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长歌行古诗原文及翻译【最新5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 古诗词 流行歌曲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56-02
作者简介:黄高松(1980―),湖北黄石人,本科学历,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是当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将古诗词的教学与流行歌曲融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难点”。
一、古诗词教学融合流行歌曲的基础
追溯一下古诗词的起源,我们似乎可以获得一些启发。诗是最古老也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据《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中也说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可见,在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只是到了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分别独立成体。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起源之初就是配乐演唱的音乐文学,发展到后来才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又被称为“诗余”。由此可见,古诗词与歌曲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脉关系”。正因如此,歌曲中的流行歌曲作为广大青少年比较喜欢的大众文化形式之一,完全可以融合进现代中职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承担起桥梁作用。流行歌曲包括曲和词,这两个部分都可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所用。
二、古诗词教学融合流行歌曲的方式
(一)由乐入境,营造氛围
一些富有才情的作曲家,凭借自己较高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审美水准,不拘泥于古曲,而是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进行再创作,通过乐器、曲式、唱法等手段,将现代音乐元素注入古诗词之中,在古诗词和现代音乐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将古诗词这种“陈年佳酿”放在流行歌曲这个现代的“新瓶”中,以曲的旋律来启迪心灵。这种为原词配曲的流行歌曲可以使处于现代文化环境中的中职生忽略时代的隔膜,从而细细品味、感受古人的情怀。
比如在讲授《虞美人》的时候,可以播放由邓丽君演绎的《几多愁》,当悲切凄怆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直接就将学生带至那千古兴亡、往事悠悠的氛围中,这远比教师苍白地诉说什么国破家亡的悲愤要来得直接、明白、有效!
这种“新瓶”藏“陈酿”的流行歌曲很多,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有《别亦难》与之相配,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有《月满西楼》与之相配,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有《滚滚长江东逝水》与之相配等。而笔者比较推崇的则是由刘家昌、梁鸿志、黄、古月等著名作曲人谱曲,著名歌手邓丽君演唱的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淡淡幽情》。其中收录了十二首优秀的词作:《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几多愁》《芳草无情》《清夜悠悠》《有谁知我此时情》《胭脂泪》《万叶千声》《人约黄昏后》《相看泪眼》《欲说还休》《思君》。这些都是中职语文教师提高古诗词课堂有效性的宝贵资源,在或悠扬、或悲壮、或奋发、或缠绵的旋律伴奏下,学生不再拒绝古典诗词,而是沉浸在歌曲营造的气氛中,饶有兴趣地展开学习。
(二)由词析境,比对感悟
中国的古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是诗歌的整体画面、完整形象的表现。作为构成艺术境界的“细胞”, 意象是意境的“零部件”,是创造意境的基础。
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美丽的意境。鉴于古今语言、音乐及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许多优秀的作词人不再受制于古诗词原来的字句,而将其作为一种可以再加工的素材,将传统诗词的意象进行借用、整合与重组,构建新的意境,从而传达现代人的情感。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这些歌曲,能让学生在现代旋律中透过古典意象的新组合,对世人相通的情感和古今人不同的情愫有更真的体验。
1.意象比对,感知意境
