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录优秀7篇

教学实录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总结,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教学实录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实录 篇1

与时俱进式导入策略

学生往往对当下的热点新闻比较感兴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利用正在发生的新闻热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联系之处作为课堂教学的入手点,采用多媒体导入,包括报纸、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好奇感。[3]课堂实录:《国贸基础》第三章第一节“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5.12”汶川地震的视频,重点展现一些企业坍塌、设备损毁的画面。学生的内心被深深震撼了,教师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导入,提出问题:“因为地震的发生,必然会造成一些工厂的损失,在现实商务活动中,对这些风险要如何划分?”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资本运营与风险控制。”利用当下的时事进行导入可以自然的导出新课内容,同时也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其中。

直观实验式导入策略

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商务专业的课程往往比较抽象,内容有些枯燥,在进行教学之前应当先使学生的认知感性化、直观化,例如可以做一些演示和实验,也可以展示一些外贸单证等,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原有内容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课堂实录:《国贸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导入环节教师利用物理课用到的天平进行演示:首先将相同重量的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然后同时从两端取下相同重量的砝码,天平还是保持平衡。经过观察,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理吗?”学生不解的回答:“这是物理课学习的天平的平衡原理。但是进行国际贸易不会用到啊?”教师引入:“其实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规律,那就是每发生一笔交易,都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增减,但是往往都会回到一个平衡的状态。就让我们走入今天的学习内容——‘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利用这个实验进行导入,本来物理课用到的天平也成了教学的好帮手,生动直观,而且可以贯穿全课。

项目任务式导入策略

课堂实录 篇2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教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教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学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学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教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学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学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学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学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学生3:8.3元。

教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教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教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学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学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教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教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教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教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I>&#</I>8226;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2.鲁彬:《注重主体性教学的一个案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年1、2期。

课堂实录 篇3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天地间有浩然正气,人应有铮铮骨气。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谈骨气》。(加点字板书,下同)

二、检查预习

1.出示小黑板,让一生给加点的字注音。

嗟(jiē)吆喝(yāo)丞相(chéng)拘囚(qiú)高官厚禄(lù)拍案而起(àn)富贵不能淫(yín)

2.速读全文,划分结构。

师:这是一篇比较规范的短论,从课后练习一可知,文章由三部分构成,即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得出结论,也就是议论文的引论——本论——结论。请同学们据此找出各个部分的起止,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第一部分(1-4段):提出论点,对“骨气”作初步的解释。第二部分(5-9段):以三个事例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第三部分(10段):总结全文,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

三、分析课文

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在提观点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请同学们齐读第一部分。

生读。(略)

师:哪一句话是全文的中心论点?(第一句话)作者提出论点时带着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不妨对比阅读一下,把这句话改成“我们中国人有骨气”,同学们体会一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生讨论)

师:很明显,“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一句语气肯定,“是”有强调作用,表达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全文始终贯穿这种感情。

师: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把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生读。(略)

师:提出论点后,作者紧承着引用了孟子的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生七嘴八舌,师引导学生齐读“高官厚禄收买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

生讨论。(略)

师:内容上解释了骨气的含义,论证。请同学们齐读此段,把孟子的话背下来。

生读第二段。背孟子的几句话。

师:既然第二段已经解释了骨气的含义,那么文中的3、4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生讨论。(略)

师归纳:第3段指出“骨气”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4段指出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中,“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但是,中国人的骨气都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这两段的内容是对论点十分必要的补充,同时第4段又是对下文的总起。

生齐读第4段。

师:那么哪些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呢?文中选取了三个事例,是哪三个事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生:文天祥拒不降元;穷苦人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横眉怒对敌人枪口。

师:读文天祥事例,男生读记叙部分,女生读议论部分。哪些关键词句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说明文天祥是有骨气的?

生:“坚决拒绝”体现了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师:第6段能否删去?

生:不行。这个自然段是对文天祥事例的分析,是议论。举出他的《正气歌》更能证明文天祥有骨气。

师:文天祥的事例是从哪个角度证明论点的?

生:富贵不能淫。

分析第二个事例:

师:请同学们找出记叙和议论的分界处。女生读记叙部分,男生读议论部分。

生找出分界线。朗读课文。

:穷苦人的骨气从哪儿可以体现出来?

生:拒绝了“嗟来”的施舍。

师:穷且弥坚,不坠青云之志,这正是孟子所称道的——(师停顿)

生:贫贱不能移。

分析第三个事例:

师:请男同学朗读这一事例的议论部分,女同学读记叙部分。问:这一段与前两个事例相比,在议论上有何特点?哪些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的?

生讨论(略)

师归纳:这一段是通过名人名言来进行议论的,引用的话更有说服力。“大声疾呼”、“痛斥”、“拍案而起”等关键词语体现了闻一多的英雄气概。这一事例是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证明论点的。

师小结:课文第二部分用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证明论点,这就是议论文中常用的方法——摆事实,而第一部分就是讲道理。

师:中国人有骨气的事例很多,作者只选取这三个事例有代表性吗?

生讨论。(略)

师:文天祥是丞相,穷苦人是平民百姓,闻一多是民主战士。从古到今,从封建士大夫到平民百姓再到民主战士,时间跨度很大,各阶层的人士都有,当然有代表性。

师:第二部分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有叙有议。议论文中的记叙有什么特点?与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区别?我们来对比阅读这两段文字。

师分发课外阅读材料:“齐国发生了。黔敖在路边摆设了食物,用来等待那些饥饿的人来吃。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来。黔敖左手送上食物,右手端着汤,向这个饥饿的人吆喝道:‘喂!快来吃吧!’这个饥饿的人瞪着眼睛盯着黔敖说:‘我正是不吃这种侮辱人的饮食,才落到这个地步。’这个饥饿的人谢绝了黔敖的食物,最后终于饿死了。”

师:请同学们对比阅读课文第二个事例和这则材料。这两部分文字记叙的是同一个内容,写法上有何不同?

