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七年级历史教案【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朝的暴政;大泽乡起义;张楚政权;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二、通过本课的讲解,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成语典故的方法,积累成语故事。通过学习秦末农民战争,培养学生分析战争的爆发原因及其胜负关系的能力。
三、通过对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的学习,认识秦的暴政是导致人民反抗和秦灭亡的根本原因,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朝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纪元。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分裂纷争,但统一是主流。秦的统一为以后中国的疆域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初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也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统一国家的建立,加快了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华夏族的形成。秦朝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也很大。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为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另外,秦的灭亡给后世封建统治提供了借鉴。西汉初年,统治者即鉴于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难点突破方案
方法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突破难点。问题:刘邦项羽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高举起义旗帜,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战争并未到此结束。刘邦项羽之间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请同学们思考楚汉之争与最初的农民起义相比,在目的上是否发生了变化?战争性质前后是否有变化?
方法二:为了课文的完整性和便于讲述, 教师可把此目放在《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一课讲述。可在课前复习导入时使用。
重点突破方案
1.关于“秦的暴政”一目。
可编排 历史小短剧“秦的暴政”。 教师提前让一部分文笔好、富于表演的同学(也可以自愿报名)根据课文“秦的暴政”,查找资料,编写小短剧,形式可以是某天,秦始皇上朝,大臣向他汇报、请旨。内容包括繁重的徭役、兵役,严酷的刑法,修阿旁宫、郦山陵墓等(可利用媒体资料中的幻灯片课件——《第10课秦的暴政》)。 教师课前发给学生有关短剧的问卷,观看完短剧后, 教师逐个提问,一起归纳出“秦的暴政”,引出第二个子目——陈胜、吴广起义。
2.关于“陈胜、吴广起义”一目。
教师可安排两位同学进行角色扮演。让“陈胜”和“吴广”把发动起义的原因讲述出来,在他们讲的时候把“大泽乡起义”想象画用大屏幕放出来,渲染气氛。之后, 教师利用课件“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讲述经过。
陈胜、吴广起义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 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成为历代封建农民起义的标志性口号,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 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秦的暴政
秦朝盛极而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 历史研究课题,从古到今,都是重要的 历史借鉴。以当时秦统一六国的气势和国力,是不可能在短短二世就灭亡的,正是秦的暴政才导致了秦朝的速灭,因此,分析秦的暴政与秦朝灭亡的关系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如何全面掌握人民起义的内容?
第一、从原因上看,一般都是由于残暴黑暗的统治,如赋税徭役沉重、刑罚严酷、人身压迫和控制等。
第二、从其在一个朝代中所处的时间位置上看,一般都发生在一个朝代的中后期,因为一个朝代之初的帝王大都励精图治,能够建立新的朝代必定很有作为,同时也会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到一个朝代的中后期,皇帝大都养尊处优,贪图享乐,加之各种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人民起义爆发,朝代终结。
第三、从起义的形式上看,有的是有准备的、有组织的,有的是无准备的、由某种特殊情况引发的。
第四、从起义的过程来看,都经历了爆发、发展壮大、失败或性质转化的过程。
第五、从起义的影响上看,都打击了或推翻了王朝统治。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
本课难点是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要通过学习内容的前后对比,使学生了解项羽和刘邦领导的战争从反抗封建统治的单纯的农民起义发展到为争夺封建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的过程,认识到战争性质的变化。对这种“变化”的理解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难点。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教学思想: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了解 历史,理解 历史。
教学手段:角色扮演,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 历史上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学生回答略)秦朝的统治状况如何?让我们一起回到秦朝去看一看吧。(学生表演"上朝")
一、秦的暴政
节录部分:
大臣甲(慌张的):启禀陛下,大事不好了。
秦始皇:何事惊慌?
