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座谈心得体会【通用三篇】

员工座谈心得体会(精选3篇)

员工座谈心得体会 篇1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更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沟通者。上次的博文我谈到了怎样像魏老师一样管理学生,这次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班主任的沟通艺术。

我们会发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经常经历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处于对学生的关心,因此,对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而有些学生确不能欣然,愉悦的接受,甚至严重着,觉得这是老师在有意作难或是不怀好意,这样就产生了抵触情绪,甚至是行为上的冒犯。可见,班主任的沟通艺术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必须善于运用沟通艺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那么,班主任究竟如何与学生沟通呢,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要有那些原则呢?

一.以爱感人。

我在一位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他写的一个案例,是他对后进生的教育。他谈到对待后进生要多花些功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首先要给他们一份特殊的爱:学会关爱,赞美和宽容。班主任要多关爱后进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烦恼,爱永远是教育真正的内涵,,如果没有爱,任何说服都无法开启一扇紧封的心扉,如果没有爱,任何甜言蜜语都打动不了一颗冰冷的心。他努力去关爱每一位同学,如果有人生病了,他定会亲自送到医院;有的同学家境困难,他就发动学生“献爱心”,有学生过生日,他都会送一张贺卡给他。有一次,是晚上凌晨两点,宿舍管理员打来电话,说是有个同学病的厉害,得送去医院,他二话没说,穿外衣就往外走,当时正值暮春时节,春寒料峭,天又下着雨,这位老师披上雨具赶到宿舍,直接把那位同学送到了医院。这位同学的父母远在北京经商,家中无人照管,非常调皮,班上大大小小的事都有他的份,学习成绩日落千丈,班主任找他谈过好几次,确不见奏效,这次就是白天吃了冰棍闹肚子引起的,老师又恨又怜。但这位老师还是守了一晚,到早上嘱咐了护士才去上课的。到了中午,他带上饭菜去看那位学生,当老师把热乎乎的汤碗递给他时,他看到那位学生的眼睛有些模糊。出院后,那位同学找到老师,说他会痛改前非,好好学习,没想到一次小小的关爱胜过了千言万语的说教。这才是班主任应有的沟通艺术啊!

二.以情动人。

魏书生老师刚刚出来工作时,发誓要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为了上好第一节课,他精心准备,可谓万事俱备。第二天课堂上,魏书生老师是热情洋溢,激情燃烧,把平生之精华,一股脑的倾泄在课堂上。结果呢?学生们不买账。不但不买账,反而睡到一大片。后来魏老师反思:是准备不充分吗?不是。是情感不感人吗?不是。是自己长得不帅吗?不是。后来,魏书生老师反复思考,得到一个结论:感染学生,情感要对路。以此为出发点,魏书生老师成了现在的教育家。

三.以理服人。

班主任的.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有一位老师的案例是,有一位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这位老师当众批评了他,他拒不接受,老师很生气。但老师转念一想他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他当面对那位同学:“老师错了,我改,你能和我一起改吗?”他笑了。“老师我改,我坚决改。”从此,他上课认真听讲,从不违纪,对老师也非常尊重。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有时候,只要放下架子,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

四.稳面后点。

这一点也很重要。老师要先考虑到全局,再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也是一种沟通的技巧。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沟通起来更具有艺术性是班主任毕生所探究和追求的。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班主任就应该迈出主动的一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感与需求,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为他们提供挖掘自身潜能的环境,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一切学生,及时鼓励学生的每一步的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架设起师生之间的心桥,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架起一座长桥。

员工座谈心得体会 篇2

下午,在盛大丰满农家乐参加了由县联社组织的青年员工座谈会,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欢聚一堂,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于参加信用社工作,很感谢信用社给了我们青年员工这样一次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对于我个人来讲,这是一次学习与锻炼的好时机。回顾这一年多的工作,对干好本职工作,我有以下感想和体会:

一、热爱工作,乐于奉献

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是要充分热爱工作,在我的心里一直把信用社当作自己的家,我很爱这个家,因为它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也是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一个新的开端,这种爱也激励我热爱为这个家的发展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线员工我认识到“银行出售的就是服务”,故礼貌待人是日常工作中的第一件大事。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了一条提供优质服务的捷径,那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乐于奉献,微笑待人,看成是一种幸福、一种收获。把自己的奉献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那种快乐视为自己真正的快乐。我的奉献,并非是放弃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去努力的做:

其一,坐得住,静得下,不浮躁,主要心思用在工作上。虽然现在什么都是在电脑上操作,可我遇到每项新业务我都会在事后认真做好笔记,把重要和容易忘记的东西抄下来,下次再碰到

就不怕了。我想给领导建议的是,我从事的是会计岗位,SC6000使用时间不长,系统正处于实践和摸索阶段,稳定性很差,变化很多,我希望县联社多给我们辅导和在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多组织一些团体活动。

其二,份内份外的工作不能分得太清楚,能多干就多干。在无论麻烦与简单的业务,我都做到不挑客户,不挑业务。像那些汇兑等业务,无论金额大小我都一样对待,因为我深知,这是对我们信用社业务的一个推广也是业务的一个拓展。

二、钻研理论,勤练技能

学习是干好本职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一方面,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层次。希望六月份这次能够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证公共基础的考试,我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会在以后更加的努力。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从中汲取经验,增长才干。另一方面,坚持岗位技能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多进行农信银和汇兑业务知识学习,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信用社的一线员工,我深刻的认识到我手中需要的利器就是业务技能,有过硬的业务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才能提高工作效率,赢得客户的信赖,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我的窗口是复杂的岗位,不仅有政府给我们的政治任务,发粮食直补;还有邮政储蓄大力推广小额贷款抢占农村贷款市场,随着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银行相继成立,面对经营竞争的多元化格局,客户不光对服务态度要求高,他们还需要你节约他们的时间,如果业务技能不过硬,就会在操作流程中形成瓶颈,降低工作效率,就会因为发粮食直补而流失很多客户。我一方面努力从服务态度上给他们亲和感,在交谈中拉近彼此的距离,一方面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流畅的进行操作来节约他们的时间。

三,对联社管理的一些建议和意见。

我认为,把信合员工的意志和行为引向同一个方向和目标,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使员工之间产生共同的语言,共同的荣辱感,共同的责任心,从而增强信用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不断提升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打造全新的农信品牌。让信用社成为员工真正的主心骨,使员工成为信用社真正的主人。多搞一些娱乐节目或一些与业务有关的知识竞赛。

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这离不开所有关心爱护我的各位领导,离不开我亲爱的同事,是你们更加坚定了我奉献信合的信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依然要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毫无保留地付出自己的辛劳和汗水。现在我坚信:“我的生命因为有了信合,而不再贫穷;我的青春因为有了信合,而充满激情!

员工座谈心得体会 篇3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从1949年到1978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提出“三步走”战略,即到上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到上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入新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发展的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