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教案优秀8篇

《月迹》的语言清新优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作者把热烈的感情倾注在画面描绘和简洁的人物对话中。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月迹》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月迹》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读通读懂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3、掌握本课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4、练习采用查资料或询问的方式解决自读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体会作者在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时所表达出的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就要到了,你知道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学生自由谈。)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也可以师先背诵《小小的船》,以“抛砖引玉”)。

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板书课题:月迹齐读课题“迹”什么意思?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

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要求:1认真读,掌握生字的读音。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

2)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的老师做以梳理。

三、师:文中的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1)请同学们再仔细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2)全班交流。随机理解“中堂”等词语。

3)哪段是写在中堂里寻到月亮的?

第二课时

一、 品读课文,体会寓景之情。

(一)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第二段。划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出示:“……果然有了月亮,……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月亮还在竹帘上爬,……一个失望。“

理解:款款满盈

2作者看到月亮升起的情景,你见到过吗?谈谈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你也见到过?(也可演示)

3孩子们看到这个景象后,是什么心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学生谈各自的体会。

4再来读读这一段落,把孩子们当时的心情读出来。

指名朗读,教师指点。

师:当月亮不见了时,孩子们又在院子里找到了它的踪迹,哪几段是写在院子里的事?找一找。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默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找,在院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议论了什么?孩子们又在哪里寻到了月亮?

2、 交流:在院子里孩子们看到了什么?院子里的景色怎样?你从哪儿体会到的?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交流:月光下的孩子们的心里想些什么?

3、孩子们对月亮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听了奶奶的话,作者当时想到了什么?

理解:面面相觑袅袅

你读了奶奶的话,你在想什么?

(如果没有学生讲出《嫦娥奔月》的故事,老师可补充出来)

4、 分角色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孩子们又在酒杯里,葡萄叶儿上,瓷花盆上,爷爷的锹刃儿上,上湾,下湾,还有------(弟弟妹妹的眼睛里,让学生补充出来)寻到了月亮,同学们,你还能说出在哪儿还能寻到了月亮吗?

(三)、师:当三妹以为月亮是属于她时,她是什么心情,什么表情,我们呢?

(练习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美好的月亮,孩子们是多么向往和热爱。)

(四)、师:可奶奶却说,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联系上下文,讨论: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谈出自己的理解,并做到有根有据,分析到位。

(若学生没有注意到后面几个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文中的孩子们觉得月亮是什么呢?等问题让他们去关注这些话。)

二、总结全文。

当大家知道月亮不仅属于漂亮的三妹,同时也属于每个人时,他们满足了,他们在月光下,相依相偎地睡着了,睡得那么甜。看,睡梦中的弟弟正在笑呢,他会梦到什么呢?

学生想像

同学们,明月寄相思,作者回忆童年的一个中秋夜,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承载着人类美好愿望的月亮也同样属于你们每个人,只要你想要月亮。

三、 课后拓展作业

1搜集描写月亮和月光的,诗歌,词,故事,做一期手抄报。

2找出描写月亮和月光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

《月迹》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探索语言风格,理解文章内容与形式上相互依存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寻找童心,归纳文章主旨,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教学重点:

⒈理清文章思路,掌握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点;

⒉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每当你看见大如银盘的月亮,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呢(让生自由回答)那么当你看到月亮时,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小结:由这些古诗或歌曲我们可以看到自古以来月亮多被人们寄寓了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二、简介作者

板书“凸”、“凹”——问学生读音(tū、āo)意义(向外突出、向内凹陷)

板书“贾平凹”——这是我国当代一位作家的名字,但是在这个名字中“凹”念“wā”。

简介贾平凹名字变音的由来。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简介贾平凹。

三、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主要什么内容?