大臣甲:我们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用以抵御匈奴的长城,被一个叫孟姜女的哭塌了一大段。我们恐怕还要在全国调派大量民力加紧修复,请皇上明鉴。
秦始皇(沉吟一下):再征发10万人力修长城。
大臣甲:遵旨。
大臣乙:启奏陛下,阿旁宫的前期工程已经完工,请让微臣向皇上禀报工程进展情况。
秦始皇(作感兴趣状):快快讲来。
大臣乙:陛下,阿旁宫殿内可以容纳一万人,殿前立五丈高的旗杆,宫前立有12尊铜人,各重24万斤(约合12万公斤)。宫殿均以磁石为门,若有身怀武器的人进宫,就会被吸住,以确保我皇安全。阿房宫大小殿宇共建700余所,一天之中由于地势不同,各殿气候也不尽相同。周围建阁道连通各宫室,阁道依地势上达南山(今陕西西安南)。微臣还准备在南山顶建一宫阙,作为阿旁宫的大门。再造复道,从阿旁宫通到渭水北岸。只是现在的人手还不够,恐怕会耽误工程的进度,还请陛下多调派人力才是。
秦始皇:再调派20万人力修阿旁宫。
……
大臣丙:陛下,微臣以为修长城已征发30万人力,移民戍守越族地区50万,修郦山陵墓和阿旁宫每年役使近70万人,再加上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共约二三百万人。我国人口共约20xx万,减去妇女1000万,男子1000万中再除去老弱病残,青壮年男子总数也就三四百万人。请陛下三思呀。
秦始皇(愤怒地):住嘴,朕做事用得着你多嘴。……
在学生表演后, 教师提问:
请根据刚才的 历史短剧,谈谈秦朝的统治情况。(学生回答略)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秦的暴政:徭役、兵役负担沉重;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教师补充秦二世的残暴统治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教师最后总结:
因为秦的暴政,使强大的秦朝如同昙花一现,很快就湮没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中。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场农民起义的发生吧。
二、陈胜、吴广起义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陈胜:吴广,你看这大雨一直下个不停,路也被冲坏了,看来我们不能按期到达渔阳了(叹气)!
吴广:(焦虑地)是呀,我们不能按时到达渔阳,是要被处死的呀,这可怎么办呀。
陈胜:(神情坚毅地、语气果断地)我们延期到了渔阳也是死,反了也是死,不如我们反了吧。
吴广:(有点犹豫地)光我们两个肯定不行,乡亲们能听我们的吗?要不我们去问问乡亲们?
陈胜:好!
陈胜:乡亲们,因为大雨一直下个不停,我们已经不能按时到达渔阳了,按照秦朝法律,延期是要被处死的。秦朝对我们百姓的统治也太残暴了,……我们与其等死,还不如反了,或许还有条生路。难道那些作王侯将相的,都是天生的贵种吗?我们没有旗帜,可以揭杆为旗,我们没有武器,可以斩木为兵。乡亲们,你们愿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反对秦朝的暴政?如果愿意,就请你们坦露右臂,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呼!
同学们:齐声和。
教师讲述:就这样,中国 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具体过程 教师根据课件《陈胜、吴广起义形势图》讲解,详见媒体资料。
三、秦朝的灭亡
教师根据课件《刘邦、项羽灭秦》讲解巨鹿之战和刘邦进逼咸阳。伴随着秦王子婴白马素车投降,煊赫一时的秦王朝,在农民战争中灰飞烟灭了。秦始皇所期望的万世流传的帝国基业,只存在了15个年头,便在 历史上消失了。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的意义。(详见课文)
四、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突破难点。问题:刘邦项羽在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继续高举起义旗帜,直至推翻了秦王朝,但战争并未到此结束。刘邦项羽之间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了汉朝。(请学生选讲成语故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请同学们思考楚汉之争与最初的农民起义相比,在目的上是否发生了变化?战争性质前后是否有变化?
小结: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所创建的一套专制主义集权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秦过激过暴的统治,激起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倡精神在 历史上永放光芒。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统治,为争夺新的统治权,刘邦和项羽又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胜,建立汉王朝。 历史上称之为"西汉"。我们将在下节课学习西汉的 历史。
【教学步骤】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讨论课堂,加深理解,进一步熟悉教材。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问题指导下再读教材,并作下笔记。
答:①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
形成整体认识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问:战国时期的社会发生着什么深刻的变化?你怎么看这个时期的变化呢?
2、得出结论形成了多种观点,即百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当时主要的学派有哪些?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
3、小结:战国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情况如何?
4、指导学生阅读小字:了解战国时百家争鸣的争鸣情况。然后问学生几个问题:战国时期,适合哪一种学派的学说来治理国家?商鞅、秦始皇他们治国采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后来汉武帝采用的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你怎么理解这一历史现象?
