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合集18篇】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

当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总是在打扫学习的卫生,在学校进行大扫除,这次回到家里,我也想参与一下家里的大扫除,替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以前是因为学习任务重,所以父母一般都不让我做家务,但是现在我已经进入大学了,可以学着做一些家务了。不久之后我就会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学习一下怎么做家务对我自己也有帮助,作为我们这个小家的一份子,我也有义务打扫卫生,保持家里的干净整洁。

开始做了之后,我发现做家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前我只打扫过教室卫生和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这些地方的摆设都比较的简单,卫生死角也只有一些角落。但是家里完全不一样,家里的卫生死角实在是太多了。家里有很多的家具,每个家具的底下都是卫生死角,有些轻一点的还可以移走,但是像沙发、茶几这样的大家具就没办法移开。有些家具离地面的距离太近,扫把和拖把都塞不进去,所以平常打扫的时候很难打扫到,长久下来,就积满了一层厚厚的灰。

这次大扫除也是我提议的,如果因为一点困难就想放弃的话,那就太没有毅力了。所以就算遇到了重重阻碍,我也坚持了下来。对于那些大家具的死角位置,我也不会放弃打扫。我和爸爸妈妈我们三个人合力把这些家具移开,把底下的位置打扫干净之后,再移回原处。等把所有的地方都拖干净之后,我已经累到不想动了,但是妈妈说这还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就是擦东西了,所有房间的窗台、床头灯、床头柜、茶几、电视柜,还有家具的顶上面,都是平常打扫卫生的时候不会扫的,只有大扫除才会扫。我一直认为家里应该很干净,不会有多少的灰,但是擦的时候才发现,灰太多了,没擦多少抹布就脏兮兮的了。既然都开始打扫了,我就要把它做到最好。所有地方都擦完之后,我又换水再擦了一遍。看着所有地方都干干净净的,我非常的开心。

最难打扫的就是厨房了,到处都是油腻腻的,需要用洗洁精把每一个地方都擦好几遍才能擦干净。我是先用洗洁精全部擦一遍,再用专门清洗厨房的去油污的清洗剂洗一遍,最后再用清水擦一遍。这样一个流程走完之后,厨房干干净净的。

我自己切身体会过之后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只做了这一次,而我妈妈是要天天做。以后我在家的时候,我一定要多做家务。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2

昨天语文课,我们上了《大道之旅》这一课。我记不清语文课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老师说十班男生朗读的多好的一些印象。因为我听了之后,很担心,没错。我很担心我们班五个男生除了小A和小b没人站出来,正如我想象的,10班三个男生自愿,我们班男生被逼出来,但是阅读勉强够用。

她们读完之后,我以为老师一定会让女生站起来再读一遍。当我兴奋的时候。老师突然又抛出了一句话。我不记得他具体说了什么。反正就是我们班的女生怎么都比不上10班的女生。我当时真的很生气,觉得班里的人都被鄙视了。女生很安静,好像不关她们的事。我是一个没有骨气的人。我本想喊委屈,但看到这一幕我只好沉默。但是当小C站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她在我心中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女学生当时也如雨后春笋,一个个站出来。大家齐声朗读,声音响彻2年级整个楼层。是的,我们要让老师知道,我们不比10班的女生差!他不能轻视我们!

这是我当时的感受和想法,希望老师的心理有所触动。

8月25日、26日、27日、28日、29日,我参加了教育科学研究与培训中心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五天,但培训给人的启发和体验却是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老师,用生动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我们做了具体的操作指导,让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经验。

在这次培训中,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很多课改的课程。我明白课改的真正意义,大的是为了21世纪国家的发展,小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因此,进行课程改革,实施课程标准并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应该落实到每一堂课,落实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在课堂上少展示多真实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选择和运用教材的各种设计,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实施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倡导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功,接受熏陶和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牢语文基础;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范围,增强各种场合学习语文的意识,积极参与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为期三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下的是深刻的记忆和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程。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3

20xx年寒假,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精心组织的甘州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集中培训。在这次针对性、提高性、综合性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专家的讲课,名师的生动讲解,让我们获得了更深刻的知识,听到了更新鲜、更有活力的观点。四天的训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和冲击,更是对未来的思考和对胜利的渴望。

培训中,我们对教育专家关于课程改革理论的精辟见解印象深刻,这些见解不是纸上谈兵,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更新,需要可持续发展。教师这条路怎么走?这次培训给我们指明了未来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探索者、创新者。

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行为。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也迫切需要学习,这让我们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努力向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对我们来说,固步自封是致命的。要不断关注教育现象,研究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不断反思总结,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学习”,它能使学生同时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促进他们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体验。这一系列要求使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还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讨论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使教学活动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

第二,树立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体地位相协调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等重要,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才能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

第三,更深刻地认识教学方法艺术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我们明白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扎根我校的中学生“有组织的学习”,正是让这种改变变成现实的最好方式。我们要继续实践探索,让这种行为惠及更多的孩子。当然,除了这种方式,还有很多其他方式,比如传统的教学演示法。

第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我们学校的老师扎实、勤奋、严谨、敬业,取得了更多的荣耀和成绩。但是,研究了专家们对我们教育的展望、评价和讨论,看了其他课改领域的视听资料,突然发现我们做得还不够。我们很多教室设计没有独特的思维;我们很多培训缺乏整体规划;我们的很多活动都设计得流于形式,而没有深度。为此,十多天来,我们不断反思:“扪心自问,我们勤奋吗?”我们敬业吗?是什么让灵感的火花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惯性,隐藏在灵魂中的惯性,一直控制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束缚着我们的手脚和心灵。我们终于看到教育者和教师的区别了。”“现在追可能还不算太晚。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付诸行动!“看着远方的天空,踩着脚下的地面,走得更远!

