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特殊的马拉松比赛,而高三只是一个小小的赛段,但这段征程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2022年高考临近,高三孩子多少都会有些紧张不安,那家长应该怎么写信鼓励高三孩子呢?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如何应对高考考试紧张心理精选2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怎么缓解考前紧张
考生要确定合理的目标,正确的认识高考,这样才能有利于考生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而一些考生总是会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理想的成绩,把自己的目标定得过高,也就会造成考生出现紧张情绪。
但是考试成绩的高低最终还是取决于考生自己的实力的,绝不是靠运气的。所以,考生在高考中要学会给自己确定合理的目标,而不是把自己的盲目把自己的理想成绩定的过高。
另外,考前出现紧张情绪也是常见的考前焦虑的一种,适当的焦虑和紧张有利于提高考生的成绩,但是如果过高,反而会影响考生考试中的发挥。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学会保持平常心,这样有利于缓解紧张情绪。
最后,考生高考前的心理状态好坏,对考试水平的发挥有很重要的影响。在高前的一段时间中,考生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而是要适当的放松自己。像是通过散步、聊天、听音乐等方式来调整自己的心态。
一、如何缓解高考紧张
接纳自我紧张的状态;
面对如此重要的考试,每一位考生都会紧张,我们缓解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接受自己的这种紧张心理,告诉自己“这种心态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心态,只要自己积极面对调整,高考这一关一定没问题!”
不要一味的抵触这种紧张的状态,说“我不紧张”,抵触自己的正常心理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告诉自己“这种状态是正常的,而且紧张会让我更好的发挥!”
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增强信息,消除忧虑,所以考生在考试前可以告诉自己“我一定可以!”、“紧张让我更加兴奋”、“我喜欢高考这次挑战”等等,这一类的心理暗示会让考生更加从容、积极的面对高考。
重新审视自己,设定合理目标;
很多考生都会为自己设立一个高目标,这些目标会带给我们动力,但它也同时是一个压力,在考试之前,我们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再去面对一个很高的目标,只会让我们不堪重负,我们需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认知,设定合理目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适当转移注意力;
高考之前,很多考生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食不下咽,寝食难安的状况,这时我们不妨适当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平常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打篮球、听音乐等等,让自己的心情放松一下。
二、怎样消除考试紧张情绪
如何在高考时不紧张,冷静的应对考试呢。面对压力,人们多少都会有紧张的情绪。学会缓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考生的正常、超常发挥非常重要。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压力,消除紧张。
似乎高考对每一个考生来说,都是空前绝后。从前从来不曾有这么关键的考试,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形势上,好像的确是这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高考不成功而人生辉煌的人比比皆是。高考是条捷径,但不是唯一成功之路。放宽心态,只是一场考试而已,尽力发挥就可以了。
要相信自己,你现在的状态就是最好的状态
不要怀疑自己,不要在快考试时还想着有些东西还没复习完,有些知识还不熟悉这都没关系,大家面对的试卷相同,复习时间也相同,别人不会比你好到哪去。
高考前几天,不要给自己定下过高的考试目标
高考的目标,应该是很久以前就定好了。临考前,放下这些理想,平静的对待考试,把你平时会的东西,尽力发挥出来,你就已经成功了,考前一段时间,父母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定分数,甚至学校,这时反而应该安慰孩子,给孩子吃定心丸。没有心理负担,反而更容易取得意外的成绩。
高考前两个礼拜开始,调节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对于高考的发挥一样重要。考前一段时间,不要再挑灯夜战、疲惫不堪了,不但对考试发挥不利,还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压力。
进考场前,不要和别人议论考试的事情
考完一门,也不要立即和别人讨论或去网上看答案这些举动往往会增加你的压力和紧张。分数不会变,容易被改变是心情。
拿到试卷,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写名字、准考证号等信息
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因为没有填写这些信息而非常担心、害怕,影响后面的考试,如果你考完之后发现你真的没有填写,没关系,立即向老师反映,再向上面反映。这个不是问题,最后也不会影响你的分数。因为每个考场、每名学生的信息都有记录的。
考试时,如果觉得紧张,就深呼吸4,5次,可以来回几次
这样一般都比较有效果,让情绪慢慢缓下来注意情绪缓下来,不是做题速度慢下来。高考的时间都比较紧张,特别是英语。不要浪费任何一分钟。
遇到不会的题目时,先放一边,接着做后面的题目
如果你拿着难题不放,一时浪费时间,二可能增加紧张情绪,对后面的做题也有影响做完了再回过头来,说不定思路就开阔了。想不起来的知识点突然又想起来了,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不要看到别人翻试卷而紧张
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试卷难度是一样的,别人翻试卷,可能是前面的题目不会先做后面的
