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爱岗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实验报告【最新8篇】,欢迎借鉴。
关键词:学生医科实验报告写作能力培养
1传统实验报告的弊病
人体生理学的实验报告,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一般项目:如学生姓名、班级和组别、实验日期等;②实验名称(即实验题目);③实验目的;④实验对象;⑤实验步骤(可以省略);⑥实验结果;⑦结果讨论与分析;⑧结论。在以往的实验报告中,实验题目、目的、对象、步骤基本上是机械性照搬实验指导书上的内容,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往往是由教师于实验操作结束后进行总结、分析,并把每一项实验结果的分析事先系统、全面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以便课后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这种实验报告,已经形成一种“格式化”的模式[3],全班同学的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分析观点统一,均来自同一教师的观点,缺乏个性,教师的解答形成了权威性,学生担心评分不高而不敢超越,也不敢违背,导致学生的创新精神受到约束。多数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只是流于形式,不重视,也不明白为什么要书写实验报告。有的学生为了完成实验报告任务,而相互借阅、抄袭,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时难辨真伪。甚至有的学生没有进行实验操作,也能通过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而获取高分。书写这样的实验报告,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挫伤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转变教学观念
美国教育家认为,教学改革成功,关键是转变教师的观念[1],对学生实验报告书写的改革,也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①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重要性。学生书写实验报告,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衡量实验效果的重要依据,还是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传统的学生实验报告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笔录,千篇一律,教师批改的确方便、省事,因为观点来自教师本人,教师批阅实验报告重点是看学生对教师课堂上讲解观点的吸收程度、表达是否通畅、书写是否认真,不用考虑学生的不同观点和看法。这就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等待的心理,挫伤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教师不应为了批改学生实验报告的便利,把结果分析事先告诉学生,要鼓励学生勤奋查阅资料,自己组织讨论,提出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存在超越教师的理解界线。③改变实验报告的评价模式,把是否符合科研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否有创新观点列入评价指标中。
3大学生提高科研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学研究的内涵就是创新,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创新思维的集中反映,是科学研究创新结果的表达方式,创新思维始终贯穿于科技论文写作的全过程[4]。
科技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今后撰写科技论文打下基础。因为“作为医学科学工作者,无论是临床医疗、科研、预防或教学工作,都需要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也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科技论文。医学学术论文的质量,既反映了医疗科研水平,也反映了医学发展的动态,同时也是后人发现和发明的基础。它是将科研与实践工作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分析、推理,并形成能够反映客观规律的论点”[5]。医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得到较好的科研写作训练,创新能力远远不足,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少,写作科研论文和整理临床资料均感到十分困难。实验报告是实验课的重要内容,是对实验过程的总结,是今后撰写科技论文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把生理学实验报告与科研论文写作内容相比较(见表1)可知,实验报告已经包函了科研论文写作的全部内容[6],只是对实验报告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少了数理统计分析和参考文献罢了。
大学期间的实验报告书写,其实就是科研论文写作的训练,只是我们以往重视不够,没有认真对待,使学生失去了良好的训练机会。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把科技写作融入其中,使学生从中得到良好的科研写作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高科研写作能力。
4如何在实验报告中提高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4.1教师要充分认识,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如前所述,学生实验报告不仅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科研写作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责任也在于教师。教师要重视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把它当作训练学生书写科研论文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认真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不能遗漏制约科研论文写作培养的任何细节。强调学生书写实验报告要认真对待,字迹工整,层次分明,语言连贯、通顺,表达清楚,专业化、合理化,防止滥用专业术语、口头语、地方语和不规范缩略语的书面描述,防止有错别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等出现;段落之间要有密切联系,防止“问答式”的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要有明确的评语和批改内容,不能仅仅打个分数,或“已阅”,或“优”、“良”、“差”,或“A”、“B”、“C”等字样,这样的批语,学生看后既不知道实验报告好在哪里,也不知道差在什么地方。对于不合格的,或相互抄袭的实验报告,要求学生重写,否则对学业成绩会有明显影响。
4.2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实验结果生理学传统的实验教学是“三部曲”模式,即实验前教师讲解→学生实验操作→教师总结与分析。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结束后,往往把本次实验的每项结果进行一次系统、全面的分析,让学生明确。这种做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只考虑实验操作成功与否,是否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束后习惯于等待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做好笔记,没有认真查阅有关资料,把书写实验报告当作一次简单的课后作业,书写实验报告只流于形式,马虎应付,相互抄袭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建议教师不要急于把实验结果分析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讨论,通过查阅资料来获取,让学生先有了思考、写作锻炼,等到下次实验课或寻找适当时间集中总结和解答。
4.3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围绕同一主题来设计实验教学内容选取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往的实验项目几乎是罗列结果,综合性实验内容仅仅是验证性实验项目和观察指标的加减,没有经过一个有机的组合,实验目的含糊不清,没有反映同一主题,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面面俱到,所有实验项目混杂一起,这就影响学生围绕同一主题书写实验论文,制约科研思维的严谨性。因此,实验教学内容,尽可能围绕一个项目一个主题,有针对性开展。如果时间许可,开展多个实验项目时,也不一定要求每个实验项目都要写成实验报告,要精选实验项目,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归类,每一主题写一份实验报告,交给学生自选,让不同学生书写不同主题的实验报告。如“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包括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呋噻咪等实验项目,实验项目多而杂,很难做到反映同一主题。我们把实验项目分成几个主题:①葡萄糖对血压和尿量的影响;②生理盐水对血压和尿量的影响;③去甲肾上腺素对血压和尿量的影响;④呋噻咪对血压和尿量的影响。然后由学生选择一个主题来书写实验报告,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主题,这样可防止学生互相抄袭现象,也培养学生科研写作需围绕同一主题内容来展开的思维意识,防止实验结果罗列分析的现象产生。
