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脚步谁也拦不住”“病毒不退,我们不退”“战疫必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从冲锋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到战斗在最前沿的党员干部,从坚守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到捐款捐物的普通群众,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强大合力,坚定着我们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必胜信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历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这段时间里,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难多,哪里就有四面援助、八方支持,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最美逆行感天动地,无私奉献爱心潮涌。发生在神州大地上的这一切无不证明,困难和挑战越大,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就越能展现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英雄气概。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前进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必然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挑战。但一个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的,必定是不可战胜的。疫情压不倒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强大;磨难阻挡不了我们,只会让我们走向复兴的步伐更加坚定。
奥斯卡获奖影片《钢琴家》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电影。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以半回忆录式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一位波兰钢琴家(犹太人)在德国纳粹时期不断逃亡最终得以幸存的故事。观看此片,不能不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相同的时代背景,相似的犹太人被杀戮被救助的镜头,只是故事的视角从施救者辛德勒换成了逃亡者钢琴家。
二战题材的影片一向吸引眼球。我观看此片时的感受,只是感觉生命的脆弱,在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的扭曲。影片没有给纳粹多少特写的镜头,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士兵,让你的感觉他只是在杀一个牲口而不是人。和平年代,人不可能如此没有人性,是战争的残酷让杀人者与旁观者都变得麻木。观看影片,你不会恨那个举枪杀人的人,因为他们显得如此冷血,因而面目模糊,如果愿意思考,你会恨那个发动战争的人,是他把悲剧带给了波兰,最终也带给了德国。尤其当影片最后,钢琴家被德国军官所救,你怎么会把那个德国军官当敌人?他也有人性的一面,当他听到钢琴家那动人的琴声,他人性美好的一面得以展现,所以明知钢琴家是犹太人仍然给他送食物,让他躲藏在司令部的阁楼内,他是不愿意那么美妙的音乐消失在自己手中吧。此刻的德国军官脸上,你能看出他曾经杀过人吗?他一定是杀过无数犹太人的,对了,()片中有个镜头是他犹豫中签了几份文件,我猜是批准枪决的文件吧?但是,当他面对一个真实的灵魂,一个音乐家的灵魂,他放下了手中的屠刀。他是谁?一个偶尔才有灵魂的杀人机器。这就是战争。
