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500字文章(优秀5篇)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500字文章(优秀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700字 篇1

爱国 该是什么样子?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我们怎样才能真正地爱国?20_年,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热血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思政课,在全社会引发强烈反响。从中国百年救亡的苦难斗争史去“拷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百年复兴的辉煌奋斗史去“探寻”共产党人拥有什么样的信仰和情怀、又怀揣怎样的担当与奉献。简单深邃的语言,激发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迸发出我们拳拳爱国心和报国志。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质朴的情感,它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安排部署,对引导人民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激发和培养中华儿女强烈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爱国,怎么才算真正爱国?爱国,该是什么样子?其实,爱国,就是要有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担当。只要我们锤炼自身坚定不屈的信仰、敢于奋斗的情怀,无畏无惧的担当,就是践行爱国主义生动体现。

要有一种信仰“因相信而看见”

何为信仰?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拥有崇高理想信仰的人都是“因相信而看见”,怀揣着对梦想、对未来的那份执着和坚守,付诸行动去看见未来。中国共产党就是拥有这样一种信仰,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秉承这样一种信仰。在国家面临危难危亡、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都在蝇营苟且时,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相信革命能够胜利、坚信能够看见未来。南昌起义22500余人,两个月之后剩1000;秋收起义5000人20天后剩1000。就剩1000人时,毛泽东写了篇文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他坚信一定能够存在。正是这种“因相信而看见”信仰的存在,中国革命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和建国志,毅然决然赢得最后胜利。今天,我们的中国已撼然屹立于世界东方,面临风口浪尖、波诡云谲的国内外环境,更须传承这种信仰,始终坚信必能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阔步前行。

要有一种情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何为情怀?情怀,就是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的一种坚持、一种挚爱。拥有爱国情怀的人,都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坚定的信心、永恒的信念去实现情怀所赋予的伟大抱负。金一南教授讲:“追求胜利,它的前提是敢于胜利,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一份子心中,今天都需要腾起这样一团火焰、光明。”回看我们自近代以来的苦难斗争史和百年复兴奋斗史,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如果没有共产党人无畏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与信心,是不可能追求到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你看长征,敢于在经历无数次围追堵截后还毅然前行;你看中国革命征程,敢于在无数惨败中勇敢站起来与帝国主义斗争。正是这样一团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火焰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今天,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更大的风险,更须我们将内心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转化为实践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魄力与勇气,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发展,为国为民为社会创造新的佳绩。

要有一种担当“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何为担当?担当,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行为;既是一种魄力,也是一种境界。说到底,担当,就是一种责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过去我们讲“好汉不吃眼前亏”“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识时务者为俊杰”等等这一套大行其道,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内国外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的我们更需要讲“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这样一种语言,将这种自信、这种志向、这种担当深化到每一个国人心中,激发出排山倒海、摧古拉朽的爱国主义磅礴伟力。你看,从“洋枪洋炮占据主体”到跃居世界上最大的制造者,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到“走向复兴”的新时代,短短几十年中国实现了其他国家几百年才能实现的,这当中无不是那必胜的信念与担当。未来,我们更需要有这样一种担当精神,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就要有这样一种自信、一种豪迈,这样一种志向。不因和平安定的局势而自满骄傲,不因前路荆棘而畏步前行,毅然扛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坚定追求新的胜利,赢得新的胜利,阔步行走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500字 篇2

爱国情怀之“大爱无疆”与“小爱有情”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大的精神品质,必定是爱国情怀。20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力量指明了实践方向。爱国,需要“大爱无疆”,也需要“小爱有情”。既要将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感情,融于自己的血脉和灵魂之中,胸怀国之大,奋斗国之强,也要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寓于小事、见于日常,心系群众之难,情牵百姓之需。

