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小故事【优秀15篇】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人美心善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15篇礼仪小故事,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

小红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小红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小红吃。

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小红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文明礼仪名人故事 篇2

隋朝时候。有一家人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们一共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

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

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

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那末我们人还及不来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了不得。后来,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爱了。

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

文明礼仪名人故事 篇3

宋朝时候,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做司马温公。他是双姓司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实。

他的做人,对待父亲母亲是极其孝顺的,对待哥哥弟弟是极其友爱的,事奉皇上是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是极其诚信。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贤德宰相。

司马温公和他的哥哥司马伯康名叫司马旦的,友爱得很。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事他,并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

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了吗。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吗。

文明礼仪哲理故事 篇4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点评

尊师,是一个为学生者应有的基本礼貌,沈从文旷课逃学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也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行为。所幸的是他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发散思维

这个故事可以用来阐述做人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敢于承担责任。还可以用来证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礼仪小故事 篇5

电话里的女高音

某杂技团计划于下月赴美国演出,该团团长刘哲就此事向市文化局作请示,于是他拨通了文化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

可是电话响了足足有半分多钟时间,不见有人接听。刘哲正纳闷着,突然电话那端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女高音:“什么事啊?”刘哲一愣,以为自己拨错了电话:“请问是文化局吗?”“废话,你不知道自己往哪儿打的电话啊?”“哦,您好,我是市歌舞团的',请问王局长在吗?”“你是谁啊?”对方没好气地盘问。刘哲心里直犯嘀咕:“我叫刘哲,是杂技团的团长。”

“刘哲?你跟我们局长什么关系?”

“关系?”刘哲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和王局长没有私人关系,我只想请示一下我们团出国演出的事。”“出国演出?王局长不在,你改天再来电话吧。”没等刘哲再说什么,对方就“啪”地挂断了电话。

刘哲感觉像是被人戏弄了一番,拿着电话半天没回过神来。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6

可以说只是一个动作,那天一位老师看见了一张棒冰包装纸,弯下腰拣起来扔到了垃圾桶。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动作,但是他的以身作则、师为表率的行为教导我们,他是老师。如果有同学看见了这位老师的做法,又怎会不佩服这位老师呢?说不定下次他也会这么做,他也会明白乱扔废弃物是不文明的行为。

通过这几件小事,我更加认识到了“礼仪”的含义是从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现出来的,是心灵美的一种表现,是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我们应该让社会变成一个到处都是文明的,一个“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还是那句真理:从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从我做起”才会到处充满礼仪的“味道”,才会使你我

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7

待客与做客

待客和做客是一种日常礼节,不仅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体现自我的修养。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热情接待,帮父母排座、递茶,及时送上饮品或点心,主动陪客人小朋友玩,不打扰大人的谈话,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我们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做一个礼貌有礼的小主人。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谈吐要礼貌,

文明礼仪的故事 篇8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9

xx同学是三(1)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平常他主动保护学校环境卫生,

有一次,他在课间活动时,发现一些小同学在小花园里转来转去,有的摘小树的叶子,有的摘花坛的小鲜花,有的在捉小蜜蜂,还有的扑捉美丽的小蝴蝶?他想: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小动物,保护有益的昆虫?他一想到这里,就马上跑过去,认真地对那些小同学说:“这些小树苗是有生命,我们不能摘它们的叶子来玩,小树苗会疼的呀!小蜜蜂、小蝴蝶在传授花粉,我们不能扑捉它们。”

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以他为榜样,个个都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小树苗,保护小动物,争做校园的环境文明小卫士。

文明礼仪小故事简短 篇10

孔融让梨

孔融,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父亲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1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中国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2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0xx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3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想一想,你有过小老鼠这样的举动或心理吗?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4

近段时间,老师经常对我们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所以,我班的文明之风盛行。

我认为一个懂文明礼仪的好学生应该做到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处处讲文明,讲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以前我见到老师总低着头就走了。可有一次,妈妈让我把一瓶料酒给楼上的。阿姨送过去。我去了,可我叫了一声没人答应,我就走了,妈妈说刚才阿姨还在,你再去看看,我就又去了。我放大了胆子敲了一下门,听到有人说请进,我就进去了,对阿姨说:“阿姨这是您的料酒。”说完就走了。回到家,妈妈说:“对了,就要这样做,从小讲礼貌,长大了走进社会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从此以后,看见老师同学,我都主动热情的打招呼,送给他们一个笑脸,自己也能获得好心情,快乐是相互的。

做个讲文明讲礼仪的好学生,校内校外应该要一个样,不光自己要做到,看见不文明的行为还应该勇敢地制止。

简短文明礼仪小故事 篇15

是什么,把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是什么,提高了人们的素养?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建造了友谊的桥梁?那就是无处不在的文明礼仪,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星期六在去图书馆的公交车上,一位驼着背,头发白得像雪花一样的老爷爷上了车,那时座位都坐满了,靠窗的年轻人看见了老爷爷,就装作没看见,望着窗外,一位女孩看见了也装作没看见,只顾打自己的游戏,突然,一位小学生看见了,就站了起来扶着老爷爷做到了他的位置,旁边的大哥哥大姐姐脸都红了。星期四下午上体育课一片纸静静地躺在地上,许多人走来走去都没看见,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弯下腰把它捡了起来,扔到了垃圾桶里一边扔还一边说:“走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让我们把文明礼仪放在心里,时时刻刻记住,让我们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