第五,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艺术。

通过专家的讲座,我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同样清楚的是,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的。关键是我们要取其所长,发挥其独特的价值,这样我们在把它运用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才能落实我们的三维目标。比如看了若干课例,每个课例都很好,但也有不足之处。常见的问题有:练习不及时,不重视课堂总结的作用,落实得不够好;也就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

这次培训不是我们学习的结束,而是以后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开始。总之,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进步。训练的日子是快乐而充实的。我们应该以更加乐观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每天紧张的工作中。让我们努力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我们愿意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教育更加辉煌。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4

劳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劳动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锻炼身体。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这种劳动中获得很多经验。不同的人做的事情自然有自己的方式,有自己的价值。劳动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劳动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有点阴郁,但也掩盖不了我们这些青少年的狂热情绪——今天我们要大扫除。实施的目的是扫街。当得知我在扫街时,同学们都沉默了。扫街,那么脏,谁会做这种事,但是经过老师的劝说,他还是不情愿的去扫街了。看到这种情况,我的心情凉了一半。但是到了那里,发现没那么脏,就兴奋了。在扫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很兴奋,我也从中学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大扫除结束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很兴奋,希望下次能再参加这次大扫除。从这一课,我明白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应该以劳动为乐,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从小事做起。二。积极参与。3。从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所以我主张以劳动为荣,不觉得脏就不要做。那不行。只要从中得到乐趣,就会喜欢劳动。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5

我是一年级一班的家长,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下面谈一谈我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做法:

1、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一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教育孩子时我们必须注重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例如,学校要求孩子穿校服,不往学校带零食、玩具时我们一定要密切配合学校,让孩子知道,家长支持学校工作,老师的话不容置疑。如果我们对学校教育有什么不理解,千万记住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或发牢骚,以免造成孩子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

2、注重“勤”

勤翻孩子的课本,检查孩子的作业;和孩子多交流,勤沟通(孩子正在成长阶段,多给孩子推荐你看到的好东西,告诉孩子你身边发生的事情,让他感受你的智慧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使孩子和你没有距离感);勤观察孩子的语言和行为的变化,(比如最近和谁交往最多,了解他的朋友);勤联系。定期打电话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并反馈孩子在家的一些表现。

3、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①按时记作业;

②按时完成作业;

③按时提醒家长尽义务听写、听读并签字;

④按时更正作业中的错题;

⑤按时准备学习用的各项文具材料,如:作业本、笔、橡皮、手工材料、检查并整理书包;

⑥每天带红领巾等;

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放脏的衣物到洗衣机上,送洗碗筷,擦桌子、倒垃圾、拿报纸;

⑧孩子在学校,父母要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

家长可在孩子准备不太好的时候参考老师发的短信或亲自打电话问老师,督促孩子做好,并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落实孩子的各项作业。孩子做到时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加以鼓励。有必要时和孩子的零花钱结合进行奖励。

4、重说服教育

平时多引导孩子看一些好习惯、好品质、急救、优秀童话故事等切合孩子的书籍。遇到问题,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类比故事,讲道理,使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

5、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树立榜样

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高大与否,跟教育效果是成正比的。因为我们非常爱看书,我们的儿子潜移默化,也非常喜欢我们买给他的书,见到字就问、就读,目前已经认识不少的字。现在我在电脑里打这篇文章,他就在旁边读,不懂就问,这种感觉真好。比如说话算话,知错就改。绝不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闹对立,分工合作,从分展示父母各自的优势,给孩子树立榜样。

6、重视营造学习的氛围

孩子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便于孩子翻阅;写作业在指定地方,家长陪学,一方面帮孩子解释一些词句,一方面示范学习时间内要专心,不能随便中断,学和玩绝不能混在一起。一般不看电视,如果看也是陪孩子一起看少儿频道或科学探索等适合孩子的节目,鉴于我的工作,我有时在家备课写教案,或收看百科全说了解健康保健知识,并应用到亲人身上,给孩子营造知识有用论。

7、重视孩子的“教育”

孩子平时很喜欢看十万个生命之谜、宇宙之谜等科普书籍,经常会时不时问我们一些奇怪的问题,我们知道时就就积极回答,有时也会谦虚的问他你能否告诉我们呢?爸爸、妈妈也想知道为什么?这时孩子会说:“哈哈,你们也不知道啊”?然后会很高兴的告诉我们他刚刚在书上看到内容,我们听后会竖起大拇指夸孩子真棒!孩子的脸上会扬起很有成就感的那种笑容。孩子知道了你的确对他的小小成绩很感兴趣,下次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以博得你的赞扬。当我们不小心闯了红灯,随手丢弃了手中的垃圾时,孩子也会用老师的那种口气教育我们。我们会很认真的道歉,表示一定改正。这时孩子就是我们家长的老师。我们重视了孩子的“教育”,孩子也会重视我们的教育。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6