4.4按科研论文写作格式来规范化要求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是锻炼科研写作能力的最好时机,是为今后撰写科研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往实验报告,只注重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结果分析是否合理、分析是否到位,没有重视书写的规范性,也没有融入科研写作的基本要求。有的学生书写实验报告时,实验结果罗列出来,只有表格、图形,没有文字叙述。而且表格、图片不规范,表格不是三线表格,几乎全是网格式,没有表题,表格内数据参差不齐,排列混乱;制图没有坐标,也没有文字说明。实验结果分析,多是问答式,一个实验项目一个问题,每个实验项目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几乎所有的实验报告均没有列出参考文献,学生讨论问题缺乏≮≯依据。这种实验报告,影响学生科研意识、科研思维的培养,与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不相一致。因此,我们要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入手,按科研论文写作格式(论文题目、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来要求,使学生尽早接触,提高他们科技论文写作水平。
4.5改革实验报告的评价标准,把是否符合科研论文写作基本要求纳入评价中学习评价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因此,我们常把实验报告列入专业学习成绩评价体系中。以往对学生实验报告评价仅仅看学生实验结果是否理想,结果分析是否合理,与教材是否相符,语言表达是否清楚。常常忽视科研书写格式的规范性,叙述的逻辑性、严谨性,表达的客观性,没有把是否符合科研写作基本要求作为一项评价指标,这对学生科研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大学生科研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为学生创造条件,把科研写作基本要素融入学生实验报告的写作训练中,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光倩,刘甘泉。生理学实验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与教育,2007,25(17):103-104.
[2]李忠光,龚明。实验报告撰写改革尝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5(1):69-70.
[3]温建平。探析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新模式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J].科技咨询导报,2007(26):233.
[4]强亦忠。科技论文写作中的灵魂:创新思维[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7(3):61-64.
实验报告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实验名称。即标题,集中反映实验内容。
摘要。一般写在实验名称下面,概述实验报告的主要结论。
实验目的。或称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对象、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实验欲达到的目的。有时也写此项研究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实验原理。简要说明实验所依据的理论,包括重要定律,公式及据此推算的重要结果。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常用说明和图解的方法写出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原理、主要结构、型号、性能等;实验方法重点介绍特殊方法。可按空间顺序介绍实验装置,按时间顺序说明操作程序。
实验结果。即实验报告的主体。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按顺序类别安排数字和图表。用专业术语描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图表规范。
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条讨论实验中所发现的规律,见到的现象。包括影响实验报告的根本因素,扩大实验结果的途径,对所发现的规律和现象的解释。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的语言进行概括,作出论断。
建议。针对实验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致谢。向有助于实验报告者表示谢意。
一、互动式教学的前提:学生为主体的预习
课改以后的初中物理课本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与实际联系紧密,强调了物理源于生活。所以,在课前预习时,对生活细心观察是进行互动式教学的前提。
1.要求学生上新课之前先看课本预习,学生通过自学进行知识结构上的“热身”。对于学生看书就能理解的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酌情不讲或者少讲,这样,在课堂上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地授课。
2.学生课前预习要力求仔细,教师对课前预习要做有针对性的辅导,每节课设置好下节课的预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吸放热公式:Q=Cm△t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归纳吸热和放热两种情况下△t计算方法的不同。因为在这个公式中的各个量必须采用合适的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而在初中范围内,公式Q=Cm△t对应着吸热和放热两种变化,吸热时△t=t2-t1,放热时△t=t1-t2,t1是始温度,t2是末温度。学生往往会记混,一旦记错了,温度差就出现了负值,求出的热量就是错的。在这种情况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准备活动与教师预习辅导的互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3.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当然不只局限于课本,还要指导学生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多参加科普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用已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或者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际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的互动。
要使学生知道,他们身边的物理现象举不胜举,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物理世界,我们可以尝试性地给出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也可以将一些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悬置”起来等到以后再解决,这种尝试或者悬置将是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巨大动力。
二、互动式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
1.通过互动的实验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是师生课堂互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物理知识要结合实例才能更好地深化学生的理解。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只有亲自动手,印象才深刻。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要做到操作规范,科学读数,准确记数。例如,在使用电压表与电流表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会疏忽接线柱的连接情况,造成指针反偏和读数错误。教师要通过演示、练习、检查结果等多种方式的互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课的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对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具体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完“浮力”一章后,设计一个求金属块密度的开放性实验。同学们各显神通,有的采用常规做法,用天平测其质量m,用量筒测出体积V,代入公式ρ=m/v,即可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有的同学能在启发式互动后想出其他设计方案,如用弹簧秤测出物体的重力G,再用公式G=mg,求出质量m,然后再求出密度;有的同学能够采用浮力称重法,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上,放入水中完全浸没,这时读出测力计示数F,并求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又因为物体是完全浸没于水中的,所以V排=V物,再用公式F浮=ρ水gV排,最后利用公式ρ=m/v,就求出了金属块的密度ρ。经过这样动手、动脑、亲自操作,学生找到了多种求大于水的固体物质密度的方法,虽然有些方法比较复杂,但却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互动式教学成果的巩固:精选练习题
