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优秀8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理解课文2-4节,教学有关的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3、初步懂得一些利用自然现象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迷路)你能不能帮帮她?

2、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了解大意

导:想不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接下去我们一起自学一下课文,大家把生字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并想一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帮我们辨别方向?

自学课文。

三、自学检查

(一)指名分节读课文,并正音。

(二)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说说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事物能帮我们分清南方和北方。

1、出示图,说说你知道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2、课文是怎么写的?从这节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1)学习第二节。

a、教学生字“影”。

b、理解词“忠实的向导”,把“太阳”比作了什么?并说说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2)学习第三节(引:如果是在晚上,我们怎么来辨别方向呢?)

a、你学懂了哪几个生字,教学生字“盏”“永”“闯”。

b、说说什么是“指路灯”?为什么说它是指路灯?

c、介绍北极星。

(3)学习第四节

a、理解字词“碰、稠、稀”。

b、说说怎样来辨别方向的?理解“树叶稠的一面是南边,树叶稀的一边是北方”。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4节。

2、小结:现在你能不能帮帮这个小姑娘?如果在晴天的中午——,如果在晚上——,如果在雨天——。

3、指导书写“导,盏,永,稀,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2

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小明迷路图)小明在野外迷了路,他都急得哭了?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生:愿意。

师:先安慰安慰他吧!

生1:小明,别哭,我们会帮助你的!

生2:小明,别着急,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为你指点方向。

师:你们真棒,但你们必须闯过老师为你们设置的生字关,才能去实现你们的心愿,有没有信心?

生: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自主识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音节自学生字。

生:(学生读、画、拼读生字)

师:(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生:(一名学生大声朗读。)

师: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生:(学生认读生字)其他学生提示读错的字。

师: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

生1:我奶奶买的针包装上就有“针”字;

生2:我在电视节目中见过“你是我最忠诚的朋友”这句话,其中就有今天学的“忠”字;

生3:我借助音节认会了“盏”字,我还知道它就是“一盏灯”的“盏”。

生4: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本中就有见过这个“稠”字。

师:你想提示同学要注意哪个生字的读音?

生1:我要提示“针”字,不要读成后鼻音,我教读一次,“针”(学生跟读)

生2:我要提示“稠”,不要认半边,读成“周”,请跟我读。(学生跟读)

生3:我要提示“盏”,不要读成平舌音,跟我读一次。(少部分学生跟读)

生4:我要提示某(生3)同学,你在读“盏”字时,翘舌音读得不够准确,我教你读一次。“盏”

生3:“盏”

师:同学们的提示很有价值,让我们一起正确读一次。

生:正确认读生字。

(二)、自主写字

师:本节课我们将学写“禾”字旁的字。(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稠、积、稀)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生1:我发现他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禾”字旁。

生2:我发现他们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生3:我发现“禾”字作为部首笔画发生了变化,捺变成了点。

师:同学们真棒!请看老师示范书写“稠”字。(教师示范)

师:请同学们在田字格中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宣布你们顺利闯过生字关!

生:鼓掌。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文。

师:指名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找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辨别方向的办法

生:文中介绍了四种:太阳、大树、北极星、积雪。(教师板书)

师:请你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读你们喜欢的这一小节,讨论:在什么时候,观察什么,利用它怎样来辨别方向。小组长做好记录,填好学习报告单。并把课前了解到的其它辨别方向的办法在小组内做一交流。

(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

师:请小组汇报。(教师利用课件提示和补充)

生1:我们小组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生2:,北极星永远高挂在北方,找到北方就能辨别东、南、西三个方向了。我们小组还有一张北极星的图呢,不认识北极星的同学可以认一认。(学生上前出示给学生看)

生3:我们小组是利用大树来辨别方向,在阴雨天没有太阳,就可以观察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师:你能在图上(课件)指出南、北两个方向么?

(生上台指)

生4:我们小组是利用积雪来辨别方向,积雪化的快的一面是南方,化的慢的一面是北方。

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原因呢?

生5:太阳中午在南方,南面的积雪晒的太阳多,化得快;而太阳转到北方,已是夜间了,所以北面的积雪化得慢。

师: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学得真不错,看来小明真的遇上了一群聪明孩子,让我们来帮助小明吧!(出示课件,小明所在地:太阳当顶,地上有大树长长的影子。)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明的家在西方,你来告诉他该怎么走。

生1:小明,你看太阳在空中,地上树影指的方向就是北方,你现在正面向北方,你应向你的左手方向走,就能找到家了。

生2:小明,你的身后是树林,你去观察树的枝叶吧,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生3:小明,太阳在空中,你就利用你的影子,影子指向北方,西方在你的左边,你应向左转再走。

师:老师为你竖起大拇指!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小明说吗?

