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节日心得感悟优秀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写一篇感悟,把自己的感触都记录下来。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写感悟。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清明节节日心得感悟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清明节感悟 篇1

4月6日的早上,天气不是太好,但我们还是准备去外婆家扫墓。一路上,交通非常拥挤,我坐在车里很无奈,车子想一条长龙一样停在那里不动,还有不少车祸呢,但是车外的景色吸引着我,打开车窗,可以闻到一股清香的气息,那时在市区所没有的,路边的桃花,油菜花,白玉兰(清明节作文200字)等都争奇都艳。你还可以在田间看到一股股的黑烟,那是人们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而化的纸钱。

经过1个多小时到了外婆家,我们拿着纸钱,蜡烛和红纸袋走向墓地。妈妈她们走在小路上,我骑着自行车走在前面。到了墓地,我看见大人们边烧着纸钱,边合着手许着心愿,可孩子们个个象小鸟似的欢蹦着。也许等我们长大了也要这样严肃吧。

清明节感悟 篇2

正所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而这个节日已经到来了,可是晴空万里并没有下雨的痕迹,但我还是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去祭拜我去世的亲人们,探望他们。

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可我的心犹如一颗石头压得那么重,由于在这以前我一次也没去探望过他们,只是每次都在听奶奶说的,我每次都希望去探望一下他老人家怎样仅此而已。就在这时我的愿望实现了,去的路上我心不在焉偶尔回答一下表姐的问题,我心里想着:爷爷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是否听见我想你的话语呢?

一路上我们摘了许多的鲜花给爷爷,让她老人家开心一下并知道她孙女来看她了;我们默默的走向爷爷的坟地去,而真正走到那里是我的心里的石头落下了,但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起来,我的双眼一直死死地盯在墓碑上,我见到爷爷了。

可是当我要去献花是我在路上的冲动一下子没有了,只是单纯的胆怯和逃避而已,最后我只是看了一下爷爷便走了。

这个清明节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也让我看到了爷爷。

清明节感悟 篇3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节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清明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在4月2日也是清明节的前夕,老师带着我们两个班排着齐整的队伍走向公园中的烈士塔。到我们来到时,已经有两个学校在等候扫墓,我们排在第三个,我们站在台阶旁边等候边练习着诗朗诵。

终于轮到我们进行扫墓了。我们两个班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烈士塔下。我想现在站在烈士塔下的同学老师们,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带九分忧伤的。

扫墓活动开始了,小主持人对烈士们进行了赞颂,然后让我们默哀一分钟,当时,现场上十分安静,静得仿佛一根针掉地也能听到,我们每一个人都低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为守护我们国家牺牲的烈士哀悼。默哀结束后,由我们班为烈士献上诗朗诵《缅怀先烈》。在那一句句有感情的诗句中,带着我们的尊重,带着我们的一颗颗感恩。敬仰的心。我们把心献给了舍生死要守护国家的英雄战士们。我们诗朗诵结束后,又听了五五班的演讲。结束后,我们到纪念碑前抚摸他们的灵魂……

我们今天的快乐生活是他们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们要继承他们不怕牺牲流血,勇向前的奋斗精神,长大后建设我们美好和谐的家园。

清明节节日心得感悟 篇4

清明,目光触及这两个字,首先跃入脑海的便是那雨纷纷、欲断魂的清明节,然而却忘记了,这清明两字也是这季节的特点,三四月的春,清明的。很。

今年的清明没有雨,天也只是象征性地阴了一会儿,阴暗过后的天,便显出了原有的明。春的天空远没有秋天的蓝,秋天的高,只有那一缕缕的软绵绵的云丝,或直或曲,缠绕在微蓝的天空,像是被稀释多次的蓝墨水染了白布一般,铺在天幕上。蓝与白揉在一起,不高不低,风一吹,就能飘下来围在身边,或是托起三四月风筝牵挂的线。

