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好文章优秀3篇

你看过有哪些文章是你觉得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比较好文章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比较好文章:父亲南怀瑾 篇1

父亲一生都在忙碌。他不是废寝忘食般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反,他有一套特定的用餐时间和习惯,而且多年以来一贯如此。父亲在大学堂时依然和从前一样,每天都不吃早餐,午餐只吃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每天晚上七点半则是父亲的“人民公社”几乎固定不变的用餐时间。其实,他真正吃的就只有这一餐。每到用餐的时候,宾客们就会自觉来到餐厅。会客的餐桌大,座位多,不用催促,也不必等待,客人来晚了加把凳子就可以了。父亲的客人很多,经常有从世界各地回来探望他的学生,所以,父亲的餐桌上总是宾朋满座。父亲当年在台湾就已经开起了“人民公社”餐桌,到华盛顿、香港也都是如此,现在把它搬到了太湖畔,用餐人数还是那么多,氛围还是那么轻松愉悦。

在香港,父亲因地制宜,考虑周详,为大家准备了两个圆形餐桌。圆桌上杯盘齐整,荤素搭配合理。桌子周围坐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父亲主要是吃素,但并不要求客人也吃素,相反,他非常尊重别人的选择。荤素自由选择,大家自由自在,不会因为吃饭问题产生不必要的尴尬。两个桌子有时都不够,身边的学生和香港本地的学生,就会看情况让出主桌位置,这样的生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在香港的时候,一般出家人都不会和大家共食,但到了吴江,因为餐厅大,出家人就可以与众人同厅用餐,只是他们从来不上父亲的主桌,依旧保持出家和在家的分际。平时用餐,都是采取自助形式,菜色也偏素食,只有晚餐会保持盘菜形式,而且因为父亲饮食口味偏重,故而常常是四川厨师主厨。父亲招待客人的餐桌上,菜肴丰盛,加起来有十几种,但是他总是只挑几样稍微品尝一下,他主要还是吃主食——两碗红薯小米粥。学生和朋友从各地带来的地方特色小菜,他也会少量尝几口。父亲用餐量少,但是他会不停地招呼大家添菜加饭,唯恐大家因拘束而没有吃饱。晚餐时间大约四十分钟,大家边吃边谈,偶有客人晚到,可以随时加入进来。大家吃得满意,父亲就会显得很高兴,如果有谁没有吃好,父亲就会视为己过,颇为自责。不过,一般情况下,在这种轻松热闹的环境中,大家都吃得很好。

太湖大学堂的晚餐基本上都是下午六点开始。父亲非常准时,不喜欢任何人迟到,除非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在直通七都镇的高速公路修好之前,去大学堂是一件苦差事——驾驶员不熟悉路就很容易在农村的乡间小道中迷路。我那时去太湖大学堂都依赖别人开车,靠他人指路,好几次带朋友去探望父亲时,外地的司机总是迷路,本地的友人也对那些曲折交错的小路不熟,所以我带朋友去几乎都会迟到,而父亲总是在等我们,每次我的心里都既难过又感动。父亲总是让我坐他右手边的座位,在桌上也一定会向来宾介绍我。有趣的是,没有人看得懂我们父子间的互动,我也自然是保持微笑缄默的时候居多。

在饭桌上,大家除了向父亲请教一些问题外,还经常天南地北地聊一些轻松的闲话。有一次,大家说到了“英雄”这个话题,在座之人有不少血气方刚的盛年男子,讨论得自然热烈了些。父亲也为这种气氛所感染,加入了讨论的行列:“我为什么不想当英雄呢?那是因为我看了川剧之后才明白了什么叫英雄。”于是父亲顺势便谈起了川剧,还即兴用一口“川腔”唱起了七十余年前他在四川时听过的川剧段子。

父亲说,川剧充分体现了四川人的风趣幽默和他们的人生观。接着他便讲起了一次看戏的经历。那次演的是山大王。第一个山大王刚一登场亮相,便唱了一段开场白

独坐深山闷悠悠,

两眼盯着帽儿头。

若要孤家愁眉展,

除非是

唱到这里,父亲微微一顿,随即又眉飞色舞地接道:“除非是——豆花拌酱油。”然后他解释说“帽儿头”是指一碗盛得冒尖的白米饭,接着又说:“怎么才能让我愁眉展,只需一碗豆花拌酱油就行了。”