日本人也曾这样杀戮过中国人,我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日本人救自己手中的中国人的故事。今天的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旦开战,每一个被推向了战场的人,灵魂一样也会消失到某个角落,成为一部只会开枪的机器。是否,偶尔,人性的美好也会跳出来呢?人类历史上的每一场战争,都有其渊源,却无不为各自的利益而战。利益的获得过程也许客观上就已经对他人形成了威胁,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够舍弃一部分自身利益以消除部分利益差别,双方的战争也许就不可避免。
电影影评格式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 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
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
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在以黑白之间的不同层次与明暗对比表现悲喜色调的晃动的影幕下,动荡与不安充斥着,人们疯狂地四处躲闪,而那个无形的恶魔般的大手早已覆盖掌控了一切,逃避已是最无助的稻草,绝望蔓延至城市最荒芜的角落。只有当你听到街边一家原本幽小而静谧的电台传出生命的委婉与涟漪交织在一起的《小调夜曲》的时候,你才或许会有那么一瞬惊觉命运原本包容着的美好和宽厚,或许前一分钟你正倚靠在阁楼里厚重的沙发上,循着嘴边氤氲的烟雾捕捉电台里传来的极度柔软而又幽怨的旋律……这就是1939年二战前夕的波兰首都华沙,那个以美人鱼作为城徽的美丽城市。然而,我却通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透过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的双眼,看到了那个城市曾经经历过的太多伤痛。
欧洲对犹太人的迫害在纳粹德国时期达到顶峰,曾发生了灭绝约600万犹太人的大屠杀,几乎彻底摧毁犹太人在欧洲的文化历史沉淀。那时,犹太人出门必须佩戴象征犹太人标志的大卫王之星袖章,蓝白之间的抢眼色差将普通犹太人与德国人之间的种族差异赤裸的彰显出来,而它更多的却是表现了人性的脆弱性与劣根性,同根之煎尤甚,一幕幕德国士兵枪杀草菅犹太人的粗暴画面,令人瞠目及至不忍。作为二战大背景下的一个历史缩影,犹太人身份的斯皮尔曼经历了家破人亡以及各种凌辱迫害后,终于死里逃生,重获自由。在这之中,一名德国上校暗中的解囊相助,对于斯皮尔曼的重生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而让这位上校产生恻隐之心的仅仅是因为斯皮尔曼弹奏的一首钢琴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那是“钢琴诗人”肖邦创作的一首将命运的悲壮和对自由的渴望强烈交融在一起的叙事曲。其原诗的内容是讲述立陶宛英雄伍连罗德,在一次宴会上意气风发的饮酒后,向客人说了一个故事:摩尔人在战役中败给西班牙人。为报复他们,便假意和西班牙人说话从而将黑死病与麻疯病传染给西班牙人。但要这么做要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自己要染上这些病。当宾客听到此时,个个大惊失色。而伍连罗德却说:“若立陶宛人有一天也遭到与摩尔人相同的命运,我也会与他们一样,不顾我个人的生死,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当时在德国上校注视下演奏的斯皮尔曼,也一定是决定用此种方式“给敌人一个死的拥抱”。而这位原本明显的敌人,竟在之后被证明是一位隐形的友人。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尔曼的自传体小说改编。二战结束后,他将自己惨遭纳粹迫害直至重获自由的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该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