根据你的理解,该采用什么学派的观点来治理今天的国家?
学生仔细阅读教材,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拓展思路
小结:孔子的地位。战国争鸣的意义。认真听。
【教学后记】
第22课 文学、史学与宗教
【课程标准】
说出《史记》的作者和体例,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史记》的作者及写作年代,理解《史记》的体例、成就及影响。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和道教创立的基本情况。
二、能力和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屈子行吟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司马迁取得历史学研究巨大成功之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道教、佛教兴起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评价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丰富多彩,形成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大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司马迁的创作历程,学习他为了事业的成功而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的精神。通过对“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播”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宗教与宗教文化的区别,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学家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难点:佛教、道教在中国的传播原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课前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屈原、司马迁的传说与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新课
1、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2、我们本地人过世之后,如何祭奠?
听、讲,集中注意力。
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二、大诗人屈原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起来简介屈原的生平事迹。
2、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见识、书上的介绍,谈谈屈原的成就。
3、教师总结,突出其伟大的成就(世界文化名人,被译为多国文字)。人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调动参与兴趣
听或自己讲
清晰明了,便于掌握。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思想教育、同化之。
三、司马迁与《史记》
1、开门见山指出司马迁及其《史记》。抽学生介绍司马迁的生平及事迹。
2、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的小字、观察书上的插图,讨论、思考、归纳得出“司马迁写成此书的原因?”
3、问:《史记》是怎么样的一本书呢?学生阅读教材,
认真思考,特别是理解“纪传体”通史的。
4、指导学生理解“纪传体”通史。
讲、听
阅读、讨论、发言
听讲、看书、归纳得出结论。
四、佛教的传入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抓出其中的要点。
2、简介佛教的教义。让学生思考,佛教为什么在我国逐渐流行?你能举出佛教对我国影响深远的事例吗?
阅读、理解、思考、发言。
通过例子,加深理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五、道教的兴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知识点。
简介道教的教义,让学生谈谈道教传播的原因。
说说道教对今天影响的事例。
阅读教材。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六、小结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本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0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三、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
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打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本课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历史情景,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历史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程序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设疑:1、说一说你知道的这一时期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
2、你喜欢曹操还是诸葛亮?为什么?
师导:你心中的曹操、诸葛亮与历的曹操、诸葛亮是否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他们有关的两次战争。
探究新知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争
1、同时出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作战示意图
设疑:
①比较两战的作战双方、结果、特点、作用,有何异同?
②“我想问”:(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议。)
2、“煮酒论英雄”:有人认为,曹操是奸臣,诸葛亮遇事先知,请说说你的看法。
3、播放《火烧赤壁》片段
师导:赤壁之战的结果如何,对当时的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三国鼎立的形成
1、出示动画:三国鼎立形势图
(解释“鼎立”的含义)
2、设疑: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吗?
3、自学教材
(师强调:夷洲即台湾,证明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合作探究: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三国鼎立,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活动与探究
1、三国谚语知多少。
2、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哪些与三国文化有关(如广告、旅游景点、物品等)?
结束:(出示课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央集权统治的确立,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万里长城,灵渠;秦朝疆域。
二、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课外书籍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正确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通过对秦始皇及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人物、事件的方法,从而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过思考和分析“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使学生明确综合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学会运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但他的残暴统治也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中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一个是中央集权制的概念,一个是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把对“中央集权制”概念的理解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主要考虑初中一年级学生对这一政治术语的学习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关系这个问题,则更属于政治学范畴的内容,如何帮助学生把这个比较艰深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掌握,也是个难点。
地位分析:
“秦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这一课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一方面维护了统一的成果,加强了秦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秦朝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的专横、残暴。正是这种严酷统治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这些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法建议:
1.关于秦灭六国的讲授。
方法一:教师可利用幻灯片《秦灭六国图》,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
方法二:教师可在导入本课时提问: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建议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战国七雄的方位图。教师可利用这个方位图,边讲边擦,灭一国,擦一国,直到六国全被擦掉,只剩秦国。指出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
2.关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内容的讲授。
教师可用谈话法,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可用图示在黑板上归纳出或出示幻灯片--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中央集权。
3.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
教师可利用幻灯片,或模型、实物,与学生讨论国家统一后,文字、货币统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形象的理解此举与巩固统一的关系,突破难点。至于焚书坑儒,教师讲明焚书、坑儒的概念,指出此举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可。讲课时可配合使用幻灯片。
4.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从商到秦的文字演化,用示意图表示出来(教师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到黑板上写出来,注意提醒篆字的写法):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5.如何讲授秦疆域图与国家的`疆界四至。
《秦朝疆域图》是我们在历史课是接触到的第一幅历史疆域图,如何通过疆域图了解一个国家的疆界四至呢?
