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最新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2.2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看下图,同学们觉得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凭感觉看,是不一样大,那么大家拿出手头的尺子或者选择一根绳子作为参照物,来测量测量两个圆的大小。
【生】两个圆原来是一样大的。
6.2 新知介绍
一、长度的单位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米,也学习了米的相关进率。
下面我们来总结: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μ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25px=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师】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5.2m=5.2m×100=13000px
【生】5.2m=5.2×2500px=13000px
【师】对,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二、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师】从这幅图里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常用的直尺,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200px,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200px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0.25px。
【师】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测量过程中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B:使用中: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下图所示)。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下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师】下图中木块长度是多少?
【生】答:2.1925px。
测量误差
【师】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我们的测量方法却都是正确的。之所以有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最后需要进行估读,估读就难免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
B.96.25px
C.19mm
D.47.5px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25px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2.5px=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50px对齐,右侧与96.25px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96.25px-50px=46.25px。
故选A
【例题】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08.5px、309px、308.75px、323.75px,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B.308.5px
C.312.5px
D.309px
【分析】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采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323.75px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323.75px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4cm+12.36cm+12.35cm
=308.75px
故选A
三、时间的测量
【师】许多同学手上都有带一只手表,大家都知道,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所以是时间的测量工具。那么除了手表以外,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用来测量时间呢?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时间呢?(不要告诉我说可以看手机时间。)
【师】
下面我们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师】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生】可以用日晷、沙漏计时。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
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师】对,大家概括得很好,有时候在野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大概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时间。
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h=3600s
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实验】机械停表的使用
(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归纳总结】秒表的外形如上图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秒针控制按钮。使用时,你应该先进行调节,就是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再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要按动秒针控制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木棒都能成为杠杆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要有如下两个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要能绕着某固定点转动
误差处理:
【师】时间的测量也会有误差,如果减小误差,如长度测量类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1—2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2、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阅读课本序言,让他们有个印象: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讲授新课
1、机械运动
让学生讨论课本图11.1—1所示的运动以及相类似的运动。让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
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
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回答中得出: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改变。(板书)
提出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
②我们周围的树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运动的吗?
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参照物
播放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所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VCD。使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乘客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②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③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图11.1—3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做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选取收割机做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
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图11.1—4的各种情形物体的运动状况。
(三)课堂小结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为什么要选参照物?
3、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四)作业与思考
1、课本第22页的“动手动脑学物理”
2、同步测试相应的练习。
(五)教学后记:
【§1—3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速度的计算
2、难点:速度单位以及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场面描述:我校的100米决赛正在进行,小明勇夺冠军,同学都羡慕地说,他跑得真快!而在5000米的长跑竞赛中,运动健将小马一举夺得冠军,同学们佩服地说:小马跑得真快!
引导学生从事例中提出问题: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讲授新课
1、速度
组织学生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从小明跑得真快的事例中讨论得出:运动员运动的路程相同,比较哪个运动员先到达终点就是哪个运动快。
得出:“通过相等的路程,用的时间短的运动得快。”
提问:小李步行,而妈妈骑自行车,大家同时从家里出发,怎么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
学生讨论得出:谁在前边谁就运动得快。
“在相等的时间内,走的路程多的运动得快”
提问:怎样比较小明和小马谁运动得快呢?
启发学生回答:可以计算出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短就是运动快或者计算出相同时间运动的路程长也是运动快的。
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v=s/t
单位:m/s或者是km/h
例题:书本23页
指导学生学会单位换算
练习:20m/s=54km/h=
例题:书本24页
指导学生学会熟练掌握公式的变形。
2、匀速直线运动
指导学生观察图11.2—2。让他们提出不同之处。从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含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
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物体做变速运动的例子(汽车开动时,汽车刹车时,足球在草地滚动时等等)
平均速度:v=s/t这样算出的速度上该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1、怎样表示运动的快慢?
2、速度是怎样计算的?
3、速度的单位怎样进行换算?
4、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变速运动呢?