有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这次实践,大家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获得了许多生活的常识。同学们在各种劳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辛苦,无论是在野外平整土地,挖沟浇菜,还是在基地帮厨服务,洗衣清扫,同学们认识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次实践让同学们品味了劳动有快乐。一个个精美的手机套,一个个漂亮的中国结,一个个精致的小木塔,一个个创意不凡的篆刻作品,一盘盘令人垂涎欲滴的拔丝菠萝,无不凝聚着同学们的心血,无不闪烁着同学们的智慧,无不展现出同学们的个性。这是劳动的收获,更是劳动的快乐。

这次劳动实践也整合出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同学们训练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特别班主任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次劳动,不少班级增强了凝聚力,劳动实践让同学感受到团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

这次劳动实践正是在我校加大管理力度的基础上进行的。绝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基地的制度,按照基地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出操、吃饭、休息,培养了严谨、守纪的优良作风。

劳动虽然结束了,但我希望同学们把良好的奋斗精神带回我们的校园。在学习的基地中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再有两周我们就要进行期中考试,只有抓紧时间,认真复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希望同学们能够再接再厉,在期中考试中再创佳绩。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的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社会时间实践中,我充分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他们默默的付出才有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虽然很累很累,但是我感到很高兴,因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并且证明了我是有能力应付难题的。而又能利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不成为国家的负担。非常感谢这次交—警给我这个机会,也非常感谢学校的组织。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7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而如今的幼儿缺乏劳动意识.是何原因?主要还是家长造成的.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惯,爷爷奶奶疼.孩子一切都有家长包办,生怕有什么闪失.渐渐的家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不懂事,不会关心别人,越来越懒散.自理能力差。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呢?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尽量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要培养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家长在培养孩子劳动习惯和兴趣时要注意方法方式。

一.以游戏或儿歌形式引发孩子做家务的兴趣。

比如说,孩子洗手帕,可以边洗边和孩子一起念儿歌:“洗衣粉,泡泡多,我洗手绢唱着歌。唱着歌,慢慢搓,搓开一盆花朵朵。爸爸笑,奶奶乐,大家齐声称赞我。”这样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洗手帕这个劳动。同时我们也可以把劳动过程变为游戏的形式,这样幼儿不会将家务当做一种负担,而产生厌烦情绪。

二.在培养孩子劳动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过程中,家长要多鼓励和表扬孩子。

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要表扬孩子愿意做事情,并进行正面提醒,比如说:“你真能干,如果这个地方再这样做就更好了。”我们还可以奖励孩子,告诉孩子做一件家务事可以得一个小红花,若干个小红花可以换一个孩子想要的东西,让幼儿劳动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持之以恒的毅力。

对于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必须让他自己来完成,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家长可以在家制订一份值日表,把每人每天该做的家务事画出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他应该做的。1岁半的幼儿可以为自己拿尿布,从地上捡起小东西。2岁的孩子可以自己收拾玩具。3岁的孩子可以擦掉家具上的灰尘,起床时叠好小被子。4岁幼儿可以收拾图书。5岁幼儿能整理床铺。6岁幼儿可以清扫房间,折叠一般衣服等。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习惯时,要注意有耐心,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反感。劳动能使幼儿的自理能力提高,能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锻炼幼儿手脑并用,劳动更是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体现。家长要让幼儿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8

五月份是忙碌而又充实的一个月,当“满目金黄香百里,一方春色醉千山”的景色过去的时候,也到了油菜籽收获的日子。在唐主任、陆主任的带领下,中、小两部的部分男教师、生活老师开始割油菜、摊场、压场、起场、扬场,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劳动任务。听起来是很简单,但操作起来是很有学问,有技术含量的,镰刀怎么割?木叉怎么怎么叉?木锹怎么扬?对于我这样从小生活在城里,没接触过的人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颖、不禁感叹古人是何等的智慧造出了这样的工具。每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总会让我学习到很多田园知识、认识一些劳动工具,使我受益匪浅。

临近月底,学校给各班分配了“种植园”,做了广告牌、按照各班菜地的大小,分发了西瓜籽和甜瓜籽。班主任带领学生-----开荒、晒地、播种、浇水、施肥,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都在盼望着自己班的种下的瓜籽能够生根发芽。那么学校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呢?难道是怕学校里的地荒废了?