自己不会的题目,别人也很可能不会
如果某门考试考的不理想,没关系,别放在心上。很有可能试卷偏难了,或者你明明考的不错,只是你自己的错觉而已。
不要在后面的考试中还想着前面考试的事情考前一天,把考场上要用的东西备齐并仔细检查。去考场的路线提前弄清楚,把握好时间,千万不要迟到。这些基本工夫没做好,肯定会增加考生的紧张情绪,顺利的参与完高考,需要你充分的准备。
三、高考减压10法
劳逸结合法:考前备考有四个特征,复习时间短、复习资料多、复习重点杂、复习压力大,很多考生会一头扎在题山题海中不能自拔,导致精神和身体过于疲惫,面色憔悴,这样反而效果不好。在备考阶段应注意劳逸结合,在备考过于紧张劳累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娱乐活动,比如唱歌、看电影、撕名牌小游戏等,这样会有效的缓解精神压力,改善精神状态,给大脑充一充电;
自我宣泄法:考前如果觉得压力太大,精神过于紧张,可以采用自我宣泄法,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一次挥汗如雨的长跑、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赛、一次美味的饕餮盛宴、一次不顾一切的嚎啕大哭等;
放松训练法:可以采用语言放松和肌肉放松相结合的方法,站立、坐直或者平躺,语言不断的提醒暗示身体肌肉放松,如在心中默念脸部放松、手臂放松、小腿放松、脚跟放松等,不断感受身体各个部位肌肉的收缩与舒张,用心去感受肌肉放松的状态,以此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想象排忧法:同样采取站立、坐立或者平躺的姿势,想象自己跳入了清澈湛蓝的大海,身体变成了曲线优美的鱼儿,在大海里欢快的畅游,不断被海浪冲刷着身体,慢慢的冲刷掉自己的烦恼和不安(也可想象自己被纯净的雨水冲洗、被白白的云朵笼罩蒸洗);
深呼吸法:深呼吸能够帮助人归于平静,使人心情慢慢平复,在被题山题海冲的脑袋眩晕、心浮气躁时,可以大口吸气、慢慢吐气,这样帮助你回复平静的心态,不再烦躁不安;
按摩穴位法:身体的部分穴位具有安神宁心、理气通精作用,在高考备考阶段压力较大时,可以每天做一些穴位按摩,通过按摩内关穴、足三里、太冲等穴位,有效的'缓解精神压力,疏通心气;
自我激励法:把自己曾经做的成功的事情写下来,不断的回忆和提醒自己,不断的暗示自己:“我是最棒的,我自信,我能行”,通过言语和心理暗示,提升自己的信心和精神状态,给自己增加更多的动力;
摆正心态法:最后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看重高考、但看清高考成绩,把高考作为★WWW.BAIHUAWEN.com★自己平时的小测试来对待,或者把高考仅作为人生的一个小过程,不必太在意它的结果,因为人生的道路不会仅仅因为高考的成功与失败而黯然失色;
保证睡眠法:高考前的备考阶段,不能为了高考冲刺而不顾一切,切不可为了啃书本而牺牲睡眠时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按时休息,养成和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会保证精神十足,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自然压力会减小;
合理膳食法:高考备考及高考期间一日三餐要按时吃,且要注意荤素搭配,切不可挑食厌食绝食,可适当多饮红茶、牛奶,多吃小米粥、番茄、柑橘、香蕉等对减轻精神压力有明显效果的食物,这样不仅能保证营养充足,更能缓解精神压力,轻松面对高考。
四、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减压
第一招:转移减压
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家长要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如参加体育活动、泡泡热水澡、与家人和朋友聊天、用各种方式宣泄压抑情绪等方法转移压力。考生还可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将文理科交叉起来学习。
第二招:环境减压
在家庭中,家长要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如在言行上不要天天对考生灌输努力学习、考名牌大学等内容。家长可暗中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如营造安静的家庭学习和休息氛围,为孩子安排好饮食等。
第三招:睡眠减压
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是减轻考生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如果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考生要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失眠的考生,要积极调试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考生要保持有规律的起居作息习惯,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如睡前喝半杯浓牛奶也有助于入睡。
第四招:过度减压
通常,学校会在考前一周让学生进行调整,好让学生能精力充沛的去参加考试。但有不少家长和考生的调整方法不科学,比如,在考前一周彻底放弃学习,只休息,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停止学习后考生容易产生心慌、失落、烦躁不安等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减压应循序渐进,适当的降低学习强度。
考生情绪不稳定怎么办
考生的情绪不稳定主要还是因为要参加高考了,怕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怕老师和家长失望。所以,想要稳定考生的情绪,首先家长和老师不要给学生太高的目标和期望,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考生的压力。
高三各种模拟考试也是考生情绪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考生的成绩不可能一成不变,一定会有变动的,而成绩的上升和下降都会引起考生的情绪波动。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引导考生学会正确看待考试成绩。
家长还可以帮助考生合理的宣泄情绪,比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爬爬山、打打球等,活动一下,有助于稳定考生情绪。如果考生不喜欢这些,也可以以考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