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学到很多知识,认识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断努力,学以致用为孩子上好课,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下面是整理的幼儿园教师技能精选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目前,我国的诸多幼儿园都倾向于多媒体技术教学。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足之处。通过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更多地启示。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灵活性及可操控性。因此,目前我国的诸多幼儿园都倾向于多媒体技术教学。但是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仍旧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通过探究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够为幼儿园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供更多地启示。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鉴定
多媒体技术是指综合处理文字文本、图形图像和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它们建立逻辑连接,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系统的技术。其中用得较多的PowerPoint。它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
二、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能够优化情境的作用,同时还能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教材内容,使得幼儿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进而能够更好地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就某种程度而言,多媒体技术就是将人的五官电脑化的技术。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视听结合的情景。因此,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幼儿教师们的青睐。在现代幼儿教育事业中,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幼儿园的重视,在幼儿园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成为了幼儿园教学辅助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中计算机操作技能不强
当今社会,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革新,很多教师对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掌握不熟悉,哪怕只是简单的计算机操作都不掌握,对于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这一问题就更加无从下手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质量。还有一些教师只是会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当一遇到计算机出现一些简单的故障这些突况时,她们便感到手足无措,因此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在教学中的实施,更是严重影响了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的质量。但是,对于一些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教师而言,她们更加青睐于多媒体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浅用或滥用
曾有报道显示,在进行多媒体技术教学时,一些幼儿教师只是将图文进行简单的整合,在开展教学时也只是照本宣科,被计算机主宰,失去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没能真正发挥其优势。
(三)资金短缺,缺少多媒体设备
在我国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起步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我国农村更为严重。因此,即使一些幼儿园有意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也会因为资金短缺,不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而始乱终弃。很多幼儿园并没有配备多媒体教室,由于资金短缺的原因,哪怕一些幼儿园配备了多媒体设备,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但是因为幼儿教师对其技术的不掌握,所以在选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也只能望而却步了。
(四)幼儿教师缺乏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育教学理念
在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晚,资金投入低,教育资源严重缺稀,师资力量薄弱,很多年轻的幼儿教师并不愿意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员多是老教师或是外行人员,因此这些幼教工作者多多少少存在着教育教学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多媒体技术的革新。因此,很多的地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和广泛的推广。
四、解决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的对策
(一)加大幼儿教师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力度
我国政府或是幼儿园的管理者应当加大对幼儿教师在计算机操作技能中的培训力度,让幼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转变她们在幼儿教育事业中的观念,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除此之外,幼儿园也应该有自己的特设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制作出具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多媒体课件。
(二)不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适时、适量、适度
使用多媒体作为幼儿教师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进行教育教学,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遵循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碰到幼儿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时,可借助多媒体进行模拟,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教材内容,使幼儿更加直观、生动地理解教学内容,获取新的经验。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幼儿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并且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发挥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三)增加对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
硬件设施是幼儿园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的物质条件和前提。就中西部地区而言,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条件差,设备落后,师资力量更是薄弱。因此,中西部地区的幼儿园在引进设备这一方面做得还不理想。我国政府应该在教育投入上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同时在引进硬件设施的时候还要注重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求先进。在引进时,要根据本幼儿园的需要进行适度运用,幼儿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而是应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功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改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观念是指人们对教育现实的一种价值取向的理性认识,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意识。它对教育实践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在我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有配套的硬件设施可以在上级领导进行检查时达标,有多媒体设备就是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因为这一错误的观念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应用中没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归根结底也就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多媒体技术是信息革命在幼儿园的具体体现。只有让幼儿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的挑战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与利用在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才可能在幼儿园教育中积极创造条件,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总结
多媒体技术作为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以声画并茂、生动形象为主要特点。由操作性、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得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而言更具有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但是作为新兴的科技产业,多媒体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尤其在教育教学的实际应用中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需要幼教工作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要得到各界人士更大的支持与关注。
参考文献:
[1]李爱娟.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M].教育信息化,2003.
[2]林泳梅.幼儿教育心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6.
[3]徐军.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5.
[关键词]网络环境 幼儿教师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180-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正确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助于合理指导幼儿教师培训。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被看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因为幼儿教师如何学习完全反映在他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被认为是由标准指导的根植于教师工作、聚焦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而且完全适合教师成长的终身化。由此看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为达到其专业发展目标,从专业思想、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尤其是在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方面。
1.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明显。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不但要负责幼儿一日教育教学活动,还要对幼儿日常起居、安全管理等方面展开全面细致的工作。目前幼儿园师幼比例失衡,幼教老师缺乏。家长从自身考虑出发,对园所提出各种超出实际的要求,幼儿园为了争取更多的生源,直接将这些任务转嫁到老师身上。多数幼儿园实行责任管理制,老师竞聘上岗,工资奖金福利与各项考核制度挂钩,造成老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园所安排的园本培训无暇顾及,产生了职业倦怠。
2.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偏低。
从社会角度来看,一提起幼儿园教师,大多数人从“学高为师”的传统思维出发,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一方面,对于幼儿教师的期望值甚高,希望在培育幼儿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发展能力,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幼儿教师工作只是简单地照看孩子,任何人都可以胜任,因此,幼儿教师在社会上,并没有感受到相应的职业崇高感和自豪感。
3.幼儿教师专业知识缺乏。
幼儿教师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狭窄的问题,关于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多数教师并未接受正规的培训,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多数幼儿园没有条件给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导致幼儿教师缺乏基本的幼教专业知识。
4.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偏低。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广,因其教学对象心智未开,性情活泼好动,喜欢唱歌、跳舞、听故事,这要求幼儿教师能歌善舞、琴棋书画、广泛涉猎。但实际由于教师所获得的技能渠道有限,职后发展意识不佳,技能发展停滞不前,加上平时幼教工作繁重,教学任务繁琐,导致了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偏低。
5.幼儿教师教龄短,师资紧缺。
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专业师资欠缺的特点。年轻化、教龄短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导致教师缺乏工作经验,专业化程度不高。
6.幼儿教师专业意识淡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幼儿教师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幼儿教师都不能在短时间完成身份角色的转换,很多幼儿教师已经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育教法,按部就班的教学,认为只要照看好幼儿即可,这样的意识严重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
