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我的高考我的大学征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多次梦想着走进大学门槛,曾多次梦想这个光荣的时刻。只是有些时候梦想总喜欢给我们开个玩笑,—大学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
直到今天,我都感觉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一幅幅记忆在回转、一张张充满希翼的目光聚集在我身上,看着那年老的面孔,我只能愧疚的对他们说声“对不起,我敬爱的家人,大学其实并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我们都低估了自己,也高估了自己”。
大学不是我们现象的那样,这里并非全部都是学霸,并不是教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思考。这里聚集了来自祖国各个地方的人,他们并非全都是为了学习而来,夜晚十一点,他们在玩着游戏,完全不考虑你是否睡得着,你刚打扫了的寝室,下一刻可能就成了垃圾堆。不要不相信,这一切都是我亲身感受的。
我喜欢我们的学校,但我不喜欢里面的部分同学。我喜欢在寂静的池塘边看垂下的柳条、喜欢和同学们走在去教室的小路上说笑着、喜欢看老师们在讲台上讲授着知识,喜欢一个人在图书馆安静的看书……迎着暖暖的阳光,我会感觉到冬天的温暖;我不喜欢和那些嘲笑我的同学为伍,不喜欢他们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做法,不喜欢他们将宿舍和教室当成玩乐的天堂,将老师当成不存在空气……这一切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
我的大学并非一无所获,我在这里学习到了自己看待人生的态度、看待事情的方法,我感觉到自己的压力,知道自己应该从何出发。在这里我们培训了自己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知道了自己如何为人处世,以后就算一无所有,至少我不后悔。
大学毕业并没有所谓的一帆风顺进国企或者直接去当一位公务员。一切的工作都是要靠自己双手去完成的。
踏进大学的确是一个光荣的事情,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松,因为大学毕业面临的就是就业。总的而言,大学一切都只能靠自己。
上大学一直是我少年时代的梦,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选登:我的高考。但1974年我高中毕业时,几乎已经忘却了“高考”这个词汇。
高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两年后进工厂当了工人。经过几次折腾,我对上大学已几近绝望。
1977年夏天回家探亲时,有消息说可能要恢复高考了,遗憾的是当时我根本不相信,没有立即着手复习备考。
10月份,国家下发了关于恢复高考的通知。可当年报名要经过组织批准,还要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不过这两道关口,是进不了考场的。我报名也经历了一些周折,但还算顺利。
报名后,我即翻出了多年不看的初、高中课本。当时除了这些课本外,根本找不到其他复习资料,更不用说什么高考辅导班之类的了。报名离考试只有1个多月时间,复习完所有课程根本来不及,因此多数人都是临阵磨枪,仓促应战。
公布高考成绩时已到了1978年初,我的分数刚过最低录取线1.5分,未被录取。1978年春节过后,我即着手复习以备再战。
幸运的是,1978年已有简单的复习资料出版发行,我买到了历史、地理、数学三本复习资料,虽不够系统和正规,但基本不用像去年那样盲目地复习了。政治、语文仍没有复习资料,只有靠自己平时的积累应试了。
1978年7月7日至9日,恢复招生后的第二次高考,也是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如期举行。
虽在考前给自己放了三个晚上的假,看了刚刚解禁的《刘巧儿》和《红楼梦》两场电影,试图使自己放松下来,但开考前一天的晚上,仍然紧张得难以入眠,一夜只睡了三四个小时,起床后脑袋昏昏沉沉,再加考试当天烈日炎炎,树上的知了没完没了地齐声干叫,使人更加烦躁不安。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拼搏,高考心理《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征文选登:我的高考》。
考试科目共5门,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总分为500分。外语为选考科目,不计入总分,供大学录取时参考,听说不加试外语重点大学不录取,所以我加试了英语。
当年高考,不像现在出了考场就有标准答案,供你进行比对估分,考得怎么样,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去揣度。除了考政治时因借来的手表于当日11时停摆,导致最后一道论述题没答完外,其他科目基本都发挥出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
那时分数线的划定也与现在有很大区别,重点院校分数线是由教育部统一划定的,北大、清华也与其他院校同时录取。进校后听招生老师讲,当年录取工作还不太正规,上了分数线的考生全部投档,由招生院校挑选,学校的自主权较大,高分考生未见得必须录取,因政审不合格刷下来的不在少数。因此一些专科院校往往聚集了很多高分考生。