解题过程是学生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题要精选精练,选题和解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要有代表性:习题所包含的内容和解法都要具有代表性,尽量能融会贯通所学物理概念、原理和定律,巩固所学物理知识,并能从中总结出解题规律和技巧。
2.选题要有目的性: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薄弱点,要及时纠正和辅导,而且要出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使之在训练中弄清问题,强化知识,并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3.解题要有扩展性:教师讲解习题时也要注意和学生进行互动式讨论,以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要先进行一题多解,再避繁就简,选出最佳解题方法,同时,还要多进行一题多变,使知识网络化,从而深化学生对网节知识点的理解。
四、中学物理互动式教学的动力机制:兴趣和好奇心
食品的安全和营养是人们对食品的基本要求。作为食品,首先是要保证其安全,即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要保证食品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减少其在食物链各个阶段所受到的污染,以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此外,还应保证食品应有的营养和色、香、味、型等感官性状,无搀假、伪造,符合相应卫生标准的要求。
农产品是一切食品加工的原料,农产品品质的好坏,是否安全,不仅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威望,特别是近年来国际上发生的疯牛病、二恶英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农业比较发达,高效农业还处于起始阶段,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是值得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深思探究的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这次课题研究。
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分成三个行动小组,第一行动小组负责采集农产品标本,第二行动小组负责组织实验操作,第三行动小组负责个行动小组之间的协调。
1、第一行动小组在××农贸市场选购了白菜、辣椒、扁豆、冬瓜、大蒜等五种农产品样品,并分头到自己的菜地里选摘了上述五种样品,把这几种样品带回了学校的实验室,进行实验分析。
2、第二行动小组对第一行动小组带回来的农产品样品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有: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细菌群落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几个方面。在实验过程中,各行动小组紧密协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对感到怀疑的一些数据,反复进行实验,力求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关于农产品品质的简易鉴定,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反复查阅资料,咨询老农,我们总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一看、二闻、三辧、四尝。
农产品的表面颜色是反映农产品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观察农产品的外观形状和色泽是判定农产品品质的第一步。二闻就是闻农产品的气味。带香味的农产品闻闻它的香味是否纯正,没香味的农产品,闻闻它是否有异味,如果有异味,那就说明该农产品腐烂变质。三辧,就是用手辧开所选购的农产品,看看是否爽脆,汁水是否正常。四尝,就是用口去尝尝农产品(这主要针对能够生吃的农产品),辨别农产品口感是否正常,是否有其他的异味。
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反复实验,发现我乡生产的农产品,大多数品质较好,但远未达到“绿色”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要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任重道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乡农产品外观形状、颜色较好,色泽光艳,看上去能引人食欲,营养成分符合标准,但口感不是很好,像白菜,吃起来有点淡。细菌群落超标,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这是我乡农产品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谢玉剑那里选购来的白菜、大蒜,品质较好,白菜口感好,带点甜,大蒜香味浓郁。
为提高我乡农产品的竞争力,发展我乡的“绿色”农业,针对我们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的建议是:
1、建议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广大农户的品牌意识和安全、卫生、“绿色”的产品意识。
关键词:验证性实验;走动式教学;报告多样化;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在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验证性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有一定的益处。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主要以前期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演示实验内容;中期由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机械的模仿实验;后期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抄写实验报告,教师批改实验报告步骤进行,并不能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3]。同时,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固定,激发不出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不利于学生启发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因此,对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进行反思,提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新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教学研究价值[5]。
一、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现状
1.1实验目的明确、步骤详细
采用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教师在实验之前就会将实验指导书发给学生,学生将实验指导书进行打印。实验指导书当中一般包含: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重点和难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和实验环境,其中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内容清晰、实验步骤详细,学生在没有实验指导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着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内容[6]。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判定其是否掌握了实验原理和方法,大多数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但并没有对实验原理进行认真思考,只是机械的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没有培养学生将实验原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未达到实验目的[7][8][9]。
1.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教学能力不均衡导致部分教师对验证性实验的理解有些偏颇,实验教学方法单一、陈旧。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以演示法和讲解法为主。实验前期教师对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并使其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然后对实验任务进行演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步骤,最后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实验步骤及教师的演示完成实验任务。
1.3学生思维及动手惰性滋长
传统验证性实验以实验指导书和教师的演示为主,学生面对实验内容,已养成一种根据实验指导书和教师演示进行机械式实验验证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学生没有依据理论知识对实验任务进行独立思考,并探索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法,而是选择实验指导书或者教师提供的方法直接进行实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既不选择独立思考出现的问题,也不向教师或者同学询问解决方法,更不会选择新的实验方法重新进行实验,导致验证性实验教学效果较差,滋长了学生的思维及动手惰性。
1.4实验报告内容雷同