(三)制约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1)幼儿教师社会职业地位认同度低。幼儿教师的社会职业地位随着国家的关注不断提升,但是职业认同度仍旧不高,人们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职业,并没有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专门化的职业”,多数人认为幼儿教师有爱心有耐心即可,不需要专门的训练和培训,也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幼儿教师职业声望不高,社会职业地位认同低,这样负面的社会影响,会不同程度阻碍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2)幼儿教师教学负担重,经济待遇不高。幼儿教师不仅要承担幼儿一日教学活动的工作,而且还要对幼儿起居生活进行悉心的照料,不但如此,还要对园所环境进行创设。尤其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各个园所试行竞聘制,幼儿教师要定期进行职业考核,技能考察,教师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很大。然而,工资薪酬方面却不高,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击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2.个体因素。
(1)幼儿教师主体意识不高。受到社会传统思维对幼儿教师的定位,幼儿教师就是所谓的“高级保姆”,无需什么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园所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培训有限,机会很少,同时平时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过大,都让幼儿教师无暇顾及专业成长培训,只是疲于应付,没有真正起到专业培训的应有效果。
3.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管理机制不完善,研究氛围不浓。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保证。只有幼儿园能全面彻底地贯彻执行,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这就需要幼儿园建立良好健全的管理机制。但是实际生活中,多数幼儿园研究氛围不浓厚,缺乏专业人员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动力。
(2)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笔者认为,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个环境主要包括同行教师相互之间的作用影响。身处同一个园所,接触到的环境大相径庭,但是教师专业发展千差万别,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环境同化作用,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是这样的道理。
二、网络环境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分析
(一)资源共享多样化
网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便捷多样的信息资源,从资源内容到资源形式无不体现着教育资源的多样性。涵盖了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及多需求的资源,同时满足不同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手段丰富化
信息技术下,教学工具最大限度地丰富并且功能强大,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不同程度地引用网络技术来丰富教学过程,并实现远程同步、交流合作,最终完成教师知识建构、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
(三)交流评价高效化
幼儿教师因其特殊的教学对象,经常会在教学实践中遇到多种突发状况,因其从书本中获得的教育机智速度缓慢且灵活性不高,而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但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幼儿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育问题解决、教育方法经验等与同行、专家进行交流、咨询,快捷有效地获得指导和帮助,用最新的方法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难题。
(四)协作学习便捷化
不同地域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时地开展协作学习和教研活动,优势互补,提高学习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自身适应复杂、综合性的教学任务,向专家型教师转变。
三、网络环境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网络环境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服务平台。在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今天,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必然离不开飞速发展的科技,只有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资源共享策略
新世纪,幼儿教师专业快速发展得益于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所以我们应该从基础着手,从网络资源建设开始把关,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质量。
1.完善网络资源建设机制。
也就是说,在网络中建立健全资源的存在标准,规范教育资源开发的程序,净化教育资源共享的环境,网络资源的管理者是关键的环节。应不断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大规模高质量地开发教育资源,满足多样化的资源需求。
2.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建立教育资源的评价机制,能有效地发现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优缺点。面对纷繁复杂的教育资源,应该建立对资源内容、资源形式等方面的有效评价标准,使得幼儿教师在使用资源的时候,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幼儿教师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3.完善资源审核机制。
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分散、无序和混乱,幼儿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存在多种困难和障碍,完善教育资源的审核机制,选出符合教学活动的优质资源,并能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分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提高园所教学信息化
1.树立正确的应用理念。
幼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学活动繁琐,对于新兴技术要树立正确积极的态度,顺应时代的要求,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2.网络资源使用技术培训。
加强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得教师在掌握信息工具的功能和用途上更快捷,提高教师搜集、加工、运用和评价信息资源的能力。为信息教学活动、教学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的获得、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而是应该充分地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教师要在分析课程内容、步骤和细节的基础上,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前提下,选择适当的信息资源和工具,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三)建立幼儿教师培训网络数据库
通过幼儿教师培训资源库的建立,为本省广大在职幼儿教师提供一个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快捷路径,通过大量教学实例指导幼儿教师们进行高效教学,从而帮助教师们更快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改革。对于新手教师而言,帮助其缩短教学过程中的无效探索,提升专业业务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结构,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对熟练教师而言,要能在从业者已有大量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丰富专业发展知识与能力结构,增长科研能力水平,帮助老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海波。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和策略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295).
[2]杨迪,刘爱书。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3]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06).
[4]蔡其勇。幼教改革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关键词]保育技能;幼儿安全护理技能;幼儿健康护理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9-0023-0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保育工作虽然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保育工作是保育员的事情,常常忽视教师在保育方面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承担的基本工作。笔者从幼儿园保育工作的现状分析着手,认为有必要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保育技能,从而促进学生保育技能的提高,切实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服务。
一、重教轻保现象严重
当前,幼儿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幼儿间的疾病传染也非常频繁。虽然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不可否认,教师保育意识和保育技能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审视幼儿园保育工作现状不难发现,幼儿园重教轻保现象严重。幼儿园招聘教师时大多只看学历、专业特长和教学能力,基本不会关注教师的保育技能。新教师的保育技能往往靠老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式获得,缺少职前系统专业的学习。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即使保育员工作有失误,教师也往往说不出所以然来,更别提与保育员密切合作,努力提高保育质量了。
幼儿园重教轻保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不注重学生保育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园实习时也只关注教学工作。对保育工作的关注一般是很被动的,可能还会认为这不是教师该做的工作,而在真遇到保育上的应急问题时则会手忙脚乱,难以冷静应对。
2010年3-4月,我们对杭州市西湖区7所幼儿园在职教师的保育技能作了一次调查,内容包括户外安全、室内安全、应急、大小便护理、盥洗、穿脱衣、户内外环境创设、病儿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共10个方面。结果发现,90后的教师。即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的得分最低,而且与老教师差异显著。除了经验原因外,这一结果与新教师在职前培养中很少接触幼儿园保育工作有很大关系。
幼儿园教师工作非常特殊,要随时随地与幼儿近距离接触,要把幼儿的安全和健康时刻放在心上。然而,现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已做教师了,但其实还是没长大的“孩子”,既缺少在生活中照顾幼儿的实践经验,又很少接受相关的职前培训,保育技能迫切需要提高。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习时因为缺少相关知识,往往保育意识和保育技能都不强,不能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如不懂得该如何关爱和照料病儿,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手忙脚乱等。
与其被动等待新教师做了父母后自发学会照顾幼儿,不如主动在职前培养中注重对他们进行保育技能的培养,以便他们入职后能与保育员配合,做好保育工作。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育技能的培养
1、树立科学的幼儿园保育观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幼儿园保育观。保育既包括对幼儿生理上的照料,又包括对幼儿心理上的保护和培养。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比重相当,小年龄孩子的生活活动甚至会在一日活动中占更大比重。幼儿就是在各种生活活动中不断学习,建构经验,获得发展的。因此保育既是保育员的工作,也是教师的责任。
科学的幼儿园保育工作,一是强调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既强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保育,又强调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保育:二是重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仅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而且要注重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要努力与幼儿建立起平等、亲密的关系,满足其情感需要;三是要将保育工作融入一日常规工作之中,既要做生活活动的保育工作,又要做学习活动的保育工作;四是强调保育与教育相互渗透,不但要为幼儿提供饮食、睡眠、盥洗等方面的照料,而且要注重促进幼儿的身心发育。总之,要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实现保教合一,保教并驱。
科学的幼儿园保育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知识之一。
2、保育技能培养方式
为了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保育技能。制订一套幼儿保育技能操作要领是非常有必要的。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我们将幼儿保育技能分为幼儿安全护理技能和幼儿健康护理技能两大类,并制定了相应的技能操作要领。幼儿安全护理技能包括户外和室内活动安全护理技能、应急事件安全护理技能等方面。幼儿健康护理技能包括幼儿饮食、睡眠、卫生护理技能和病儿护理技能等方面(见表1、表2)。
实战演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是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保育技能的有效方式。针对保育技能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强调理论学习,促使学生树立科学保育观,全面掌握幼儿保育知识;另一方面要安排学生到幼儿园观察和实践,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学生实习期间,高校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合作,对学生的保育技能进行考核。考核评分表见表3。
