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通用33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精选33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

世间之书多矣,有些书读后如雁过无痕,在你的内心深处难以留下印迹;有些书读后宛如湖中涟漪,虽有一时的荡漾之美,可终究轻拂而过,难有深思。然而徐飞老师的著作《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读后则让人体验到醉后的清醒:醉是因为书中的文字像美酒一般,读之愈久便醉之愈沉;而清醒则是因为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思考与启示让人产生顿悟之感。

我很喜欢徐飞老师对气象一词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不拘泥于个人习见,不执著于一己私念,而是将生命打开,向一本本好书打开,向丰富多姿的生活打开,善于吞吐吸纳,如此才有一种开阖的气度。而我翻开这本书,则如同走进一个气象万千的生命,领略生命深处的诗与思、真与美。

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文如其人。书中的文字如徐飞老师本人一样优雅和高贵,没有华丽的修饰,却能让人安静地思考。徐飞老师的QQ和微信昵称都是优雅的刺猬,他很喜欢这一称谓。优雅的刺猬典出法国电影《刺猬的优雅》,代表着外表坚硬而内心柔软、优雅高贵的读书人形象。在徐飞老师看来,锐利的刺容易伤害别人,而乏力的优雅却会成为美丽的空壳。深刻却不世故,圆润而不圆滑,正如徐飞老师所独具的文风特点:安静的文字背后浸润着哲理式的思考。

徐老师提倡作为思考者的阅读姿态在阅读时应伴随思考,反观生活。本书中,四大思考贯穿始终:对经典的思考,对阅读本身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教育的思考。

对经典的思考源于徐飞老师身上的学者情怀,这种情怀是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阅读经典是一条充满艰辛的寻求智慧的旅程,通过阅读经典获取拂去幻影的慧眼,找到精神家园。对阅读本身的思考,使徐飞老师跳出了传统的阅读经验,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自我摸索出一套读书方法。无论是专业发展的主题性阅读,还是以言传言的表述性阅读,以及触类旁通式关联性阅读,这些阅读不断丰富徐老师的教育生活和内在生命。读书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与狭隘,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对于人生,徐飞老师用了成全一词,我想,这里的成全是对读书人的期许,是对人生的释然,人生的圆满便是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徐飞老师用最厚重的笔墨书写了对教育的思考,书中的思考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还有对教育理念、教育原理的思考。

徐老师每读一本书都会伴随思考,大多写成读书笔记,近几年,他单发表的读书笔记就达二十多万字。他以自身的读书姿态告诉我们:未经思考的读书没有意义。

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

徐飞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浪漫满足兴趣;第二阶段,现实应对工作;第三阶段,综合成全自己。只有经历一、二阶段的浪漫与功利,才能到达第三阶段中的成全自我生命的不断完整。这里的成全自己不局限于对现象的思考,而是抽象于自身的意识世界,反复咀嚼,将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结构。当读书超越功利层面到达审美层面,读书本身就是读书的目的。实际上,功利式阅读在短时间内或许见效,但这种片段式、割裂式的阅读,会逐渐让读书成为一种负担,将思维僵化于单独的场域内,难以使人获得整体智慧的提升。

徐老师将玖玖雅集教师书友会的读书宗旨定为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徐老师已将教师这一角色深深烙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他提倡,为学生读书,让读书提升自己的教育情怀与教学智慧。我想起著名关怀伦理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内尔诺丁斯的重要观点:好教育就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往深处说,为学生读书与为自己读书并不是二元对立关系。教书是一门让师生获得更多幸福的职业,因为教师在阅读时将职业角色与自我人格合二为一,读书的过程是个人满足与服务学生的双重行为,它本就存在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范畴,是教师实现自我的必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徐老师所倡导的读书倾向是为着幸福的阅读。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句话:在最后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近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读书人不需要外在的奖赏,因为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伍尔芙的这一观点,在徐老师的这本书里也会有最好的呼应。

读书贵在转化

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十足的读书人,这是高万祥先生对徐飞老师的评价。真正与十足所展现的是徐飞老师最纯粹的一面。一个纯粹的读书人将书本看成自己的挚爱,恰如呼吸,它一定会联结着心肺,呼吸之间含着你的气息、你的味道。同时,徐老师的读书又总是力图打通书与生活的通道,跳出书本的视野,与生活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结。

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读书如蚕。读过几本书,真不值得拿来说事,正如一只蚕吃掉几簸箕桑叶,是不值得炫耀的,关键还看吐出的丝是否白而长。评价读书人,不是看他读了多少本书,而是看他将书中的智慧转化了多少变成他生命的智慧。这段文字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但他不是闭门读书;徐老师似乎是实用主义的读书取向,但他不会功利世俗。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而我认为,读书也是灵魂的自我谈话。读《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读下来的,我听到了内心深处冰层碎裂的声音,我也像徐老师一样,在水波荡漾中看到了越来越清晰的自我。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正好休产假,有机会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3

我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颇有感触。文章内容丰富,文笔清晰,构思精巧。该书给我们年轻的教师指明了一条成长之路,如何做一名卓越的教师。

书中彭老师引用了一个个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进行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如开发潜能,爱岗敬业,勇于实践、善于反思、博览群书、加强研究等。在这本书中,作者以鲜活的事例、警醒的语言、充满文采的诗句将研究性教师的成长之路诠释的淋漓尽致,舒展洒脱的叙述了:专业发展、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家庭教育、教师培训、组织教研这八项专题。内容全面,叙述详尽,简直可以说是一部教师宝典。现将几点感想分享如下:

一、“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

这是开篇第一句话,也是全书的核心所在。我们的教育就是用卓越的教师培养卓越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是的,教师的高度和层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教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将孩子们举过肩头,为他们在将来的岁月里,成就伟大的梦想和人生的卓越助上一臂之力。

二、善于反思登新高

书中写道:“对一名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地工作,并从中体验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地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地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这些话让我对“教育反思”这一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当一个教师缺少反思时,他的行动往往是盲目的;只有不断检验、鉴别和完善自己的思想时,教师才能走向自觉,在行为上表现为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发展,从自在的人走向自为的人。因此我们要做到“为实践而反思,对实践的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三、做会上课的老师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求我们创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探索和发现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先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书中写道“如果把新课程教学比作磨豆子,其中“知识和技能”就是“豆子”,是基础性内容,没有了“豆子”就会推空心磨;“过程与方法”就是推磨的技巧,没有这个技巧也推不出豆浆;“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愿不愿推的动力问题,缺少了动力,也不会取得成功。”这里通过打比方,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做了浅显易懂的解释,虽然自己在教学中,每节课的设计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的认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做打开孩子心灵的那把钥匙

“每个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家长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我想,这句话不仅是对于我们自己的子女,对于我们的学生同样适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就谈不上教育。”孩子有问题,是不是他的老师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够了解他,没有充分的认识他,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所以才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教,必有大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我们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我结合个人的认真研读和理解,认为: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教师应该做到用情施教、用心思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卓越的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4

《爱的教育》一书一开始只是看看情节好写读书心得,后来我才发现这真是本好书。为什么说它是一本好书呢?一是本书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如:受人爱戴的卡罗纳,令人佩服的德罗西,盛气凌人的诺比斯,不知廉耻的弗朗蒂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比如从《宽宏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罗纳是一个勇敢和宽宏大量的人。他勇于承担不属于自己的错误,并且让老师饶恕那些犯了错误的人。从《我的同学科列帝》中则可看出科列帝是一个勤奋能干的人。他一边替父亲料理店里的事物一边学习,还要照顾母亲。文中的德罗西不仅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位善良的人,从《7号犯人》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罗纳、科列帝和德罗西这样善良、能干、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