分析课题,“月迹”即“月亮的印迹、踪迹”。

2、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读完课文,分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答案。

引导学生从五个段落概括回答。

穿衣镜上(3)→院子里(5)→酒杯里(24)→小河里(28)→眼睛里(30)

同时板书如下:

镜中月 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惊喜→高兴→紧张→失望

院中月 玉玉的、银银的  月色 高兴

杯中月 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月影 幸福

水中月 银光、多   月光 兴奋

眼中月 小小的、多  月的美好 满足

3、作者写月亮,为什么要写镜子、写杯子、写院子、写小河,怎么不直接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呢?作者这里用的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化实为虚。写月迹,就怕写得太空灵。作者很巧妙地避过了这一点。镜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水中月、眼中月,凭借穿衣镜、院子、酒杯、河水、眼睛这一个又一个实体,空灵的月亮、月光、月色、月影,便一一呈现出了实实在在的月迹,也写出了孩子们起伏变化的心情。

4、整“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为什么要争论?

(都希望月亮属于自己,说明人人都追求美好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5、35段最后:“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一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这样看来,全文都是在围绕一个中心,看似散乱,实际上没有一点多余的文字。这是体现了一个什么特点?散文的形散神聚。

再回头想想,写不同地方月亮不同的形态,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月亮的柔美、迷人,表面上在写各处不同的月,实际只写了一个心中的月亮。这也是“形散神聚”的体现。)

三、教师小结

童趣是活泼美妙的,是纯洁天真的。作者这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月迹》教案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2、掌握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品味月亮,结合想象或联想把心中的月亮生动的描绘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亮所要表达的感情

2、品味月亮的美,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与月亮有关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吗?你知道人们过中秋节都要干什么吗?(学生自由谈。)你能背出有月亮有关的诗歌吗?(“抛砖引玉”)。

自古以来,人们就借月亮表达对祖国,对故乡,对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人们追寻着月亮,欣赏着月亮。

课件出示:月迹

下面我们就一起和作者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一起去寻找月亮,

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件出示:

1、作者: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著有小说集

《商州散记》、《天狗》;长篇小说《浮躁》、;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2、生字词:(略)

3、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物

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节的夜里

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

人物:奶奶、我和弟妹

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三、师生合作,探讨课文

1、学生仔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在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的踪迹,不同的地方月亮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明确:穿衣镜上(3)→院子里(5)→酒杯里(24)→小河里(28)→眼睛里(30)

镜中月白道儿→半圆→满盈→没了月形

院中月玉玉的、银银的

杯中月小小的满圆、可怜儿样

水中月银光、多

眼中月小小的、多

2、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理情绪有怎样的变化呢?(尽量从文中找寻表现人物心理情绪变化的词语)

明确:——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眼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3、这些孩子们心理的变化过程表现出了什么呢?

明确:——因一时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反衬了孩子们渴望了

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反衬出孩子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大家“越发觉得奇了”同样表现了孩子们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

4、在孩子们寻月的过程中,奶奶这个人物是不可忽略的,那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①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的人;②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作用:没有奶奶这个人物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四、课堂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拥有一颗追求美好的心,努力去寻找美,就一定能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美好事物,美好的事物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五、发散思维:

生活处处存在“美”,时时都有“好”,让我们用这双擦亮的眼睛来找一找我们身边的“美好”吧!

提示:教室里、校园里、家庭里、小区里、村庄里…

月迹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课前准备:复习关于月亮的诗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三、寻月过程,品味文本: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 明确寻月过程:(寻月所见和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

3、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5、教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四、课外探究:

1、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这篇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五、阅读课文“我们这些孩子”到“桂树”一段,完成下列练习:

1、开头一句有什么作用?

2、“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款款地”“悄没声地”说明了月亮怎样的情态?

3、“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一句表达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

4、“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这般儿亮的。”是从几个角度来写月亮的?

5、作者在写月光的同时,为什么还写了院中的桂树?

6、你觉得作者在文中说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月亮”指的是什么?

