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文是敬业的小编飞白帮大伙儿找到的6篇正月初四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正月初四最好别出门。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表示欢迎财神。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
大年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据说这天与女娲创世神话有关。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作为新年的第四天,也是恭迎灶神,把他接回民间的日子。并且在这一天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因此有迎神接神的说法,并且还有一个接五路的风俗,指的是五路财神。还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燃蜡烛等等。
正月初四是要接灶王爷的,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所以民间的百姓都非常的敬重灶王爷。
忌出远门
忌出远门,这一天是民间习俗接神日,迎接众神明、灶王爷与家神回来守护家人,灶王爷会点名,所以不宜外出。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老北京有初四忌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不分彼此一家人。”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中国民俗特色。
正月不剃头
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忌摔坏东西
忌打碎器物 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解。
丧家忌拜年
家有丧事,三年服丧期间,过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讳的就是到别家去拜年,别人也尽量在正月里不到丧家去,不得已要来往时,不进屋内,而是站在门外说话。
忌吵架、骂人
正月里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忌请医生
旧时,正月里忌请医生看病,认为此兆一年到头都要生病。
忌宿娘家
旧时,正月里新媳妇忌在娘家过夜。回娘家时,晚上必须赶回夫家。俗语云:“正月不空房”。直到二月二日(土地神诞辰)后方可解 www.jingyou.net 禁。
1、迎灶神送火神
正月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
2、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
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初四日下午三点,接五路仪式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直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先是摆案桌,一般用两张八仙桌拼起来即可。头桌是果品如广橘、甘蔗,寓意财路广阔,生活甜蜜;二桌是糕点,寓意高升、常青;三桌为正席,供全猪、全鸡、全鱼,并元宝汤等。半桌是饭、面、菜,一碗路头饭中插一根大葱,葱管内插一株千年红,寓意兴冲冲、年年红。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接上五路财神后方可奉上。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3、全家一起吃折罗
正月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牛羊肉铺在这一天要到马神庙烧香,因为羊王、牛王、马王均在马神庙内供奉,以南郊马神庙的羊王像最有名。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所以这顿便宴俗名叫“吃滚蛋包子”。
迎灶神:正月初四被认为是迎接灶神的吉日。灶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司饮食的神祇,被称为灶王爷、灶君或灶王。在这个日子,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供品,如三牲、水果和酒菜,并进行焚香点烛等活动,以示恭迎灶神的到来。
接五路财神:接五路原本指的是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了接五路财神。这个习俗在旧时商家的做法是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以便在初五开市时能图一个好彩头,以求新的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扔穷:大年初四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扔穷”。这通常意味着清理家中的垃圾,包括年前未吃完的食物和其他废弃物品,以此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和对过去的告别。
迎神接神:正月初四被认为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的时刻,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接神的活动通常在清晨进行,供品包括三牲、水果、酒菜,并伴有焚香礼拜等仪式。
吃折罗:折罗是一种将前一天剩余食物混合而成的菜肴,代表着将不好的事情“打包扔掉”,寓意新的一年能够从头开始,一切顺利。
其他习俗:除了上述主要习俗,还有一些地方性的风俗,比如北方的一些地区会在初四绑火神,南方则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食品制作和食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