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二则【优秀7篇】

《梦溪笔谈》二则 篇1

1.填空题

《梦溪笔谈》二则的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著名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

庆州界生子方虫:           悉为两段:

千万蔽地: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贻以金钗:                  其虫旧曾有之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谈谈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上的害虫防治存在哪些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言文《禹门大蛇》,回答问题。(湖北省鄂州市2003年中考题)

禹门大蛇

(明)薛渲

有大蛇,穴禹门(地名,山西河津,古龙门所在地)下岩石中,常束尾崖树颠,垂首于河,伺食鱼鳖之类,已而复上入穴,如是者累年。一日,复下食于河,遂不即起;但尾束树端,牢不可脱。每其身一上下,则树为之起伏,如弓张弛状。久之,树枝披折,蛇堕(duò)水中。数日,蛇浮,死水之漩隈(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

(1)①用现代汉语写出“穴禹门下岩石中”一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线标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部分的停顿之处(每句限标一处)。

树为之起伏,如 弓 张 弛 状。蛇浮,死 水 之 漩隈。

(2)问题回答:蛇堕入水中之前“每其身一上下,则树为之起伏”的原因是什么?把你认为最有可能的一种原因写在下面,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人有负盐负薪者》,回答问题。(山东省济南市2003年中考题)

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①藉(jiè):垫、衬。②惠:即李惠,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③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1)下面句子中加粗的“以”,跟“以杖击之”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域名不以封疆之界

c.徐喷以烟                   d.不以千里称也

(2)解释加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惠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的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简要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北宋  政治  文学  沈括

2.地域  全,都  覆盖  送  过去

3.①十天后子方虫都被消灭干尽了,因此当年庄稼大丰收  ②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③人们都佩服他技术的精湛

4.略

5.(1)①答:住在禹门下岩石洞中。(或:在禹门下岩石洞中居住。或穴居在禹门下的岩石中)  ②答:如弓/张弛状。蛇浮,死/水之漩隈。  文言文朗读的节奏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划分节奏要注意体会各部分意义是否完整,各部分意义关系是否清晰。必须在基本弄清文意的基础上作答。  (2)蛇堕入水中之前“每其身一上下,则树为之起伏”的原因可能是:蛇头伸入“伺食”时可能被水中怪物(如水中巨龟、鳄鱼等)咬住了,蛇企图挣脱。它可能抓住了水中的一个活物,但活物太大,不能如以前一样起身,又舍不得放弃。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必须在基本弄清文意的基础上作答。

6.(1)c。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懂“以杖击之”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寻找与之相同的一项。“以杖击之”中“以”的意义是“用”,在这儿作介词来用。选项中只有“徐喷以烟”中的“以”是这种意义和用法。  (2)李惠让相争的两人看(从羊皮上打下的)盐粒,背柴的人就主动接受惩罚。句子的翻译既要将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体现出来,又要注意通畅易懂。  (3)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语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只有在基本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回答。  (4)提示: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  遇事要善于动脑筋。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只有在基本弄清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回答。

《梦溪笔谈》二则 篇2

《梦溪笔谈》二则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

2、  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  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一、过程与方法

1、  生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2、  分组学习,相互质疑,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

3、  师生互动,欣赏分析,教师和学生相互问答,共同解决悬而未决的问题。

4、  学习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二、作品主题

《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以虫治虫》给予我们“生物防治”、“环保”等方面的思考和启示。学习《梵天寺木塔》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成就,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了热爱科学的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并点评准备材料,准备得最详细。

三、学生自主学,疏通文意。

1、  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

2、  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

(1)字音、字形部分:

喙(hui)    穰(rang)    梵(fan)    胠(qu)    箧(qie)    履(lu)    贻(yi)    钗(chai)

(2)字义部分

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其:代词,它的

(3)语段意:(重、难点)

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未布瓦,上轻,故为此。

译: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

人皆服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三、根据大家刚才的集体探讨对课文的了解、学生在次自习课文,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答案:《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四、听老师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学生交流互读。

五、布置作业

1、  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

2、  背诵课文。

3、  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作业 检查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10、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要点: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