清明的风不似冬天的凛冽,不似夏天的沉闷,不似秋天的萧瑟,就只是微微润湿的空气,有力地卷着春的味扑向你,让你知道春的气味,让你感受春的气息,然后便超越你,扑向下一个仍然裹在冬里的人。

古往今来,多少颂春的诗文佳句,问一句为何,只答一句:它担当的起。的确,它担当的起。三四月的春,柳树也冒了芽儿,是清的。青里透着水光,不下雨、天气再晴朗的日子也透着水光,所以柳树上挂着的新芽儿,是清的。不需要张大眼睛注视着四周,只须略略扫一眼,脑海里便会蹦出一串串生机的代名词,绕的人满目都是青色,都是那伸展着的生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何这样一个节气要放在这样一个清明的季节里,我宁愿相信那个最美好的说法,只有在这样的清明里,才能将人们从那些深沉的悲痛里拉出来,慰以他们最清明的生命的祝福。

《感悟清明》 篇5

岁岁清明,缕缕相思念亲恩。

一年一度,清明又至。

这一植根于传统深处的缅怀先人追述祖恩的节日,在我心中激起追忆逝者的波澜。

我和往年一样,约子女一起到我父亲母亲墓地烧纸挂钱,焚香叩拜;又和老伴一行数人专程到岳母、大哥坟上祭扫。

中国的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祖节日。

据专家介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我国已有2500多年历史。

清明最早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它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

气温渐渐升高,正是农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古代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就把寒食延至清明,由于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

清明踏青在宋代最为流行。

清明扫墓在唐朝就开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在继承。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的形式多种多样。

传统的有烧纸挂钱,修坟除草。

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形式,如:献一束淡雅的鲜花表达无声的交流和思念;植一棵长青树,挂上先人名,意在将思念植于土中,四季长青;在家供奉牌位,家人团聚,共同祭拜,教育后代饮水思源。

我还觉得清明节写篇怀念文章,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既不落俗套又意义深远,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

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作为法定的假日,这一决定得民心、合民意。

清明假日化是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正名。

以前曾一度认为清明扫墓祭祖是迷信。

千百年来人们在清明节里通过扫墓祭祖的方式怀念先人,“慎终追远,明法厚道”,体现了感恩祖宗,传承家庭荣誉的文化传统,怎能说是迷信呢?

今天鼓励人们过清明节,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悟和认同。

清明节不仅是扫墓这一形式,它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

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它对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起着巨大的作用。

清明假日化,我们更应该深刻领会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通过对先人的感恩、敬仰,获得思想升华,通过对先人的缅怀,获是灵魂的熏陶。

祖宗恩情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丢!

清明节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退休后有时间回忆过去,一个个先我而去的亲人、好友,他们的形象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一一的将他们的事记下来,以寄托哀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他们就将这些文字翻出来重温一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对已逝的亲人之恩,虽难以回报,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

他们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他们的坎坷让我认识了历史,懂得了人生。

让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能得以相传,是对是错任评说。

这就是我一个古稀老人提笔作文的目的。

清明节感悟 篇6

清明节的来历还得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晋献公的妃子设毒计谋害申生,申生自杀。他的弟弟,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起走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他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他,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烤熟了就送给他吃。等他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人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他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去请介子推受赏。可是,他已经和老母亲躲进了山里。于是放火烧山,最终在山上找到了他们的尸体。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并定位这天为“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到清明节天上就会飘飘起一点雨丝,好像是在祭奠死去的人。我和父母一起在姥姥的墓前祭奠。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噼里啪啦“震耳的鞭炮声在我身旁响起,好像在对死去亲人的祭奠。按照老一辈的说法,先用白色的布擦干净墓碑上的灰尘和杂草。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爱戴。再买一些花束放在墓碑前。再用买来的纸钱来烧。最后在墓碑前磕头,以表示对死去亲人的尊敬。今天我站在这里,一想到以前姥姥对我种种的好,两行热泪不知不觉的流了下来。妈妈在旁边对我说:”别哭了,走吧!“我擦干了眼泪。在那愣了好久,才慢慢反应过来跑了几步跟上了他们的步伐。

