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心得体会【精选5篇】

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大家分享的理论创新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理论创新心得体会 篇1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来,触动很深,感到这是一次思想的大起底,起底的是落后于时代的思维观念和惯性思维;这是一次能力的大排查,排查的是岗位素质与转型发展的差距;这是一次作风的大检验,检验的是尽责状态、求实作风和担当精神,使我对党的创新理论重大现实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结合自身实际,汇报四点感悟和体会 。

一、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首要是更新观念、摆脱束缚。从我市的实际看,公安工作要跟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彻底解决公安侦查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犯罪的差距,核心在创新、解放思想。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把大脑里的谜团解开,真学真懂,正确认识现状,科学研判形势,着力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不能始终把思想停留在书本上,导致思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时代“拧着劲”、与群众“拧着劲”、与实践“拧着劲”;着力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有经验,是优势,但固执已见,就容易被束缚,就容易偏离实际,使工作缺少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多学习、多实践,自觉跳出原有经验的束缚,敢向过去“开刀”,敢向自己“叫板”,勇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努力使已有的经验与新的实际“接轨”;着力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把改革创新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新理论研究新情况,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解决新问题,

二、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要求是端正思想、转变作风。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实际行动上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说到底是要解决思想作风问题。我感到,要力戒自由主义,强化纪律观念,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上不说、会下乱说等现象要坚决反对和制止;自觉管好自己的“生活圈、娱乐圈、交际圈”,坚决抵制诱惑和侵蚀;要力戒形式主义,强化务实观念,既要善于求真,在准确理解把握“上情”的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下情”,要有揭露矛盾的勇气,要有解决问题的愿望,也要善于求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归纳总结事物的规律,以指导实际工作。要力戒保守主义,强化效率观念,讲求时效。

三、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动力是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作为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能满足于空洞表态,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用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来体现讲政治要求的落实。一是树立事业为重的奉献精神。只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才能开动脑筋去刻苦学习钻研做好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潜心研究和把握本职工作的特点规律,才能积极面对和主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二是树立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鲁迅有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盲目自满、不思进取是制约能力提高的大敌。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重任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积极进取中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努力创造不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三是树立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真抓实干是精神状态好坏的重要标志。各项工作的落实都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我们能力素质也是在实干中提高的。我觉得敢于担事担责,敢于攻坚克难,敢于迎接挑战,认认真真把需要干的,一件件落地落实,才能把握创新理论的命脉。

四、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求新突破。着眼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敢于打破传统、突破定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继承传统,吐故纳新。对那些实践证明已经成为弊端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不再适用的东西,要改革,要抛弃。而对那些好传统、好作风不能抛弃,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结合新的实践,把它们丰富起来、发展起来,使它们发挥更好更充分的作用。二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树立解放思想的勇气,不墨守成规,患得患失,紧跟时展步伐,大胆解放思想,理直气壮地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敢于创造,敢于试验,敢于突破。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和检查过去的工作,突破成规,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以站排头、争第一的精神推动工作。三是着眼实际,寻求突破。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市公安局作出新部署和要求的重大改革,努力在工作中找到特色和亮点的重大改革,力争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营造以创新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理论创新心得体会 篇2

一、国外公共服务创新的代表性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的行政改革理论兴起,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治理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理论为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战略思路,推动了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实践。

1.新公共管理理论:以“顾客”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创新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滞胀的局面,而同一时期政府规模一直呈扩张趋势,这就使得各国政府面临着财政上的窘境。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突出显现,再加上长时期以来政府效率低下、服务意识不足,人们开始对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顾此失彼提出责难,政府遭遇信任危机。传统官僚制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面对这样的困境,各国政府不得不通过改革创新来化解危机、谋求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打破了传统的公共行政思维,提出了在政府部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新理念。这种前所未有的公共行政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

