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赛感言

(一)

很荣幸能代表所有参加“创业大赛”的选手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首先感谢社长部长给我们这样一次机会,让我们这群大一新生能够提早着手自己的未来,构想自己的未来。

有时闲下来的时候,参加创业大赛这件事就自然而然地在脑海跃现,它竟然由一些非常琐细的场景,经典的语言和熟悉的人串成了清晰的一条线,也许,很久以后,这段经历都会带来快乐与思索,而且,我现在就确定,它赋予了我许多新鲜与宝贵的财富。

起初“创业大赛”提出的时候,不觉的这件事与我有什么关系,但经部长介绍后,我模模糊糊的觉得一件新奇的事情在等待我们。我们分组进行,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地去做。最后取得了预期成果。这对一个团队来说,绝对是一件幸福而幸运的事情。但比赛的意义并不仅仅在此,过程更让我们受益。

调整心态

我们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当我们确定了要创业时,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应有一个大的转变,自己不再单纯是个学生,而相应的应拟任为一个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是一位百折不挠的创业者。考虑问题时也要求我们转换角度。例如“如果融资成功。这钱该怎么花?这个项目的未来前景如何?”等等。的确,我们是冲着做某种事业而去,我们要有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不是为了参赛而参赛,我们应超越计划书本身,思考到企业的具体运作,项目今后的意义等。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这个项目。

积累知识

市场是变幻莫测的,创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渊博的知识和结合实际决策的能力,我们在编制商业计划书时涉及到很多问题,如市场调查,财务分析,人员分配等,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自己的主观判断。在这次比赛过程中,我更感受到了知识的厚积薄发和更深刻的理解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谛。

团结协作

团队在合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离不开有效沟通和真诚交流。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阅历和个性特征,如何集思广益,博采众家之长,就需要每个人都从大局考虑。每次面对有争议的问题,大家都可能会争得面红耳赤,然而就在我们思想的交锋下,才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而后回过头来看以前的所有争议我们都会发出由衷的微笑。

现在看来,创业的过程就像一个人的生活历程,和生活一样,除了基本的生存技巧外,更需要真诚,自信,奉献和勇于拼搏。

最后用清华大学罗建北教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感想: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对于他们而言,创业是一种情结,一种使命,所以无论何等艰辛,他们都欣然面对,因为只有如此才感到不枉一生。

参赛感言(二)

知道新浪在开展征文比赛,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没当回事,虽然每次发表新作都会选中“我的2008,我记录”,却从未完善资料,等于没选。直到圈友“维我独佳”向我发出支持的邀请,才认真查看了赛事的有关情况,知道这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场比赛。此时心中才萌动了参赛的念头,为的不是能否获奖,也不是排名的先后,更没有证实自己实力的妄想。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与其中,感受竞赛氛围,体味做博之道。

从第一篇《回家的味道》开始,每日一篇,加在一起只有五篇文章。除了《回家的味道》是一篇感悟随笔,其余四篇都是诗歌,那应该称为四首了。既然是竞赛,那就有胜负,毫不讳言,为了提高点评的次数,我在圈中发出了一封封邀请。承蒙大家厚爱和不弃,许多圈友给与热心的关怀和支持,并作了精彩点评。每每翻看这些点评,哪怕是只言片语,无不让我感怀,令我愧疚。因为这几篇(首)文字都是仓促而就,缺少斟酌,除却了主题、构思之外,没有多少蕴含。而能得到大家的激励和支持,劳费大家时间、心肌,怎能不心存愧疚呢?

此次参赛最大的收获,是借新浪这个平台,结识了更多博友,看了更多美文,感受了种种思乡念家情怀,更深的体验了游子心境,更真切感悟了家的内涵。()那变换多样的书写形式,或大开大合,或纳与心绪,或奔腾汹涌,或涓涓流淌,无不让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有抒情宛转之作,亦有激情飞扬之词。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如此赛事,多多亦善。此次征文以“回家”为主题,切合时事,临近中国人最为传统的春节之际,“回家”是永恒的话题,加之今冬雪灾,交通不畅,有家难回几成困顿,更易于激发情思,诱发灵感,所以美文纷呈,佳作涌现。

诚然,此次活动,参者之众,良莠混杂,不可避免。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为博精神,那就是关注时代,书写心声,沟通交流,剔短留长。愿博客的天空更加绚烂,愿交流的平台更加畅通,愿博友的文采更加精进,愿博弈博出更多风采。

参赛感言(三)

我曾两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甘肃赛区的比赛,虽然成绩不是很理想,但是却学到了许多东西。数学建模竞赛是对一个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考查,它真正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复杂过程。我们发现,以前的那些知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自如运用。许多早已定格的理论,我们需要进一步修正,才能加以运用。

原始的数学理论不足以解决客观世界的复杂问题,正如我在科研项目活动中所感受到的那样,必须借助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对数学理论加以协变处理,才能归结整合出我们所需要的数学模型。这一过程所用到的工具是比较多的——计算机编写程序的能力和运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此过程所涉及的数学数据分析相当复杂,不借助计算机是不能完成任务的。我们在那几天里思考最多的东西或许不再是如何把问题归结为某一个数学分支,而是力图用比较全面的多学科手段无限逼近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一过程没有错误与正确,只有是否贴近符合实际。

不要妄想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但是我们更多的会发现,所有的机会都会给有准备的人,无论你掌握了多么广泛的知识,在这里都不为过,因为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其实还很贫乏,根本就不够用,这是每一个参赛过的人都有的体会。谁能够掌握更多的技巧,谁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建树,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我可以想知,无论曾经多么骄傲自满的人,参加过数模以后,都会变得谦逊起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