将保育技能作为实习学生的考核标准之一,完善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评价内容,可促使学生不仅重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重视提高保育意识和技能,以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配合保育员做好保育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应急事件虽具有偶发性,学生在实习时不一定会遇到,但应急事件安全护理技能与日常保育护理技能同样重要。为了避免应急事件安全护理技能学习变成“纸上谈兵”,可以考虑拍摄一些应急事件处理视频录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情境表演等方式,强化学生的保育意识,提高学生的保育技能;还可以考虑定期请幼儿园园长、保健医生、教师、保育员为学生开设有关保育护理的讲座,以帮助学生切实提高保育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59-02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幼儿今后的长久发展。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要积极思考如何提升幼儿教学的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把握科技发展的节奏,要深化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要尝试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来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幼儿的认知面,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融合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必要性
在现今这个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大背景下,幼儿教师拥有更多的推动素质教育的机会。信息技术能给幼儿园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幼儿教师必须强化自身对信息技术优势的认识,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便利日常课程教学。首先,幼儿园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优化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以及学校硬件管理,从而更好地为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服务。其次,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幼儿教师高效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从而反过来促进幼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另外,融合信息技术和幼儿园课堂教育能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去,从而有利于加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有利于他们今后的成长。
2.将信息技术同幼儿园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2.1 利用信息资源库充实幼儿园课堂教学内容。幼儿正处于形成系统认知观的关键时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科学地获取知识。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尽可能拓宽幼儿的知识面,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幼儿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在浩瀚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库里提炼出有利于拓展孩子们眼界的素材,并带领幼儿一起学习这些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充实幼儿园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激发幼儿对学习、对认识这个世界的兴趣,进而优化幼儿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2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幼儿园教学只是教师平铺直叙地向幼儿讲授一些基础知识,生硬地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学习习惯,而忽视了幼儿的实际接受情况。分析幼儿园教学的教学反馈,我们发现幼儿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并不高。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吸收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十以内的数字"时,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关于"十以内的数字"的PPT,用幻灯片展示数字给幼儿看,并配合一些实物图片,让孩子们数图片中实物的个数,以此强化他们对数字的认识。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它潜移默化地深化了幼儿对数字的直观认识,利于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
2.3 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幼儿在课堂实践中学习。幼儿期是幼儿成长的起点,一旦他们不能在实践中掌握动手能力,将严重制约他们今后的成长。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带领幼儿在课堂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并借此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道德品质"时,幼儿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一套道德选择题。孩子们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弄懂题目的意思,并对每一个选项做出选择。这种教学方式带动幼儿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去,让他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强化其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此外,这能让幼儿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也像是一道道选择题,是非对错往往就在一瞬间,以后在大是大非面前的每一次选择都要认真对待。
3.结语
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幼儿课程教学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学习、理解能力。然而,要想把信息技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幼儿教师明确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进行融合的重要性。教师不仅要全面认识信息技术的特点,还要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的能动性,从而提升幼儿园教育的整体水平,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教师所要掌握的有关教育的知识就越来越多,并且这些内容也不断变化。我园紧紧围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以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着眼点,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对我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办园品味的提升都具有现实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提高 幼儿园教师 信息技术能力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幼儿园也悄然进入了信息时代。2012年以来,《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研究》课题逐渐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园紧紧围绕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以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着眼点,以促进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更新观念,拓宽视野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注重培训,提升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我们常说“要给孩子一杯水,自身先有一桶水”。然而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却应该是“要给孩子一杯鲜活水,自身需要长流水”。针对我园的师资现状,确定从以下方面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训:
(一)进行理论探索,促进观念更新
在园本培训活动中,我园先后邀请现代信息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和老师交流研究体会,引导教师广泛学习,深入探讨,认真反思,从而在理论上为教师的技术学习指明了方向,为发展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骨干带动全体,拓展培训深度
走自培之路,我园把分期分批的电教培训纳入园本培训计划之中,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敢压担子,强调总体任务的落实,要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做出示范与引领;对于中青年教师,可以制定明确的发展计划,相应的时期完成相应的任务,每一名教师的每个阶段都有所提高;对于老教师,则坚持鼓励的原则,提倡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不做具体的要求。而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加了培训。电子白板的应用、ppt的制作、幼儿园网站、课题网站的资源管理、图片编辑等,都列入了培训内容。这样,解决了人多设备少、基础薄弱不易消化的状况。幼儿园还按照发展要求先后派出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区等各级组织的电脑培训和观摩活动,回园再向全体教师传达。这种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提高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三)师徒结对活动,促进快速成长
学校进一步落实了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各年级组指定了两至三位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从备课、制作课件、上课、听课、评课等加以指导。最后对全园举行了汇报课,提供促进成长的优良土壤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机遇。
(四)网络阅读培训,我与名师面对面
本学期我园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上海明晨科技培训中心的活动,一些团队的教师都成为大家研究分析的对象。在观摩录像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一课三上、三课一评的模仿课活动,主要由年轻教师承担模仿课活动,教师们都能认真对待,反复观摩,积极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飞跃性地发展。培训后的交流、反馈使大家领略到了特级教师的智慧与光芒,树立不断鞭策和超越自己的信念。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寻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并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集人所长,补己之短。
二、积极运用,提高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形式、方法更科学,幼儿获益也就更多,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
(一)教学资源的运用
首先是园内资源共享,在我园开通了园内局域网基础上,注册了一个网络云盘,并通过云盘将整个幼儿园大中小班的语言教学内容等,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资源的共享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大大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每周我们都围绕所制定的主题计划将备课分工到个人,在分别备课的基础上将资源共享,这样做在集思广益的同时给予老师更多的时间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老师只需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凸显适合本班幼儿和教师本身的特点,使教学更具特色化。
其次是网络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也是一个连通所有可以为我所用的资源的途径,因此,我们引领教师上网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源,在网络这个大资源库里,老师不仅找到了可以适用于自身教学的资源,更将网络当作一个诲人不倦的老师,有不懂的就及时求教于网络,直到弄懂为止,在网络这个海洋里遨游,老师们自身的知识素养不断得到充实,自身素质也不断提高。
(二)教学设备的运用
首先是实物投影仪的有效运用。我园在每个年级组都配备了一台实物投影仪,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幼儿的操作材料投影放大到适合幼儿观看的图像,方便教师将各种直观形象带到幼儿的面前,提高了教具的直观性和形象性,熟练操作与使用该仪器,使教师的讲解示范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幼儿理解。其次是多种资源的运用。除了电脑以外,教师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将幼儿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捕捉下来,并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至云盘,使幼儿能在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的同伴的学习信息,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此同时,我园还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55寸的液晶电视,并将其与电脑连接使教师能够有效的使用网络资源,方便快捷的找到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展示在幼儿面前。如在主题《中国娃》中,通过搜索,将丰富的有关中国的大量资料展现在幼儿的面前,为幼儿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大门,极大地拓宽了幼儿的视野。
(三)研讨活动的运用
针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活动。与老师们就在活动中信息化手段运用是否合宜,如何运用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等开展研讨,提高老师运用的合理性。同时,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现代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科的融合。为此我园多次组织了 “区片园际电教研讨”活动,活动采用了听课、评课、座谈、研讨会等形式。活动中,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授课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促进了园际交流,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三、家园互通,促进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再提高
我园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更延展到家庭。为了方便家园联系,我们开通了多渠道的家园互动网络,实现了家庭与幼儿园联系的随机性,随时性。也促进了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的再提高。
(一)学校网页——信息技术能力的再提高