立根塑魂,胸怀家国,爱国是矢志不渝的忠心,是坚定不移的初心。“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民族曾历经血雨腥风、战胜千难万险,才得以“站起来”,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换得“立足之基”。历史在前进,时代在更迭,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始终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正因如此,我们的爱国情怀有着浓厚的历史感、时代感,既爱新时代的“强国自信”,也爱历史中的“大国足迹”。只有把爱国情怀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才能助我们明晰初心、寻准方向。我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冲破重重封锁,漂洋过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奋斗终身。他用矢志不渝的忠心、坚定不移的初心书写了动人的爱国“诗篇”。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阳光大道”上,无论途遇多少挫折和诱惑,只要坚守爱国之心不动摇,便可寻对方向不“迷路”。

凝心聚力,奋斗事业,爱国是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恪尽职守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爱国主义“主旋律”是激发全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同时,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也是爱国之情的充分体现。常言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爱国之情只有寄予工作上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古有为治水翻山越岭、淌河过川的大禹,为治国苦读诗书、勤政务实的范仲淹;今有为基层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的李连成,为救国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张富清。英雄们忠诚、勇敢、执着的爱国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琐碎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学习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履职尽责的行动力,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在追梦圆梦之路上凝心聚力,共同构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认同。

固本培元,情牵群众,爱国是将心比心的理解,是亲力亲为的关怀。爱国之情如雪花一般,看上去仿佛高屋建瓴,实则落地即化为一种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上下同心、齐头共进是爱国爱民的重要体现。中华儿女自古以来血脉相连、心心相惜,每个人都是大国“肌体”不可或缺的“活细胞”。为“细胞”提供活力的,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小爱”,也有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大爱”,而最温暖的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真切关爱。党的根基在群众,党的力量在群众,为群众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诠释最质朴的爱国情怀。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是爱国之心;在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恪尽职守是爱国之情;做到将心比心爱群众、亲力亲为办实事是爱国之举。做好群众每件“小事”,才能实现以“小爱”见“大爱”,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而党员干部的爱国情怀若想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不仅需要胸怀家国、勇担使命的“大爱无疆”,也需要全心为民、默默奉献的“小爱有情”,用爱国之心、忠国之情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600字 篇3

用初心使命奏响教育爱国赞歌

20_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央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也印发了《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通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党上下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时,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当其时,对于引导大学生“守初心、担使命”,以爱国主义情怀激荡青春力量,为实现教育强国梦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忆初心,吹响知史爱国“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清醒剂。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是一部前仆后继、艰苦奋斗的历史,是一部坚持斗争、砥砺前进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铸就了辉煌,在不屈中挺直了脊梁。吹响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集结号”,有助于学生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探寻初心、牢记使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组织学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历史著作,特别是重要时间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和重要精神,用好本校、本地区红色资源,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学习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切身感受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忆初心中强化使命担当。

悟初心,鸣响理性爱国“主题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秉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将爱国主义转化为了救国救民、强国富民的理性实践,进而探索出了中国发展的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契机,把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加深对初心使命的感悟。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坚守和奉献中成就出彩人生。

守初心,唱响教育报国“主旋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战线初心使命。要守住这份初心,关键就在于紧紧抓住并做好立德这一核心。爱国主义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本、立功之源。立德首要的就是立大德,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坚持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肩负时代重任和人民重托,以高远的志向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践初心,奏响协同育人“交响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长期教育,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扎根。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调动各类育人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教育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800字 篇4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其中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聚焦青少年”,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见,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呢?