在不同学者的眼里,新公共管理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取向是一致的,即它是一种“以采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及公共服务质量为特征的管理主义”[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核心主张是:在政府领域引入工商企业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引入市场工具,克服传统方式的弊端,提高政府绩效。它打破了传统行政改革以政府为中心的思维习惯,主张用“顾客导向”的理念对政府进行改革。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提出的“企业家政府”理论。该理论提出了重塑政府的十大原则,包括起催化作用的政府、社区拥有的政府、竞争性政府、有使命感的政府、讲究效果的政府、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有事业心的政府、有预见的政府、分权的政府、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目标追求。新公共管理运动本身是对公共服务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回应。“一方面,公共服务带来的财政压力使得国家按照传统的方式无法独立承担公共服务的提供,必须寻求社会力量的合作;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剧了国家之间的全面竞争,国家必须通过改善服务,提供优惠条件等诸多方式来留住国内资本,吸引国际资本。”[2]新公共管理理论为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政府不再是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而是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者。政府要动员和发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形成有活力、有效率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新公共管理理论开发了一系列进行公共服务创新的新方式、新手段。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本质是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重塑。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顾客导向”的理念,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转变理念,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公民不再扮演接受安排和“恩赐”的角色,而是被看做可以对提供服务者提出要求的顾客。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倡导者看来,“顾客导向”理念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强调公民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公共服务创新的动力支持,督促政府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使用了“顾客”这一概念,它并不是如它的批评者所说的那样,要否认公民的主体地位,而是要把以往挂在口头上的主体地位切切实实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它强烈呼吁政府转变自身角色,由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官僚机构转变为负责任的“企业家”,公民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享有选择权利的顾客或消费者。新公共管理理论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寻找提高政府效率的方式和手段,尽管批评者认为这都是以管理为中心的思维体现,但不能忽略的是,无论是为提高效率而进行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还是削减政府开支、压缩政府规模的机构改革,都是为了提高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一切都有助于重塑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关系。

2.新公共服务理论:重视公民参与的公共服务创新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极大地开拓了政府改革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的行政改革运动,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一些学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企业化政府”概念进行了批评,对其市场化的举措提出质疑。如他们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过分追求,使公共行政可能面临民主价值的缺失;将服务对象比做顾客,可能使公民权利遭到忽视;“从划桨到掌舵”的角色转变很容易使人们几乎淡忘了谁是船的主人。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以登哈特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务理论。他们明确提出用基于公民权、民主和公共利益至上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替代效率主义导向的新公共管理模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民主治理和公民参与置于中心地位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3]。它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观点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七大原则,包括:服务于公民,而不只是顾客;追求公共利益;与企业家精神相比,应该更加重视公民权;思考要有战略性,行动要有民主性;责任并不简单;服务,而不是掌舵;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效率。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公共利益是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价值观。公共利益在公共服务创新中居于中心地位。政府不是公共利益的单独主宰者,公民集体的、共同的意志选择是公共利益形成的基础。政府的重要任务不仅仅是要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更是要创立公民明确表达意志的舞台,创造公民之间无拘无束地进行真诚对话的条件,帮助公民去发现和明确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第二,新公共服务理论高度重视公民参与。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公民”的观念取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顾客”概念,对公民价值给予高度认可,提出政府要把公民的需求和价值放在全部行为的首要位置。在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中,公民必须首先是享有各种权利的公民,而不是简单的作为服务对象的顾客。政府不是公共服务项目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所有者,而是多种主张和观点进行博弈过程中的调解者、中介者或裁判者。在倡导积极公民权的公共服务体系中,政府不再充当高高在上的主管,而是要对每个公民个体或群体的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政府公务员要基于对所有公民的尊重进行管理,培养“公共服务心境”。政府必须主动去理解公民正需要什么、正在关心什么,必须及时地对公民的利益需求作出回应,保证公民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实现。