由于实验指导书内容详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和学生学习惰性滋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能够反映学生实验效果真实情况的实验报告也出现大量水分。经过走访学生、实验室观察学生实验情况以及对不同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进行详细对比等多种实验教学反馈方式发现: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基本来源于教师演示的步骤、实验指导书中提取重要内容或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等三个方面,既没有独立思考探索新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也没有得出不同的实验结果,毫无创新,实验报告内容基本雷同。
二、验证性实验教学新方法
2.1简化实验指导书
教师撰写详细的实验过程作为实验教案,有利于自己对实验课堂的把控,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教学能力。从实验教案当中提取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重点和难点、实验环境和实验题目作为发给学生的实验指导书,而实验结果需要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和自己探索的实验方法得出,最后将实验结果与指导教师给出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实验方法或与教师进行实验交流,以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方式完成实验,最后撰写实验步骤。
2.2任务驱动法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若干分解的任务为中心,通过任务的完成来介绍基础知识和技能,采取边学边练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0]。简化实验指导书会导致部分学生面对实验内容无从下手,进而放弃实验或者有意拖延实验进度。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安排完实验内容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任务进行分解,学生将以独立思考、相互探讨、与教师交流以及查找资料等不同的方式完成分解后的实验任务,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打分,作为期末考核的标准之一,在实验时间充分的情况下,还可以安排部分实验方法和实验效果较好的学生上台演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11]。
2.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新精神[12]。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虽然看过实验指导书和教师的演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实验问题,当学生举手向实验指导教师询问时,大部分教师采取直接动手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向学生讲解出现问题的原因或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验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教师集中演示和单独指导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教师首先应将问题进行分解,然后将分解后的问题不断抛出,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逐一解决问题,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2.4走动式教学
学生受到思维惰性、动手惰性、智能手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教师布置完实验任务之后,一部分学生则躲着玩手机、游戏,直接放弃实验任务;一部分学生虽然投入到实验当中,但是一旦遇到问题,既不举手向指导教师询问,也不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以致实验停滞。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在认真实验,并最终完成实验任务。为了更好的实施验证性实验,教师在布置完实验任务之后,应频繁在实验室中走动,来回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情况,同时,在观察的过程中,若发现学生实验中存在问题,主动与学生进行探讨,引导学生走出实验误区,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保证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质量。
2.5实验报告形式多样化
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学生在实验中采取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和对实验的全面总结。学生的实验报告采用统一的格式,其中包含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环境、实验步骤、结果分析和实验总结等内容。由于受到传统验证性实验指导书、教师的演示和学生惰性的影响,实验报告并没有反映出学生实验过程的真实情况。简化实验指导书,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走动式教学,让学生以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方式完成实验任务,并要求学生将整个实验过程撰写为实验报告,不仅要撰写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要撰写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将错误实验结果和正确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最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这样撰写出的实验报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实验情况,同时实验报告的形式会呈现多样化。
三、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以大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Linux基础与应用》课程中DHCP服务器的配置实验教学为例:
3.1教学案例
DHCP服务器配置的实验教学设计过程如下:步骤1:简单回顾DHCP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及相关参数;步骤2:抛出实际问题(例如:学校有80台计算机,使用IP地址段:192.168.1.1至192.168.1.254,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1.1,其中192.168.1.2至192.168.1.30分配给学校各服务器使用,而客户端仅使用192.168.1.100至192.168.1.200的IP地址,剩余IP地址保留。);步骤3:针对实际问题,简单阐述网络端口的参数设置、DHCP主配置文件和网络端口选择的设置等内容;步骤4:将有操作流程,但无具体参数设置的实验报告传输给学生;步骤6:学生独立实验,教师开始走动,来回查看学生的实验进度,并主动与学生交流指导。针对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带着实际项目和存在的问题,独立完成DHCP服务器的配置项目;步骤7:学生记录服务器配置项目的相关参数和过程,根据参数及实验过程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分析错误原因和实验结果。教师统计学生的项目完成情况,并有针对突出问题进行讲解,辅导学生完成配置项目。
3.2教学效果分析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学,首先学生可以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其次让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项目进行实验,利用项目驱动和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后教师的走动查看和主动交流,不仅能够掌握课堂的真实情况,而且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后,学生根据记录的错误信息、参数和实验结果,独立撰写实验报告,杜绝实验报告的抄袭,实验报告形式呈现多样化。在验证性实验教学当中真正实现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式学习过程。
四、总结
验证性实验对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和后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传统验证性实验在教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弊端。打破传统验证性实验教学的模式,采用简化实验指导书、任务驱动法教学、启发式教学、走动式教学以及实验报告形式多样化等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升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实验效果,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
作者:曾新 何瓦特 单位:1.大理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云南大学社会科学处
参考文献
[1]王树茂。科学实验[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09-109.
