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系统是地理必修1的入门学习内容。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道宇宙中的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绘图说明天体系统的级别大小,确定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
2. 认识太阳系的成员,确定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运用资料说出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3.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知识窗“多样的天体”等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观察实践、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科普材料,增强对宇宙环境的感性认识。
2.通过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利用资料证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
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
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
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观点;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视频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充分利用教科书搭建的平台, 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构建新知。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入课堂情景:
凭着你的认识,你怎样向别人描述宇宙或地球?
(学生交流,尽情畅谈,插入读图1-1-1“人类信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分类汇
总引入到: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的内容安排、知识结构:宇宙——太阳——地球)
[图1-1-1解析]1972~73年美国“先驱者”10号、11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铝板镌刻的图案,图中
表达的含义:
◆ 太阳系及其九大行星
◆ 地球在九大行星中的位置
◆ 航天器发射路径
◆ 根据地球上人类特征绘制的一对男女裸体人像
◆ 人像背后是按比例绘制的航天器外形,表明人体大小
◆ 地球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关系
◆ 氢分子结构图
[讨论]如果请你画一幅图画与“外星人”对话,你最想告诉他们有关人类与地球的哪些信息?
[拓展资料]美国“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携带的镀金铜板刻录的唱片“地球之声”,长120分钟
◆ 115幅照片、图表(含中国长城、家宴)
◆ 60种语言的问候语(含中国普通话、粤、厦门和江浙方言)
◆ 地球上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 人类的音乐(包括贝多芬等西方经典名曲、各国民族乐曲、中国古乐“高山流水”
说明
新课
的具
体展
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
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
活动建议 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
观察结果及体会。 标对本节体要求,媒示: 课标要求
二.新知学习
1、宇宙
客观、准确的说宇宙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直想知道,也一直在探索。阅读P4“知识窗——‘当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探索无止境”,我们来看看目前最简洁最经典的结论: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知识点说明:
宇宙有三大特点:物质性、运动性、发展性。k宇宙是时空的总和。j 这句话表明:
教法说明:
在物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知识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内容然后相互交流,也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供大量静态、动态图片,文字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星云、恒星、行星、彗星、流行体、卫星、星际物质,认识物质性特点,还可以通过理论、学说介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说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在运动性特点学习部分即天体系统知识学习中,可以引入物理学知识,从万有引力引入到天体系统概念。而天体系统层次性学习则一定要读图1-1-6“天体系统示意图”,并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将天体系统示意图转换、设计成框图。然后进行成果交流。
媒体展示:(两幅) 物质性————知识窗“认识多种多样的天体” 运动性————认识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发展性————认识“宇宙大爆炸学说” 宇宙是时空的总和————“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jk
探讨转折:
恒星有2000多亿颗,为什么介绍太阳,而不是牛郎星、织女星、比邻星、北斗星„„呢? (学生讨论交流,会说出很多太阳对于地球的特殊、重要之处,教师加以梳理)
二、太阳 媒体展示:
我们应该对地位特殊 地球位于太阳系,而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太阳向地球提供巨大能量(光、热)。 作用巨大 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都与太阳密切相关。 (大气运动、海水大规模运动、万物生长) 样,太阳有一个基本认识。你想了解太阳的哪些知识呢?(让你编书的话,你首先会介绍太阳的什么知识?)在学生回答、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梳理。
媒体展示: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醒学生了解现象,不必深究其物理机制)。以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为例来说明:
指导学生读图1-1-15得出结论:
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年变化存在相关性;
2、 两者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3、不同地区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第一幅图上二者为正相关,第二幅图上二者为负相关;第三幅图若干时段内是正相关,若干时段内是负相关。
小结:略
三、地球
仔细读图1-1-11“太阳系模式图”
设计教学活动:将“太阳系模式图”转换成简单的示意图,交流学生设计成果。
媒体展示:
仔细读表1-1-1“九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转折:
这一个假设“如果地球上没有生命”显示了地球的普通性,去掉假设,就显示了地球的特殊性。那么,为什么太阳系其他行星上没有生命,而地球上有呢?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梳理,媒体展示:
学生总结感受收获:
1.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师板书或用媒体呈现知识结构
布置作业:
1、《地理填充地图册》
2、知识窗——“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的观察活动:
布置月相观察任务,并设计简洁的表格,便于让学生记录,便于老师检查。再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月相知识学习。
其他——有液态水、温差小
内因
质量、体积适中——有大气层(且适合生命呼吸)
特殊———— 有生命
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安全——行星际空间(九大行星饶日公
外因
转特性决定)
稳定——恒星际空间(太阳特点决定)
普通———— 运动特征、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