幼儿园的网页是向社会、家长展现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明亮的窗口,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网络这个窗口,了解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办园特色、整体面貌等。同时,各个班均在园部网站下建立了属于自己班级的小天地,这个天地是家庭与幼儿园教育互通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目标、计划及其开展情况,并可以围绕目标开展有针对性地辅导,如在《中国娃》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家长们利用网络、图书等多种手段,与幼儿共同了解祖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的古老文明,使幼儿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全方位的了解,而班级网页成为引导家庭同步教育的一个方向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就需要每天不断的更新着自己的班级网页,同时,信息技术能力的也得到提高。
(二)家长网校——信息技术能力的巩固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学;整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4
1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理论
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我国在教育中,也顺应了发展趋势,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来,强调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课堂教育的辅助工具,强调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体系。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要发挥信息技术对于幼儿学习思维的启发作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的收集和共享优势,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学习等学习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课堂。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不只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领域,在学前教育中也有良好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和计算机辅助学习(Computer Aided Learning)的运用,教学水平明显提高。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利用计算机智能化运算、高速化运算、图形化运算等技术,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和教师教学的良好整合。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让幼儿受教育个体成为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教育发展中心由教师转移到了幼儿,这对传统的信息教育整合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辅助学习也就因运而生。
我国幼儿早期教育起步较晚,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也就缺乏一定的技术支持,现阶段绝大多数引入了信息技术整合机制的幼儿园,也多处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阶段,也就是停留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体系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无非就是简单的课件制作,动画展示等浅层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通过观察和分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纯的认为使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说将信息技术和教育整合起来,这样的做法是片面的。这也正反映了现阶段幼儿园办学对信息技术整合内涵理解的不深入,对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方案也是一知半解,简单来说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没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方针,使得教育整合工作缺少有效性。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实质是传统教育体系和思想的革新,单单引入计算机技术是不足以提升教育水平的。随着计算机辅助学习概念的引入,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学的整合要以“整合”为工作重点,学科教学目标作为探究的方向,通过研习幼儿教育及幼儿学习的特点,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途径整合,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利用的整合等,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每个教学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
2 信息技术助幼儿园教育一臂之力
2.1 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整合
(1)要实现幼儿园教育和信息技术的完整整合,要从信息化管理办学入手。在幼儿园管理层实现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帮助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的管理园内事务,后勤工作,教师联系,家长沟通,视屏会议等多项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园内数据库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资源数据库,学生情况数据库,办学班级数据库,课堂教学内容共享平台,幼儿成长档案数据库等,这些大数据存储手段能够让幼儿园办学信息更加有效的储存和利用,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根本要素。
(2)幼儿园教育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良好使用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触摸设备,视频会议平台等展示途径,向学生家长展示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家长通过实时动态交互式展示平台了解幼儿园的特色课程,教学活动,体育保健等优势。另外,幼儿园网站的建设和网络博客的开设,能向家长打开更多的交流沟通平台,力求实现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办学,有效沟通。
(3)教学环节的数字化与现代化。为了保障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有效整合,幼儿园办学体系的优化形成变得很有必要。以院长,教育管理主任,幼儿教学科研主任为核心,以年级班级教师为整合研究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整合网络。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确立了“德、智、体、美、劳”五维一体的教育研究组,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支持队伍,幼儿园的网络建设,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支持都能得到专业的指导。数字化与现代化的幼儿园教育需要引进多种技术支持设备,可以开设独特的幼儿教育课程,如以触摸屏为主的电子绘画课堂,以体感运动感应器为主的电子舞蹈课堂等。诸如电子白板,网络覆盖设备,便携式平板电脑等基础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也能够很好的改善日常课程的课堂效果。
2.2 幼儿园信息化教育整合
(1)幼儿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最主要的是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现代化信息化幼儿教育,课堂教育重点从教师的教育方法转移到幼儿的学习方法;教学关系中以教师为重点转变为幼儿为重点;教学目标由教师教什么转换到学生要学什么。教师不再是幼儿课堂教育的“控制者”,幼儿的主体地位要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幼儿的需求才是课堂的需求,幼儿的感受才是幼儿园办学的重要目标。
(2)幼儿教育设计上的形式转变。幼儿在教育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的领导者和构造者。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感受为办学重点,幼儿想要在学中玩,教师就要想办法根据教学内容创建学生喜欢的活动,最重要的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幼儿想要在学习中看的更明白,教师就要选择更加清晰的教学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要目的;幼儿希望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表达,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要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幼儿在学习中希望明白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引入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媒体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有更好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幼儿园教育要实现教育信息化,首先要认清信息技术的辅助要点。幼儿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学习,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更好的教。信息技术主要通过思维,表达,观察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技能,通过模拟环境,视听说多媒体,放大细节等方法辅助教师教学。电子白板和多媒体电教设备,能够达到传统幼儿教育达不到的效果,电子幻灯片展示,数字动画演示,以及白板互动演示,幼儿视听说软件等,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教师也能通过更多样的方式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信息化教学不单单是将信息技术生搬硬套,更不能为了要用而用,这样是没有目的的用,没有效果的用。信息化教学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为了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而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怎样有效的用。所以信息化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教学活动安排和教学目标,将幼儿学习能力考虑在内,制定适合幼儿发展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策略。
教室多媒体设备中,聚光灯和放大效果技术,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视听说多媒体设备,能够为幼儿提供三维立体模拟环境,学生的眼、耳、口得到更加有效的刺激,从而提高学生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网络,能够为课堂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实现动态教学课堂,满足幼儿的多种学习要求;照片和视频,是良好的记录介质,课堂活动中让幼儿的成果可以展示出来,幼儿再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实现了课堂教育以幼儿成果为中心的目标。
(4)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的有效策略。幼儿园教学改革中,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为重点开展工作研究,进一步总结出有效性教学模式。首先,幼儿园教育活动准备阶段,要良好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收集充足的活动资料和信息,并且从教师的角度,深入学习和研究这些教学资源和信息,实现符合实际条件的教学安排;其次,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也就是活动重点,往往要突出针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让幼儿在活动中有目标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可以通过动画,互动软件等方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之后,再通过相关性提问,让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表达也是幼儿学习思维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还要重视幼儿对知识的感悟,视听说三维感官刺激是很好的选择;最后,教学活动完成后,要让幼儿进行及时的反馈,“喜不喜欢这样的活动呀?”“大家从动画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呀?”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经验分享的过程也让幼儿更好的学习。
利用多媒体焦点作用,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突出,这样的突出不同于教师语言强调,信息技术的突出作用更加直接,思路也更加清晰明了,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利用多媒体交互功能,让重难点内容得以巩固,触摸交互设备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幼儿通过过程的感悟,更有针对性的锻炼。比如通过拼图软件,或者“对对翻”的游戏,让幼儿动手完成,记忆和逻辑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强化。
3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整合策略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好分析与决策结合工作,这个教学理念要向“知识教育-信息反馈”看齐,不断深化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辅助学习的理解,让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更有价值,做到“有的放矢”,如果信息技术的使用没有提高幼儿园教学质量,又何谈教育有效性呢?所以在新时期幼儿园教育,要从教育理论和教学思维改革做起,不断探索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策略,实现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梁慧琳。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赵楠。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牟晓峰。幼儿园数学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研究[D].鲁东大学,2012.
[4]秦英。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园中的应用[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
[5]李卫利。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巧妙整合[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
[6]杜君楠。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的影响[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4).