我想,学校这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匮乏“农耕教育”,特别是像我这样从小到大没接触过田园生活的人,从小娇生惯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小麦和韭菜都傻傻都分不清。虽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不可随意丢弃,特别是今天的学生承载着明天的希望,更不可缺少“劳动教育”。学生在学校不能仅仅学习基础的文化素质,还应该需要学习和锻炼各种体力、能力,在体力劳动中学会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在学校的菜园里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既能活动身体,培养劳动的热情,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百益无一害。

其次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获取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别看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种瓜,包含的知识却是方方面面的。如果没有韩灯占、袁建军两位老师教我,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瓜应该怎么种,挖多深的土,留多少空,什么时候浇水,所以说学校的分配的“种植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也让我明白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个道理。

虽然,各班的“种植园”还没有发芽,劳动实践也刚刚起步,但我们坚信,在戴校长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汇贤中学的方方面面都会越来越好。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9

“劳动教育就是挖挖土种种菜”“学校就是让学生读读劳动课本”“搞劳动就是玩一玩”……近来,对于劳动教育中一些浮于表面的做法,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劳动教育该如何让学生体会劳动的快乐和意义?有专家指出,劳动教育区别于劳动,也区别于劳动技术教育。它是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了解劳动场景程序技术、科学享受劳动成果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课程赋能:从“课”到“育”不能为劳动而劳动劳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实践,教育性是其首要属性。参与体验劳动模式不能只注重引导学生获得劳动体验,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把真实劳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劳动感悟或理论运用到自己今后的劳动实践中去。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效果,要看学生是否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是否增进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否涵养了奋斗精神,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劳动而劳动,而要发挥劳动的育人作用。

劳动教育是学生生命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课程,通过劳动

教育课程,学生不仅能获得新知,更能在劳动体验中增强心智,提升对自我、生活、社会、未来和生命的认知高度,反哺学生其他学科课程的学习。新时代劳动教育要让学生理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与收获的内涵,明确“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幸福、劳动创造事业”的劳动价值。学科赋能:从“单一”到“融合”打破课堂边界没有亲近过土地的学生,就没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没有劳动实践的教育,就像是“空中楼阁”。该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让其紧跟受教育者,帮助他们形成“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价值观”并伴随其一生呢?教育部基础教育劳动教育专家徐长发从劳动教育的特点阐释了学科融合的必要性,他说:劳动教育的内容构成决定着它的实践性特点,“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做中学”“学中做”是其常规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往往与技术教育结合,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与“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结合,与科学教育结合,与学科教育融合。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家庭实践、校外实践、社会实践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劳动课程只有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放大它的价值。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不能囿于课程开发的层面,应跨越课程之“界”、学科之“界”、学段之“界”,实现劳动2教育课程全方位、诸领域、各要素之间的深度耦合。 评价赋能:从“拍照打卡”到“多元评价”劳动清单成果可视化

老师带着学生到劳动基地收收蔬菜、摘摘果子、挖挖土,其间拍拍照、走走形式,完成“劳动教育打卡”,如此就能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吗?不少劳动教育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技能”、轻“素养”,重“形式”、轻“体验”的问题。把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技术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或简单地把劳动教育当成“体力劳动”,这都是错误的现象。如何让劳动教育的效果发挥到实处,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教育的价值,并延伸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改进结果性评价、凸显过程性评价、注重增值性评价、健全智慧综合评价、改革评价反馈方式,形成智慧多元的劳动教育综合评价体系。一体化评价机制对应不同阶段学生劳动成果的奖励,能给学生带来满满的荣誉感。劳动教育应坚持成果评价可视化原则,把科学的想法做出来、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成果意识、成效意识和劳动精神,防止做事不认真、不计成本,图热闹、一窝蜂,无果而终。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0

通过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的学习,结合周菊芳名校长工作室的学习内容,我对劳动课程标准有了更好的理解,对劳动课程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陶行知先生所说“劳动即教育”,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它与德、智、体、美育环环紧扣,相辅相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树德

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联系非常紧密,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也在开展道德教育。

现行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的核心仍是智育的培养,即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于此目标,学校减少了或甚至没有劳动教育的安排。在家庭教育中,多数家长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把劳动视为孩子的额外负担,极少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这些做法导致孩子丢失了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在学校教育中,劳动也被等同于值日扫地,缺乏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在家长和教师眼中,劳动教育被视为了智育的阻碍,所以我们所培养的大多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学生,除了学习,没有劳动技能,什么都不会,什么都需要依赖别人。所以,学校需开设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教育中深化德育教育,树立学生健康的劳动观。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而获得一定的劳动成就感,使学生产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在劳动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劳动中培养合作共享的精神,在劳动中形成助人为乐、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公益精神,这些都是当今学生最需要的道德品质。

在劳动教育中渗透德育,能端正学生的“三观”,提高社会公德,学会责任担当,学会合作和助人,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砺,且有助于解决当下德育虚化问题。

二、劳动增智

劳动教育和智育都是全面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认为,劳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国家强盛,而且有益于人身体、思想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体制的增强,学习起来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灵活”。所以说,劳动可以“练智”“达才”,发展人的智力。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智力特点,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设置了由若干个项目组成任务群的同时,也明确了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杜绝了让劳动课成为学生简单动动手、动动脚和放松身体、减轻学习压力的天堂的现象,明确了智育与劳动共生共长的原有之意。无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还是服务性劳动,都是智力性与创造性的,它们虽然需要身体的参与,但远比此更重要的是它们是在智力的指导下进行的,并自始至终贯穿着智力活动。一项劳动任务的出色完成,要求学生在实干的同时,学会巧干,开动脑筋思考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用更少的时间,将任务完成的更好。手脑并用,有效开展劳动,从而达到劳动成果和思维改进双丰收。