生讨论。(略)

师:课文的记叙比较简明概括,材料则比较具体。课文有议论,议论了接受施舍带来的后果。由此看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选择和安排都取决于中心论点的需要。而记叙文则要通过具体的人或事的记叙来使读者受教育,需要对人物作细致的描写,必须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这些都是议论中的记叙不可能做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文章写于6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困难时期,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我们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

师:以此为观点,同学们能从“威武不能屈”这一角度举出无产阶级有骨气的一些事例吗?先概括其主要事实,再进行简单议论。

生:刘胡兰面对阎锡山军队的威胁,从容地躺到铡刀下面,大声地说:“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十七岁,还是这个样子。”这位17岁的女英雄就这样慷慨就义了。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英勇不屈,大义凛然,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骨气。

师:这位同学说得好。概括事实时抓住了“从容”、“慷慨就义”,体现了刘胡兰“威武不能屈”。

生:陈然被囚于“中美合作所”时,受尽各种酷刑。特务逼迫他写自白书,他严词拒绝,并在激怒中写下了著名的《自白》诗。陈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表现了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

师: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引用这些事例的时候,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议论中的记叙要抓住最能证明论点的关键部分,要简明扼要。同时,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都应做一个有骨气的人。请同学们再充满激情地读齐最后一段。

生读。(略)

师:课外请同学们把文中三个事例中最能体现“有骨气”的关键词语和孟子的几句话摘抄下来,并把课后练习七的词语抄在作业本上,积累这些词句。

下课。

附板书设计:

附图{图}

[简要说课]

第七单元是第二册中惟一一个议论文单元,《谈骨气》又是一篇规范的短论。教学本文,目的有三:一是学生初步掌握课文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归纳的基本论证格式。二是体会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注意积累有关词语。三是让学生理解骨气的内涵,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立志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其中第二点是重点。讲授本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整体阅读,分析结构。让学生概括文中三个事件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三个事例的典型性,同时结合课后练习一把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格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全局的把握,教师教学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对比阅读,突破重点。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每个事例中记叙部分的特点,然后将文中第二个事例与课外阅读材料《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两处记叙部分的区别,不难得出:议论文中的记叙是作为事例充当立论的论据或论证的材料,比较简明概括;记叙文中的记叙需要对人物、事件作细致的描写,具体而又生动。

三、局部阅读,体味语言。对文中各部分的分析应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其准确性和作用,并让学生积累一些词语或句子。

四、学以致用,能力迁移。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举出无产阶级“威武不能屈”的一些事例,先让学生概括出主要事实,再进行简洁议论。这样既能进一步体会“骨气”的真正含义,又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总之,讲授本文,可采取讲读结合、听说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手法,教师精讲点评,学生收获必甚丰。

[实录评点]

此课堂实录有以下特点:

第一,本要求,明确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从实录的全过程看,教学目的是十分明确的,教学效果也是很明显的。《谈骨气》是初一学生学习的第二篇议论文,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并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这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者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如在讲析三个典型例证时,教师有意指导学生把议论和记叙的文字分开朗读,以便了解记叙与议论的区别;为了突破“议论中的记叙”这个重点,教师印发了一篇关于“嗟来之食”的记叙文,指导进行比较阅读;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还指导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以“威武不能屈”为观点,简要叙述现、当代典型事例进行证明。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对“议论中的记叙”的理解,而且还使学生初步懂得了如何用材料证明观点。

课堂实录 篇4

(一)语文知识

1、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2、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语文能力

1、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瘫痪后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3、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德育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2、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

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通过对全篇的感悟,引导学生分析,诵读和讨论相结合,在对全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课前播放满文军的《懂你》

师:有这么一个长跑运动员,他一心想出名。他的愿望是:自己的照片被展示在街头的宣传栏里,因为自己长跑成绩突出。他顽强地跑呀跑,当他跑了第十五名时,宣传栏里展出的是前十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七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是前六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四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跑了第三名时,宣传栏里展示的只是第一名的照片。他终于跑了第一名,可宣传栏里展出的是这次比赛的群众场面!这个一个多么不幸运的“人”啊!(板书“人”)。然而,在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比这更加不幸的人,同学们看黑板上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一个大大的人,大写的人,顶天立地的人。那么,如果严格人失去了双腿,他又该靠什么来支撑他的世界呢?本文的作者史铁生,在他最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命运之神残酷地夺去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倒坍,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后勇敢地站立了起来。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师:文章很长但通过小标题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文章讲了两方面的内容,那么是哪两部分?

生:第一部分是我与地坛,第二部分是我与母亲。

师:可以说作者对于地坛和母亲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地想要去解读且渐渐读懂的过程,是一个懂“你”的过程。下面就让我们先去解读一下文章的第一部分。我称它为:懂你——地坛,“我”的人生导师

师:在作者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时,他经常做一件什么事情?

生:在他最痛苦的时候,他会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

师:那为什么作者不去别的地方而去地坛呢?

生: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点。地坛被历史废了而自己也被生活摆布成了残废。他觉得自己与地坛有同病相怜之感。

师:于是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

四百多年。”(地坛:“废弃”,“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师:那么,作者在地坛当中看到了些什么呢?你能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这样的景物又给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启迪?(引导:第一部分中哪几段是写景的?)

生:第3、5、7段,有“琉璃”、“门壁”、“玉砌雕栏”、“古柏”、

“野草荒藤”、“太阳”、“蜂儿”、“脚印”等。

师:那么我们就以第5段为例来分析以下地坛景物的特点。

生:在第一部分第5段,作者写道:“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胡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来的响动,片刻不息。”作者感受到了小生灵们生命的顽强,时时、处处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动。

生:正因为有了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作者说了一句话——“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板书: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

*师追问:那么,这些生机勃勃的景物,这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又给了作者怎样的启发?

生:作者领悟到:生存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事实;

生:作者还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

的节日”,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师:所以作者如此说道:“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我们一起把这段话朗读一下,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感。

生:齐读

师:地坛这一座荒园,正是以它特殊的环境解决了作者特殊的问题,作者对于生与死的了悟正是得益于地坛和谐、宁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作者独处其间的心灵启迪,地坛是作者栖息的精神家园,是作者人生的导师,是它给了脆弱如纸的作者活下去的勇气。那么,除了地坛,作者还拥有生命中的其他支点吗?