(四)作业
1、书本26页第一、四题
2、完成相应的同步测试
(五)教学后记
【§1—4测量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②。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①。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②。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③。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教学过程;
师: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把铜丝作为斜面,让滑轮滑下来)滑轮在前半程滑的快,还是后半程滑的快?生答。
师:前半程或后半程或一样快。要想知道哪一段滑的快,就得比较平均速度。速度又怎么知道呀?用路程除以时间,路程用刻度尺来测,时间要用表来测,那具体应测哪些物理量呀?今天我们就要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在斜坡上各路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来验证斜坡上自由滚下的物体在前半程快还是后半程快。板书课题: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器材可从实验台上选取。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画出实验表格,进行分组实验,收集数据最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拿出实验报告,分组讨论并完成实验报告上的第4、第5项内容,时间为5分钟。
拿出一组同学的实验报告在展台上展示。
师:很好,那么后半程的时间如何测量呢?生答。
总结:可以用总时间减去前半程的时间。那秒表又如何使用呢?哪位同学知道呢?生答。
总结:很好,按一下开始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再按一下回零。外面的长针走一圈是30秒,长针走两圈里面的短针走一格是一分钟。我们会使用秒表了,下面就开始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把数据填在表格里。时间为10分钟。开始:
实验结束把一组同学的报告展示出来。
师:哪位同学发现他们的数据有什么问题没有?
很好,长度测量的结果要有准确值和估计值,他们这一组同学没有写出估计值。长度测量写出估计值的同学请举手。你们的路程测得怎么不一样呢?生答。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找学生演示他们是如何测量木板的长度的)?我们通过这个实验就验证了,物体从斜面上滚下来时,后半程比前半程的速度快。你们能比较出哪一组的小车滑的快吗?不能,有什么办法吗?有同学说比速度,怎么比呢?请同学们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算出小车在斜面运动时全程的平均速度,时间为2分钟。
再拿两组实验报告比较一下,哪一组小车滑的快。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测出1路公共汽车从河师大到火车站的平均速度呢?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
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关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过程:
导学达标:
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种各样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1、声音的产生
演示实验:(1)、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2)、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扩展:录制声音
2、声音的传播:
(1)、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实验14页图1-4示: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看15页的表格内容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速度谁快?
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学生活动:对着远处的高山喊可以听到回声,为什么在教室里讲话听不回声?
4、回声:声音的反射。<0.1秒<17米
二、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本节内容,因内容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课外练习。
四、课后活动:
动手动脑:1、2、3题。
教学后记:
在课堂上对声音的知识不能扩展太多,这只是声音的第一节课,可降低难点。
要测一测学生的接受情况。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的方法;
2、通过活动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领会误差的含义;
3、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测微小物体和液体质量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讨论法、分组实验
实验准备:托盘天平及砝码、回形针、水、烧杯(两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
【新课学习】:一、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活动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观察天平的测量值和标尺分度值。
天平的测量值(砝码盒内所有砝码质量值之和):
横梁标尺刻度(等于砝码盒内最小砝码质量)
标尺分度值(最小刻度)
思考:哪次测量更准确?为什么?
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启发?
方法介绍:测量单个小物体的质量时,由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比较小,一般的托盘天平精度不够,难以测出,因此采取测多算少,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
同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进一步较小误差。
二、测量水的质量
设计方案:如何测量水的质量?