3.治理理论:政府与公民合作的公共服务创新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和分权化的社会趋势改变了公共行政的生态环境,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相互依存度提高,范围不断扩展。与此同时,西方非政府组织日益壮大,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他们要求参与到公共行政过程中,借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利用其统治地位和政治权威自上而下对社会进行单向管理的传统公共行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府不得不下放权力,倾听社会的呼声,与社会公民合作,谋求对公共事务的共同治理。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强烈地推动着这种共同治理的进程。

所谓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4]。“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5]不论如何定义治理这个概念,治理的本质特征就是政府与公民等社会力量主体之间的合作。它抛弃了传统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及公民分立的思维模式,打破了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垄断地位,强力主张公共事务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治理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治理理论重视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与合作。在传统观念中,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只能是政府,但在治理理论看来,包括政府在内的任何力量都无力独自解决公共问题,必须依靠互相合作。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甚至企业,都是平等的治理主体,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对政府而言,治理就是由政府单独提供公共服务到依靠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变化;对公民而言,治理就是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变化。在治理理论的视野中,包括公共服务创新在内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不再是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单向管理活动,而是政府与非政府部门、企业以及公民多元主体的协调、合作的过程。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沟通,交换各自拥有的资源和知识,弥补各自的先天不足之处,实现互惠互助。第二,治理理论强调建立伙伴关系的公民参与。治理实际上就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构、政府权力回归社会的过程。治理理论中所提到的善治状态有赖于政府与公民的合作,有赖于公民对治理过程的认同和支持。这种认同和支持来源于公民的积极参与。按照美国学者谢尔·阿恩斯坦的“公民参与阶梯论”的划分,这属于完全型公民参与形式的一种,即政府与公民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这个阶段的政府不是将注意力放在如何调动和发动公民上,而是着眼于如何为公民实现自我服务和自主服务创造和提供条件和资源。公民依照法定的程序和规则,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政府与公民成为公共事务中的合作伙伴。

二、国外公共服务创新的典型实践

在西方以公共服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中,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公民参与,鼓励公民进入公共服务创新过程,力图通过公民参与的力量解决公共服务创新面临的问题,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1.英国的公民运动[6]

公民运动被梅杰首相称为“整个90年代政府政策的核心”。据英国政府官方报道,公民运动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英国政府所有公共服务机构和部门都按照要求制定各自的。公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帮助公民了解和熟悉公共服务部门。公众对于公共服务部门的结构和职责分工往往缺乏了解,处于办事无门的困境。以承诺的形式实现服务内容的具体化和明确化,帮助公民了解公共服务部门职能,有助于克服“机构迷宫”给公众带来的不便和困难。二是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明确公共服务部门的办事要求和办事程序,避免公民因为不了解需要的手续和程序而徒劳往返,节约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三是制定并公布公共服务标准,为公民监督创造条件。关于服务标准的承诺对内构成工作的目标和动力,对外则提供了评价工作的依据。

2.法国的《共和国地方行政指导法》[7]

在公共行政的改革浪潮中,法国对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进行了调整和塑造。1992年,法国颁布施行了《共和国地方行政指导法》,从制度层面推动各级政府将更多的公共事务决定权下移,使更多的基层民众能够直接面对和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成为解决和处理公共问题、提高基层治理水平的重要支持力量。该法规定,经基层政府首脑或部分议员提议,基层政府可以组织市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活动,以共同商议、集体调研、个别咨询等方式直接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一些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要采用公众调查和民意测验的方法。2003年修宪报告进一步指出:“允许市镇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组织当地公众对重要决定进行投票表决,而不仅仅是意见咨询;并赋予地方选民请愿权,可要求市镇政府将其管辖内的任何问题,列入磋商大会的议事日程。”这种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使得所有将受决策影响的公民,都有机会公开表达意见,反复讨论,彼此争取支持。而且公民的意见和建议都将获得重视,投票表决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权利。

3.加拿大的“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战略[8]