有一些歌词有原词可比对,但对原有意象进行了借用与整合,通过沿袭原句、采用意象、释其大意、借用情境等方式,使原词与歌词有机地融合起来,将古诗词的意境和现代人的情感成功地进行了对接。比如《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新鸳鸯蝴蝶梦》《涛声依旧》《当》等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古诗词,却营造了新意境。
笔者在讲授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的时候,就使用了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歌词。
原词中“桐”“幽人”“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等意象以及原句在歌词中都有所体现,但是苏轼表现的是被贬谪黄州时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歌词中却将古诗词的意境与现代人的感情生活进行了链接,仍有《卜算子》的画面,但更多的是现代人的离情别恨,营造了一种独特的离别境界。通过一词一歌的比较鉴赏,学生也就对“意境”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感性上的初步认识。
2.意境比对,疏通情感
还有一些歌词,虽无原词比对,但却通过重组许多传统诗词固有的意象,巧妙地将各种词赋、典故、意象等元素注入其中,从而营造了与古诗词相仿的意境。这一类以“中国风”系列歌曲为代表,如《千里之外》《东风破》《台》《青花瓷》《兰亭序》等,都是此类非常优秀的作品。
以《千里之外》为例,在歌词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熟悉的意象:“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沧海”;“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燕”;“梨花一枝春带雨”的“梨花”,“高山流水”典故中的“琴”等,作词人信手拈来,重新组合,赋予词新的意境,将恋人间那种诀别式离别的依依不舍,身不由己,万般无奈,心如刀割的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笔者在讲授《雨铃霖》时,就将这一词一歌进行比较鉴赏,借助流行歌曲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人和作品,感受古今情怀相通之妙,加强了学生对该词的理性体悟,效果非常理想。
教学实践证明,面对身处现代文化中的中职生,教师如果能以开放的态度,广阔的视野,丰富的趣味与深刻的批判力,将古诗词与流行歌曲融合在一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感官化,缩小学生与古诗词的时代差距感,促进学生与作品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不再觉得古诗词索然无味,从而构建起快乐有效的中职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阅读 教学方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对青少年进行启蒙教育的极好素材。诵读古诗文,对于坚定学生的人生信念,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们的修身与治学,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治学基础。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学者把诵读古诗文作为他们成长的“底子”和“根本”。他们在著书立文,传播经验,在教育身边的孩子时总让他们多读读古典诗文,多从中吸取文化教益。
现行的语文新课标十分注重强调中小学生要多诵读一些优秀诗文,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背诵不少于160篇(段),在中学阶段背诵不少于80篇(段),那么,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义不容辞地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关古典诗歌,然而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小学生诵读这些优秀诗歌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一些做法。
一、图文结合,理解诵读
现行教材根据小中高各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等特点都编排了不同古诗歌,在阅读、背诵这些诗歌时教师首先可以借助课本中现成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像引导学生阅读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中的《山行》和《枫桥夜泊》时,教师揭示课题,简单地介绍作者之后,就可以先让学生先阅读两首古诗,然后联系课本插图,分别体会《山行》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情感,以及体会《枫桥夜泊》中诗人难以言说的满腹愁绪。这样通过图文结合,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感情,自然背诵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配乐诵读,体味情感