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梦溪笔谈》二则 篇3

基础题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6分)(1)其(    )有钳                 (2)岁以大(    )(3)(    )天寺木塔               (4)(    )以金钗(5)六幕相联如胠箧(    )(    )    (6)人(    )其板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6分)(1)千万地  蔽:             (2)以大穰  岁:(3)其塔动  患:             (4)未布瓦,上轻,如此  故:(5)以金钗  贻:             (6)人其板  履:3.解释下列加粗的虚词的意思或用法。(6分)(1)密使妻见喻皓之妻  其:      (2)岁大穰  以:(3)钳搏之  以:                (4)以瓦布之  乃:(5)乃以瓦布之,动如初  而:    (6)钉板上下弥束  盖:4.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10分)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c.其虫旧曾有                    d.问塔动因e.钱帅登,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1)代词,代物:(2)相当于结构助词“的”:(3)语气词,无实在意思:5.译述下列句子。(8分)(1)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3)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4)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6.请用一句话概述《以虫治虫》的内容。(10分) 7.《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10分)  8.填空。(4分)《梦溪笔谈》的作者________是我国北宋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该书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的________成就。 综合题1.你认为《以虫治虫》所述的内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2.《梵天寺木塔》用了怎样的写法来突出喻皓建筑技术的高超的?   参考答案 基础题1.(1)huì(2)ráng(3)fàn (4)yí(5)qū qiē(6)lǚ2.(1)遮盖(2)年成(3)担忧(4)所以(5)赠给(6)走,踩踏3.(1)他的,指匠师的(2)因(3)用(4)连词,相当于“于是,便”(5)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6)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4.(1)b、e、f(2)a、d(3)c5.(1)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2)(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3)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4)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6.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迅速消灭了它,保证农业取得丰收。7.如何解决塔动问题是说明的重点,所以应详写,这样就突出了说明的中心;而实施过程不是重点,所以就略写。8.沈括科学 政治 科学 综合题1.现在我们用农药治害虫,带来了污染,而采用以虫治虫的办法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由此看来,这种办法在今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以匠师的“无可奈何”来反衬喻皓技术之高。又用侧面描写来烘托,如工匠费尽心机了解如何才能解决塔动的问题,又如篇末说:人皆伏其精练。等第评定参考意见:优:第一问能说清其现实意义;第二问,能说清反衬和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良:第一问,对其现实意义说得清楚;第二问,能说出两种写法中的一种。中:第一问,尚能说出其现实意义;第二问,尚能说出两种写法中的一种,但语言不够简洁、通顺。下:说不清两问的内容,语言也不通顺。

《梦溪笔谈》二则 篇4

《 梦溪笔谈 》二则 ( 一 )

学习目标:

1.能熟练朗读课文。

2.能对照页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两篇文章。

课前学习:读准字音,初步疏通文意。

学习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许多伟人光辉的身影,其中就有北宋时期著

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他撰写了一本标志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其中的两篇代表作品。

二。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三。 在此基础上,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评选朗读优胜小组。

评选标准:

1. 能读准字音

2.朗读熟练

3.停顿自然

四。学生活动:利用页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录。

五。小小组合作,解决在疏通文章时遇到的困惑,如小小组不能解决,可由师生

共同讨论解答。

六。再读课文,尝试背诵。

八、 课后学习:

a) 能正确解释文中重要的字词。

b) 熟练背诵全文。

c) 积累有关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等成就的材料,准备课上交流。

《 梦溪笔谈 》二则 ( 二 )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小组表演,丰富课文内容。

2.课上交流收集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艺术成就的材料。

学习步骤:

一。 检查上堂课学习效果。

二。 《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

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

学生讨论: 你还能想到生物防治方面的其它例子吗?

三。 揣摩人物心理,展开丰富想象,小组合作表演。

表演情节:匠师密派其妻问塔动之因。

四。小组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四。 中国古代科学成就卓越,在世界史都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学生交流收集的展现我国古代科学、艺术等方面成就的材料。(可以不拘形式)

九、 课后学习 :

整理交流的资料。出一期以此为专题的黑板报。

《梦溪笔谈》二则 篇5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二篇文言文,疏通文意仍是重难点,因此,掌握一些常见的实词和虚词仍是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同时《课程标准》阅读部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以“通译选文,明确大意”为另一学习目标。好在本文二则的故事性比较强,且注释较详,加之有一定的文言基础,疏通文意的难度不是太大,宜采用小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组内解决,体现自主和合作意识。并通过练习二、三、四来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

另外,本单元是以“关注科学”为主题,而《梦溪笔谈》是宋代科学家沈括记录的我国古代,尤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先进技术的情况的书,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在本课选的两则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科学思想?你在生活中有何启发?(或如何运用这些思想的?)