笔者认为,新时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意义重大,任务繁重,是一项涉及多个主体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扬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魏敏芝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打一场“多位一体”的陆海空天的立体战、协同战。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主体和客体“一个都不能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着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能“撂挑子”给学校,也不能“甩锅”给家庭,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共同配合。党委、政府、社会、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学校、家庭,这些主体责任者“一个都不能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爱国主义的坚定弘扬者和实践者,同违背爱国主义的言行作坚决斗争。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各类媒体要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创新方法手段,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使爱国主义宣传报道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有情感、有深度、有温度。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虚无历史、消解主流价值的错误思想言论,及时进行批驳和辨析引导。学校要承担起“主阵地”的责任,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活动、进头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日常导师、终身导师,是子女爱国主义教育的“暗力场”,要发挥好潜移默化、久久为功的榜样示范效应。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还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不能重智轻德,也不能抛弃、放弃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要用崇高的爱国主义唤醒每一个还在沉睡的学生。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形式“一个都不能少”。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很多,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既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匹配性,也要注意其对青少年年龄、心理、认知特点的适应性。比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内容该怎么给青少年学生传播呢?如果仅仅让学生记诵条文,效果会好吗?显然,这需要传播者下一番功夫,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能不能结合一些案例、一些史实,能不能创新一些方式,将其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呈现给青少年呢?再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容易搞成机械教条式的照本宣科,让青少年学生望而生“戒”。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主题相对独立,但其内容却是水乳交融的。因此要防止人为割裂、主观片面、形而上学。在形式上,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灌输式、说教式,应努力创新,让青少年喜闻乐见,让爱国主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特别是要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通过组织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进去。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渠道“一个都不能少”。对学校这个传统的主阵地我们不仅要牢牢坚守住,还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让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对互联网、新媒体这些新的渠道,我们要始终保持进攻态势,随时抢滩登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广大城镇青少年与山乡、村社的联系日益生疏,再加上学习任务不断加重、升学压力不断增大,广大学生与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疏离,这些都使得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丧失了许多天然的良好阵地和渠道。因此,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拓展校外阵地、丰富实践渠道。

须知,做到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阵地与渠道“一个都不能少”还只是表面功夫到了,要推动新时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走深走实,还必须大力发扬魏老师那种“一个都不能少”的责任担当精神。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心得体会1600字 篇5

让“爱国”成为中国“最强音”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就像一个前进号角,奏响新时代爱国主义强音。20_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国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新中国;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一同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地球建设成为共同的美好家园。

我国杰出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同志有着50年的党龄。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一回到祖国,他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钱学森一生获得的荣誉众多,但他最看重、最令他激动的只有一项——“优秀共产党员”。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根本,立足自身岗位实际,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用青春和汗水创造业绩,将我们的一切力量和智慧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去,勇于胜利,敢于胜利。

爱国,就是热爱人民,为人民服务。“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本”思想,《古文尚书·五子之歌》中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从孔孟思想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为人民服务”,无一不在诉说着热爱人民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对父子,他们从上海不远千里到云南接力脱贫。宋杰的父亲是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上海援滇干部,二十多年后,宋杰接过接力棒,成为上海第十批援滇干部,并在挂职期满后主动提出申请继续留任,只因为他想完成父亲的事业,亲眼看见云南人民脱贫摘帽。像这样的援滇、援藏、援疆干部有很多,他们把他乡当成故乡来热爱和建设,把人民当成亲人来看待和对待,他们的扎根和坚守就是他们对人民最深的热爱。

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有句话叫“哪有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就是我们可爱的人民。他们是驻守边防保家卫国的战士,是救火救灾的最美逆行者,是辛勤劳作的每一个劳动人民。热爱人民并不是一句高大上的口号,孝老爱亲是热爱人民,尊师重教也是热爱人民,助人为乐更是热爱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感恩之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就业、收入、医疗而努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河山国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就是热爱我们祖国的河山国土,热爱她的碧海蓝天森林草原和每一寸土地。

“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感动中国”的颁奖词如此形容王继才王仕花这对“守岛夫妻”,他们的爱国是具体的、实践的,他们三十余年如一日坚守开山岛,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海岛,用青春守护祖国河山国土。

土能生万物,地可载山川。爱国,就要保护她、建设她、捍卫她,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捍卫祖国统一,持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让祖国更富饶、更美丽、更和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永葆爱国本色,激扬奋斗精神,争当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使爱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爱国”成为中国“最强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