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师:上课,今天在学习课文前让我们看三幕剧。

一(话外音:春秋时期,秦晋联合围攻郑国。郑伯心烦意躁的上,佚之狐跟随,)郑伯不耐烦地说:去,去。佚之狐说:大王,我的朋友烛之武能言善辩,如果派他出使秦军,他定能说服秦国撤军。郑伯(喜出望外)说:快召见烛之武!(传唤声:传烛之武进宫!)烛之武上:参见大王,不知大王有何吩咐郑伯:佚之狐举荐你出使秦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烛之武:臣年轻时就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中用啰。郑伯:我不能早重用你,这是寡人的过错,现在到危急时用你确实难为你,但郑国灭亡了,你也没有好处!烛之武: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二(晚上,烛之武悄悄来到秦军,拜见秦穆公:我们国君派我密见大王,向您转达他对您的敬意。秦王:开门见山地说,你有什么就说。烛之武:我们国君让我转告您,他已经知道要灭亡,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的话,哪里敢麻烦您大老远跑到这来。秦伯(点头)烛之武:您知道,一个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来管理边关,这是多么困难。哪里用得上灭亡郑国来坫加邻国的力量邻国的实力增加了。而您的势力减少啊! 秦伯:嗯。烛之武:如果您放弃灭亡郑国,或许我们能为你们的使者提供来往的费用,成为你们通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秦伯(看了看烛之武)烛之武:况且您对晋国有很多恩惠,可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答应把焦地和暇地给您,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派兵把守这两地,根本就是拿您开玩笑。那晋国,他有什么满足呢郑伯(抬头凝视烛之武)烛之武:如果晋国在东边占据了郑国,那么下一步他就准备往西进军。秦王(瞪眼):他敢!烛之武:如果不进犯秦国,晋国到哪里得到他想的利益!我希望大王仔细斟酌。秦伯(高兴地):看来你说的的确不错,我差点上了晋国的当。多亏你提醒。好,我们两国联盟吧。来人,芑字,逢孙,杨孙,你们留守郑国,其余跟我撤!烛之武:多谢大王。后会有期!

三(一士兵上:报,秦军已撤,只留芑字逄孙杨孙驻守郑国。字犯:大王,秦背信弃义,请让我率军攻击他们。晋文公:慢,如果没有这人,我做不了你们的国君,凭借他人力量却攻击他,这不仁义;失去自己的盟友更不明智;用混乱代替和平,这不符合打仗规则。我们还是撤军。众将军,班师回国。众:是。

师:我们观看了三幕剧,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领略烛之武说理艺术,他怎样运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

生:烛之武善于看对象说话,他了解秦穆公的个性__惟利是图,先陈述灭郑利晋而无利于秦,再说保郑利秦。又分析晋国本性是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进而揭示晋将缺秦,以激怒秦王达到挑拨秦晋关系的目的 。

生:他用了以退为进,以利相诱,对比说理,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生:烛之武这人能知己知彼。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烛之武的说理技巧,深刻周到,综合一下就知道说话应从那些方面去把握。一是看对象,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三是察言观色,恰当运用说理方法,或以退为进,或以利相诱,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喻之以物。又可由表入内或由浅入深。也可层层深入。这是烛之武给我们的启示。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进一步领略左传写人的技巧。生齐读课文。

师:你认为谁写得精彩

生:晋文公。课文把他知恩图报,识大体,深谋远虑的性格写得栩栩如生,并不像烛之武所说的背信弃义。

生:依你的说法就有损烛之武的形象。生:不,是以晋文公反衬秦穆公的`弃义和惟利是图。这样写表现了作者的匠心。生:这说明秦穆公是最为精彩的人物。

生:秦穆公也是衬托烛之武的。生:郑伯和佚之狐也是衬托烛之武的。

师:大家讲得全面,课文为写烛之武写了这么多人,他们或正面或反面衬托中心人物,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为众星拱月。除了这种写法,本文还用了什么写人方法