[7]潘克明。建设数字化幼儿园,为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贡献力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
[8]邢建华。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24).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4-0017-04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幼儿园艺术教育领域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1〕艺术教育领域目标从艺术教育内容的选择、幼儿的学习状态、艺术学习与艺术表现的关系等方面明确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追求。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多年来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经验,笔者拟详细谈谈幼儿园应该怎样开展美术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应该开展这样的美术教育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范畴,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艺术启蒙教育。它是教育者遵循学前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作活动,感染学前儿童,培养其美术审美能力与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其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审美教育活动。〔2〕幼儿园美术教育虽包括技能教育,但不能被片面地归结为技能教育。确切地说,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为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服务,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融为一体,互相支持。或者说,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本质追求应该是使美术成为幼儿交流的一种方式,以促成幼儿创造性审美表现力、一般智慧〔3〕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个性表现与情绪表达的机会。只有这样,幼儿园美术教育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幼儿能从美术的角度在情感和思想上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以审美的立场去创造环境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准备,以达成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社会性目的与幼儿个体发展目的的辩证统一。
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应该这样开展
在明确了要什么的前提下,幼儿园美术教育需要在教师、幼儿、学习内容、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心、教学与评价策略以及环境创设等方面准确定位,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
1.幼儿园美术教师
幼儿园美术教师首先是教师,而后才是美术教师,但不是专业美术教师。他们事实上是借助美术促进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工作者。目前,幼儿园一般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比较常见的是教师身兼2~3个领域的教学工作。表面上看,这样的分工便于教师将各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但实际上教师学科本位的观念还是比较强的。在日常的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的学科特点往往是至高无上的,教学活动一般都以美术学科为中心进行组织。教师在设计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时普遍存在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创造的主动性与差异性;教师讲解、示范,幼儿听从、模仿;教师评判作品优劣,幼儿服从评判;教师维持活动秩序,幼儿服从约束等问题。教师普遍将美术教学目标偏重甚至限定为传授美术学科知识,介绍美术学科的概念、方法,对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较少关注。
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重新审视幼儿园美术教师的角色身份,会发现教师有必要将规划教学与控制教学的主动权逐渐转移给幼儿。在实践中,教师必须让幼儿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建构积极、有效的多向互动。〔4〕在多向互动式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在观念上转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把幼儿看作是对象、主体,还要把幼儿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生成者。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建构超越美术学科的生态性知识结构,〔5〕协调美术学科与学前教育一般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强调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创新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美术教学活动的研究力度,在设计活动时有鲜明的结构意识,能设计具有一定弹性的系统美术教学方案。作为幼儿园美术教师,其工作价值取向应该是致力于借助美术手段激活幼儿内在的表现与创作动机,促使幼儿从可能的主体转向现实的主体。
2.幼儿
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在活动中应受到充分的尊重。但在实际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情况并不让人乐观。目前幼儿园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依然是班级授课制,大多数时候美术教学活动是以整个班级为教学单位开展的,幼儿的个性特征难以得到全面尊重。由于个体的需要、兴趣、能力、期望以及生活环境不同,这种集体化的教学活动很多时候事实上是在弱化幼儿的个性表现和创造冲动,幼儿美术表现能力的发展可能会受到阻碍。
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幼儿的起始能力、学习或表现风格以及年龄特征。这里所指的起始能力是指幼儿已有的美术表现技能和知识水平、参与美术活动的态度以及美术表现所需的生活体验。学习或表现风格是关于个体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信息的一些特征。由于幼儿存在着心理与生理上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在获取信息的速度以及对刺激的感知与反应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分析幼儿在美术表现中的风格是设计个别化美术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年龄特征则是指幼儿在各个年龄段所表现出的认知、动作、社会性、能力、情绪与情感等方面的典型特征。在以往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设计中,许多教师比较偏重考虑幼儿个体的审美表现,但对其他方面,特别是社会性与情感方面重视不够,结果导致对幼儿的主体性认识不全面,教育效果大打折扣。这值得我们警惕。对年龄特征的分析有助于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准确定位活动目标,在选择学习内容、设计评价方案等方面也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强调幼儿的主体性,是对幼儿积极的内心状态的关注,积极的内心状态又是引发幼儿美术创作冲动的根本动因。关注幼儿的经验和体验,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这是促使幼儿产生和维持美术表现与创作的积极状态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组织美术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关注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师幼与物之间的关系等细节内容,如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是否开放、幼儿是否拥有话语权、师幼之间有没有双向互动、提供的材料是否有效等。
3.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又称教学信息。教师与幼儿之间正是通过教学信息以某种方式进行联系的。教学信息既包括幼儿在课堂上以显性方式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能力等内容,也包括通过隐性方式受到的价值影响。
幼儿园美术学了包括幼儿需要知道的必要的美术知识、技巧外,还应包括美术活动的智力技能与相关的认知策略、生活经验与体验、美术学习的态度(即对美术活动本身、美术活动中的人、美术活动材料与工具等的认识、喜好及选择的可能性等)、美术活动中可以展现出来的交往与合作技巧等。幼儿园美术学习内容的多维性是与艺术教育目标相匹配的。这样的美术学习内容既关注了美术学科的美,也关注了环境、生活中的美。借助美术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能力、态度、认知、社会性、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发展。
上述的幼儿园美术学习内容有以文本方式存在的,也有以非文本方式存在的。文本方式的美术学习内容主要以教学资料方式存在。在与文本的有效对话中,幼儿可以获取文本中的显性与隐性信息,实现美术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主题的指引下,善于发现生活中适合幼儿学习、表现的和美术相关的学习内容,必要时可以将这些内容加工成便于幼儿理解的具象的文本,以便为幼儿的美术学习和表现提供方便。依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经验,将适合幼儿的非文本内容加工成文本,这是幼儿园美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4.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重心
如何依据幼儿发展的可能与个体需要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幼儿美术表现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他们的美术学习需要也有很大差异,需要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2、3岁的幼儿对涂鸦感兴趣,但学与用的能力比较弱;4岁左右的幼儿对象征图形创造充满兴趣,但往往会出现表现冲动与表现技巧缺乏之间的矛盾;5、6岁的幼儿对情节画创作有兴趣,也具备较为丰富的经验与表现技巧作支持,等等。
对2、3岁的幼儿,应设计以涂鸦为主的美术游戏,“玩”应该是这个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重心。在幼儿享受“玩”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教师可以逐步引导他们感受色彩、线条、图形等的美,再逐步发现、感受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美,激发幼儿的创作冲动与“学”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涂鸦条件,鼓励幼儿涂鸦,倾听幼儿对涂鸦作品的解释,尊重幼儿的表达和创作成果。
对4、5岁的幼儿,教师应注重扩展他们象征符号的储存量并引导他们将象征符号与生活中具体的物象相联系,允许他们大胆命名自己创造的象征符号,为他们提供各种必要的美术表现技能支持等。“学”应该成为这个阶段美术教学活动的重心。
对6岁左右的幼儿,教师可以在幼儿学习情节画构思与构图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大胆进行美术表现等。“用”应该是这个阶段的重心。教师要鼓励幼儿用自己创造的艺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美化生活、开展游戏,并通过自己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和创造,进一步体会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玩”“学”“用”是一个递进的过程,但彼此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在教学实践中它们往往是相伴相随的。
5.教学与评价策略