但是,作者在书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气凌人的诺比斯,不知廉耻的弗朗蒂和有些虚荣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

很是不知好歹,最后搞得被学校开除了;他的母亲来学校为他求情,他还在一旁不知廉耻的笑;哪个人要是倒了霉他就幸灾乐祸。这样的人在文中与那些善良正直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们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读完《爱的教育》我才发现其实爱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少有人会去发现。其实爱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门前妈妈替我围上围巾;从外面回来父母递上一杯水;考试没考好是父母鼓励我;学习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老师提醒我们等等,其实爱就在我们生活中。只有善于发现“爱”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5

当我读完《瓦尔登湖》这篇文章时,我的心犹如大海般不能平静。

这本书写于19世纪中叶,那时正是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时期,在当时的背景下,人们追逐利益,想尽一切的办法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权利和更多的金钱。工业文明、喧嚣社会挤压着人类、侵蚀着人性。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毕业于哈佛的这位智着,他单身只影,拿了一柄斧头,跑进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他特立独行,怀着一颗向往自然的心,宁静地踏上了这段心灵的路基。而在这个被成为“神的一滴”的瓦尔登湖的土地上,他坦然在空间里,孤独在思想中!

“我喜爱我的人生中有闲暇的余地。有时,在夏季的一个清晨,我像往常一样沐浴之后,坐在阳光融融的门前。从红日东升直到艳阳当头的正午,坐在这一片松林,山核桃树和漆树的林中,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

他静静的卸载城市的喧嚣,用心写下孤独。每次看他的书都是一种震撼,他思考人生,让我的心如净水般澄澈。他让我感到敬畏,原来一个人的生活这里是这样的,他的一生是如此的简单而又芳香扑鼻,虽然短暂而又意蕴深远。他的精神世界绚烂多彩,而且是精妙绝伦,世上这样的智者怕是中有些许吧。

梭罗短暂的一生中,他试图鼓励人们要简化生活,将时间腾出来来深入生命,品味人生。他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繁纷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做生命的舵手,扬帆远航。他认为: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简朴生活,就不会有那么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所谓明天,即使时间终止也永不会来临。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他提倡俭朴生活,并不是让我们要粗茶淡饭或是节衣缩食,而是想要让我们多听听新的节奏,这也许就是一个人的价值,只是孤独,恬静,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

作者在瓦尔登湖畔追求孤独,实际上也是在追求深刻,他想在孤独的心境中对人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孤独催生了他的深刻思想。“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这是他的心里呼声。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6

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知识是没有穷尽的,坚持学习让人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反之,没有知识的不断补充和积累,人便会落后于时代。歌德说过,谁落后于时代,就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特别是在现今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不能接触新的知识便会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正如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在这短暂的一个假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假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假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我也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在读书中自我提高,走近学生,我们都将是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7

现代社会的数学教育,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知识不是唯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而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充分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

首先,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认识社会,初步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关注生活实际,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如银行利率、股票的上涨与下跌、衣服打折、球赛记分;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词语出现在六年级的教材和练习册上。一些缺乏生活常识的学生纷纷犯难,常常连题目都不理解:什么是利率?是打4折的衣服便宜还是打6折的便宜?如果闭门读书的学生,想学好现在的数学,难。这就要求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学生需要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了解生活常识,在读懂了试题内容后,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最后把答案放到生活中来。

其次,数学教学不要忽视对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教育!于是便想到让他们先从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入手,自己去调查,初步感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又如涉及到购物的教学内容,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亲自体验买卖计帐的过程。教学《应找回多少钱》一课时,我重点教会学生计算元、角之间的加减法后,即布置他们一个作业:回家帮家长买一两样东西,并把商品价格、付的金额、找回的钱记在作业本上。第一次回收作业后,发现有些学生已完全把买东西的帐目记清楚,而有些学生则记不清。我让能完成作业的学生把自己购物的过程向全班介绍后,总结出购物中存在的问题。原来学生口算较慢,容易算错,于是我再让学生做第二次作业,因为学生对买东西这一生活事件感兴趣,所以都乐于在实践中较快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只有把数学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8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乐和阳光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寻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对幸福缺乏认识、感悟和理解,还记得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中就有对幸福的阐述,它非常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后的朝阳;是雪中送炭;是为他人忘了自己;是给别人带来快乐。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幸福在哪里?

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确实很难轻言幸福,特别是每天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有时也感觉不到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怎样才能在平凡、清贫、烦琐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特别是我们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师如何去感受幸福呢?首先,要懂得享受课堂。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其次,要懂得享受学生。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人、朋友、闲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许手头钱是有点紧,但还得学会舍得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喜欢的书、买件心仪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个会、旅趟游。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自觉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第三,要懂得研究教学。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种简单的重复,那必然厌倦,也无言幸福。应把研究教材、教学当成提高自己素质的必走之路,应把教学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体现。

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这与我们的幸福“鱼水情深”。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包裹”。

我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来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实的每一天。这也许正是所谓天长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会说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也会为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贡献毕生的精力。

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发现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教师成长”是这本书的关键词,围绕着“教师成长”此书记录了大量优秀教师的优秀案例,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浅。

通过研读《教师成长密码》这本书,我发现这些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业务更熟练,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坚持、坚持、再坚持,日久天长,滴水石穿,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回顾我从教的这几年,有得亦有失。在上课短短的40分钟里,也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想要上好一节课,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结合《教师成长密码》,我懂得了要善教学生。善教有多条原则和多种形式,但并不是“讲得越多越好”,也并不是填鸭式的“灌溉”。老师一味地教,不停地“灌”,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更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全丧失,那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无济于事。因此要多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即合理的教学设计去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课堂里快乐、高效的学习。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在教学过程中,耐心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师良好行为的体现。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特别是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小学英语学习应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培养学习兴趣为首。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做一个教学有心人,及时反思教学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总结经验,梳理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教学工作做实做细,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9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看到了魏智渊老师的《高手教师》这本书,这书名的确十分吸引我,我深知自己是一个刚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并且立志成为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看过之后,发现我的许多教育观点与书中竟不谋而合。下面就我阅读过后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分享。

《高手教师》提出了新教师的理念。新教师,不是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而是对新教育拥有信仰的教师。对于新教师来说,教师不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不是挣钱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一份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一、观念是出发的第一步

想成为作者口中的新教师,首先是观念问题,心动才可以更好的行动。认知是一件事情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思想上认可才可能更好的执行。

作为一个新教师,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应该如何,是严格还是粗暴,最值得思考。对于老师的行为方式,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在求学生涯中,我们每个人都遇到各式各样的教师,其中就不乏一些粗暴的老师,他们用火爆的脾气来压制和打压学生,学生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学生并没有从心底认可并尊重这个老师。所以我们新教师要做到的是严格,而非粗暴。所谓严格,就是在真切关注学生个人发展的同时,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要求和干预,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可能会有很多艰难和困苦,但是“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关注现在,走向未来。

二、课程的生产力

形成新教师的观念后,想要真正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往往做才是核心问题。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课程无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干国祥老师说过:“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一堂课,而是整个课程。”课程就是“道”,就是被我们用脚走出来的道路。如何设计一门课程,最经典的仍然是泰勒的。在他看来,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个过程是一个闭环,闭环的概念就像是你给农民提出一个任务,农民就有了明确的目标。然后开始准备资源,考虑怎么把资源整合起来。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必须对庄稼的生长,或者是目标的实现进行监控并作出对策。在整个过程中,对于目标的达成,需要不断调整预期。最终目标实现了,这个任务完成了,这就是闭环。对于一年种植过程进行反思,内化为经验,然后把自己的思考嵌套在这种结构形式中。在完成这样一个课程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块备课。