直到他重新以钢琴家的身份在万众瞩目的耀眼音乐厅中轻抚那88个黑白琴键的时候,我知道,他经历的所有正是为了此刻内心的明澈与坦然,那数年的坚持与等待一定是值得的。
细究的话,这部徐克监制冬儿导演的电影谈不上是如何严肃的古装片,其中穿越的台词数来比比皆是,奚仲文给两位男主角安排的打底裤有着极潮的布纹;也不能完全算武侠片,片中貌似没有江湖,其中那个武艺高强的燕赤霞并不是为了行侠仗义而呆在兰若寺抓妖,而是为了离人远一点;它该也不能算恐怖片,至少那些超出常理的镜头并不是真的为了惊吓观众而存在,好像就是点点恶趣味。
片中每个人都是希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夏侯要争武功排名,燕赤霞要躲是非,宁采臣要收账,姥姥要收阳气,()江湖人要抓通缉犯以求赏金,就连王晶扮演的那位眼睛都张不开的县官,都是很真挚地时刻惦记着贿赂的事,还可以顺带提句在宁采臣房间里仅仅只有跟着血味跑的干尸。要说这部电影在讲爱,有点纯以结果论(两人大部分时间更多在逃命),其实它更多篇幅里都在展现欲,但最终打破这所有的纠结的,只是两人之间还来不及分辨与细念的痴缠。细心数数看的话会发现,宁采臣和小倩之间真正的对话,其实不超过30句。
那么这到底是一部什么电影呢?关键就在这里,在如今的市场大谈所谓类型时,优秀电影会证明其实一部商业片是否迎合了尽可能多的方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口气看下来会觉得它真TM的好看。《倩女幽魂》有足够丰富而又浑然天成的元素,而且是在编导的安排下无比自信地一一出场。打斗,情色,悬疑,喜剧,重口味,也依然有动人的情绪,有爽利的恩义,嬉笑怒骂全不顾,要留喧嚣在人间。
《倩女幽魂》里的奇观画面,除了挥宝剑加了点《如来神掌》时代发明出来的后期光,其余全部是实景制作,巨大的舌头、灵活的树枝,饥饿的干尸,满天飞人头,修复版让画面明亮了一些,会明显看出有粗糙感,但依然一点不显得简陋。那时候整个班底会努力拍,会费尽心思去配合,那些道具也是实实在在跟演员捆绑撞击在一起。而不是如今演员摆出各种表情和姿势以后,基本什么都交给后期CG来做了。叶伟信版《倩女幽魂》中,惠英红应该就是在为了配合特技效果的要求之下,只能不停摆出同一种张牙舞爪的表情来说台词,导致角色虚得发慌。
说到姥姥扯开一句,这次重看刘兆铭,发现其实在第一部中他的戏份比记忆里少的多了,为什么会留给观众如此深刻的印象呢?除了怪异装扮和时男时女的声音,应该是小倩卧房一场,整出戏的空间调度之密,气氛调节之巧,几乎教人透不过气来,也让姥姥和小青的眼神和言语变成了一种极大的压力,于是加深了存在感。“房间藏人”一度是徐克最爱的戏码,也在新艺城的大量作品中反复出现。
电影结尾三人精疲力尽从阴间杀回,却赶上天光渐亮,早晨的阳光从破败的纸窗缝隙漏进小屋。宁采臣用额头定住木板,用身体挡住阳光,一边垂泪,一边却催促小倩快回骨灰坛中。小倩抬头看他,他却似是连头也不忍转过。
永远的离别,居然就真来得这么快,即便再多唱几次《黎明不要来》也无用。
跟人妖殊途还不太同的是,孤魂野鬼最好归宿当然是安然投胎转世,没人拿道德枷锁来阻拦你,反显出这种欢乐相依的凄凉。
不知有没有人统计过,宁采臣在电影中一共摔倒了多少次。张国荣就是在这样跌跌撞撞的狼狈里,留给我们一个光彩夺目的小书生。在危机四伏的夜途中,她细心帮他把野狼剿杀全挂上树,因为他想到她有难,同样会一把推开权贵夺马狂奔回兰若寺。这些默契,应该从他鼓起勇气去赶那条自己怕的要命的蛇开始,就注定了。就仿佛宁聂之情,注定也是悲剧,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给彼此留下了“只羡鸳鸯不羡仙”的那短短危情三日。并不妨碍,燕赤霞忽然发现,其实自己逃到鬼的世界里,也无法不面对――人的复杂。
而香港电影的下一个黎明,会从什么方向先亮起来呢?小倩的重生之路,会在什么方向呢?
“木月照旧17岁,直子仍然21岁,直到永远。”镜头切换黑场,Beatles的歌声响起,青春过去。村上春树写《挪威的森林》是37岁那年,在飞机上,想念那片北方的森林。
的某个深秋,我看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生花》,如同洞悉了我们身体深处的永恒孤独一般,我得已在华沙的这个美丽女子身上确认一种哲学的悖论,之后,我对于自己一再抱有的际遇中悲观开始释然。