三、劳动强体

新时代教育,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基础之上,人们更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以劳强体,以体促劳”劳动教育和体育教育之间逐渐相互融合,以此来促使学生更好发展。

就劳动教育本身而言,它属于一种自带消耗能量的身体活动,在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既改变了生活环境等因素,又锻炼了身体。

根据每个年龄段学生体能和发育的特点,《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将劳动教育分为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和第四学段(7~9年级),为每个学段设置了不同的劳动课程。比如1~2年级的学生身高和体重会有明显的增长,在进行劳动教育时,不能出现剧烈运动和高负荷劳动,所以他们的劳动课程是完成简单的个人物品清理,居室、教室等卫生保洁、整理与收纳,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

为保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起到持续教育的效果,劳动课程贯穿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平均每周的一节劳动教育课,也是体育课后的有益补充。

四、劳动育美

全面加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和美育是构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和美育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二者融合遵循“以劳育美、以美育人”的关系。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1

卢梭说:“家务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因而人来的生活离不开家务劳动,没有家务劳动就没有正常人的生活。而家务劳动集体又要有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及全体的团结一致,才可取得最后的家务劳动成果。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学校为了让我们成为一把亮晶晶的“钥匙”,开开了许多关于家务劳动的活动,有锄草,擦窗子,打扫操场……多种多样。

而让我最难忘的一次家务劳动则是每个星期五下午的全级大扫除。那是一个秋风徐徐的下午,第四节课上课铃一响,班主任大人就给我们布置任务了:“第一组打扫课室,第二组打扫操场,第三组打理花圃,第四组打扫草圃。马上行动!”一身令下后,我们便井然有序地进杂物房拿清洁用具。我们第四组拍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来到目的地后,看见草圃里垃圾满地,野草丛生,便拉起衣袖,蹲下身子,干了起来。拔草的拔草,捡垃圾的捡垃圾,遵从组长的安排,埋头各干各的事。捡垃圾的同学,不怕脏累,纷纷把牛奶盒,塑料袋和纸团捡进了垃圾桶,不一会儿,就捡了满满一桶;除草的的也不甘示弱,眼疾手快,使出自己的火眼金睛,把野草“揪”了出来,不让它在青青绿草里“滥竽充数”。我们组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得心应手。虽有秋风送爽,但是我们也大汗淋漓,筋疲力尽了,但谁也没有一句怨言。半节课后,我们组就完成任务了,又去帮其他的同学。我们班的同学同心协力,团结互助,把工区和教室把扫得干干净净,得到了机组的一致好评。这可是我们班付出汗水和艰辛的回报哦!

这些家务劳动,即磨练了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皇帝”,又让我们在家务劳动中学会了团结,学会了纪律,还培养了勤奋,不怕苦不怕累的良好品格,让我们终身受益匪浅。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2

“你不用扫地,你去干你该干的事情!”“你要是这次考不好,我就罚你做一礼拜家务!”“我一天到晚干家务,你就这点分儿你对得起我吗?”我在准备写这篇文章之前,脑子里播放出这样一组组画面——我想,是时候给家务劳动平反了。

当你听到劳动这两个字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阶级斗争?劳苦大众?脏活累活?穷人?或者……高级劳动与低级劳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我想,可能这个词是一个最能够引起人们浮想联翩的词汇,你总会带有复杂的情感去看待这个词。你也渐渐发现,除了五一过节的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提及这个曾经处于中国人思想核心的词汇。劳动是如此的抽象,又是如此的中性,让我们可以忘记它的存在。在中国人,尤其是很多中国家长的眼中,劳动与大老粗是划等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却从没有人说劳动可以改变命运。有趣的是,成功人士在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往往会强调知识和理念,却不愿意大谈特谈他在背后付出的艰辛劳动……知识总是给人以高大上的感觉,劳动却让人觉得不足挂齿。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年,我在与很多朋友进行深度访谈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我们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欣赏自己的劳动。我毕业后到一所公立学校工作,而后由于“世界很大,想出去走走”,便来到一家出版社做少儿出版。到了出版社,很多同事们就对我的选择表示不解,“学校多好啊?怎么选择来这儿了呢?你看,学校有寒暑假,也不用出差!”听到这些话,我有些发懵,但仍然坚持做了3年,后来由于明确了自己的亲子教育工作方向,便辞职再一次来到一所中学任职,到了那里,新同事又来到我的身边,对我的选择表示好奇,“出版社多好啊?听着就觉得高大上!能认识很多作家吧?来这儿干什么啊?”听了这些话,我恍然大悟,原来人们都不满意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都对于自己未曾接触且不了解的工作表示向往和欣赏。于是,为了让大家心态平和,我跟大家分享了各种工作的苦衷,听完大家忍俊不禁。