引导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发现的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并简单说明其原理,为后面写作简单的说明文作准备。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语设计:由“三声夸克”引入“梦溪笔谈”

2.学生自己了解沈括及《梦溪笔谈》,教师进行强调:沈括,北宋政治家、科学家,作品梦溪笔谈的内容等。

3.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仔细阅读课文。

4.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可通过范读纠正学生错误。

5.学生进行讨论,将不懂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由学生自己,讨论,如果解答得不准确,就由教师予以纠正。

6.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7.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理解:

教师设置问题:

(《以虫治虫》):a.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b."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有哪些?

c.这则短文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梵天寺木塔》):a.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了的问题?

b.写众人对此事的反应目的是什么?

8.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明确答案后,对二则文章进行讨论:

问题一:《以虫治虫》中消灭害虫的文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发?你能再举一例吗?

问题二:这两篇文章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些伟大成就?

问题三:简洁生动的语言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问题四:你能说出这两则短文还有什么特点吗?对你的写作有何借鉴?

9.讨论“探究。练习”第一。二题。

10.学生朗读课文,完成迁移训练。

《梦溪笔谈》二则 篇6

——以虫治虫

一、        对本课教学的认识:

《梦溪笔谈》二则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

(上册)的二十一课。它是第五单元——“关注科学”中的唯一一篇文言文。

在设计教学时,最使我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体现这篇文言文与整个单元主题的关系。我认为这一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矢志探索的精神;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的脉动,关注科学,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抓住灵感的闪光。这样的科学精神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就着重注意体现了这一点。另外,本文是一篇文言文。因此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也不能丢,文章中的重点实词及虚词仍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体现了简洁、平实的语言特点。

二、        教学思路设计

《梦溪笔谈》二则,我设计了两课时,一课时解决一个文段。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以虫治虫”。在这一课时的设计中重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训练以及对学生思路的拓展。

1.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先进水平并由此引出学生对《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的兴趣,简介作家、作品,营造科技氛围。

2.梳理文意。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和小组间的提问,掌握实词词义、虚词不同

用法,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文言虚词。

3.感受文章语言特点。通过教师提示的要素:

虫害发生的时间:

虫害发生的季节:

虫害发生的范围:

解决虫害的经过: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要求在概括时包涵着四个要素。教师给出大量运用想象的文段,请学生进行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明确介绍科技发现的小文章应尽量使用简洁平实的语言。

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后,进行写作训练。利用投影展示关于“以虫治虫”

的图片,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进行描述。个人写完后小组交流,每小组推举出最好的一个进行班级交流。

这样学生在获得初步感受的同时,落实到了写作上,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这比教师枯燥的讲授更易于学生接受,与整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联系起来。

4.拓展思路。教师利用“以虫治虫”的图片和生活中利用生物技术的例子,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本身联系学习过的科学知识,体会自己身边的科学现象。学生们通过拓展思路,了解到科学不是神秘的。在我们身边就存在着许多科学现象。这不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也激发他们的信心,日后也成为改变世界的人。学生很明确的认识到,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有奉献一生的准备。

《梦溪笔谈》二则教案设计

——以虫治虫

教学目标 :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感受我国古代科技,增强学生对科学技

术发展的兴趣。了解身边的科技发展情况,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在班级中形成浓厚的科学氛围。

2.能力:欣赏课文简练的语言风格。学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简短的科技

片断。通过教学,全班达到熟练朗读。

3.知识

①联系课文的背景,了解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②掌握课文中重点字字音,如:“蝎”、“喙”、“钳”、“穰”、“傍”等;

③掌握课文中的常见文言文实词词义,如:“岁”、“穰”等。通过教学,全班90%以上的学生能熟练掌握词义。

④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如:“之”、“其”、“以”等。通过与已学过的课文进行比较,全班80%同学能进行区分并正确运用。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的3②③④

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的3③④

教学思路设计: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自主地探讨课文内容,掌握文意及语言特点。了解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以提问、投影进行引导、串联。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授课行为

(讲解、提问的内容)

技能要 素

学习行为

(学生活动及预想回答)

一、        导入  教学

1.  我们的教材第五单元设计的主题是“关注科学”。你们知道哪些科学家呢?