人生不过如此,再过三十年也只是为了印证错过与相守的殊途同归,终究只一个人形影相吊罢了。每个人都独自行走在枝藤缠绕的森林中,貌合神离,你与我隔着树相遇,对视良久,然后转身各自走向疏离。“随着四季更迭,那些逝去的生命也会离我越来越远。”《挪威的森林》是你我青春的枯萎华章,纯净而决然。
直子和薇若妮卡有很多的相似,譬如她们本身就是欲和爱的隐喻,譬如她们的纯净和透明。直子对性与爱是疑惑的,正是这份疑惑直到她生命结束也未曾解开。她对爱的理解和接纳始终停留在17岁。在直子的生命里,爱是一个三岁就开始的透明物体。从三岁到十七岁,她一直和木月相爱着,像张艾嘉的那碗粥的男孩,像歌曲《小小》中“为戏入迷我也一路跟”的女孩。
十多年来,直子已经习惯了木月的拥抱,木月的味道,没有了木月,直子就不知道存在这个世界的理由。这也是一对双生花。但明知自己深爱木月的直子却没法给木月性的愉悦,或者说纯净到没有任何欲望。这或许是作为男人的木月无法释怀的深深绝望,最终选择了自杀。
木月的告别给直子带来了无尽的灰霾,也让他们的好朋友渡边痛苦地离开。
三年后,直子找到了渡边,两个人总在荒芜的街道上匆忙地走着,不说什么话。直子20岁生日那天,竟对只有依赖感的渡边产生了性的渴求。他们完成了各自的成人礼。然而,直子却因此被自己无法遏制的性欲彻底粉碎,深埋了二十年的秘密以这样的方式揭晓,令自己感到痛苦。她无法排解自己对爱与欲的选择,开始审问这个悖论。她离开渡边,去了森林疗养院。两人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在《双生花》中,薇若妮卡的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神性追问,她不断在人群中寻找,以求得自己灵魂的契合者。她对于性的尝试或许更多只是一种求解,但快感也无法排遣孤独,对话,似乎存在于渺不可及的宇宙深处,最终,她在艺术中求得片刻的安宁。
直子和薇若妮卡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份关于性爱与死亡的孪生命题。当直子终于在最后向渡边倾诉了关于木月的那份爱意之后,渡边也发觉自己更可能只是木月的影子。即使到最后,直子呼唤的仍然是木月的名字。直子迷离的身影在森林中穿梭,她甚至怀着对重返城市人群的恐惧。她无法面对渡边,她更无法在面对渡边的同时还必须面对木月的灵魂,因为性让她愧疚于对木月的爱。这个女孩最终打碎了自己的水晶,在森林中永久迷失。死亡,是她唯一的出路。人群对她的压力并不是来自于陌生,而是来自于喧哗的孤独。她无法想象和接受渡边在城市的生活,渡边普通到仅仅只是给予她一份安全罢了,他只是和我们一样,会思念也会寻花问柳,会痛苦也会转瞬忘却。相比之现世的绿子来说,渡边更适合她。当然,春树似乎告诉我们,这等于宣判青春的终结。
20岁过后,不能再长大。直子是青春的一个符号,无限靠近美好,无限接近死亡。巴黎的薇若妮卡在性爱中看到了自己的死亡,这并非是快感,而是一种生命无法填补孤独的巨大恐惧。青春与死亡的接近,在文艺作品中可谓不胜枚举。我的理解这并不是年少的不谙世事,恰恰是最本真的过渡。我们顺利地跨过了那道坎,所谓长大,也就是瞬间老去。我们活着,却早已在青春结束时宣告了死亡的来临,之后行尸走肉的几十年,还是我们自己吗?正如渡边的电话那头问自己的:“我在哪里呢?”后来的人生,是我们替别人活着,为着一种所谓的责任。
挪威的森林是人群的森林,我们是其中迷路的小孩。村上春树将一个巨大的隐喻埋藏在里面,却将一堆现实的符号展现在我们面前。也许电影很难再现书中弥漫的祭奠伤感,但是,这一回,电影的描述没有令我失望。很多次,他将镜头对准了无尽的草地、阴郁的山峦、苍茫的白雪,还有迷宫的森林,这一切都很准确地把握住了那份神经质的脉动。他没有使用之前《三轮车夫》中的逼近现实,也没有《夏天的味道》中的优雅舒缓。他影像中近景、前景、远景中漫布植物的绿,满盈盈的,风一吹,似乎都有跳跃的舒缓爵士音调。那些东方女子在精心构思的画面里缓缓地走过,时光的印痕特别清晰。这种格调,在《挪威的森林》转化成怀旧和追忆。即使很多对原著抱着偏执热爱的春树迷一再地声称电影打破了他们对直子的幻想,但影像确实很忠实地将那份若直子一般的气质表达了出来。
看完电影,你是否还会无言的难过?是否还会无端地感伤?是否还会莫名的孤独?是的,想一想,难过、感伤、孤独时像极了十七岁的那个雨夜,悲伤直抵苍穹。然而,我们拿什么找回我们的青春?