教材P6把三个步骤排列一下,填入表格。
思考:把⑴和⑵交换,这个方案如何?分组活动:⑴调节天平;
⑵测一枚大头针质量;
发现:无法测量,比分度值小
⑶设计方案;
⑷测100枚大头针质量;
⑸再测200枚大头针质量;
⑹计算一枚大头针质量。
同样的误差,分得越多,误差越小。
测多算少(累计法)
活动2:分组活动测水的质量
⑴测烧杯质量m杯;
⑵测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
⑶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m水=m总-m杯
可行,但误差大(分析:将水倒出时烧杯内仍有少量液体,测量m杯结果偏大,导致m水结果偏小,这种测量方法对牛奶、油等黏性液体来说误差更大,所以不可取。)通过学生积极讨论、
分析、总结、概括,
不仅调动他们积极
性,而且培养了他
们的分析、归纳能
力。
让学生自由猜想,培
养学生发散思维。并
对猜想内容,根据所
给的实验器材或自制
器材进探究设计,并
进行分组实验。学生
带着问题实验始处于
一种主动的获取状态
,他们全心投入,手
脑并用。学生共同协作,记录
数据,培养实是求事
的科学态度,增强合
作意识。
【教后感】:测液体质量时,同样也存在着从一只烧杯倒入已称好质量的空烧杯引起倒不干净的问题。
《欧姆定律》
一、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一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高中必修本(下册)安排这节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再次增加感性认识;体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通过实验来探索物理规律);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的两种常用方法——列表对比法和图象法;再次领会定义物理量的一种常用方法——比值法。这就决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这节课不全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实验结论及定律的内容,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知道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得出结论时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过程中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物理变量的,从而让学生沿着科学家发现物理定律的历史足迹体会科学家的思维方法。
本节课在全章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是重要的,它一方面起到复习初中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学习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奠定基础。本节课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也将在后续课程中多次应用。因此也可以说,本节课是后续课程的知识准备阶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理解电阻的概念及定义方法;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掌握欧姆定律并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重点是成功进行演示实验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本节课的核心,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电阻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尽管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在高一物理和高二电场一章中已经接触过,但学生由于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从数学上的恒定比值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进而认识其代表一个新的物理量,还是存在着不小的思维台阶和思维难度。对于电阻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表达式,从数学角度看只不过略有变形,但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物理意义。有些学生常将两种表达式相混,对公式中哪个是常量哪个是变量分辨不清,要注意提醒和纠正。
二、关于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有演示实验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以演示实验为主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材难点处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教师可给予恰当的思维点拨,必要时可进行大面积课堂提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化解难点,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会怎样提出研究课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合理选用实验器材,怎样进行实际操作,怎样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和总结出物理规律。同时要让学生知道,物理规律必须经过实验的检验,不能任意外推,从而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对教学过程的构想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一些主要教学环节,有以下构想:1.在引入新课提出课题后,启发学生思考: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什么(不一定让学生回答)?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方法论教育,也为过渡到演示实验起承上启下作用。2.对演示实验所需器材及电路的设计可先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样使他们既巩固了实验知识,也调动他们尽早投入积极参与。3.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请两位同学上台协助,同时让其余同学注意观察,也可调动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积极进行观察和思考。4.在用列表对比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后,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物理规律,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目的是更加突出方法教育,使学生对分析实验数据的两种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到此应该达到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通过提问和画图象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转向高涨。5.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要引导学生从分析实验数据入手来理解电压与电流比值的物理意义。此时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论,而应给予充分的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予适当的思维点拨。此处节奏应放慢,可提请学生回答或展开讨论,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课堂气氛掀起第二次高潮,也使学生对电阻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有深刻的印象。6.在得出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欧姆定律,这实际上是认识上的又一次升华。要注意阐述实验结论的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先行总结,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重申时语气要加重,不能轻描淡写。要随即强调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必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任意外推。7.为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自编若干概念题、辨析题进行反馈练习,达到巩固之目的。然后结合课本练习题,熟悉欧姆定律的应用,但占时不宜过长,以免冲淡前面主题。
四、授课过程中几点注意事项
1、注意在实验演示前对仪表的量程、分度和读数规则进行介绍。
2、注意正确规范地进行演示操作,数据不能虚假拼凑。
一、课前延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虚像的概念
(二)课前自学: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自学课本P43,边阅读边观察图2.3—1与2.3--2,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此实验是研究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
(3)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4)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5)观察2.3-2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
(6)图2.3-1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
(7)用直线把图2.3—2中的S与S1连接起来看一看这条线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2、虚像
1)观察2.3—2回答下列问题
2)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
3)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
4)况且,由2.3--2可知,S是S1是光线的延长线,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6)总结:上面1.2可知平面镜的特点有1.2.3.4.
3、球面镜
阅读P44科学世界回答问题
(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
(3)在文中什么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个道理
(三)自学检测: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像到镜面的距离M,人与像的距离为M.