2.  从大家的回答中,我发现同学们知道许多对人类有过贡献的外国科学家。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你知道我国古代在科学方面有哪些成就吗?”

3.  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展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投影。

4.  从上面的投影同学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一部作品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梦溪笔谈》

提问

提问

展示投影

爱因斯坦、牛顿、爱迪生等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地动仪……

观看投影

二、        整体感知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  简介《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2.  全班齐读课文

3.  教师提示本课重点字、实词及虚词

4.  分小组进行学习,借助工具书及注释,排查字音、词义并进行翻译。

5.  两小组间针对字音、词义,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相互提问。

6.  教师利用投影进行检测

展示投影

小组合作学习

互相交流检查

投影

看书164页注释①

观看投影,进行记忆

了解《梦溪笔谈》及沈括

分小组进行讨论学习,通过互读、互译,掌握字音、词义,并准备接受他组的提问。组内成员可做补充。

每题由一人回答,其他人可补充。若此题本组回答不对,则由出题组公布答案。

回答教师打出问题并在书上做补充。

三、        体会语言

1.“我们已经了解了本课的大意。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内容?”

(要求:要注意包含教师提示的要素)

2.教师读自己写的包含大量想象的文段

3.老师写的文段在语言有什么特点?

4.一本记录科学发现的典籍,都用老师文段中的这种语言好不好

4.写作训练:

放“以虫治虫”的动画。

请同学们学习课文的语言特点对以上的动画大意进行概括

四、        拓展

1.  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科学发现。实际上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

2.  你知道在生物界中还有哪些“天敌”现象吗?

3.  放“以虫治虫”的投影

4.  这些都是昆虫的本能,是一种自然现象。现在我们再遇到虫害时还是和过去一样坐等害虫的天敌出现吗?

5.  你知道这样农业中“以虫治虫”的例子吗?

教师补充中国台湾引进“大洋瓢虫”解决柑橘虫害的例子

6.  现在生物技术已经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作用,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处处可见生物技术的应用,你身边有这样的情况吗?

五、        结语

科学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神秘世界的大门。而科学本身也不是神秘的,它不仅仅属于科学家,也属于所有的有心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有严谨的态度,进行细心的观察,你就会有许多收获。你也许也能向伟大的科学家一样改变世界

提问

提问

展示投影

提问

投影

提问

复述文章内容

听教师所写文段,注意其语言上的特点

自由发言

将两个文段进行比较,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课文语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大意

每组推选一人

全班进行交流。

天敌

自由发言

猫和老鼠、猫头鹰和田鼠、蛇和獴等

观看投影

不是。

“农民们在农田里放养无毒蛇吃田鼠”等

“环保”等

六、        布置作业 。

1.  熟读课文,记忆重点字音、词义。

2.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以虫养虫”的资料,准备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请于我实行资源交换。(我需要江苏版七年级诵读欣赏教案和2、5、24等课教案,其它课文的教案我都有。)