在大银幕上看经典版《倩女幽魂》(87版)是件很难得的经历,甚至也是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得以有穿越时空感受的机会,看完电影,出来遇上老晃,他问我怎么样,我回答说很感动。老晃,这位以犀利著称的老男人,点点头说了一句:是啊,也真怪,都看了这么多遍了,在电影院里看,还是这么感动。
其实我们所感动的应该是时间,是一部电影也触发的回忆。1987年,我8岁,当然我应该是在几年后才看到这部经典,媒介是录像带,地点是我街坊邻居家小伙伴的某位舅舅家里,印象深刻的有当时还不认识的王祖贤与张国荣的水中一吻,当时还纯洁的并未有什么不健康的念头,引起强烈不安的是当时看来极为逼真的鬼怪(后来知道了,这叫停格动画),以及本以为电影已经结束了却惊喜的又来了一段地府大营救……
再看《倩女幽魂》,已经世纪之末,成为港片迷,徐克迷,理想主义的年龄,喜欢美,渴望爱,新看懂的东西,包括孤独,包括浪漫,包括郭北县里交头结耳等着看宁采臣如何挂掉的男男女女,以及看到宁采臣忙说着“品位高身份低的人又来了”把画都翻过来的小市民(看懂《倩女幽魂2》的隐喻,那又是几年后的事情),程小东与徐克联手打造的凌空舞蹈御剑飞行不只是感官上的刺激,而是内心渴望自由的暗合,只不过我们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在银幕上跟随着偶像作梦,这是一个梦想时代。
30岁再看《倩女幽魂》,已为人父,面对自身从肉体到心灵的巨大变化,常常自己也觉得不敢相信,对于过去的时光,既真实而又虚幻,青春没有多少记忆就过去了,只有银幕上的一切仍然不老,即使在人世间已经不复存在的。我并不是张国荣的粉丝,但还是在看过新版后慨叹,“世间已无张国荣”,和很多长的不怎么样的男性一样,我一向不喜欢男人太漂亮,特别是精致的那种,但漂亮过头的张国荣仍属例外,因为他的精致浑然天成,看不到加工的痕迹。在银幕上看到这位早已在天上笑看我们的人,深深感动到什么是“传奇”,犹如被诅咒的天赋,因为得到太多常人无法企及的才具和魅力,太多的与众不同,于是也同时背负了太多的因之而来的痛苦,现在更加觉得,他的死,是一个他这样的传奇最好的归宿,犹如猫王,犹如迈克尔・杰克逊,犹如约翰・列侬,犹如詹姆斯・迪恩,犹如李小龙。
午马的燕赤霞,弹剑作歌,唱出“道道道,道可道,非常道……”,电影里为他替声的是另一位天才黄沾,他是真正的燕赤霞,是生活中的侠者,《道道道》这首歌,是他与徐克在飞机上边喝酒边聊,聊出来的作品,真是高山流水般的令人神往的佳话。林青霞回忆,黄沾有一次在喝酒时说,死是不值得伤心的,他要录一盘带子,一开场就哈哈哈一阵大笑,然后告诉大家不要悲伤,要开心,准备录了等到自己葬礼上放给大家看。林青霞说,每次提到黄沾,总是想起他那沧海上的一声笑。而我们,也是如此。平庸的我们也许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潇洒,不会有这样的笑对人生,笑对死亡,可是想起黄沾,总是会多了许多的勇气。