音乐的魅力是迷人的,它可以把人们带入一种美妙幻境。特别在诵读、欣赏一些古诗时教师如果能结合内容,配上音乐,让学生感悟,学生就会对诗歌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如教学六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石灰吟》和《墨梅》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或者幻灯片一边播放图片,一边播放和古诗内容相配的音乐,学生就一定能体会到于谦不愿与那些贪官污吏、小人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以及《墨梅》中诗人借梅花自喻,让自己清廉、高洁的志气弥漫天地之间的豪情壮志。
三、改编诗歌,加强巩固
在阅读诗歌,品味诵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把古诗文练习改写成现代诗文或者散文等形式,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中的《江雪》和《元日》时,在引导学生熟读和背诵之后,就可以让他们练习把这两首诗歌分别改编成散文,像《元日》写的是人们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表现春节欢乐的气氛,在引导学生改编诗歌时,就把他们过年时的一些趣事融入诗歌,表达对节日的喜爱和赞美。《江雪》是一首抒情诗歌,作者先勾勒出了一幅寒江独钓的画面,在描写时教师就可以介绍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加上自己的联想,就可以写出诗人所处的背景,体会诗人流露出的凄清、幽独的寂寞情调,感悟诗人不屈于那些丑恶势力和激情的人格化身。
四、摘抄诗歌,书写提升
诵读课本所学诗歌,还要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摘抄诗歌,这样既可以起到练笔的作用,又可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有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抄写、默写比赛,看谁做得最好,这样也会激发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五、综合练习,外化体验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综合性主题活动。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开展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欣赏、制作、表演、绘画等活动。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古诗两首》时,教师除了让学生欣赏课本中插图、在网络里搜寻更精彩的画面外,也可以组织学生外出欣赏天空的云彩、小河的流水,感受风吹的情景,体会杨万里所描写的美丽的莲叶和荷花的美景。此外,还可以画一画两首诗歌所描写的画面,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诗歌教学还可以与网络、录音等手段相结合等,通过综合手段提高学生诵读水平和审美能力。
六、课外延伸,扩展诵读
小学阶段教材所选的诗歌虽然是经典,但毕竟有限,要想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欣赏水平,无疑还要加强对课外古诗的阅读。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分别出版了一些课外经典古诗阅读版本,像江苏教育出版社分年级发行的《古诗文诵读》就是一份优秀的课外诗歌阅读教材,只要教师不怕吃苦,坚持引导学生勤于阅读,学生的兴趣和诵读水平就定会不断提高,对他们将来成长的价值不可估量。
总之,在小学阶段,应该让充满文化气息和教育意义的古典诗歌伴随学生成长。只有教师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借助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教学语言,让古诗文滋润学生的心灵,才会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社会文化背景;蒙古语诗歌;语言艺术特征
一、诗歌艺术口语化
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蒙古族诗人时常会将叙述以及抒情等手法结合在一起应用,以此将新时期背景下复杂而又多元化的社会心理以及生存现状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那个一味歌颂、赞扬的时代已经终结,人们喜欢在宁静的状态下思考,发散思绪,而这便使一种新的具备原生态口语化特征的蒙古诗歌类型衍生了出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一种艺术追求形式。如:在《及时雨》(巴•宝音贺希格)中我们能够看出:诗歌有着非常明显的口语化特征,其是对日常生活情境最真实的描述,原生态的用词是真实情境的再现,又如蒙古族诗人吉•青格勒的很多诗歌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口语化特征(《杏花》、《宝日浩特》等)。口语化诗歌是诗人对日常生活情境中鲜明、具体事物的总结,是热爱家乡的直白表达,通过简明直接的手法阐述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将切身的经历和体验全部浓缩在清晰朴素的结构形式之中。
二、诗歌艺术大众化