生1:小明,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千万别慌,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你一定要多观察。

生2:小明,遇到事不要只是哭,要动脑筋想办法。

生3:小明,今后一定要多读书,多了解一些知识。

生4:小明,你以后再不要乱跑了,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

师:老师替小明谢谢大家了。老师知道聪明的孩子们还有很多辨别方向的办法,快与同学交流交流吧。

生1:可以利用树桩上的年轮,年轮稀的一面是南,密的一面是北。

生2:利用古老建筑,古老建筑的大门常常朝南开。

生3:利用山上的树种,南面多长一些较高大的树,而北面是较低矮的灌木。

……

四、朗读、背诵课文,总结全文。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课文)

师:同学们,大自然中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奇妙的大自然召唤着你们,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探索,你会发现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下课,师生告别。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3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很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

【学情分析及教学意图】

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示疑、激趣,初读课文

(图:一群小伙伴在野外旅游)

小朋友们去踏青,本来是多快乐的一件事情呀!可真没想到,三三两两结伴游玩时,这几组小伙伴忘记了时间,也找不到集合地点了!

(图:①

背景:正午,太阳在南,树影、人影在北。②

背景:下午,阴,大树枝叶一面稠密、一面稀疏。③

背景:渠沟里一面残雪即将化尽,一面雪还很厚。④

背景:夜晚,北极星高挂。⑤

背景:一棵砍断的大树桩上有或疏或密的年轮。⑥

背景:一群大雁往南飞。)

其实他们身边就有大自然的指南针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可是这群粗心的小家伙还没发现呢!请你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我看谁能帮图中的一组小朋友指指路。

一开课就给他们一组图(并有两幅是课文内容以外的),展示疑点,可能会使他们的阅读针对性更强一些。课文无需多讲,可由学生自己理解。

二、学生自学课文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1、学生看图之后,带着任务读课文,找答案。找到后与同学交流,再帮助图中的小朋友指路。

(我想给第X组的小朋友指路,我看到图中有)

你是根据课文的哪一节这样判断呢?

尽管课文内容是自然科学,讲课时却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因此,发言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多朗读,如:学生如果想为第一组小朋友指路,回答说太阳挂在南方,影子的方向是北方,教师可以问:你是从哪一小节知道这个知识的,能读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苦读得很有韵律、很有感情,教师就可以说:你读得真好,再给大家读一遍,我们都学学好吗?或者: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有感情,给大家教教你的方法行吗?如果他读得并不理想,可以说: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感情?或者:听听老师怎么读这一节。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同时融入语言文字训练、识字教学(识记生字以多次朗读、多次见面为主要手段),并可自由质疑。如,孩子如果问到:天然的指南针是什么?老师可相机出示词语卡片指南针,让孩子们针对生字多读几遍,然后由其他同学讨论解决疑问。再如,学生说到积雪融化那幅图时,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请一猜,积雪融化的一面是南方还是北方,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孩子们说说他为什么会猜出这样一个结果。我们认为孩子猜错也没关系,课堂中应该给孩子犯错再改错的机会。但这之后一定要适时地指导,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直观的图解,加深他们的印象。

2、解决最初的两幅课外图的问题,续写儿歌。

这有两幅图上的疑问,在书中找不到答案。可聪明的小朋友都发现这里天然的指南针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两幅图中的内容也续写进这首诗歌当中?或者,你还知道其他天然指南针吗?也可以编成诗歌。

课文内容之外,是学生展现自己课外知识的机会。续写,即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诗歌的形式,发挥他们多方面的才智。

