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骆驼祥子》主要故事情节【最新9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摘要:老舍是我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骆驼祥子》是老舍的著名的代表作。老舍在作品中揭示了一个人力车夫的命运悲剧。祥子一开始也是一个勤奋、淳朴的有志青年,在生活的再三折磨下,祥子最终沦落为城市垃圾。老舍通过祥子一开始优秀品质的揭示,以及最后堕落样子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命运悲剧。祥子的命运悲剧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祥子的命运悲剧并不是个人的,而是一群人的。
关键词:老舍;祥子;命运
《骆驼祥子》是中国著名小说家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骆驼祥子》思想深刻,艺术成就颇高,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在《骆驼祥子》这部作品中,老舍向人们塑造了一个人力车夫的命运悲剧。在老舍的笔下,祥子最初是一个具有进取心的青年,他一心只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买辆车。最初他是勤劳、淳朴、善良的,但是经过生活的波折,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爱车,还失去了自己原本比较美好的品质,最后成为了一个没有事业心、没有理想的人。在作品中老舍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描述了祥子的命运,并深刻地揭示出祥子的命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的状态。
一、 祥子的悲剧命运
来自农村的祥子,是个破产青年。农村哺育了祥子,教会了祥子善良、勤劳、淳朴的性格。但是祥子却一心想在城里生活,不想回到农村。祥子的目标就是在城里买上辆自己的车,从事拉车行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祥子省吃俭用,勤奋劳动,终于在三年之后成了上等车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战争爆发,只拉了半年车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失去了自己的'爱车,最终只牵回了三匹骆驼。但是祥子并没有失去对于生活的信心,而是继续努力地赚钱买车。但是并没有等到祥子攒够足够的钱,就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祥子的买车愿望就被破灭了。
祥子和虎妞的婚姻使得祥子拉上了自己的车。但是虎妞的去世,祥子却不得不卖掉车去照料虎妞的后事。他的人生理想就此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也自杀了,这一切,使得祥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他再也鼓不起对生活的勇气。
祥子慢慢地开始改变,他开始厌恶劳动,厌恶勤劳,反而喜欢上了游戏人生。祥子就开始到处骗钱,开始出卖朋友,以至于沦落为为别人打杂工来维持生计。最后祥子彻底堕落为了一个城市垃圾。
二、 祥子悲剧命运的剖析
(一)时代的注定
祥子的悲剧命运是时代注定的。老舍这部作品的目的是为了揭示人民群众的命运和时代的关系。在作品中,祥子是强大的,是一个强汉的形象,他拥有健壮的身体,执拗的性格和争强好胜的心理,但是这样一个强者的形象在时代面前却被打压成了一个弱者。作者最初描述祥子美好的性格,然后逐步地揭示祥子美好的性格,是怎样一点点被蚕食完的,作者意在向人们揭示像祥子这么强大的人都沦落为城市垃圾,更会让人们深刻地体会当时的社会背景。祥子所在的时代,是二三十年代,当时的社会动乱不安,侦探盛行。在作品的描述中,也能体会到老舍对当时社会的绝望,作者将当时真实的社会环境全盘呈现,祥子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在当时的时代里,祥子注定是悲惨的命运。
(二)性格的矛盾
老舍在作品中对于祥子的性格矛盾进行了突出。老舍先是对于祥子的人生轨迹进行了结萝,使得读者前后对比出祥子的变化。小说主要旨在揭露祥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在一般作品中,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主要是由三方面造成的。第一是由于个人缺陷而造成的命运悲剧。第二是由于意外事件而造成的命运悲剧。第三是与现实进行斗争而造成的命运悲剧。在老舍的笔下,祥子的命运悲剧是这三方面原因的综合。祥子的思想和占有欲属于祥子的个人因素,但是祥子和虎妞、小福子的感情等社会环境推动着祥子走向堕落。这个作品具有极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中所反映的情况和现实世界是十分相近的。祥子对于命运的抗争也突出了祥子的命运悲剧。祥子的反抗越强烈,这部作品的悲剧性就越强。当一个人百般抗争却不能成功的时候,只能走向堕落。作者通过对于祥子的性格矛盾的分析,就是指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管你怎样的抗争,都是徒劳的,都不可能获得成功。在这部作品中,老舍就是利用祥子的悲剧形象来揭示社会的黑暗,时代的悲哀。
(三)不可抗拒的命运
