿在教室环绕一圈)
3、播放教学课件。
我们到动物王国了,看,门口还有个标志呢。
欢迎小朋友来参加动物运动会。
但是要想进入动物王国有一个要求,要模仿一下几种运动项目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
(1)灌篮(2)踢球(3)射击(4)骑马(5)打羽毛球(6)划船(7)游泳(8)跑步刚才小朋友模仿的特别棒,那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王国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运动的。
观看录像:A长颈鹿B小鸟C大象D小兔E小花猫运动时的动作。
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我是一只长颈鹿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小鸟飞呀飞得高,我是一头小小象甩着鼻子走,我是一只小白兔轻呀轻轻跳,我是一只小花猫,喵、喵、喵。
听信号,说出哪种动物幼儿模仿哪种动物。
4、小动物们都那么爱运动,我们也那么爱运动,请小朋友说说运动的好处。
长得高、身体健康、不感冒……
五、归纳总结
游戏时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注意安全。
六、儿歌韵律
放松活动孩子们真棒,你们出汗了吗?我们一起休息休息吧!
【教材分析】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是与四下第三单元相对应的一篇选学课文。这个单元教学主题是: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形象,文章结构清晰的科普说明文,以总分结构像我们介绍了三组动物共栖现象:犀牛与犀牛鸟、鳄鱼与牙签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以及他们的共栖原因。为了把握课文的这一主要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来梳理文本,概括内容,培养学生提取、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借用表格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么把这种有趣的共栖现象向我们介绍清楚的。作为第二学段的一篇科普性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是它的一大特点,而文中二、三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也为四年级学生谋篇构段的习作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课堂中也可以由此做相应的拓展练习,巩固新知。因此围绕“基于言语思维下课堂核心练习的筛选”这一主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定了两个核心教学内容:一、借助表格进行关键词句的筛选、提取和整合,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二、通过阅读赏析的方法了解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能利用表格发现文章构段特点,进行迁移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认识生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共栖”一词的意思,并随文识字。
2.能借助表格提取文中的关键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阅读赏析的方法了解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借助表格发现文章构段特点,尝试迁移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表格提取文中的关键词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2.以第二自然段为例,通过阅读赏析的方法了解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并借助表格发现文章构段特点,尝试迁移练习。
【课前预习单】
1.我会读:
蝇 虻 蛆
沼泽 犀牛 褶皱 残渣 剔牙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朝夕与共 和睦相处 寝食不安 孵卵育雏
2.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它们能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题导入,顺学而导
1.板书课题,读题,理解什么是“共栖”。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选学课文,打开课本到166页,老师已经把课题写在黑板上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中出现了一个比较陌生的词语——“共栖”,你会读吗?小火车开起来、一起读。栖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①鸟停在树上。②居住、停留的意思。在这里“栖”应该选择第几种意思?我们预习过课文,从课文的描写中,你知道什么是共栖吗?(共是共同,只有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才能叫共栖。)
2.带着我们的理解,再来读读这个课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其实课文第一自然段中也有两个词语能帮助我们理解“共栖”这个词语,快速读读这一段,你能找到这两个词语吗?(板书:朝夕与共,和睦相处。)朝就是早上,夕就是傍晚,从早到晚都友好地生活在一起,就是共栖。
2.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个词所在的这句话。
出示:从表面看,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从这段话来看,这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哪类动物?
随机出示词语: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巨兽 小雀
同学们,你们看,从性情上来看,一种凶猛强大,一种——弱小无比,从体形和种类上来说,一种是巨兽,一种是小雀,两者差别很大,所以课文中说他们是水火不不相容的,然而他们却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动物世界可真是充满了奇趣。
3.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读这段话,男同学读蓝色字体,女同学读红色字体,其他地方老师来读。
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呢?
三、出示表格,梳理内容
1.初读,明确三组共栖动物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哪些动物之间存在着共栖现象?把这些动物的名字圈一圈,并填到表格的左边一列。(反馈)
发现没有,他们分别来自于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啊,每一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一组共栖动物,老师已经把三组动物的名称填在了表格里,对照一下,
你填对了吗?