高考结束一个多月后,第一批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就发下来了,我被吉林大学政法系录取(进校后改名为法律学系)。政审很严格,且全国只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学院、湖北财经学院招生,竞争必定异常激烈,因此我没敢报考该专业。能够被政法专业录取,是我的幸运。
1977、1978、1979年三届高考,是文革期间积压了10年的人才一并迸发,争挤高考这座独木桥,竞争甚为惨烈。而1977、1978级两届加起来才招收30多万人,其中本科院校招生不过10来万人。据说,当年我所在的省份理科110人才能考上一个,文科则是130多人一个。
1977、1978级两届新生的年龄结构也是空前绝后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师生同年上大学的现象并不罕见。我所在班级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7岁,二人是师生关系,老的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小的是其学生。
虽然大家所经历的高考不尽相同,但对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珍贵经历,值得回忆。
高考,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它熟悉是因为打记事起就听大人们谈论高考,说不熟悉是我从未接触过它。如果说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评论高考,一定会引起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的'嗤之以鼻,不过站在我的角度看高考似乎更清晰。
高考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一场考试,一场及其平常的考试。可因为种种的原由,高考变的似乎不那么简单了。小时侯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绝对不会少那一样:上大学!殊不知,上大学不是那么简单的喊句口号就能做到的,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阶段就是为上大学做铺垫的。小学,本是玩的年纪,可我看见的却是一副副眼镜,一只只沉到不能再沉的书包(甚至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上起了MBA),为了高考————从娃娃抓起!!再说说初中,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三年初中的艰苦生活一点也不亚于三年的高中生活,不是说一脚跨进名牌高中就等于一脚跨进了名牌大学么?于是学生们废寝忘食地学习,老师忘我地教育,为了共同的目标————中考而迈进。先来说说那个什么素质教育,我想起码在小学的阶段应该能够实现“素质”教育吧,可是在本人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国家说要给全国的孩子们减负,于是我们学校履行了这一重要思想,可还没到3天的光景,一切恢复原样,不但没有减负反倒是给我们这些孩子的肩上在重重的添上一层负担。初《》中,在初中的教学中,“素质”这两个字只在前一年半中稍有出现,后半段可想而知,开学发书的时候有音乐、美术、劳作等等,可仔细看看课程表里面没有半个字和刚才提到的有关,所有一切“副课”都得给主课让道,老师振振有辞地话至今还在我耳边萦绕:“你们都是要成为高中生的人了,还要什么自修课?不要抓抓紧啊。时间就是金钱,多一节课就能多讲些内容。”于是书包里装的满是参考答案和试卷。老师还说:“中考只有一次机会,要把握住了!”冲着这句话我们只有挑灯夜读奋力拼搏,丝毫没有半点马虎。早晨看见同学的双眼和我一样,猩红,并半有深深的黑眼圈。上课时,哈欠声接连不断。不知道老师看着心不心疼。
用我的比喻,高中就是人间的地狱,高三就是这地狱的第18层,或许我的比喻有写过分,但这是事实。高中生活的苦我就不多说了,各位也都心知肚明。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看看考场外那些焦急等待的父母,看看考场外那些维持治安的警察,看看那些报纸、电视的报道。.。.。.。.。人们似乎过于重视高考了,高考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很多父母并不这么想:“上了大学么就等于抓到了就业的机会呀!”这话对吗,或许,我只能说或许对吧,高考,我觉得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高考前要如此的复习?高考始终是不脱离文本的一种考试,它测试到生活中的能力了吗?没有。考出高分只能说明你对文本的掌握非常好,而并没有真正看到你的能力。这个社会高分低能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级“弱智”。应试教育还摧残了一部分人的身心,排名次,我不认为排名次是一件好事,它带来的种种幅面影响远比正面的多的多;分数,为什么我们会那么重视分数?在我们的眼中分数其实和金钱一样重要,我们甚至不会想去纠正哪里错了,而是一味的责备自己得的低分。应试教育,一张可怕的网,我想能漏网的鱼寥寥无几,像韩寒那样的漏网之鱼我看是少之又少。有教育界的人认为韩寒是侥幸,对,就是侥幸,可我觉得他的侥幸真是幸运了,远离了高考的魔爪,过自己的生活。
高考还会一直走下去,莘莘学子们将一如既往的前仆后继地赶去前线,有时候自己会奢望,如果高考取缔了那是一件多令人高兴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的。但我觉得一定不止我一个人希望这事快点到来,这么多年来,高考喊着要改革,那改了吗?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