生:作者写了多种矛盾:外部矛盾秦晋与郑,秦与晋。郑伯与烛之武,晋文公与子犯的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的焦点集中到烛之武身上。

师:对,这叫波澜法。用各种矛盾冲突去刻画人物,既一波三折又扣人心弦。综上所述,不愧为叙事最详实的历史文献。下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2)以乱易整(用,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二、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3完成练习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习要求: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平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 、实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为驻扎,驻军。

2 、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xx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4、省略句 ○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教师明确译文)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郑文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 、实词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9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

2 、虚词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

3 、句式

1省略句 ○

A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 、(烛之武)夜缒而出。

2、宾语前置句 ○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5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习他的说话艺术。

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军队。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了解《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习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

三、把握文章脉络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投影: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

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

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近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裸地挑破秦晋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

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

文言实虚词:①越国以鄙远。②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邻以陪邻?④何厌之有?⑤舍郑以为东道主⑥行李之往来⑦既东封郑⑧唯君图之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国悦,与郑人盟。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

断,要读得沉稳自如。

自由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

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

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政治家。

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

(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

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灭亡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

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

(六)内容小结

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秦晋围郑开始,到秦晋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

再次自由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

四、合作探究

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

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

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

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

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

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

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六、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6

定位《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文言文的第一,选自《左传》,语言浅显,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幅较短。语文实践、探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分析烛之武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委婉曲折、层层深入的说辩艺术以及文章跌宕起伏的情节。

本单元四课文均属先秦历史散文,写人记事生动形象,都表现了人物的论辩才能,学习本单元,除了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知识和先秦历史散文的特点外,要着重了解烛之武、文种、邹忌、触龙的说辩艺术。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高中文言文学习开好头。

切入

1,你知道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打郑国吗?

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中的《重耳之亡》,了解“秦晋之好”和“城濮之战”的故事,以及《左传》的有关知识。课堂先由学生或教师讲述“秦晋之好”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读完这文章后,你觉得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从文章出发,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还可以问学生: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他能够说服秦伯退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

1, 晋国为什么要联秦攻郑,即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针对此句教师先补充简易的秦晋郑楚四国形势图和战争的原因:秦晋围郑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另外,秦国也要争夺霸权,秦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诱导学生思考本段的内容和上面的问题:

点拨: A 1 战争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B 1 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C 1 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找出原文的句子,然后分析探究。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对烛之武十分了解和信任,极力推荐,可是,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临危受命。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本段的重点在“说”,先让学生自读、讨论,找出相关的句子,理解内容,再探究说辞的思路和艺术。

说辩内容: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

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

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君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君之所知也”,在经过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

(5)“夫晋何厌之有”至“唯君图之”,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驻守。烛之武终于说退秦师。

说辩思路: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的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说辩艺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 这时,你觉得文中哪些方面值得你欣赏?

体会所表现的人物的语言艺术和闪耀出的智慧。烛之武的说辞仅百余字,语言精练,含义丰富。他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退师”,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和智慧。另外,晋文公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郑伯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既表现了秦伯大度宽容,又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力荐烛之武,也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知人善谏。这些无不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光芒,都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5,就伊拉克问题,让学生假定自己是伊拉克、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任意一国的大使,去游说另一国家。

着重让学生掌握说辩艺术,学习古人的智慧。说辩也要学会知己知彼,以退为进,利诱对方,推知心理,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推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方引证,推测未来,阐明利害等。

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与课文作比较,进一步了解《左传》中人物的说 辩艺术。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 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 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

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

①齐管仲是从哪几个方面替齐国攻打楚国找借口的?楚国使者是如何应对的?②齐侯是如何恃强威胁楚国的?屈完又是怎样应对的?③四个人物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

点拨:管仲先借周召康公赋予齐的权力和先君拥有的势力范围,认为可以攻打;再直接指出楚国有两大错误,认为应该攻打。管仲振振有辞,咄咄逼人。楚国使者委婉迂回,针锋相对。齐侯既虚情假意,又炫耀武力,恃强威胁。屈完先指斥齐侯,再不甘示弱给以回击。