老舍对于祥子悲剧命运的揭示,是对当时时代的一种本质思考。在作品中,老舍一直提到“辙儿”,在一开始是“辙儿”,到最后祥子堕落后,仍然是“辙儿”,这就是一种注定。在深读文章的时候,我们会慢慢体会到作者的悲情主义,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并产生一种审美感受。作者是通过祥子的命运来揭示在当时的时代下,贫苦老百姓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获不到成功的。祥子的悲剧命运在一开始就注定好了。如果我们站在祥子的立场上来体会祥子的悲剧命运,悲剧感会更加深刻和强烈。我们除了对祥子进行感性的理解,更要进行理性的思考,揭示当时时代背景之下的必然性。
三、 悲剧命运的社会意义
作者通过祥子的悲剧命运,主要旨在揭示对于当时时代的思考,以及由祥子的悲剧命运所引发的思考。老舍看透了当时的社会实质,看透了祥子的悲剧人生。祥子就是这场悲剧的实践者。作者通过对于祥子的命运和生活状态的揭示,旨在揭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老舍对于祥子悲剧命运的把握也体现了宿命力量的强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普通老百姓无论怎样奋斗都不可能获得成功的。祥子的悲剧命运就是他的宿命。老舍对于祥子形象精准地塑造,以及老舍所揭示出的理性思考,使人们在祥子身上看到了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身影。祥子的悲剧命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悲剧,祥子正是那个群体的代表着,是贫困老百姓的缩影。我们通过祥子更能看到当时人们对于社会的苦苦挣扎,以及最后的无奈,祥子所展示的悲剧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四、 结束语
祥子一开始是一个淳朴、善良、勤劳的有志青年,在作品的最后,却变成了城市垃圾。在作者的笔下,祥子是强大的,因为他有健壮的身体、要强的性格。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强者到最后却沦落为城市垃圾。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老舍所揭示出来的人物悲剧。如果站在祥子的角度去感受的话,我们就会发现悲剧性更加强烈。祥子的这种悲剧是必然的。既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在二三十年代,侦探横行的时代,贫苦老百姓是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勤劳获得成功的。同时,祥子的悲剧和自身的性格矛盾有关系,祥子的悲剧不仅和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还和自身的性格有着必然的关系。祥子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代人的悲剧。
《骆驼祥子》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祥子和虎妞是最为耀眼的两个。祥子是在农村破产后进城的农民。他用老实农民憨厚的眼光看待城里的一切,用谋求个人发家的观念来攒钱买车,以图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他拼命出卖劳动力,像一只“饿疯的野兽”般抢生意;生活过得极其节俭,甚至忍饥挨饿,在都市的花花世界面前毫不动心。在祥子身上,农民的性格、气质、心理被刻画得十分准确、逼真。
大量细致动人的心理描写,是作者刻画祥子的重要手段。特殊的生活经历使祥子养成了憨厚口讷、不善言谈的个性特点,作者针对主人公的这一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或内心独白,或第三人称叙述,或通过景物描写,或通过他人的眼睛,立体多维地刻画人物。从《骆驼祥子》中可以认识到,祥子的沉默寡言,正是他受压抑、孤苦无告的社会地位的反映。他勤劳、淳朴、善良,连阿Q那点狡猾也没有,他只是一个在北京城里拉洋车的农民。同时,他又同所有小生产者一样,眼光狭窄,除了为改变个人境遇的挣扎之外,几乎不关心任何别的事情,甚至连一个哥们儿也没有。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一个主观方面。
在祥子的生活中,虎妞的出现是个大灾难。作家对这个女性形象的塑造从外貌的丑陋到个性的泼辣、厉害、粗鲁,都描写得淋漓尽致。虎妞的每一句话都是个性化的。她为了勾引祥子,在强迫他喝酒时,骂祥子“窝窝头脑袋”,说如果不喝就“揪耳朵灌你”,而这正是虎妞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以粗暴的形式表现温情。她既没有闺秀千金的生活环境,又没有时髦女性的教养,她所目睹的只是父亲刘四对平民女子的污辱,她所了解的男女关系不过如此而已,再加上她长期帮助刘四剥削车夫,养成一身江湖气,因而虎妞的言行便不难理解了。
作品通过虎妞的畸变心理、行为,恰到好处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四这一类半殖民地社会里地痞恶棍的生活。虎妞这个成功的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揭露力量,比直接描写刘四的罪行更要强些。
老舍把堕落的祥子称为“社会病态的产儿”,此话送给虎妞也是再恰当不过的。丑的环境培养了丑的人物。但在家庭内部,虎妞又与刘四有矛盾。自私的刘四为了维护车厂的`财产而漠视女儿的幸福,既不让她出嫁,又怕招赘让家产落入他人之手,致使虎妞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虎妞又是一个受害者。虎妞爱祥子,爱他是个老实强壮的男子。她肯下嫁洋车夫是带有大胆的叛逆色彩的,当然,这也仅仅是一种变态的反抗。虎妞爱祥子,但又摆脱不了三十多年间所养成的种种恶习。她对刘四抱有幻想,总天真地幻想着把祥子提拔到剥削阶级的行列里去。后来与刘四闹翻了,明白回家继承产业已没有希望,便又反转过来折磨祥子(当然,虎妞主观上或许并非如此,这是虎妞表达爱情的特殊方式),对同情祥子的小福子竟狠心地要绝其生路。所有这些,都说明虎妞反抗刘四,其主观意识是极为落后的,与五四时代的妇女解放精神是大相径庭的。