模块备课仍然需要回答这四个问题,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以及怎么检测。确定教学目标是最难的,没有目标,就像没有指南针的航行,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到达终点。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是背景化的。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同一个课程也有不同的目标。是着眼于眼前短暂的目标,还是从人生规划的角度上立足于长远的发展,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于用什么教,也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也就是教育资源的问题,我们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好的教育资源,要穷尽模块的习题,不仅从类型上,也要从难度上。

三、家长是最值得信任的盟友

在教师职业生涯上,家长无疑是我们最真诚的盟友,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在与家长协同合作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问题,班级微信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一名教师,一定不能在群里和家长撕起来,要做到抱德炀和。你不是做给一个家长看的,是做给所有家长看的。当学生犯错了,考试成绩差了,或者是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绩,我们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第一是对待表现差的学生,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学生犯错了,可以公开批评,但是不能指向学生,而应该指向现象。

第二是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我们往往更容易犯错。因为我们往往倾向于公开表扬那些表现好的学生,这个时候被表扬的家长不一定自在,但是没有被表扬的学生家长肯定不高兴。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公开分享学生作品或事迹,但不公开是谁。一方面起到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又保护了大多数家长的情绪,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家长不懂教育,毕竟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要明白家长只关心自己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教育行业其实也带有服务行业的属性,家长就相当于我们的服务对象,对我们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们应该理解并接受,想办法做到。我们要学会如何和家长交往,在和家长相处过程中,多站在家长角度考虑问题。当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发展。

面对家长,我们要真诚,要表现出来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关心,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对于学生的期许,还有积极向上的态度。不要抱怨,学会接纳和理解,把家长团结在一起,因为我们深层次的目的是一致的。

四、解决学生的棘手问题

作为教师,解决学生棘手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学生问题有很多,但是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是早恋问题。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们,身体的成长在一个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心智上发展缓慢,这样身体上迅速变化和心理上发展缓慢的不匹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个时候,开始对异性产生了好感。这个好感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怎么面对这份好感,就需要老师进行干预了。我们需要告诉学生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年龄尚小,还缺乏判断和承担后果的能力。这个时候要把这些不确定的不安和好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第二是关于攀比的问题,攀比是人性问题,无法消除又不可避免。它的本质是以错误的方式追求优越感,我们要注重引导。我们需要帮助每一个生命找到自身价值,这也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五、成为魅力教师,一直在路上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所谓的`魅力,乃是指稳定的吸引力,是风格化的产物。实际上是指一个人鲜明而独特的人格、成熟而敏锐的经验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影响力。那魅力教师是什么样呢,是没有一个标准在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要想成为一个魅力教师,我们首先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再和经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我们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样子,是不是风趣幽默,引经据典的老师。在他们的课上,不是知识堆砌后的简单搬运,而是深加工以后,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我们更感兴趣,更好理解。

新教师是一个概念,也是一个方向,是对新型教师的美好愿景。正是因为它的美好,我们也知道这条路很艰难,有时候甚至是难以达到的,但是方向是明确的。只要我们一直以这个目标要求自己,就算一直在路上,也终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人不可能到达自己都想不到的远方。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0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品德,提升一个人的思想,铸造一个人的灵魂。书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 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

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

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读书,才能消除“职业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书籍中,那些大师充满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语,超脱的情怀,会使我们变得特别开阔、灵动、开放、乐观、旷达。一个对书籍敬而远之的人,不管他怎样刻意包装,总是难以潇洒起来的,惟有经过书卷的浸润,才有可能超越自我、发展自我。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享受读书的乐趣;当我们交往的时候享受读书带来的文雅和气度;当我们创造教学生活和生命的时候享受读书而获得的魅力。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书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灵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育家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读书的历史。教师作为传承文化的使者,必须伴随着读书而发展而超越自我。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读书是课改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尖锐而有力的挑战。新课程不再像传统课程那样统一机械、墨守成规,很少变通,而是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价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的加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师生共同探讨新知决定了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作为课程具有的自主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个娴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智者、专业知识的发展者和创造者。尤其是那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从未见过的教学情境,更需要教师具有临场多向想像、迅速选择、敢于决断、巧妙引导等各种创造能力。这些,如果不是一个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是绝难胜任的。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用新理念置换旧观念的痛苦的改造过程。实现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唯有读书。

“一桶水”总有耗尽的时候,一支“蜡炬”总有燃尽的时候,不读书,又去哪里寻找“活水的源头”呢?

不读书,就不知道当今教育观念变化之大,教育形势发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落后到什么地步,自己过去的教学是多么可悲、可笑。只要一读,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心里就会敞亮多了。

要读教育改革的理论,读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读哲学,读文学,读历史,读科学……在与大师、优秀教师的对话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等结合起来。

书读多了,认识提高了,实践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识渊博的教师,教育要培养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智慧的学生。

让书的精髓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生命,让我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1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呼?”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

一个阳光暖暖的午后,我在《爱心与教育》里第一次认识了李镇西、第一次折服于李镇西。

文中,李镇西深情地回忆起师生之间美好的往事与浓浓的情谊。我浸润其中,在爱的氤氲里体验着文字的神奇、教育的魔力,如一次灵魂的洗礼,酣畅淋漓、神清气爽。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李镇西的话振聋发聩。

既然是朋友,面对学生偶尔犯的错,有时是不是应该选择宽容,给学生自我改错的空间,来续写一个“美丽的错误”?

有一种爱,叫做宽容。

抚摩着飘香的书本,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二十年前

有个瘦弱的小男孩,因为家里早饭做迟了,他胡乱吃上几口、气喘吁吁地跑到学校。匆匆推开教室门,来不及刹车的脚步仓惶停滞在了讲台前,他发现,所有同学已坐得端端正正,目光齐刷刷地射向自己。

正在黑板上指点江山、令他望而生畏的老师,拿着半截粉笔的手凝固在了空气中。

什么是“万箭穿心”,什么叫“无地自容”,这个满脸通红的小男孩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华成语的“魅力”。他忐忑的心里,等待着老师的雷霆一怒,更尴尬的是,自己一只手里还提着一个袋,里面装着的大碗还盛着今天的午饭。

他仿佛看到了一幕场景:大碗四分五裂,悲惨的碎片在教室外呻呤。

老师回过头来,微笑着:快到座位上去,以后早点到。

心,蓦地轻松开来。从此,小男孩喜欢上了数学,喜欢上了这位严厉、但此刻让他觉得分外亲切的老师。这幕温暖的画面,也如冬日的阳光,照亮着小男孩人生的征程,让他相信着真诚与关爱。

面对学生的过错,老师选择了宽容,小男孩在宽容里邂逅了一场“美丽的过错”。

对老师的爱转变为对教师职业的爱,长大后,他也成了一名老师。

这个小男孩就是我。

“关于那次打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另一本《教育手记》中已有详细记载。我这里想强调的是,在那些被教育的日子里,我在反省自己错误”成“名”成“家”的李镇西,坦承错误,真心忏悔,这份胸襟何等宽广。

与李镇西一样,沐浴在仁厚慈爱中的我,在初为人师时,也曾由于年轻鲁莽,铸下大错,至今追悔莫及。

那是二十年来,我所教的孩子们,只有两天便离开母校,各奔东西了。写留言,赠礼品,毕业离别的淡淡忧伤笼罩在落英缤纷的校园小路。一个平日寡言的小男生,低着头,涨红了脸跑到我的跟前,将一本精美的留言册递到我的手中,又飞快地离去。