生:母亲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解读一下母亲。我们称它为:懂你——母亲,“我”生命的另一个支点。(板书:母亲)

师:对于一个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上被夺去双腿的人来说,他肉体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摧残是难以言喻的。因此,此时的他最需要的是有人在精神上给他勇气和鼓舞。那么,我们来看一下:母亲给了儿子哪些精神上的关爱?你能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读读它们并说说它们的好处吗?请同学们讨论并归纳一下。

生:讨论并归纳

生1:“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母亲知道“我”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所以宁愿自己忍受着煎熬,默默地支持“我”去地坛;

生2:“母亲仍站原地,还是送我走的姿势,望着我摇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说明母亲望得很出神,很专注,是看着儿子消失的背景;

生3:“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说明母亲理解儿子,她担心儿子又怕伤了儿子的自尊,她只要看到儿子安然无恙就放心了;

生4:“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感,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儿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端”字就说明了母亲找我不容易,“四处张望”则表现了母亲寻找我时紧张、急迫的心情……

师:我们说等待有很多种,儿子去地坛,然而真正受煎熬的却是母亲,当这位在空落的白天和不眠的黑夜中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乞求的母亲再也无法忍受那种等待的痛苦时,她开始上地坛寻找她的儿子。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儿子的痛苦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下面就请全体女同学朗读第2部分第8段,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生:全体女同学齐读。

师:可以说,母亲的每一个举动都表现了母亲对儿子那份沉沉的爱,那么对于母亲的爱儿子懂了吗?

生:懂了

师:是母亲活着的时候懂的呢还是……

生:是在母亲去世之后才懂的。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咀嚼着母亲沉沉的爱,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懂他的母亲,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读着母亲这一生质朴、真实却又热烈的诗篇……我想请全体男同学读一下第2部分的第7段,老师希望你们不要做“倔强而羞涩”的男孩,让你们的母亲伤心难过。

生:男生齐读第2部分第7段

师:是啊,当儿子真正懂得母亲的时候,而母亲已经不在了,这对儿子而言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是一个无言的结局,是一个欲哭无泪的故事,儿子只能在深深的忏悔和内疚当中给母亲下一个中肯却又哀伤的定义。那么,儿子给母亲下了一个怎样的定义呢?

生: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

生:她有“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师:答的非常好。这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又是一个有着“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板书:坚忍、毫不张扬的爱)

师:这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母亲,她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病,可是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的病痛放在心上,在她临终之前她还努力的要说服儿子,要推儿子去北海看看菊花。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史铁生关于母亲的一篇散文——《秋天的怀念》。(哽咽)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欣赏。(《神秘园之歌》)(师生一起流泪)

师:这样伟大的母亲并不只有史铁生的母亲,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她们。(展示图片)1962年斯拉夫战争爆发后,饥饿、贫穷、疾病笼罩着非洲大地。图片上这位母亲在镜头前面时,已经是奄奄一息了,她的意识开始模糊了,可是她怀里婴儿因饥饿而发出的啼哭声却又把她的意识唤了回来,她毫不犹豫的把自己乳头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孩子满足的吸吮着,小手还幸福的搭在母亲干瘪的如同枯萎的梨的乳房上,可是他不知道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泉又怎能再涌出甘露,他更不知道自己的每一下吸吮都将给母亲带来怎样的痛彻心扉……然而,我坚信这位母亲一定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这是一位一千年前的母亲,今天,她呈现给我们的只是一具白骨和一个“母爱的姿势”,哀戚的白骨记录了一个心酸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千年前却又平凡的让人早早的忘却了的故事:一千年前,一场空前的灾难降临在了这位母亲身上,母亲下意识的把孩子护在了胸前,她一边挣扎,一边仰着头向老天乞求着,乞求老天能给孩子一条生路……也许上天是被这位母亲给感动了,他用另一种方式成全了这位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让这对母子在地底下又一同相依了一千年。

这位母亲和史铁生的母亲一样,都有一个残废的儿子。有一天,懂事的儿子在方便的时候忽然闻到了一股甜甜的味道,儿子顿时惊呆了,他知道这对于一个残疾人而言将意味着什么。母亲看到这一幕,立刻明白了,她端起便盆就往外走,不一会儿,她跑着进来,兴奋地喊道:“儿子,你没得糖尿病,妈尝过了,一点都不甜……”儿子呆住了,半晌才颤声问道:“妈,你不嫌脏吗?”母亲摇了摇头说:“因为我是你妈啊!”

我一直坚信:每一个母亲都有一种独特的“母爱的姿势”,她们就是用这种独特的姿势默默地爱着她们的孩子。这不由地让我想到了这样一个传说: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一位天使在保护着他:这位天使会每天为他唱,为他笑;会告诉他从未听过的最美好、最悦耳的词语;会耐心地、仔细地告诉他生活是什么;会拼命地保护他,即使那将意味着要冒生命危险……这位天使的名字并不难记,每个孩子一生下来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叫这位天使“妈妈”!(流泪)

(听课老师及学生落泪不止)

师:地坛和母亲就是作者生命中的两个支点:地坛,作者摇着轮椅在那儿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刻思想;母亲,这位沉默而不张扬、含悲而不外露,坚忍而伟大的母亲,载负着心灵的沧桑血泪,在儿子面前展示了“生存”这个最基本的话题的真谛所在。正是地坛和母亲,给了他生的勇气和希望,使他在宁静和执著中寻找到历久而弥坚的活力,从而支撑起他那残破的人生,最终让他又重新“站”了起来。这正如海德格尔说的——“人在现实中总是痛苦的,他必须寻找自己的家园,当人们通过对时间、历史、自然和生命的思索明白了家之所在时,他便获得了自由,变成‘诗性的存在’。”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面布置作业:

1、回家给母亲泡杯茶,说声“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妈妈!”

教学实录 篇5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

1 查字典或阅读注解,掌握下列生词的读音。

渔父(fǔ)淈(gǔ)餔(bū)歠(chuò)

醨(lí)汶(mén)枻(yì)濯(zhuó)

2 熟读课文,借助字典和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摘录出疑难词句。 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一) 导入

教师:请大家看屏幕,一起读题目,完成名句填空。(出示幻灯片)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教师:这些名句都出自我们高一时学过的课文《离骚》(学生集体回答),通过《离骚》的学习我们对屈原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来回顾印象中的屈原,重温他走过的人生之路。请大家看屏幕,请一位同学读题并完成填空。(出示幻灯片)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作品。首创“骚体诗”,亦称“楚辞体”。政治上,提倡“美政”,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谗去职,屡遭放逐,但仍心系楚国。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满腔悲愤,怀着珍爱一生的理想自投汨罗江而死。

教师:才能杰出的屈原,屡遭楚王流放,可是当楚国濒临灭亡时,他却毅然赴死,这令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惋惜。那么屈原为何在楚国濒临灭亡时,要毅然赴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屈原处在生死边缘时的心灵抉择。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7页《渔父》。

(二) 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出示幻灯片)

1 讨论释疑,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 探究人物形象,理解屈原的生死抉择。

二、 讨论释疑,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一) 齐读课文,检查预习字音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请大家读准字音。

学生:齐读课文。

教师:板书出其中读音有误的字。

教师:评价朗读,并要求重读有读音错误的句子。

(二)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讨论疑难词句。

教师:课前预习,大家还摘录出了翻译有困难的词句。从了解的情况看,我发现大家翻译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课文的中间两段。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段,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先看第一段:(出示幻灯片)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①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②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③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问题:1 这一段中第①个“而”是表并列还是表转折?第②、③个“而”的用法是否相同?“推移”、“为”该怎样翻译?