最近还和朋友说,对新版《倩女幽魂》的缺点要包容,确实,即使是徐克自己,今天再拍《倩女幽魂》,也已经无法达到87版的高度。徐克,我曾经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他是才子,英雄,顽童,浪漫主义者的一个混和体,今天,白了头发的徐克,常常在他身上看到些许英雄迟暮的感受,虽然我还是同以往一样期待着他的《西游记》。徐克有次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人提到刚逝世的梅艳芳,徐克竟当场流泪不能自持,这是我为之最为感动的瞬间之一,我喜欢徐克,他就像杰克・伦敦说的“只有老年人和会变老,而年轻人永远年轻”的那种年轻人,今天,他的很多老友都已不在,我们长大了,而偶像已经老了,至少外表是,我们仍然希望他永远的“不一样”,可即使是我们从他这里再得不到如从前那么多的惊喜,也没有什么,因为只有英雄才会迟暮,而有太多人根本就不曾年轻过。
因为一部电影想到太多,这里面有太多生命的回忆,它好像一个时空的记号,想起它,犹如打开了一道门,很多画面豁然开朗。
独上高楼望故乡,愁看斜日照纱窗。平生自是真诚士,谁料相逢妖媚娘。四句定场诗。
一直以来,时间总是最强大的一把刻刀。人们看一些事物的标准,会随着眼界的开阔,科技的进步,乃至于仅仅是审美疲劳,可能开始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些事情也因为代表着一些不再拥有的旧时光,从而被赋予了本身不具有的美感。所以主观地活在变化中,实是常事。
但有些东西,居然无法被限制,也不会随着推移而变化,光线从正午到夕晒,它就傲然横在那个时代斜睨着各种版本与脸孔的横纵沟壑,剥去所有外遗的琳琅,划开无心留下的粗陋,它还在。意外错过,或者回首相逢,它还在。
比如属于香港电影井喷年代的那股,充沛狂放的元气。
87版《倩女幽魂》:传统韵味足,创意个性强!
在上世纪80、90年代成长起来的港片迷,大部分都是通过录像厅、投影厅、录像带这些介质来接触港片的,在影院中欣赏到的港片为数应该不会多。因而,近几年能通过电影节、修复重映等方式重新回味老港片的风采,无疑是令广大港片迷十分兴奋的一件事。前两年王家卫《东邪西毒》的修复重映就开了个好头,如今1987年徐克的老版《倩女幽魂》又借着新版《倩女幽魂》的东风大规模重映,无疑又是喜事一件。而且相较于圈钱心态浓烈、整体水准糟糕的新版来说,老版无论在剧情、角色、创意、动作方面,即便中间隔着20多年的光阴,依然让人感觉全方位超越新版。其实,不仅仅是《倩女幽魂》,上世纪80、90年代那些经典港片,依然有当今华语大片不可超越之处,依然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华语大片的学习榜样。
老版《倩女幽魂》是如何经典如何好,在影史的地位如何高,前人的评论著述已经很完备,这里就不多嗦了,而是想通过新、老两版《倩女幽魂》的对比,让大家感受到老版的精心设计与新版的粗制滥之间的强烈反差。首先在剧情和角色的铺排上,人鬼如何能够相爱?绝对是需要给个理由先的!老版毫不回避小倩害人的情节,在她与宁采臣相遇之前,就有两场她勾引害人的戏。等到宁采臣出场,湖畔听琴突出了他不受诱惑的正人君子风范,但请注意,此时小倩并未因为他是“正人君子”就放他一马,而是依然将他迷昏准备献给姥姥,只是因为燕赤霞赶到,小倩才丢下宁采臣匆匆逃跑。而宁采臣随后又追着小倩还琴,还给奋不顾身给小倩挡蛇,恰恰是这一点,结成了两人情感上的纽带,本是遭奸人所害身死、又遭姥姥控制的小倩,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温暖,才决定对他手下留情。后来两人又多次交集,在危急关头屡次互助,这才情愫渐生。即便如此,当宁采臣终于得知小倩是鬼,依然怕得要死,直到小倩表明并无害他之心,宁采臣这才逐渐心安,男女主角的情感合理性被营造得相当有说服力。而新版里的“人妖恋”是怎么做的呢?宁采臣在荒郊野岭碰到一个居无定所的美女,竟然毫无疑心,至诚相待,而小倩更是一个好到没边儿的`妖,无论好人坏人从头到尾都没见她害过一个,相比她那群邪恶到极点的姐妹简直不像一国的。小倩不抓宁采臣的理由竟然是“身上没有那种味道”,然后就一味保护宁采臣,两人的情感纽带居然是靠“一颗糖”这种有如幼儿园小朋友过家家的方式,真是低幼到不行。后来宁采臣得知小倩是妖后,也并无丝毫害怕,也明显有违正常人的情感心态。