(明确三组动物:犀牛与犀牛鸟,鳄鱼与燕千鸟,百舌鸟与金黄鼠)
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表格,我们知道了课文是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三组动物的共栖现象,看看这些动物的名字想想他们他们的模样,你有什么发现吗?
你们看,犀牛和鳄鱼这两种动物都是凶猛强大的,犀牛鸟和燕千鸟都是——弱小无比的,百舌鸟是鸟类,金黄鼠是鼠类,都是看似水火不相容的动物,怎么就能和睦相处呢?让我们一起先来看看第二自然段
2.自由读读这段话,找一找犀牛和犀牛鸟共栖的原因是什么?把你认为最关键的句子划出来。(抓关键句、关键词进行概括)
评价:你的眼睛真亮,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么重要的句子(你找的句子很长,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换句话说就是犀牛鸟能为犀牛——,那么与此同时,犀牛鸟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是啊,因为犀牛能为犀牛鸟提供食物,而犀牛鸟能为犀牛捉虫、放哨,他们之间互帮互助,互利互惠,所以才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出示表格,师生共填犀牛与犀牛鸟的共栖原因。)
3.接下来你能不能像刚才一样先找关键句再概括的方法去读读3、4自然段找找后面两组动物的'共栖原因,也像老师一样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4.
反馈,对照,修改表格。
小结:同学们,你们看,通过这张表格,我们又用简洁的语言读懂了这三组动物之间的共栖原因。发现没有,其实这三组动物的共栖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点。
原来是因为存在着互帮互助、互利互惠的关系,所以即使是表面看来毫不相
干的动物,也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那么课文又是怎么把他们之间这种有趣的现象向我们介绍清楚的呢?
四、关注表达,了解构段特点
1.指名分层读第二自然段,初步引导发现构段特点
让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自然段,这一次老师请两个同学来读读这段话。猜猜看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们的朗读内容。说说你的理由。(前面先说犀牛如何庞大,并引出与他共栖的动物——犀牛鸟,并简单描绘了他们共栖时的——画面,接着说明了这两种动物能够共栖的原因。这段介绍犀牛和犀牛鸟共栖现象的话就是由这样两部分内容组成的。正如表格中的左右两部分)
2.关注表达,了解科普说明文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师过渡:而课题中说这种共栖现象是非常有趣的,就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这段话,把你认为读来十分有趣的句子划下来。
预设句子:
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身长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1)感受作者的具体描写(或列数字、作比较)
预设:这犀牛是什么样的?多长?有我们三分之二个教室那么长;多高?都快接近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了;至少一吨,这犀牛可真是凶猛强大呢!你能读出它的形象吗?
师:连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的动物,可它却任由一种黑色的小鸟蹦来跳去,你们看,这一大一小,一强一弱,一个笨重一个灵巧,看似水火不容,竟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多么有趣啊!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
你们看,这两句话中,作者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和动物之间的对比描写向我们再现了犀牛庞大、凶猛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本文作为科普说明文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板书:准确严谨)你还找到了哪些有趣的句子。
难怪作者在课题中说——
(2)通过拟人化的动作描写感受语言的生动有趣
交流反馈:寝食不安、放哨、报警
通常,这些词语是用来形容什么的?这些让我们读来十分有趣的句子也都体现科普说明文另一个语言特点,那就是生动有趣。(板书:生动有趣)
小结:你们看,这段话中,作者就是用生动有趣、科学准确的语言先写了犀牛和犀牛鸟的共栖画面,接着解释了它们的共栖原因。
⑶关注“原来”,了解文章构段特点。
那么,这两部分的内容作者是怎么把他们连成一段话的呢?把原来这个词圈
一圈。其实不仅这一段,课文3、4自然段也是由这两部分构成的。
五、迁移练习,结束课堂
1.给句子排序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通过表格不仅知道了课文写了些什么,还知道了作者是怎么将他们表达出来的。课的最后啊,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礼物就藏在了课桌的信封里。赶紧打开看看吧!