接下来第二位山大王出场了,脸谱勾得甚是威风。父亲学着他的腔调唱了起来:

小子的力量大如天,

纸糊的灯笼打得穿。

开箱的豆腐打得烂,

打不烂的——

父亲又卖了个关子:“打不烂的是什么呢?你们可能猜不到。”随即父亲猛然起身,双手握拳,右拳举过头顶,左拳横于胸前,很入戏地唱道:&ldq)●(uo;打不烂的——除非是豆腐干。”唱到这里,他又是一阵大笑:“我算是悟到了四川人的幽默哲学观,古往今来的英雄豪杰,虽称帝称王,但他原始的人生意义,还是为了吃饭,所以伟大的本领和成就,不过是‘纸糊的灯笼打得穿’而已。”想来父亲一生对于名利的云淡风轻,定然也是受了四川人这种怡然自得的闲散之趣的影响吧!

饭后,工作人员撤去菜肴盘盏,摆上各色水果、点心和糖果,再给每个人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这就开始进入餐后的茶叙时间了。对许多人来说,晚餐意味着一天的结束,但是对父亲而言,晚餐结束正标志着他忙碌一天的开始。

大家松散地围坐在圆桌旁边,边喝茶,边谈论世界各地的新闻和趣闻,气氛轻松愉悦。如果有新到的客人,父亲一般会请他们讲讲当地的风俗人情。父亲从来都不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专家型学者,相反,他十分随和,而且随时愿意当任何人的忠实听众。在大家纷纷谈论当天或异地新鲜事的时候,父亲就会点燃一根香烟,慢慢吸着,面带微笑地倾听客人侃侃而谈,有时会冷不丁地插两句话,逗得在座的客人哈哈大笑。父亲也会放声大笑,他的笑声十分爽朗,极富感染力,餐厅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笑声,气氛温馨而祥和。茶叙时间大家聊的多是些奇闻趣事,但是绝大部分访客是不会满足于此的。他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为的是听父亲讲授禅宗或者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如果父亲愿意讲课,那么茶叙往往会在九点之后就结束。当然也有不讲课的时候,茶叙便会持续到十点半左右。一般来这里就餐和听课的人都知道父亲的这一习惯,所以,每到此时,客人们就会陆续告辞。送走客人,父亲便开始工作、学习和写作。

夜深人静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已进入梦乡,对父亲来说,却正是忙碌的时候。处理完一天积攒的信件之后,他便开始读书,直至黎明,常常一夜就读完几本书。父亲珍藏了几十万册古今中外的图书,但是他求知若渴,常常苦于无书可读。于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去书店买些新书,或者从各种报刊上剪下一些科技新知识和各类资讯,送给父亲阅读。因为知道父亲爱书,所以来访的客人也会带些自己的新作或最近出版的著作送给他。这是父亲顶喜欢的礼物,他几乎都会照单全收。

每天早上七点左右,父亲才放下手头的工作,打坐休息。在日常生活中,父亲很少以睡眠的方式进行休息。中午十二点前后,父亲休息结束,之后又忙于各项事务,直到下午六点左右,才又回到自己的会客厅,与来自各地的客人见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忙而不乱。

有一次晚餐,有几位客人是父亲的老朋友。用餐时,父亲不停地调侃老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餐桌上一个喜欢佛学的朋友对父亲非常尊重,开口便说:“您是一代宗师……”父亲不等他往下说,就笑道:“什么一代宗师,是一代终死。”父亲说话带有浓重的温州口音,在场的很多朋友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于是他又一字一顿地说:“是终将的终,死亡的死,哈哈,还不明白,吃茶去!”

父亲一生所为,没有因为地点、年纪、生活环境而有所不同。他习惯每夜静坐、看书,每日接待、应对,都是用时无心,无心正用。

最近一再听到有人说父亲一生辛苦,我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对于那些凡事都依财物来衡量生活的人而言,他们活得战战兢兢,不但看自己是用钱来衡量,看所有人也都是如此,于是,就算有好机会、好缘分也看不出来,终将会漏失。孔门七十二贤,属颜回最贤。其贤处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何苦之有?父亲亦如是!父亲万缘放下,哪里还会有辛苦可言?每次去探望父亲时,晚上用餐,我都坐在父亲右手边。每当听到有人说父亲辛苦,我都会转头看看父亲,他的那一抹微笑,岂有知音可解!