3、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4、球面镜有两种,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对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对光线有对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镜有很多,例如
5、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四)自学反思:
1、
2、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
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合作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精讲点播
【例题】
例1、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镜面相互对称作图。用轴对称方法先分别作出A、B、C三点的像A'、B'、C',再根据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用虚线连结三点即可,如图2所示。在图中AA'、BB'、CC'都属辅助线,要用虚线表示,而像A'、B'、C'是虚像,也需要用虚线来表示。
例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
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
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
例3、如图12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图说明)
解析:此题涉及了光反射的许多知识点,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因此可两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S';然后连接S'A,S'A和平面镜相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答案如图13所示。本题先找到点光源S经平面镜形成的像S',连接S'A交平面镜于O点,再连接SO完成光路,这种解题的思路方法,应用在很多平面镜的解题中。
【跟踪训练】
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
2、某人身高1.7m,站在一块镜子前2m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m,
像与人相距m,当他远离镜子0.5m,此时像距为m,像与他相距m,像高为m
3、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
4、作图题(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镜)
(四)归纳总结
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三、课后提升
(一)达标训练
1、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
2、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
3、平行光线射到一张报纸上发生漫反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每条光线的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各条光线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
C、各条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说法均正确
4、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1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A.3:40B.4:20C.8:20D.9:40
55、当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3mm,那么镜子的厚度是()
AA、3MMB6mmC1.5mmD0.75mm
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7、如图5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甲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乙中的()
8、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应等于
(二)反馈评价
教学目标
基本知识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够区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一矢量,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能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3、知道力的两种不同的分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对某个力进行分析的线索和方法。
情感目标:
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要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在初中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理解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2、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
3、要会从性质和效果两个方面区分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对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要准确把握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三点:
1、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力的相互性;
3、力的矢量性;
(二)、力的图示是本节的难点。
(三)、力的分类需要注意的是:
1、两种分类;
2、性质不同的力效果可以相同,效果相同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教法建议:
一、关于讲解“什么是力”的教法建议。
力是普遍存在的,但力又是抽象的,力无法直接“看到”,只能通过力的效果间接地“看到”力的存在。有些情况下,力的效果也很难用眼直接观察到,只能凭我们去观察、分析力的效果才能认识力的存在。在讲解时,可以让学生注意身边的事情,想一下力的作用效果。对一些不易观察的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找到办法观察到。
二、关于讲解力的图示的教法建议。
力的图示是物理学中的一种语言,是矢量的表示方法,能科学形象的对矢量进行表述,所以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快的熟悉用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物理的含义,并且能够熟练的应用。由于初始学习,对质点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在课堂上讲解有关概念时,除了要求将作用点画在力的实际作用点处,对于不确知力的作用点,可以用一个点代表物体,但不对学生说明“质点”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一、提问:什么是力?
教师通过对初中内容复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如用弹簧拉动钩码,或者拍打桌子等实验现象展示力的效果以引导学生总结力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指出了力的物质性。
提问:下列实例,哪个物体对哪个物体施加了力?
(1)、马拉车,马对车的拉力。
(2)、桌子对课本的支持力。
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就有受力物体,有力作用,同时出现两个物体。
强调:在研究物体受力时,有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二、提问、力是有大小的,力的大小用什么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总结:力的测量:力的测量用测力计。实验室里常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
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N。
三、提问:仅仅用力的大小,能否确定一个力:
演示压缩、拉伸弹簧,演示推门的动作。主要引导学生说出力是有方向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并得出力的三要素来。
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提问:如何表示力?