信封里有几个打乱了顺序的句子,是课外一组关于鲨鱼和向导鱼共栖现象的介绍,能干的小朋友能不能仿照着课文的介绍来给他们排排序。
出示句子:
形影不离的鲨鱼和向导鱼
( )奇怪的是,它身边却经常跟随着一群身长不过30厘米的小家伙——向导鱼。
( )鲨鱼为海中霸王,生性凶猛且专食其他鱼类。
( )而向导鱼呢,则捡拾鲨鱼吃剩下的残渣。
( )鲨鱼为什么能容忍向导鱼生活在其身边而不食之呢?
( )它们之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关系。
( )向导鱼为鲨鱼作向导,把它引到群鱼聚集的海面,让鲨鱼吞食那些无辜的同类。
( )原来,
2.说说你这样排序的原因。
3.结束课堂
同学们,其实像文中这样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海葵和双锯鱼共栖;文鸟和野蜂共栖;珊瑚虫和星虫共栖。这些动物之间因为互相帮助互相依赖而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课后大家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喜欢动物是幼儿的天性,只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就能使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发展,这次活动我把第一目标简化为“认识一些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和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殊用途,”,让幼儿通过看图片和欣赏故事来发现动物尾巴的形状和用途。
从课题选择上来说,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动物,但对动物的尾巴了解的较少。我选择这一课题,就是为了满足幼儿在这方面的探究欲望。其次,从设计思路上来说,本次活动我紧紧围绕“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尾巴奥秘的兴趣”这一目标展开环节。
活动中,我以儿歌《比尾巴》的动画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接下来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游戏,幼儿们通过帮小动物们找尾巴,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尾巴的一些特征,这不仅培养了幼儿对局部事物的观察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尾巴功用的了解,我又请孩子们猜测了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并用课件内容验证了他们的猜测。最后我味孩子们准备了连线操作,让幼儿帮动物找尾巴。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了此次的活动。
活动目标:
l.认识些小动物的尾巴,了解尾巴的用途。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功物尾巴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操作卡
2.各种动物图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播放动物比尾巴的视频,轻松导入课堂)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为什么喜欢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所以大家喜欢)
2、播放动物比尾巴视频,让幼儿初步感知动物尾巴的形状。
3、刚刚小动物们在比什么?(比尾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尾巴(师板书课题:动物的尾巴)。
二、展开学习动物尾巴的形状
认识松鼠的尾巴(课件出示松鼠的尾巴)
(1)这是什么?这是谁的尾巴?(松鼠的尾巴)
(2)它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像一把伞
(3)松鼠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呢?(当降落冬天可以当被子)方法同上依次认识猴子、鸡、兔子、孔雀的尾巴。
(4)问答游戏巩固动物的尾巴样子师:谁的尾巴长?生:猴子谁的尾巴短?兔子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谁的尾巴弯?公鸡谁的尾巴最好看孔雀。
(5)小结: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的尾巴,他们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弯,各有各的用处。
三、拓展延伸,认识更多的动物尾巴
过渡语:小朋友还想知道更多的小动物的尾巴像什么样子吗?有什么作用吗?
课件依次出示燕子、鱼、牛、小壁虎、袋鼠的。尾巴,引导幼儿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四、操作巩固,连一连
1、教师出示课件,先示范
2、幼儿在卡纸上操作
活动延伸:
还有哪些动物的尾巴最有趣,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找找看!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增强了教学内容吸引力,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的配合,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某些知识性较强的内容,还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音和图像来实现,这样就更易于幼儿掌握知识,其次,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加强了师生互动。良好的人机界面和交互功能使教学更像游戏。通过在多媒体课件中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可使幼儿不仅能看到听到,更可以自己动手去参与教学过程。
在整个活动的执教过程中,自己觉得还是比较流畅的,当然也存在着不足,如何抓住幼儿反馈给老师的信息,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精炼,更通俗易懂,在今后的活动中,课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预设好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活动中,老师提出的问题,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幼儿完整的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局限他们的答案,对于幼儿反馈给老师的信息不要草草了之,应该继续追问下去,这样才能激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