三、每日积累

课文学完了,大家肯定又发现了不少好词好句,今天想积累哪些呢?互相交流。

语文的学习贵在积累,每天在语文学习中都积累一两个好词句,有助于日后的说写训练。

四、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卡片再次认读四个生字。

2、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分析一下忠、盏、稠、针

四个字的结构及笔画位置,分析之后书写,再互相评比。

写字也同样需要在合作中掌握,在比赛中进步。

五、课后作业

观察大自然,去发现天然的指南针,看谁发现的最多。观察后填写观察实验报告

课后可让学生对课文中本没有感官经验的内容进行观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4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告诉我们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结合我的课题《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与研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由字、词、句到段都培养了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进行"忠"和"盏"的教学中把它们与句子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拓展延伸到:"除了课文中所说的忠实的向导以外还可以说忠实的什么","北极星是盏指路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等。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可以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树木的年轮辨别方向:"年轮宽的一面是南面,年轮窄的一面是北面";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果子的颜色来辨别方向:"果子颜色深的一面是南面,果子颜色浅的一面是北面。"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再说一段话。让学生在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知识。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简笔画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理解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时,应该是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北面,化得慢的一面是南面。对此,学生不容易理解,因为按照常识,应该是南面照到的阳光多,积雪化得快。我就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沟渠,阳光从南面照过来,由于被沟渠的壁挡住了,所以阳光先照到沟渠中北面的积雪,所以北面的积雪先化,南面的积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观的简笔画,学生就一下子理解了。

3、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方式,有:指名读、自由读、与小伙伴合作读、接龙读、范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小组合作读,激发了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在多种方式的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读《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学习沟渠里的积雪怎样为人们指点方向的时候,我还真就“迷了路”,不能为孩子们“指点迷津”。

在理解第5小节“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的快哪边化得慢,化得快的那边是南面还是北面,为什么?”时,这个问题的处理出现了知识性的错误,给孩子们讲成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化得慢的一面是北面,孩子们很相信老师,当时并没有质疑。下午做练习时,我请一名同学说说沟渠里的积雪是如何指点方向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南面,化得慢的是北面。“我微笑着点点头,正准备示意他答得正确,另一个孩子站起来不是很确定地说:“老师,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怎么会是这个答案?我心想:书上不是说得很清楚吗?怎么会搞不清楚呢? “怎么会呢?”我问,“冬天的太阳在偏南边,你看,”为了阻止他继续说下去,我在黑板上画起了示意图。示意图一画出来,我立刻发现从南边射过来的太阳光照到的是沟渠的北边,因为它面朝南!我连忙停住了口,打开书仔细地看着课文“看看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的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其实书上就已经对应了呀,“快、慢”对“北、南”。这时有些孩子也反应过来了,开始小声嘀咕,孩子们眼睛里的迷茫让我愧疚、自责,怎么能出现这样的错误呢?镇静下来我连忙说:“果真如他所说,是老师讲错了。沟渠里的积雪,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的慢的是南方!因为南边射过来的太阳照到的是沟渠的北边,所以是哪边的雪先化呢?”孩子们一下都看懂了,齐声说:“北边!”我又灵机一动,说:“如果这不是一个沟渠,而是一座山呢?” 立刻就有孩子举起了手:“山坡上的雪化得快的是南方,化的慢的是北方!”“对!”这时的我是既为孩子的聪明感到高兴,也为自己备课时的盲目自信汗颜。

课下回想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景,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备课时对文本重点难点的把握不到位。

二、上课缺少精心的准备。上这课必须要准备课件,“沟渠”、“北极星”、“指南针”学生不了解,要出示图片,并补充有关北极星的知识。没有了制作课件的时间,只拿着一本书进课堂。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尤其是对于孩子们不了解的事物,直观演示是必须的。

三、备课时预设不足,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从课堂上来看,不少孩子还没有正确的方向感,对于常见的事物熟视无睹,自然知识贫乏。

四、在上这课前,应该让孩子查找有关的资料:了解北极星、观察大树的枝叶特点,观察大树在阳光下的影子变化。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以诗的形式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积雪,知识丰富,形式新颖、这是一首儿童诗歌。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在教学中我就利用画图来帮助学生理解,可能直接文字叙述很难理解,用画图的方法就简单多了,果然,学生都教会了。我接着让学生看图说话,请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这个关联词语,把课文中某个小节的内容说清楚吗?在学完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像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再说一段话,给学生充分的语言训练时间,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文方式,有:指名读、自由读、与小伙伴合作读、接龙读、范读、齐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读、小组合作读,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多种形式、多次读文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从而很轻松的把课文背诵下来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告诉我们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天里,沟渠里的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辨别南北的方向。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之后,我利用课件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太阳光的照射和沟渠里的积雪,由于被沟渠的壁挡住了,所以阳光先照到沟渠中北面的积雪,所以北面的积雪先化,南面的积雪反而化得慢。看了直观的画面,学生就一下子理解了。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我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简单地画出高山和太阳,请同学观察,高山上的积雪和阳光照射与沟渠里的不同之处,然后说说:高山上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哪一方?这时的学生已能清楚地辨别了。

