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面是敬业的小编首席为大伙儿收集的2篇乌洽会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疆是我国西部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也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重要前沿。作为中国西北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性展览洽谈会,每年一届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在今秋9月又一次为中外客商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提供商机,据乌洽会业务办统计,本届乌洽会对外经济贸易成交总额26.7亿美元,创历届新高,成为开拓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市场的桥梁和窗口。
在这个秋意渐显的九月,又迎来了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的召开,乌恰会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经贸盛会,1992年9月2日,总理亲临乌鲁木齐为首届乌洽会开幕剪彩,从此结束了我国西北部没有大型对外经贸展览会的历史,形成了我国南有广交会、东有沪交会、北有哈洽会、西有乌洽会的新格局,是中国西部举办的最大的国际经贸展览洽谈会,此前已成功举办了13届,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国内30多个省区市的1万多家企业参会参展,累计对外经贸总成交额207亿美元,国内经贸总成交额2337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各省区市扩大向西开放,联系和加强我国西部与中西亚国家乃至世界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窗口和纽带。
第十四届“乌洽会”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新疆外经贸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经贸局、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新疆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共同承办;俄罗斯驻华商务处、香港贸易发展局、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土耳其出口促进中心、巴基斯坦拉瓦尔品第10余个商会、协会和组织协办,主要内容为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项目;洽谈进出口商品贸易和国内物资交流;洽谈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和国内省区市之间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本次乌洽会的特色是突出贸易投资洽谈,将“乌洽会”真正办成面向周边国家区域性的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
本届乌洽会展厅面积25000平方米,共设馆内标准摊位1100个,馆外层位170个,另设大型机械设备展场3300平方米。其中国内13个省区市认购层位225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14个地州市认购层位377个,16个国家和地区认购层位98个,国内外企业认购专业展区层位400个,也是历届乌洽会外方认购层位最多的一年。
本届乌洽会对哈萨克斯坦成交额最大,达11.7亿美元,占对外经济贸易成交总额的43.9%,其他成交额位居前列的国家或地区有香港、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美国、新加坡和荷兰等
为凸显向西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特色,本届乌洽会期间还举办中西亚区域经济合作高层论坛,参会国内外代表约200人,其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韩国、塔吉克斯坦等10个国家约1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论坛。
唐立久: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
观 点:改造乌洽会,乌洽会更名为“中西亚投资贸易洽谈会”;
提升乌洽会,乌洽会由商品交易提升为投资洽谈。
记者:您为什么提出要改造乌洽会?
唐立久:通过对往届乌洽会许多问题进行一番“冷思考”,我认为,是应该“改造乌洽会”的时候了。因为中亚经济全面复苏,南亚经济高速增长,西亚战略凸现生机,新疆战略凸显对于新疆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同时也给乌洽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乌洽会仍需更加努力,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实现超越。
记者:乌洽会与内地展会比较有什么异同?
唐立久:我们先来看看乌洽会的历史。经过13年的历练,乌洽会已成为中国西北部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性展览洽谈会。乌洽会为中外客商参与中国西部大开发提供商机,是开拓中亚和中国西北部市场的桥梁和窗口,其见证了我国向西开放的发展过程。
再看投洽会的历史,实际上是中国对外开放二十年历史进程的浓缩和折射:1988年,福建省政府汇集了全省九个地市的经贸项目和人力、物力,在厦门召开“福建投资贸易洽谈会”。1997年,福建省投资贸易洽谈会再上台阶。国家外经贸部将之升格为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并作为主办单位倾人更多的人力和心血。17年的风雨历程,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从最初的区域性经贸活动发展成为当今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投资招商盛会。投洽会的功能和作用亦得到质的提升。
我们看到,虽然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不同,但作为大型投资贸易洽谈会,乌洽会与内地展会的历史机遇和社会责任是相同的。东南沿海地区前20年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投洽会,而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中央加大对新疆的扶持力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渐次西移,为乌洽会的升格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乌洽会应当紧抓机遇,勇挑历史重担,重新升格定位。
记者:乌洽会应该如何定位?
唐立久:为了真正起到“中亚金桥”的作用,乌洽会可以重新定位于“中西亚投资与经贸洽谈会”,考虑更名为“中西亚投资贸易洽谈会”,将主办机构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或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办。同时,继香港中华总商会、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和哈萨克斯坦工商会之后,将上海合作组织及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众多国际组织邀请加盟成为乌洽会的协办单位,共襄盛举。作为新疆经济的“桥头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乌洽会不仅仅是新疆经济的晴雨表,也将成为中西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记者:改造乌洽会的切入口是什么?
唐立久:2004年乌洽会已经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国内外客商到会的数目较多,特别是来自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占到会外商的86%,以中亚市场为重点的国际化特色愈加鲜明;二是内地和外国的展位踊跃申请;三是成交的商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乌洽会已从过去单一的服装鞋帽出口扩展到机械、化工、车辆、原材料甚至矿产、能源等更为广泛的领域,表明我国与中西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商品结构调整的趋向,投资的双向互动成为主流,尤其通过新疆让中国企业“走出去”。这正是乌洽会作为整个中亚地区区域经济交流的缩影的体现,乌洽会使新疆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日益凸显:以过货量雄居全国陆路口岸第二位的阿拉山口为代表的27个一、二类口岸,60多个对外开放的县市,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贸易渠道,国际商贸中心的轮廊已清晰的勾勒出来。乌洽会必须由商品交易提升为投资洽谈。
记者:关于“展”“会”结合的办会方式您有什么建议?
唐立久:成熟的展会都会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和研讨会,促进交流,提升品位。第八届厦门中国投洽会共举办包括国际投资论坛在内的各类论坛、研讨会62场,内容涉及服务外包,跨国并购、境外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投资热点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商务部部长、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主席贺瑞凯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名政界、工商界和学术界的知名人士莅会演讲。论坛、研讨会受到参会境内外客商的广泛关注,听会人数近10000人次。未来升格后的乌洽会也必须注重这种活动形式。
记者:举办论坛和研讨会要注意哪些问题?
唐立久:首先要密切关注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中亚各国经贸合作发展”、“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有关中国、世界经济发展及境内外投资者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将是会议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紧扣乌洽会主题。各种论坛、研讨会设置的内容围绕当届乌洽会主题,即突出吸引外资项目对接,突出企业“东联西出”和落实“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等内容展开。
第三要贴近市场需求,积极为参展参会客商服务,并最终提高项目履约率。如何让乌洽会签约项目真正“落地生根”,可能在轰轰烈烈的签约台后边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能否办好论坛和研讨会,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请到真正的各界精英并安排好各种论坛和研讨会进程,只有真知灼见,才能受益各方,让论坛和研讨会发挥最大的作用。
记者:对乌洽会的会期服务您有什么建议?
唐立久:乌洽会的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组委会应为展商提供从报关、货代、运输、检验检疫、活动安排、媒体公关、展位布置等全过程、门对门服务。必须在展务服务、会务服务、客商服务、展馆现场管理、大会新闻采编服务等方面都应尽快趋于规范和成熟,进一步与国际展会惯例接轨。去年厦门投洽会中不绝于耳的美妙交响乐就得到国内外客商们的大加赞赏,我们是否可以在会期内安排专场新疆歌舞晚会,使参会客商们在紧张的商务洽谈后得以放松休息,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新特的西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