新时期背景下的蒙古语诗歌,表现的更加大众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化的影响。当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大众媒体以及大众文化的影响,蒙古族人们为了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慢慢走向城市,身处于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有新的文化袭来,自然免不了受到各种文化以及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原有的蒙古语诗歌创作方式,使其更加偏向于大众化。每一座城市中心都能够被看作是这个地方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集中区,在这个文明的中心地带,是文艺青年、知识分子最喜爱、最向往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大批佳人才子,这里每天都有新的诗歌产生。当有新的诗歌主题出现,自然会使原有的创作空间得到拓展。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平民化、大众化等描绘,而这也使新时期背景下诗歌创作朝着大众化与平民化等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社会环境的改变,逐渐形成了极具本时代特征的大众化语言艺术,当诗歌主要的表现形式被大众化语言风格所取代,原有的歌唱踌躇、赞颂就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从当代蒙古语诗歌创作的手法看,一味的抒情和歌颂生活、土地一级祖国的方式已经被直白的事件陈述、场景排列等方式所取代,原本呆滞的诗歌形象慢慢变得生动活泼,转而出现“有情有味”的意象,这便是大众化蒙古语诗歌主要的语言艺术特征。要想如实地将生活情境反映出来,就需要采用大众化的语言对生活场景进行描绘,如:包•乌尼尔所描述的思念远方人儿时“心儿沉浸在那,老哈河水柔波中”,这便是对生活、对思念最真实的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事物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角色或位置存在,要想准确找到这一“位置”,就必须在大众化语言的结合下进行,当生活中存在的丑恶事物融入诗歌语言中,那么原本华丽、高尚,歌颂美丽意境的诗歌所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丑恶与灰暗。生活本来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人或物,诗歌所反映的也不应当全是善良与美丽,只有中间夹杂着丑恶与灰暗,才能够反映出最真实的生活。生活有很多面目,我们只有全面而正确的对语言本质进行了解,才能够更充分和具体的将存在于其中的有机统一性认识到,只有华丽的词藻被丢弃,脱下伪装者的面衣,才能够将最朴实无华、最原生态的生活在诗歌中展现出来。熟读蒙古灵魂诗人道日那腾格里的诗歌,我们都能够感知到当下最真实的人民生活,冲破诗歌被禁锢很长时间的语言模式,才能够将更加大众化的诗歌载体创作出来,才能使现代化诗歌语言创作形式以及艺术特征得以见天日。
三、诗歌艺术乡土化
民族情感的承载来源于诗歌,千百年诗歌的传唱是对伟大民族最纯真的记忆,通过诗歌才能够获得本民族独有的文化体验以及文化印象。我们认为地域文化最好的展现是地域文化的回归。诗歌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是地域文化的记忆,也是民族风格的沉淀和情感的迸发。在诗歌创作中,每一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艺术追求,我们将其视作是一种民族文化觉醒的原动力。新时期背景下,蒙古族诗人的创作形似逐渐向着特色乡土化方向转移,并且以群体的方式不断涌现着,如:锡林郭勒诗群、科尔沁诗群以及巴林诗群等。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打开的不仅是经济世界的大门,还有政治、文化等世界的大门,当世界文化侵入,蒙古诗人在创作中难免不受到世界文化的影响,从而本民族的诗坛慢慢开始分化,有守旧派,也有先进派,当创作的环境逐渐变得宽松,诗人们审美的追求以及创作的对象就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一旦文化意识觉醒、主体意识复苏便意味着传统诗歌创作体裁被打破,多样性的语言艺术形式奔腾而至,在大众化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下,蒙古族诗人们反而倾向于回归乡土化,更思念那个梦中出现的地方。如:锡林郭勒诗群总是营造出草原中万马蹦腾的景象,朗诵诗歌我们仿佛能够呼吸到来自草原的空气,大部分的诗歌所展现的是游牧生活的惬意、美好,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美丽的草原风光,策马奔腾的汉子,诸如:起来吧,我的诗歌;喂,天都亮了!起来吧!科尔沁诗群则喜欢用朴素的情感以及沉重的笔调来抒发游牧民族的苦难与无奈,描绘最多的是文化的伤痕以及人民生活的不幸,就新时期背景下的蒙古族诗坛而言,这是新的语言审美形式。熟读科尔沁风格能够了解到,诗歌中总是充斥着英雄情结、生活苦难以及农耕文化等色彩,这是对古老的民族文化的祭奠,是原始生活的崇拜,如:房间内的油灯下,满屋节日气氛,外面的爆竹声声,铁锅中炒米般的热闹。巴林诗群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对巴林经验以及文化进行描绘,诗歌中所显露的是巴林地域性风格,字里行间都表示着对蒙古族语言的喜爱、崇拜以及传统文化眷恋等情感,总之是对新生活的向往,世间美好事物的期许。如:没有一丝的风,也没有一点的声音,没有污垢,没有尘土,出奇的洁白,是雪停了吗,望向天际。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语言是人们长时间额生活沉淀,是智慧结晶,源自诗歌中的语言艺术,是诗歌语言艺术性最独有的一种展现形式,在新时期背景下,蒙古族诗坛开始变得多样性,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创作方式以及语言艺术形式,其中诗人们经过长期的文化精神以及生活环境总结,将契合于文化传承的乡土化、口语化以及大众化的诗歌语言艺术特征展现了出来,使得本民族语言文化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参考文献:
[1]白图亚。新时期蒙古语诗歌语言艺术特征阐释[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160-163.
[2]白图亚。论新时期蒙古语诗歌创作的艺术追求[D].内蒙古大学,2010.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2、《长歌行》
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一、古典诗歌课堂之美,首先美在文本
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诗歌具有其它文体不可替代的优势,诗歌之于文学,犹如夜莺之于夜晚,玫瑰之于花园。正如诗人杨晓民所说:“诗歌是语言的皇冠,它能用最凝练含蓄的形式打开人们的心灵秘密和想象空间。”这其中尤以古典诗歌为最。中国的古诗,就像钱钟书先生所说,恰如轻鸢剪掠,短小而隽永,言简而意丰。有人认为,古典诗歌属于农耕文明,属于田园牧歌,属于晨钟暮鼓。可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古典诗歌以它辉煌的成就和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成为了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诗意的语言,睿智的思想,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寻得超脱,找回纯净,并一路牵着我们的手,穿过生命的迷茫,重返美好纯真。
(一)文本之美在词句
法国诗人马拉美曾说过一句话:“诗不是用思想写成的,而是用词语写成的。”此话或有待商榷之处,但也直陈出语言对于诗歌的重要性。诗歌首先是由词句组成,然后再以词句构成意象与意境。读诗的确需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需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但是,一首诗歌,直达人心的还是要首推诗句本身。少年读诗,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阅读一首诗,欣赏一首诗,然后爱上一首诗,是很单纯的一件事。第一次读诗,没有老师在耳边絮语诗歌的作者有着怎样的经历,没有复杂的时代与社会背景满溢眼眶,没有问题需要回答,没有音乐萦绕耳畔,没有美图晃动眼前。就是诗句,只有诗句,甚或一知半解,朦朦胧胧,可是,一切的美与真,爱与痛,一切我想说却说不出来、没说出来的情感瞬间轰鸣内心,像一场阔大的潮汐将我席卷淹没”。“美人卷珠帘,深坐蹙娥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的少女心事,“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莫名愀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不输须眉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难觅知音苦……可见诗歌不愧是语言的皇冠。诗歌的词句就是镶嵌在诗歌这顶皇冠上的灿灿宝石,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诗人为“吟安一个字”去“捻断数根须”,因“两句三年得”而“一吟双泪流”,不惜“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二)文本之美在作者
古典诗歌的作者,大到妇孺皆知的李白、杜甫,小到皓首学究的博学大儒,他们羽扇纶巾,白衣白马,青衫芒鞋,瘦驼蹇驴,任何一种风流,任何一类笑傲,都让我们心醉神迷 ,寤寐思服。天生我才也好,捻须苦吟也罢,闪烁其间的是诗情,是风骨,是惊世的言行和高蹈的举止。岁月无声,沧桑浮华,留不住昔日啸傲尘世的山水田园,却为我们留下了诗人们那一个个英华耀世、风骨嶙峋的背影。英国诗人纪伯伦在《沙与沫》中说:“诗人是一位被废黜的国王,他坐在宫殿的灰烬里,试着从中造出一个形象。”在诗歌的国度里,诗人不仅仅是被废黜的国王,甚而至于,就是创造生命与美的上帝。柳宗元有一句话,“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那些文人骚客的绝世风华,透过泛黄的书页、远去的历史、方正的文字,让后世膜拜俯首,仰止颂之。
文本之美,亦必源于诗人智慧与生命的灌注,存于诗歌阅读者的情感加持。“诗歌不是观点的表达,它是从流血的伤口或是微笑的唇间涌出的一首歌”,这歌声是迷醉心灵的智慧,而智慧是在脑中吟唱的诗歌。仍然是纪伯伦曾经说的:“如果我们能够迷醉人的心灵,又在他脑中吟唱,那他就真正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千年的岁月留存,代代的文化积淀,育出了多少生活在上帝的福佑之中的幸福之人呢?这幸福在这些人的心里装载,充盈,漫溢,再由他们口手相传,和诗歌本身一道给后来的阅读者留下了更多更美的情感体验。一千个读者产生的哈姆雷特,又让一个又一个哈姆雷特们在诗歌的花园里徜徉忘返,让一个又一个徜徉于诗歌殿堂之路的读者永不孤单。古典诗歌课堂之美,依托专注于课堂求取知识的学子。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三种美的光彩:求知的专注热忱,对陌生古典词句、诗人词人生平经历的好奇惊叹,对古典诗歌少时的恋恋、成年后的反刍。