《骆驼祥子》中的其他人物,大多都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洋车夫、老妈子、车厂老板、***、摆小摊的等——出入大杂院、小茶馆和街边巷口。这样的人文环境及生存模式,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屑一顾的,可在老舍笔下,他们都有了生命,都有了魂灵,并且活色生香!他们也有梦想,也有奋斗,也都活鲜鲜的惹人爱、惹人愁 ,可悲可叹!俗云“点铁成金”,又所谓“化腐朽为神奇”,《骆驼祥子》当之无愧。刘四的奸猾狠毒、虎妞的专横难缠、曹先生的思索斟酌、高妈的好出主意、杨太太的苛刻尖薄、二强子和小福子的潦倒不堪,都和祥子的性格相映成趣。
《骆驼祥子》的成功在于老舍先生用狮子搏兔的全力,来写一群被遗忘在社会角落里的人物,把一个每天和大家见面而为大家视若无睹的人物栩栩如生地显现在纸面上,读者将因此而第一次认识每天在马路上所要看到的人物。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应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人物形象
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但最后,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已经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
虎妞——泼辣而且有些心理变态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
刘四爷——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厂,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
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高妈--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意帮助别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教祥子学放账,她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
小马儿的祖父——他是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却连自己的小孙子也救不了的车夫。离死亡只差一步。
小福子——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但却一步步走向毁灭,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
二强子——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
前些天我不经意读到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深刻细致描写城市劳动人民苦难生活和奋斗的'长篇小说。主人翁祥子的一生分为三起三落:一起是祥子攒钱买车,一落是车被落兵抢走;二起是卖骆驼得了35块,但被孙侦探抢走了;三起是祥子迎娶虎妞,虎妞为祥子买车并怀了孕,虎妞最后因难产死亡,小福子成了他最后的希望。她到青楼去卖身挣钱,但却忍受不了屈辱上吊自尽。
祥子原本是一个淳朴善良,争强好胜的人,但在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过后,开始自暴自弃,贫困潦倒。这篇文章揭露了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社会的黑暗。
祥子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希望通过劳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这种最普通的生活愿望也无法实现,最后丧失生活信心,沦为市井流氓无赖,甚至不惜出卖他人获取金钱。
老舍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对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弱者寄寓深切的'关怀和同情,对于摧残人的社会进行无情的否定,这是这篇文章最大的价值所在。虎妞是被老舍丑化的市民妇女形象,并对其进行了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丑化,虎妞和祥子是市民文化和农民文化的冲突,老舍认同的起传统性妇女。
“京腔”,清脆快当,俏皮生动,漂亮活泼。老舍来自社会低层,在语言运用上得天独厚。他不用刻意走大众化、通俗化的道路,便已经“化”在其中了。“五四”以后,西方的幽默传入中国。西方的幽默,章回小说的讽世,民间文学的情趣,加上北京话的俏皮,使老舍的白话语言别具一格。老舍又是一个严肃、冷静的人,他每写一个字都力求精炼和准确,力戒拖泥带水和平摆浮搁。他的目标是:争取用两句话就把一个人的性格交代清楚;争取能用洋车夫的或糊棚匠的最俗浅的语言描写晚霞或者刮风,读了使人身临其境。他要求不加任何酱油、味精,诸如专用名词、比喻、典故、诗句,就把的真正香味烧出来,而且永远地朗诵出声来。精湛的语言艺术技巧,是老舍文学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老舍拥有大量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