一天后,同样漫步在这里,却发生了让我震怒的一幕。砰的一声,循声望去,一块窗户玻璃,碎成了几片。旁边站着他——昨天把留言册递给我的小男生。怒不可遏的我,死死地盯着惊惶失措的他,狠狠地指责道:看你给母校留的好纪念,以为明天要走了,就可以无法无天,故意破坏了?你简直坏到了极点!小男生嗫嚅着,似乎想申辩什么。我更加生气了,抛下一句: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转身离去,留下他在死寂的空气里呆呆地站着。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2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书籍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读书水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在我的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学习与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课堂教学是教师发展的主要领域,这个暑期我坚持把“三大”活动的着眼点放在读书学习与反思提高上,不做表面文章,切实做到以读书学习促进反思,通过反思优化教学实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暑期我认真研读《教育新理念》、《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两本书。从这两本书中,我认为普通教师可以读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可以读出管理理念、办学方向;而思想者读出的更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这另本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

一、用知识武装自己

通过自学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与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贯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终,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再仅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仅是教师的特权。一个真正的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也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同时降临。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习化、学习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二、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某年轻人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青年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同样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的确,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看,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反观我们传统的教育,多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从教师自我出发,而不真正是对幼儿这一主体人的教育,教师的抱怨也就“顺理成章”了。而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由于个体差异,绝对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孩子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自由地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充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何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优生”有缺点,“差生”也有闪光点,在我们教师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应是有天才的一面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改变教育观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师生关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欣赏者”。从这一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尊重幼儿合理的心理需求与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爱好与选择,尊重他们的人格。同时,及时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赞扬,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欣赏不啻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这样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让孩子在充满鼓励与期待的沃土中成长,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书中阐述到“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美国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并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目前,在农村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们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点,一学期下来不知道让孩子们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对自己教学产生了怀疑,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不由得引起人们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给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其中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对教师而言,教会学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学会判断知识和信息,要比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本身是多变的,不断更新的。其二:现代文明的成果并不能通过传授内化成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智慧、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这不由又落实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究竟应该教什么,怎样教?通过学习了袁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对我们真的收获不浅!

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3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家庭教育书籍,是在长春的联合书城。当时和好朋友一起去买书,为了凑够买300元钱的书就可以办一张会员卡,我就毫不犹豫的听了书店工作人员的介绍买了这本书,理由是这本书书是师大附小的老师推荐给家长看的。

回到家之后,利用空闲时间慢慢品读,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读了一遍后,又挑重点地方读了第二遍。本书的作者是刘称莲。她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孩子,18年的时间,她培养了一个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她的女儿同时被北大和香港大学录取。本书重点记录的她的女儿在小学阶段成长的点滴。

读完此书,作为教师的我才感觉到对自己儿子的教育与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颜。在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上,我没有像作者那样给孩子写下水作文;在培养孩子的耐心时,我不会像作者那样陪孩子一起玩拼图,让孩子从中体会到输得起的人生态度;在节假日,我没有把逛书店作为孩子休闲交流的地方,让孩子泡在书海中学习和感受&&这一桩桩事例,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有利于孩子成长来考虑的。

此书让我的收获颇丰,现在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让孩子泡在书海中。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读课外书,其实是我没有找到正确的引导的方法。首先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父母更要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和我校

的亲子共读是一致的。让孩子读感兴趣的书,哪怕开始的时候和学习的书并没关,但是当孩子的兴趣培养起来后,他就会不知不觉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书,这是名著和文学书籍就会走近孩子的视野中。从我儿子的身上我就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以前的儿子从来不读课外书,是一本校园文学书《淘气包马小跳》让他爱上了校园文学。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学习用品,儿子自己挑了一本《淘气包马小跳》。回到家后,我陪儿子一起看,儿子一看就上瘾了,连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看完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另一本。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4

我是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有关《驾驭论》这本书的一些消息,又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得到《驾驭论》这本书,自从接触到《驾驭论》这本书之后,我不止一次的阅读,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初次拜读时我认为里面就是在讲哲学问题,因为书中除了定义就是规律。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发现书中所讲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我是一名教师,在教学教学中我逐渐的开始运用《驾驭论》中所讲的驾驭规律。

我在原来的单位担任某小学的负责人,每年小考时全乡小学都要排名,那个学校的成绩如何都要统一排名通报。谁都想让自己的学校考得好一点。20__年,我校教毕业班的是一名新调入的年轻女教师,不缺乏工作热情,但工作方法及工作经验不足。当时我找到她,单独向她传达了中心校的相关精神。确立学校的工作目标,即保住去年的第二,争取今年的第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从她个人利益的角度讲明取得好成绩的作用。最后学校向她许诺如果实现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学校将给予现金奖励。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时刻关注着六年级,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及时的给予吸引力和推动力。该教师认真工作有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在最后的小考中不负众望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并且有一名学生在全县考生排名中获第一名。

在我担任负责人的几年里,我校的小考成绩始终是前两名。

现在我已经被调到县城第一小学任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师生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班有一名叫张雨的学生,该生调皮捣蛋老师和学生经常向我反映该生的违纪情况,找到该生时他有时也不能主动承认错误,最大的问题是依然我行我素、屡教不改。通过了解该生的家庭情况后,发现他在家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母亲有病,常年卧床不起,他在家从不惹母亲生气,并且经常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有一天找到他说起此事,他泣不成声。由此我认识到主观与客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是这个差距使得教育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以此为切入口加强教育,推动该生向前发展,实践证明效果是显著的,达到了师生的和谐发展。

我们班有两个学习最差的学生,不仅写字慢而且平时考试经常不及格。这个学期快要进入复习阶段的时候,我把他两单独找到办公室,对他俩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从思想中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为加大推动力,在班会上我表示如果他俩谁能达到80分以上就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在期末考试中,一个学生考了84分,另一个也及格了。当然我也兑现了我的承诺。

通过《驾驭论》的学习,我知道,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差距是教育效果如何的重要因素,推动力是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在使用中极易达到崩溃点,导致严重的后果。在驾驭规律中,针对小学生,因人、因事、因时采用不同的驾驭方法,我要适当运用动力多运用吸引力,增进师生感情,建立起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期末考试全班68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即及格率100%,优秀率90%。

我感谢《驾驭论》。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5

早已耳闻苏州有一位语文名师——薛法根。可到底是何许人也,当时也未有体会。如今手中捧着这本《做一个大写的教师》,似乎明白其为人。我想,像薛法根老师的国文老师就是一个个大写的教师了吧!