[2]皮建辉,向孙军等。创新实验教学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2):63-65.
[3]王建君,李晓峰。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之我见。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59.
[4]李淑飞,胡选子等。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实践课教学改革与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66-167.
[5]杨宁飞,邵晓蓉。工科验证性试验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为例。高教论坛,2011.2(2):72-74.
[6]袁霞。验证性实验教学改革探讨。大学物理实验,2012.4,2(25):95.
[7]张志洁,王风彬等。验证性试验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2(24):9-10.
[8]丁美荣。变验证性实验为研究性试验的教学实践。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5(15):110-111.
[9]张雪松,张振琳。“以学生为中心”的软件工程实践课教学模式探讨。中国电力教育实验实训,2011(30):161-162.
[10]高翔。任务驱动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2009,23:139-141.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电子化实验报告;教学改革
对实验课程来说,实验报告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和进行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形成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现今多数高校采用的传统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式,存在着不少缺点和弊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严重制约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式亟待改进。采用电子化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来代替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兴趣,不啻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改革思路。
1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使学生处于机械被动状态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最突出的问题是使得学生处于机械被动的状态,创新思维被束缚。不仅未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1.1传统实验报告写作机械化,作弊便利。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已经形成格式化了,千篇一律。同一学期的学生实验报告雷同或相似难以区分,区别之处只是学生是否认真完成。这样使得学生相互借用报告十分方便,有的学生更是全盘抄袭,也有的学生没有完成实验或者根本没有做实验,更改其他学生的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甚至有个别学生结成联盟,一人执笔众人改抄,轮流执笔抄袭实验报告。很难看到有特色有创新具有一定水平的实验报告。1.2传统实验报告数据处理单一,误差偏大。大学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项目数据繁多,学生不得不进行一些无谓的重复性劳动。另外,学生对一些实验采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由于作图准确性有限,往往给实验结果带来较大偏差。不同学年的学生实验报告也看不出其中的变化,反映不出大学物理实验的发展和变化。1.3传统实验报告教师评分失真。面对千篇一律的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教师难以给予公平合理的评定,特别是对抄袭的实验报告或是摘抄的实验报告难以区别真伪,导致部分没有完成实验教学要求的学生实验报告容易完成并通过。这也是学生普遍不能积极对待实验课的原因之一。所以,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具有优秀的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的模式亟待改进。
2电子化大学物理实验报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凸显个性化
随着计算机的大力普及,高校大学生已经具备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采用电子化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来代替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不啻为一种较好的改进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凸显学生个性化。2.1电子化实验报告书写无纸化。学生撰写实验报告采用word电子文档,书写无纸化。每次实验报告由学习委员收齐后打包发至教师信箱,评阅后再打包发回每个学生,以便改进下一次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每个实验都按照实验目的、实验器件、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分析与讨论等部分展开。每一部分都要尽量按照学报论文的格式来撰写,要求学生之间的报告重复性不可超过50%。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可以端正学生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以及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初步认识。2.2电子化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技术化。目前,大学里计算机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在一二年级中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C语言和数据结构等计算机课程。在实验数据处理上,可以要求学生采用容易学习掌握的Excel、Origin、Matlab等软件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制实验曲线。利用计算机辅助处理实验数据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同时对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并拟合,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处理数据的时间,减少中间环节的错误,提高效率。而且学生通过学习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法,提高了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学习和研究的兴趣。2.3电子化实验报告讨论个性化。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不仅要看记录、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更要考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因此,对于实验报告最后一个讨论部分应特别重视。采用设置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讨论和学生对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自由讨论。这样不仅有效地避免学生的抄袭现象,还能够彰显学生的个性化。
3结语
电子化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代替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对他们后续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电子化实验报告的写作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赵志刚,王广秀.浅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7(4):8-9.
[2]赵志刚,戴存礼,王广秀.探析大学物理实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6(3):23-24.
[3]赵银娟.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体会[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3):140-142.
[4]解光勇,施为,屈光辉.面向学生能力培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2(2):106-108.