2000年以来,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战略,围绕公民的需求和方便公民接触政府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拿大政府首先组织了三次大的调查研究,了解公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现状的满意程度、公民对公共服务的期望等问题。在调查研究成果的指导下,加拿大政府开始了一系列改革。第一,1999年发动了“加拿大服务创新运动”,方便公民接触政府。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一站式”服务,让公民在多个政府部门和多种政府服务的迷宫中很快地找到所需的服务,最终做到能够让加拿大公民在一个地点获取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第二,2000年5月,财政部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创新运动”方案,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部门制定提高公民满意度的目标。它要求,到2005年,每个部门至少提高10%的公民满意度。第三,加快政府机构整合步伐,建立公共服务中心,以满足公民要求无缝隙的、更方便的公共服务的需求。第四,重视电子政府建设。至2004年,大量关键性的政府公共服务可通过网络来提供。

三、国外公共服务创新理论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西方国家是行政改革的先行者,改革内容全面而广泛。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创新是在市场经济相对发达、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公民社会的发展相对成熟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它着力强调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等多元方式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公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无缝隙服务。我国的公共服务创新是在市场经济相对不发达、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十分完备、公民社会发育还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创新的目标是实现从政府导向向公民导向、全能服务向有限服务、一元垄断向多元竞争、单向提供向互动合作的转变。我国的公共服务创新既面临着提高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的任务,又要寻找适应自身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方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服务创新的目标和任务更为艰巨和复杂。西方国家是在较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问题,而我国是在较低的起点上通过创新夯实既定基础、争取实现突破的问题。因此,我国公共服务创新要紧密结合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创新策略,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尽管西方的理论和实践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但从中可以吸收和借鉴一些共性的、有益的东西,以加速推进我国的公共服务创新进程。

1.要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创新战略

我国的公共服务创新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回顾和思考公共服务创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的公共服务创新过于倚重政府的力量,忽视公民的作用。公共服务创新仍然停留在政府封闭的系统之内,没有把公民纳入公共服务创新中来。没有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政府的创新就成为自己的事情,是“自己革自己的命”。政府一方面是创新的领导者,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创新的对象。这样的公共服务创新很难彻底、持续进行,而且很容易引发腐败和舞弊行为。要想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必须实现思维的转向,重新思考公共服务创新中政府与公民关系,引入公民参与。只有充分认识公民的角色和地位,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战略,才能真正寻找到公共服务创新的持续动力,才能确保公共服务创新的公共利益走向。

2.要创设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制度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我国的公民参与已经走上制度化的轨道。目前,公民参与的基本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原则性、应然性的制度规定也比较完备。但从实际运行的状况来看,这个制度体系是粗放型的,制度本身的操作性不强,制度的配套程度不高,一些具体制度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掣肘的现象仍然存在。从总体上看,公民参与的制度化水平亟待提高。就公共服务创新来说,更是缺乏有针对性的、分领域的、精细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显而易见,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制度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如果我们的制度环境不能及时顺应这个精细化时代的要求,那么,公民参与就很可能溢出既有制〈WWW.BAIHUAWEN.com〉度环境的约束”,“程序正义和技术化操作已经开始成为公民参与的细节追求”。[9]当下公民参与制度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进行制度的精细化建设,为公民参与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第一,建立公民参与的救济与帮助制度。对于参与能力有限的个人或群体,公共服务部门要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帮助,如设立帮助热线或咨询网络,在公共服务中心设立相应的负责部门或人员等。第二,建立公共服务创新的阶段性参与制度。不论是在公共服务创新的发起阶段、决策阶段还是执行阶段,公民都应该拥有表达其意见和要求的方便、及时的机会和途径,而不只是将公民参与定位于创新发起阶段一次性的宣传和动员活动。第三,建立公民参与的回应与反馈制度。就是要以合适的形式或方式选择给参与者以明确的答复,不论意见或建议是否得到采纳,都需要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3.要增加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实践锻炼