先由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然后教师小结。
力的表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用一条有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讲解例题:用20N的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正方形物体向右匀速运动。用力的图示表示出推力。
教师边画边讲解。注意说明:
1、选择不同标度(单位),力的图示线段的长短可以不同;
2、标度的选取要利于作图
通过作图练习、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力的图示作图规范。
力的示意图:用一条无标度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让学生体会力的示意图与力的图示的不同。
五、力的作用效果:
回忆初中的知识,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
六、力的分类:
教师总结力的分类,强调高中阶段按照力的性质划分,在力学范围内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力、磁力等等;
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动力、阻力、支持力、压力等等;
在力学范围内,按力的性质划分的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探究活动
测定患者的血沉。在医学上有助于医生对病情作出判断。设血液是由红血球和血浆组成的悬浮液。将此悬浮液放进竖直放置的血沉管内,红血球就会在血浆中匀速下沉,其下沉速率称为血沉。某人的血沉v的值大约是10mm/h。如果把红血球近似看作是半径为R的小球,且认为它在血浆中下沉时所受的黏滞阻力为。在室温下Pa·s。已知血浆的密度,红血球的密度。试由以上数据估算红血球半径的大小。
答案:m。
重点:
领略物理的神奇,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难点:
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神奇的简单解释。
释疑知识点:
例题:
你对神秘太空有哪些了解?你对大自然有哪些惊叹?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神奇?请举出几例,大家一起交流。
[解析]:
神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宇宙的形成是由于大爆炸产生的,太阳发光是核反应,苹果落地是
由于地球引力产生的,筷子在水中弯了是由于折射原因等等。
例题1:
平日你是怎样喝饮料的?你细心观察过吗?如果一个瓶子装满饮料,盖子盖上,在盖子上开一小孔,刚好能插进吸管。这时再用吸管吸饮料,能吸上饮料吗?试试看,如果吸不上来,怎样做才能将饮料吸上来?
[解析]:
本题应从大气压方面进行考虑。
答案:之所以能吸饮料是由于大气压的原因。如果封闭很紧,饮料瓶内气压减小,就吸不上饮料了。可选择扩大插吸管的口,或再开一小孔,问题就可解决。
例题2:
圆珠笔方便耐用。你是否探究过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如果你将笔朝上使用,使用一会笔还会出油吗?
[解析]:
圆珠笔是靠重力供给油墨。
答案:圆珠笔是靠重力供给油墨的。写字时小圆珠和纸面接触,受到手沿笔杆向下的力。小圆珠就和笔尖间有一空隙,此时油墨就由重力作用流了出来,如果朝上使用写一会就写不出字了。
A类
1.你发现过身边的神奇吗?与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
略
2.收集世界十大自然奇观的相关资料。
B类
观察、实验:自制一个浮沉子。
准备的器材:矿泉水瓶、带胶皮塞的口服液小瓶(塞子上有小孔)
(1)将空的矿泉水瓶装上适量水,再将装上适量水的盖上带小孔的胶皮塞的口服液小瓶迅速倒置放进矿 泉水瓶中。试试看,你的小瓶能浮在水面上吗?
(2)盖上矿泉水瓶盖,并扭紧,你的沉浮子就制成了。扭一扭矿泉水瓶,小瓶能上浮和下沉吗?
观察:小瓶什么时候下沉?
小瓶什么时候上浮?
C组
开学伊始班级进行大清扫,小明和小丽一起擦玻璃。小丽指着玻璃的下面说:“这儿还没有檫干净。”细心的小明顿时发现:为什么她能看清,而我却看不清楚呢?哈气是怎么回事呢?围绕哈气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知道速度的单位,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能用“运动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速度的物理意义;用速度公式v=s/t及其变形式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速度概念的建立及平均速度的含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3)理解速度公式,能用速度进行简单的运算;
(4)通过对物体运动快慢的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实例分析、对比、讨论;
(2)初步体会双元相关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刘翔获得奥运会冠军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速度的得出和理解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汽车:火车:
200m2、5km
10s1min
相同路程比时间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
单位时间比路程
定义:
物理意义:运动快慢
二、速度公式:v=s/ts=vtt=s/v
单位:米/秒(m/s)—国际千米/小时(km/h)——常用单位
人步行:
路程时间速度
1m1s1m/s
2m2s1m/s
3m3s1m/s
………………
1m/s=3、6km/h
匀速直线运动
(1)速度不变
(2)路线是直线
不能说v与s成正比或与t成反比
只能说s与和t成正比且比值不变
二、运动类型变速直线运动
(1)速度变化
(2)路线是直线
=s总/t总
……
计算题格式要求
1、格式:(已知、求、)解、答
解:公式(统一符号)=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