我还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统计,教师的孩子大多有四个毛病:懒惰、邋遢、磨蹭、盲目,这确实与老师的劳动性质有关——大人过多的说教与指挥,小孩过少的自主判断与挫折体验。这还不是最震惊的发现,最震惊的发现是教师在谈到自己孩子的择业时,100%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继续做教师,他们是有多么不认同自己的劳动呢!我在采访不同行业,包括银行、媒体记者、公务员、程序员等不同的人员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所以,你又会理解一个答案。中国的家长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们不要在成为想自己一样的劳动者——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劳动者。他们只知道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考全班第一就比考全班第五更有希望。在他们拼命要求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意味他们不再树立自己的梦想,他们已经放弃了对于自己的改变。他们把对自己现状不满的内心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成绩成为了他们的焦点与赌注。更有荒唐的人,便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语挂在嘴边,让孩子放弃一切兴趣爱好,一门心思功课考试。家务劳动成为了耽误学习成绩,浪费时间的事情,正好以此为说法,逼迫孩子刻苦读书。

分数能不能改变人的命运,我们不做深谈,但至少一点,我们从高考趋势改革能够看出未来人才需求的端倪——社会需求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这个素养便包括你的劳动意识与劳动能力。从这一点讲,家务劳动乃是培养孩子这方面素养的最好的亲子互动形式。曾经有一篇文章在朋友圈疯转,它以图画的形式告诉大家中外家长在孩子1—6岁,每一年的要求有和不同。大概是这样的,在1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背数字,外国家长要求1岁的孩子可以捡一些简单家庭垃圾;在2岁的时候中国家长要求孩子背唐诗,外国家长要求孩子收拾餐具……以此类推,你会发现外国的家长非常看重家务劳动,而中国的家长非常看重“精神劳动”。在我看来,家务劳动至少有以下一些好处:

1、家务劳动增进了亲子情感。任何的亲子互动都可以增进亲子情感,家务劳动也不例外!父母为孩子分配的简单工作,是对孩子极大的信任!他们非常情愿与家长一道完成各种“有趣的”任务。

2、家务劳动产生家庭责任感。怎么能产生家庭责任感?只有参与家庭生活,成为家庭的共建者,才能有价值感与责任感。责任感不一定体现在做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心中有家庭、能够从家庭的角度考虑问题,便是具备家庭的责任感。

3、家务劳动激发了合作与团结意识。在家庭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孩子与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让这个家庭变得干净、有序、美丽。这个目标考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配合完成,这也就训练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家务劳动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务劳动告诉了孩子,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什么事情可以坚持去做。“好的行为多了,坏的毛病便减少了”,心理咨询也常常用这样的思路与方法来处理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

5、家务劳动推动了孩子的社会化。家庭式孩子的社会化场所,通过什么让孩子接受社会规范与文化呢?粗暴的说教,不利于孩子接受社会文化;共同的社会劳动却让孩子很容易明白社会规范与人之常情。参与家务劳动,必将影响孩子的一生——“爱劳动的人总是最招人喜欢!”

我的女儿不到一岁时,便喜欢坐在学步车里拿着扫帚“扫着玩”;二岁的时候她便与妈妈一起在厕所“洗衣服”,三岁的她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劳动者,她愿意和外婆一起择豆角、自己收拾碗筷、扔垃圾……她并没有觉得劳动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反而她乐在其中!倒是有的时候,我会自私地想,她如此“贤惠”,将来会不会太累?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3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的特点,在大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应规定学生每天的课外劳动时间。同时,《意见》提出将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价第一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以德育人,劳动第一,劳动是道德完善的源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勤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生在勤,勤则不稀,崇尚劳动,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生活靠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也靠劳动创造。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就是以劳树德,让学生通过劳动感受美好生活,需要双手创造,自觉形成感恩国家、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劳动的思想,培养热爱劳动、懂得感恩、重节俭、勤奋奋斗、团结奉献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断锤炼其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劳动教育逐渐减弱,学生劳动能力差在我国已成为常态。许多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上有不同的长度,有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有些学生甚至看不起工人,不珍惜劳动成果,有些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失败后往往会崩溃。缺乏劳动教育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呢?

《意见》的发布,从充分认识新时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受者。

人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五个方面入手,为切实保障劳动教育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措施。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分工和责任,明确了三者协调共抓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要求各地区积极拓展实践场所,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同时指出,重视劳动教育不是要追求什么时尚,而是学生成长的必备素质,要防止劳动教育中的娱乐化、形式化、惩戒化等问题。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不仅创造了历史,劳动更是成就了教育。劳动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民族复兴的新时代征程中,让学生、孩子在劳动教育中感悟劳动精神,争做奋斗者,才能不断积累知识和才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出彩人生,为民族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4

劳动,是可以让我们去锻炼下身体,可以让我们都体会到劳动的一个辛苦,更加懂得去珍惜别人的劳动相关成果,而这次一个暑假,我也是跟随家里去参与了一些劳动,在劳动之中,我也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触。