成为大写的教师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诸多方面的聚合;成为大写的教师又是容易的,只要有一颗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关注每个孩子的“声音”。

记得一次道法课上,我问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父母吗?”“你觉得你们的父母爱你吗?”全班一致传来——“爱!”可是,这时却突然冒出一个低低的声音,“不爱。”虽然班上其他同学没有注意,但是我朝声音方向望去,是他——个子不高,瘦小的身板,坐在教室前排。平日里喜欢蹦蹦跳跳,和别人在教室追赶,搞恶作剧,是只经常惹祸的“小青蛙”。

关注每个孩子的“声音”。带着这样的初衷,我走进了他的家。开门的是妈妈,她待我十分热情,可待在一旁的儿子却不发一言,和往常在学校调皮捣蛋的样子判若两人,默默地吃着水果,时不时地点点头。当我说起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妈妈有些惊讶,她说对孩子的要求很高,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她会亲自辅导孩子的作业,从吃完晚饭到睡觉前,语文数学英语都会过一遍。有时候做完功课,孩子总是站在阳台往外面看。而她最近正在寻思着给孩子报一个作文兴趣班,问问我有没有什么推荐的……

从她的话中,我立马知道这只“小青蛙”如此调皮的原因了。加上听说道法课上的事情,妈妈又一次错愕了,难道真的是由于我管的太严了吗?得知妈妈是这样的一种“搀扶式”的教育方法,我们便又趁势建议她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我向他们介绍了班级里另外一个和她想法相似,但做法却截然不同的妈妈,希望通过她们俩的交流,能够对孩子的教育有所帮助。

教育的闲适,是摒弃了急功近利后的一种自然。教育的闲适,是摆脱了紧张忙碌后的一种安静。当每个孩子的“声音”都被悉心关注时,教育的闲适也就融入了生活。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当我们有了这份闲适,生活便会萌生出一种诗意。

让我们一起在教育的绿洲上,诗意地栖居!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6

寒假期间,我拜读了著名教育家《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真是受益匪浅!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xx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语文教学理念和实践,其中罗列了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值得我们模仿。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当然都想要“做最好的老师”。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在xx老师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xx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与昨天的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这就是这本书首页序言里非常朴实的语言,却让人会有深思和回味。在序言中,xx老师的这一段话也令人回味无穷:“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这是写给他学生的,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读到这儿时,我的内心便会受到触动:对啊,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在“做最好的自己”吗?是的,“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天反省自己一天所做的事,理清思路,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有所进步。xx老师说到,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他认为教育中的“爱心”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这是我非常欣赏的观点,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再次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的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有时我也在怀疑,对于我们班的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在x老师从教之初,他也曾经讽刺过学生,曾经辱骂过学生,曾经体罚过学生。但是后来他将这一切都变成了教育财富,这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困难、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失误最终将他磨练成了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

给我印象最深还有第八章学生思想改造工程——后进生的转化。在x老师看来,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他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论文乃至教育专著。x老师之所以把关注“后进生”,一是因为素质教育充满了对人的尊重。二是因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就必然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x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采用10种有效的具体方法: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对手竞赛;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读了他的后进生转化手记——我和万同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xx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我清楚的记着有这样一个情节他让万同代表班级在全校进行国旗下演讲。为了不失去教育万同的机会,x老师不断鼓励万同,让万同连写三稿,最后抓住“班级的爱就是祖国的爱”这一句闪光的话写的演讲稿,还利用自习课和下午放学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最后终于让万同信心十足地进行了演讲,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x老师目中有人,始终把对学生的培养塑造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x老师满怀爱心在学生心田耕耘,真令我佩服!

读完他怎样对待“后进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班,问题学生很多,有了x老师的指点迷津,心里也有了些许准备,我想在新学期里再面对周志鹏、高立尚、王磊、张磊等孩子时,我一定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着急、困惑,一定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这些孩子的方法,也更快地为孩子引领一条适合他们学习、成长的道路。回首自己走过的路,不禁惭愧万分。今天读x老师的书,仿佛进行了一次精神洗礼。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师”!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争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7

这个假期,除了做网课的教学工作,我个人也是去学习了很多的东西,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个培训,自己同时也是看了一些教育相关的书籍,通过读书来让自己得到成长,让自己有更多的收获,我也是对于这次的读书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读书让我感受到别人的工作经验,很多是以前我不怎么了解,或者是在工作里头察觉到,但是归纳不了的一些,通过读书,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其实要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看了一些优秀老师写出来的书籍,让我明白,要我做到这种程度,可以把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样归纳出书去分享给其他的老师,我是还做不到的,甚至里面讲到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也是不那么的懂,同时教学的工作也是需要持续的,坚持的做下去,很多优秀的老师都是做了十几年,二十多年的,他们的经验丰富,遇到的学生问题也是很多,去解决了,也是分享了出来,让我也是明白,即使目前我还没有遇到这样的学生,但是也不代表以后不会遇到,而遇到了学到这些经验,也是能有一个方法去解决,即使效果不一样,但是也是会给我一个思路,让我更好的把教学做好。

通过阅读别的老师的教学经验的书籍,也是让我明白学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以前我的教学也是比较的粗糙,一些工作的方法也是需要去变化的,让我更知道,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去了解,去清楚问题的所在,所要用到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虽然课堂上是只需要兼顾到大部分的学生,但是课后的工作,却是同样不少,想要做好一名老师,丰富的经验重要,但积极的心态,多去学,多去做也是特别的重要,没有谁的经验是一开始就有的,都是通过不断的去尝试,去做,来让自己的经验丰富,变得更加的优秀,而通过阅读,通过看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也是让我更加的意识到自己从中学到的,也是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里头去运用才行,这样读了的书才不算是白读了。

读书,不但是会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多,同时也是让自己更加的意识到自己和优秀之间的差距是哪些,以后又是该如何的去改进去提升,也是要在今后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来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8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这个职业能够获得千万人的信任,拥有千百人的爱戴,因为教师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历程中最宝贵的真情。

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让我体味到了当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功的真谛走近书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师的快乐,来自读书。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倾情的示范朗读,我的感情丰富的下水文,都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

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真谛!读书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19

20_年5月份,我荣幸地被建议为广东省骨干教师,6月底在华师第一阶段的培训期间,第一次领略了刘良华教授那幽默、睿智的讲演风格。因为很喜欢他的课,所以当我看到一位素未谋面的教师手里刚好捧着刘教授的一本叫《教师专业成长》的书时,我情不自禁地跑过去冒昧地问他借看了5分钟(不好意思让人家等着我看书)。然仅此5分钟,“专业素养”或叫“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这两个概念就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因为刘教授在书中说这两样东西塑造了我们心目中所期待的好教师的形象。也许自我正是很想做一名真正的好教师,并且一向在努力着,所以我十分赞同刘教授的这个观点。

20_年10月份,当我们兴奋地来到深圳沙头角中学李绍平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二阶段的跟岗学习时,没想到李教师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竟然就是刘良华教授的这本《教师专业成长》!当有机会再度拜读刘教授的大作后,我对他的风格越加喜欢了,读他的讲演录,仿佛就在听他现场演讲,语言很朴实,案例很详实,语句中透露着幽默、饱含着真情,一个个的理念不断地飞入我们的脑海,一口气看完整本书,越是对刘教授个人渊博的学识、教学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不就是我心目中的一位好教师么!虽然我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我觉得我也适合构成跟他类似的教学风格,所以我会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学习,经过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的行动研究,促进专业成长,所以我一向在学习、我此刻正在行动、不久的将来我还要发表!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0

书的一个名族是生命和灵魂,翟广顺教授一下午的倾情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读书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名族的重要性。

读书就是一种学习。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办学水平高的学校,学习氛围必定是非常浓厚的,教师一定是带头读书学习的,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刻意揣摩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读书学习的教师,能培养出爱读书学习的学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学校提倡老师读书。

读书能提升教师心灵修养。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正因为如此,所以学校提倡老师读书。

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此话的确有道理。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它任何事情都难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的时候,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的魅力,竟是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心浮气躁、鸡肠狗肚、名利熏心的人是干不好教育工作的,但是,如果读书不断,不良的思想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学校提倡老师读书。

经过这几年的新教师培训,我深深地领悟到,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时代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留,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培训还在继续,我会尽力汲取培训中所得到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地做好教师这一角色,教书育人,在课堂中,尽力做到最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学习得快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1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因此,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应该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只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老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老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老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老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美好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形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己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一定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项目成果,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的优秀教材,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必备读本。

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成就教育人生。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通过修炼,感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己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本书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

作者简介

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8项。在《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教育逻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生活与教育》、《学校的30个细节》等著作15部。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2