从学生的辩论中,我发现了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而且也能完整地表达,我们应该给他们创设这样的机会,从中学生展示了自我,老师也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

二年级三班   王振军

这是一篇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的文章,处理的不好很容易上成常识课,变得枯燥乏味,甚至死板。如何让孩子觉得大自然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是神秘、有趣的……我具体体现以下几点:

1、情感。如果说以往的教学注重的是语文知识,语文技能,那么现行的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情感。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重视发挥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品味。使学生始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和思考。一句话,让语文焕发生命活力。

2、感悟。感悟的过程正是理解和发现的过程。教师要适当的搀扶和点化,让孩子“感”一定有个过程,“悟”一定有个过程。因此感悟不是告诉,而是激励、唤醒、刺激、探究、体验。首先从整体上感悟,让学生自读自悟、圈圈划划。其次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演示、表演节目、朗读、比较,即看、读、听、想、演等手段让孩子感悟词语、句子、意境……

3、拓展。“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在本课中我非常重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通过钻研、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课文最后,我提出了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不仅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是引导学生更开放地学习语文,并培养学生学会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5

一、教材简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5组课文中的一篇。本组课文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界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教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

本组共四篇课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和《最大的“书”》是两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因此,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计论背诵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把“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难点是“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创编诗歌。”

二、教法、学法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还告诉我们,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感悟,自主实践,这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读中感悟,突破难点;创设情境,实践运用;拓展延伸,创编诗歌。

三、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从已知入手,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把学生引到新的求知环境保护之中。

(二)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这个环节,分成几步:①教师引领,渗透学法;②学生自学,运用学法;③朗读感悟,积累语言;④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1、教师引领,渗透学法

太阳就是天然的指南针,它是怎样告诉我们方向的呢?在学生发现太阳怎样指明方向后,再利用课件进一步明确方向,给学生直观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早上太阳在哪儿呢?傍晚呢?谁能说说太阳的生活规律?并归纳成两个词——日出东方,夕阳西下。

再来背一背一年级时学过的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诗《东西南北》,联系旧知,积累语言。

知道了太阳的生活规律,晴天人们就不会迷路了,谁想读读这一小节。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小结,同时课件出示表格,引领学生学会填写表格,为下面的自学奠定基础。

2、学生自学,运用学法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和学习伙伴合作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课件、板画,着重理解怎样利用大树和沟渠道里的积雪辨别方向,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向尤其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老师也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想到了简笔画,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在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这一现象,再进一步拓展,如果是山坡上的积雪,又会是哪一面化得快呢?同样结合板画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白山坡上的积雪和沟渠里的积雪情况正好相反。

3、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感情朗读,背诵课文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4、创设情境,实践运用

创设小朋友去郊游迷路了,需要有人帮助指点方向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设计意图:本环节把听、说、读、写融合在一起,如同一首交响乐,让学生沉浸在其中朗读体会、思考讨论、表达运用,使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延伸拓展,创编诗歌

1、先让学生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再利用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创编诗歌。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学生是天生的诗人,他们受到美的启发,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诗歌就会从他们的心里流出来。

四、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文字,二是板画。文字写的是文本的主题思想,是本课的重点,板画是沟渠和山坡的积雪,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这样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五、设计理念

(一)快快乐乐学语文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学语文更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良好的学习兴趣和端正的学习态度的养成比认了几个字,背了几篇课文更重要,因此,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了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心理学认为,愉悦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智力活动,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因此,我创设了“帮迷路的孩子找方向”这一情境,让学生去演一演,既巩固了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降低难度,会学乐学。大家都知道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学习课文环节中的表格填空、口语交际,拓展环节中的创编诗歌,我都作了适当的示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使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3、多向互动,感染快乐

教学要面向全体,一堂好课应该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伙伴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1+1往往会大于2,学生在小组学习、交流讨论中,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欣赏,形成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整体。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教育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需要赞赏的语言,激励的目光,学生受到肯定,心里充满了自信,就会学得更好、更快乐。

(二)扎扎实实求发展

语文姓语,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感悟,那就不成其为语文了,于是,我努力去做几下几点:

1、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歌,虽然没有强烈的情感,但语言清新秀丽,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填写表格,练读喜欢的一小节,朗读展示,师生合作读,一分钟背诵积累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2、自主实践,发展能力