劳动一天下来,整个人仿佛都不是自己的了,全身上下都是酸痛的,我以前从来没有这种的体会,在劳动的时候我虽然也是累,但是也是兴奋的,结果回到家里之后也会特别的累特别的痛苦,而第二天都不想起来了,这种感觉让我也是体会到别人劳动是天天在重复,那么其实是更累的,而我一天就有些承受不了,也是让我知道我们平时所吃的东西,所用的东西都是别人辛苦劳动而得来的,更是要懂得去珍惜,劳动的果实并不容易获得,我还只是一天的劳动,更何况比这更累的事情,我也是听父母说过,我们的学习自己都是感觉辛苦,但是父母确是也经历过,告诉我学习其实并不是那么的辛苦,长大后就会发现还有更多辛苦的事情,只是我现在还不是那么的懂得,不过也是知道,劳动的确是不容易,而自己也是以后无论做什么事情,别人给予的,付出的,自己都是要想到这一天的劳动,要去珍惜。

同时劳动也是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虽然很累,但是过了几天之后我恢复了,却是发现自己的身体更好了,其实也是完全要多去劳动,在家的时候,我也是会帮父母做一些家庭的劳动,并没有那么的辛苦,但是也是可以减少他们的负担,自己还得到锻炼,更加的懂得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不是埋头去读书,那样对于生活也是有很多的不了解,而劳动却是让我对家里有了更多的了解,清楚做好一个卫生的工作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而父母每天去上班,回来之后还要给我去做饭,打扫一个卫生,他们辛苦,以前我是感觉不那么的深刻,但是此次自己参与了就发现,真的不容易。

看到自己收拾干净一新的房子,我也是感到有成就感,劳动是会让人感觉到有快乐和满足的,而自己去动手去做的,更是让我是感触到,其实平时自己学习完了,也还是要去多帮助父母做一些劳动,去减少负担的同时,自己也是可以去收获到快乐。劳动同时也是告诉我们去做一个事情,不能是半途而废,像打扫屋子,如果只打扫了一半累了,就不干了,其实和没打扫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坚持了下去,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去打扫干净了也是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个劳动成果,也是会得到肯定的。

通过劳动,也是让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懂得做一些事情,不但是要去坚持,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而劳动自己也是要经常的去做,不但锻炼了自己,也是让自己得到成长有了收获。好的习惯是可以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很多的事情,做起来其实都是很辛苦不容易的,但是只有自己愿意坚持下来,那么才会有更多的收获。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5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并将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我想,新课标的研制是为了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劳动课程的育人本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提出了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作为劳动素养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仅要求劳动课程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习惯与品质等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更是体现了劳动课程对学生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养的培养。

2。新课标提出了学段课程目标,各学段目标之间体现了连续性、顺序性和进阶性。

比如,在烹饪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等。

3。新课标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避免了之前将劳动教育仅仅认为是上课的问题。新课标强化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技能和知识,感悟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我们深信,只有通过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必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6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将劳动课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于20__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20__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那什么是劳动课程呢?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在20__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出:有关劳动科目的教学时间具体要求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可见,劳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是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重新将劳动课作为独立课程的意义就仅仅在于会做家务,会做菜吗?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中提到,在5-6年级,烹饪与营养方面,学生要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以此看出,作为劳动课程的育人方向不仅仅是为了劳动而劳动,而是通过现代课程的设计理念,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劳动场景和过程,在劳动中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综合发展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劳动课”课程目标是什么?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指出,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

总目标是:

1、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

3、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

4、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三、劳动课程有哪些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在不同学段自主选择确定任务群学习数量。

比如,在烹饪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在农业生产劳动方面: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

四、和“传统劳动课”有何不同?

强化育人目标导向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让孩子们都能具有相应的文化基础、自主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担当,劳动课程应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断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在全创景和全过程的劳动课程学习活动中真实地学习与积极地成长,成为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必备的劳动能力、良好的劳动精神、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优良传统的积极愿望;弘扬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不畏艰辛、锐意进取、为社会发展和祖国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

更具有时代性的劳动内容设计

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__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比如在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方面:第二学段(3-4年级),正确使用1-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吸尘器等,完成劳动任务;第三学段(5-6年级),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空调等的功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第四学段(7-9年级),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在工业生产劳动方面:第三学段(5-6年级),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等,进行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加工,初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第四学段(7-9年级),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

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方面:第三学段(5-6年级),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3-Dprinting,lasercutting,intelligentcontroltechnique)等,初步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熟悉某项新技术的主要功能及简单的使用方法;第四学段(7-9年级),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某项新技术,制订合理的设计、加工方案或设计图样,完成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的全过程。

加强了学段衔接

注重幼小衔接,合理设计小学一、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注重小初衔接,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我们开展的劳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更应该跳出劳动教育就是“体力劳动”的固有想法,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手工等课程进行了创新融合,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