日本女演员山口百惠说,“男士的美,表现在他专注于工作。”其实此种专注之美,存于生活所有的缝隙边隅,尤青睐课堂,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纯净的目光、明亮的瞳仁,执着的诵读、清脆的声音,如花的娇颜、童稚的真淳,如斯美好汇聚课堂,聚焦古诗,经由剥蚀城墙、陈年花雕般半通不懂的文言隔阻障碍,求知的热忱激起对懵懂陌生新事物的好奇心,再由亲之信之敬之的老师去高高吊起,素手铅粉写来,逐句咂摸品味,随之豁然醍醐领悟,朦朦胧胧向往……
二、学子之美在专注热忱,孜孜以求
古典诗歌课堂里,学子之美,亦必美在对有别于日常生活语言的陌生、有趣、凝练的古典词句和远隔千山万水却借由诗词凌波踏步而来的那些千古风流名士的好奇惊叹,心向往之。不论对古典诗词的理解赏鉴能力提升几何,对古典文字的学习领悟到了怎样的程度,每一个接触古典诗歌的孩子,对于身边能侃侃而谈古诗及诗人的人总是心怀敬畏,对于能掐着韵脚,摸着平仄写出几句诗作的人,那就简直要明里暗里地崇拜不已。也常常会有学生避着人,偷偷摸摸地牛刀小试,写些半通不通、看似押韵的诗句,大着胆子递于老师案前,倘能得一两句赞语或肯定,就能咧着嘴开心很久。哪怕就此将那只言片语、零星词句藏着不敢示人,也会于心里暗自得意许久。对古典诗歌的这份好奇与惊叹、亲近与向往,也许是源于中华民族子孙骨子里对血脉般古文化的无法割舍与稀释吧?作为古诗文的执教者,笔者亦常莫名感慨于这份妙缘。
(一)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应美在学子们对古典诗歌的那份年少时的莫名热情与多年后的回味反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在《虞美人》里写到,少年时不识愁滋味,只知追欢逐笑享受陶醉,中年颠沛流离,触景伤怀飘泊孤苦,老年历尽离乱、憔悴枯槁寂寞孤独,一生的悲欢离合谁也说不清,听那窗前的秋雨一无所动,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这份听雨的心路与人生经历,是蒋捷的“我寄愁心与明月”,一经写出,又再不是蒋捷一人的听雨明月,红尘碾压下的文人,便带着这首《虞美人》,带着这一首首《虞美人》,一世世,一年年,寂寞挣扎于各自的烟雨蒙蒙人生路上。莫名爱上,懵懂喜欢,食髓知味也好,厚积薄发也罢,少时记住的古典诗歌,只等数年数十年后的某一时某一刻,素带轻衣,淡墨薄纸,芙蓉水,薜荔墙,世味薄似沙,骑马客京华,细雨斜风里,九秋转蓬中,迎面相逢,细细思量,也不过低喟一句,“原来你也在这里”。
(二)古典诗歌课堂之美,还美在老师
师之美有三:备课时的情感投入、授课的内容准备、课堂的组织呈现。古典诗歌课堂之美,则因为古典诗歌的介入,多了别样韵味。教师未必“越年轻越富有智慧越好”,教师的情感却一定越丰沛越好,最好能“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氯恍酥矣”。这份丰沛情感的投入,遇上古诗歌,虽已不少,却仍嫌不够。古典诗歌多是一个意象世界的呈现,一首诗,不仅在于解说、描写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更是经由诗人想象去创造的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这妙不可言的心灵世界,需要教师具有超拔的想象去倾力涉入其中,进而引领年轻的学子步入沉醉。成功的古典诗歌的执教者,自然就情感与想象力兼而具之,古典诗歌课堂,自然就比之其他课堂,多了太多的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古诗,“因多了一种了不起的、非常奥妙的、绕过了逻辑思维直接触及到生命与艺术本质的东西,有人称之为‘无理而妙’。‘无理’即非理性,非理性是中国古典诗歌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两者十分巧合的内在因素,……中国诗歌高明之处就是在这个‘妙’字,换句话说,诗歌决不止于‘无理’,它最终必须达成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和效果。”“无理”也好,“绝妙”也好,这都要求古典诗歌的执教者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授课内容的准备。时至今日,仍没有几个中学语文老师敢说自己是古典文学的大家,对古典诗歌的品析领会,更常常要依托于古典诗歌课堂里的教学相长。同时,教师更真切地意识到,和自己一起成长的,还有课堂里的孩子。每一个成长的人,生命都犹如杯子里的水,一半是满的,一半是空的。因为满而让人尊之珍之,因为空而让人倾力投入。更何况,古典诗歌课堂里,古典诗歌的价值有时远不在诗人写出的内容,诗作孕育的世界,或许比诗人已然呈现的更加广阔。教师又岂能辜负这由一个个四十五分钟构成的课堂,还怎会懈怠这一因满求精、因空求满的土壤?古典诗歌的课堂,充盈这种种战战兢兢的敬畏之气息,怎能不因之更美?
怀敬畏之心,秉赤子之情,存阅读之好,葆谦逊之德,教师的人文情怀就具备了,丰沛情感亦可温养而成。博采众家,察纳雅言,埋身故纸堆,浸润古诗文,风骨与浩然之气若然没法更多,专业知识更需精益求精,若能明悟教育本质及规律,古典诗歌的教授,便也能厚积薄发,举重若轻,翩然有游龙惊鸿之姿。一个专业知识精湛,人文情感丰富,懂得并研究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师,在领悟古典诗歌文本之美之后,在洞彻莘莘学子求知探索的诉求之后,在投入丰沛情感,备课鞠躬尽瘁,教而后已甚或教亦不已之后,所组织呈现的课堂,便是极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