1 画线的句子,该怎样翻译。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

而 表转折:“而”前后语意由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表并列:“而”前后词或句子,位序可以互换,即换了位序意思也不会改变。如,侣鱼虾而友麋鹿。

表顺承:“而”前后的词语有先后顺序,位序不能互换。如,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表修饰:“而”前面的词用来修饰后面的词。如,朝而往,暮而归。

学生回答后明确: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而”是顺接连词,第三个“而”也表并列。“推”就是“移”,“推移”就是“改变”的意思。“为”是句末疑问语气助词。

教师:“为”在疑问句句末表疑问语气,翻译时一定要译出疑问语气。“为”在古汉语中一般做动词、介词用,做疑问语气助词用的情况我们接触得较少,要特别注意。

教师:请一位同学将这段话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后明确:圣明的人不被外物拘泥,而能随社会一同变化。世间人都混浊,何不搅浑泥水推波助澜呢?为什么遇事深思,行为出众,以至于让自己被放逐呢?

教师:提示句3中“高举”的词义,“高举”即“行为高出世俗”,古今词义不同,文中这样的词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明确:还有“颜色”、“形容”,“至于”凝滞”、“可以”。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研究第二段:(出示幻灯片)

吾闻之①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②察察,受物之③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④腹中。安能以皓皓之⑤白,而蒙世俗之⑥尘埃乎?

问题:1 这一段中第②③⑤个“之”的用法是否相同?“皓皓之白”该怎样翻译?

2 画线的句子,该怎样翻译?

学生回答后明确:三个“之”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第②个“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用翻译,“身之察察”即为“察察之身”。第③个“之”是结构助词,翻译成“的”。第⑤“之”也是结构助词。“皓皓”是“洁白的样子”,“白”是“纯净”的意思,这里翻译成“纯净的东西”,属于形容词作名词用。“皓皓之白”就是“洁白纯净的东西”的意思。

教师:请一位同学将这段话翻译一下。

学生翻译后明确:怎么能拿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接受脏物的玷污呢?怎么能让洁白纯洁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

教师:现在请大家轻声读一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能翻译的词句了。

(三) 检查课文词句掌握情况

教师要求学生翻译下列句子,解释句中加点的词。(出示幻灯片)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指名完成第1小题后明确:全社会的人都污浊,只有我是干净的,全社会的人都昏醉,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被流放了。这里的“见”表被动,是“被”的意思。

教师:文中的被动句还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明确:还有三个:1 屈原既放;2 圣人不凝滞于物;3 自令放为。

教师:被动句的形式较多,课后请大家完成相关练习,总结一下被动句有哪些常见形式。

指名完成第2小题后明确:“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使你到了这地步?与:通“欤”,句末疑问语气助词。斯:代词,这。

(四) 探究文中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

教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文意,课前要求大家对照译文阅读了屈原《离骚》全诗,现在请大家结合《离骚》思考下面的问题:(出示幻灯片)

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中“举世皆浊”和“众人皆醉”分别指的是什么?

2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中“世俗之尘埃”比喻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举世皆浊”指官场浑浊,满朝官员为了自己的名利,是非不分,甚至黑白颠倒,互相排挤或勾结,中伤贤良,不顾社稷之安危。“众人皆醉”是说人们都只顾自身的利益,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亡,却浑然不知。“世俗之尘埃”就是指世俗的那种只有私利,没有是非,为了私利甚至不惜排挤、陷害忠良的恶劣风气。

三、 探究人物形象,理解屈原舍身择死的坚定抉择

(一) 朗读课文,探究屈原、渔父形象。

教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本文通过哪些手法塑造了屈原这一人物形象?文中的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中渔父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文章的题目是《渔父》,那么,渔父是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吗?(出示幻灯片)

学生回答后明确:屈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惜舍生取义,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坚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的高尚形象。

教师: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节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屈原的这种人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学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教师板书)

教师:渔父又是一个什么形象?

学生:从渔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的人。

教师:如果渔父的人生态度也用八个字来概括,可以用哪八个字?

学生:与时推移,随遇而安。(教师板书)

教师:文章的题目是渔父,那么他是文章的主要人物吗?

学生回答后明确:文中他不是主要人物,塑造渔父的形象主要是为了用渔父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对比衬托出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渔父——与世推移,随遇而安对比

教师:文中渔父、屈原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是迥然不同的,我们能否通过朗读把它们体现出来呢?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人扮演渔父,一人扮演屈原,一人读旁白。

教师:引导学生评判三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注意通过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和语气语调来体现自己对人物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理解。

(二) 结合《离骚》、《渔父》思考屈原面临国亡毅然赴死的坚定抉择。

教师:(出示幻灯片)请大家看屏幕: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可见司马迁对屈原毅然赴死,也深感困惑,学了《离骚》和《楚辞·渔父》后,你能理解屈原为何会毅然赴死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

1 从《渔父》中“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可以看出他是以死来表现与黑暗社会的抗争,与楚国腐朽的贵族集团作彻底的决裂。(教师概括:愤世,并用幻灯片呈现)

2 从《渔父》中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离骚》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可见屈原毅然赴死是为了保持高洁。(教师概括:洁身,并用幻灯片呈现)

3 屈原虽然才能杰出,但效命于他国这条路,他走不通。从《离骚》可知,他出生于楚国贵族,他热爱的是自己的国家,他的政治抱负是要辅佐楚王,复兴楚国,统一天下。自己钟爱的国家没了,他还有什么动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面对楚国即将灭亡,他选择自杀,就是要表明他既然无法挽救楚国,就会跟楚国共亡。他毅然赴死,是以身殉国。(教师概括:殉国,并用幻灯片呈现)

4 从《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可知,屈原即使因为谗言遭到楚王放逐,但他心里担忧的仍是人民和楚国;希望楚王能够醒悟,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朝廷辅佐楚王挽救楚国,可是事实正好与之相反,楚王依旧昏聩,“党人”依然横行,自己再遭放逐。国家面临灭亡,像渔父一样的国民也感到无所谓,随波逐流,想到也只是如何保全自己,对此他感到非常的痛心。“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是一个热爱祖国,执着于理想的人,但是他知道靠语言已难以唤醒国君和国人了;所以他想以死来刺激国君和国人,来唤醒他们。(教师概括:尸谏,并用幻灯片呈现)

教师:请大家看幻灯片,了解屈原毅然赴死的原因。

屈原毅然赴死愤世洁身殉国尸谏

教师:从大家的分析可知,屈原毅然赴死,他是以死来与黑暗的社会抗争,以死来坚守自己高洁的节操,以死来捍卫自己崇高的爱国理想,想以死来唤醒昏聩的国君和沉醉的国民,所以,他的死不是怯懦,不是脆弱,不是轻生,是以死明志,是崇高而有尊严的选择!