强化家校协同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注重劳动思想教育,培养劳动意识。抓住教育机会,让孩子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小到吃干净碗里的米饭粒,爱惜学习用品等等,在细小的问题上教育孩子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训练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进行简单的日常劳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的精神品质。例如从小让孩子学会自己上学,自己洗衣,饭后洗碗等习惯,孩子会形成劳动的习惯,学会依靠自己的劳动生存,为正确的劳动观念打下基础。孩子在学会自我服务劳动的过程中还会逐步认识到,人不光是享受劳动成果,还必须从事劳动,为自己也为他人服务。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兴趣。孩子做家务的兴趣不见得从小就有,很多孩子第一次帮忙摘菜时可能觉得挺有趣,时间一长,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就更难以坚持做完这件事,所以对孩子做家务的行为要给予鼓励。再者,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家务活作熟了就不再是难事,孩子以后也会乐于去做,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可以传授许多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情,让他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下图是我校劳动教育的项目清单,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进行一些参考和选择。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7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志愿去参加劳动以及活动是我们学习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够从中得到快乐又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我们岂不“何乐而不为”呢。上周我们班集体去药用植物园做义务劳动了,说是劳动也是挺轻松的:拔拔野草、松土、帮助种植人员种写药类植物等等。

不过我见大家都挺来劲的也都干的热火朝天的,有说有笑的,不乏让我想到了以前在家里跟着爸爸妈妈去地里干活的那些情景,那真的是一种乐趣!这也使得我感触很深:那些种植人员十分的辛苦,即便把种子播下去了,待到发芽后又得去细心照顾,培土,锄草,施肥。

或许我们真的只有通过参加劳动与活动才能够从中体会更多,知道他们的不容易。作为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大部分的同学都会深有感触,对于城市的孩子可能会有些陌生,毕竟没有亲眼见过或是亲自去做过,不会有很深的感触。去参加劳动和活动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好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劳动人民。

x月x日,我随校学生会生活部的分支伙管会的主任以及理事们志愿去参加了“走进食堂”的义务劳动,我们都很热情地去参加这样的活动,虽然只是去擦擦桌子,玻璃,墙壁,扫地等,但是我们做的很开心,大家齐心协力一下子就打扫好好几个食堂了,还开玩笑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我们还得到了后勤的夸奖,希望我们身临其境多参加这样的劳动。如果每次都有这样的劳动我还是很乐意去做的,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参加劳动以及一些活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常言道:劳动是最光荣的!

回顾将近一年,这一年的准大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了。回顾逝去的点点滴滴,在这些日子里有过欢喜有过伤心,得到了也失去过。毕竟一切不是那么的完美,学会知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一直都是我所喜欢的。我不会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他人的批评还是的虚心接受的。

当自己想去做的时候就大胆的去做,不要刻意的想别人是怎么想的。生活就像是七色的彩虹,五彩缤纷。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应该像彩虹这样丰富多彩,不仅要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类的劳动,活动;不仅要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不停息的往返,还要走出家门,校门,去大自然中,去社会中实践。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更应该开阔我们的视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寓知识于劳动之中,多实践!我们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可以与世隔绝,我们是广褒大陆中的一份子。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竞争激烈,各个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都很高的: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只有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通过这两次的义务劳动,使我的学习生活更加的充实,丰富了,我希望以后在社会中,大学里仍然能够去参加更多的劳动与活动,去实践更多。

劳动教育课心得体会 篇18

学校开设劳育课让我懂得了劳动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底层的劳动者并不让人瞧不起,他们每天都付出辛勤的劳动是有价值的,理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劳育课改变了我的劳动观念,帮我树立正确做人生观、价值观及一个人对一份工作应有的态度。劳动教育能培养一个人的基本素培养一个人的生存本领,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人要想活着就必须学会劳动,学会怎样干活。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要想适应环境人必须要有顽强的毅力,那股顽强的劲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劳动中锻炼出来的!人必须学会吃苦,如果他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将一事无成,从古自今无论哪一位取得成功的人,他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重大科技新成就的出现本身就离不开辛勤的体力劳动,所以劳育的展开是必须的。

经过劳育活动,我们有艰辛的付出,也有劳动后的回报,我们付出的是体力上的汗水,收获的是精神上的升华。欧文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恰是劳育活动,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真切与深入的理解。劳育期间,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整理书籍、打扫一类简单的劳动,在这些岗位做的事情都很小,也很琐碎,需要耐心和认真,可能很多同学不屑于做这样的小事,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做什么事都需要脚踏实地,需要把每个细节做好,没有在每件事情上的`认真负责精神,任何事情都不会办好。古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吗?我们要培养的就是这种做事情干工作的良好品质。

劳育活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会劳动的重要意义。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联系到我们以后的工作,就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我们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生活,需要靠技能来创造明天,因此更需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学劳育使我体会到了工人的艰辛,社会上的压力,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不要像以前一样轻视劳动。劳育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劳育活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劳育还培养了我们的责任心,使我们树立了要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人生观。它使我们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社会新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劳育活动是我们学习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能够从中得到快乐又能够从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样我们岂不“何乐而不为”呢。我们的学习生活也应该像彩虹这样丰富多彩,不仅要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各类的劳动、活动。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更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习性,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寓知识于劳动之中,多实践!我们谁都不是一座孤岛,可以与世隔绝,我们是社会中的一份子。

当今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竞争激烈,各个招聘单位对应聘人员的要求都很高的,劳育活动恰巧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身心的机会!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次劳动,一次成长。很感谢学院为我们安排劳育活动,使我们得以在劳动中逐渐成长。这一阶段的劳育活动,更增加了我在以后社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我以后的人生起到了一个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