拜读完张康桥老师的处女作《为什么做教师》,掩卷深思:这本书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时代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布寺变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活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着。

现在,新型教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与冲击。只要看看本书各章节的标题——“为学生做教师”、“为家长做教师”、“为学校做教师”、“为国家做教师”、“为生命做教师”,我们就能看到一种态度:教师无可避免地要融入市场经济,但又时刻不忘生命与国家的需要。虽然作者也没有解决市场经济背景下教育本身或者说书中“各种需要”之间的悖论所带来的困惑,但给身处各种困境中的教师指出了一种思考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放眼社会、不忘责任、积极思考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人生姿态。因为“任何好思的教育者,都能够成为一位大众的教育哲学家。这样的教育者,也许不能名垂青史,但他一定是他自己教育实践的真正主人,一定是他自己时代中深刻的教育者”。

结合这一学期的教学情况,第一章“为学生做教师”给我的感触是最深刻的。本书让我认识到,教师的本质是为学生发展服务。教育本来就是谋求幸福之学、引领高尚之学。因此,学校本来就应该是“首善之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教会孩子为别人服务。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对许多细节进行反思,需要转换我们惯有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我们不能理解为学生偷懒,不用心,而应该理解为教室布置的作业不合适或者工作没有到位。实际上也确实有学生是偷懒或者不用心,但是如果我们这样来理解,把问题归因于教师,教师就要不断地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唤醒学生、帮助学生,这样的爱,学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样的教育过程才更具有德育性,更有品位。与此同时,教师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才能获得真正的专业幸福。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3

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让绝大多数的老师感到比较头疼的就是如何处理后进生的问题,比较听话的还好,虽然完成质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业还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对于作业经常拖拉不做的,我们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联系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后进生谈话,刚开始还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长听惯了孩子在学校的“不好表现”,也会对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则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差生,就更不想学习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他的一个“问题”学生已经很多天没有交作业了,他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长联系,但都没能联系到。有一次总算联系到了,他就把这个不好的消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这位学生的家长,想得到这位家长的支持。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家长听完了竟然说:“我孩子在家里也一向如此,你就将就一下吧”。这个回答真是让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许是克拉克他自己认识到了自己和家长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个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他改变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给这个家长拨通了电话,但与第一个学生的处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没有直接向这位家长“告状”,而是向这位家长违心地说他的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得如何如何好,这位家长听了以后自然非常高兴,表示要老师对他的孩子一定继续严格要求,家长会极力配合。过了两天,克拉克再次拨通这位家长的电话,这一次向这位家长陈述了孩子这两天的不好的表现,家长当然非常气愤,当即表态,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评教育自己的孩子。读完克拉克的处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别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时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现直截了当地告诉家长,而孩子表现好的方面就很少会去告之家长了。

刚开始看这本书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中所提的要求都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真正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时是在寒假里,我又再次拜读了这本书,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这种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俗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好学生要靠老师的激励、引导、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从细微处着手,通过对55个教育细节的处理,创造出教育奇迹。作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书中并没有谈及如何教书、如何分析教材、如何准备教案,而更像是在谈论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让读者感觉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们身边。书中讲述的创造奇迹的55个细节确实常常被人们忽略,而正是细节创造了奇迹,成就了辉煌。书中提倡对孩子要从小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体现出尊重孩子、宽容孩子、赏识孩子,并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从鼓励中学会自信、从宽容中学会耐心、从赞美中学会感激、从接纳中学会自爱、从赏识中学会行动、从分享中学会感激、从诚实中学会真理、从公平中学会正义、从关心中学会尊重、从保护中学会信任、从关爱中学会友善。

还记得去年任教六年级时,我也碰到过类似的学生,打电话给家长告诉她孩子经常不做作业,家长直接跟我说;“我管不了她,我都放弃她了,老师你也别管她了。”后来再打电话她就再也没接过。如果那时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样,先让家长了解孩子优秀的一面,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事在人为,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处理方法会有不同的结果。优秀是教出来的,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围,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更优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承担着“立人”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静得下心来,学习,思考,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让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识的海洋中,多一些书卷味儿,少一分铜臭气;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浅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读方知书中味,勤写始觉笔有神。”因此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没有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课堂将会变得那么空洞和无趣!一年来,我认真贯彻柳州市教师阅读年的精神和学校的读书活动方案,认真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计划,我认真阅读了必读和推荐读的书目。我将一年来的具体做法心得总结如下:

一、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每天坚持抽时间读书,认真做好笔记,每个月撰写600字读书笔记以及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我学会了怎样正确地去引导教育孩子,读书使我再提起笔来写些什么,不再会觉得那是一件难事。我要做个真正的职业读书人,从书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再把这些营养输送给我的学生们。

二、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丰富自己的读书生活

学校认真落实了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我积极参加学校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分别有“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读书随笔”、“读书名言”、“读书与成就”的论坛活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阅读、工作、成长”演讲等主题活动。按照学校要求,我们每个月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上传到学校的百果读书会上,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跨越空间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们教师学习的兴趣。

三、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读书活动,并且仔细倾听,认真做好笔记,及时记下点滴收获,按要求写一篇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论认识,并把这种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教学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不断读书,才能做一个卓越智慧的教师,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真正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

高效能教师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组织安排好课堂教学进程,并在第一周就建立教学的一致学、连贯性,井然有序的课堂是学生向往的。高效能教师会用最初的两周时间教导学生们如何在一致连贯的教学氛围中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课时少,与学生接触少,那么每节课的每分钟都很重要。提前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每节课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不断的沟通和磨合后,师生建立起一种可持久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课堂的稳定性和学习环境的安全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能教师的三大特征:

1、对学生的成功抱有积极的期待;

2、是一位杰出的课堂管理者;

3、知道如何为学生掌握知识而设计课程。

教师的心态会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的作用。对于第一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期望高,学生会得到积极的暗示,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往往会好运没有期望或期望值低的时候。至于课堂管理,在机房上课涉及到许多机房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学生座位、机房卫生、开机关机、整理电脑桌等等。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就要学会控制课堂。至于对课程的掌握,书中提到三点:1、教师应该懂得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有目标或有标准地学习概念或技能;2、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懂得怎样传授教学内容,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或标准;3、教师应该明白如何并提供纠正行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概念或技能。

我想,无论是作为新教师还是已经教书多年的教师,都应该时时自省,不断提升自己。把教书不仅当成工作,还要从内心把自己定位成可以改变学生、影响学生人生的教育者。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回顾上一学期所读过的书,给我印象深的就属《小学科学教育案例精选》和《“做中学”在中国》这两本书。

我通过学习书上的几个经典案例,特别是将《空气是物质吗》这一案例与原有的《空气》模块的“做中学”案例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并结合上学期自己教学的“袋子里有东西吗?”、“抓空气”、“如何证明袋子里有空气”、“如何取出袋子里的空气”这几个活动,从中体会“做中学”教学的理念。

我在教学中,通过“起始情景的选择”、“学生们的提问方式”、“假设和研究概念的提出”、“学生们的开展探究”和“知识的获取和组织”这几个方面进行关注,学习运用符合科技教育革新计划精神的教学方法。

每一次读书便觉得自己的肤浅,于是,将继续鼓励自己,每天读一点,厚积才能薄发。那么,静静看书吧,相信,我心一定有收获。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5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可以让人充满内涵;可以让人变得深刻。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站得高看得远,使人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职前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教育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教育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教育永恒的主题。“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正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道出了作者对教育的理解,表明了他对教育工作的态度——用心去做。用心做教育,就要拥有一份童心。