在走的时候,我们回了回头再次向她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清明节节日心得感悟 篇7

在清明节期间,下了很多雨,路人都快死了。问当地人在哪里买酒并担心?牧童笑了,没有回答杏山村。

清明节让人怀念祖先,让人怀旧,让人悲叹,让人振奋。它包含了许多他们祖先的故事。当他们被埋在地下时,他们的故事将会结束,剩下的只会被记住。

据我所知,4月5日是中国的传统清明节,始于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节一到,气温就会上升,这是春耕和播种的好时机。因此,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种树种树,不过清明节”等农业谚语。然而,清明节也有一个习俗。在清明节,烟花是不允许的,只有冷食可以吃。

清明节,又称清明节、鬼节和鬼节,与7月15日的中秋节和10月15日的元旦节合称为三个鬼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根据古老的清明节习俗,当人们参观墓地时,他们应该把酒、食物、水果、纸币和其他物品带到墓地,在他们的亲属的坟墓前提供食物作为祭品,燃烧纸币,为坟墓耕种新的土壤,折几根嫩枝插入树枝上,然后磕头、敬礼和崇拜,最后吃了酒和食物回家。

“听风雨”当然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水多,路上行人欲死。问当地人在哪里买酒并担心?牧童指着兴化村杜牧在这首诗中写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感悟 篇8

今天是清明节,我坐在电脑前,用写网文达形式来表达我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昨天,是我们姐弟去给父母扫墓的日子 ,遗憾的是,我却不能去,因为我感冒了,在发烧。真的很想念他们,不知道两位老人在天堂过得幸福么?我想一定的,因为他们终于能够在一起相依相伴一辈子了。

清明节是一个特别伤感的日子,每一个失去亲人的家庭,都会在今天,格外的思念自己已逝的亲人朋友,我,更加想念我的父母,每到这个时节,我的思绪就会随着春风,飘到了那个很久很久以前的过去,他们都在我的身边,父母那慈祥的笑脸,时时刻刻的在我眼前。

如今,一切都已经再也不复存在了,我再也看不到他们,至今我始终无法相信,她们已经离开我,离开我们每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记得妈妈下殡那天,我们进入吊唁厅。

送妈妈的情景,我们哭着,当时真的好想再摸摸她的脸……好想再拥抱她一下,仿佛那是最后的诀别,进了那扇门,人就真正的消失了,只剩下一堆灰尘…

周围的一切我都听不见,只听见那家人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也包括我…

今天却没有去看望你们,我躺在床上徐徐的向窗外看,心中依旧是不平静的,此时此刻,眼前又浮现了她们那张笑脸,还是那么清晰,她们好像在对我说:“什么时候再过来看看爸爸妈妈,你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和姐弟们好好相处 呀。

爸爸妈妈,我不能去给你们扫墓了,希望你们不要介意,我真的很想去看你们的。,可是我在发烧呀,妈妈,虽然是4月了,虽然是春天,可是天气也还是凉,你一定要多穿点衣服…生前你们一生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朴素了一辈子,现在和父亲在天堂,你们一定不要委屈了自己,要吃好的,穿好的,不要让儿女惦记…

爸爸我真的很想念你…真想吃您做的虾米饼,您做的糖葫芦,还有我小时候最爱吃的疙瘩汤…可是你都不能再做给我吃了…

4月,春风吹拂,黄花遍地;天空阴郁,春雨连绵,而我的思念,随着那微微的风,早已飘到了有我最亲最爱的亲人的地方……

爸爸妈妈,天堂保重,我知道你们在天上会看着我…… 女儿在这里哭拜二老了。

感悟清明 篇9

清明,草长莺飞,小雨声稀;清明,抚今追昔,缅怀先祖。

清明,我们饮水思源,修坟祭祖,敬奉先人。

那垒在坟茔的一锹锹泥土,那飘向空中的一缕缕青烟,那虔诚之至的一个个叩拜,表达的是后人的心意,彰显的是我们对先辈的敬重与怀念,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清明是感恩与追思的日子。