《梦溪笔谈》二则 篇7

《梦溪笔谈二则(梵天寺木塔,以虫治虫)》教案

目的要求     1.了解课文记述的两则生动的事例和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 2.学习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方法。 3.品味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4.掌握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用法。  一、学习重点: 1.《以虫治虫》选自《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文章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事例,说明开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是促进农业增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全文共70字,可分为三层。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生了子方虫,正要危害秋田里的庄稼。 元丰:宋神宗赵顼的年号(1078—1085)。庆州:宋代州名,在今甘肃庆阳一带。界:地域,范围。子方虫:今称粘虫,危害麦类、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种作物。方:正当,正在。为:成为。秋田:秋天田地里的庄稼。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害:危害。 文章首先说明虫害发生的年代、季节和范围。一个“方”字,显示虫害的紧迫,治虫实为当务之急。 [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忽然有一种昆虫产生了,样子像泥土里的“狗蝎”,嘴上长有钳,成千上万,遍地都是;它们遇上子方虫,就用嘴上的钳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狗蝎:口器咀嚼式,有强大铗状尾须一对,能夹人、物,杂食性或肉食性。其:它的。喙:鸟兽的嘴,此处指虫子的嘴。钳:指长在昆虫嘴上的钳状物。蔽地:遍地。蔽,遮盖。则:连词,相当于“就”。以钳搏之:用钳跟子方虫搏斗。之,指子方虫。悉为两段: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悉,都,全。为,成为。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十天后,子方虫全被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旬日:十天。皆尽:指子方虫全部被消灭。岁:年成。以:因。“以”后省略“之”,之,指消灭子方虫。大穰:庄稼大丰收。 这一层写子方虫的天敌应运而生,灭尽子方虫,庄稼因此获得大丰收。“忽”字表明事出意外。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虽然在当时人们对此现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但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接着介绍子方虫的天敌:“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这是写它的外貌特征,突出“有钳”,因为这是它消灭子方虫的有力武器。“千万蔽地”,说明为数众多。当它遇见子方虫时“以钳搏之,悉为两段”,说明它剿灭害虫时威力无比。“旬日子方皆尽”,说明剿灭害虫极为迅速,干净彻底。“岁以大穰”,一个“以”字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这里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这种虫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 其:这样,这种。旧:这里是“过去”“先前”的意思。之:第一个“之”,语气助词,无义。第二个“之”,它,指子方虫的“天敌”。土人:本地的人,当地的人。谓:称,叫。傍不肯:虫名,即步行虫。其成虫和幼虫都有钳状的锋利口器,喜食蛾科害虫的幼虫。 这一层说明天敌的出现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旧曾有之”。篇末点出“傍不肯”的名称,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梵天寺木塔》选自《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本文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稳定问题的生动事例,说明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全文分三层。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两浙:浙东、浙西的合称,相当于今浙江省及江苏省的长江以南、茅山山脉以东地区。梵天寺木塔:始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八角九层,高三十七丈。宋乾德二年(964)重建。这里是指重建时的木塔。钱氏:指五代时割据浙江的吴越王及其子孙。方两三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方,才。级,层。钱帅: (929—988),入宋后封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之:指正在建造的木塔。患:担忧。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云:说。布:铺排。故如此:所以这样。故,所以。如此,这样,指木塔不稳定。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乃:顺接连词,当“于是,便”讲。以:介词,用。而:转折连词,当“但是”讲。初:从前,当初。 以上是第一层,讲建塔过程中关于塔身不稳定问题,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这里首先交代建塔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一个“患”字,突出了“塔动”这一主要问题。塔“动如初”,说明了建筑工匠未能解决这一主要问题,因为“塔动”的关键不在于“未布瓦”。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密:暗中,秘密地。使:派。其:他的,指匠师的。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贻:赠给。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用金钗送给她。以,用,把。金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问:询问,打听。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因:原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此:这,指解决塔动问题。易:容易。耳:语气词,可不译。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钉之:钉木板。钉,用为动词,意思是用钉子钉。之,指木板。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如;遵照。其:他的,指喻皓的。言:话,言论,指上面喻皓讲的一番话。遂:于是,就。 第二层,写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办法,解决了“塔动”的问题。 “无可奈何”一词道出了大家对解决“塔动”这一难题无计可施,反衬了喻皓很轻易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突出喻皓技术之高。“密使”“贻以金钗”,写出了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从侧面反映出在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对这一难题,一个“笑”字写出喻皓的神态,突出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此易耳”短短三个字,体现了他胸有成竹,技艺高超。“如其言,塔遂定”,一笔带过,用事实说明了喻皓的技艺高超。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胜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盖: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因为”。弥束:更加紧密相束。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面。相:互相。联:连接。如:像。 履(旧):走,踩踏。其:那。持:支撑。自:自然,当然。 [人皆伏其精练。] 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伏:通“服”,佩服。其:他,指喻皓。精练:高明。 第三层,解释“塔定”的原因,并写了众人对此事的反应。“人皆伏其精练”,从侧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明。   二。学习难点:    1.《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两则,《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这种防治方法不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第二则《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2.《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3.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以虫治虫》介绍子方虫的天敌比较详细,介绍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征,数量之多,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以虫治虫”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记叙喻皓的语言较详,因为这最能体现他技艺的高超。对“塔遂定”的原因也写得较详,因为这是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则以“如其言”三字一笔带过。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三。文学知识 1.《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日,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  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今人有《梦溪笔谈校证》。 2.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熙宁五年(1072)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宁八年(1075)使辽,斥其争地要求,又图其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为《使契丹图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市区),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无不详为记录。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传本附人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