《月迹》教案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的线索来记叙事件、抒发感情。

2、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

3、欣赏品味清新优美、富有诗意的散文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教学难点

1、准确领会文章的主题。

2、对外婆形象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搜集有关咏月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思,留下了很多的名篇佳作。那么当你赏月的时候,你会想起哪些咏月的诗句或歌曲呢?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今天,我们随着贾平凹一块去寻找一下月亮的踪迹,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二、会晤作者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生于1952年,陕西丹凤人。当代小说家,散文家。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晚唱》《商州散记》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浮躁》及直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他的散文常由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俗而又俗的平常事物写起,引出一个充满寓意和深度的哲学命题,散文集有《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论集》等,他的小说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他的长篇小说《浮躁》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文版及港台版本。现为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媚自然。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分角色、个别、集体)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四、质疑探究

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原来月亮是长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品味: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形象逼真。

2、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品味:透过这样的描写手法,我们似乎窥见了孩子们水晶般的心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3、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

品味:表现孩子们的好奇心理,以及对事物勇于探索的品质。

4、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品味:“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5、“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月亮是个好”妹妹说。品味:这里的月亮已不再是自然界中的景物了,而是美好事物,孩子们心中美好梦想的化身。

6、大家都觉得满足了

品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文章抒发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幸福的渴望追求。

五、合作交流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失望。(指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月——争执)

寻月寻出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品味:通过寻月,孩子们清楚认识到月亮、天空及未来的一切都属于他们的。因而把“月亮”当成自己的“印章”按在天空上了。体现出了孩子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说明有了属于自己的希望,也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世界,因为希望是我们奋斗过程中的凭据和证明,也表达出作者通过神奇、大胆的想象而揭示出的深刻的哲理。

4、齐读最后一部分,说说月亮在“我”眼里究竟是什么?

“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思考:这三种说法各有特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弟弟、妹妹的回答含着喜爱,赞美,热烈渴望之情。稚气的语言,显得拙朴而有诚挚。“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很有诗意的回答,运用比喻的修辞,长天为纸月为印,形象贴切,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5、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让学生自己发挥)

提示:月迹就是月亮的足迹,大家能从课文中概括出月亮踪迹的转换场景吗?

明确:屋中院中沙滩

6、文中谁的话引起了这些场景的转换?

明确:奶奶的三句话——“月亮进来了!”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7、在文中,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奶奶是一个童心未泯,对生活充满爱心的一个人。她了解、爱护并有意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引导孩子们发现、感悟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养孩子美好的心灵。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总结全文: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子在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从中体会到奇妙、美好的情趣,表现了孩子们奇特敏锐的想象。作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

六、望月遐想

文章结尾:孩子们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睡着了。他们会做什么梦?

七、谈谈收获

师:老师更希望你们追求美好理想,登上月球,探索宇宙的奥秘为航天科技做贡献。

本文有以下写作特点:

(1)曲中见直,欲扬先抑,盛实相生,浓淡相衬的表现手法。文章写屋内品月、院内赏月、酒杯捞月、河沿追月、沙滩议月等情节,意在告诉人们,对美好的、光明的事物,只有想方设法去努力追求,才能得到的道理。写月中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内蕴。写庭内赏月很自然地将身后的桂树联想成“月桂”,线索清晰、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2)语言清新隽美,含蓄凝练,富有诗的韵味,给人一种轻松、甜美的感觉。如“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像尽的骨朵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一句,想象自然,富有诗的意境美,令人心驰神往。立意丰富而深刻。

月迹教案设计 篇6

教材简析

《月迹》见苏教版七下语文第七课。学习本文,最终应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而要达到这一目标,需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本文的教学应先整体感知寻月的过程,然后抓住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入手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①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重点。

②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体会孩子们丰富的心灵世界,了解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搜集贾平凹的资料,搜集与月亮相关的诗文;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等角度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寻月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把握课文主旨。

一、导入新课

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升上夜空,清澈的月光洒满大地,让人产生无数情思遐想。文人墨客更是对月亮倍加青睐。现在我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诗文。

①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③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④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⑤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⑥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⑦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月出于东山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看看你能体会到哪些东西。

二、认识作者(由学生介绍为主)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陕西分会副主席等职。

贾平凹早期的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丽自然。后期则开始向空灵的音韵发展,并且探讨都市中人的生存状态。

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读课文,读后交流。)

1、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的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弟妹妹;事情: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

2、明确文章重点:寻月亮。

3、脱离课本说说寻月的过程。

中堂里,镜中看月:月儿由圆而亏,终无踪迹。

院中望月:月光“玉玉”“银银”,月亮既大且圆,里面有桂树,还有人。

进一步在院内寻找:发现一切光洁之处,俱有月亮在其中。

兴之所至,院外河中寻月:发现“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

突然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四、精读课文,答记者问

1、分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及本文的材料,将每人提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可不全部解决)。

2、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以作者的身份上台接受采访。

3、台下学生作为观众就自己的疑难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

预设问题:

1、课文开头写道:“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如何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这句话?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了什么?