比较好文章:妻子的空位 篇2

我的妻子因为意外事故离开我身边已经四年了,我想,妻子留下不会做任何家事的我和孩子,她的心有何等难过呢?我也因为无法兼顾父母双亲的角色而感到挫折。

有一天我为了出差,清晨赶出门,无法将孩子打点好就得离开家,正巧前一天有剩下的饭,我热了蒸蛋,向还没有睡醒的孩子交代一声,就出门去了。

为了照顾好孩子饮食三餐的事,我也无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有一天晚上回到家,我只是很简短地和孩子打个招呼,就因为身体疲累,不想吃晚餐,脱掉西装之后就直接往床上躺下。就在那个时候,砰的一声,红色的汤汁跟泡面瞬时弄脏了床单和被单,原来有碗泡面在棉被里!

这小子真是的,说时迟那时快,我即时拿起一个衣架,跑出去,往正玩着玩具的儿子的屁股就打,因为我实在是太生气了,所以不停地打他。但就在这个时候,他边啜泣边说了一段话,使我停了下来。

儿子告诉我说:“饭锅里的饭早上已经吃完了,晚餐在幼稚园吃了,但是到了晚上,爸爸还不回来,我就在橱柜的抽屉里找到了泡面。可是我想到爸爸说不能乱动瓦斯炉,所以我就打开洗澡的水龙头,用热水泡了泡面,一个自己吃,另一个想留给爸爸吃。因为怕泡面凉掉,所以我就把它放在棉被里,等你回来。可是因为我正在玩向朋友借来的玩具,所以忘了跟爸爸讲。”

我不想让儿子看到我在流泪,所以冲到洗手间,将水龙头打开,大声地哭。过了一阵子之后,我打起精神来,一面哄着儿子,一面也在他屁股上擦药,让他上床睡觉。当我清理好泡面弄脏的床单和棉被后,打开儿子的房门一看,发现他仍旧发出哭泣声,手里还拿著妈妈的照片。我把头靠在房门站了许久,看着这一幕。

自从在一年前发生这件事之后,我为了扮演好妈妈的角色,更加用心地去照顾他。现在儿子快七岁了,不久后就要从幼稚园毕业,进入国小读书。庆幸的是,儿子在这段时间毫无阴影,很开朗地成长。就在不久前,我再一次打孩子,因为幼稚园来电话说,儿子没有去学校,我心里觉得很不安,所以早退回家,在整个社区里大声地喊他的名字,却是遍寻不着。

后来在文具店的门口,看见他站在电玩的前面,于是我很生气,又开始一直打他。儿子并没有说出任何的解释,只说了声对不起。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刚好是幼稚园要邀请妈妈去看才艺表演的日子。

发生这些事的几天后,儿子回家说,他在幼稚园里学了写字,从此他经常关在自己的房间里不出来,很认真地写字。我看到儿子这个样子,想到妻子在天国也一定会因为看到他这样而微笑,我就无法忍住泪水。

时间很快,又过了一年,到了冬天,街头上都在播放著圣诞节的歌曲,我的儿子却又闯了一个祸。我正要下班的时候,接到一通社区邮局的电话,说我儿子把一捆没有写地址的信,恶作剧地放在邮筒里。每年到了年底,正是邮局最忙碌的时候,所以这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虽然我已决定不再打孩子,但在急忙赶回家后,叫了儿子来,我又忍不住痛打他一顿。儿子这一次只是说他做错了,却没有讲出任何理由。我把他推到一个角落,不管了,自个儿跑到邮局领回那一捆恶作剧的信。

我把信丢到他眼前说:“你为什么要这样恶作剧?”

儿子哭着回答说:“这些信是我要寄给妈妈的。”

当时我的眼眶红了起来,心里很激动,但是因为在儿子面前,所以我尽量隐忍住。

我接着问他:“那么,为什么一次寄这么多信呢?”