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怎样教的问题需要着重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幼儿的发展阶段。美术教学如果与幼儿的需要和理解能力不匹配,很可能会导致教学低效,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汉斯・霍夫曼(Hans Hofman)认为,美术创作有三个阶段:创作者对社会、自然界的视觉获取阶段,创作者对视觉形象的转化阶段,创作者的创作阶段。创作者在不同的美术创作阶段有不同的需要。视觉获取阶段需要了解如何获取表现信息,如观察的技巧等。转化阶段需要了解如何转化,如象征符号的创造与联结的技巧等。创作阶段则需要了解如何创作,如美术表达的技巧等。因此,教师在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要有过程概念,要清楚幼儿处于美术创作的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二是讲究美术教学的效率,追求教、学、用合一。在关系中学习造型、构图、用色等美术技巧,注重幼儿美术学习经验的迁移,这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技能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帮助幼儿提高技能运用能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不应仅仅是关于“好”或“差”的认定,而是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幼儿园美术教育在审美认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价值追求决定了评价的多维性。儿童年龄与个体间的差异、美术表现过程与结果的差异、美术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差异等的存在决定了评价的复杂性。因此,形成统一的美术教育评价标准是不现实的。唯一有效的美术教育评价只能是依据幼儿的年龄、个体差异、经验背景等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幼儿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差异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内心世界。教师应该欣赏幼儿的这些差异,教师对这些差异的欣赏会对幼儿自我形象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6〕因此,认可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差异存在,应该成为评价的重要原则。
在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借鉴松散型的有差异评价方式。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指引的定性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如幼儿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还是教师帮助的结果;幼儿的作品是否更有创意了,对美术活动是否更有兴趣了,是否能接纳他人的作品;教师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课程计划是否符合不同年龄段美术教育的重心,等等。不同的问题可以考察幼儿不同层面的发展状态,也可以考察教师教育的有效程度。这种有差异评价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知识、技能、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也可以了解阶段性教育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还可以为教学活动最终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6.环境创设
美术教育的开展需要环境资源的支持,不同的环境会导致不同的美术教育结果。主题教育环境、墙面环境以及美工区域活动环境等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环境建构中需要考虑的三个重要元素。
在综合主题活动中考虑美术环境创设,有利于丰富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感受,帮助幼儿积累各种基本经验,也有利于教师纠正以往偏重于当前学科本身的知识和技能的弊端。
墙面环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文化氛围建构的重要阵地。好的墙面环境应该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审美刺激。功能区设置、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都要考虑适应幼儿的特点和需要。幼儿园的墙面环境是幼儿的,幼儿应成为墙面文化建设的主体。
美工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学、用相结合的实践场地。基于美术技巧运用的高自由度,美工区域活动可以着重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精神,是艺术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领地。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环境,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工具和场所,这应该是幼儿园环境建设的常态工作。
总之,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立足于各个元素的准确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5.
〔2〕屠美如。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
〔3〕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编写委员会。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美术资料手册〔M〕.杭州:新时代出版社,2004:2.
〔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EB/OL〕.〔2009-05-09〕.mhedu.省略。
〔5〕陈卫和。美术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认识〔J〕.中国美术教育,2003,(7):12-14.
〔6〕鲁斯・斯特劳斯・盖纳。美术,另一种学习语言〔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49.
On Preschool Art Education
Lv Yaojian
(Hangzhou College for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2)
关键词:幼儿;对策;能力;提高
前言: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基础部分,幼儿阶段的孩子们对教育没有一个科学的概念,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学,老师怎么教,孩子就怎么学。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逐步进行有组织的作业,如语言、手工、音乐等,并注重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因此幼儿园的教师教学方法和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目前我国社会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人才竞争也成为了社会的主题之一,而幼儿园的教师质量和水平则被忽视,幼儿教师的不科学、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手段严重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存在偏颇
幼儿园教育虽然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但是并未引起相应的重视程度。幼儿园的教学理念仍存在着偏颇甚至是错误的理念。幼儿教师认为每天只是教给孩子们一点点的知识就够了,对于素质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教师对孩子不重视其智力的开发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二)幼儿园的教学环境单调
幼儿阶段的孩子比较喜欢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多多姿多彩的东西充满了好奇,然而幼儿教师却完全忽视了幼儿的这种特征,而是把教室布置的像一个非常安全的温室大棚,让孩子们成为温室里脆弱的小花朵。教学环境和个人家的装修样式没什么区别,基本没有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娱乐、丰富的空间,而且基本上幼儿教学都是不允许幼儿走出教室,幼儿成长阶段接触大自然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把孩子们局限在教室之内,对孩子开阔视野形成严重阻碍。
(三)幼儿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落后
目前的幼儿教师还是每天使用教材、画册等传统的教育方式,集体教学是我国目前最为广泛的幼儿园教学方式。这样集体的教学方式最容易出现的教学漏洞就是一些内向自卑的孩子被老师忽视,而且教师的一切任务的出发点都是从整体上考虑,从而忽略了幼儿个性的发展,单一和落后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阻碍了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儿童的身心生活单调无味,错过了许多自由发展空间的机会。
二、改革幼儿园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幼儿园与家庭双结合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对孩子身心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的教育完全是幼儿园的责任和义务,孩子在幼儿阶段受家长们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要加强幼儿园与家庭双结合的教育理念。家长的行为和幼儿教师的教育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孩子们在幼儿园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当孩子们回到家时,家长也不能对孩子太过于溺爱。对于幼儿园老师的指导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协调,例如,有效地配合老师留给孩子们的课后作业,尤其是有些需要家长配合的小活动等,如果家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配合的好,那么就会有效的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丰富幼儿园教学内容和环境
幼儿园时孩子们成长的环境,要把这个环境设置成有利于幼儿身心成长的摇篮。首先,幼儿园应该合理配备一些适合幼儿阶段游戏或者活动的设备,以及班级布置也要丰富多彩,要有花草等植物或者图画等布满整个教师,有利于幼儿心理正确的成长。其次,就是教学内容方面,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要让孩子们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例如,春天时可以带着孩子们出去踏青,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存在,同时一些陌生的事物会让幼儿产生疑问,从而会引起孩子们的思考,进一步促进幼儿智力的培养和发展。
(三)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也向幼儿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幼儿园可以大量引进先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幼儿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还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那么为了让孩子们能理解更抽象的事物,多媒体教学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以多媒体展现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观看到具体的事物,把抽象化为具体,使知识或事物变得更加形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给幼儿们的视野带来了全新的感觉,引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建立健全有关幼儿园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三分之二的幼儿园都是非公立的,而我国却对这些幼儿园的待遇制度的不完善置之不理。因此建立健全有关幼儿园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保障他们享受应有的福利待遇,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感受教师的尊严,是稳定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的基本前提。为此,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例如,在幼儿园申请开办之时,雄厚的经济基础、合理的幼儿教师聘任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应列为必备条件,提高幼儿园审批的准入门槛,以防备财力不足的开办者侵犯教师的基本权益,在教师身上节约成本。建立健全幼儿教育监管机构,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权益维护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教师任何权益的维护与实现都要依靠一定的组织来完成,因而,完善幼儿教育的监管机构,发挥中介组织的管理作用迫在眉睫。
三、总结:
幼儿教育是一切其他教育形式的基础,所以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同样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幼儿教育事业现今已有巨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幼儿教育事业从业者努力改变的,希望今后不久幼儿教育事业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魏细耀。当前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08)
[2] 何磊,黄艳霞,金晓晓。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09(01)
[3] 隽国斌。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教学背景下幼儿信息素养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8(32)
[4] 高静春。浅谈多媒体教学对幼儿绘画学习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5] 李仕丽。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
【关键词】准幼儿园男教师;园长;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39-04
一、引言
幼儿阶段的性别意识对个体以后的性别角色、性别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男教师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方式对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有积极的影响。男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有利于打破幼儿园固有的单一的女性化思维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现代化。
社会对男性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大多持肯定态度。国内很多高校也相继在学前教育专业招收男生。那么,作为用人单位的幼儿园究竟期待怎样的男性加入他们的队伍呢?了解园长对准幼儿园男教师素质的期望,将有助于培养机构完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制定适宜的准幼儿园男教师培养目标及相应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也有助于准幼儿园男教师进行合理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23所幼儿园的园长及相关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幼儿园中15所为一级幼儿园,6所为二级幼儿园,2所为其他等级幼儿园。
(二)研究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访谈调查。
1.问卷调查
向23所幼儿园园长发放自编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1份(67%为一级幼儿园,28%为二级幼儿园,5%为其他等级幼儿园)。问卷发放形式有电子邮件发送(10%)、电话问答(45%)、现场发放(45%)。问卷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统计处理。
2.访谈调查
本研究还对部分在职幼儿园男教师、幼儿园园长及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了详细记录。
三、研究结果
(一)价值认定、岗位定位与学历和专业期望
调查显示,95%的园长表示幼儿园欢迎男教师加入,5%的园长认为无所谓。大多数园长认为男性的加入对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有很多好处。但男教师由于待遇、社会压力等一系列问题,一般很难长期在幼儿园工作,所以有超过半数(57.9%)的园长在近期不打算招聘男教师。
在岗位定位方面,65%的园长将男教师定位为专科型教师,即专门负责幼儿体育、书法等方面的教学工作;35%的园长将男教师定位为全科型教师,即与女教师一样承担日常带班工作。在被调查的23所幼儿园中。超过半数的园长有过聘用男教师的经历,近半数幼儿园现有在职男教师。
学历和专业方面,园长的期望普遍较高,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5%,本科学历的占55%,大专学历的占30%。专业期望依次为学前教育专业(65%)、体育专业(30%)、艺术教育专业(15%)。
(二)专业技能期望
教师专业技能指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它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本研究将教师专业技能分为教学技能和教育技能两部分。
1.教学技能期望
从表1可见,大多数园长将“体育运动技能”“教师口语”“电教技术”视为男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素质,而没有一位园长将“音乐、弹唱”“舞蹈”“绘画、手工”作为男教师必须拥有的首要素质。访谈发现,园长普遍认为男教师在体育运动技能方面可以弥补女教师的不足。幼儿在跟随男教师参加体育运动、获得必要的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感受男性特有的阳刚气质,有利于幼儿增强性别意识,获得相应的性别角色。
2.教育技能期望
大部分园长将“设计教学活动的技能”“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的技能”“组织各种大型活动的能力”排在前三位。此外,园长还比较关注“与家长沟通的技能”与“科研能力”。只有极少数的园长比较关注男教师的舞蹈、戏剧、文学创编能力。
(三)特殊技能期望
1.体育技能期望
调查显示。大多数园长认为准幼儿园男教师应擅长的体育项目依次是武术(85%)、跑步(70%)、跳绳(70~/6),还有部分园长比较关注轮滑(65%)、篮球(55%)、足球(45%)这类广受幼儿及其家长欢迎的体育项目;少数园长比较关注羽毛球(25%)、跳高(25%)、乒乓球(100A)这些传统体育项目。
2.电子设备与相关软件熟练使用技能期望
调查显示。大多数园长都认为准幼儿园男教师应熟练使用的电子设备及相关软件依次是电脑(95%)、PPT演示文稿制作软件(85%)、DV(75%);还有部分园长比较关注男教师的数码相机(70%)、Excel表格处理软件与Word文字处理软件(70%)、Flas制作软件(65%)、常用杀毒软件(60%)的运用能力;只有少数园长(20%)比较关注运用SPSS统计软件的熟练程度。访谈发现,园长认为男教师在掌握电子设备基本操作的同时,还应承担部分电子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工作。
(四)职业相关素质期望
表2可见,50%的园长将“敬业精神”放在第一位,56.25%的园长将“职业道德”放在第二位。43.75%的园长将“实践能力”放在第三位。由此可知,园长普遍认为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至关重要,实践能力、服务意识、合作意识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职业相关素质。
(五)交际能力和个性心理素质期望
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园长认为男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男教师身处在一个女性较多的环境内,应该为人豁达,不斤斤计较,懂得与人交流和分享。
此外,大多数园长(80%)认为准幼儿园男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心理素质是耐心、爱心、豁达,有30%的园长特别强调细心,还有的比较关注果断、勇敢及坚毅。
四、分析与讨论
(一)园长对准幼儿园男教师男性特质的期望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体系的差异
综上可知。园长最关注的不是准幼儿园男教师的学历或专业,而是他们是否喜欢孩子和具有阳光开朗的个性以及鲜明的男性性格特点。园长最期待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具有鲜明男性个性、
有运动特长的男生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因长期接受“女性化”的课程教育,且长期生活在女生群体中,被“同化”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男生抱怨部分课程内容具有明显性别倾向(gender-specific],还有一些男生提到自己是班上甚至全校唯一的男生。现实环境导致他们失去了一些男性谈话(men’s talk)机会。
目前,许多幼儿师范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完全针对女生的培养方式,教师教育存在显性或隐性的性别偏见。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几乎完全是为女学生设计的,例如,在舞蹈形体、手工等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男生的要求同于女生。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案例中的教师大多是女教师。比利时学者Vandenbroeck和Peeters对学前教育专业教科书所作的调查发现,在1635幅教科书插图中,男性出现的次数不足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园长对准幼儿园男教师男性特质的期望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体系的差异非常明显。
(二)园长对准幼儿园男教师专科型岗位定位与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培养体系的差异
已有的很多研究普遍认为,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进行职业指导时,应把职业角色定位在体育、书法等专科教学工作上。比如,于晓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应把自己定位在专科教师上,如体育教师、武术教师、棋类教师及各类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的设计者、组织实施者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创办者、管理者、学前教育机构后勤保障人员、学前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诸园和刘海,王佳媛等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本研究从园长的角度,也验证了已有的很多研究的观点。
然而,目前国内很多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并没有对准幼儿园男教师进行专业的岗位定位.而是沿袭了传统,将他们与女性等同定位为日常带班型全科教师。以浙江省某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为例,男生同女生一样学习各种教育理论课程、五大领域教学法以及声乐、舞蹈、美术、钢琴等技能;在“全实践”过程中,男生与女生一样跟随幼儿园带班女教师学习组织五大领域活动和完成日常保育活动等。学前教育专业很少甚至未开设本研究中园长所青睐的相关体育课程。也没有针对男生性别特点而制定的相应的专业培养方案。在这一方面,国外的一些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已尝试修订培养计划,引入新的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如丹麦有学校引入了“体育和户外活动”(sports and outdoor activities)课程,比利时有学者做了一项更加关注男生的课程体系的修订和实施工作,实验结果肯定了这种修订的必要性。此外,对于制定完善的、性别中性的、兼顾男女生的课程大纲的必要性也在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n)半岛诸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诸多实践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因此。我们的学前教育培养体系也亟待重新修订。
五、相关思考
(一)目标定位:凸显与强化男性的核心竞争力
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区别对待男女生。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培养目标,应凸显与强化“个性阳光开朗、擅长体育运动、熟练掌握电子设备及相关软件、动手能力强”等核心竞争力,以便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准幼儿园男教师。
(二)课程体系:关注与提升男生的性别特质
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应制定与实施专门的男生培养方案,关注与提升男生的性别特质与潜在优势。比如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差别化教学,即在规定总学分的前提下,尝试针对男女生性别特点拟订可以达到规定学分的两种甚至多种课程培养方案,以避免某些课程给男生带来额外的压力甚至尴尬。
有研究者提出,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应加大课程改革力度,针对男生制定一套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加大体育、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等课程比例,或者以增设选修课的方式,增加棋类、武术、球类、轮滑、游泳、柔道、跆拳道等课程,与女教师所擅长的科目形成互补。
调查发现,男生普遍对舞蹈课感到尴尬不自在。对此,培养机构可允许男生选择性参加舞蹈课的实践学习,可改为见习欣赏,或改设一些适合男生的体操课程。同时,男生可选修体育专业的部分课程,例如,在学习跑眺等基本体育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武术、跆拳道、轮滑等适合低幼段儿童开展且为他们喜爱的体育运动。学习这些课程的目的不仅是帮助男生胜任幼儿园体育、游戏和其他教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帮助男生养成运动员气质,培养他们落落大方、轻松自然、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的阳刚之美。我们相信。这种男性的气质和美就是一种环境,一种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良好素质的环境。