千百年来,清明节已成为人们恪守的扫墓祭祖、瞻仰先人的日子。

清明节,短短的法定小假日,缕缕思亲之情和浓浓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在九州的天空和大地上弥漫。

各界人士以各种形式祭奠先烈,感谢先贤恩师;人们不约而同地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祭奠逝者,缅怀先人;有的不远万里,认祖归宗,回乡扫墓。

如今,人们逐步抛弃了一些陈规陋习,鲜花祭祖、网上祭奠等方式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中华民族“根”的意识、“孝”的文化在清明节得到了真切而文明的诠释。

国家的法定假日,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和特定价值观念的使命。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没有忘记这个感恩节。

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更多的是在感恩中感悟生命的真谛、生活的真理。

值此清明节之际,让我们一起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人和事。

让我们的老人安享晚年生活,让我们的子女懂得感谢生活与亲人,去读懂那或慈祥或深沉的'父母之爱,让我们与爱人彼此体贴关怀,让我们与朋友真心相处。

让我们珍爱生命,珍惜拥有,善待亲人,也善待自己。

清明,它既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

清明时处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切皆清洁而明净,到处生机勃勃,是一个极富诗意的节气。

欧阳修有诗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户外:垂髫孩提扑蝶追逐,年轻的朋友踏青赏花,耄耋老人悠闲放纸鸢,好一场春天的嘉年华会!人们亲近自然,自由吸纳大自然的纯阳之气,享受着春天的无限光明。

清明是我们与春天的约会,是生命飞扬激发的季候,它充满着对生命的祭奠与感想。

清明是俏丽温柔的,更是孝顺的。

清明,让我们多一点昂扬,少一点低沉;多一点悠扬,少一点凄凉;多一点感悟,少一点追悔。

让我们在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同时,更多的拥有感恩、责任与使命,让清明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永久的传承,并赋予它更加文明的新内涵。

清明节感悟 篇10

“噼里啪啦!……”一阵阵炮竹声响了起来,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咱们不谋而合地来到山上扫坟。今日,我、妈妈、哥哥一家、外公、婆婆一同爬山去扫坟,一路上咱们欢声笑语。俄然听见一位正在上坟的老奶奶像个宣扬防火队员正告咱们:“上坟后,必定要等火灭了后才脱离,对面的山昨日都起火了。” 咱们来到外婆的坟前,点了几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坟前,再把纸钱扯开点着。烧完的纸钱化作一片片白灰,随着风飘向远方,比及纸钱烧完、火灭。咱们一行人才慢慢脱离。在下山途中,咱们边采蒿菜边说笑。俄然,从不远处的油菜花地邻近的树林传来“噼里啪啦!”声,向山腰望去,一缕缕青烟直冲天空。接着听见“着火了,快去救火!”地叫喊声。一瞬间,青烟减退,咱们也向山下“撤离”。真是惊险的一幕。伴随着惊险,咱们的蒿菜也采摘半口袋了。快到山脚了,不远处有一火堆雄壮的烧起来了,都以火上三竿了。逐渐的火势肆无忌惮地猖獗,连孝竹都吞没了,咱们无法控制,只好赶忙撤离。而有些在火灾邻近的人,不肯承受劝说,持续吼叫着往火灾现场窜,风也跟着窜起来了,火也跟着向四周窜。咱们在撤离的一起企盼着救火队赶忙到来。晚上我吃着热腾腾的蒿菜粑,尽管有些高兴,但还在为那场火灾祈求。期望咱们在清明上坟的一起,牢记安全、防火。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