儿子回答说:“以前我要把信投进去的时候,因为个儿太矮,所以没办法投入,但是最近我再去邮筒时,已经够得到了,所以我就把以前没有寄的,一次全部都投进入了。”

我听了以后,心中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话。过了不久以后,我就跟他说:“妈妈现在在天上,以后你写完信,把信烧了,就能送到天国去。”

等孩子睡着之后,我到外面烧了那些信。我很好奇到底孩子想跟妈妈说些什么,所以读了其中的几封信。而当中有一封信搅动了我的心。

“亲爱的妈妈:

我很想念你!妈妈,今天在幼稚园有才艺表演,但是因为我没有妈妈,所以没有去参加,我也没有告诉爸爸,怕爸爸会想念妈妈。爸爸到处去找我,但我为了让爸爸看到我很开心的样子,所以故意坐在电动玩具面前,虽然爸爸骂我,但是我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他原因。

妈妈,我每天都看到爸爸因为想念妈妈而哭泣,我想爸爸也跟我一样,很想念妈妈吧!但是,妈,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你的脸。妈妈,请你让我在梦中,再一次能够看到你的脸,好吗?听说把想念的人的照片放在怀里睡觉,就会梦到那个人。可是,妈妈,为什么你没有出现在我的梦里呢?”

读完这封信以后,我就开始嚎啕大哭。到底什么时候,我才能填补妻子的空位呢?

比较好文章:人的一生你只欠两个人 篇3

人的一生你只欠两个人的:

其一就是母亲;其二就是父亲。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假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赡养孝敬父母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也是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下面这个故事就很值得人们深思。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孩子很不孝敬爹娘,爹娘没有办法,只好找孩子的舅舅。舅舅是个放羊倌,每天在山坡上放羊。他虽然没有文化,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有办法。他对孩子的爹娘说:“把外甥交给我吧,过一段他会回心转意,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第二天,孩子的爹娘把孩子送到了舅舅家。舅舅见了外甥,既不骂,也不打,二话没说,把一只羊鞭递给了外甥。

六月的一个晌午,太阳象火球一样烤着山坡,鸟儿都藏在树荫里不出来了。舅舅也把外甥带到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有几只小鸟在炎热的太阳下飞来飞去。外甥问舅舅:“这几只小乌鸦不怕热吗?它们不停地飞来飞去忙什么呢?”舅舅指了指大树上的鸟窝说:“猜想鸟窝里正有一只老得飞不动了的乌鸦,正仰着头、张着嘴,由小乌鸦一口一口喂食。要是没有这些懂事的小乌鸦喂它,它会饿死的。这就叫‘乌鸦反哺’。”外甥在一边听了,默默地低下了头。又有一天,舅舅和外甥在羊圈里摆弄几只小羊羔。外甥看见小羊羔都是跪着吃奶,感到奇怪。就问舅舅:“小羊羔为什么总是跪着吃奶?”

舅舅坐在一块石头上,讲述羊羔跪乳的来历: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咂了去。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停了一会儿,舅舅又说:“乌鸦还知道反哺、羊羔还知道跪乳,人难道就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吗?”

外甥听了舅舅的一席话;懊悔地哭了。舅舅心里明白孩子已经觉悟了自己的过错,于是,抱起一只小羊羔,递给外甥说:“回去吧,你爹妈正惦念你呢。”一路上,羊羔“咩——咩——”地叫个不停,孩子也忍不住“妈——妈——”地叫着。自此以后,他成了一个远近出了名的孝子。羊羔尚且跪乳,乌鸦还懂反哺,做为万灵之长的人类,更应该把孝道做得更好。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养老、敬老方面,早已远远超出了“反哺”的范畴,人们在使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前提下,逐步向“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更高层次发展。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养老、敬老方面曾涌现过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扇枕暖被的黄香,彩衣娱亲的老莱子,舍身护父的潘综,锅巴奉母的陈遗……还有下面我们要提到的韩伯俞。

汉朝有一位孝子,名叫韩伯俞,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对母亲的话是百依百顺。即使他的学问一天比一天好,他仍然将母亲的训诲记在心里。由于母亲的教导十分严格,韩伯俞一不小心做错了事,母亲就会用手杖打他,虽然很痛,但他总是忍受着,不敢有违抗的行为。有一次,他做错事,母亲打他的时候,他却大哭起来了。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他说:“以前打你,你从来就没哭过,今天为什么哭了呢?”韩伯俞哭着说:“以前母亲打我的时候,我觉得很痛,知道你年轻有力气,身体还是健壮的。今天母亲打我,我却觉得不疼,知道你的力气渐渐衰弱,身体状况必定不如从前了,我觉得很难过,所以就不由自主地哭了出来。”后来,这件事传扬出去,大家都说韩伯俞是个很孝顺的孩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既为人子,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做为优秀的子女,要在家庭中扮演最好的角色,就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倘若有一件衣,应先给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饭,应先给父母吃;倘若有一间房,应先给父母住;因为我们坚信,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