(1)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因此,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学习第2小节,渗透用表格学习课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完成表格,让学生在读中尝试着自己去理解课文内容,去感悟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

(2)根据教材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一般都注重情感性、人文性,容易忽视思维性,根据教材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密度,结合课件、板画,让学生在脑子里构建起空间方位框架,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还有上面提到的表格,实际上又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一个有效的训练。

(3)提供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要落实到读和写上,要重视写话能力训练,挖掘训练点,让孩子多练笔,为三年级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教材是珍贵的学习资源,写话的纽带,本课是仿写诗歌非常好的体例,于是,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天然指南针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先说后写,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写。还有为巩固课文内容的理解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这些都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6

一、说教材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西师版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反映自然现象、自然景观)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拓宽视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其中《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介绍自然常识、拓宽学生视野的课文,本文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  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多么有趣。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把我们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二、说学情分析

课改中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积累语言,仿写诗歌。

(2)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喜爱大自然。

(3)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方位感很弱,在数学课上学过辨别方向,但是,那是平面的,和本文的实际生活中的立体的,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本单元教学要求,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大自然的情趣和奥妙作为教学重点,把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作为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对信息的解释。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因此,本课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积累语言,拓宽视野。

2、学法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悟,以朗读为突破口,这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具体操作步骤为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细读品位,突破难点;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六、说教学流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这属于启发思维阶段,从“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这个问题入手,导入“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从而把学生带入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由读课文后,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印象,“你知道了什么,请你把知道的和大家分享。”这样,对于课文的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

3、细读品位,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中情况下的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配合幻灯片的演示,再通过假设情景的表演,增强了趣味性,突破了课文难点。

4、感情朗读,突出重点

诗歌教学应该强调多读少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出感情,读出味道。因此,这一环节安排了自由读、汇报读、竞赛读和齐读。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读法,每个学生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在“你的朗读让我陶醉”这样的评价和激励中,让学生享受“跳一跳,可摘果”的喜悦。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发挥了学生的不同个性。

5、仿写诗歌,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在课文的导入时,用“要是你在城里迷了路怎么办”,为仿写诗歌内容上作了铺垫,而诗歌的形式,学生自己能够悟出一点来,那么这种仿写,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对课文的拓展延伸。

七、板书设计

冬天  积雪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使学生获得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更好地掌握方向。

效果分析

本课教学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实现了尊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7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ōnɡ shí  xiànɡ dǎo  yī zhǎnɡ dēnɡ   jī xuě    chóu xī

(       ) (       ) (          ) (       ) (       )

sōnɡ zhēnɡ  pènɡ shànɡ  huānɡ zhānɡ

(       )  (       )  (       )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天然的指南针。

2、中午时,太阳在_______,树影正指着_______;黑夜里,北极星永远高挂在_______;大树的枝叶______的一面的南方,______的一面是北方;下雪天,沟渠里积雪化得快的是_______,化得慢的是_______。

3、我还知道大自然中,大树的_______、_______针、庙宇的______也能为我们指明方向。

三、品味探究

1、与孩子一起去孩子陌生的地方,让孩子辨别自家的方向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同步练习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动脑思考,发现科学知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⑴ 点击课件。

⑵ 教师谈话,导出课题。

师:你们看,一群小朋友到野外游玩,玩着玩着,竟然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要是你也在野外迷了路,又该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板书课题)

2、朗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并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首先,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查:

课文读完了? 好!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一下,课后的生字是不是都会读了?

3、生字词学习指导:

⑴ 检查生字:

① 带拼音读:

师:现在,让我们和这些生字朋友见见面。哪个同学起来拼读?(指名拼读,再全班齐读。)

② 去掉拼音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帽子藏起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指名读,齐读)

师:接下来,我们开火车读一读生字,看看哪一组同学学得认真,火车开得最快。

③ 说说识字方法:

你们真行,没一会儿就把这些生字朋友的字音记下来了,字形怎么记?有什么好办法?(指名说)

你们识字的办法真多,这些识字办法都很好,让我们这么快就把这些生字朋友记牢了,我们以后还可以用这些识字办法去认识更多的生字。

⑵ 检查新词:

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我们心里真高兴。现在,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朋友吧!谁来把这些新词读一下呢?