(1)指导学生从图例中了解秦朝国土在图中的颜色,并准确地找出秦的都城和国界线。
(2)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识图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到达的地点,准确地说出这些地点的名称。
(3)为了便于掌握,可以在地图旁边设计一个《秦疆域》的简单示意图,如:
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第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第二,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包含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方面,即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阐述了秦朝中央集权制与以前分封制的关系,分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对后世历代政治制度的影响。通过学习本目,学生可以对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秦朝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建立的,对后世历代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有比较明确的了解。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关系。
教学思想:
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利用课件和幻灯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复习:
1.我国从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
3.为什么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导入:
战国时期,七国割据称雄,不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奴隶制被废除,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因此,七国中秦国最有实力统一六国。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前230--前221年)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处吗?
(学生回答:略)
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年兼并韩国开始,到公元前221年兼并齐国,十年间,六国先后灭于秦,在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统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
提问:秦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略)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方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位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秦君的风采。出示幻灯片:秦始皇画像及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让学生讲述对秦始皇画像的印象和感受。)
嬴政(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13岁(公元前246年)即秦王位。22岁(公元前238年)亲政后,平定了宦官醪暧发动的叛乱,免除了相国吕不韦的职务。任用李斯、王翦等进行统一战争。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都城定在了咸阳。李白的诗句描述了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雄姿和气概。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可以说从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怎么做才能够巩固统一呢?仿效西周的分封制是不是明智之举?请大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为秦王嬴政设计一个统治方案。(提醒学生注意:秦应该或者完成哪些方面的统一,例如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方面。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巩固这种统一局面?)
下面我们看看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中央集权?秦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课件--秦中央重要官职及分工,地方主要官职。)
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秦中央政府的最高官员,他们都由皇帝任命,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
在地方,秦朝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使西周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权的独立性。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被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秦始皇通过这一套专制集权制度,把全国一切大权控制到了皇帝手中,它一方面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对人民的统治。
总之,这种君主专制,皇帝独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以及中央对地方政区管辖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自秦开创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袭下这种政治体制。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在文化、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教师可出示相关的秦统一六国货币图、文字图(见媒体资料),由学生讨论回答:统一的必要性;使用圆形方孔钱的优点;我国文字发展的源流。教师向学生讲解度量衡。度,是指尺寸的长短;量是指升斗的容积;衡,是指斤两的轻重。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巩固秦的统一,加强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焚书坑儒
请学生看书回答:什么是焚书坑儒(出示焚书坑遗址和坑儒处遗址,见媒体资料),秦始皇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么样?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却采取极其残暴野蛮的手段维护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威。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予以否定。
三、修建长城和开发边疆
1.秦长城的修建
教师首先简介匈奴族。提问:秦统一后为抵御匈奴族的进攻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最后指出: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使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1万多里,用以抵御匈奴的进攻。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2.越族地区的开发
教师介绍越族。提问:秦是如何统治越族地区的?