以《观刈麦》一课的教学为例。这是白居易公元827年写的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26句,叙述了作者目睹耳闻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情景,抒发了自己对劳动人民深切的同情和愧疚心情。由于这首诗篇幅较长,文字艰深,内涵深刻,加上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学生阅读起来不仅学习难度大,还觉得枯燥乏味。因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于调动,更难持久。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实验班学生与对比班学生的注意程度存在着显著差异。我们根据录像分析,发现在教学过程的第17分钟细读第三节时,实验班教师出示了一张投影片。该片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催人泪下的凄惨场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贫妇人,一手抱着骨瘦如柴的幼子,一手拿着几根刚拾的麦穗,向周围的人诉说着什么。此时,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画面。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变式训练。提出:这位贫妇人在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学生观察、思维、表达同步训练,前后持续了6分钟之久。在教学第29分钟,进入评读概括阶段时,教师适时播放了古筝配乐的全诗朗诵,再次把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贯注,体会诗情、诗境。两次电教媒体的恰当切入,发挥了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功能优势,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而且维持了实验班学生的高度注意。与此同时,我们在检查对比班教师此课教案时,发现对比班大都采取逐词逐句的串讲方法进行教学。这就成为两班学生注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并易于接受,而对抽象的语文知识则不容易引起注意力的集中。实验班采用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对词句的内涵、作者的感情理解逐步加深,保持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是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
(二)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
对实验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教学效果的反映。
参加问卷学生52人,回收有效问卷48份。运用态度量表分析模型,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统计处理,得到表3—2、3—3、3—4。
表3—2N=48
提出问题有帮助无帮助F
(+1)(-1)
投影和录像对你理解课文有帮助吗4260.75
表3—3N=48
提出问题喜欢无所谓不喜欢F
(+1)(0)(-1)
你喜欢这样的阅读课吗40620.79
分析以上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表3—2中F=0.75>0,说明“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的电教媒体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表3—3和表3—4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喜欢老师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上阅读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动脑筋,想问题,能够发表见解。这说明该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附图{图})
〔注〕因素a:对学到的知识记得牢;因素b:能够动脑子想问题;因素c:能发表见解;因素d:课堂气氛活跃。
(三)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分析
1.形成性测查分析
依据思维品质深刻性培养过程指标体系,我们编制了每节实验课的形成性测试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按记叙文、散文、小说和古诗等体例,选取第十二册的四篇课文的检测结果作为例证(详见表3—5)。
(附图{图})
表3—5的统计数据表明:
根据“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设计的阅读教学同传统的阅读教学比较,在句和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读一篇文章,先要感知文字,从字词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至全篇,逐步读懂。这个心理过程侧重于理解。我们的教学策略是:细读生疑,变式训练,借助电教媒体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多思。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技能的训练。在这四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观察边思索,让学生大胆质疑,充分讨论。
要学生深刻地理解老舍的散文《养花》并不是很容易的。学生在初读感知时提出:“昙花”是什么样的花(“昙”字是本课生字)?是不是奇花异草?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并不急于回答,而是从电教包中拿出一幅昙花的彩色投影片规范地打出,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欣赏着昙花的美丽。此时,教师简要地介绍了昙花知识,然后反问学生:上文中老舍先生讲不养“奇花异草”,你们对那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怎么理解?结果,电教媒体使学生感知了“昙花”,联系上下文又得知昙花只是开花时间短而并非奇花异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个新词的透彻理解。又如,学生在细读第二段时,质疑:这一段主要讲老舍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可是课文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讲气候?教师抓住这一思维激活点,在出示相关的两张文字静片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讨论:老舍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的花?除了气候的原因,还有其它的原因吗?在这一段落教学中,通过生疑——引思——讨论,特别是投影媒体适情、适度的点拨作用,学生不仅明白了课文内容的因果关系,还加深了对段与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从中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理解课文内容因果关系的学习方法。像这种教学的特点,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都有体现。
古诗《观刈麦》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小学《穷人》的教学难点是体会桑娜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按传统的阅读方法是教师讲解。如果教师的语言缺少形象性和生动性,学生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我们选用的投影法和录像法以其形象创设与教学氛围相适应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看图和画面谈感受,引发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结合文字阅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传统阅读教学方法显著不同的是: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作用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有明显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奇异的琥珀》的教学重点是理解琥珀的奇异性。限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们出示一幅琥珀的投影画面,让学生先认真地观察琥珀有哪些特点。学生观察到:有一只苍蝇和蜘蛛,它们腿的四周有几圈黑色的圆环,它们身上毫毛都立起来了。教师问:“谁能想象出,这两只小生物身上的毫毛为什么都立起来了?为什么它们腿的四周有几圈黑色圆环?”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阅读,很快找到了答案。我们认为,“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激疑和激情功能导致了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句段内容。
2.思维深刻性发展分析
依据思维品质深刻性发展状况检测指标体系,对实验班和对比班92—94两个学年期中、期末及毕业升学考试中的阅读部分进行分析,数据经处理得出表3—6、表3—7、表3—8、表3—9、表3—10。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附图{图})
表3—6、表3—7、表3—8、表3—9表明: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的差异性越来越显著,尤其表现在对段篇理解上。表3—10表明,在第二轮实验结束时,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实验证实了假说:运用小语“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分析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点:
(1)“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内涵、整体、创新三种较高的理解水平作为学习和教学的目标,使教师教学指向明确,使学生的学习构成梯度。“儿童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心理水平构成的矛盾,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动力”(朱智贤《思维发展心理学》第129页)。在阅读电化教学中,教师针对内涵、整体、创新三种理解水平,有层次地恰当质疑。当这些问题不是现有能力能立即给予解决时,就转化为学生内部的需要,激活了思维,从而推动他们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讨论,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观刈麦》和《养花》两课,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古诗《观刈麦》大量描写了贫妇人拾麦的事,而很少有割麦的描写。为什么题目不叫‘观拾麦’呢?”“老舍只养好种易活的花,昙花是不是奇花异草,是好种易活的花吗?老舍为什么这样写?”教师的提问用于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有一定深度和导向意义,学生容易层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题。
(2)“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强调电教媒体对学生思维培养的作用。
第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达到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积极思维,入情、入境的目的。如第九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多媒体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初读时,学生看课文,听配乐录音,感情朗读与低沉的乐曲制造了课堂情感的氛围。细读时,学生很投入地观看有关的录像片,进一步理解全国人民深切怀念的思想感情。特定的情境,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启开了他们的心扉,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交融,思维活跃,为后面的评读与点读,提供了先决条件,做了思想感情上的铺垫。
第二,运用电教媒体解决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是当前阅读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的课文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文章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些文字符号,只有正确地理解文中的每一个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借助一定的形象思维,才能在脑海中再现事物形象。但是,小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是有限的,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电教媒体的使用正是学生这种欠缺的补充。如第十一册《林海》一文的教学。根据课文前五节教学的需要,我们从两部风光片中剪辑了五分钟的录像带。从秦岭山峰的盛气凌人、高不可攀突然转至兴安岭中岭的绵延起伏、千山一碧。画面出现的强烈对比,直观形象地使学生理解了这些带点的词语和文中的语句的意思。
第三,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与集中,促进学生拓思、深思,在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如第十册《老牛》一课,这是一篇优秀的传统课文,文中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话中有话,潜台词较多。怎样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呢?“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中的电教媒体要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在评读概括阶段,实验指导组有目的地设计了思维综合训练内容。
①用文字静片打出文中一段含义深邃的文字:“一会儿,它又极目远望那块麦田,那是它少壮时候出过力的地方。它的润泽的眼睛望着熟悉的风景,有些神往的样子,分明像一个老人在那里怀念过去的事。”力图抓住作者把老牛比拟成一位“退休老人”这一思想激活点,深入理解全文中心思想。设问:这位“牛老人”在那里怀念过去的什么事呢?
②在一般性讨论之后,出示彩色自制图像片——老牛开荒,拓宽思路。
③再出示一张彩色自制图像片——庆丰收,继续引导拓思。
④重新打出文字静片,集中思考:作者这样描写“牛老人”是要表达什么思想?学生概括出:作者是在赞美老牛一生劳碌奔波、任重务劳、毫无怨意的美好品格。
(3)“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强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们认为,假如词句的含义、分段和段意、内容和思想、都由教师讲述,学生听记,学生也能把课文读懂。但这是教师把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不是学生自己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自能读书”是“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目标。在初读阶段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粗知大意;在细读阶段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各段,挖掘句段的内涵;在评读阶段,要求学生边读边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句段;在点读阶段,要求学生在充分悟读的基础上,能发表创新的见解。
在“四读”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求学生独立地阅读、思考。为了达到自能读书目标,我们要求实验班教师学习和规范自己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争取每篇课文的阅读教学都按“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设计、实施。经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扎扎实实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得到较快提高,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随之形成。
运用图像片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联想、想象、拓宽思路,使思维过程体现出多样性、求异性、变通性,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又运用文字静片的引思、助思、达思作用,提高学生处理语言、逻辑分析、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两者配合使用,可以使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形成一种能力上的互补,长期坚持训练,学生就会形成借助语言理解事物的能力。提高了阅读水平,促进了思维的深刻性发展。
3.学生总体特征分析
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毕业升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3—11)。
(附图{图})
表3—11表明:实验班学生毕业升学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比班学生成绩,而且差异显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在“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作用下,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对整个语文学习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看,阅读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听说读写训练来看,阅读教学是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所以说,以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为突破口的“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有着突出重要的地位。
四、讨论和结论
本课题是关于小学语文“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发展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小语“四·四式”高年级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发展。
(一)讨论
1.“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科学性的分析
(1)以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为依据
在阅读教学中,电教媒体不但能够传送语言、文字,而且能够传送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输量,有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电教媒体尽管有这些自身的特点和功能,可是又有其局限性。其他教学要素亦然。根据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电教媒体应该与其他教学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因此,在发挥阅读电化教学结构整体功能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教学要素的功能。