师: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该怎么读?我们一起跟着他读一遍。

师:全班同学来把这些生词读一读,一个词读两遍。

师:这么快,我们都会读了,老师现在把它们换个顺序,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来吗?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⑴ 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师:同学们把生字词都记下来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课文读得怎么样,好不好?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读课文。(评读)

⑵ 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现在,你们同桌两个人再轮流读一遍课文,你读1小节给他听,他读1小节给你听,看看谁读得好。要是他读错了,你可要帮他纠正过来。

三、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能正确地读课文,还要了解课文内容。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可以给你指点方向呢?(板书:指点方向)(又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归纳:要是在野外迷失方向,太阳、北极星、大树的枝叶、沟渠的积雪都可以指引方向)

2、学习第2小节:

⑴ 读课文:

师:请看第2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呢?自己轻声读课文,然后想一想。(板书:太阳)

⑵ 指导理解:

师: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要是在野外迷了路,太阳是怎样给你指点方向的?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两行读一读。

师:(点击课件中的地图)太阳为什么能指引方向呢?这是因为,我们中国在北半球。同学们请看,中午的时候,太阳在南方,而地上的树影就会(引导学生说)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向导吗?课文中为什么说太阳是忠实的向导?

(太阳为我们带路,而且不会出错)

⑶ 指导朗读:

师:有了太阳这个忠实的向导,给我们指点方向,让我们不会迷路,我们的心情会怎样?(高兴、愉快)

师:你能带上这种心情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吗?

3、学习第4小节:

⑴ 读课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第4小节,想一想:大树的枝叶是怎么指点方向的?(板书:大树的枝叶)

⑵ 指导理解:

师:谁来说说,大树是怎么为我们指点方向?

师:“稠”和“稀”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看看这一幅图,说说哪一面是南方,哪一面是北方?

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这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吗?

⑶ 指导朗读:

① 要是碰上阴雨天,没有了太阳来给我们指点方向。这时,大树来帮我们的忙了,我们心情会怎么?

② 谁能在朗读中,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4、学习第5小节:

⑴ 读课文:

师:接下来,学习第5小节,请轻声读课文,想想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板书:沟渠的积雪)

⑵ 指导理解:

师:沟渠的积雪是怎么指点方向的?

师:雪化得快的是沟渠的南边还是北边呢?

(因为沟渠的北边日照时间比较长,所以雪化得比较快)

⑶ 指导朗读:

师:我们又找到了新的明确方向的方法,高兴吗?谁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高兴。

5、小结:

师: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大树、积雪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课文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我们下一节课学习。

四、指导书写

1、复习生字:

师:接下来,我们准备写生字了,先让我们和这些生字朋友,还有多天不见的熟字朋友打打招呼吧!一起读一读。

2、指导写字:

⑴ “忠”:

师:(出示“忠”)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字,怎么写才好看?

师:大家说说,怎么写,这个字才好看?

(“中”字要写到横中线上面,不能写的很宽,“心”写得比较宽,三个点,左边比较低,右边比较高,中间的点写在竖中线上。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请自己认真写这个字,一个字写3个。

⑵ “导”:

师:(出示“导”)请同学们看看“导”字,你们说说,这个字怎么写才能写正确?有什么提醒大家的?

(“巳”不是“已”,要封口。)

师:字,既要写的对,有要写得好看“导”,怎么写才好看?

(“寸”字要写稳,托住上半部分,竖写在竖中线的右边。)

师:请自己认真写这个字,一个字写3个。

⑶ “盏”:

师:(出示“盏”)写最后一个字,“盏”,你们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正确?

(上部分是两横一撇,下部分比“血”少一撇叫“皿”字底)

师:怎么写好看?

⑷ 展示、评价:

师:(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请同学们说说,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又需要改造改正的吗?(可评2、3个同学的作业)

五、布置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课后,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课文,也可以问问家里人,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还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

六、板书设计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指点方向

太阳

大树

积雪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小节:

⑴ 还有什么可以给我们指点方向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读第3小节。

⑵ 交流。

⑶ 介绍北极星。

⑷ 指导朗读。

2、学习第1小节:

⑴ 轻声读读第一小节。

⑵ 说说“天然”是什么意思?“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

⑶ 指导朗读。

3、学习第6小节:

⑴ 轻声读读第6小节,想一想:怎样才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天然的指南针?

⑵ 交流。

⑶ 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朗读全文。

三、指导背诵

四、课外拓展

在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可以为我们指点方向?

五、指导写字

1、“积”:

⑴ 出示“积”。

⑵ 说说怎么样才能把这个字写正确?

⑶ 边看老师写边书空。

⑷ 学生练字。

以下各字的教法与“积”相同。

六、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七、布置作业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