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而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教师与学生间的和谐成为了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教育活动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因素决定了学生的思想,他们有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作为与学生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要拥有一颗学生一样的童心,不能孤立的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旁敲侧击,从点到面,提倡发散思维,提供多种解法,扩大题型量,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使教育活动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

用心做教育,就要奉献一片爱心。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孩子。既然是孩子,我们就得用我们的爱来教育他们。关注他们,用心去和他们交流,我们每天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上课、批改作业?不是,那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把我们的爱给学生,并且,要把我们的爱给每一个学生,不要有所遗漏,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的,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予以肯定的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和危害,帮助他们制订改正的措施;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帮助解决,从而使学生感到我们老师是可依赖的。正因为如此,你才会发现原来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

用心做教育,就要竖立一颗恒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一个周期性较长的工作,也许作为我

们来说,体会到的只是重复:上课、作业、辅导,然而,正是在这单调的重复中,学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年龄在渐渐长大,知识在逐步增多,思想越来越成熟,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当然,这些不会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体会得到。这是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教育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过多次思想工作,顽固不化的调皮学生爱上了学习;经过耐心辅导,成绩落后的学生迎头赶上这些都是我们长期教育的结果。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艰辛的付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教育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做好我们的工作。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6

在校图书馆的书架上,一下印入我的眼帘的是《一线教师》一书,也许是这个题目更切合我的实际吧。《一线教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继《不做教书匠》的之后的又一力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不甘心仅仅做一个“教书匠”,更希望自己能得到专业经验的引领,能在更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带动下快速成长起来,我想我在此找到了答案,因此,我毫不犹豫地拿起这本书来读。

和“管大”搭班的张老师这样说:“管老师不是班主任,不在‘主任’职位,却做了很多‘主任’的活。他是一个能把大智慧融进班级小管理,时时给学生以心灵启迪,把对孩子们的爱融入每一节课、没一次谈话、每一个眼神中的男老师。他的言传身教柔软了孩子们的心灵,沉寂了他们浮躁的情绪,也给了我这个班主任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作为一线教师就要学习“管大”,这本书我选对了。

书的目录很系统,共十个手记: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一线“情感学”、一线“ “育人学”、一线“自立学”、一线“个案学”、一线“激励学”、一线“反思学”。很详细地讲述了管老师的一线教学工作细节,一些方法我们可以信手捏来,得到毫不费功夫,就像他告诉我们的:我们都是一线教师。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线“纪律学”和一线“激励学”。

管纪律是需要技巧和策略的,强硬地批评,反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默写词语一般都要求学生全对。我也要运用管老师的好办法,让学生扎实掌握词语。默写前复习三分钟,而复习时,学生往往不进入状态,不会复习。以表扬为主,“某某同学复习的很认真、很投入,不管他默写的怎么样,特批:都不用重默。”“某某同学复习的更专注,有方法,把难写字练写了一遍。”这话一说,部分学生也拿出笔来在练习本上练写。看来教师的教育方法,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方法,不论什么样的课堂,表扬、目标激励,是管理最经常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一线“纪律学”中渗透对孩子要给予关注、表扬,比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线“激励学”。管老师教育他的学生时,连续三次的激励,这位学生的写作信心得到了增强,写的文章越来越好,看来,激励可谓是教学之外的重要事件。一线教师应努力成为一名激励学生的高手。

激励有很多种方式,管老师的方法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我要运用到我的教学中来。“每日表扬”、“管老师专项奖”、邀请学生帮老师做事、化批评为奖励、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比等多种方法,不空洞,不做作,都来至于管老师的一线教学,是一线教师需要的好点子,我们一线教师把这些好点子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如何不让学生们进步呢。

管老师所著《一线教师》一书,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线教师的工作是繁琐的,作为一线教师更需要用智慧化解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本书的教育智慧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反复地品读、学习,很感谢管老师这位有心人。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也将要向管老师学习,用智慧去处理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做一名幸福的一线教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7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发自内心地热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自己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我需要认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时间内,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__。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我要爱我的同事们,我要虚心地向他们学习,我要主动地与他们交流探讨合作,我要始终有团队精神。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伟大的。课堂之后,我还要适时的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而且,我自己还要不断地反省思索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教学当中,遇到的事件很多,但可以分为常发事件和偶发事件,常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依靠一种经验积累;偶发事件的解决,更多的是取决于我的智慧、机智、应变能力的高低。所以,在不断总结经验之后,还要进行教学的研究。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围绕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研究,把普遍的问题、个别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且把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升为课题,把问题做大、做细、做真,眼光高远、与时俱进地看待问题。在一边教学的同时,一边搞教研,不断的学习,坚持不懈地钻研。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8

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读好书犹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暑假里,我读了美国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教师挑战》受益匪浅。

这是一本关于教师的心理学的著作,书中所阐述的问题也是我们老师所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学生上课不听课,打架,不会与人交往,跟老师顶嘴,不写作业,不背诵课文、当我面对这些问题时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没写作业就补写,没背诵课文就留下背诵,成绩不好就多做题,这样做的结果是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孩子以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挑战》中的老师面对这些问题时,不只是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而是看到了问题背后的东西,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孩子的离家出走问题,是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孩子离家出走,回来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个是狠狠地惩罚,让孩子不再有这种想法;另一个是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合理的不合理的都满足,让孩子更是为所欲为。除此之外,我们找不到更好的方法。

鲁道夫分析了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

1、孩子们认为离家出走并不是坏事,可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2、离家出走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不在家吃饭而已,爸爸也经常不在家吃饭啊,我离家出走,说明我已经是大人了,证明我已经长大了。

3、离家出走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向大人一样。

4、离家出走可以让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

每个孩子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想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强大和成熟,只是有些孩子采取了离家出走的方式。我们只是想到了孩子离家出走的后果,而没有分析原因,找到原因,我们再来看孩子的离家出走,或许并不那么可怕。当然这需要做父母的真正的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

此书针对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目的,教师如何做才能引导他们发生积极的转变做了归纳。

首先讲的是寻求关注型,针对这一类型的孩子要避免再给予过多关注,如果孩子通过示弱来寻求关注,就给孩子机会体验成就感;如果孩子通过破坏性行为寻求关注,就根据孩子的特点寻找机会让孩子做出建设性行为,并给予认可。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点,对于这类孩子的建设性的行为也不要给予太多表扬或赞许,因为这仍然是一种过度关注。老师只要让孩子感到被认可就好。

第二种是权力之争型。对待这类行为关键是控制情绪,不让自己陷入权力争斗,“让他的风无帆可吹”。这类型的孩子一般会表现为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或者挑衅老师,这时候教师要避免冲动的本能反应,因为发怒或训斥正是他想要的结果,只会强化他的不良行为。教师此时保持冷静,执行自然结果是最好的选择,有时候用幽默来化解局面效果也不错。当学生发现老师不想和他争夺权力时,他会觉得无趣,从而有可能改变一贯的行为。

第三种是报复型。这种类型与权力之争有共同之处,但报复者的挑衅行为不仅针对他不喜欢的老师或家长,而是所有人。这种类型的孩子内心绝望,已经不相信有人会爱他,也不抱希望可以通过建设性的方法取得认可,很容易走向犯罪。对于这样的孩子改变起来相当困难了,他不相信别人的好意,而且他的行为也确实让人“想说爱你不容易”。需要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信任。而且在寻找机会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孩子有过激行为。

最后一种是自卑型。自卑的孩子同样是内心绝望,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认可,于是表现得很无助,而且他们通常有办法让别人认为他们是真的无能。教师对这样的孩子要有发自内心的的信心,相信他是有能力的,不被孩子制造的假象所迷惑。同时给孩子适当的机会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逐步建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防止出现过度关注,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而不是依赖于老师的关注。