实践要点

1,明晰辩辞思路,分析说辩艺术:让学生分别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边议边问,不可面面俱到地串讲课

文,主要让学生比较双方问答的侧重点、角度、思路,揣摩语言的深层含义,把握语言特点,不必追求统一结论。

2 ,智慧借鉴:对于文中的人物,要让学生站在欣赏的角度去学习,不论国家、派别、地位,只要是智慧,对我们有用,就值得去学习和借鉴。因此,有必要对文中每位人物加以思考和探讨。

(陕西/刘康民)

《烛之武退秦师》微型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7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习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平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了解《左传》→熟悉背景→疏通课文→掌握字词句→了解结构美→欣赏游说艺术→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三、相关资料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四、背景资料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疏通课文,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课文情节

1、录音朗读,学生听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读。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情节及烛之武的说辞艺术。

2、学生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先自己疏通文意,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解疑,归纳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总结字词句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 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句式:

1、何厌之有?译:有什么满足呢?(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七、布置作业。

赏析本文结构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再次熟悉课文。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赏析本文结构美

1、提问学生,检查赏析情况。(每组派一个代表,以论文的形式,发表看法)

2、集体讨论,教师归纳学生的看法,并补充。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不露痕迹这对应美

全文的情节结构可以说是里应外合,前呼后应,一线贯穿,层次井然,叙事张驰有度,圆美隽逸。首段埋设伏线,伏线有二,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两军阵列态势:“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从原因上讲,秦晋围郑,以晋为主,秦为辅,且与秦无关,秦国完全没有必要死心踏地增援晋国。这就为烛之武的巧言离间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郑人化敌为友,争取秦国准备了先决条件。而秦晋驻军分列两处,缺乏周密部署和统一指挥,这既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和秦郑的暗中勾通提供了便利,因而也就使郑国的计划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有了以上铺陈,文章自然地进入主干部分,“说辞为一篇之主”,这段说辞分四层展开。首先,指出“亡郑”只能“陪邻”,即扩张晋的势力范围,而于秦无益,因为秦郑之间隔着一个晋国,即使灭了郑,秦国也不可能跨越晋国而将郑国纳入自己的版图。这种态势,一经点明,秦人是不可能不折服的。那么,反之又如何呢?所以第二层便反说,指明若舍郑不攻,秦国向东发展,反而有了一个补给军粮的通道,于秦无害而实惠,这一点对地处偏僻西隅而又时时也在图谋向东扩展的秦国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自然也易于为秦君所接受。但作为说客,烛之武不能不估计到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晋独占郑的同时,许秦以割让晋国西部部分土地作为交换条件,以换取秦国的支持,因此,第三层便引晋背秦约为例,说明晋背信弃义,朝令夕改,不可信任,彻底破除秦对传统盟国晋的幻想。至此,利害得失已说得十分明确了,但烛之武犹嫌不足,再推进一层,指出亡郑的结果不只是“陪邻”,更主要的是,晋国强大以后,贪欲更大,向东亡郑之后,势必向西扩张,因而“阙秦”便势所必然。四层意思,三层言害,一层言利,语语在理,句句动心,尤其是说晋不可信任和肆其西封势必阙秦两层,令人毛骨悚然,不能不使秦穆公为之震动,有拔云见日之感了。

烛之武的游说终于收到地预期的效果,“秦伯说(悦),与郑人盟。”不只如此,还留下将士为郑镇守,以防备晋军入侵,自己则率军回国。晋人见秦人背约,大势已去。尽管心中愤愤然,但多方权衡之后,也不得不撤兵。

由上可知,开篇的两处伏笔,实际上成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事态的发展,烛之武的说辞,乃至最后的结局,无一不为这伏笔所牵制。文章正是在这种若隐若现的伏线贯穿下,将事件记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针密线合,天衣无缝。

(三)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烛之武退秦师》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可是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总体来说,其情节结构可以概括为“三抑三扬的情节美”。

