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优秀3篇

本文是漂亮的小编为家人们整理的《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优秀3篇,欢迎参考。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梳理】

1.报刊业走向繁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_______》《万国公报》等。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______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______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______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_______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______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2.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①19xx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______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______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

(2)电视:①1958年,__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_______,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________。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基础练习】

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xx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xx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有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喉舌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互动探究】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阶段 时间 内容 社会影响

产生

发展

繁荣

合作探究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

合作探究2:报刊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合作探究3: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业的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对社会的影响有哪些?目前,发展报刊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阶段 内容

起步

发展

辉煌

合作探究4:阅读p74【学思之窗】,请回答,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三、互联网的兴起

合作探究5:美国科学家米歇尔?科兹曼对近现代历史作的划定:“19世纪是铁路时代,20世纪是高速公路时代,21世纪将是宽带网络时代。”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何启示?

【效果测试】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3.“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①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②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xx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xx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246.8 211.3 263.3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80799 647762 2332164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38056 91572 383513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7213 3014518 9021717

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

5.民国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

①打电话与女友约会   ②坐小汽车逛街   ③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④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b 2.a 3.d

【效果检测】

1.d 2.d 3.b 4.c 5.d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篇2

本节内容的学习,我采用的是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的方式,课前将学生分成四组,从教师预设的四个专题中自选一专题,自己查找资料,经过两天的准备,最后每组选出一人进行讲解。

专题:

a.中国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

b.报刊对近代历史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c.中国电影业的兴起、发展及作用;

d.中国电视业的兴起、发展及作用。

学生在分析专题a时,对报刊业的兴起和发展的原因、线索及特点,基本上可以归纳清楚。不足的是图片资料运用不够充分,例如:《申报》、《时务报》、《民报》、《新青年》、《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等都有图片资料而学生未加利用;线索分段不清晰,例如:兴起、辛亥革命前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等线索分段不明确;重点报刊点评不到位,尤其像《时务报》、《民报》、《新青年》、《人民日报》等影响到历史发展进程的报刊。这样在该同学讲完后,其他同学的印象就不可能深刻,当然也势必会影响到全班同学的学习效果。

学生阐述专题b时,对《时务报》、《民报》、《新青年》等讲的还比较透彻,但却忽略了《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这说明:一方面学生极易犯虎头蛇尾的毛病,另一方面或是对近代的分期模糊了,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加以提醒或纠正,否则该知识点就会有缺陷而不完整。

学生在阐述专题c时,首先对兴起的领会还不很到位,只是泛泛的将电影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罗列出来,未与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联系,这说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还不够好,如电影的兴起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其次电影对社会的作用及反作用学生也讲的不够深刻,如20世纪中,左翼电影的辉煌及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改革后我国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说明了什么等。这也说明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停留在表面或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为此我们还需要花很大工夫来加以强调。

学生在分析专题d时,由于离我们现实生活较近,所以同学讲解的还基本到位。

老师点评:同学们的勇气和积极性很高,大部分同学讲的比较出色,只是个别同学讲的稍差。(注意:在点评时不过分强调好与不好,否则容易伤害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总结:

(1)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同学们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从效果上看还是稍显仓促,如图片资料运用、线索整理、重难点突破等学生理应都能够很好完成的,只是准备的时间不够,所以这也是本课的最大败笔;

(2)理论上讲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运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引申,即知识的前后联系,使学生逐步养成随时随刻运用历史知识的习惯;

(3)互动性不够,特别是讲的同学不敢、不愿也不能回答听的同学的质疑,这样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学习时,尽量逐步改正这些缺点和提高水平。

[教学感受]:

本节内容由于一方面较为零乱,一方面理论性也不太强,所以我们认为根据高一学生已有水平,由学生经过充分准备自己来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样既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要求,同时更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大众传媒的变迁》教案 篇3

新课程实施已经半年多了,而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组织教学,才能行之有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实践方面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探究的问题。就以(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四单元第三课为例,这一课乃至这一单元的最大特点是现实性很强,这也是新旧教材最大的区别。

这一课的三个问题即:报刊、影视、网络,无论从课题的本身还是它们产生的影响来说,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的生活本身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所以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感觉到历史和现实的亲和度加强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组织如下:

学习这一课前,我先让学生根据下面的表格认真的预习课文并填写相关内容。

形成

发展

繁荣

报刊

影视

网络

通过学生的填写对本课的基本内容已经掌握。另外,在课前还让课代表了解班里经常上网学生的状况,上网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当我摸清和掌握情况后,在备课时要仔细的备学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上课时,我先检查学生的表格完成情况,然后根据本课现实性比较突出的特点设计出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1.报刊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弊端?

2.影视业的发展历程如何?现在突然没有电视了我们怎么办?

3.如何正确的利用网络媒介?它对青少年有何影响?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是为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避免了生硬的说教。二是使学生感到历史和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求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和表现自己的能力,同时体现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堂上我让学生展开热烈讨论。由于课前已经对班里学生上网情况作了详细了解,所以我是胸中有数。我有意识地注意几位经常上网同学的表现并参与他们的讨论,及时鼓励他们到讲台前积极发 www. 表意见和看法,他们感觉老师很关心他们,积极性更高。

以组织第三个问题的讨论为例:讨论中,有位爱上网的同学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他谈到:“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学生上网都非常反感,甚至禁止我们上网,其实网络是一个包罗万象、信息量非常大的一种传媒工具,也是高科技的产物,禁止上网就是拒绝高科技。上网既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查阅资料,还可以在周末通过网络游戏缓解疲劳、放松身心。”这时我及时插问到:“你觉得上网意义很大、作用突出。那么,现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青少年学生由于经常上网导致精神恍惚、萎靡不振、思想消极、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呢?”另外一位学生抢着回答到:“那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能够正确地利用网络而导致的。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应该讲究个‘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发挥其长,否则就会走向其反面而不能自拔”同学们为他鼓掌喝彩。在学生们热情高涨的时候,我又启发性的引导他们:“哪位同学能谈谈无节制的上网会给我们青年学生带来那些不利影响呢?”我话音未落,一位女同学站起来谈到:“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在初一时学习很好,可是到初二时一次偶然机会使他迷上了网络游戏,此后他愈陷愈深,整个人好像变了似的,话少了,人瘦了,脸黑了,白天迷迷糊糊,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越来越遭,最后连高中都没有考上。所以,我认为如果不能正确的利用网络,对我们正在发育期长身体、学知识的青年学生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希望我班学子们能引以为戒,把握自己开创未来。”她掷地有声的演讲赢得了大家阵阵掌声。

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使我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理解是深刻的、思想是闪光的。新教材特点要求老师一定要改变教学观念,善于引导学生,乐于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充分发挥历史课的育人功能。就如本课,灵活地体现新课程现实性的特点,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学们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例如刚才案例中提到的那几位经常上网的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讨论受益匪浅,变化很大,上课的表现也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回答问题积极了,作业认真了。他们更学会了正确处理上网与学习的关系,做到了科学上网,文明上网。

当然,这种教学方法不是万能的,它根据课的特点而定,也并非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这只是对新教材新教法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而已。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