最后我把书中印象深刻的部分名言摘抄如下:

1、当成人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者纵容时,其必然结果就是家长和老师表现出对孩子的能力、智力和责任感缺乏信心。造成了孩子的不自信。

2、一个捣乱的孩子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羞辱。

3、老师希望孩子们成长,就必须激发他们的真正兴趣。学习过程应该成为所有孩子的愉快经历。这要以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为先决条件。

4、气馁是错误表现的根源,每个孩子都想做好孩子,只有当他看不到成功的希望的时候才会变“坏”。过度的保护和纵容一样,具有令人灰心丧气的影响,并剥夺了孩子体验实力,发展克服困难和照顾自己能力的必要机会。

5、越多批评越不改变,越不改变越多批评。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

6、一个气馁的老师不太可能成为鼓励孩子的源泉,只有当老师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把握的时候,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困难。老师对孩子的实力好能力看得更加清楚,也就更能给孩子传递真实、客观、乐观的信息和态度。

7、一个人越不争强好胜,越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如果他专注并满足于自己的工作,那么无论竞争者做什么或者取得什么成就,都不会对他造成干扰。争强好胜着只有在自己成功时候,才能面对竞争的局面。

8、安全感是人内在拥有的,无法从外部获得,但环境可以刺激或者阻止其发展,安全感来自内心,来自自身的勇气,来自对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任何情况的认知。

9、爱和亲情的获得,并非取决于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而是陪伴质量的高低,付出爱和亲情并不需要太多时间,它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表达。

10、我知道你可以做的更好=你现在为什么没有做好。

总之,教师给学生多一点宽容,学生自己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省,更能促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友谊的先决条件,更是能令其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另外宽容会使自己处事变得理性,使自己的工作变智育中心为以人为中心,造就一种民主的教育、生动活泼的教育,这不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吗?让我们学会宽容学生,使学生的人格更健全。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29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

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

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

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

三、教师的教育素养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的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可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其实,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想想自己,在这方面做得确实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备课、上课、批改,管理班级,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但闲暇时又懒得动,而那些教育书籍却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早已落满了灰尘。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找一点书来,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章,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此时,想一想实在是可悲!可怜!现在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足以能应付小孩子,然而面对飞速发展的今天,可以说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我们不得不时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读书才能武装我们的头脑,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的尴尬境地。而读书的这种意识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年轻的我对于教师这个行业还存在着比较稚嫩的想法,而学习对于我来说是补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个的方法,我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经验,使自己能成为一名。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30

通过参加读书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读书当然不仅是为了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暑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非浅。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一个人在工作之余一定要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

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着,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还有很多内容如《把困难当作机会》……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31

上学期寒假,教委办赠送每位老师《做卓越的教师》这本书。当我拿到这本书时,翻开书目,我就被吸引了,从目录上看,似乎是一本做卓越教师的秘籍。它涵盖了八项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六项修炼、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每一个题目都让我让爱不释手,于是静下心来,慢慢翻阅、品味。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是一千次一万次的心灵碰撞,也是一千次一万次的不断反思。书中一个个鲜活、有趣的事例,一个个哲理小故事,以及彭老师独特的个人见解,都让我不由得反思自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教学,反思自己是如何育人的,思考以后的努力方向。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指引且明确地告诉了我,如何当一名优秀班主任,就该做到书中的三心两解一关怀。下面我就三心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心指的是爱心、童心、责任心。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当代著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家博士李镇西说:当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夏丐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还有我觉得彭老师的一个见解真是让我打开眼界。我们每个老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为学生好。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怎么爱?书里面的一点讲得很好,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读到这里我反思了一下,我对大部分学生有尊重,但是严格要求似乎超过了关心。还有一种情况是对于比较有老师缘的学生会存在只有关心、尊重而没有严格要求,就是所谓的溺爱。想想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我们教学。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如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被浓汤烫伤,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心疼这个学生。于是在他回校学习的日子,我对他关爱有加,告诉其他学生说课间玩耍时尽量不要碰到他受伤的地方(因为伤口还没好),导致后来学生如果不小心碰到他,他就跟同学吵,形成一种自我的行为习惯。还有考虑到他那么就没上课,于是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辅导,可能是辅导过程中对他要求没有其他同学那么严格,导致让他觉得他有特殊待遇他犯错时,老师不会处理他。导致在后来对他的教育过程中觉得有点困难。也许这就是我那段时间对他太溺爱了。因此我觉得对学生的爱真的应该是尊重、关心与严格要求的统一啊!

童心是走进学生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在我从教的这几年中我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他没什么兴趣,经常做小动作发呆。但由于他很聪明,所以成绩还是可以保持在优秀。刚开始我一直在苦恼对于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要怎样激发他的兴趣和潜能呢?直到有一次我带他们到多媒体室上课,我发现他从来没有这么认真投入到课堂,积极发言,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我想难得他这么认真,应该好好表扬,激励一下。突然他站起来问老师,那个是你做的吗?怎么做的啊?(他指的课件里的动画)一连串的追问,让我发现他对电脑很感兴趣。后来我就让他加入电脑兴趣组,他在兴趣组里是年龄最小,但也是学得最勤的一个。我趁机与他谈心:你要想学好电脑,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比如学好语文的拼音是打字的关键、学好美术配色是电脑绘画的基础、数学知识更是与电脑紧密联系在一起。此后,我发现他在数学课上就比较注意听了,其他老师也反映说他进步很大。经过这件事后,我发现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我们的工作就能事半工倍。

责任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证。责任心是这个社会为人处事的基本要求。做人需要道德约束和责任心。作为教师,责任心就是教师应具备的高尚师德。只有在责任心的驱动下,教师才会爱岗敬业、言传身教、钻研进取、关爱学生。可以说,责任心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我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作负责,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就是恪尽职守,教书育人。一个教师只有把教书这个事业确认为自己的人生最高理想时,才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产生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表现出责任心。二是对学生负责。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三是要对学校负责。所谓对学校负责,就是要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用自己的言行去诠释一个教育者的基本素养,展现教师的风采。四是要对自己负责。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要求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始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成为学生成才报国的引领者。既然我们选择了在黑板前站立,我们就选择一以种永恒的姿势,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更是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对于我来说,到达卓越这一境界还需要一段路,但我还是会努力先从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做起,努力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向

卓越的老师看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32

作为一名一线的中学数学教师,在11年的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伍尔夫读书随笔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涉及内容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高中话题作文范文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读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书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喝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高中英语范文背诵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范梅南先生说,机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师要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我以为,以下几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涵养师爱,以情促教。育人之道,爱心为先。中国台湾教育家高震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为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爱几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财富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用你的脚尖轻盈地点地,听脚步声在走廊里击起快乐的回响。那些特别的孩子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弃,绝不放弃。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弃。”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其实后进生同优秀生一样他们都是祖国的希望。对于那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高中随笔范文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让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树,把绿阴覆盖在他们身上;让体罚和变相体罚远离文明的场所。当然,作为教书育人者,也不能对学生的不良现象放任自流,宽严有度才是爱,做到严慈相济。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有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不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桶水远远不够,要开凿一眼泉,有了源头活水才能胜任今天的教学。”开凿一眼泉,就是教师要终身学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程度是惊人的。在教育教学中涉猎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走出课本,善于拓展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融汇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保护学生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丰富。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并善于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就能信手拈来,驰骋自如,找到偶发事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切入正题。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总 篇33

读了《一份个性教案》这本书后,我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的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证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我和班主任的关系还能够,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我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我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

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须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我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

教师也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

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职责感。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