要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创新的能力,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增加公民实践锻炼的机会。可以设立定期的公共服务机构接待日制度,使公民了解公共服务体系的机构,熟悉公共服务流程,打破对公共服务创新过程的神秘感,强化公民的认同感。鼓励媒体制作公共服务事务的专题节目,吸引公民参与讨论,增强公民对公共服务问题的兴趣。设计出版供公民回答自己熟悉的公共服务问题的小问卷,创设公民理解、认同公共服务创新的机会。选择公民熟悉的公共服务事务,不要让公民因为不了解而对创新望而却步,不要让有参与愿望的公民付出过多的精力去理解和学习创新内容。在允许的条件下,政府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资料,拿出几个思考方案供公民选择,使公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参与时间和参与成本。选择公民容易进入的公共服务创新领域,使利益相关的公民参与到真实的创新流程之中,探索切实可行的公民参与模式。使公民了解创新决策产生的实际过程,组织公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集思广益,听取公民的意见和建议。从社区公共事务开始,增加公民参与的实践锻炼机会,让教育的内容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通过实践,使公民学会处理不同的利益关系,提高参与的有效性。

4.要大力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理论创新心得体会 篇3

一、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这个理论体系为我们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行党建工作的改革创新。这也就是说,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就必须着眼于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改革创新党建工作的首要要求和根本任务。

二、必须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的。企业党的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使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一定要从推动企业发展和党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高度,准确把握企业发展,特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党建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改革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关键,才会使企业党建工作富有活力、更有成效。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根源于党,根源于党的政治领导和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改革创新企业党建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好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就是在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实现。按照规定的五个方面的职责,政治核心作用具有五个方面的特性,一是原则性,它不是具体的生产经营指挥,而是在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二是服务性,它不是和经济工作两张皮,而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做好服务;三是参与性,即融入法人治理机构,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四是凝聚性,即围绕中心,凝聚人心,把党组织的作用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渗透性,即作为管理链条中的环节,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

三、必须继续坚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总书记在阐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时,首先强调了三个坚持,这就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这就表明了我们的改革创新是继承基础上的改革创新,党的理论指导、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优良传统,这都是要坚持的、继承的,一以贯之的。在应该坚持和继承的好传统中,有党长期培育形成的,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新取得的,特别是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其形成的长效机制建设,这都是要坚持的。作为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的制度成果,有中央和省委的6个长效机制文件,也有省国资委党委的2个基本规范(企业党委工作基本规范和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基本规范)和2项制度(企业党委党组书记联席会议制度、党委党组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所以取得成效,核心是我们紧紧抓住了先进性建设问题,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变成制度现实。要改革创新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大力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贯彻落实好我们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制度规定,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六个长效机制文件。

理论创新心得体会 篇4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传统教学 自主学习 互动创新

前言

1、问题缘起。21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新课程要求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行为已成为必然。首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次要改变以往“满堂灌,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创新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发展的需要;第三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存在弊端的客观现状。

2、研究的意义。传统教学是在“主知主义”教育观和“教师中心”观指导下的教学,它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它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传统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弊端主要体现在:(1)只重学,不重用,结果是高分低能;(2)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结果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3)只重教师,不重学生,教学不可避免地成了制造“失败者”、“自卑者”、“高分低能者”的机器;(4)只重认识,不重情感,缺乏情感的教学不可能培养出具有整体生命意义的人;(5)只重计划,不重开放,课堂教学成了教师教案的展示,没有任何生机和活力,课堂枯燥无味,教师和学生没有创造力。

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尽量多地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

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封闭、轻视实验、课业负担过重,导致学生懒于思考、疏于创造状况,化学教学将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模式更多地转变到“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学生应通过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