4、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6、这篇文章的语言和其他的作品相比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明确:1、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神奇,他们对大自然发生的任何现象都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求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2、一轮圆月挂在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3、寻月过程中孩童心理的发展变化过程:镜中月亮由圆而亏而消失,大家都很“失望”。——听说月中有树有人,三妹和月中嫦娥一样漂亮,三妹便觉得月亮仅属于她,大家由“羡慕”而“嫉妒”,不由得“争执了起来”。——听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大家“越发觉得奇了”。——河中寻月,瞳中见月,“原来月亮竟是这么多的”。一番议论之后,大家“都觉得满足”。

这个心理过程表现了孩童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心理,因一时不能了解而产生的失望之情恰恰反衬了这种好奇心;也表现了孩童的争强好胜之心,因不能拥有月亮而产生的嫉妒和争执,也恰恰反衬了这种争强好胜之心;最后认识到月亮“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都觉得满足”,没有任何一个人想独占月亮,只要大家都拥有就好,表现了童心的纯洁美好;“来了困意”后,大家“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更表明孩童们之间本没有任何隔阂,弟兄姐妹一家亲。

4、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展孩子的。童心童真,孩子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讲故事的奶奶其实也在关注着月亮。是奶奶首先提醒“月亮出来了”,让孩子们看月亮;月亮消失后,是奶奶要求孩子们“快出去寻月吧”;是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给了孩子们许多闻所未闻的知识;当孩子们为月亮而“争执”时,是奶奶给每人倒一杯酒,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这简直是一个非凡的创意;最后还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甚至自身也童心未泯;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引领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5、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常以月亮的圆缺比拟人世的盛衰,抒发伤感乱离、期盼团聚的思想感情,因而常写的题材是闺妇思夫、征人思妇、游子思乡、家人思亲、分离思合等等。由于以日为阳,以月为阴,因而吟咏月亮的诗文一般缺乏阳刚之气,即使是豪放之作,也难免伤感之情。本文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不是写离人赏月,而是写中秋之夜弟兄姐妹团聚,且在祖辈指引下共同赏月;第二,作品的基调是温馨、融洽、热烈、追寻、向上,而不是伤感、悲凉;第三,作品有意识地把赏月与孩童们的成长结合起来,随着寻月的进程,孩童们的认知在发展,心灵在升华。这一切,都使得文章不落窠臼,有耳目一新之感。

6、这篇文章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富于童趣,弥漫着鲜活的、纯真的孩童气息。写孩童寻月,写孩童眼里的月亮,一切就着孩童的言行、感受和心理来写。在孩童们那里,月亮运行“是长了腿的”;面对穿衣镜里的圆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看到桂树上“累累的骨朵儿”,“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三妹因为和嫦娥一样漂亮,就认为自己就是嫦娥,就是月亮的主人,“月亮是属于我的了”;议论月亮时,“月亮是我所要的”,以一个“要”字表示对月亮的爱,“月亮是个好”,直接把月亮与好相联系;而最后,拥有月亮和天空,如此之大的口气,也只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孩童才讲得出。

五、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

主题思想:本文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像,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

写作特点:

①线索清晰

②富于童趣

③立意丰富而深刻

六、课后学习

皎洁的月亮,给童年的作者带来了神奇与享受。相信在晴朗的夏夜,你一定凝视过神奇的夜空,神往过灿烂的星辰。请以“夏日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一定要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大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一切与星空有关的人与事都可以写进去的。

《月迹》教案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迹》。

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说:教材特点,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

一、教材特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共六个单元:人物风采、童年趣事、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信息传播、诗词拔萃,比较注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符合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月迹》是第二单元的讲读课文,品味童真童趣,在整册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课标规定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月迹》是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童年时代几个孩子在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神奇敏锐的想象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心灵,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寻月的全过程。