(三) 拓展延伸。结合辛亥革命时期陈天华投海自沉的事例,了解屈原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加深对屈原的理解。

教师:屈原的死,虽然没能唤醒昏聩的国君,没能挽救濒临灭亡的楚国,但屈原用“死”为中华民族树立起一座精神丰碑。作为千古一人,其巍巍人格,感召了无数中华儿女,尤其当民族处于危难时,这种感召尤为卓著。远的不说,就说近代辛亥革命先驱者陈天华。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国列强纷纷入侵我国,中华民族危在旦夕。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祖国,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纷纷起来宣传革命,发动起义,但是因为得不到民众的响应,都失败了。为了腐朽的封建统治,1905年,流亡日本的革命者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等人在东京成立了革命组织“同盟会”。在他们的感召下,许多留学生纷纷参加。消息传到国内,清政府惶惶不可终日,要求日本政府取缔革命组织,驱逐参加革命的中国留学生。在强大的中外反动势力面前,一些向往革命的留学生又开始退缩。面对风雨如磐的祖国,为了唤醒国民,激励同志,陈天华毅然跳海自沉。他在《绝命辞》中说:“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鄙,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鄙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用幻灯片呈现)像屈原一样,陈天华为救国而自沉。他的壮举不仅深深地刺激了那些良知未泯的留学生和国民,而且激励着无数的后来者。秋瑾从容走向古轩亭口的刑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甘死如饴,千百万抗日军民在枪林弹雨中舍身忘死。为了挽救祖国,一代代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终于催生了新中国。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屈原舍生择死所体现出的高尚节操和爱国情怀,不仅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已经成为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教师:现在让我们跟随一段录音,再一次感受屈原那巍巍人格。

教师: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顾炎武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生活在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也许不会面临生死抉择,但面对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我希望我们每一位学生面对这位披发行吟的爱国诗人,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而活,我们应该怎样地活?

教学实录 篇6

双鸭山市滨河学校刘丽娜

unit 5 Happy birthday!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并能够运用生日祝福用语:Happy birthday!

掌握并运用询问年龄句型:How old …… 

(2)掌握生词:happy/birthday /candle

了解并会说生词:candle 

2.能力目标

能用英语祝贺他人生日快乐和询问他人的年龄

3.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2)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快乐的学英语。

(3)待人接物有礼貌,善于表达谢意。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1、重点:(1)单词的发音birthday,candle 

(2)“Happy birthday!” “Thank you.” 的口头运用。

2、难点:(1)“How old is your sister?”句型的认读和回答。

(2)在庆祝生日的过程中运用所学句子。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礼物、点读笔,头饰等。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 Greeting。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Hello, hello, how are you ? 

2.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彩色磁砣,让同学来猜数量,然后数数1---12。

(设计意图:复习学习过的数字,又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做准备。)

Step 2  Lead-in 

T:我要介绍新的朋友给同学们认识,他们是Jim,Tim,Kim是三胞胎

(出示三人图片)。同学们,我们一起Say hello to them.

今天是他们生日。同学们想知道如何用英语祝福别人生日吗?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来学习如何用英语为他们的生日送上祝福和礼物。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了明确的说明和介绍,学生在明确了任务之后,便会更积极更主动地自觉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

导入主题语句的学习,

“Happy birthday!”出示单词卡片,分别学习happy和birthday,出示自制卡片,然后练习单词。

T:Boys and girls,

Can you sing the birthday song?  Let’s sing for them!

Ss:唱生日歌。

(接下来板书课题并教学Happy birthday!)

板书:Unit 5 Happy birthday! 

分别出示单词:happy、birthday 

教师示范领读,尤其要注意birthday的发音。以一传一的方式进行练习,直到掌握这两个单词的读音。练习Happy birthday. 

师:孩子们,今天是Tim,Kim,Jim的生日,我们要一起说什么呢?

生:Happy birthday! 

师领读Happy birthday, 

Jim! Happy birthday 

,Tim! Happy birthday 

,Kim!让学生想想别人祝福你时,你应该怎么说。   

师总结,孩子们,当你过生日收到祝福时,也要和对方说Thank you.才是有礼貌的。

Step3 Presentation 

1、今天还有一位老朋友,Tony他也过生日,让我们来听听Tony收入到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34页播放课文动画。

师:请同学们思考Tony收到了什么礼物?

“What does Gogo say? 

2、再听一遍录音。找同学回答问题。

3、师:板书重点句子How old is your sister?.并引导学生说出She’s eight. 

4、巩固所学重点句子,下面我们两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选

出扮演Jenny、Gogo。为了让学生明白,教师可先找一位同学一起示范。

小组练习完毕后,教师挑选几对学生进行表演。

5、送礼物来了,点读Flash,让学生听听。并问:“What does Tony say? 

师板书另一个重点句子

Look at the candles.