例如,在讲述高一化学第二章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中,教师先通过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拟出一份实验报告单,内设实验仪器、药品、操作步骤、问题发现、得出结论、原因分析、理解与归纳,上实验课前,根据学生需要配齐所需一切。上实验课时,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显现,尤其在做钠与水的反应时,当他们看到钠在水中的“神奇”表现——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四处游动,嘶嘶作响,溶液变红……一连串的发现,思维瞬时得到充盈。接着做钠的燃烧,剧烈反应,黄色火焰、淡黄色固体的出现,更使他们兴趣大增、遐想联翩,当“浮、溶、游、响、红”的发现、密度小于水、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气体的共鸣曲、生成的碱的分析尽显在报告单上时,你不必再担心“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能与水、氧气等非金属剧烈反应这个结论的产生。这样一节课既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将一个枯燥乏味的钠的化学性质知识,通过现实、直观的直接感知而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结果使学生得到了更加牢固、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

可见,给学生提供活动的体(实践体会)、时(思维时间)、空(思维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作为建构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求知、探索欲望,主动亲身去体会与发现,从而为创新能力的蕴育与提升夯实基础。

一、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理论基础

1、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理论基础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根本性变革,变革的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以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教育为中心来构建现代教育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内容的现代教育理论。二是以“学习论”改造现行的“教学论”,建立“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念。自主学习要求真正确立学习者主体发展和自主发展的地位,使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理论更加符合学习者学习知识、技能与人格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所谓“教学”,其真正含义要由过去的“教学生知识与技能”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建立以学习论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是以学法研究为中心带动教学法观念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以学法为中心的教学法理论体系,并不断推进这一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3)创造教育理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为“创造而教”是当前教育界盛行的口号。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首要关键性的一步就是看他能否发现和提出问题。美国创造学教育专家托兰斯把能否感知或感受到问题列为创造性思维第一条。

(4)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是积极因素,要把两种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合作之中。同时学生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相互间的合作常常胜过个人的努力,对尚无定论的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可以开阔眼界、激发思考,促使学生检验和修正自己的观点,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也能启发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2、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是被动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

(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由于有少数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和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异议,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意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类,使学生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

(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许多老师都有这样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学生能力有限,安排自学只会浪费时间,因而一味包办代替,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的消极等待思想势必抬头。

(3)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走进课堂,但它的基础形式还多半停留在用幻灯片代替板书、用课件来代替本该实际操作的化学实验等初级阶段,依然是学生跟着教师或者幻灯片、课件走,自主学习成了一句空话。

3、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界定

所谓“自主学习,互动创新”,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广义来说,自主学习、互动创新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

二、关于中学化学自主学习、互动创新的教学策略

1、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建构自主学习、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常常将学生虽不大规范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有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大胆发表个人意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裕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自由讨论,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自主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愉快学习;教师要乐于创设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并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再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而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具体情境因势利导,这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带来的是全新的、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方式,必将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极大提高,必将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讲二氧化硫时,从二氧化硫的组成与结构可以断定它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将其通入石蕊试液中,现象会怎样呢?结果是学生大多得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结论。当学生看到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后又褪色时,他们的好奇心又得到了极大的调动。此时,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回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现象,从而分析二氧化硫和***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二者的稳定性有何不同,再通过讲述生活中草帽的“白”变“黄”现象,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使学生获得了求知与探索方面的极大满足,进而使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学生兴趣的提高又促使我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创新的设计中去,我深刻体会到,这种教中学、学中思、学中问,最终学促教的教学方式,使教与学充满了活力,和谐地融成一体,带来的是“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的“转型”与创新教育的形成。

21世纪将是创新教育的世纪,作为一种哲学意义上崭新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正引发人们努力构建现代教育理念——“从守成式教育、维持性教育到创新性教育的转向,从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到注重教育的文化革新功能的转向”。教师作为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其职责体现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活动的主持人、学习活动的策划人。其角色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理论创新心得体会 篇5

本文主要从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宣传研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统筹对内对外宣传,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上取得新成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坚持改革创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方面取得新成效几个方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讲话进行阐述,本文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着参考指导的意义。

同志们:

过去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文化思想领域的复杂形势,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了各项重大任务,经受了许多挑战和考验,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在关键时刻提振了士气、凝聚了力量、提升了云南形象,发挥了应有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