其次,在道具推动剧情以及人物关系方面,新老两版也能立刻让人对比出巨大的差距。老版小倩和宁采臣初见时,导演对王祖贤挂着一串脚铃的一只玉足的特写,立刻让人感觉王祖贤性感得不可方物。后来那幅聂小倩的画像,更是成为两人情感的信物,以画寄情、题诗传情,无不充满中国传统爱情的美感和韵味。而燕赤霞给宁采臣的金刚经,更是屡次成为逼退邪魔、化险为夷的关键道具,更对结尾绝处逢生、击杀黑山老妖起着扭转情节的决定性作用。而新版有啥让人印象深刻的道具呢?想来想去不是一颗糖、就是一罐糖,而且像变戏法一样随时都能从宁采臣身上掏出来,联系情感的作用是如此牵强生硬,更不用说能在宁采臣和聂小倩爱情对手戏上营造什么美感和韵味了。
再次,新老两版在情怀方面更是有着天地之别。新版的情感关系都是烂俗无厘头偶像剧三角恋类型的,更谈不上有啥上层次的情怀可言。而老版通过燕赤霞这个落寞大侠的角色,带出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原著所没有的江湖情怀以及世道沧桑。燕赤霞在片中说过“我躲在鬼地方只是为了躲开江湖上的恩怨”,还说“鬼跟人一样,为了利益互相利用……人的世界太复杂,难以分辨是非,跟鬼灵在一起反而黑白分明,清清楚楚。”很明显,这是徐克在借燕赤霞之口说出他自己想说的话,而且是通过古人之口抒发一种超越时代、古今皆通用的一种人生感悟,如果人抛弃良知、为非作歹,跟鬼害人其实并无本质不同,而且人害人往往还披上一层伪善的外衣、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简直比鬼还更可恶。如果正义不彰、邪恶当道,那么人世跟鬼蜮也没什么分别。在续作《倩女幽魂2》里,还有“国家将亡,妖魔横行”这样的台词,都不难看出徐克这种在系列里一以贯之的喻世情怀。但燕赤霞虽然避世,但心中是非依然分明,对姥姥这种害人的邪魔外道,也势必诛之而后快,也暗示侠义之心是黑暗乱世中维护正义的一线曙光。正因为老版的情怀有着超越时代的情感共鸣力度,因而今人观之,依然会引发感同身受的种种别样感慨。
最后再聊聊动作和特效,虽然新版在电影技术方面比老版先进了20多年,但论动作场面的创意与精彩,新版其实并未超越老版,既缺创意,又无亮点。老版对树妖的全新设计,忽阴忽阳的声调,席卷而来的恶心大舌头破坏力超强,无不让人感到别开生面,传统模型特效的逼真质感效果极佳。相对于树妖姥姥的具体形象,黑山老妖则主打概念化形象,黑乎乎的一个身影显得神秘莫测、高不可攀,被消灭时从身体里飞射而出的人头,更是极具惊悚感和视觉冲击力。而燕赤霞和妖魔的斗法,通过烟火爆炸和简单的电脑渲染将动作戏营造得格外大气,达到了传统武侠片和功夫片没有的壮观效果。而新版有了先进20多年的电影科技保驾护航,得以在斗法的场面上使用更多光影绚丽的电脑特效,也制造了“叶海迷宫”这样的视觉奇观,但无论是打斗场面还是电脑特效,让人感觉只是对老版特效和招式的强化和升级,并没有多少新鲜感和创意在其中,因而尽管新版结尾打斗时间挺长,但并不让人感觉有多么震撼和精彩。