重点介绍灵渠(出示相关图片,见媒体资料)。指出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流域。梯级船闸的设计方法,比巴拿马运河早两千多年。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还能灌溉四万多亩田地。
3.秦的疆域
详见教法建议。
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了解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篇章。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请大家归纳秦朝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措施。
板书设计
秦的统一
一、秦灭六国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灭六国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2.焚书坑儒
三、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1.北击匈奴,筑长城
2.南征越族,凿灵渠
四、秦朝疆域
一、教学思路:
秦始皇是一个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的历史人物,在设计教学时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本课教学,从感性的材料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变课堂形式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中央三位大臣。利用绘制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注重在新课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以及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记住秦朝的都城,统治者称号,理解秦统一的意义和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初步认识秦中央集权的基本内容。
(二)能力目标:会识别图片,会制作表格。通过合作学习,开拓视野,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进步;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初步分析相关历史资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初步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的内容: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本课地位:统一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本课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是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方法的训练比结果的获得还要重要。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承继和发展,对以后封建王朝产生重要影响。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不但起者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占据重要地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较浓,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喜欢接触与历史有关的课外知识,喜欢讨论,就所学的观点进行探讨和争论,思考问题时需要历史感性材料的支持。一部分学生受当代影视作品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准确表达或偏激的观点,需要在教学中澄清历史事实,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运用,一部分学生具备通过历史发现规律的可能,这种可能转变为现实多取决于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程度。教师的课题应充分调动这些学生的带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
图示法、讨论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
六、教具:
地图册、《战国七雄示意图》、秦始皇画像,奖品若干
教学时间:45分钟(1课时)
七、活动评价使用要求:
1、使用理由:教学目标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的利用效率,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设计往往达不到效果,问题就在于监督课堂的手段的缺乏,本堂课教学以小组、个人评价的形式,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扩大教师的调控范围,让组长也负责,实施中应善于利用此表。让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小组评价使用要求: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参与活动,选出学生代表发言。相互交流,交他组评议,课后教师综合打分。
3、个人评价使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本课的各项教学要求的个人活动,配合小组内其他组员积极参与讨论,交组内成员进行评议。
八、学习过程:
(学生在社会课上对秦灭六国和秦始皇的史事已有所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多的活动。)
师:在第二主题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由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和军事力量增强了,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建议在事先画好的《战国形势》板图上填上七国的名字)。奠定了后来秦灭六国的基础。今天,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我们以分小组的形式学习本课。
九、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出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师:同学们,这首诗的描写的主人公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生:师过渡:
对!正是这位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演绎了这场“扫六合”的恢宏历史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千古一帝”,一起走近他所创建的大一统的帝国——秦朝。揭示课题:第12课——《秦朝的统一》。
2、学习新课:师:(解释课题)什么是统一?就是在中国(一定)的地理范围内,由一个政权把这个国家(范围内)的各个部分联合起来,并对各个部分实施有效的治理。今天我们就围绕“统一”,了解两个大的问题:秦王如何“完成统一”,同时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显示课件:“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字样)
师过渡:
首先进入第一幕:秦王是如何“完成统一”的?
一、完成统一——“秦王扫六合”(课件显示)师:“秦王扫六合”是怎么回事?
生:
师:战国七雄指哪些国家?当年的七国都是威震四方,傲视群雄,为什么只有秦国能扫除六国,完成统一?
生:
师总结: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嬴政以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用10年的时完成了统一霸业,定都咸阳。
(用多媒体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同时教给学生谐音法记忆:韩赵魏亡楚咽气(燕、齐谐咽气)。
师:前221年。大家要把这个时间记住。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做“秦朝”了。秦的疆域也由一个方圆百里的诸侯国,发展为统治千里的大帝国,我们来看一下秦的疆域,找找它的南北四至。(出示秦朝疆域图,同时要求学生自画简图并记忆)
生看图回答并能自画简图。
师:秦王的统一战争,为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讨论: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p45,p65页材料多媒体,可以将此材料展示在多媒体上)
生讨论后发言。
师总结: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交给学生记忆的方法,在重点词语下重点标记:顺应了,结束了,开创了。便于学生记住知识)
师:完成统一阶段我们需要记忆哪些知识呢?哪位同学总结一下?
生回答。
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朝完成统一后,如何巩固统一的问题便成为摆在嬴政面前十分棘手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秦王嬴政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师过渡:嬴政可谓卓越的政治家,他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来巩固政权,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千古一帝的具体做法。
二、巩固统一
1、政治措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
(1)皇帝制度的建立(课件显示)师:秦王嬴政认为他的功绩“功高三皇,德过五帝”,便把前人最尊贵称号“皇”和“帝”合起来,号称“皇帝”。他自称“始皇帝”。后人称其为秦始皇。并且指出秦国与秦王朝,秦王嬴政与秦始皇的区别:秦国是指春秋战国时间的诸侯国之一,秦王朝指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王朝。灭六国,称皇帝前称为秦王嬴政,称皇帝之后称为秦始皇。
师过渡:秦始皇把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裁决。(伴随着皇权制度的确立,秦始皇开启了全新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请大家看书,秦朝的中央机关的设置情况如何?