2、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变化轨迹。

3、理解月亮是“印章”的深刻含义。

4、揣摩文中孩童语言的特色。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定为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轨迹;难点是奶奶形象的特点及作用;“月亮是印章”的含义。

二、教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因此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课教学中以学生品读感悟法、合作交流法为主要教法,让学生从静态的文本中去感受跳跃的生命与涌动的激情,深深唤起孩子们对月下童年的美好回忆,和课文产生一种美妙和谐的共鸣。此外我还以情境教学法为辅助教学法,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现实的体验,使学生从文本走进生活。

三、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因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采用个人独学感悟、同桌对学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读质疑,学生间互相交流讨论,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铺设情境,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流程

我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感知“月迹”寻找“月迹”探究“月迹”品读“月迹”延伸“月迹” 。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我设置了这样的导入语:猜一猜,看谁最聪明:“ “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出来了,童年的你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有过怎样的想法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贾平凹的一篇有关月亮的文章《月迹》。

(运用谜语,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勾起孩子们对童年月下欢乐的美好回忆,这样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2、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内容。

3、介绍作者

4、检测预习掌握情况(大屏幕出示词语,集体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感知“月迹”

1、快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学生独学:圈点批注

2、围绕着月迹,课文写了孩子们关于月亮的哪些活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寻月这一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三)寻找“月迹”

1、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心情随着月亮踪迹的变化而起伏,同桌对学,完成以下表格。

(四)探究“月迹”

1、在寻找月亮的过程中,月亮仅仅是天上的月亮吗?月亮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研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解月亮的内涵。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他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上的印章吗?

解读:“所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之情。“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一种喜爱,赞美之情。“属于我们的”:每个人都有拥有美好事物的权利。 “印章”,在自己所拥有的文章,书刊,字画上、盖印所用的图章,把月亮比做印章,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童心的创造力极为高超,童心的稚气可吞长虹。

2、在孩子寻找月迹的过程中,明白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是谁呢?他就是奶奶。我们来一起探究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提示:找出有关奶奶言行的句子并分析奶奶了解童心,自身对生活也充满了热情,奶奶又是一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不断实现自我构建,学会阅读促进表达,通过质疑文本,解读文本,得到情感的熏陶。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五)品读“月迹”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章中你喜欢的充满童趣的语句,模仿书中的眉批,做点批注。小组群学,品读感悟交流学法指导:找、析、结、问四字法

①找:问题相关的语句。

②析: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综合分析。

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

④问:提出疑难问题。

如:我们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玉玉”“银银”等叠词既有形象,也有色彩,读起来和谐流畅,富于韵味,描写了院中的月下美景,表现了月光的美及对月亮的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六)延伸“月迹”

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月亮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你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七)板书设计

奇特想象童真童趣盼月议月寻月

(板书的设计,我采用学生感悟,教师归纳的方法达到既精练又直观的效果,不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而且结构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结束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王维眼中,月亮是诗情画意的写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张九龄眼中,月亮是对亲人及妻子的思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在张若虚眼中,月亮是美好的象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李白眼中,月亮是豪情壮志的书写;自古以来,月亮是文人墨客钟爱的意象,“嫦娥奔月”是中华儿女千百年来飞天梦想的寄托,随着“玉兔”的成功着陆,梦想正逐步靠近,朋友们,还等什么呢,为心中的月亮而努力奋斗吧!

《月迹》教案 篇8

《月迹》是一篇散文,内容充满童真童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希望通过一堂课能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一、疏通课文,让学生能理清文章的主题线索。

二、让学生把握住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能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着的童真与童趣。

三、让学生能意识到文中“奶奶”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四、在情感教育上能引领学生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好。

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利用课件这一直观教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通过各种“月”的展示,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情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并由此从侧面将文章的主题线索展示给学生。

二、课堂上紧扣教学目标筛选有价值的,又容易被忽视的词句、重点语段进行点拨。力求点拨出语文味来,即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味道来或者把学生引向品味语言中蕴含着的童真与童趣的轨道,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掌握了整篇文章的写作风格。

三、适当的给与学生自读的时间,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究,在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希望学生能自主地,发自内心地热爱与向往美好的生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