并学习单词candle(出示蜡烛模型)。

师:好看吗?让学生一组一升降读单词。

6.教师通过细致的单词讲解,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教师应予及时纠正

错误。通过送祝福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句子运用的真实性,充分

的展示自己。(设计意图:通过课文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在听、读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另一方面学生把所学语言在真实生活中的运用;课文内容熟悉了,也为接下来的任务完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Step4 Practice 1.“Bob”game

Boys and girls, look at PPT, if you see the sentences, please read it, if you see (“Bob”符号),please do it like this.学生很喜欢这个游戏,在学中玩,玩中学。

2.Reading show 

孩子们,到了我们阅读模仿秀的时间了,先跟读课文两遍,然后每组内分角色练习读课文,最后每组找做得好的小组进行示范表演,教师要进行鼓励。

3. Do and  say    

1.师:今天有过生日的同学吗?或者下周过生日的同学?在班里我们为他们举行一个birthday party,由她们的好朋友赠送临时礼物。(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开展真实环境下的对话,检查孩子们是否学以致用了。)

Step 5课外拓展

过完生日的第二天,Tony和他的妹妹Jenny、 Gogo一起去郊游,Tony和Jenny把自己的物品寄放在班长哪里,每组选出一名班长,练习对话。(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间互帮互助,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Step 6 Summary 

1. 读板书上的重点句子。

2. 评价学生的本节课的表现,给予奖励。

Step 7 Homework 

1跟读课文3遍以及复述故事内容

2为家人或朋友做生日贺卡,或唱生日歌。

Step 8 Writing design 

板书设计

Unit 5 Happy birthday! 

Here’s your  present. 

Lookatthecandles.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本节课采用的是Unit 5部分的内容,为故事教学,旨在课堂上使学生能听懂,会说本篇对话及听懂,会说新单词:birthday, present,candle.能运用会话中的句型进行扩展性的情景对话,并最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阅读方法,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小结:在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教学重,难点的定位上,我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得还是比较准确,到位的。

二、课型定位:这部分故事教学分为两课时,此节课呈现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因此我将之定位为一节阅读课,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故事的听,读,练以及语言点的突破上。

听课教师反方观点:这部分内容故事课,特别在低年级的故事教学中,应用表演的方式体现,感知语言,更多地培养学生听,说,演的能力。

小结: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反复衡量过这个问题:这部分到底是要上成阅读课还是故事表演课?最终我还是选择了以阅读课的课型呈现,因为我觉得演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第一课时不妨让学生多听,多读,多练,那么第二课时的表演对于他们来说就易如反掌了。但同时我也思考:是否能够让阅读和表演在同一节课上完美地融合呢?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这一环节,我通过边唱边做,边说边做,复习单词,翻译短语,猜谜语等一系列活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这一整个系列的热身活动我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巩固旧知,为接受新知做好充分的准备。

反方教师观点:猜谜语这一个环节是否没有必要,浪费了时间?

小结:这也是一个我备课时考虑到的问题,当时我是觉得复习的是关于数学差单词,似乎跟本课的主题birthday没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个环节却是承接了之前的单词,短语,复习了本课的重点句型:How old are you ?…所以我还是保留了下来。

第二环节:Presentation: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多次的听,读来完成新知的输入。听分为三次,第一次是看着动画听,整体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二,三次都是带着问题听,并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这就使得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去听,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停留在动画上。读也分为三次,第一次是让他们跟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停下来并将之在课文中圈出来,第二次是让他们集体朗读,加深课文印象,第三次让他们和同桌一起读,并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这一环节中,还有一个解决本节课语言障碍点的任务,即通过创设情景,学习新句型:  Lookatthecandles.及that’s right.

反方教师观点:学生提出的语言障碍点:candle 和right应板书或让学生写在黑板张,作为重难点解决。

小结:这确实是我忽略了的地方,candle 和right虽不是新单词,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应板书将之作为语言障碍点重点解决。

第三环节:Practice:练习环节的这部分设计上,主要呈现了梯度上升的趋势,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单词,通过之前大量的听和读,基本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这一题。接着让学生阅读一段小对话,这一环节主要也是在复习整节课所涉及的重点单词和句子,绝大部分同学也是能够完成的。最后让学生设计一个他们三人出游,把东西放在班长那里的活动并用英语将它的表述出来,这一题本来对于中下层生来说相对比较难,但我在课件上展示了一些可供他们选择的单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对话的难度,所以大部分学生写起来就游刃有余了,最后也能够上台将之很好地描述出来。

小结:How old are you?句型确实可广泛运用于询问对方的年龄,课后我再回想这一部分的设计,或许可以将它与前面数字复习的环节联系起来,让学生试着写how old is your sister/brother或许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更具挑战性,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顾及到不同层面的学生。

第四环节:Homework:布置作业这一版块中,要求学生跟读课文3遍以及复述故事内容。

小结:课后我反思:这份作业是不是太缺乏挑战性了?对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来说,他们基本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故事的朗读和复述,那么这份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就有点可有可无呢?或许我应该给他们布置一个表演的任务,让他们和同桌或者小组分角色扮演,而且鼓励他们模仿录音中的语气和动作,这样的口头作业是不是比单纯的朗读和复述更加让他们乐于接受呢?

四、教学细节

1、语音语速。

听课教师建议:低年级教学中,应有意放低语速,选择简单易懂的课堂用语,同时应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解。

小结:这一点确实是我需加 强改进的地方,有时我总容易忽略了我讲课的对象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所掌握的英语还是有限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地放慢语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消化。同时,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表情也是教师的必修课,在这方面,我还需要更好地学习和揣摩。

2、板书。

听课教师建议:板书内容最好手写,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于板书的内容,应加以重点引导,突破,不能只是摆摆样子,一带而过。

小结:节省时间,往往板书内容我都事先打印好,上课时往黑板上一贴就完事了,学生看到的是电脑印刷体,而不是教师的手写示范体,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及书写规范,确实需要改进。或许可以准备一块小黑板,将上课的重难点手写在黑板上,这样既可以节省上课时间,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3、教学环节过渡

听课教师建议:教学的各个环节过渡处理缺乏经验,备课时应充分考虑,设计好。

小结:备课时,我只注意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及精心制作课件,但对于各个环节的过渡处理,各个环节的衔接之间教师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确实忽略了,所以导致上课时教师是跟着课件在走,缺乏了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这在以后的备课中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五、教学新点

1、音标的渗透

三年级的教学中,音标的渗透是我此学年教学的重头戏。在低年级中实施音标教学,相对来说还是有点困难,主要是三年级的学生拼音,字母,音标极容易混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学习策略的培养

这节课我重点教给了他们正确阅读的方法,例如带着问题去读,读的时候不能用手指或铅笔指着读以免影响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的时候划出关键词或关键句,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答案。在平时做练习时,我也一向坚持一个原则:不要告诉我问题的答案,告诉我为什么选这个答案。我想这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有很大帮助的,作为教师,应该从每一个细节中引导学生更为有效地阅读,思考。

小结: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更大胆创新,多给学生尝试的机会,他们也会让你得到很多的惊喜。在三年级教学中,音标教学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接下来我会逐渐增加难度,引导他们利用音标记单词,从而为四年级做好准备。