生看书66页回答。师:经过考虑,秦始皇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个职位,我们简称他们为“三公”。
(2)中央制度的建立(课件展示)
皇帝御史大夫丞相太尉师:“三公”分别管理什么?
生:丞相管理行政,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管理监察。
师:他们都是秦朝中央政府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并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他们构成对全国发号施令的总枢纽。其中,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师过渡:有人帮着秦始皇管理中央了,还需要行政机构管理地方啊。秦始皇选择在地方实行什么制度?
生: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3)地方行政制度的建立(显示课件)
师: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的长官叫郡守,县的长官叫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他们在地方上直接管理人民,征收赋税等。(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讲过的西周的分封制有什么不足之处?与郡县制形成一种对比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从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被郡县制所取代,地方政权的独立性大大削弱了。这是中国地方政区制度上一个划时代的改革,郡县制在我国长期沿用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中央郡在地方县里师展示(中央集权示意图)课件并解读:至此,秦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形成了,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所谓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
亭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命令,一切服从于中央。
师:除了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方面的措施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由四个组通过讨论合作得出结论。
生分组讨论并回答。经济组问题
情境资料:情景一:秦统一初“市场”上的情况:市场上有许多摊位,包括原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人。其中有拿刀币的,有拿铲币的,有拿铜币的,有拿贝币的……好多摊主在交换中非常不方便,非常混乱。情景二:秦朝统一以后,在咸阳举行了一次“商贸会”,当时各地区的商人都来到咸阳。在“商贸会”上,由于各国度量不统一,在交换中出现许多差错。如买一尺布,到三个摊位就有三个尺度。
请同学们阅读思考:这种局面是否有利于秦的发展?如果你作为秦始皇,你该如何做?再设想一下,这样做秦朝的发展前景如何?(结合课本66页第二自然段和67页第一自然段)师:货币的统一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方便了经济交流。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那么,秦始皇对文化思想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巩固其统治的情况如何?我们来看:
思想文化组问题
史料记载一:秦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马”和“安”字,有七种写法。“马”和“安”字如此,别的字当然也如此。
大家思考:文字不统一,政府下达命令、公布事宜,各地人民都能看得懂吗?它有利于各地人民的交流吗?怎么解决呢?史料记载二:前213年,秦始皇下令烧毁了统一前的列国史记以及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第二年,他发现有人暗中批评他,攻击他施行的新制度,便把有牵连的460多位儒生和方士活埋了。
思考问题: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你如何看待它?
师:文字的统一解决了原先六国文字异形的状况,便利国家政令的发布和民间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焚书坑儒虽然一时巩固了统一,但是秦始皇这种暴虐的手段也激起了人们的普遍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那么,秦始皇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巩固自己边疆的呢?
军事问题组
师:请大家带着下列问题看书,然后回答:
1、秦是怎样巩固边疆,维护统一的?
2、从地图找到长城的起止点?
3、你怎样看待秦始皇修筑长城这件事?
师:的确,长城的修建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从一个方面反映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文化和力量。
小结:完成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措施简表。
师:本课我们了解了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秦始皇),探讨了他为实现和巩固统一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可概括为:
(1)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前,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2)巩固统一:政治上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推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化上:统一文字,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修筑长城。
师总结:秦始皇完成了中国历第一次也是最伟大的一次统一。这次统一,不仅是地域的统合,而且在政治、思想、文化等褚方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华民族朝着统一。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已经有所了解,对学习历史的方法也基本熟悉,基本掌握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技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头疼的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和掌握,这个需要引导和理解记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引导他们走进历史,爱上历史。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课程一共包括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本单元课文在讲中外友好交往的同时,突出了明清时期中外的矛盾与冲突;在列举经济发展成就的时候,没有忽略“闭关锁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隐忧。这种设计,与课标主题中“社会的危机”相呼应,也为学生学习中国近代史,理解近代中国为何被动挨打作好铺垫。
四、教学任务和要求
七年级历史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即了解历史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以及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历史发展和变化,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识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历史故事会、历史剧,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六、教学进度安排
1、具体时间安排以学校大事安排表为准。
2、课时数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
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