此外,幼儿园教师培养机构在男生培养课程体系中,可适当增加电子设备及相关软件(如Excel表格处理、Word文字处理、PPT演示文稿制作、Flas制作等)以及一些常用电子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的课程。
[关键词]教育技能;专业发展;幼儿教师。
过去,人们衡量一位幼儿教师教育水平的标准就是看这位教师弹琴、唱歌、跳舞、说普通话、绘画的技能如何。随着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教育技能观越来越为实践所淘汰。人们对幼儿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技能有了更深入与开阔的理解。[1]总的来说,幼儿教师应善于抓住情、趣、恒、细、诚等关键点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才能不断适应社会飞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在建立师幼关系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情”字。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前提,[2]而要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就需要教师像父母那样付出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孩子的信赖与尊重。为此,教师每天都应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孩子,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平时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备、训斥,而是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更要给予加倍的关心与照顾。如入园前,力邀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来试读,参加亲子活动,开展游戏活动,玩玩具等;正式入园编班后,教师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擦鼻涕,帮他们提裤子,为他们梳头发,替他们剪指甲,午睡时拍拍那些难入睡的幼儿,并来回不停地巡视,给他们盖被子等,让孩子们真实而充分地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以此改变孩子们不安的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因为依恋教师而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在组织教育活动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趣”字。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教师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将对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选择和组织教育活动时应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营造充满趣味的环境,[3]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如数学活动对孩子们来说通常是很枯燥、抽象的,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游戏的形式,使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用找伙伴的游戏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用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学习区分各种图形,用小猫钓鱼的游戏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孩子们就能很快掌握基本的数概念,并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数概念体系。
为给予孩子们轻松、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机会,教师还应善于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激发幼儿参与,共同创设适宜的富有趣味的活动区。如小班孩子恋家,教师就可以为他们设置“电话亭”“娃娃家”等活动区,满足他们与家庭联系的心理需要。大班幼儿的生活比较丰富,教师可以为他们设置“小超市”的活动区,根据孩子能力和水平为他们提供具有不同难度的趣味操作材料,并鼓励幼儿自主分配角色,以促使所有幼儿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在培养儿童常规上应善于抓住一个“恒”字。
幼儿每天在园时间通常比较长,要使幼儿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生活得充实、愉快,并且各个环节都能充分地发挥教育作用,除内容的安排要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外,良好的常规是有力的保证。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具有好模仿、易学、易忘等特点,为此教师首先应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要求的具体内涵与意义;其次,教师应不厌其烦地时时提醒幼儿遵守各项规则,对常规教育常抓不懈,使幼儿知道什么时侯做什么,什么事情该怎样做,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教师应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独立性的发展,使常规内化为幼儿的自觉要求与行为,最终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一系列的良好常规,并发展独立做事、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特别在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在争取家长理解与配合的前提下,坚持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让幼儿从小坚持自己吃饭、擦嘴、漱口,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自己喝水、盥洗、大小便等,以促进幼儿独立自主性的良好发展,同时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保护自己。
四、在观察评估上应善于抓住一个“细”字。
观察评估幼儿的目的,在于为幼儿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幼儿均衡发展。由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其内心想法常常通过外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的观察记录必须是深入细致的,才有可能是准确的。为此,教师应重视每天的观察记录,建立幼儿个人成长档案,随时系统地记录幼儿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观察结果,不断变化教育对策,以有效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重视天天观察记录。
为了如实地记录幼儿成长中有价值的事件,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老师可随身携带照相机,以便随时拍下幼儿精彩的瞬间和有趣的现象,下班后再追记为文字。由于班上幼儿人数多,不可能同时对每一位幼儿做详细记录,教师可以每个月选择6名有代表性的幼儿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并保证每月对这6名儿童分别记录4次,其他幼儿做一般记录。
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师都应随时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如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教师的引导有何反应等,同时对幼儿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以此分析和判断教育活动的效果。
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记下自己的反思或与幼儿的讨论,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途径或策略等。
(二)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
为确保对所有幼儿都进行了一定量的观察与评估,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建立“小天使档案”。为此,教师首先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拟定观察目标及评判标准,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并印刷成册。观察评估的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即学习、生活、生长发育,然后再确定每个领域的具体指标,及每项指标的水平等级,从而方便教师确定幼儿在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并采取富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或补充策略,促进每一位幼儿的均衡全面发展。这种高度个别化的、内容丰富综合的幼儿成长档案也有助于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发展变化,从而促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
五、在家长工作上应善于抓住一个“诚”字。
只有家庭与幼儿园在教育上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高效而高质的教育效果。为此,在开展家长工作时,教师应特别注重一个“诚”字,即用诚心打动家长,赢得家长的信赖和支持。当今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在入园之前通常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备受祖辈与父辈的宠爱与呵护,因此大大加剧了当今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难度,他们在入园初期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上幼儿园很抵触,有的幼儿甚至会出现一上幼儿园就生病,一回家就好了的怪现象。不知其根源的家长,特别是祖父母通常难以接受这种局面,甚至会将幼儿的生病归罪于教师照顾不周。此时,教师就必须能换位思考,不计较家长的猜疑与不信任,一如既往地无私细致地照顾幼儿,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与方式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向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园的点滴进步,同时鼓励孩子坚持上幼儿园。通过这样诚心诚意的交流与沟通,绝大部分家长都会逐渐认可和支持教师与幼儿园的工作,并愿意配合教师的要求,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为更好地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教师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如在幼儿园的家园合作园地里设立“育儿妙招”的小栏目,由教师根据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育儿困惑,给予解答。一封又一封说理而又传情的书信一定会深深打动家长们的心;在教室门口,教师可以设立家长信箱,鼓励家长向教师反馈有关儿童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任何意见与建议;每学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开办家长座谈会,举办家教讲坛;通过《家园联系册》建立日常性家园联系等。无论何时何地采取何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都应态度诚恳,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以心交心,才能赢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总之,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改善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育技能作为教师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行为方式,只有在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实践的磨练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幼儿园应根据本园条件与教师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多样化的研讨方式与途径,[4]促进全园教师对教育技能的深刻认识,在相互交流成功经验中促进自身教育技能的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