教学实录范文 篇7

思维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怎样观察世界,从何来认识世界,如何来描述世界,怎样思考问题,直至如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儿童科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小学科学课要把促进人生的首要能力――卓越的思考技能的培养在课堂上落到实处。思考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改善学生的思维的最大的问题是让学生在一个情景中学到的思考技能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中,能够自主灵活的使用。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面对真实的科学问题不断进行思维技能的训练。吴韦萍老师的《水珠从哪里来》是一节旨在体现重视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课,在这节课上,吴老师把她对科学思维的关注和对学生进行思考技能的培养的想法呈现在其中,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启发。

【执教者简介】

吴韦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自然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双十佳教师,苏州市名教师。曾获江苏省小学科学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主张“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而教”,形成了“真、趣、活、实”的教学风格。目前正在开展“思考技能:小学生科学关键素养培育”方面的研究。

【课例呈现】

板块一:提供观察物体,引出研究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每组准备了一只杯子(师示范板画杯子 ),杯子里装着什么?

生:(齐答)冰。

师:仔细地观察杯子的外壁,有什么呢?

生:(观察后纷纷发现)我发现杯子的外壁有小水珠。(结合学生的回答在刚才的杯子图上添画小水珠 )

师:如果我们用餐巾纸把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掉,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师演示擦拭方法)

生:会……(不会……)

师:小水珠到底会不会出现呢?想不想试试?

学生点头赞同,小组实验后汇报

生:擦掉了又出来了,擦掉等了一会儿又出现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擦不完……

师:那这些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板书课题)

板块二:立足观察现象,引导充分假设

师:你们认为杯子外壁上的水珠可能会从哪里来的呢?

生:我认为是加冰的时候从杯口流下来的……(师引导:你们认为他的想法怎么样?)

生:我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的,应该有一条痕迹,可是现在杯子外壁上的小水珠却不是这样的。

生: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如果是从杯口流下来,那杯子外壁这么多的小水珠,岂不是水要从杯子的四面八方流下来!(做摊手状)

师:(面向刚才回答的学生)听了他俩的意见,现在你有什么想法?(生摇头)你觉得他俩说的有道理吗?(生不好意思地点头)你们三位都非常棒,积极思考,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还有谁继续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看到杯子里有“冷气”冒出来,散发到这个杯子外部,然后外面的温度比里面的高,它就会形成水珠。

师:我们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冷气溢出,形成小水珠。哪些同学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你们也可以用这样画简图的方式把你们的想法记在自己的科学记录纸上。其他的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可能是里面的一些冰融化成水蒸发了,水蒸气变多了之后就凝结成了小水珠。

师:蒸发到了哪里?

生:蒸发到了杯子的外壁,然后等水蒸气越来越多,就凝结成了一个个小水珠。

师:怎么蒸发到杯子的外壁了?

生:蒸发到杯口,就跑出来到了外壁……

师:杯口周边有什么?(空气)那是不是蒸发到了空气中间了?

生:是。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周围的空气当中有许多的水蒸气碰到了杯子外壁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 )。

生:我觉得可能是从杯子的壁里流出来的。(生插话:不可能)

师:(面向插话的学生)说说你的想法。

生:上学期我们学过,金属是不吸水的,所以不可能从杯壁里流出来。

生:(反驳)可是现在里面装了冰,冰会改变金属的结构。里面的冰散发出寒气以后,金属里面有小孔,寒气就从里面钻出来。

师:哦,也有可能,那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箭头来表示(板画在溢出的图上 )。哪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指向其中一个举手的同学)老师想知道,杯子里面是冰,它怎么会渗出来变成水的呢?

生:因为冰会融化成水啊!

师:哦,冰融化成水从杯子的小孔里钻出来?

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想,(指向图一 )这幅图中的两个观点,一位同学认为是从杯口冷气冒出来形成的,还有那位同学说,是从杯子的壁里渗出来的。这两种观点都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的哪里来的呀?

生:里面。

师:从杯里来(板书)。那赞成这种观点的同学(指向图二 ),你们认为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生:外面来的。

师:从外面,也就是说从杯外来(板书)。

板块三:围绕探究问题,修订完善设计

师:同学们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来的吗?(进一步提示,集中指向思考内容)杯内的冷气真的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吗?冰块融化成水后真的会渗出来吗?

生:可以找个东西把杯子盖住,看杯子外壁会不会形成小水珠。

师:你这个方法想证明什么?

生:把杯口盖住,那么冷气就不能出来了,再观察杯壁外面有没有小水珠,这样就能证明杯内的冷气是不是会溢出来形成小水珠?

师:既简单又方便的方法,大家为他鼓鼓掌。谁还能想办法证明杯子外面的小水珠是不是从杯里渗出来的呢?

生:给里面的水上色。

师:加点颜色?为什么?

生:这样里面的水就有了颜色,再看外壁上的水是不是也是这个颜色,如果是,就是从里面渗出来的。

师: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如何?

生:奇妙。

师:下面就请组长拿出课桌里的实验记录单,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个问题来研究?需要什么材料?怎样实验研究?把你们研究的方法用画简图或者文字记录在表格中。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对用画简图的方法表示研究过程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研究问题,选了哪些材料,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这样的步骤来交流你们的设计。

生:我们选择的是第二个问题――冰块融化成水会渗出来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红墨水和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先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红墨水,然后把外面的水珠擦掉,等新的小水珠冒出来,再用餐巾纸擦一下,看餐巾纸上的水珠是不是红色的。(边听边板画 )

师:如果是红色的那说明了什么?

生:水珠是从杯子里面渗出来的。

生:如果不是红色的,那就是杯外来的。

师:能说是杯外来吗?这个实验只能证明……(生:它不是从杯内渗出来的)

哪些小组和他们研究的是一样的?有补充吗?(等待一会儿后师继续质疑)她刚才说先加红墨水,然后把杯子的外壁擦干,为什么要擦干再观察呢?

生:因为之前小水珠已经有了,加了红墨水后再出来的小水珠的颜色可能与原来的混在一起很不明显,所以要把原先有的水珠擦干了再进行实验。(师生点头)

师:好的,有没有研究另一个问题的?

生:我们组研究的问题是“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吗?”需要的材料是冰块、杯子、杯盖、餐巾纸,实验方法是往杯内加入冰块,然后用杯盖盖住杯子,观察杯壁上是否出现小水珠。

师:(板画 )非常地好。如果出现了小水珠,你们怎么判断?没有水珠又说明了什么?