(2)符合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在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转折期或突变期。一般认为,儿童10岁左右是思维深刻性发展的关键年龄(冯惠昌《中小学能力发展与培养》第57页)。因此,“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主要适用于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学习。
(3)符合语文阅读心理规律
“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粗读、细读符合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的阅读心理过程。该结构中的评读和点读又符合从思想到文字、从内容到形式、从整体到局部、从本质到现象的阅读心理过程。可见我们设计的“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符合这种“双向”心理过程,这个“双向”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基础,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延续和提高。没有后一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深刻。
(4)具备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
“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具备教学模式的四个基本特点。第一,能够反映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具备教学模式的完整性;第二,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具备教学模式的针对性;第三,通过简明的图式来反映,其基本特征具备教学模式的操作性;第四,几年的实验结果表明,运用“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2.“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特点的分析
(1)强调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自能阅读是“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的核心内容。
(2)突出形象思维的作用
从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看,小学生长于具体形象思维。“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注意发挥学生的这种长处,使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具体形象获得亲切自然的感受,便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其中,电教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发挥了主要作用。
3.关于电教媒体对思维发展促进作用的分析
(1)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儿童脱离无限丰富的刺激,会剥夺儿童全面发展的可能性。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是使学生只集中注意于教师讲述的文字材料。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学生要思考也思考不了。“四·四式”阅读电化教学结构要求大量使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思维素材,扩大了学生的注意范围,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空限制,不受宏观、微观的限制。同时,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媒体所拥有的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反应,引起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感情上的投入,为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提供了先决条件。
[关键词]教学管理;开放式电子实验教学;模块设计
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规范实验实训教学过程,拓展实验实训教学空间,提升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现有职业院校实验实训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实训室管理人员和实训指导教师,‘缺少对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及教学管理规范的研究,特别是没考虑校企合作下的实验、实训、实习项目管理,不能按教学评估要求汇总信息提供真实可信的报告供教学行政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评审。同时该系统是一个网上教学管理系统,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在高职电子实验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为解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繁重问题,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台。
一、系统功能概述
高职电子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具备五个方面的功能:1)学生自己网上注册、登录功能;2)学生自主进行实验预约功能;3)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电脑进行在线学习的功能;4)生成、提交实验报告的功能;5)老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学生查询实验成绩的功能。
二、系统模块设计
系统设计中将电子实验教学管理分成三个模块:教师模块、学生模块、实验员模块。如图1所示,每个模块都有详细的功能设计,在形式上是相互独立的,而在功能上相互依存。实验教学主要通过上传理论指导资料来实现。由于是网络教学,指导资料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譬如视频演示实验步骤,动画演示实验原理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数字信息流的形式,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做大量的改进。在线辅导通过网络通讯工具QQ,与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实时辅导。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评分,直接从系统中抽取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批阅后在记分栏内给出分数。
(一)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的功能有:注册登录、实验预约、在线学习、自由讨论、实验报告。图3学生模块流程图1)注册登录和在线学习。注册和登录,是进入电子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第一个环节。教师和实验员的用户名是特定的,不需要再进行注册。学生注册时要求输入学号、姓名、班级、专业等信息。这些信息在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中都将显示出来。登录成功并进入实验界面时,系统根据登录信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从用户信息表中查找该用户的相关信息,并反应到实验界面。这样能方便教师对学生信息进行辨认和管理。学生登录系统后在列表中选择要预习的实验题目,在线进行实验前的预习。2)实验预约。实验预约模块是为学生和实验管理员设计的。实验员将近期内可做的实验在网上,学生提交预约意愿,实验员收集到足够的预约信息后,对实验人员及对应的实验时间、实验地点进行安排,上传安排结果,学生通过系统了解到实验安排的情况。学生在系统内进行实验预约,保证了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实验时间的充分自由。3)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模式已经由系统定制好,学生只需填写相应的内容,提交时自动生成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学生需要填写表格的数据及计算结果,讨论并回答实验检测题,写出实验结论。进行完上述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后,实验结论、实验讨论分析等内容由学生手工填入至实验报告的相应位置,在确认实验报告各项内容都完成后,将实验报告上传。即完成了本次实验的实验报告。4)自由讨论。自由讨论这项功能则通过网络通讯工具来实现。本系统中主要是利用班级QQ群和群空间进行群内讨论与交流,讨论的主题围绕实验展开,目的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扩展知识面。
(二)实验员模块
实验员模块的功能:实验安排、器材管理、实验指导。1)实验安排。根据学生预约的情况,实验员对实验学生人数进行控制。由于在学生进行预约时,学生能够了解到其他同学已经预约的情况,在预约时不会导致在某一个时间段人数超员的情况。实验员需要做的是对具体时间和具体实验人员的统一安排。2)器材管理和实验指导。实验室器材的管理和每个学生做实验的实时指导都由实验员来完成。这就要求实验员具备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