开篇写秦晋联合,攻城占地,直逼郑都,大有来势凶猛,锐不可挡之势,郑国势单力薄,岌岌可危,朝不保夕,读者自然会为郑国命悬一线而捏一把冷汗(抑)。第二自然段写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关键时刻荐举烛之武出使秦军,“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烛之武是一个可以解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乱世奇才。“必”,一定,势必之意,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深刻了解和对其智慧才干的坚信不疑。读到这里,我们又感觉到郑国安危系于一人,万民生死系于一行的些许希望(扬)。这是一抑一扬。

烛之武应召进见郑君,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七十老朽,屈居“圉正”(相当于弼马温之类的官职),英雄末路,壮志未酬,自然免不了牢骚满腹,自责自怨。他是临阵退却还是义无反顾?读者不禁又为他,更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自责致歉进而晓喻大义、点明利害时,这份诚恳自责,这番透彻分析给烛之武以极大的思想触动,他终于顾全大局,勇担重任,我们心神为之一震,郑国或许有救(扬)?这是二抑二扬。

文章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援助郑国的敏感时刻,这种原本就不牢实的盟国关系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读之令人心神倍感紧张,似乎“山雨欲来风满楼”(抑),可是晋文公一翻“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和清醒判断果断地拒绝了子犯的建议,并最终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紧张化轻松(扬)。这是三抑三扬。

综上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张驰有度,曲折多变,这也是其情节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背诵课文。(每小组提问一两个学生)

四、布置赏析作业:本文的游说艺术,人物形象的归纳。

第三课时

一、欣赏本文的语言艺术: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让学生先挑出烛之武的语言,并说明他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何话。

2、分组讨论,每组各出一人,总结他们的看法。

3、教师归纳,并补充。

“晋侯、秦伯围郑”,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只用了短短的125字的说辞,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巧妙的游说艺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以“利”巧攻心理。

晋国围攻郑国,本来不关秦国的事,秦国所以出兵,一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秦晋同属于一个军事集团的,他们之间有盟约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大自己的势力。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单刀直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作为郑国的子民,先讲自己国家的处境“既知亡矣”,隐含意思是说郑国灭亡是既定的事实,所以也无法考虑郑国的利益了,但郑国的土地最后被秦国还是晋国得到呢?这还是个未知数。烛之武从这点做文章,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秦穆公的好感;“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理出不攻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伯,让秦穆公动心;“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秦穆公为了秦国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放弃围攻郑国的计划,言辞恳切,从而坚定秦穆公与晋国毁约的决心。

(2)、以“害”巧析形势。

一从现实状况来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郑亡后的情况如何呢?如果秦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越国以鄙远”,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办到了,也是不好统治的;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句话,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二从发展来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以晋的贪得无厌,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的存在,从而快速作出决策,否则贻害无穷。烛之武说辞切中要害,强而有力,且用反问句来加以突出强调,真是气势凌厉,锐不可当。

(3)、以“史”巧施离间。

烛之武挑拨离间的游说艺术在晋秦围郑的危急存亡之秋大派用场。

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不可共事,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枉费心机,又顿感危险将至。烛之武用短短的125字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真是妙哉!

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重心长,迫使对方就范。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完成了游说使命。

二、人物形象分析

1、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记叙的是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小小的郑国被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包围,可以说是危在旦夕。紧急关头,勇于自责的郑文公采纳了慧眼识英才的佚之狐的建议,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本文的中心人物烛之武,虽然因为此前郑文公有眼不识泰山埋没人才而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不记前嫌。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毅然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结盟,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2、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三、探究学习。

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

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上课所学内容

2、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3、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所学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题

【导学流程】

基础回顾

1、本文选自《》,相传是()国史官()所作。

史书体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左传》也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四十多年间东周前期各国()、()、()、()和()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和()()

“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和()。

2、①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是()如《史记》。

②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③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是()如《左传》。

④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小组讨论问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fán)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shuō)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D.逢孙(féng)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第二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C.犹不如人犹:尚且

D.无能为也已已:已经

3、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情景式默写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让烛之武去退秦师?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