生:盖住了之后,冷气出不来了,如果还有水珠,就证明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冷气溢出来形成的。

生:如果没有出现小水珠就证明出现的小水珠是杯内的冷气溢出形成的。

师:你们同意吗?哪些小组和他们设计的是一样的?有没有补充?

生:需要把小水珠先擦干再观察。(为什么?)因为在盖盖子之前外壁已经有小水珠了

师:这两种实验设计都是为了证明水珠是不是从杯内来,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合在一起做呢?(可以!)怎么做?

生:先把红墨水倒到装冰的杯子里,然后把杯盖盖上,最后用餐巾纸把原来有的水珠擦干,再看看有没有水珠出来。

师:(PPT逐条出示)加红墨水,盖上杯盖,擦干外壁,观察记录,是不是这样?请小组修订刚才的实验方案,材料员至材料中心领取实验器材,注意要及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

师:谁来交流你们的观察和发现?

生: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说明不是杯内冷气溢出形成的,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也不是从杯内渗出的。(指向板画图一追问:杯子外壁的水珠是不是从杯内出来的?)不是。

师:你们小组呢?

生: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杯子外壁有小水珠,而且小水珠的颜色是无色的,这说明杯子的外壁的水珠不是从杯内出来的。

师:嗯,和他们一样。那你们小组呢?你们实验过后得到什么结论呀?

生:我们也是跟他们一样的。

师:其他三小组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了吗?(生纷纷点头)

看来通过实验,同学们共同证实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板书板画)。那现在你们认为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从杯外来。

师: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证明。下面请材料员把刚才领取的材料交还到还材料中心。其他同学整理一下你们的个人科学记录。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学会参考黑板上的板书,鼓励学生在板画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个人研究细节)

板块四:创设矛盾冲突,引发深入思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共同研究了杯子外壁的小水珠不是从杯里来的,那么小水珠的形成与杯里的冰有没有关系呢?

生:有!

师:你们认为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杯子里有冰,杯子的外壁才有小水珠。杯子里没有冰,杯子外壁就没有小水珠。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可以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来证明?

生:其实已经不用证明了,因为刚才你在上课放冰之前杯壁还没有小水珠,然后呢,放了冰以后就开始有小水珠。

师: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刚才我做课前准备的时候你一直在观察是吗?(朝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其他同学刚才有没有看到?(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没关系,我们可以想办法再做一次,怎么做?

生:拿一个空杯子,观察一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然后把冰倒进去,看杯壁有没有小水珠。

师:这样可以吗?(生点头)请材料员领取材料,同学们还可以模仿刚才我们板画的方式记录你们的研究方法和观察发现。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师: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生:一开始,空杯子的外壁没有小水珠;把这个杯子里的冰倒进去后,等了一会儿,就出现小水珠了,说明,小水珠的产生与冰有关。

生:我们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一个装冰,一个不装冰,放冰的杯子一擦干就会起雾,而那个空杯子一点雾都没有,也没有小水珠。

师:起雾?那现在看看,杯子的外壁有什么?(雾多了就变成了小水珠,板书)。

哪些小组也有像他们这样的发现?那这样的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小水珠的形成与冰到底有没有关系?

生:有!

师:(板书:与冰有关)原来是杯子里的冰在作怪呀!老师这儿也有一杯冰,杯子外壁已经有了小水珠,现在我把冰倒在另一个空杯子里,用纸巾把杯子的外壁擦干,放在桌上,静置一会儿,你们觉得小水珠还会出现吗?(边说边演示)

生:不会?会?

师:究竟会不会呢?动手试一试!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小组实验)

师:(板画:把冰倒掉 )把杯子里的冰倒掉,擦干外壁后,小水珠还会出现吗?

生:(生纷纷作答)有!有一点点!没有!

师:(故作疑问状)为什么杯子里没有了冰,你们的杯壁上还会产生小水珠?

生:因为冰放在那个杯子里已经很久了,遗留了冷气,有冷气就会出现小水珠。

师:放了多久了?(从上课到现在)倒掉冰后冷气遗留在哪里?(杯子里)那杯子的壁呢?(也是冷的)谁把它变冷的?(冰)那这个杯子与装冰的杯子的杯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冷的。

师:原来这几组的杯子外壁都能够形成小水珠,是因为杯壁都是冷的。(指向说没有的小组)那你们的杯子外壁为什么没有小水珠?

生:我想可能是这个杯子里的冰是我们刚才才倒进去的,它还没来得及把杯壁变得很冷就被我们又倒出来了。

师:哦,现在你们认为小水珠的形成与什么有关呢?

生:我认为与冷的杯壁有关。(板书:遇冷)

师:现在你们桌上都有一个装着冰的大杯子,摸一摸杯壁,有什么感觉?(冷)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投影出示比赛要求)。

1.每组把大杯子外壁的水珠用餐巾纸擦干。

2.在10秒钟内让你们组的杯子外壁产生尽可能多的水珠。

3.听到停止的提示声,组长把杯子举起来。

分组进行比赛。

师:同学们真棒,每一组的杯子的外壁上都产生了许多的小水珠,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往杯壁上吹气。

生:我们是朝杯壁哈气。

师:为什么朝杯子外壁哈气,会有小水珠产生?

生:因为哈出的气体是热的,而且含有很多的水分。

师:然后呢?这些含有水分的热气碰到了什么?(冷的杯壁)

师:(指着最初猜测的板画)结合刚才的研究,现在你们认为是杯子外面的什么东西遇到冷的杯壁产生小水珠呢?

生:空气。

师:还有补充吗?

生:是温度,比这个冷(指着杯子)温度高的空气。

师:(指着板画)那就是杯子外面的空气遇到了……(生齐答:冷的杯壁)(板书:空气遇冷)

师:还有人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是空气中的含有水分的热气遇冷。

师:你们认为这个热气可能是什么?

生:就是热的气体,水蒸气。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的猜测也更有道理了。(补充并完善板书)

板块五:回顾反思整理,完整思考过程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举手众多)不着急,大家先整理一下自己的科学记录纸,边整理边思考,一会我们再来交流。

学生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考板画如下)

生:结合整理的科学记录进行交流。(略)

师:你见过水蒸气吗?

生:我见过。

师:哦,你指给大家看看。

生:现在是看不见的。

师:哦,水蒸气是看不见的吗?你们想不想研究?

生: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