老舍的语言显然是借鉴了说唱艺术,老舍的小说多由作家来叙述故事。《骆驼祥子》就是可以当作评书来说的。而在老舍的作品中,叙述者常常与人物打成一片,不仅讲述人物的各种际遇,而且帮助他们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叙述者的语言常常变化着,当他以作家的身份交代矛盾的发展,描写特定的情景时,用的是一种语言,一种平易的、色彩浅淡的知识分子语言;当他描写到具体人物,特别是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时,便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采用各具特色的人物语言。写虎妞使计谋,语言成了虎妞的;写刘四发火,又变成了刘四的语言。因为作家能熟练地驾驭笔下各种人物的语言,所以尽管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也好像人物自己在说话。待到直接描写人物的对话,那语言的地方色彩和个性化,就更其鲜明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老舍的叙述中常常夹着描写,有时甚至是十分细致的描写。如对北京的风光、风俗,作者娓娓道来,含情脉脉,细针密线地勾织,具有工笔画的效果。另如写人力车夫春夏秋冬的生活,也极为真切。祥子婚后在烈日下、暴雨中拉车的一节,作者用车夫的眼睛和感觉,写尽了祥子的无限痛苦。
老舍认为文字要极平常,澄清如无波的湖水,但又特别强调如何在平易中而不死板,他喜欢给平易的文字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司徒珂曾在《评〈骆驼祥子〉》一文中说:老舍善用北京话,他是用纯粹的本国语言写小说的中国第一个作者。
老舍写《骆驼祥子》时决心不用幽默,幽默变成了深沉的讽刺或者诅咒,文字与血泪淋漓的现实相谐合拍。不过在不少片段中仍透着几分幽默,如对吝刻而善骂人的杨家,对蛮悍的张妈“受作亲军”的描写;对虎妞逼祥子喝酒,那“一股辣气慢慢的,准确的,有力的”往祥子脖子下走去的描写等等。老舍的幽默之可贵在于不只是让人发笑,也不只是让人感到事事有趣,更重要的在于让人们以宽大的心怀去关照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从而达到悲天悯人的境界。所以有人说老舍先生的幽默里有伤心的眼泪,而在黑暗里又看到了阶级友爱的温暖和光明,幽默往往泡在苦笑中。老舍认为这是他创作的一点进步。
大量使用比喻是老舍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他的比喻用得好,用得妙,有自己的风格。譬如,他将与虎妞新婚后的祥子比喻成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兔子:“他想不起哭,他想不起笑,他的大手大脚在小而温暖的屋中活动着,像小笼里的一只兔子,眼睛红红的看着外边,看着里边,空有能飞跑的腿,跑不出去!”这就极生动准确地传达了祥子那种渴望劳动、想拉上洋车靠自己的双手双脚奔生活,却又被虎妞牢牢拴在家中,不得自由的急切、焦躁、懊丧的神情。为叙写祥子的品质,作者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来形容:“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形容祥子在那个像布满了蛛网的社会里,他是一头小虫什么的,闯来闯去闯不出大小蜘蛛的馋物。有时“他没了自己,只从她的牙中挣扎着,像被猫叨住的一个小鼠”。有时像“斗落了大腿的蟋蟀,还想用小腿儿爬”。有时他觉得“一个人仿佛根本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只鸟。自己去打食,落到网里,吃人家的粮米,便得老老实实在笼子里,给人家啼叫,而随时可以被人家卖掉”。
旧社会的袍哥人物,年轻时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高利贷、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是土混混出身,懂得怎样对付穷人,改良办起了车场,具有许多剥削者的特点,但是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一个儿子来接自己的班,女儿虽能干但毕竟是女儿由于女儿中年了还未出嫁,觉着对不起她,平日里也挺让着她,但却不愿自己辛辛苦苦挣得的家产随着女儿一起给了别人于是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最后连女儿的坟也不知道在哪儿。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当他醒悟过来是已为时过晚,相信当祥子将他赶下车,一个人久久的立在那儿的时候,他真正感到了孤独,真正感到了自己除了钱以外什么也没有了,甚至连女儿的坟也不能看上一眼。
一、填空。
1、老舍,舒庆春,舍予,老舍,北京
2、北平,洋包车夫
3、茅盾,巴金
4、北京话,京味小说
5、祥子,骆驼
6、有一辆自己的新车,被匪兵抢走,孙侦探,虎妞难产死去
7、曹先生,阮明
8、车厂主刘四爷,岳父
9、虎妞,妻子
10、人和车厂,小福子,在树林里上吊自杀
11、难产,小福子
《骆驼祥子》以主人公祥子为线索,这讲述祥子的三起三落,及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祥子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凭借他自己的努力,终于买来一辆车,但辛苦努力的成果被夺走。后来但所挣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掉。不仅如此,还被迫与虎妞结婚,但最后,为了给虎妞置办后事,把爱车又卖掉。
一连串的打击,祥子从一个自信要强,勤劳有理想,善良朴实,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劳动人民变成一个麻木,自暴自弃,吃喝嫖赌,为金钱出卖朋友,懒散肮脏,无所事事的无业游民。
祥子的'三起三落深刻的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